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竹子这种植物,特别是他的坚韧,自强不息的精神。有人知道关于竹子的神话吗?

我最喜欢竹子这种植物,特别是他的坚韧,自强不息的精神。有人知道关于竹子的神话吗?,第1张

  上联咏竹。竹中空有节,它的叶子都是两两相对向下生长的,好像一个“个”字,所以说它“虚心”“低头”,“低首虚心”既描竹的外在自然状态,又指人的内在精神品德,二者异质同结构相对应;下联赞梅。梅,不惧冰霜,迎风斗寒傲雪开,所以称梅有傲骨,而且梅还有一个特征,它的花都开在枝的阳面,一律朝上,从无在阴面朝下的,其他的花就不一定(如桃花就有朝下开的花,所以被斥为“轻薄”)。因此说“无两面枝”,梅的这种形象特征与人们所赞扬的不向恶势力低头,表里如一的正直人格又是异质同构的。联语虽然是咏竹赞梅,实际上是为人写照、为己写照。上联说的是治学的精神,下联说的是做人的品格。郑板桥在学术上诗书画三绝,在为人上傲岸耿直,在他身上,后人不是看到了竹的精神、梅的风格吗? 而今,我们也用“雨后春笋”来形容旺盛的生命力。 其他关于竹的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屈屈伸伸,雪压千层犹奋直; 潇潇洒洒,风来四面又何妨。 ●劲节生来瘦,高村老去刚; 竹青怀素志,梅老秉芳心。 ●为天地生春,抚长存终古绿; 与松梅作伴,洁身共避寒心 ●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 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 ●千古虚心尊此老; 九州高节拜先生 ●宜和竹论虚和实; 不与谁争高与低 ●山色不随春老; 竹枝长向人新 ●劲节生来瘦; 高材老去刚 ●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门对千棵竹 家藏万卷书编辑本段竹与中国文化提及文化,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文字、艺术、科学等等,但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理气候、动植物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植物资源中,非竹莫属。英国学者李约瑟说得好,东亚文明乃是“竹子文明”。 竹还是高雅、纯洁、虚心、有节的精神文化象征,古今庭园几乎无园不竹,居而有竹,则幽簧拂窗,清气满院;竹影婆娑,姿态入画,碧叶经冬不凋,清秀而又潇洒。古往今来,“人生贵有胸中竹”已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偏好,常借梅、兰、竹、菊来表现自己清高拔俗的情趣,或作为自己品德的鉴戒,如当代诗人周天侯的《颂竹》:苦节凭自珍,雨过更无尘。岁寒论君子,碧绿织新春。 中国是竹的故乡。全世界约有100至1000多种竹子,而中国有37属约500种,以四川地区为主。不仅竹类竹质资源丰富,而且养竹用竹历史悠久。一首古老的民歌《弹歌》唱道:“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说明早在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用竹子制作箭头、弓弩等武器,用于娱乐、捕猎或战争了。竹与人类的文化生活结下不解之缘,在中华民族的日常衣、食、住、行中,到处都有竹的倩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感叹地说:“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竹: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 竹是君子的化身,乃“四君子”中的一份子。 竹、梅花和松是“岁寒三友”,代表着坚持,让不少古人敬佩。编辑本段竹之十德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曰正直; 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曰奋进; 竹外直中通,襟怀若谷,曰虚怀; 竹有花深埋,素面朝天,曰质朴;竹一生一花,死亦无悔,曰奉献; 竹玉竹临风,顶天立地,曰卓尔;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曰善群; 竹质地犹石,方可成器,曰性坚;竹化作符节,苏武秉持,曰操守; 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曰担当;编辑本段竹与文字竹与中国文字结缘最早。可追溯到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有“竹”的象形符号。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有“竹”的象形符号和与竹有关的文字。古人以竹片作为文字的载体,用牛皮绳串起来编结成书,就是所谓的“韦编”。大教育家孔子勤于读书, 把牛皮绳多次翻断,被人们作为“韦编三绝”的佳话传颂。从战国到魏晋长达八百年的岁月里,人们皆用“竹简”写字、刻字、著书立说。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竹书纪年》以及《尚书》、《礼记》、《论语》等经典,都写在竹简上。由于竹简的利用,使中国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到殷商时代,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及历史文献的传存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象形表意为特征的方块汉字也因竹简而被固定下来,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编辑本段竹与科技竹在科技方面的应用引人入胜。早在商周时代,中国已发明使用竹钻;公元251年李冰任四川太守时,便带领民众修筑了世界上第一座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四川都江堰。其中使用了大量的竹子。世界上最古老的自来水管是用竹子制作的,古时称为“笕”。在盛产竹子的四川,汉代时人们已用竹缆绳打出了深厚度达 1600米的盐井。到19世纪这种竹缆绳打井技术才传到欧洲,1859年美国在宾尼夕法尼亚州钻出了第一口油井。早在9世纪中国已开始用竹造纸,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竹枝是上等材料。 久负名的湖笔已发展成羊毫、兼毫、紫毫和狼毫四大类、250余个品种,既是人们得心应手的书写工具,又是赏心悦目的工艺品。算盘是中国古代科学发明的成果,而它的前身“筹算”,就是用竹签做筹码来进行运算的。