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忧天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程量,并且自言自语的说:“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
“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狐假虎威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他们走没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亡羊补牢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教训,改正过失,发奋图强,还是来得及做一番事业的。
这则成语故事里的庄辛,楚都纪南(今荆州一带)人,是楚国著名国王楚庄王的后代,一生耿介无私,为楚襄王时代大臣。初不为襄王器重,自赴齐力谏襄王后,得到襄王信任,襄王封他为阳陵君,其封地在今淮北。
四面楚歌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看,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旁的人也非常难过,都觉得抬不起头来。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因为这个故事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吃惊,接看又失败自杀的情节,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这句话,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于此种境地者,其命运往往是很悲惨的,例如某人因经常与坏人为伍,不事生产,游手好闲;但后来却破那些坏人逼迫的无以为生,求助于别人时,别人也应他平日行为太坏,绝不同情更不理睬,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学校里讨论学术问题,其学生不学无术(成语,意即没有学术)、信口雌黄、颠倒是非,同学们群起而攻之,这学生便完全处于孤立地位,这也可叫做“四面楚歌”。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错,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运了。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三人成虎
魏国大夫庞恭和魏国太子一起作为赵国的人质,定于某日启程赴赵都邯郸。临行时,庞恭向魏王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如果有一个人对您说,我看见闹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只老虎,君王相信吗?”魏王说:“我当然不信。”庞恭又问:“如果是两个人对您这样说呢?”魏王说:“那我也不信。”庞恭紧接着追问了一句道:“如果有三个人都说亲眼看见了闹市中的老虎,君王是否还不相信?”魏王说道:“既然这么多人都说看见了老虎,肯定确有其事,所以我不能不信。”庞恭听了这话以后,深有感触地说:“果然不出我的所料,问题就出在这里!事实上,人虎相怕,各占几分。具体地说,某一次究竟是人怕虎还是虎怕人,要根据力量对比来论。众所周知,一只老虎是决不敢闯入闹市之中的。如今君王不顾及情理、不深入调查,只凭三人说虎即肯定有虎,那么等我到了比闹市还远的邯郸,您要是听见三个或更多不喜欢我的人说我的坏话,岂不是要断言我是坏人吗?临别之前,我向您说出这点疑虑,希望君王一定不要轻信人言。”
庞恭走后,一些平时对他心怀不满的人开始在魏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时间一长,魏王果然听信了这些谗言。当庞恭从邯郸回魏国时,魏王再也不愿意召见他了。
看起来,谣言惑众,流言蜚语多了,的确足以毁掉一个人。随声附和的人一多,白的也会被说成黑的,真是叫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所以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分析,不要人云亦云,被假象所蒙蔽。
画蛇添足
