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养龙虾

怎么养龙虾,第1张

龙虾养殖技术

一是营造良好的龙虾生长环境。龙虾属虫壳类动物,与蟹相似,有一对特别发达的螯,有掘洞穴居的习惯,一般在水边近岸掘穴。龙虾喜阴怕光,光线微弱或黑暗时爬出洞穴,光线强烈时,则沉入水底或躲藏在洞穴中。根据龙虾的习性,可在河塘边加设50厘米高的防逃网,防止龙虾外逃。同时河塘模拟自然条件下龙虾的生态环境,池边浅种植10-15%的水草、隐蔽物,营造龙虾栖息和脱壳的环境,减少相互残杀。

水质对龙虾产量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龙虾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养殖过程中,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30-40厘米,要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溶液,调节水质,防止病害发生及脱壳不遂等。

二是合理投喂饲料。龙虾在饥饿和食不足的情况下,会自相残杀,所以投饲量一定要充足。龙虾的饲料是动植物饲料。植物性饲料为小麦、水草、菜籽饼等,动物性饲料为杂鱼、杂肉以及畜内脏等。平时根据龙虾昼伏夜出的习性及池内虾的密度来确定投喂时间、投喂量及投喂方法。否则,会增加饲料加本,降低养殖效益。

三是科学捕捞。在龙虾养殖过程中,幼虾在温度适宜、饲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60-90天即可长到商品规格。3月份放苗,6月左右开始轮捕,卖大留小。由于捕大留小、轮捕轮放,可提高回捕率,卖出好价钱,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

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简介

淡水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又称龙虾、大龙虾、大红虾。该虾原产于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日本传入我国,现已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该虾属温热带淡水虾类,适应力强,繁殖率高,食性杂,生长快,抗病,耐高温,耐低氧,离水数小时也不会死亡。虾肉味细嫩,营养丰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脂肪含量较低,并含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可食部分较高。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出口量也日渐增加,销售和收购价格不断上升,养殖前景和效益均看好。

淡水龙虾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水沟及稻田等水域,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及各种水草均是适口饵料,在这些水域中生长良好。幼虾生活在浅水区或池边,喜穴居,有时躲藏在石砾水草的隐蔽处,通常虾穴挖在大水面周岸粘土较多沼泽地芦草丛生的滩岸地带,虾穴一般圆形,向下倾斜,深达30厘米左右,且曲折方向不一。淡水龙虾栖息地点常有季节性移动现象,春天水温上升,虾多在浅水处活动;盛夏不温较高时就向深水处移动;冬季在洞越冬。淡水龙虾蜕皮、生长和繁殖也在洞穴中进行,以防被伤害,并且该虾喜阴怕光,光线微弱或黑暗时爬出洞穴。雨水季节,淡水龙虾也经常会爬上陆地活动。该虾并具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一般能耐饿3~5天;秋冬季节一般20~30天不进食也不会饿死。摄食的最适温度为25~30℃;水温低于15℃以下活动减弱;水温低于10℃或超过35℃摄食明显减少;水温在8℃以下时,进入越冬期,停止摄食。淡水龙虾雄虾的寿命一般为20个月,雌虾的寿命为24个月。

淡水龙虾一般是10月底至翌年3月间交配抱卵,不同的水域交配时间不一,过早交配卵子常常未成熟,过迟则卵子过熟而老化。交配的适宜水温为22~25℃,交配季节最好不要捕捞,让其抱卵孵化,繁衍后代。淡水龙虾在春、夏、秋季交配,一年可产卵3~4次,一般体长7~10厘米、体重15~30克的亲虾,其怀卵量为220~270粒,而个体大小不同,其怀卵量差距很大。正常情况下,交配产卵后的抱卵虾需有1~2月的孵化过程(即胚胎发育),需消耗很大的体力,因而要加强对抱卵虾的营养和培育。抱卵虾孵化的适宜水温为22~27℃,孵化时间6~10周。虾苗培育前需清塘消毒、过滤进水,然后施有机肥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供虾苗摄食。一般虾苗培育时放养幼体密度为15~20万,如用“豆浆”法培育,则放养密度可为16~18万。

