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骨髓和体重有什么样的关系?

捐献骨髓和体重有什么样的关系?,第1张

捐献骨髓对体重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一般是在50公斤以上,因为捐献骨髓是要在捐献前先打几针,促进造血干细胞繁殖的真,在造血干细胞大量繁殖后,并流入到,外周血液中后,然后通过体外循环讲这些造血干细泡过滤出来,这一系列的过程对身体是有一定的损害的,如果你体重不足,身体不好,也不会产生那么多的造血干细胞,所以资源献骨髓是有体重要求的

短期内增肥对身体是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的。增肥和减肥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所以说短期内的增肥会使人体发生剧烈的变化,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以及各个器官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男孩为了父亲捐骨髓增重这听起来真的是十分的伟大。而且这个小男孩才仅仅11岁。他的父亲在与自己儿子的骨髓匹配成功后,由于自己儿子的年龄比较小,身体比较瘦弱所以只有60多斤。然而骨髓捐献人必须要达到100斤才能够进行骨髓的捐献。所以他的儿子便想要增肥去救自己的父亲。

实际上短时间内增肥肯定是非常不好的。因为增肥和减肥是一样的。减肥我们也都需要循序渐进一点一点的去减,不可能说猛一下吃一口胖子就把体重减下去了,这是不可能的。而是增肥也是这样,增肥也不能够猛的就去变胖,这样会使身体的皮组织撑开会出现一道一道的裂纹。

同时短期内的增肥会对身体的免疫力造成很大的影响,会使身体的免疫力下降。本身增肥长胖不能够突然的就去发生。你可以一点一点的长胖,这对身体是没有影响的。但是如果你猛的体重增加的话人体免疫系统上会受到很大的损伤。

同时短期内增胖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会使骨头坏死。慢慢的可能还没有到老年阶段你的骨头就开变得松软,上下楼没有力气。对身体也是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的。

同时因为他的儿子年纪比较小如果短时间内增重的话,可能会影响他儿子的身体发育,影响身高以及各个器官的发育,都是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的。所以说短时间内的增重是不建议的。

小小的造血干细胞到底有何能耐,能赋予病人重生希望呢?据专业人士介绍,人体大部分骨头的中央部分都有骨腔,骨腔内所含的物质就是骨髓。骨骼中含有一种造血干细胞,它们有着很强的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在人体里担负着造血的任务,人血中的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粒细胞等,都是由造血干细胞经过多次分化发育而来的。正常人的造血干细胞通过静脉输注到血液病患者体内,就能重建患者的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这一过程就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就是俗称的“骨髓移植”。由于造血干细胞作用十分重要,许多医学专家都称其为“生命的种子”。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生命的种子”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疾病要借助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据悉,造血干细胞移植可用于治疗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某些恶性实体瘤等;以及非肿瘤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病、急性放射病、地中海贫血等。近年来,随着医学界对造血干细胞研究的日渐深入,科学家们发现,造血干细胞在被诱导分化后,还可转化为心肌细胞、肝脏细胞、神经细胞……这样一来,一些患了心肌梗塞或肝硬化以及瘫痪的病人,就有了康复的希望。

数量悬殊:

400万患者和30万捐赠者

造血干细胞对于重燃生命之火如此重要,然而,在我国的供求缺口却非常巨大。

红十字会副会长周锦文不无沉重地说,“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白血病患者400多万,白血病的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三,而且每年又以4万余人的数字在递增,其中绝大部分是青少年儿童。截至去年,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俗称“中华骨髓库”)已登记备案的捐献者资料只有30万余份。400万比30万,两者数量实在太悬殊了。”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要求捐献者和接受移植者进行HLA配型。HLA即人类白细胞抗原存在于人体的各种有核细胞表面,它是人体生物学“身份证”,能识别“自己”和“非已”,并通过免疫反应排除“非已”,从而保持个体完整性。因而HLA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人若患上白血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从与其有血缘关系的同胞兄弟姐妹、父母、表(堂)兄弟姐妹身上提取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然而,这种亲属间的HLA相合率,除同卵(同基因)双生兄弟姐妹为100%外,其余的并不高,即使是同父同母所生亲生兄弟姐妹或者是非同卵(异基因)双生其相合率也仅为1/4。

然而,在非血缘关系的异体移植中,造血干细胞的相合率只有四百分之一到一万分之一,所以,要给如此众多的白血病患者带来生存希望,必须有众多的捐赠者,有一个配型丰富的巨大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可是,面对现为30万造血干细胞捐赠者的400多万白血病患者,这无疑意味着其中的大多数病人只能听天由命。

作为血液病专家,最让赵朴难过的事情莫过于眼看着那些本可治愈的年轻生命,因找不到HLA配型合适的造血干细胞而过早地离开了这个多彩的世界。 “近几年来,我市平均每年都有40至50例白血病患者,并且还呈略微增加趋势,去年就有60例,病患中大部分都是35岁以下的人。白血病已成为危害青少年儿童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赵朴沉痛地说,“如果找不到匹配的造血干细胞,每年都会有许多美丽的生命悄然逝去。”据了解,“寻找配型合适的造血干细胞”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血液病治疗的“瓶颈”。

认识误区:

捐献造血干细胞等于“钻骨取髓”?