随着火药的发明,南宋时人们采用竹管制造出突火枪;明代的万户在自己坐的椅子的四条腿上各绑一个大竹筒,里边装上火药,想点燃后利用火药喷射的反作用力,将自己送入空中,最终被火药炸死。虽说有点异想天开,你能说它不是最早的“载人火箭”吗?明代,人们用竹筒制作成一种“二级火箭”,名叫“ 火龙出水”,发射升空时极为壮观。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20世纪末,人类成功的利用竹子生产出竹纤维,用竹子经过化学处理生产的竹纤维具有手感柔软,悬垂性好,染色色彩亮丽,而且具有天然的抗菌功能。竹子高温炭化后形成竹炭,竹炭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可以清除周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竹炭加入涤纶纤维就形成了竹炭纤维。竹炭纤维不但具有除臭能力,还具有很好的释放远红外、负离子的功能,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已广泛应用到家纺、袜子、内衣等贴身纺织领域。编辑本段竹与建筑竹子用于建筑艺术历史悠久。汉代,能工巧匠利用竹子为汉武帝建造的甘泉祠宫,造形美观。宋代大学士王禹偁在湖北黄冈做官时,自造竹楼,并写了《竹楼记》,其中对竹楼的音响效果写道:“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 有碎玉声;宜鼓琴,琴声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所助也。”真乃美奂绝仑。盛产竹子的南方,竹楼是寻常百姓家的房舍。西南少数民族如傣族至今仍住竹楼,绿树芭蕉丛中掩映着座痤竹楼,充满了诗情画意。修竹何以成为建筑中的龙材呢?竹子体轻质坚,皮厚中空,抗弯拉力强,浑身展现出力学美。科学家对竹子进行力学测定表明,竹子的收缩量很小,而弹性和韧性极强,顺纹抗压强度每平方厘米为800公斤左右;顺纹抗拉强度每平方厘米可承载1800公斤;其中刚竹的顺纹抗拉强度每平方达2833公斤,享有“植物钢铁”的美称。因此人们用竹子代替钢筋, 浇铸竹筋水泥建筑物。竹子的抗弯能力极强,如大毛竹的空心度为085 ,抗弯能力要比同样重量的实心杆大两倍多。机械设计师从中受到启发,研制出很有价值的空心转动轴,在不降低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可节约一半钢材。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从郑板桥的《兰竹图》中受到启示,设计建造高达315米70层的中国银行大厦。这一“仿竹杰作”,巍然屹立于多台风的香港,“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编辑本段竹与音乐有了竹,才有了竹乐器有了音乐。在《汉律历志》中记有一个传说,黄帝指使一个叫伶伦的人定“音律”。伶伦便去大夏之西,从昆仑山南麓取来了竹子,断面节间,长6寸9分,吹之,恰似黄钟宫调,音律优美。从此便有了箫笛等乐器。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中发现了竹制的十三管古排箫实物,是目前考古文物中发现年代最早的排箫。 古时称音乐为“丝竹”,有“丝不如竹”之说。唐代,称乐器演奏者为“竹人”。中国南方有一民间乐器,直接称为“江南丝竹”。中国传统乐器如笛、箫、笙、筝、鼓板、京胡、二胡、板胡等皆离不开竹。从那牛背上的牧童吹响动听的竹笛,苗寨传情的芦笙,到现代流行音乐,都有竹乐器悦耳的演奏。中国第一家竹乐团所使用的乐器全都是竹子制成,以笛子来说就有十几种,如只有一个孔的吐良、两端堵口的,一支笛子可以同时吹奏两个声音的双音笛,带拐弯的大低笛,长达32米,重近5公斤的巨笛,短的仅有46厘米的口笛等。他们还研制出失传千年的古代低音乐器“相”,用锤击打的竹板琴,拍击竹管发音的拍筒琴,根据民间渔鼓发展成的竹排鼓,用世界上最粗的竹子做的巨龙鼓,用1000多摄氏度高温烧成的竹炭做成的能发出金属般声音的炭琴等。可以说中国的管音乐,实际上就是竹管音乐,演奏的乐曲是一种远离尘嚣的最清纯最原始也最贴近自然的天籁之声。编辑本段竹与绘画郑板桥善画竹、兰、石、松、菊等,而以体貌疏朗、风格劲键的兰竹为著称,尤精墨竹。主张不泥古法,师法自然,“极工而后能写意”,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 张大林 竹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画竹“以草书之中竖长撇法运之”,收到了“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熠,秀劲绝伦”的艺术效果,所画之竹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特别强调要表现“真性情”、“真意气”。他笔下的竹挺劲弧直,具有一种弧傲、刚正、“倔强不驯之气”,被世人视为他自己的人格写照。画石则骨法用笔,先勾出石的外貌轮廓,再作少许横皴便成,配以兰竹,极为协调统一。其作品无一雷同,莫不赋予它们性格和生命。在艺术手法上,郑板桥主张“意在笔先”,用墨干淡并兼,笔法疲劲挺拔,布局疏密相间,以少胜多,具有“清癯雅脱”的意趣。他还重视诗、书、画三者的结合,用诗文点题,将书法题识穿插于画面形象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编辑本段中国竹业的发展“十五”期间全国竹业发展突飞猛进,竹资源面积、产品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竹子制作的工艺品(6张)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竹子经营加工及综合利用研发取得重大进展,竹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成为中国林业的四大朝阳产业之一。竹子作为陆地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少木材消耗、改善生态功能和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作用十分明显。2006年,全国竹产业年产值达660多亿元,出口额11亿美元。 竹子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等特点,且一次造竹后只要经营合理,可以永续利用;竹子的用途也十分广泛,除加工成食品、工艺品外,更可用于建筑、材料、化工等各个领域。因此竹业将是未来林业跨越式发展最具潜力的产业,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国内的竹笋除满足国内市场外,大量销往国外,随着西方肥胖人群的增多,对竹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竹笋中含的粗纤维对减肥或抑制肥胖有很大的作用。编辑本段竹子开花竹子虽然是常见的植物,但是见到它开花的人却不多。