二、龙虾养殖技术

一般养殖日本沼虾的池塘均可养殖龙虾,普通的池塘也可进行养殖,其放苗后的养殖技术与日本沼虾的相近,包括前期准备工作、饲料投放和水质管理等,但需注意其打穴的习性,并且防逃措施也需要加强。龙虾的忍耐能力较强,养殖其产量较高,目前市场的需求量也较大,养殖的经济效益可观。现以最常见的浅水型稻田养殖为例介绍如下,其它养殖方式可参照。

三、稻田养殖淡水龙虾

稻田养淡水龙虾一般每亩的产量可达400~500公斤,产量高时可达600公斤。稻田养虾可以吃掉田中消耗肥料的野草和其它水生生物,不仅节省了除草的劳动力,还能消灭危害人、畜的蚊蝇。并且虾在稻田里不停地行动、觅食,不仅能帮助稻田松土、活水、通气,增加田水溶氧量,同时通过新陈代谢排出大量粪便,起到保肥、增肥的效果。

1、稻田的选择

稻田养淡水龙虾要选择水源充足、不受旱灾、洪灾影响,水质清新、无污染,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阳光充足的稻田,有些山溪或泉水的水质虽然比较贫瘠,水温比较低,但如能有较长流程或穿过不养虾的稻田,再流入养殖虾稻田,其水温将会增高,也适宜养虾。

2、稻田的改造

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和日常投饵,一般以排水渠间区域为一个养殖区块。距四周边埂内侧06米处挖深05~06米、宽10~12米的环流缓冲沟,并把土全部翻到边埂上,使边埂达到08~10米高、顶宽06~08米。边埂要夯实,内坡要平整, 同时在埂顶内侧用塑料薄膜围起封闭式防护墙。围栏地上高度为04~05米,地下埋入01~02米。上、下进排水口要设立防逃网。

为了便于水稻田浅灌、晒田、施化肥、农药或捕捞,必须在养虾稻田开挖虾沟和虾潭。虾沟可在插秧后开挖,其开法应视田块的形状、面积大小和排水口的方向而定。如水稻田较小,可开成“田”字形;如是长且大的田块,可开成内“井”或内“田”形,沟的宽和深分别以03~04米为宜。虾潭可开在虾沟的交叉处或田的四角,与虾沟相通。虾潭一般10米见方深08~10米。

稻田养虾要开好进、排水口,其地点应选择在稻田相对两角的土埂上,养殖过程中进排水时均可使整个稻田的水流畅。在进、排水口要设置拦栅,避免逃虾。

3、虾种放养

放养时间:不论是当年虾种,还是抱卵的亲虾,应力争一个“早”字。早放既可延长虾在稻田中的生长期,又能充分利用稻田施肥后所培养的大量天然饵料资源。常规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11月份或来年的3月底。

放养密度:每亩稻田按30~40公斤抱卵亲虾放养。也可待来年4~5月份放养幼虾种,每亩稻田按12~15万尾投放。注意抱卵亲虾要直接入外围大沟内饲养越冬,秧苗返青时再引诱虾入稻田生长。一般的养殖和放养殖模式有以下两种:

(1) 夏季放养:以放养当年人工繁殖的稚虾为主。放养时间为7~9月份。每亩养虾沟放养稚虾15~2万尾。

(2) 冬季放养:通常在12月份进行,每亩虾沟放养3厘米左右的虾种1~15万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两季虾养殖,7~10月养一季青虾,12月至翌年5~6月养一季淡水龙虾。