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可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语地说:“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
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蛇画完了。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我早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现在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有些人自以为是,喜欢节外生枝,卖弄自己,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这个画蛇添足的人吗?
药商竞富
有三个从外地来的商人都在同一个集市上卖药材。第一位药材商专门从产地购进货真质优的上等药材,根据进价定售价,差价不大,从不谋取暴利。按理说,这种诚实商人应该先富起来,可他的生意萧条,铺面冷清,只有少数知根底的人来买他的药,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第二位药材商对质优质劣的药材都收购进来,售价随顾客的意愿而定,出价高就给优等品,出价低就给劣等货。因为选择余地较大,利润有大有小,所以生意总的说来还比较好,综合效益还比较可观。于是,两年以后,这位药商成了一名殷实的小财主。
第三位药材商则专门去大量收购价廉质劣的药材,然后略作加工,再换上精美的包装,俨然是一种名牌精品的派头,可售价并不比另两家高多少,有时顾客还价或者添加一点的要求往往也能得到满足。因为“一个便宜三个爱”,外观也挺有档次,经营也灵活,所以许多人都争先恐后地来买药,生意总是特别兴隆,从不愁销路。不到两年,这位商人大发起来,成了远近闻名的一个大富翁。
这个故事说明不同的经营之道有不同的结果。第一位药商可贵,第二位药商可叹,第三位药商则可耻。不仅在市场,而且在其他方面都应当一要诚实、二要灵活、三要不断改进。
鲍君神
有一个人到野地里去打柴,在经过一片沼泽地的时候,意外地得到了一只麋鹿。他非常高兴,但没有立即把麋鹿带回家去,而是找了棵树,将麋鹿拴在那里,打算忙完了活计再去牵麋鹿。
碰巧,有10多辆经商的车子从这片沼泽地经过。车上的人看见树旁拴着一只麋鹿,周围一个人也没有。于是,他们走过去把麋鹿牵走了。没走多远,这些人觉得自己不劳而获太不像话,就从车上拿了一条备在路上吃的干咸鱼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以作补偿,然后心安理得地离开了这个地方。
过了半晌,打柴的人来取他拴着的那头麋鹿,可是树旁的麋鹿不见了,却有一条大干咸鱼放在拴麋鹿的地方。他觉得太奇怪了。看看四周,不见一个人影。这一片沼泽地中也没有人走的道路,这干咸鱼是从哪里来的呢?就算是从附近湖塘中蹦出来的鱼,那也应该是鲜鱼呀!凭空冒出一条干咸鱼来,它不是神又是什么呢?想到这里,这人恭恭敬敬地抱起干咸鱼回家去了。
回家后,打柴人把这事说给妻子和四邻八舍的人听了,他们都觉得很奇怪。很快,这件事便传开了,而且被人们越说越神奇,竟然引来了许多前来祈祷的人。他们到沼泽地里的小树边求福消灾,治病祛邪,有许多祈祷的人竟然也灵验了。这样一来,人们对这干咸鱼是神的传说深信不疑。大家凑钱为干咸鱼建了一座祀庙,将干咸鱼供奉在里面,在庙里设了多达几十人的专职祝巫,并给干咸鱼送了一个“鲍君神”的尊号(“鲍”就是“咸鱼”的意思)。从此,“鲍君神”庙内神帐高挂,钟鼓齐鸣,香火不断。祈祷的人络绎不绝地从方圆几百里内外赴来朝圣。
好几年过去了,一天,一支经商的车队路过这里,当年放干咸鱼的人也坐在车上。当他经过庙前的时候,看了这热闹的场面和庙门高悬的“鲍君神”扁额,感到十分奇怪,便下车向人打听原因。有人向他讲了这座庙宇和“鲍君神”的来历,他不禁大声说道:“这是我的鱼,是我几年前亲手拴在一棵树上的,哪来的什么鲍君神呢!”他走进庙内,上前去将干咸鱼取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庙里的祝巫和那些祈祷的人被弄得哭笑不得、十分尴尬。从此以后,再也无人来朝拜这个庙,渐渐地,庙的四周长满了野草。又过了一些时候,这座庙也倒塌了。
遇事不仔细想想,只凭主观臆断、人为地编造神话去盲目顶礼膜拜的做法,既无任何实效,又劳民伤财、愚昧可笑。
司原氏打猎
