广交会一期,二期,三期的区别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举办的时间不同,另一方面是参展的产品不同。
第一方面:广交会一年分春秋两届,每届又分三期用三个时间段来举办。
①春季广交会的各期时间: 第一期 4月15日到19日,第二期 4月23日到27日,第三期 5月1日到5日
②秋季广交会的各期时间: 第一期 10月15日到19日,第二期 10月23日到27日,第三期 10月31日到11月4日。
第二方面:每届依据展品类别每届分三期举办。
①第一期展出机电和五金化工产品。
②第二期展出轻工类产品。
③第三期展出纺织服装、医药、食品类产品。
广交会的简介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英文:The China Import and Export Fair)即广州交易会,简称广交会,英文名为Canton fair。创办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由商务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承办。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且分布国别地区最广、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1] 。自2007年4月第101届起,广交会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由单一出口平台变为进出口双向交易平台。
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是中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览会,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参展品牌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包括电子产品、家居用品、纺织服装、机械设备、建材、食品饮料等。广交会吸引了全球知名品牌和企业参展,其中一些重要的参展品牌有:华为、小米、海尔、TCL、美的、格力等在电子产品领域的知名企业;索尼、松下、LG等国际知名电子品牌;NIKE、阿迪达斯、LV、GUCCI等在服装和时尚品牌领域的知名企业;百威、可口可乐、星巴克、雀巢等在食品饮料领域的知名品牌。
广交会:品牌影响力下降及其原因
王先庆 发表于 2006-11-30 1:03:11
就全国而言,随着全国各主要城市纷纷把会展业作为重要产业进行发展以来,一批新的会展品牌迅速崛起,例如厦门、南宁、深圳、长沙等都有一批大展、名展,而北京、上海更不断向世界知名的会展城市逐进。然而,作为“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的影响力却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广交会”品牌影响力不断下降的原因,除了缺少品牌维持和更新的重大行动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没有随着会展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吸收和整合新的会展资源。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广交会”品牌整合不力以及其品牌价值提升缓慢呢?笔者认为有五个方面:
1、政府对“广交会”品牌整合的思路不明
会展业本质上促进商贸流通业繁荣的一种商业服务业。由于广州会展业是在传统计划体制下产生的“广交会”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它的商业服务业的性质一直被抽象和模糊掉了,变成了一种政府功能和服务于生产的工具。正是由于对会展业的战略定位和经营理念不清,导致广州至今没有明确的会展业发展战略和操作思路,进而也没有对“广交会”与广州商业及城市经济的联动效应的真实状态缺少系统描述和深入分析。同时,对广州如何建立会展城市所具有的优势、弱势和建立会展新品牌的发展空间和可能性也缺少科学有效的研究。
作为广州会展业龙头的“广交会”,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对广州会展业的影响极其深远。然而,广交会起源于计划经济时代,在当时,会展既不可能成为一个市场导向下的产业,而且具有无可置疑的垄断性,在这种背景和基础上,很难孕育出现代品牌的理论和思维。整体而言,目前广州绝大多数会展都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行政推广力量远大于营销推广力量,各大会展基本上都没有进行过有针对性的市场调查和品牌策划。