4、饲养管理

(1)投饵:稻田养虾也要定时、定位、定量、定质投饵。早期每天分上、下午各投喂一次;后期在傍晚6点多投喂。投喂饵料品种多为小杂鱼、螺蛳肉、河蚌肉、蚯蚓、动物内脏、蚕蛹、配喂玉米、小麦、大麦粉。还可投喂适量植物性饲料,如水葫芦、水芜萍、水浮萍等。日投喂饲料量为虾体重的3~5%。平时要坚持勤检查虾的吃食情况,当天投喂的饵料在2~3小时内被吃完,说明投饵量不足,应适当增加投饵量,如在第二天还有剩余,则投饵量要适当减少。

(2)清除敌害:稻田养虾敌害较多,如水蜈蚣、蛇、水鸟、鳝鱼、水老鼠等。在放虾初期,稻株茎叶不茂,田间水面空隙较大,此时虾个体也较小,活动能力较弱,逃避敌害的能力较差,容易被敌害侵袭。同时,淡水龙虾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蜕壳生长,在蜕壳或刚蜕壳时,最容易成为敌害的适口饵料。到了收获时期,由于田水排浅,虾有可能到处爬行,目标会更大,也易被鸟、兽捕食。对此,要加强田间管理,并及时驱捕敌害。另外,当虾放养后,还要禁止家养鸭子下田沟,避免损失。

(3)田沟管理:虾放养后,管好田沟是十分重

海参养殖技术

借鉴

一)潮间带梯田养殖

< AN id=lblNote style=FONT-SIZE: 10pt>< AN id=lblNote style=FONT-SIZE: 10pt> 1梯田建造 在潮间带从低潮线或者中潮附近开始,或者利用地质地形的特点,用石块加钢筋水泥筑堤,围成梯田,梯田最深处堤高100—150厘米,在堤上插固直径2厘米左右的钢筋,钢筋长度要高于海水表面,钢筋间距3—5米,钢筋上吊挂直至水面网目2厘米左右的网片,风浪大的海区,在堤外应设置散石护堤。根据梯田面积,在堤上设置1至数个闸门,以利水的交换。 池内可投石、海参礁、汽车外轮胎等提供海参栖息场所。投石以堆放为主,散铺为辅,每亩投石80—100米3,或者投海参礁40—60个。池内石头和海参礁上,尽量繁生大型藻类,如裙带、石芘、鼠尾藻、鹿角菜、鸡毛菜等。沙泥质,移大叶藻,以改善环境,为海参提供饵料。 2苗种放养 放养苗种规格偏大为好,一般可放养体重5—10克的幼参,放养密度20头/米2左右为宜。投放时,可直接将幼参撒于池内石头或海参礁上。 3日常管理 由于梯田养殖一般都是高密度,因此日常管理尤为重要,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梯田内水质清新,每日纳潮,保持潮流畅通,视梯田内污物累积情况,不定期地进行清楚,保持水质; (2)人工投饵:在养殖密度高达20—30头/米2的状况下,完全依赖自然饵料,难以满足海参对饵料数量的要求,尤其是在海参活动、摄食盛期,因此应适当添加人工配合饵料,予以补充。一般在3—6月、10—12月期间,适当投喂人工配合饵料;