从前,有一个叫司原氏的人在一次夜间打猎时,发现了一只鹿。这只鹿听到野地里传来的声音,突然警觉起来。当它看到司原氏正拉弓搭箭瞄准自己的时候,撒腿就朝东面方向跑了。司原氏并不气馁,他知道在大黑天鹿跑不快,于是跟在后面紧紧追赶,并且一边追赶一边大声地喊叫,试图以此把鹿吓懵。
正在这时,西面来了一伙追赶猪的人。他们听到司原氏的喊声,以为是东面有人在堵截这头猪,于是就跟着喊叫起来。司原氏不知那伙人在喊叫什么。他看到那边喊叫的人很多,心想必定也是在追赶猎物,于是他放弃了自己追赶的鹿,朝众人喊叫的方向跑去,并且在半路上找了个地方隐蔽起来。那伙人叫着喊着从司原氏隐蔽的地方跑过去了。
过了一会儿,司原氏竟然发现离自己不远的地方有一头浑身白色、肥肥胖胖的笨兽。他十分兴奋,以为自己得到了一头吉祥的珍贵动物。司原氏扑上前去把它捉住,然后带着这吉祥的野兽回了家。
司原氏拿出家中所有精、粗食料来喂养这头珍贵的兽。这头兽也十分亲近司原氏。它一见到司原氏便摇头摆尾,朝司原氏发出可爱的“哼哼”声,因此司原氏越发喜爱它了。
没过几天,刮起了狂风,下起了暴雨。暴雨淋在这头白兽身上,将附着在它身上的白色泥土全都冲刷掉了。司原氏仔细一看,才发现它原来竟是自己家里丢失的老公猪,而今却被司原氏当作宝贝从外面带回了家里。
遇事不动脑筋,司原氏在追猪人的喊叫声中随声附和,放弃了追鹿,结果一无所获。因此,大凡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的人,追求到手的往往不是真理。
假博学出洋相
从前魏地有个人,素以博学多识而著称。很多奇物古玩,据说只要他看一眼就能知道是什么朝代的什么器具,并且解说得头头是道,大家都很佩服他,他自己也常常引以为自豪。
一天,他去河边散步,不小心踢到一件硬东西,把脚也碰痛了。他恨恨地一边揉脚一边四下张望,原来是一件铜器。他顿时忘了脚疼,拾起来细细察看。这件铜器的形状像一个酒杯,两边还各有一个孔,上面刻的花纹光彩夺口,俨然是一件珍稀的古董。
魏人得了这样的宝贝非常高兴,决定大宴宾客庆贺一番。他摆下酒席,请来了众多亲朋好友,对大家说:“我最近得到一个夏商时期的器物,现在拿出来让大伙儿赏玩赏玩。”于是他小心地将那铜器取出,斟满了酒,敬献给各位宾客。大家看了又看,摸了又摸,都装出懂行的样子交口称赞不已,恭喜主人得了一件宝物。可是宾主欢饮还不到一轮,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有个从仇山来的人一见到魏人用来盛酒的铜器,就惊愕地问:“你从什么地方得到的这东西?这是一个铜护裆,是角抵的人用来保护生殖器的。”这一来,举座哗然,魏人羞愧万分,立刻把铜器扔了,不敢再看一眼。
无独有偶。楚邱地方有个文人,其博学多识的名声并不亚于魏人。一天,他得了一个形状像马的古物,造得十分精致,颈毛与尾巴俱全,只是背部有个洞。楚邱文人怎么也想不出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就到处打听,可是问遍了街坊远近许多人,都没一个人认识这是什么东西。只有一个号称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人听到消息后找上门来,研究了一番这古物,然后慢条斯理地说:“古代有牺牛形状的酒杯,也有大象形状的酒杯,这个东西大概是马形酒杯吧?”楚邱文人一听大喜,把它装进匣子收藏起来,每当设宴款待贵客时,就拿出来盛酒。
有一次,仇山人偶然经过这个楚邱文人家,看到他用这个东西盛酒,便惊愕地说:“你从什么地方得到的这个东西?这是尿壶呀,也就是那些贵妇人所说的‘兽子’,怎么可以用来作酒杯呢?”楚邱文人听了这话,脸噌地一下红到了耳朵根,羞惭得恨不得立刻在地上挖个洞钻进去,赶紧把那古物扔得远远的,像魏人一样不敢再看。世上的人为此全都嘲笑他。
明明不学无术,却偏要装作博学多识的人,最终只能自欺欺人,出尽洋相。
后来居上
汉武帝时,朝中有3位有名的臣子,分别叫作汲黯、公孙弘和张汤。这3个人虽然同时在汉武帝手下为臣,但他们的情况却很不一样。
汲黯进京供职时,资历已经很深且官职也已经很高了,而当时的公孙弘和张汤两个人还只不过是个小官,职位低得很。可是由于他们为人处事恰到好处,加上政绩显著,因此,公孙弘和张汤都一步一步地被提拔起来,直到公孙弘封了侯又拜为相国,张汤也升到了御史大夫,两人官职都排在汲黯之上了。
汲黯这个人原本就业绩不及公孙弘、张汤,可他又偏偏心胸狭窄,眼看那两位过去远在自己之下的小官都已官居高位,心里很不服气,总想要找个机会跟皇帝评评这个理。
有一天散朝后,文武大臣们陆续退去,汉武帝慢步踱出宫,正朝着通往御花园的花径走去。汲黯赶紧趋步上前,对汉武帝说:“陛下,有句话想说给您听,不知是否感兴趣?”
汉武帝回过身停下,说:“不知是何事,不妨说来听听。”
汲黯说:“皇上您见过农人堆积柴草吗?他们总是把先搬来的柴草铺在底层,后搬来的反而放在上面,您不觉得那先搬来的柴草太委屈了吗?”