那么,竹子开花吗?开花。因为竹子是有花植物,自然也要开花结实。大概是由于竹子的大多数种类,不像一般有花植物那样,每年开花结实, 因此有人误认为竹子不开花。 由于竹子的种类不同,开花周期长短也不一样,这也是受遗传性的影响。有的竹子十几年、几十年才开花,如牡竹、版纳甜竹需要30年左右才开花,茨竹、马甲竹需要32年才开花,箣竹属有的种类需要80多年才开花;有的甚至长达百年才开花,如桂竹需要120年才开花。当然,也有少数例外,如群蕊竹、线痕箣竹,一年左右开一次花;而唐竹、孝顺竹,则开花无规律性。 正是因为竹子开花比较少见,并且在开花后绿叶凋零,枝干枯萎,成批的死去,所以一些有迷信思想的人误认为竹子开花是“不祥之兆”,使人们对这种自然现象产生了神秘感和种种疑问。 为什么竹子开花后成片枯死呢?这是人们长期感到迷惑不解的问题,科学家对此也持有不同观点。有的科学家认为,竹子生长到一定的年龄,必然会出现衰老,为繁衍后代,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他们作了如下解释:植物的根、茎、叶叫做营养器官,它们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植物的花、果实、种子叫生殖器官,它们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植物的开花习性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次开花植物,如稻、麦、竹子等;另一类是多次开花植物,如苹果、梨等。一次开花植物一生就开一次花,其特点是,生长前期营养生长占优势,当营养生长达到一定阶段后,生殖生长就渐渐转向优势,最后开花结实。因为开花结实要消耗掉大量的有机养料,而这些养料来自根、茎、叶,所以开花结实后,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料大部分被消耗,不能再生活下去,就逐渐枯死了。一次开花植物小麦和水稻是这样,当然竹子也不例外。竹子开花,使竹鞭和竹竿贮藏的养分被消耗尽,多数种类,如毛竹、梨竹等,开花后地上和地下部分全部枯死。但是,象斑竹、桂竹、雅竹等少数竹种,开花后地上部分死亡,而地下部分的芽仍能复壮更新;也有个别竹种如水竹、花竹等,开花后植株叶片仍保持绿色,地下部分也不枯死。不过,应尽快砍去花枝,以减少营养消耗,从而保证竹林的正常生长。 其实,竹子开花在中国古书中早有记载。《山海经》中这样写道:“竹六十年一易根,而根必生花,生花必结实,结实必枯死,实落又复生。”《晋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晋惠帝元康二年,草、竹皆结子如麦,又二年春巴西群竹生花。” 近代,中外有关竹子开花的记载也不少。有趣的是,有时竹子还会出现越山隔省、跨海隔洲地开花。例如,1907年日本的淡竹开花,而远隔万里的英国皇家植物园中的淡竹也同时开了花。又如,1933年中国浙江嘉兴的竹林开花,而安徽六安马头镇周围10公里的竹林也全部同时开花。 大面积竹林开花,会造成很大损失。1984年夏季,中国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内的箭竹大量开花,开花后大片竹林枯死,造成珍稀动物大熊猫因缺食而死亡。竹子欣赏(3张)  竹子开花是一种生理现象,一般发生在天气长期干旱、竹林土壤板结、杂草丛生、老鞭纵横的竹园。这是因为竹子严重缺水,营养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氮素代谢降低,糖浓度相应增高,造成糖氮比较高,为花芽的形成和开花创造了条件。可见,竹子开花是恶劣的生长环境所引起的。因此,根据竹种的特性,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即可控制竹子开花。例如,对毛竹林,可采用松土、施肥、盖土、浇水、挖竹蔸、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为竹子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就可避免竹林出现开花现象。由此看来,保护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竹子开花后,可以在花中找到“竹米”,竹米可以食用,炒后十分美味。编辑本段描写竹的古诗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慈姥竹 (唐)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 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竹径 李得裕 野竹自成径,绕溪三里余。檀栾被层阜,萧瑟映清渠。 日落见林静,风行知谷虚。田家故人少,谁肯共焚鱼。 酬人雨后玩竹 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尽节奇。 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刘长卿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开花成凤实,嫩笋长渔竿。 霭霭军容静,萧萧郡宇宽。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洗然弟竹亭 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具怀鸿鹄志,苦有 鸟 鸟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葺夷陵幽居 李涉 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苦篁调啸引 李贺 谁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遗中分作十二。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 唯留一管人间吹,无得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玩友人庭竹 施肩吾 曾去旋州看种玉,那似君家满庭竹。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 新竹 韩愈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出五六,当户罗三四。高标凌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迸出疑争地。纵横乍依行,烂漫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含泪。