(3)加强梯田护理:堤坝发现有泄漏,网片有破损应及时修补。每日退潮后,应巡视梯田,将梯田内的可疑敌害生物,日本鲟、海盘车等清除。另外,注意观察海参的活动情况,发现有海参向田外逃逸,应及时捕回。 4养殖效果实例 烟台市水产研究所在牟平养马岛东端、挡浪坝南侧中潮区建一养殖池,长110米,宽30米,面积3300米2,池内最大水深18米,大潮能全部退出,池东南角有一自然换水闸,闸口宽32米,池东北、西北各设一个进、排水闸,闸门宽05米,池内投石155米3,呈堆状、散状、平铺状,投瓦片500张,扇贝养殖筒300只。1987年投平均体重594克的参苗21450头。1988年4月,投平均体重122克的参苗8044头,1988—1989年,二次回捕10044头,回捕率341%,平均躯体重882克,(体重约160克),加工后获得干品6918千克,平均亩产干参141千克。 (二)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 1 养殖方法的理论研究 黄海水产研究所(1992-1994),对刺参夏眠习性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采用人工降温的低温饲育与自然水温的常温饲育相结合的方法。降温饲育:试验期间各年龄段组群正常摄食,每头平均日摄食量亲参0184克,1龄0165克,2龄0317克,2—3龄0315克,3龄以上0412克;消化道形态正常,小肠组织结构完好无缺;性腺退化不明显,肉眼可辨雌雄,处于成熟期或排放期;体重呈正增长,每头平均日增重1龄0534克,2龄0410克,2—3龄0875克,3龄以上006克。常温饲育各年龄组群随温度升高,日摄食量逐渐降低,直至停止摄食,消化道退化显著,小肠组织结构仅留有外表皮、肌肉、内表皮;性腺退化迅速难以发现,肉眼难辨雌雄,处于休止期;体重呈负增长,每头日平均增重1龄—0648克,2龄—0753,2龄—3龄—1227克,3龄以上—1818克:研究结果完全论证了水温使海参夏眠的主要外因。在高水温夏眠期,采用人工降温可以解除夏眠,而转入正常地活动、摄食、成长,从而完全可以避免由于海参夏眠减重,对人工养殖造成的弊端,这就为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努据。 2养殖方法 (1)控温方法:目前,最经济的控温方法有:①夏季用海带育苗排放的低温水进行降温,冬季用鲍鱼苗种排放的升温水进行升温;②利用坑道冬暖夏凉的低温特点调节水温,在夏季最高水温21摄氏度左右,冬季最低水温7摄氏度—8摄氏度;③海水深水井:该井井水温度,一般冬季12摄氏度—13摄氏度左右,夏季15摄氏度—16摄氏度左右,是海参养殖的适宜温度。但盐度要格外注意,一般养殖用水盐度不应低于26,随着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法技术的不断完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采用全控恒温恒养殖法,也并非是不可能的。 (2)养殖池建造:为减少养殖室规模,充分利用空间和减少能量损耗,降低养殖成本,一般可在室内建造多层(3—5层)立体养殖池,养殖池可用砖水泥结构或者框架塑料水槽,养殖池规格可为200厘米80厘米40厘米,二层间距50—60厘米,养殖中期后,每个养殖池用2—3块有孔塑料波板隔为上、下二层。 (3)苗种放养:苗种放养规格,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要小于体长2厘米,最好3—5厘米。放养密度体长3—5厘米的种苗,单层放养40—50头/米2、双层放养80--90头/米2为宜。苗种应先投放到池内吊挂的网箱里(20目)养殖,当养殖2—3个月后,可撤去网箱参苗直接移到池内,苗种放养前应消毒,一般可用510-6—1010-6(5—10 m)呋喃西林药浴。 (4)日常管理 1)水的管理:试验表明(表1-41),海参的适宜生长水温为10摄氏度-17摄氏度,最适生长水温10摄氏度—11摄氏度。养殖水水温,可根据具体条件控制在最适宜范围内。养殖期间流水培育,为节省能源,降低成本,水可从最上层自上而下逐层循环利用,每日水交换量为3—8个量程为宜。 2)投饵:投喂人工配合饵料,每日上午和傍晚各一次,日投饵量依控温条件而变化,一般在体重的1%--10%范围内。 3)清池和倒池:为保持池内水质,应及时清池和倒池,一般每天清池一次,用虹吸法清除池内粪便和残饵。倒池是改善水质的有效方法,一般10—15天进行一次,如若水质发生意外,则应及时倒池处理。 4)病害防治:目前为止,在海参养殖期间,病害发生尚不严重,而且一旦发病可以控制,尽管如此也不能掉以轻心。一般容易发生病害,一是猛水蚤的伤害,可用210-6—510-6(2--3 m)的敌百虫杀灭;二是皮肤溃烂,主要在高水温时(>10摄氏度),容易出现,可用药310-6—510-6(3--5 m)呋喃西林或者土霉素1010-6—1510-6(10--15 m)药浴。海参池塘养殖技术