汉武帝有些不解地看着汲黯说:“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汲黯说:“你看,公孙弘、张汤那些小官,论资历论基础都在我之后,可现在他们却一个个后来居上,职位都比我高多了,皇上您提拔官吏不是正和那堆放柴草的农人一样吗?”
几句话说得汉武帝很不高兴,他觉得汲黯如此简单、片面地看问题,是不通情理的。他本想贬斥汲黯,可又想到汲黯是位老臣,便只好压住火气,什么也没说,拂袖而去。此后,汉武帝对汲黯更是置之不理,他的官职也只好原地踏步了。
后来者居上,原本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就要看我们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了。汲黯认为提拔人才一定要论资排辈,反对后来居上,是不可取的。
雄鸡与鸿雁
有个叫田饶的人,在鲁哀公身边做事已经好几年了,可是鲁哀公并不了解田饶的远大志向,总是待田饶平平的。田饶的才智得不到施展,他决意离开鲁哀公到别国去。
田饶对鲁哀公说:“我打算离开您,像鸿雁那样远走高飞。”
鲁哀公不明白田饶的意思,问道:“你在这里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走呢?”
田饶说:“大王您经常见到那雄鸡吧!你看它头上戴着大红的鸡冠,非常文雅;它双脚长有锋利的爪子,十分英武;它面对敌人时毫不畏惧敢斗敢拼,格外勇敢;它看见食物时总是‘格格’叫着招呼同伴们一起来享用,特别仁义;它还忠于职守,早起报时从不误事,极其守信。尽管雄鸡有着这么多长处,可是大王还是漫不经心地吩咐把它煮了吃掉。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雄鸡经常在您身边,您每天见惯了它,习以为常,它的光彩在大王眼里便黯然失色,大王感觉不到它的那些杰出的优点与才能。而那鸿雁,从千里之外飞来,落在大王的水池边,它啄吃大王池中的鱼鳖;落在大王的田园里,毁坏大王的庄稼。鸿雁尽管没有雄鸡的那些长处,可是大王依然很器重鸿雁。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鸿雁是从遥远的地方来的,大王对它怀有一种神奇感,它的一切作为,大王都认为是非常伟大的。所以,请大王让我也像鸿雁一样远走高飞吧。”
鲁哀公说:“请你别走,我愿意把你说的这些话都记下来。”
田饶说:“您认为我平淡无奇,并不觉得留下我有什么大用,即使写下我的话,也不起什么作用。”于是田饶就离开鲁国前往燕国去了。
燕王让田饶做了相国,田饶从此有了机会施展自己治国安邦的本领。3年以后,田饶把燕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内富足安定,边境平安没有盗贼。田饶名声大振,燕王也十分得意。
鲁哀公知道了这些情况后,万分感叹,对当年没能留下田饶真是后悔莫及。为此,他一个人独居3个月,深刻反省;又降低自己的衣食标准,以示自责。鲁哀公发自内心地慨叹道:“以前由于不能知人善任,才使得田饶离我而去,以至于造成了今天的悔恨。真希望田饶能再回到我身边,可是,我知道已经很难了。”
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人们往往对自己身边的优秀人才视而不见,只是一味好高骛远,崇拜引进的人才,认为他们才有真才实学。特别是做领导的人,应该善于发现身边的人才,知人善任,不要舍近求远,放跑了本来就在手边的人才。
各有所长
甘戊出使齐国,前去游说齐王,走了几天来到一条大河边,甘戊无法向前,他只好求助于船夫。
船夫划着船靠近岸边,见甘戊一副士人打扮,便问:“你要过河去干什么?”
甘戊说:“我要到齐国去,替我的国君游说齐王。”
船夫满不在乎地指着河水说:“这条河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缝隙而已,您都不能靠自己的本事渡过去,您怎么能替国君充当说客呢?”
甘戊反驳船夫说:“您说的并不对呀。您不了解世上的万事万物,它们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短处。比方说,兢兢业业的人忠厚老实,他可以辅佐君王,但却不能替君王带兵打仗;千里马日行千里,为天下骑士所看重,可是如果把它放在室内捕捉老鼠,那它还不如一只小猫顶用。宝剑干将,是天下少有的宝物,它锋利无比削铁如泥,可是给木匠拿去砍木头的话,它还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头。就像你我,要说抡桨划船,在江上行驶,我的确远远比不上你;可是若论出使大小国家,游说各国君主,你能跟我比吗?”
