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大棚草莓怎么管理才能高产?有什么好的办法?

冬天大棚草莓怎么管理才能高产?有什么好的办法?,第1张

冬天除了控温,还要注意大棚里有没有漏风,因为冬天的寒风有时候比低温更可怕。草莓如果被冷风吹得太多,容易脱水枯萎。晴天早上浇水,浇完水先关棚,等气温回升后再通风;每次不要浇太多,用小水浇,草莓多浇几次。很多种植者不知道草莓什么时候缺水。事实上,他们可以看看草莓的叶子。如果草莓的叶子微微卷起,说明此时草莓很可能缺水。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阴天下雨的时候,最好不要浇水。由于草席是热的不良导体,它可以减少棚内的热量损失,避免温度下降。所以稻草、玉米、麦秆等农作物秸秆都可以用来做草席,只要没有太阳就可以盖在大棚里。注意:看到太阳,及时把茅草去掉。寒流来临前,夜间在温室周围添加秸秆或玉米秸秆,可使温室温度提高2℃-3℃。

气温骤降时,可在草被上覆盖一层普通农膜或旧膜,既能提高草被的保温性,又能防止雨雪打湿草被。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通风后,尽快关闭棚子升温至28℃,然后通过控制风口使温度保持在22℃-28℃;通过观察早晨的棚口温度,调整夜间风口的大小和铺被子的数量,保证早晨的棚口温度在5℃-8℃。

开花前棚内湿度应控制在80%以下,开花至果实膨大期湿度应控制在60%以下。在草莓生长期,为了减少养分的无效消耗,保证更多的养分集中供应到开花坐果,充分满足果实发育的营养需求,应注意及时去除老叶、残叶、病叶和无效匍匐茎,使每株叶片保持在8-10片。病虫害防治冬季大棚草莓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等。,特别是在雨天,所以应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温室关闭后可用熏蒸剂或熏蒸剂等熏蒸剂防治灰葡萄孢。草莓冬季虫害少,一般不需要防治,但如果发现有虫害,要及时处理。

一、露地栽培时草莓吸肥可分为四个阶段:

1、定植后至完成自然休眠在4个月的生长期中,由于植株休眠,而对养分吸收相对较低。根据植株干物质分析,此期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34:03,吸收氮素最多。

2、自然休眠解除后到植株现蕾期随着温度开始升高,植株生长逐渐旺盛,养分吸收较上一阶段增加,此期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26:065。

3、从现蕾期到开花坐果随着气温和土温的上升,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此期吸收和消耗养分达到高峰,氮、磷、钾吸收比例为1:028:093,钾的吸收比例进一步增加。

4、开花坐果至果实成熟植株对氮的吸收比例降低,磷、钾吸收量增加,氮、磷、钾吸收。比例为1:037:172,钾的吸收比例达到高峰。

二、大棚温室促成栽培时,草莓吸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定植至开花期,氮、磷和钾吸收量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20%、16%和14%;

2、开花至第一、二、三花序所着生果实膨大和成熟期,此期为草莓产量第一高峰期,占总产量的ss%以上,吸收养分较多;

3、草莓第一次采收结束至整个采收结束,为草莓第二个吸肥高峰。在第二、第三吸肥阶段,促成栽培与露地栽培特点相似,磷、钾肥的吸收增多,特别是钾素的吸收更为突出。综合以上,可以使用无激素的宴沃水溶肥,国外双技术,将营养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更易作物吸收,宴沃水溶肥易吸收,吸收利用率可达百分之八十。

            回答

      草莓的主要生长周期有两个,在自然环境中分别是春季和秋季,春季种植的草莓,一般会在6-8月份的时候成熟,秋季种植的草莓,一般会在次年的1-3月份成熟。草莓喜温凉气候,根系生长温度为5-30°C,适温15-22°C,茎叶生长适温为20-30°C,芽在零下15-10°C的环境中会发生冻害。

一、草莓生长周期

      1、草莓的主要生长周期有两个,分别是春季和秋季,在春季种植的草莓,一般会在6-8月份的时候成熟,在秋季种植的草莓,一般会在次年的1-3月份成熟。在温室大棚中种植的草莓可以通过调节环境条件,改变其成熟的时间,使之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成熟。