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题刘秀才新竹 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初食笋呈座中 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题郑长侍厅前竹 贾岛 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 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同。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 竦影纱窗外,清音室瑟中。卷帘终日看,欹枕几秋同。 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露光怜片片,雨涧爱蒙蒙。 解谷蛮湖北,湘川霸水东。何如轩槛侧,苍翠袅长空。 官舍竹 王禹称 谁种潇潇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卜算子 修竹翠罗寒 辛弃疾 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竹石吟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李贺 入水文光动,插空绿影春。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东楼竹 白居易 潇洒城东楼,绕楼多修竹。森然一万竿,白粉封青玉。卷帘睡初觉,欹枕看未足。影转色入楼,床席生浮绿。空城绝宾客,向夕弥幽独。楼上夜不归,此君留我宿。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编辑本段关于竹的文章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节选)苏轼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之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其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译文竹子开始生出时,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节、叶都具备了。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直至象剑拔出鞘一样长到八丈高,都是一生长就有的。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所以画竹必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看去,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动手作画,一气呵成,以追上他所见到的,如兔子跃起奔跑、隼俯冲下搏,稍一放松就消失了竹(其二)[原文]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 烟光日影露气, 皆浮动于疎枝密叶之间。 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其实胸中有竹, 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 落笔倏作变相, 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总之, 意在笔先者, 定则也; 趣在法外者, 化机也。 独画云乎哉!译文秋天在江馆时早起欣赏竹子, 清晨的烟氲、旭日之影、露水蒸气等, 都浮动在零散的竹枝与茂密的竹叶当中。 欣赏如此美景, 心胸不由得兴起强烈想要作画的灵感。 其实心里面想画出来的竹子, 并不是眼睛里面所看到的竹子, 所以当磨好墨、展开纸, 刚准备好要下笔, 画出来的总是忽然有所改变, 并不跟想像好的一样, 因为用手画出来的竹子, 也不是心里面想画的竹子。 总而言之, 想像的意境永远超越下笔所画的情像, 这是不变的法则。 表现在固定格式画法之外的意趣神韵, 是一种超脱俗世所能领悟的化外机度, 只有在画的世界才有这样子的表现哪!竹(其三)[原文] 馀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荫照人。置一小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季,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凌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去,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藐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贤?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译文我家有茅草房两间,南西都种着竹子。到了夏天,新竹枝叶刚刚伸展开来,绿树成荫,光色照人,放一张床在竹林中,十分凉爽舒适。到了秋冬交替之时,把屏风的骨架拿出来,截去两头,横着安放就成为窗格,然后用均匀洁白的薄纸把它糊起来。待到风和日暖,冻得半僵的苍蝇又飞动起来,撞到窗纸上,咚咚咚地发出敲击小鼓的声音。这时,窗纸上一片零乱的竹影,难道不是一派天然的图画吗我所画的竹子,都没有老师的传承,多数是得之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之中啊。 在江边的私塾教书,每逢清秋,早晨常起来观察竹子。这时,烟光、日影、露气,都在疏枝密叶之间飘浮流动。于是,胸中情致勃动,就有了作画的意念。其实,这时在脑海里映现的竹子,已经不是眼睛所看到的竹子了,于是赶快取砚磨墨,展开画纸,乘兴落笔,尽情挥毫,迅即呵成一幅幅图画。这时,笔下所画出来的竹子又不是脑海里映现的竹子了。总之,意念产生在落笔之前,这是无可置疑的法则;但情趣流溢在法则之外,则全凭个人的运化之功了。难道仅仅作画是这样吗 我种了几十盆兰花,到了春天将尽的时候,都显出萎靡凋零、仿佛思念故乡的样子。因而将它们移植到假山石之间,在山的北面,石头的空隙中,既能够躲避烈日,又接近干爽之地,正对着我的堂屋,观赏起来也没有碍眼之处。第二年,忽然生发出数十枚新枝,挺拔直上,香味坚实、厚重而悠远。又一年,长得更加茂盛。由此我体悟到:万物均有自己的本性。于是就写诗赠送给兰花,诗曰:“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盎:情趣洋溢)不如留与伴烟霞。”又曰:“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山谷送香非不远,哪能送到俗尘中”这不过是假山罢了,尚且如此,何况是真山呢!我画的这幅兰画,它的花都超出在叶子的上面,而且十分肥壮而强劲,这是由于它是山中的兰花而不是盆中的兰花啊