船夫听了甘戊一席话,顿时无言以对,也似乎长了不少知识。他心悦诚服地请甘戊上船,送甘戊过河。
若只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指责别人的短处,那就太片面了。
抱歉,字数限制了。
像璿玉一样的尽善尽美,却没有被认为是护城河上的宝贝;像桂椒那样确实芳香,却没有成为园林里的至宝;难道是他深广而好远吗,大概是说他的性格不一般罢了。所以没有脚的人却达到了,是借助了外物;脚后跟挨着脚后跟站立的,是因为受到人鄙视。至于说有像巢、高那样高尚的行为,有像夷、皓那样高尚的节操,还不以舜、禹为王,而视为父老百姓;拿一些极其轻微事与周、汉来计较,可是时代已经久远,人们不认为这些人在闪光显灵,致使精华被隐没,美好的传统被断绝,不是很可惜吗!即使是虽今现在的隐者,各人自以为自己不错,但初行时同道可是中涂易辙者很多。这难道可以发扬前贤的余光流影吗?
晋代的征士、浔阳的陶渊明,是在南岳幽居的人。幼年的时候不喜欢嬉戏,长成之后有一颗不加掩饰的诚实之心。做学生时不称老师的心意,但写出的文章主旨通达。在众人眼里他郁郁寡欢,与他交谈总是保持沉默。年少时家贫有病,家中没有仆人和小妾。汲水舂米他不能胜任,野菜和豆类也不能有保障。母亲年老孩子幼小,侍奉父母的东西非常匮乏。信奉田生致亲的议论,追想领悟毛子捧檄的情怀。开始辞去了州府的三命,后来做了彭泽令。为官之道与世相合,就弃官干自己爱好的事。于是就与世间的纠纷告别,有志于官场之外,定迹在深居简出,离尘世更加远了。浇灌菜畦卖蔬菜,为的是得到一些菲薄简陋的祭祀之物;结网编席,来补充粮食的消费。心中爱好奇异的书籍,性格喜欢饮酒,抛弃了烦琐的催促,养成了简约安闲的习惯,这不是所谓屏除名利之心乃以至于感染家人都忘却了贫寒吧?皇帝下诏任命为著作郎,他称有病不到官任。过了好多年,到元嘉四年某月某日,死于浔阳县的某地。附近认识的人悲悼,远方的朋友伤情,行善得福的报应因其死亡而沉寂不可知了,呜呼!这种淑贞的性格。
一个人的实绩往往凭着诔这种文体更华美,名气也由于谥号而高升,如果符合德义的要求,贵贱又有什么可计较的呢。为了确保使他的宽厚和乐保持善名而死的美好,爱好廉洁克制自己的操守,合乎谥典,不会损害他生前的志向。所以我咨询了各个友好同仁的意见,应该给他的谥号叫靖节征士。赞美他的辞章说:
问题分析
谭献评曰:“情、事、理交至”。试分析此文是如何融合三者的。
首先,此文叙事简明而体要。譬如有关渊明经历的三项大事,即一、为亲为贫而出仕(“远惟田生致亲之议,追悟毛子捧檄之怀”),二、为性格不合而弃官(“道不偶物,弃官从好”),三、为耻仕二姓而不赴诏(“有诏征为著作郎,称疾不就”),都交待得十分简要清楚得体。而最珍贵的材料即个人交往亲历之事,如记叙渊明临终时不吃药、不祷神,平和而终的神态,以及记叙他与渊明结邻欢聚的情景,也十分亲切有情。这样,一篇诔文就写得事实真切、内容充实。其次,此文处处体现出作者对于陶渊明人格的理解与认同。如描述陶的性格:“廉深简洁,贞夷粹温。和而能峻,博而不繁”,实能表出陶又刚直峻洁又温厚和平,又丰富深刻又简单质朴的性格特点。“人之秉彛,不隘不恭”,也能表出陶作为隐士与伯夷叔齐柳下惠的不同。“人否其忧,子然其命。隐约就闲,迁延辞聘。非直也明,是惟道性。”明确肯定陶之所以不赴征诏的理由,是“践身心之则”,并非纯粹的是“道理”“逻辑”,而是植根于心性的“道性”。这就是能达到“理至”。第三,上述叙事说理,又是在真切的个人情感和心灵的交往体验中,笔端融注了深厚情意。譬如谈及结邻欢聚的情景,以及陶生前对作者殷殷的告诫,相当私心的话,以及作者的慨叹;“徽音远矣,谁箴予阙?”都真情淋漓。可当“情至”之评语。同情的了解与心灵的照面,是情事理融合的关键。