理论上,既然“广交会”是广州的一张“名片”,广州就有理由对这一知名“品牌”进行更好的保护、包装并围绕这一“金字招牌”作更系统的品牌、提升等市场运作策划。但实际上,广州在这一名牌影响力日显“疲态”的情况下,却提出当务之急是打造一批广州本地的会展品牌,即培育和扩大广州博览会、国际美食节、国际服装节、留学生科技交流会、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的影响,提高珠宝首饰、皮具、建材、花卉等专业会展的规模和水平,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打造出一批广州本地的具有行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会展品牌。显然,广州走了一条偏离“品牌整合”而另创多品牌的道路,在现有的会展品牌还没有做精做好的情况下却非要再造“一批”新品牌,对自身塑造会展品牌的能力估计过高。例如,广州虽有很好的办国际美食节的条件,但“食在广州”美食节的品牌影响深度和广度却相当有限,来吃的人不多,知道的人也不多。而且,这么一个大有潜力的会展项目,却没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和营销策略,每届都是在天河体育中心搭建临时场馆。这种局面大多就是政府部门缺少品牌塑造意识而导致的。
2、“广交会”品牌整合的手段欠缺和方法稀少
会展业的品牌整合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方向进行,然而,无论是纵向的品牌延伸,还是横向的品牌扩张,以“广交会”的品牌整合手段和方法都无大手笔可言。品牌被严重透支,缺少建设和提升。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整合所常用的一些手段,如资本上市、品牌延伸、异地办展、并购、股份制改造、加盟连锁、形象包装与品牌推广、电子商务等,几乎都很少用及。如此,导致“广交会”的品牌建设和扩张缺少资本、市场和产业支撑,却又被酒店、旅游等会展服务业“座吃山空”,因此“广交会”的“剩余价值”亦越来越稀薄了
广州会展业的发育与扩张缺少的不是会展资源和硬件条件,而是缺少一种现代市场条件下的资本理念和品牌思维,缺少的是政府部门对它的战略影响力和地位的全方位关注。更主要的是,“广交会”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由于缺少“市场运作”和“资本运作”这类灵魂性的手段引入以及战略导向的迷茫,而出现思路不清、方向不明、用力不当等问题。
3、政府对会展业品牌整合的措施不力
品牌扩张和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整合新的要素、资源和力量。然后,广州会展业基本上处于一盘散沙的局面,各部门、各协会以及有条件办会展的企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甚至抱着“捞一把就走”或“搭便车”的心态将会展策划成一个个“短期投机”项目,一二届就销声匿迹。
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一个权威的部门或机构协调会展业的设置与运作,对损害会展业的行为或现象缺少必要的关注和惩罚。政府部门也没有把会展业放在广州城市形象等多重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因此,浪费了大量的会展资源,到处办展、时时办展,都难以看到政府的导向作用,有些政府部门甚至打着“市场导向”的借口,回避政府应有的策略导向责任。例如,每年在广州举办的大量中小会展以及“高峰论坛”基本都没有与“广交会”等名展形成互动效应。
会展业的商业化和早期的垄断经营使其吸引了各政府权力部门的界入与参与。国务院各部委及其对口管理的工贸公司、外贸公司、协会、商会、中国贸促会及其行业分会和地方分会、地方政府或省市级外贸主管部门等都可以举办展览会,现有的多头管理审批程序是以政府的行政手段来管理微观的经济活动,它违背了会展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分割了展览业的综合行业特性、规模经济效益及统一的中国展览市场,但又没有一个权威的行业管理机构来进行协调,大量低水平的展览重复举办,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4、“广交会”品牌整合的基础环境缺乏
品牌整合必须让投资者和企业觉得有很大的必要性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而这种必要性的产生依赖政府部门对会展业相关产业的合理布局和规划。然而,从现有广州市城市规划来看,政府规划缺少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以及物流走向的深入思考,对会展业所依托的“商贸流通空间”缺少有效的布局和必要的考虑。比如,明明已经确定琵州作为会展中心的地址,但在规划却极少到中长期的商贸业的配套。配套的却大量是住宅及一些与会展业关联度不大的设施。尤其是整个新港中路沿线更没有及时调整规划,布局相应的各类商贸配套设施,如大型的购物广场、常年性的批发性展场等,以衬托会展业的氛围和营造会展业所需要的商业人气,避免会展中心成为一个“商业孤岛”和“会议场所”。
