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诺德施瓦辛格、史泰龙、巨石强森(蝎子王)、范迪塞尔(速度与基情)、杰森斯坦森、马克沃尔伯格、克里斯埃文斯(美国队长)、丹尼尔克雷格(邦德)、休杰克曼(狼叔)、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雷神)、杰拉德巴特勒(守法公民)、查宁塔图姆、尚格云顿(布鲁塞尔肌肉)、道夫龙格尔(敢死队)、泰瑞克鲁斯(敢死队)、最后李小龙镇楼
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汽车普及率居全球首位,每100人平均有约60辆车,目前在全美国有超过1亿辆车在行驶着。全美国每年销售新车约1400万辆左右,是全球最庞大的单一汽车市场,所以美国又是全世界汽车业最重要,竞争最激烈的地方。
美国汽车工业自亨利·福特发明T型车及首创流水线生产方式以来,对汽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20年代至今,除90、91、92三年外,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每年产量约有1400万以上(包括在国外生产的车辆)。经过长期的竞争和兼并,美国汽车制造业目前完全由三大汽车公司控制着,它们是通用汽车公司(Gereral motors Corp),福特汽车公司(Ford Motor Compbany)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Chrysler Corporation),俗称“三巨头”。三巨头在93年销售额的总和约2857多亿美元,与当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差不多。
在汽车发展史上,美国汽车业首先以大量生产的方式把汽车变成了一项普及性的商品,并借此打败了发明汽车的欧洲。50年代至70年代初是它的黄金时期,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之后,经济省油的日本小型汽车崛起,“三巨头”从此陷入了长期的衰退,其间风波四起,克莱斯勒差点破产,强制日本人“自愿”限制出口数量(美国一向这么霸道!!),保持了多年的第一大生产国地位也一度被日本人强占。但经过十多年励精图治,不断革新,在和日本人的竞争中促进了全面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加上90年代初日元升值使日本汽车基本丧失了价格优势,从93年起开始了复兴的时代。
纯粹美制的汽车,体型庞大,车厢电动化程度高,设备豪华、坚实安全是主要的特点。属于注重舒适性而不太精致的车型,与欧日汽车大意其趣。香港最流行的一份汽车杂志《Car and Driver》94年第五期上一段话说:“美国佬的车大而无当……除了美洲大陆的国民仍迷恋又大又方又大食(指耗油量大)又无路面感而只得大马力大CC(指汽缸排气量大)的美国车之外,世人面对美国车有怎样反映?嗤之以鼻。”这段话无疑准确概括了在亚洲和欧洲人看来美制车的特点。但是,有什么路就有什么车,在国土广阔,道路宽敞的北美地区,大型车决不是什么缺点,它的舒适和安全型是小型车绝对无法比拟的。在吃顿饭有时都需开长途(40公里以上)的情形下,狭小的车厢的确较容易使人烦躁和疲劳。而且在省油性方面,美国汽车公司经过八十年代的惨痛教训后,痛下苦功,其新式引擎已基本达到了日本车的水平,战而胜之的例子也不在少数。奇怪的是,今天的美制汽车往往比同类的日本车还要便宜,不过在某些情况下相应也较为粗糙和不那么先进。其实,三大公司绝不缺先进技术,甚至在高技术领域还有优势,只不过在新技术迅速实用化方面不如日本人纯熟而已,这才是美国车和日本车真正的差距所在。
美国的汽车安全标准和废气排放标准是全世界最高的,由此推动了世界汽车工业在这两方面的长足进步,安全气囊和TCS等大批安全技术就是由三大汽车公司发明或普及的。美国汽车质量稍逊与日本,但较欧洲多数大众化轿车略胜。
在美国,力量训练太普及了,男孩子房间里基本都有哑铃。国内的确实没这方面的氛围,就算有个别去健身房的,健身房的氛围也很差,基本就两种类型。白领在那提高B格用的和小混混聚会用的。
比如,假如你想在家里购置一台健身自行车,一套杠铃和哑铃外加健身平凳,你预计会遇到多大的阻力?而这些在美国基本属于家庭必备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