      2、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美,中国各地及欧洲等地广为栽培。草莓喜温凉气候,草莓根系生长温度为5-30°C,适温15-22°C,茎叶生长适温为20-30°C,芽在零下15至10°C发生冻害,花芽分化期温度需保持在5-15°C,开花结果期要保持在4-40°C,在越夏时,气温高于30°C并且日照强时,需采取遮荫措施。

二、草莓从开花到成熟需要的时间

      1、草莓从开花到果实成熟所需天数约为30天,从开花到果实成熟的时间和天气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在此期间平均气温能保持在30°C左右的话,20天便可成熟,在冬季设施保温栽培下,要60天左右才能成熟,开花期最适宜湿度80%左右,最适宜温度是25°C左右。

      2、草莓在开花后的15天内,其果实一般生长得比较缓慢,在开花后的第25天内果实会急剧生长,平均每天可增重2克左右,之后会再次减缓生长速度,直到开花后的第32天开始进入成熟期,此时果实也会停止生长。草莓为喜光植物,但又有较强的耐荫性,光照过弱不利草莓生长,中等光照、果大、色淡、含糖低,采收期较长,光强时植株矮壮、果小、色深、品质好。

      3、草莓宜生长于肥沃、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中,过于粘重土壤不宜栽培,在沙土中多施厩肥,勤灌水,也可种草莓。

对于温室大棚草莓种植户朋友而言,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既担心没有控制好病虫害,影响了产量;又担心防治过程中,使用过多的化学农药造成农药残留超标,影响了草莓的品质安全,失去消费者的信任。绿色防控技术就是为了消除种植户的这种担心应运而生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温室大棚草莓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

一、什么是绿色防控?

草莓的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在确保草莓产量、品质和栽培环境生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有限采用农业技术措施、物理技术措施、生物技术措施等综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达到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也能控制病虫害危害的行为。对温室大棚草莓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不仅可以使生产的草莓避免农药残留超标的风险,同时还可以极大地减少化学农药对周围生产环境的污染,保持田间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平衡,从而从根本上遏制病虫害的猖獗。

二、草莓温室大棚栽培常见的病虫害种类

草莓温室大棚常见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炭疽病、根腐病、病毒病等,其中发生普遍,危害又比较严重的是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害虫主要有蚜虫、叶螨、蓟马等,其中发生比较普遍的是蚜虫和叶螨。

三、温室大棚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

要想在温室大棚草莓栽培过程中运用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的危害,具体该如何做呢?

1、选用抗病虫品种

选用抗病虫品种,尤其是发生病虫害比较严重的温室大棚。目前,生产中推广的草莓品种在抗病性上的差异是比较明显的,如日系品种红颜不抗炭疽病、白粉病,章姬不抗灰霉病,但欧美品种童子一号、甜查理对这些病害的抗性却相对比较强;我国自育的品种京藏香、红袖添香等也都属于比较抗病的品种。

2、培育无病虫的壮苗

除了选用抗病虫的品种,在实际生产中,首先要面临的关卡就是种苗的培育,因此,我们还要把好种苗关,要选用无病虫的壮苗。

(1)育苗地的选择

由于温室大棚生产的种苗一般是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育苗,以露地为主,育苗时间为5~8月份。在选择育苗场地时,要尽量选在病虫害发生比较轻的冷凉地区,同时,地块不能重茬,要求三年内未种过草莓。在雨水较多、炎热的地区育苗,最好采用可以避雨的冷棚育苗。育苗地块要求土壤比较肥沃,最好施入一定量的底肥,比如每亩可以施过磷酸钙50千克、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