池塘养殖, 海参, 技术

随着我国海参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北方池塘海参养殖已取得了不少成功之例,为提高海参养殖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本公司特将海参池塘养殖高产技术推荐给大家,以供大家参考

建造养参池

在中潮带或低潮带利用当地地理优势,最好是岩礁底质,用混凝土和石块围城形状,大小不等的池塘,风大的海区围墙要加厚加固;小潮时要保证蓄水不低于15米,且不渗漏;所选海区不得有污染,尤其是油类污染;盐度不得低于千分之二十八,无河流注入;该池塘缺点造价太高也可将一个对虾养殖池塘,最好是泥沙底质,改造成刺参养殖池塘养殖池各留一进,排水闸门,该池海水的更换最好依靠自然纳潮,每天换水量不底于百分之三十左右,池内平均水深15米以上该池的优点是即便于观察和管理又造价低,但注意夏季底层水温20摄氏度以上超过3个月的池塘不易养殖海参

放人工海参礁

建造人工海参礁的目的,是为刺参提供隐蔽场所,并繁殖大量的海藻,水草供刺参栖息,摄食和夏眠,所以对于虾池改造的参池必须投放人工海参礁人工海参礁的材料可以是瓦片,砖头,废弃的扇贝笼,混凝土块,甚至稍大,形状不等的石块也是很好的参礁;参礁的摆放以尽可能的增大海参的隐蔽空间为原则,可以摆放成列状或堆状;参礁投放的数量根据实际条件越多越好;可用瓦片,石块,果框或空心砖造礁,方法如下:

1瓦片造礁:用盖房用的红色瓦片,每三个为一组,三个瓦片的长边依次对接,形成一个三角棱体,用细绳将棱体扎紧用此棱体在池底堆成若干个礁堆,礁堆的间距为35米,一般每亩用瓦片2500片左右礁堆有上下两层棱体组成,每层又分南北2排,下层每排59个棱体,上层48个棱体(交错堆放),上层棱体再盖上瓦片这样,从南到北方向看,整个棱堆由若干个三角空间构成

2石块造礁:每个礁堆用石块08—10方,堆放时石块尽可能多留出空隙,礁堆间距4—5米

3果框造礁:每个礁堆有三个果框组成,下面2个,上面1个,并用细绳捆牢筐口向北,筐内压上石块,以防果框移动

4空心砖造礁:方法同瓦片

对于已投放好参礁的池塘,在放苗前最好先清池杀死敌害和致病菌,通常用10 m茶籽饼和20 m的漂白粉全池泼洒一天后,将池塘连续冲刷2-3遍后方可使用消毒完成后,参池纳满水,并用10天—15天时间肥水,培养基础生物饵料

参苗的运输

通常采用湿法和干法两种方法运输参苗所谓湿法运输,是在运输参苗时,把参苗放在帆布桶里,每桶装参苗300头左右,加水02立方水体左右所谓干法运输,是将参苗放于塑料周转箱中,箱的底部铺放2cm厚的脱脂棉,上面铺放两层纱布,用海水湿透,将参苗均匀平放,其上再盖上4层湿纱布,然后再将塑料周转箱一个个垛起,外围用塑料布挡风天冷时,外层加发泡塑料保温若天气干热时,路途中还需适当喷淋海水

参苗的投放

苗种的投放规格

苗种的投放规格可在1cm左右因为刺参6月前后产卵,育苗,9月份苗种在生长至1cm时就可供使用亦可选择越冬的大规格参苗(规格多在300-500头/斤),这样可以大大缩短养殖周期,如果人工投喂管理程度较好的池塘,还可以选择体重12-16克/个的参苗,当年80%可达到商品规格总之,参苗投放规格要根据实际养殖条件和经济承受能力综合而定,最好是各种规格混合投放,逐年逐批投放