我国骨髓库缺口之所以如此之大,专家们分析认为,主要是人们对捐献骨髓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在调查中了解到,一提起骨髓移植,往往谈虎色变,很多市民便想当然地认为是“钻骨取髓”,剧痛难当,有损健康。

“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中华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浙江省分库负责人朱春美在活动现场介绍说,“捐献造血干细胞和献血差不多,只有轻微疼痛感,且无损健康。”她说,造血干细胞来源可分为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及胎肝造血干细胞移植。但事实上,“钻骨取髓”并没有传言中如此夸张。传统所谓的“钻骨取髓”,是通过局部麻醉,在骨盆上扎几个针眼,进行抽取。而近10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钻骨取髓”已逐渐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所代替。即先对捐献者使用造血干细胞动员剂药物,加速骨髓造血干细胞生成并释放到外周血中,再从手臂静脉中采集,通过血细胞分离机使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离心和富集,其余血液回输体内。朱春美说:“药物动员剂对人体健康没有副作用,同时,供者所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只占人体内造血干细胞总量的03%至05%。采集完成后,造血干细胞会迅速增殖,1至2周内,又会恢复到原来水平。因此,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健康。”

采集、捐献造血干细胞都是建立自愿的基础上的。一个血样的高分辨检测及存入骨髓库,国家就需投入500元钱。而且患者一旦从骨髓库找到配型相同的造血干细胞后,医生就会为他们进行大剂量放疗和化疗,使患者丧失原有的造血能力,以迎接新的“生命种子”的到来。这时,如果捐献者突然反悔,那么患者不仅会丧失生存的希望,而且更会加速他们的死亡。因此,捐献者在登记成为志愿者,以及签署“同意书”的时候应该深思熟虑,因为一条生命的去留就掌握在你的手中。

爱心涌动:

第一位登记、采样者是来自苍南的陈庆升。他从报纸上了解到活动消息后,今天一大早便从苍南坐车赶到瑞安。他说:“我深知白血病患者的痛苦,几年前,有位亲戚就是因白血病去世的。如果我的血样与白血病患者配对成功,那是我的幸运,届时我一定会捐献造血干细胞,毕竟我的一点细胞能拯救一条生命。”

记者注意到,人群中,妻子身患白血病的市私立实验高中校长殷学贵,以及白血病患者陈小梅的哥哥陈步双也登上了采血车进行采样,默默地为白血病患者奉献一份爱心。

在这群可亲可敬的志愿者中,有许多瑞安市民,也有不少外来务工者。市区黄才高、高秀丽夫妇双双前来登记、采样,成为我市首对“造血干细胞捐赠志愿者夫妻”。安徽籍青年訾士环在采样完成后,还自愿为造血干细胞捐赠事业捐助了200元钱。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上望横塘头村村民苏华,这位先后献过6次血的朴实的农民,几天前右脚不慎被钢铁砸伤,至今还打着绷带,却拄着双拐赶来采样。这些志愿者和白血病原本没有任何关联,但他们都为白血病患者、为中国的红十字事业捧出了一颗颗滚烫的爱心。

44公斤、48公斤、49公斤……尽管一个寒假体重涨了近10斤,但今年14岁的初三女生陈羽杨仍旧希望自己“赶快变胖”,达到50公斤捐骨髓的体重标准。

父亲生的希望是女儿

今年62岁的陈建国从江汉油田退休后,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仍旧在外面找了一份工作做事。去年9月份,一向健康的陈建国突然感到全身无力,身上也时常青一块紫一块的。妻子杨红艳逼着他去协和医院检查,检查结果让夫妇俩惊呆了。陈建国患的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医生要求陈建国立即住院接受治疗。

3个疗程的化疗过后,陈建国的病情暂时稳定了,但要从根本上治好该病,唯一的机会就是进行骨髓移植。亲人间的骨髓配型结果表明:14岁的女儿陈羽杨是陈建国最合适的捐献者。

短时间努力增重到50公斤

手术方案确定后,医生发现陈羽杨体重只有44公斤,要增重到50公斤才符合捐献条件。这意味着陈羽杨必须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重。

青春少女都喜欢自己身材苗条,可陈羽杨却不在乎这些了,她想赶快让自己变胖,隔一两天她便要在电子秤上称体重,看到电子秤上的数字不断增长,是她每天最开心的事情。杨红艳说,陈羽杨平时不喜欢吃鸡蛋,为了增加体重,她开始强迫自己吃鸡蛋,平时也加大了饭量。

浙江杭州,90后女孩小余为给一位配型成功的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提前调理身体,从90多斤增重到100多斤。得知她要捐献,身边的亲友都支持她,还有陌生人给她送花鼓励。小余说,“我不觉得这件事很伟大,只希望把这份善意做一个传递”。

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前要做全面的体检,体格检查完全正常,没有各种传染病,没有慢性的炎症,没有血液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和肿瘤系统的疾病。总之体格检查正常,才能有资格捐献造血干细胞。体检完全合格以后抽取静脉血,做HLA分型,如有配型相同并合适的患者,那捐献造血干细胞也就即将实施。对于供者的要求包括年龄小于55,体重大于45公斤,没有结核病,没有高血压,低血压以及心脑血管疾病,5年内没有接受过血液输注。

适龄(年龄在18至45周岁之间)、身体健康(符合无偿献血条件)、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与中华骨髓库省级分库或者当地红十字会电话联系报名、填写志愿捐献书及有关表格,并抽取6~8毫升血液。组织配型实验室将会对血液进行HLA分型等检验,并把所有相关资料录入中华骨髓库的计算机数据库中。这样就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了。

志愿者报名登记后,首先要安排你抽取6~8毫升血液做HLA分型检验,数据储存到中华骨髓库备查。当某一位患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由移植中心将患者的HLA分型数据传送到资料库,如果检索结果得知你的HLA正好与患者吻合时,中华骨髓库省级分库将通知你做捐献的准备。这个过程可能很短,也可能要等若干年。而大部分志愿者可能没有捐献的机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3720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4
下一篇2023-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