(2)选用脱毒原种苗

原种苗要选用经过脱毒处理的脱毒苗,并且繁殖代数不能超过4代,确保种苗体内不带病毒。

(3)合理密植

在种苗培育期间,要注意保持合理的密度,一般每亩育苗株数在15000~20000株较为合适。

(4)肥水管理

在肥水管理上,要注意合理追施氮、磷、钾肥料,抽匍匐茎前后10天左右,需要补充氮、磷、钾含量较为均衡的肥料。如可利用喷灌或滴灌设施每隔10天随水施入氮、磷、钾比例为20:20:20的水溶性肥料,一次每亩3千克,连续2~3次。促使母苗生长旺盛,多发匍匐茎,从匍匐茎上多生子苗。子苗进入旺盛生长阶段以后,要多施磷钾肥,减少氮肥用量,可随喷施或滴灌施入氮、磷、钾比例为2:17:17的水溶性肥料,一次每亩4千克,连续2次,促使子苗生长健壮。

(5)病虫害防治

对于病虫害,要根据其苗期的发生特点进行积极预防,绿色防控。苗期病害主要是一些真菌病害,如白粉病、炭疽病、根腐病等。

白粉病:当田间环境温度为15~30℃,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时,容易发生白粉病,发病时叶片上会形成有粉末状的白色病斑。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它的发生需要更高的温湿度,气温28~35℃,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0%的环境条件最容易诱发炭疽病。炭疽病的病菌主要是在土壤里,如果雨水频繁,土壤中的病菌就会被繁衍到植株上,会在匍匐茎上或叶柄上产生深褐色病斑,以后会发展成大段干缩,在叶片上会形成3~7毫米纺锤形或椭圆形黄褐色病斑。根腐病:根腐病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的,地上部发病症状和炭疽病很相似,也是萎蔫、干枯死亡,土壤湿度大,最容易发生根腐病,如果在根的横切面看到中心部位变黄变褐则是根腐病,这是与炭疽病最明显的区别。

草莓苗期病虫害绿色防控重点在于预防,冷棚育苗可以有效预防炭疽病的发生;基质育苗可以有效预防炭疽病、根腐病的发生,可以采用定期喷施生物农药如寡雄腐霉等进行预防,如果病害发生比较严重,可以喷施一些低毒高效的化学农药如醚菌酯类进行防治。

将每克含100万活孢子的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配成7500~10000倍液水溶液,每隔10~15天叶面喷施一次,可以很好的预防白粉病等叶部真菌病害。7月份以后,喷药时要特别注意喷施根茎处,预防炭疽病、根腐病的发生。有滴灌、喷灌设施的,最好在喷灌、滴灌时带药,这样,不仅茎叶能收到保护,要随水渗入土壤里,根茎处也能受到保护,同时,对许多真菌病害还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只是效果稍慢一些。因此,田间发生病害后,初次仍然可以用寡雄腐霉进行防治。

当病情发展到有15%~20%的病株时,可以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化学农药,如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进行快速防治,每种病害的用药方式和寡雄腐霉一样,一般每隔7天施药一次,连续施药2~3次。

育苗期间的害虫主要是蚜虫和叶螨,对于蚜虫、叶螨也可以进行预防,如保持育苗田间无杂草等,另外,注意保护田间的有益昆虫,像瓢虫、草蛉、蚜茧蜂、捕食螨等田地昆虫,都有利于预防蚜虫、叶螨的爆发。

田间如果发生了蚜虫、叶螨,必须要及早地进行防治,早期防治可使用植物源农药,如03%的苦参碱,1500~3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每隔5~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两次即可。如果蚜虫、叶螨发生的比较严重或发展的比较快,可以喷施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如用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500~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4000~6000倍液防治蚜虫,用阿维菌素也可以防治叶螨。

为了确保移栽时种苗不带白粉病、炭疽病、根腐病等病菌,种苗出圃前还要喷施一次寡雄腐霉生物农药进行预防。种苗出圃后,要进行药剂蘸根处理,蘸根液可按每升水中加入75克有效成分为每克含100万活孢子的寡雄腐霉可湿性粉剂进行配制。蘸根时,将草莓的根完全蘸入蘸根液中,然后拿出即可。

3、准备温室大棚

育苗的过程尽管复杂,其中的细节也较为繁琐,但是这是为培育壮苗的关键一步,有了好的身子骨,才能有好的力量抵抗病虫害的侵扰。不过,再健壮的苗子,也需要适宜的生长环境。