集评
何法《盛晋中兴书》云:延之为始安郡,道经寻阳,常饮渊明舍,自晨达昏。及渊明卒,延之为诔,极其思致。(唐 李善《文选注》)
颜延之《诔》云:“视化如归,临凶若吉;药剂弗尝,祷词非恤。”其临终髙态,见《诔》甚详。(宋 王质《绍陶录》巻上《栗里谱》)
延之诗虽不及灵运,其胸次则过之。灵运尝入庐山,不为远法师所与,亦不闻其见交于渊明。延之独与渊明交好甚深。以年计之,永初三年,渊明年五十八矣,长延之二十岁,亦可谓忘年之交也。延之后作《靖节征士诔》书曰“有晋征士”,虽出于众志,而延之实秉易名之笔,其知渊明盖深也。“违众速尤,迕风先蹶,身才非实,荣声有歇”,延之《诔》书渊明所诲如此。又书渊明“独正者危,至方则碍”,语其有得渊明也多矣。故曰:诗虽不及灵运,其胸次则过之。(元 方回《文选颜鲍谢诗评》巻三)
我怀陶元亮,早弃彭泽令。宁甘柴桑饿,不受宋人聘。晚诗题甲子,统着义熙正。得书“晋征士”,千载论始定。(元 陆文圭《墙东类稿》卷十五《和陆振之见赠韵》)
颜延年作《靖节征士诔》云:“徽音远矣,谁箴予阙?”王荆公用此意作《别孙少述诗》“子今去此来何时,后有不可谁予规?”青出于蓝者也。(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
若夫子朱子之作纲目也,…陶潜本没于宋,而曰“晋征士”,表贞节也。(明 何乔新《椒邱文集》巻二《诸史》)
予惟近代多谀墓。非好为佞,亦以其人无可述,不得不张门阀、铺官阶,夸饰所无有。独颜光禄诔《陶征士》,蔡中郎作《郭有道碑文》,第约举大概,而其人巳见。(清 毛竒龄《敇封文林郎内阁中书舎人刘先生墓志铭》,《西河集》巻九十四)
文章之事,味如醇醪,色若球璧。有道之士,知己之言。予尝言文辞不外事理,而运动者情也似此情事理交,至六经九流而外,此类文事,古今数不盈百。(清 李兆洛《骈体文钞》卷二十六引谭献评语)
林(畅园)先生曰:王伯厚谓陶渊明《读史》述夷齐云:“天人革命,绝景穷居。”述箕子云:“矧伊代谢,触物皆非。”先儒谓食薇饮水之言、衔木填海之喻,至深痛切,读者不之察尔。颜《诔》云:“有晋徵士”,与《通鉴纲目》同意。《南史》立传,非也。(近代 梁章钜《文选旁证》卷四十五引)
作忠烈人诔文出色易,作恬退人诔文出色难。英气故易,静气故难也。陶靖节胸怀高迈,性情潇洒,作者能以静气传之。(近代 于光华《重订文选集评》卷十四)
浦二田曰:“以雕文纂组之工,写熨贴清真之旨。最难措笔者,就命辞征也。妙于浑举倾叹离即,含毫至诔中。念往一节,尤俯仰情深矣。”(近代 高步瀛《南北朝文举要》引)
作者:严遂成
诗名:邱文庄浚
朝代:清
全文:
少孤借书走百里,右目失明读未已。
厅事旋马遗古风,禁涩体者文家宗。
亦复慷慨陈利弊,何乃褊衷负盛气。
阴阳燮理中书堂,反唇而惎冠投地。
手挥院判布鹰犬,面折台臣视奴隶。
白沙抑去齮王公,是皆国家栋梁器。
宋儒论古无完人,公独以意为屈伸。
当夫金源势全盛,宗弼宗望皆名臣。
大河以北山四塞,谁能逾越兵如神。
黄龙痛饮诚不易,西夏情形则大异。
龙图老子万甲兵,坐以生事悖清议。
桧也国贼屠忠良,归功再造心病狂。
人言卢杞定不信,诏书可以褒五郎。
呜呼纲沦目聩义翻覆,西山之书安用补,司马之鉴安用续。
秋纹的初次出场是在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那时宝玉回来见晴雯躺在床上,问是怎么回事,秋纹道:“他倒是赢的,谁知李老太太来了,混输了,他气的睡去了”话不多,就一句。从此秋纹出现在我们读者的眼前。