节气轮回时更替,如歌岁月日方长。对仗工整的。

节气轮回对如歌岁月。理由:气前后的字都是说明气怎么样的,歌前后同样是说明歌怎么样的

时更替对日方长。

这样看就对仗了,这种情况对仗上我们叫做“宽对”。如果没有“宽对”意识,会认为不对仗。

宽对是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与工对相对而言。宽对是一种很不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

如用窄对的眼光看对仗,下面这些就标准了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清风安排常转换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风光流转处变迁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云烟过往后变迁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清风安排处变迁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清风安排处代谢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清风安排处穿梭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清风安排处兴衰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清风进退常转换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清风起落常转换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云烟过往处变迁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云烟过往处代谢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云烟过往处穿梭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云烟过往处兴衰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云烟过往处屈伸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文章起落常转换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春光进退常转换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东风辗转里不同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东风过往处不同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风光安排处不同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清风来去自不同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清风循环处不同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风光流转岁不同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云烟过往处方知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云烟过往日不给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东风辗转自不同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春光过往事不同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精神安排处不为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风光流转处不知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云烟过往后不同

上联:节气轮回时更替

下联:东风辗转不再来

四言 (梅)

春为岁首

梅占花魁

梅开五福

竹报三多

红梅报喜

瑞雪迎春

春回柳叶

赋献梅花

韵谐青竹

春透寒梅

梅香入梦

竹影横窗

风舒柳眼

雪润梅腮

白梅吐艳

黄菊傲霜

五言

卿云辉柳眼

春色灿梅魁

斗极辉东柄

元春霭瑞梅

春为一岁首

梅占百花魁

寒生烟柳绿

风定雪梅香

寒雪梅中尽

春风柳上归

雪妆梅骨黛

春染柳丝青

春到红梅上

莺歌绿柳前

送寒余雪尽

迎岁早梅新

雪映梅花白

春归柳色青

雪消残腊外

春到早梅边

折梅春乍返

种草日偏长

惠风初应律

和气正调梅

春风新燕子

雪月古梅花

笛弄梅花曲

莺啼杨柳风

岁酒梅花酿

春衣燕子裁

斗雪梅先吐

含烟柳尚青

红梅因雪放

黄鸟为春歌

梅腮传腊信

柳眼漏春光

六言

柳摇春风白昼

梅弄月影黄昏

燕雀应思壮志

梅兰珍惜春光

七言

门前春色万千景

窗外梅花三五枝

芳草春回依旧绿

梅花时到自然香

梅花预报金门晓

杨柳新添绣陌春

柳眼迎春多妩媚

梅颙对雪倍精神

古柳重开今日眼

残梅犹带隔年花

几点梅花几点雨

半含冬景半含春

几点梅花添逸兴

数声鸟语助吟怀

细雨庭前紫燕舞

春风堂上腊梅开

红梅别具三分景

绿竹报来万里春

寻春再睹梅花色

颂岁先闻爆竹声

梅花欲待歌前发

兰气先迎酒上春

梅竹平安春意满

椿萱并茂寿源长

鹊噪梅花香索句

莺啼柳色绿开新

斗柄建寅推岁首

梅花送腊占春魁

诗草曾经廿四品

梅花初放两三枝

就暖风光偏著柳

解寒云影半藏梅

千门柳色连青琐

数点梅花照玉堂

春风杨柳鸣金马

晴雪梅花照玉堂

梅带寒香成隔岁

酒移腊味入新年

接天瑞雪千家乐

献岁梅花万里香

遥闻爆竹知新岁

偶见梅花觉已春

八言

爆竹千声音传万户

梅花数点香满一庭

九言

爆竹两三声人间易岁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十言

晓日初晴海宇云霞呈秀

春风乍暖江城梅柳生辉

含笑腊梅唤醒奇葩千树

破土春笋挺直翠竹万竿

十一言以上

爆竹千声震开寒谷金莺唱

梅花数点香卷和风玉燕投

一气转春回桂郁兰芳梅吐玉

三元昭物化龙飞豹变凤呈丹

晴雪映梅花预兆丰年太平有象

朝阳燃爆竹是为改岁乐事无边

入红梅之圃步绿柳之道无非诗料

横素月之琴舞青萍之剑尽是春怀

天地无私试看梅柳渡江云霞出海

人民有庆更喜龟蛇献寿龙凤呈祥

对联(竹)

亮节领风骚,品尊三友,名列四君,引高朋笑傲林泉,六逸七贤齐拱手;

  清流招毁誉,杜恨万竿,郑思一叶,任墨客激扬文字,千评百说只摇头。

  ~湖南平江~方予

  入土先有节;

  凌云仍虚心。

  石头解性真吾友;

  竹子虚心是我师。

  一径付荫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

  咏竹对联

  现代·冯志福

  台榭藏幽篾刃牵怀是处篁溪胜兰亭;

  广宁流金绥江吐玉他年歌舞动青云。

  现代·徐园园

  尽日相亲惟有竹;

  长年可乐莫如书。

  现代·秦大我

  虚心成大器;

  劲节见奇才。

  现代·梅道人

  我亦有亭深竹里,

  也思归去听秋声。

  现代·方 振

  绿竹入幽径,

  青萝拂竹衣。

  现代·湖南左重庆

  菊兰金秋傲霜轻冷;

  梅竹隆冬斗雪抗寒。

  现代·河南李进学

  千山夜静香林月;

  万壑凉生竹阁风。

  现代·劳崇聘

  万竹皆虚心;

  千碑翰墨香。

  现代·周志高

  山静竹生韵;

  池清兰自香。

  现代·张 晏

  石从海上得,

  竹自胸中来。

  现代·海外唐人

  招得风来与众分,

  虚怀直节上青云

  竹青怀素志;

  梅老秉芳心。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为天地生春,抚长存终古绿;

  与松海作伴,洁身共避寒心。

  竹影徐摇,心影误疑云影过;

  扬花乱落,眼花错认雪花飞。

  屈屈伸伸,雪压千层犹奋直;

  潇潇洒脱,风来四面又何妨。

  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

  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

  新松恨不高千尺;

  恶竹应须斩万竿。

  ~陈毅集杜诗联挂杜甫草堂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怒气写竹,喜气写兰。

  ~顾祝同卧室联

  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

  养成数竿新出竹,直似儿孙。

  ~清~郑板桥

  有竹人不俗;

  无兰室自馨。

  ~清书画家李有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清~傅山

  素性虚心,逼入火坑终起爆;

  平居俯首,横加风暴也回鞭。

  ~安徽~王司直

  斑留因染湘妃泪;

  凤去犹闻弄玉箫。

  ~广东~李炽蕃

  台榭藏幽篾刃牵怀是处篁溪胜兰亭;

  广宁流金汝江吐玉他年歌舞动青云。

  ~徐园园

  山色不随春老;

  竹枝长向人新。

  千古虚心尊此老;

  九州高节拜先生。

  雪风台淡性;

  竹韵可清神。

  风紧千松啸;

  雨疏万竹青。

  心静识风影;

  天寒现竹魂。

  影移竹未动;

  春深柳更青。

  雪就千山画;

  竹成万岭诗。

  竹之傲骨霜风刻;

  梅似德行雅士怜。

  秋深不问花心事;

  雪重方知竹品行。

  风携竹品调音色;

  雪嵌梅魂逊缕香。

  雪拒污浊需净志;

  竹怀清峻高雅风。

  冷风寒雨吹月老;

  翠竹山花恋我归。

  庭前修竹三分雅;

  原上野花一样香。

  梅着雪妆香独步;

  竹携风袖韵澄然。

  谈入心田怀竹韵;

  寒侵肌骨塑梅魂。

  尽日相亲惟有竹;

  长年可读莫如书。

  虚心成大器;

  劲节见奇才。

  我亦有亭深竹里;

  也思归去听秋声。

  绿竹入幽'径;

  青萝拂篁衣。

  菊兰金秋傲霜轻冷;

  梅竹隆冬斗雪抗寒。

  千山夜静香林月;

  万壑凉生竹阁风。

  万竹皆虚心;

  千碑翰墨香。

  招来风竹与众分;

  虚怀直节上青云。

  石从海上得;

  竹自胸中来。

  山静竹生韵;

  池青兰自香。

  与竹同心,劈开一清二白;