参苗的投放时间

参苗的投放时间可定为9月份中下旬恰好是夏季高温季节刚过,人工海参礁上生长着各种藻类,尤其是底栖硅藻相当丰富,这就为幼参提供了优良的饵料此时水温下降至21-25摄氏度,恰恰是刺参爬出洞穴,进行摄食的良好时机,幼苗生长迅速当进入寒冬时,幼苗可生长至4-7cm试验也表明,刺参具有相当强的耐寒能力,冬季池表结冰,刺参也不会冻死也可以在来年3-4月份放苗,这时水温适宜苗源丰富(越冬保参苗大多在这时出售),部分当年就可收获,见到效益

苗种的投放方法

参苗的投放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投放法,适合于大规格参苗的投放,将运回的参苗均匀的洒放到参礁所在的水域;二是网袋投放法,适合于体长1cm左右的小规格参苗的投放因为1cm左右的参苗附着能力很弱,将其装进网袋,让参苗慢慢爬上人工海参礁附着,有利于于提高成活率参袋一般用20网目的聚乙烯扇贝苗袋,每袋装苗40-60头,袋内放进小石块,防止漂浮和移动,参袋微扎半开,均匀的投放在参礁附近

苗种的投放密度

参苗的投放密度可根据参苗的规格不同而合理控制,按大苗少投放,小苗多投放的原则来调节,通常300-500头/斤大小的苗种投放密度可控制在10-30头/平方米,最终成活率可达35%左右;规格在1cm左右的渗苗在温度水质较好的情况下,可控制在100-150头/平方米;规格30-50头/斤的参苗,可控制在8-15头/平方米总而言之,参苗的投放密度除与水温水质有关外,还与投喂管理有关,合理的投喂质量较好的海参配合饲料能有效的提高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

养成期管理

饵料投喂

海参的食性很杂,主要以海底表层的沉积物为食,沉积物主要包括贝壳,硅藻,细菌,原生动物,小的螺类,双壳类的幼贝,挠足类,海藻,虾蟹类及大叶藻类的碎屑等

具体投喂方法:将海参配合饲料用水浸泡10-15分钟,然后均匀泼洒在参礁上及其附近,投喂量按池内海参总重的百分之3-5即可,一般每天早晚各投一次,也可隔天投喂,注意每天投喂时不要向外排水,以免饲料流失造成浪费7-9月份一般不投喂

2 水质交换 海参喜欢清新的水质,因此养参的池塘应具备较好的进排水条件,换水除了可以保证水质的清新外,还可以为海参提供部分天然饵料,另外还可以在雨季避免池塘水盐度的变化,为海参提供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池塘水日交换量要大于池水总量的百分之3值得注意的是在换水时要带网以防水中敌害生物进入

3 日常监测 养殖期间应注意加强水质,盐度,水温,海参生长情况,安全措施的监控夏季是池水变化最大的季节,如发现水温过高,水色异常应立即换水,以免造成海参死亡;每天应注意观察海参的活动,摄食情况,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调节投饵量)确保海参保持较好的生活状态,每隔10-15天下水探模,测量海参,观察海参生长情况;池塘堤坝的安全尤其是多雨季节更应注意

4 清除敌害:海参由于自身防卫能力很差,很容易遭到其他水生动物的攻击和捕食,因此清除海参敌害工作也是养殖中的关键一环海参的主要敌害有虾蟹类,水蚤,肉食性鱼类,海星等在放苗前可用20 M漂白粉彻底清塘,清除敌害,进水时用80目网过滤,以防鱼虾蟹卵及其幼体,水蚤等敌害进入;虾蟹类在养成期间可采用地笼网诱捕;肉食性鱼类可以用粘网,钩钓捕杀,进水时最好用80目网过滤;海星要检出池外晒干