(1)轮作倒茬

建立严格的轮作倒茬制度,一般要求轮作倒茬3茬或三年以上,这样可以预防和减轻病害,轮作对象可选择玉米、黄瓜、葱蒜、芹菜、小白菜等。

(2)棚室消毒

温室大棚种植多年以后,棚体内和土壤中往往积累了较多的病菌和害虫,因此,定植前需要进行棚室消毒。可以在定植前的7至8月高温季节,利用休棚时间,选晴好天气进行高温闷棚,将整个温室大棚完全密闭,外界的高温加上阳光辐射产生的温室效应使棚内温度能够很快升到60~70℃甚至更高。地表15厘米处土壤温度能达到50℃以上,保持20~30天,棚里面和土表的大部分病菌和害虫就都会被杀死了。

(3)加装防虫网

在准备温室大棚时,还要注意,在温室的通风口处,加装上40~60目的防虫网,防止外界的害虫如鳞翅目的粉蝶以及有翅蚜虫、粉虱等进入温室棚内。

4、温室大棚病害绿色防控

草莓进入温室大棚生产阶段以后,病虫害发生在新的环境下又有了新的特点。

(1)病害发生特点

白粉病:发病时间主要是在草莓开花结果以后,除了叶片、果实也很容易发病,发病时果实表面像挂了一层霜一样。炭疽病: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草莓苗刚定植以后,和花果期的中后期,受炭疽病危害的植株,可以看到叶片发黄、萎蔫,整个植株萎蔫、失水,在发病初期,炭疽病只有少量的1~2片叶开始枯萎,早晨或者傍晚温度比较低的时候恢复原状,进一步诊断需要从根茎部的表现来判断,受炭疽病危害的植株根茎部的横切面由外向内出现褐变症状。灰霉病:草莓进入结果期以后,还有一种非常容易发生的病害,是灰霉病,灰霉病以果实发病最为明显,发病部位会形成厚厚的霉层,并引起果实腐烂。灰霉病是由真菌灰葡萄菌引起,属低温高湿型病害,温度5~25℃,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时最容易发病。根腐病:在草莓的整个生长阶段都能发病,一般是零星发生,地上症状也是植株枯萎。病毒病:主要发生在草莓开花结果以后,由病毒引起,田间症状主要表现为蜘蛛矮小、结果变小、畸形、叶片花叶、皱缩等,有“植物癌症”之称。棚室内蚜虫发生严重,容易造成病毒病流行。

根据这些病害的流行发生特点,可以采取以下的绿色防控措施。

(2)病害的绿色预防措施

农业防治:首先,要积极预防,预防病害可以通过加强农业预防措施,栽培方式最好采用全地膜覆盖小高垄滴灌栽培,这样可以大幅降低棚内的相对湿度,从而有效抑制高湿性真菌病害如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的发生。培养健壮植株:在草莓生产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栽培管理,通过培养健壮植株,使植株的抗病虫能力得以增强。草莓喜温凉,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10~18℃,是其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是草莓健壮生长的必要条件。肥水管理:要根据草莓不同时期的生长需要进行浇水施肥,最好能结合测土进行配方施肥。生物预防措施:定期喷施一些具有保护性的生物农药,对预防病害也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如预防真菌病害白粉病、灰霉病、炭疽病可选用寡雄腐霉等。一般从定植两周以后,每隔15~20天,叶面喷施一次。开花结果中后期,可以通过滴灌施药,预防炭疽病、根腐病;对病毒病的预防重点是要做好蚜虫的防治工作;预防白粉病、灰霉病等真菌病害,在草莓开花前或避开盛花时间,也可以采用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矿物源农药硫磺熏蒸进行预防。

(3)病害的防治措施

病害发生后,仍要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优先的原则。必须要使用化学药剂时,要及早选用有效药剂进行防治。