  弯弓摇影,胜似万马千军。

  ~谭云东

  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

  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

  心有三愿,奇书骏马佳山水;

  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对联(松)

竹本无心,遇节岂能空过。松原有籽,过时尽是干苞。

上联:松存傲骨雪中立

下联:梅艳舒枝风里迎

上联:松存傲骨雪中立

下联:梅艳舒枝风里迎

你说错了,"静者心多妙,超然思不群"

这是一副集句联。据说作者是周於礼。

上联集自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草书何太古,诗兴不无神。”

下联集自杜甫《春日忆李白》:“门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改“飘”为“超”。

静者心中净无杂尘,因而才可能精思熟虑。只有对人世名利抱着超脱不拘的态度,才可能独立不倚,思虑不凡,出类拔萃。

联语大意是:沉静的隐居山林的人,心中会涌出无限的妙想;超脱世俗、不受拘束,思想才华就会超群。

这副对联具有哲学内涵和美学意蕴。

附:

周於礼(1720年—1779年),字绥远,号立崖,又号亦园,峨山县双江镇人,1747年考取乾隆丁卯科举人,1751年又中了辛未科进士。

周於礼中了进士后,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转任江南道御史,后又升迁为鸿胪寺少卿、通政司参议、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少卿。在奉命入内阁典章时,因手腕疼痛难于执笔,使请假到外地调治,治愈回京后,补为光禄寺少卿,不久又复任大理寺少卿,并“三主四川乡试,三充京同考官”。

周於礼最有影响的是他的书法,他是当时全国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出于苏轼、米芾诸家,风格独具,许多书法评论家曾给予很高的评价。其手迹曾广为流传,被视为珍品,国家博物馆、图书馆珍藏有他的书法作品。一些名胜地方,也有他手书的部分匾额、对联,如能海秀山的涌金寺、清凉台、文化馆,昆明的园通寺、华亭寺等处的对联、横匾、字贴,至今还完好保存。而他的家乡——峨山,除一块书有“留_园”三字的横匾(原挂于其故居后花园亭阁上)外,其余匾联均毁于地震和“文革”期间。

现在双江镇永安街一位姓周的“四姑奶”(80余岁)手里,珍藏有幅“诰封锦绫”,上面有周於礼楷书的乾隆皇帝对其祖父周希旦、祖母张氏的诰封全文。另在现住周於礼故居内的一龚姓家里,还保存有一块楚石石刻,上刻有周於礼楷书为其夫人王氏所写的墓志铭。在其周家祠里,存有由他在北京书写后,请匠人刻好,用马驮至峨山的63块“诰封石刻”,上刻有乾隆皇帝对他整个家族的诰封全文,现已收存在峨山县文化馆内。综观这些联匾、石刻上的手迹,真乃字字优美、刚劲有力、形体端庄,气势雄浑,隐隐“脱勾”一笔,更显出一代书法家的精功绝技。据志书记载,他曾取唐、宋、元、明几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钩摹刻石,成《听雨楼法贴》10卷和楷书《金刚经》1部传世。

周於礼除书法著名外,还善于诗文,曾著有《敦彝堂集》和《听雨楼诗草》。另在《峨山名人遗著》(省图书馆收藏)一书中,还收进了他的诗作125首,其中有“石虬亭”、“两事台记”、“慈悲院记”、“自镇远抵常德舟行咏”、“清江夜泊”、“生游王氏园亭”、“山中寄敬亭”、“题李翼兹出塞图”等。

杜甫《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独卧嵩阳客,三违颍水春。

艰难随老母,惨澹向时人。

谢氏寻山屐,陶公漉酒巾。

群凶弥宇宙,此物在风尘。

历下辞姜被,关西得孟邻。

早通交契密,晚接道流新。

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

草书何太苦,诗兴不无神。

曹植休前辈,张芝更后身。

数篇吟可老,一字买堪贫。

将恐曾防寇,深潜托所亲。

宁闻倚门夕,尽力洁飧晨。

疏懒为名误,驱驰丧我真。

索居犹寂寞,相遇益悲辛。

流转依边徼,逢迎念席珍。

时来故旧少,乱后别离频。

世祖修高庙,文公赏从臣。

商山犹入楚,源水不离秦。

存想青龙秘,骑行白鹿驯。

耕岩非谷口,结草即河滨。

肘后符应验,囊中药未陈。

旅怀殊不惬,良觌渺无因。

自古皆悲恨,浮生有屈伸。

此邦今尚武,何处且依仁。

鼓角凌天籁,关山信月轮。

官场罗镇碛,贼火近洮岷。

萧索论兵地,苍茫斗将辰。

杜甫《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1关于竹子的诗句

1、清代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翻译: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2、宋代陆游《东湖新竹》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翻译:竹初种时,用棘条编成篱笆,小心谨慎保护好新竹,新竹长成,碧绿浓荫,倒映在水之涟漪中。夏日的清风吹过地面,好像秋天提前而至,赤日当空,也不感到正午的炎热。

笋壳脱落时,听到簌簌悉悉的声音,竹子拔节时,初现疏疏落落的倩影。退归闲暇的时候,我经常来这里,来的时候仍然随身带着枕头和竹席,好随地安眠。

3、唐代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翻译:窗外的丛竹挺拨直立,青翠中预示来年的春寒。竹子的坚贞为人欣赏,因为竹笋还未长成长竿。

4、唐代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翻译:高高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它曲曲折折穿过稀疏的竹林。竹子从笋箨中迸发苦节,青皮环抱空虚的竹心。俯身看桥下细细的溪流,抬头听山间萧萧的竹韵。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在嘲哳乱鸣。料想苦竹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休憩提供了绿荫。

5、清代郑燮《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翻译: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2描写竹的诗句