六,收获

海参体重一般达到250克以上时即可收获,收获时间可根据市场价格和养殖周期灵活掌握,一般深秋初冬收获较多;收获方法主要以潜水捕获为主,有条件的可以排干池水进行挑拣

成蟹养殖池塘的条件:

交通方便,环境安静;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池底平整,池埂坡比1:25—3。

防逃设施:

主要有水泥砖墙、钙塑板围栏、聚乙烯网片围栏三种形式。目前普遍采用钙塑围栏,将钙塑板沿埂四周埋入土中20厘米压实,间隔1米用木桩固定。

杀菌消毒清塘:

清除过多的淤泥,只留淤泥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200—250公斤,达到彻底的清塘消毒,除杂除野,杀灭病菌,改善底质,药后7天,即过水1次,以排除污物,然后晒塘3—5天后加水。

蟹池里宜种的水草:

养殖一塘蟹,首先要种好一塘草,水草是河蟹喜爱吃的天然饵料之一,又能起到良好的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是河蟹栖息、躲避敌害的场所。种水草的面积应占池塘面积的70%以上,主要品种有轮叶黑藻、苦草、伊乐藻等,轮叶黑藻、伊乐藻以移栽、扦插为主,苦草以播种方式种植。

蟹池里宜投放螺丝:

螺丝是河蟹喜食的天然饵料之一,又能净化水质。在蟹种放养前和市场和和,每亩投放鲜活螺丝300—500公斤,以培育河蟹的基础饵料。

蟹种的选择:

选择规格整齐、附肢完整、无病无伤、行动敏捷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蟹种为宜。

蟹池合理放养:

一般蟹种放养要做到“三适”“一暂养”,即适当密度,适时放养,适中规格与先暂养后放养。蟹种放养密度,一般每亩为500—600只左右,这样使河蟹有一个充足的生活、生长空间,蟹种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的2月底至3月份为宜,若放种过早,则越冬伤亡较重,过迟水温上升,部份河蟹蜕壳,将影响下塘成活率。蟹种放养规格以每公斤100—200只为宜,规格过大,每第一次蜕壳困难,损伤较重;规格过小,则生长基数不大,影响上市规格。蟹种“暂养”,是蟹种放养前必须的过渡阶段,需先在池中设置一块“暂养区”,其暂养时间长短,应视水温和池中水草生长情况而定,暂养面积是放养面积的1/5左右。

科学合理投饵料:

河蟹是偏食动物性饵料的杂食性动物。在饵料投喂上,严格实行“四定四看”的科学投饵方法,掌握“前期精、中间青、荤素搭配”的原则。早晚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一般占河蟹体重的3—4%,并以1—2小时内吃完为宜。在放养初期,以动物性饵料为主,主要品种是新鲜活小鱼、螺蚌肉等,以后逐步增加投喂植物性的精饲料量,如小麦、玉米、豆粕等,高温季节,不投动物性饵料,少投植物性精饵,多投青粗饲料,如水草、南瓜、马铃薯等,进入养殖后期,为河蟹促膘增重阶段,则应增加植物性精饲料和动物性饵料,保证河蟹吃饱吃好。

蟹池水质的控制:

一般水深保持在06—08米,高温季节调节到1—12米。水质调节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勤换新水,一般7—10天换一次水,高温时每天注水10—20厘米,3天换一次水。二是调节水体的酸碱度,一般掌握在PH值为75—85之间。主要采用生石灰调节,7—10天全池泼浇1次,每亩每米水深用量在10—15公斤左右。三是用光合细菌来调节水质,每亩用量3—5公斤,全池泼浇,以转化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控制有害细菌的滋生和繁殖。

螃蟹的捕捞:

一般进入10月份,根据气温和市场行情,适时捕捞上市,主要工具是地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120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5
下一篇2023-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