正是这种规划上对会展业的“冷漠”,导致会展业相关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性联系,从而使整合的必要性大打折扣。
5、“广交会”经营的动机异化及品牌整合的动力不足
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及利益团体普及关注短期利益而缺少对长期品牌价值提升的考虑。目前的“广交会”,政府“关切”的主要是参展商的数量、成交额等一些所谓“硬指标”,而很少将它真正作为一个品牌进行包装、策划、推广、营销。可以说,这种状况已经严重制约了广州会展业的发展,如果这一产权问题不能得到及早解决,那么在不久的将来甚至有可能葬送这一中国会展业的标志性品牌。
二是从政府到企业借会展之名,行“搞房地产开发”之实。严格地说,现在的许多会展中心,都是一个商业地产项目,如美食城、新的琵州会展中心。政府在无形中将它变成了一个提升地产价值和开发新城区的工具,而不是基于真正的繁荣商贸流通业及发展商业服务业的战略考虑,即“错位”。正因为如此,品牌理念的引入以及对品牌整合的重视,往往未纳入政府部门或企业的视野,他们对此“不感兴趣”。政府和地产商关注的是它带来的土地价格和房地产价值的提升,而酒店等服务业关注的是如何涨价,大家都把它当成了“唐僧肉”,或许根本没有考虑品牌之类的问题。因此,如何将新的琵州会展中心融入现代品牌建设,即如何从一个大的城市房地产项目变成一个真正的现代会展中心,并形成适应于会展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和空间布局,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题主是否想询问“截止到2023年3月24日,广交会有什么展会”?2023年第51届中国国际家具博览会。根据查询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官网得知,预计2023年03月28日-03月31日开展2023年第51届中国国际家具博览会。
平洲,因毗邻全国最大的翡翠玉石市场——广州,连接广东的揭阳、四会、三水、顺德以及香港等地,玉器加工历史悠久,是近30年著名的翡翠原料集散地。前几年是平洲人去缅甸,或者去云南的瑞丽、盈江及腾冲赌石回来加工。现在,缅甸几家著名翡翠贸易集团大公司,为了满足中国市场对翡翠毛料日益增大的需求,纷纷在平洲设立办事处,直接运毛料到平洲销售,既方便了中国众多厂家,也增加了原石的价值和经济效益。
由于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翡翠消费大国,而广州又是全国最大的翡翠市场,对翡翠成品的需求量增大,相毗邻的平洲翡翠原料加工需求量在加大,周边加工基地对翡翠原料需求也随之日益加大,翡翠毛料的年需求量超过3000吨,也超过了全国翡翠毛料的年需求量的半数。
除了云南之外,全国各地的厂家,纷纷从缅甸和云南转移到平洲采购原石和赌石。这就自然将平洲的翡翠赌石市场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翡翠赌石市场。
玉石交易会俨然成了小“广交会”
日前到平洲参观了“赌石”的现场。在这个叫做“玉石投标交易会”的赌石现场,看到,虽然已经是下午5点钟,但进场参加“赌石”的商人依然络绎不绝。平洲珠宝玉器协会会长梁晃林介绍:“平洲的玉石投标交易,最多的一场能够吸引3500多名外地的翡翠商人。每次的玉石投标,几千客商云集平洲,桂城的各大宾馆酒店一时人满为患,玉石投标交易会俨然成为桂城的小‘广交会’。”
“翡翠赌石”实际上就是赌翡翠原石中的籽料,即翡翠的砾石。砾石大小不一,大的上百吨或更大,小的如拇指般大小。在翡翠交易市场上大多为翡翠籽料,即翡翠砾石。由于砾石表层有一层风化皮壳的遮挡,看不到石头内部的情况。因此,在交易中,人们只能靠打赌来判断它内部的好与坏,于是就有了“赌石”的概念,所以人们将带皮的翡翠原料称为赌石。平洲珠宝玉器协会对传统的赌石进行了改革,玉石投标以暗标为方式,以价高者得为原则,主持公道。这为行业搭起了互通有无、优化玉石资源配置的平台。2003年试办以后,好评如潮,吸引了中国以及缅甸的玉石商人蜂拥而至,基本取代了传统讨价还价的玉石交易方式。
目前平洲翡翠赌石市场的赌石特点是:虽然赌石数量较大,但是大多数赌石均开过“小窗”或开了“小门”,属“半赌”性,部分毛料为“全赌”性。其中,“半赌”性带翠的老种毛料和老坑毛料最受欢迎。翡翠赌石市场的成熟度比较高。
广交会是中国最大的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品种类丰富多样。展览品包括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家居用品、服装纺织品、食品饮料、医药保健品等。此外,还有汽车及配件、建筑材料、化工产品、工艺礼品等领域的展品。广交会是国内外供应商与采购商进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吸引了全球买家和参展商参与。展会上,人们可以看到最新的产品、技术和行业趋势,搭建业务联系和合作的机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