《诗经·斯干》 如竹苞矣, 如松茂矣。

——《诗经选》P200 叠石流泉, 茂林修竹。 ——晋·王羲之《兰亭序》 竹亦得风, 夭然而笑。

——苏轼 修竹凝妆, 垂杨系马。 ——宋·陆睿词句 (郑板桥诗三首) 枝长叶少,枝短叶多。

世间如此,英雄奈何。 不是春风,不是秋风。

新篁初放,在夏月中。 能驱我暑,能豁我胸。

竹称为君,石呼为丈。 赐以佳名,千秋无让。

空山结盟,介节贞朗。 五色为奇,一青足仰。

竹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唐诗百家全集》 题新竹 唐·杜牧 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得八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庭 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唐诗百家全集·刘禹锡柳宗元卷》 酬人雨后玩竹 唐·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唐诗百家全集卷》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独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同上) 栽竹拂枝,拂尘洒露。

君子取之,最有用处。 千笔淡墨,画出细竹。

抽得心丝,无不肖曲。 竹中有竹,竹外有竹。

渭川千亩,此为巨族。 ——以上三首选自《墨竹画谱》 赋予得临池竹 唐·唐太宗 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

拂牖分龙影,临池得凤凰。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冉冉孤生竹,结根太山阿。

——汉代诗。 慈老竹 唐·李白 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质,贞心常自保。 当涂慈老山,竹堪为箫管。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竹 无言无语晚风中,淡泊一生甘始终。

莫道风流难与共,千古高风有谁同? 新竹 黄庭坚 插棘编篱谨护持 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 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 放梢初见影离离 归闲我欲频来此 枕簟仍教到处随。

3有关竹子的诗句+古诗

1、两汉:佚名《冉冉孤生竹》

原文选段: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菟丝附女萝。

菟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释义:

我好像那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希望能在大山谷里找到依靠的伴侣。你我相亲新婚时你远赴他乡,犹如兔丝附女萝我仍孤独而无依靠。兔丝有繁盛也有枯萎的时候,夫妻也应该会要有俩相厮守的时宜。我远离家乡千里来与你结婚,正是新婚恩爱时你却离我远赴他乡。

2、宋代: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原文选段: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释义: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3、清代:郑燮《新竹》

原文选段: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释义: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4、唐代:李贺《竹》

原文选段: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释义:

春光里中空的竹子,把绿色的倩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轻轻摇摆,轻轻动荡……露珠在长满竹笋的林间小道闪着光亮,那绿色的苔藓,正轻轻擦着竹根上的白霜。竹子可织成竹席送给美丽的姑娘纳凉;也可以裁制成钓竿,钓上大鱼几筐。听说三梁冠帽子的衬里用竹做成,我砍下一节竹子准备献给王孙戴上!

5、唐代: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原文选段: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释义:

傍晚独坐被微风的响声惊动,临窗冥想思绪悠然远飘天外。

微风吹开院门又吹动了竹丛,让人怀疑是旧日的朋友到来。

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因风滴落,渐渐润泽了阶下暗生的青苔。

风什么时候能掀开窗帘进屋,为我拭去绿琴上久积的尘埃。

4急求关于竹的诗句加赏析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两面枝。

——郑燮撰

注释郑燮(1693-1765):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幼年家贫,但颖悟好学、性狂放落拓。乾隆元年进士,做过山东范县和潍县知县,后因请求赈助农民而得罪豪吏,告疾罢官归,居扬州以诗书画自适。板桥诗、书、画俱有造诣,人称“三绝”,为“扬州八怪”之一。板桥擅写兰竹、以草书长撇作画,把中国传统的墨竹兰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今有《板桥全集》及书画多种传世。

鉴赏这副对联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用了象征的手法。“象征”既是一种用某种知觉或想象的图象标示或暗示某种不可见的意蕴的艺术手法,又是指一种文艺作品与欣赏者的****。象征联系的建立是以结构特征的相符度为基础的,而不求质的完全契合。比如,松树与豪情,竹与正直的人格具有不同的质,但松树的壮阔、伟岸的形象与豪情的特征相似,竹的笔直凌霄的形态与人格正直在结构特征上相对应,于是人们就常用松树象征豪情,用竹象征正直的人格,因此,象征是一种异质同构的****。古人在文艺作品中最善用象征手法将事物人格化加以赞扬或贬斥,比如赞竹有虚心、梅有傲骨、兰有君子之高风等。

郑板桥一生爱竹、敬竹;画以写竹,诗以咏竹。郑板桥性狂放不羁,傲岸正直,因此他常咏竹画竹以勉人和自勉。如“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题画诗)而梅与兰、竹、松,经常是诗人、画家作品的题材,当然郑板桥笔下就更多。上面这副对联也体现了郑板桥诗、书、画的一贯风格,同时也映照出郑的人格。

上联咏竹。竹中空有节,它的叶子都是两两相对向下生长的,好像一个“个”字,所以说它“虚心”“低头”,“低首虚心”既描竹的外在自然状态,又指人的内在精神品德,二者异质同结构相对应;下联赞梅。梅,不惧冰霜,迎风斗寒傲雪开,所以称梅有傲骨,而且梅还有一个特征,它的花都开在枝的阳面,一律朝上,从无在阴面朝下的,其他的花就不一定(如桃花就有朝下开的花,所以被斥为“轻薄”)。因此说“无两面枝”,梅的这种形象特征与人们所赞扬的不向恶势力低头,表里如一的正直人格又是异质同构的。联语虽然是咏竹赞梅,实际上是为人写照、为己写照。上联说的是治学的精神,下联说的是做人的品格。郑板桥在学术上诗书画三绝,在为人上傲岸耿直,在他身上,后人不是看到了竹的精神、梅的风格吗?