白粉病:白粉病在发病初期可以选用寡雄腐霉,或者用硫磺熏蒸进行防治。如果病情较重,可以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如醚菌酯或4%四氟醚唑水乳剂1500倍液叶面喷施连喷2次,间隔期5~7天。灰霉病:先摘除病果、病叶,并收集起来,然后采用物理方法进行高温闷棚。药剂可以叶面喷施生物农药,每克含1000亿有效成分的枯草芽孢杆菌3000倍液进行防治。炭疽病、根腐病:炭疽病在温室草莓生产中虽然发生较少但危害很严重。在生产期,发生炭疽病的时候,建议拔出以后及时用寡雄腐霉或者嘧菌酯也就是阿米西达的一些药剂进行灌根,可以有效防止病原菌随滴灌在土壤中进一步传播,以免造成更大危害。

5、温室大棚虫害绿色防控

发生在温室大棚的两大主要虫害蚜虫和叶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控。

(1)农业防治

通过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清洁、无杂草,来预防和减轻这两种害虫的发生,因为杂草往往是这两种虫害的最初发源地。另外,安装的防虫网也可以有效减缓和减轻蚜虫的发生。

(2)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绿色防控蚜虫最主要的措施是释放天敌昆虫瓢虫。生产中主要利用的是异色瓢虫或七星瓢虫,瓢虫的幼虫和成虫都是以蚜虫为主要食物来源,是捕食蚜虫的高手,一只刚孵化出来的幼虫一天就能捕食十多头蚜虫;长大以后,每天能捕食一百多头蚜虫;成虫每天能捕食超过一百五十多头蚜虫。瓢虫除了喜欢捕食蚜虫,还喜欢吃叶螨的卵,因此,还具有兼防叶螨的作用。

叶螨最大的天敌要属捕食螨,这也是目前生产中用于防治叶螨的主要天敌昆虫。捕食螨的个头通常不大,只有不到05毫米,但它们动作敏捷,并且有着剪刀一样的口器,因此,能战胜个头大过它的叶螨。生产中利用的是巴氏钝绥螨、拟长毛钝绥螨、智利小植绥螨等。

绿色防控技术以药剂防治病虫害为主要措施,与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以及人工的防治措施配合应用,不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防治成本,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在温室大棚生产中,选择绿色防控技术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一、培育壮苗 

选择灌排方便、土壤肥沃、前茬未栽培过草莓的田块。越冬前进行深翻,以改善土壤性状,减少病虫害发生。繁苗田选好后施足基肥,准备好排灌设施,定植前土壤施杀虫剂,以防地下害虫伤根。选择长势健壮、丰产性好、果形及品质符合品种特性的植株,利用其抽生的匍匐茎苗作为繁苗母株。秋季以20 cm左右的株行距假植于田间,翌年在日平均气温12 ℃以上时将母株定植于专用繁苗田,如选用组培苗或脱毒苗作为母株会获得更好的效果。设施栽培选用的壮苗标准一般为:根系发达,一级侧根25条以上;叶柄粗短,长15 cm左右,宽3 cm左右;成龄叶5~7片;新茎粗1 cm以上;苗重25~40 g/株;花芽分化早,发育好;无病虫害。 

二、定植 

9月中旬为定植适期,最迟不能超过10月初。在挖苗前一天育苗圃浇1次透水,尽量减少伤根,依秧苗大小进行分棚定植。若采用营养钵育苗,则种植时随手脱去塑料钵,丰香品种大棚栽培株距20 cm左右,每棚种植1 800~2 000株,折合90万~100万株/hm2。采用定向种植,中间5畦每畦种植2行,尽量靠两旁种(行间距控制在30 cm左右),使草莓苗的苗弓背向畦外侧定植。大棚两边的2畦则进行单行种植。定植深度必须适度。新茎基部必须入土,但苗子心部(外叶托叶梢部分)不能埋入土中,定植后立即浇水稳根,约10 d成活,结合除草在株间进行松土、壅根,经常摘除枯、老、病叶,及时做好补苗工作。 