5描写竹的诗句

《诗经·斯干》 如竹苞矣, 如松茂矣。

——《诗经选》P200 叠石流泉, 茂林修竹。 ——晋·王羲之《兰亭序》 竹亦得风, 夭然而笑。

——苏轼 修竹凝妆, 垂杨系马。 ——宋·陆睿词句 (郑板桥诗三首) 枝长叶少,枝短叶多。

世间如此,英雄奈何。 不是春风,不是秋风。

新篁初放,在夏月中。 能驱我暑,能豁我胸。

竹称为君,石呼为丈。 赐以佳名,千秋无让。

空山结盟,介节贞朗。 五色为奇,一青足仰。

竹 唐·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栽堪钓绵鳞。 《唐诗百家全集》 题新竹 唐·杜牧 数茎幽玉色,晚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得八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庭 竹 唐·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唐诗百家全集·刘禹锡柳宗元卷》 酬人雨后玩竹 唐·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唐诗百家全集卷》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独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同上) 栽竹拂枝,拂尘洒露。

君子取之,最有用处。 千笔淡墨,画出细竹。

抽得心丝,无不肖曲。 竹中有竹,竹外有竹。

渭川千亩,此为巨族。 ——以上三首选自《墨竹画谱》 赋予得临池竹 唐·唐太宗 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

拂牖分龙影,临池得凤凰。 《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 冉冉孤生竹,结根太山阿。

——汉代诗。 慈老竹 唐·李白 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

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

不学蒲柳质,贞心常自保。 当涂慈老山,竹堪为箫管。

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竹 无言无语晚风中,淡泊一生甘始终。

莫道风流难与共,千古高风有谁同? 新竹 黄庭坚 插棘编篱谨护持 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 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 放梢初见影离离 归闲我欲频来此 枕簟仍教到处随。

6关于竹的诗歌

竹,冬生草也。象形。——《说文》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柳宗元《小石潭记》

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世说新语·政事》

金石丝竹,乐之器也。——《礼记·乐记》

匏竹在上。——《礼记·郊特牲》

丝木匏竹。——《周礼·春官·太师》。注:“竹,管箫也。”

宴酣之乐,非丝竹。——欧阳修《醉翁亭记》

避哨竹林中。——宋·文天祥《后序》

提竹筒铜丝笼。——《聊斋志异·促织》

竹西佳处,淮左名都。——宋·姜夔《扬州慢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仰两面花。——郑燮撰

竹是君子的化身,是“四君子”中的君子。

竹有七德:

竹身形挺直,宁折不弯;是曰正直。

竹虽有竹节,却不止步;是曰奋进。

竹外直中空,襟怀若谷;是曰虚怀。

竹有花不开,素面朝天;是曰质朴。

竹超然独立,顶天立地;是曰卓尔。

竹虽曰卓尔,却不似松;是曰善群。

竹载文传世,任劳任怨;是曰担当。

竹与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屈屈伸伸,雪压千屋犹奋直;

潇潇洒洒,风来四面又何妨。

●劲节生来瘦,高村老去刚;

竹青怀素志,梅龙秉芳心。

●为天地生春,抚长存终古绿;

与松梅作伴,洁身共避寒心

●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

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

●千古虚心尊此老;

九州高节拜先生

●宜和竹论虚和实;

不与谁争高与低

●千古虚心尊此老;

九州高节拜先生。

●和竹论虚和实;

不与谁争高与低。

●山色不随春老;

竹枝长向人新

●劲节生来瘦;

高材老去刚

●未出土时便有节

及凌云处尚虚心

彰显气节,虽不粗壮,但却正直,坚韧挺拔;不惧严寒酷暑,万古长青。

7关于竹的五言诗

1、《石竹咏》

唐代:王绩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译文:翠绿枝条生长茂盛,垂挂着繁盛美丽的红花。常常担心寒冷的露珠降临,无法保住它那美好的生命。叹息石竹时也思考自身,此生难道是我衷情的吗?在我尚未降临人世的时候,究竟是谁是我萌生的呢?抛开这样的事情不再说它了,顺应自然的变化又何必惊恐呢?

2、《绝句》

元代: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译文:清瘦的竹影和着诗句,梅花的香气伴着我入梦。可惜我的心情就像今晚的月亮,迟迟不肯落下西厢房。

3、《咏院中丛竹》

唐代:吕太一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译文:窗外的丛竹挺拨直立,青翠中预示来年的春寒。竹子的坚贞为人欣赏,因为竹笋还未长成长竿。

4、《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唐代: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译文:高高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它曲曲折折穿过稀疏的竹林。竹子从笋箨中迸发苦节,青皮环抱空虚的竹心。俯身看桥下细细的溪流,抬头听山间萧萧的竹韵。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在嘲哳乱鸣。料想苦竹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休憩提供了绿荫。

5、《咏檐前竹》

南北朝:沈约

萌开箨已垂,结叶始成枝。

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

风动露滴沥,月照影参差。

得生君户牖,不愿夹华池。

译文:

当竹茎拔节而出时,它便已经垂脱;随着细长竹叶的抽生,慢慢就长出了嫩枝。几株幼嫩之竹,就这样带着清新的生气。因为是在低处(下),竹节间距离较近,故又用“促节”形容。

夜间,竹叶上那湛湛露珠就显得朦胧不清。好在有风,诗人便让读者听那静夜中风动竹叶、露珠滴阶的清韵,这可是异常动听的。乌蓝的中天添上一轮明月,那月光洒在竹上,便在阶前印下斑驳的竹影。

本该生长在花草芳美的池畔,度那月下花前的风光才是哩。而今却在诗人居处简陋的檐前,伴着他度过清寂的晨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398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6
下一篇2023-11-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