三、扣棚 

适时扣棚保温是草莓保护地栽培技术中的关键。扣棚保温适期是当外界夜间气温降到8~10 ℃时,一般温度在5 ℃以下,草莓进入休眠;夜间6~7 ℃为保温期临界温度。具体时间日光温室是在10月上中旬,保温采用3~4层透明膜,即地膜、连体小拱棚和大棚内外层。棚外层应采用聚氯乙烯无滴膜。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早扣棚,扣完棚后扣地膜;如果晚扣棚必须先扣地膜,要求在土壤封冻前完成。早春苗开始活动后,随即将苗破地膜掏出,将老叶全部摘掉,并用果筐编织袋将其清除至棚外,风干后统一焚烧,防止病虫滋生和蔓延。 

四、温湿度调控 

扣棚后,12∶00以后(晴天时)温度在35 ℃以上,应及时放风降温,使白天温室温度维持在28~30 ℃,夜间12~15 ℃,最低不能低于8 ℃。随着温度不断下降,夜间棚膜上应及时放置草垫保温,当夜间室内温度降到8~10 ℃时,早晚开始揭放草苫。人为调节室内温度,靠白天揭盖草苫的早晚和中午扒开放风口大小、放风时间来调节。扣棚后约30 d开始现蕾,现蕾期白天温度25~28 ℃,夜间10 ℃为宜。夜温若超过13 ℃,将导致腋花芽退化和雌雄蕊发育受阻。开花期温度管理非常关键,室内白天23~25 ℃,夜间8~10 ℃为宜。草莓花药开裂所需最低温度117 ℃,适宜温度为138~206 ℃,温度过低花药不能开裂,影响授粉受精。开花期室内温度不能过高。果实膨大期室内温度维持在20~25 ℃,夜间6~8 ℃。扣棚后室内湿度非常高,一般早晨能达到100%。湿度大不利于草莓正常生长发育,且易发生病害。铺地膜时将土壤全部盖严,可采用滴灌等,以降低湿度;中午前后放风降湿为最佳选择时间,其他时间降湿应以先保温为原则。

五、花果管理 

扣棚加温后,植株长出1~2片幼叶时喷10~20 mg/kg赤霉素,每株喷药液5 mL,间隔1周,按长势强弱可酌情喷2~3次,促进生长发育。放蜂可促进授粉,在整个花期均可进行,放养量以30只/hm2蜂箱为宜,授粉期间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 ℃。花蕾分离至一、二级序花开放时,根据限定的留果量,疏除后期未开的花蕾。草莓垫果最好采用地膜覆盖,也可在现蕾后铺上切碎的稻草或麦秸。在果实采收后应及时撤除垫果材料。浆果采收后,割除老叶,只留刚长出的心叶,注意不要伤害生长点。把割下的叶片集中烧毁或深埋。果实发育期发生的匍匐茎,应及时摘除,可喷施多效唑、青鲜素或矮壮素等抑制匍匐茎的发生。 

六、肥水管理 

塑料大棚草莓结果期长,为防止脱肥早衰,要重施基肥,及时进行追肥和经常喷施叶面肥。在施肥上要掌握适氮增磷钾(生长弱时增施氮肥,结果多时增施钾肥)。一般基施腐熟栏肥30t/hm2,配施复合肥450kg/hm2,钙镁磷肥1500kg/hm2。中后期结合喷药,可喷叶面肥(200倍绿威18),以促进中后期果实的发育,提高果重及含糖量。草莓在整个生长过程中要求水分充足,开花期土壤可稍干些,在草莓生长旺盛期和浆果膨大期需水就较多。灌水可结合施肥进行,将肥溶于水中配成1000倍左右溶液施用。在土壤湿度大不必灌水时,可将肥液直接通过管道施入土壤,在土壤干燥时,可将肥料稀释到4000倍,也采用管道灌水的方法,既省工又方便。翌年开春后随着气温回升,生产速度加快,为避免草莓果实酸化,应增施钾肥,施03%硫酸钾75kg/hm2左右。

七、适时采收 

塑料大棚草莓果实以鲜食为主,必须在70%以上果面呈红色时方可采收。冬季和早春温度低,要在果实8~9成熟时采收。早春过后温度回升,采收期可适当提前。采摘应在上午8~10时或下午4~6时进行。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采摘时要轻拿、轻摘、轻放,不要损伤花萼,同时要分级盛放并包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144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5
下一篇2023-11-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