而秋纹第一次表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是在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这之前发生的事是宝玉屋里的大丫鬟正好都不在,宝玉要喝水,小红看准机会,进来倒水,同时让宝玉认识了自己。这时,刚才出去催水的秋纹、碧痕挑水回来了。于是就有了以下一段文字:
只见秋纹,碧痕嘻嘻哈哈的说笑着进来,两个人共提着一桶水。一手撩着衣裳,趔趔趄趄,泼泼撒撒的那丫头便忙迎去接那秋纹,碧痕正对着抱怨,"你湿了我的裙子",那个又说"你踹了我的鞋"忽见走出一个人来接水, 二人看时,不是别人,原来是小红二人便都诧异,将水放下,忙进房来东瞧西望,并没个别人, 只有宝玉,便心中大不自在只得预备下洗澡之物,待宝玉脱了衣裳,二人便带上门出来, 走到那边房内便找小红,问他方才在屋里说什么小红道:"我何曾在屋里的只因我的手帕子不见了,往后头找手帕子去不想二爷要茶吃,叫姐姐们一个没有,是我进去了,才倒了茶,姐姐们便来了"
秋纹听了,兜脸啐了一口,骂道:"没脸的下流东西!正经叫你去催水去,你说有事故, 倒叫我们去,你可等着做这个巧宗儿一里一里的,这不上来了难道我们倒跟不上你了 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碧痕道:"明儿我说给他们,凡要茶要水送东送西的事,咱们都别动,只叫他去便是了"秋纹道:"这么说,不如我们散了,单让他在这屋里呢 "
这里的小红真是冤得狠!客观的说,她确实有向上爬的想法。可她又跟四儿不一样。四儿“攀高枝”时,袭人、晴雯、麝月、秋纹等大丫头都在,那四儿还来做细活,真是所谓“不安于本分”。这样得罪了大丫头们,最后结局自然很惨惨。可小红端茶时,屋里没大丫头,自然要让平时得底层奴隶“做一回巧宗”。
当然大丫头的地位得来不易,有点嫉妒也是自然的。可也不至于像秋纹那样做得那么激烈。咱们且来看看秋纹是怎么说的:
秋纹听了,兜脸啐了一口,骂道:" 没脸的下流东西!正经叫你去催水去,你说有事故, 倒叫我们去,你可等着做这个巧宗儿一里一里的,这不上来了难道我们倒跟不上你了 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碧痕道:"明儿我说给他们,凡要茶要水送东送西的事,咱们都别动,只叫他去便是了"秋纹道:"这么说,不如我们散了,单让他在这屋里呢 "
好家伙,真是骂得够毒的。上来不说话先“兜脸啐了一口”,不文明不卫生不说,这样的举止,实在也有失自己的修养。接下来就是对小红的辱骂,什么“没脸的下流东西”“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整个儿一个骂街的泼妇。而且细分析她话中的语气,逻辑,不难看出这么几条:第一条,小红没她高贵,不配“递茶递水”。第二条:她高贵,“巧宗”都该是“她们”做的。这不禁令我想起了晴雯在得知小红为凤姐做事时讥讽小红“攀高枝”时说得话。她说:“怪道呢!原来爬上高枝儿去了,把我们不放在眼里不知说了一句话半句话,名儿姓儿知道了不曾呢,就把他兴的这样!这一遭半遭儿的算不得什么, 过了后儿还得听呵!有本事从今儿出了这园子,长长远远的在高枝儿上才算得”这两番话看起来很相似,其实意义却有些不同。如果说晴雯对小红的讥讽里还有一些对小红“攀高枝”的品格的厌恶,那么秋纹骂小红则纯粹是对小红威胁到她地位的不满。当然其他大丫头如果知道这件事,也可能会酸溜溜的,很可能也会像碧痕那样来两句损损小红,但决不会像秋纹骂得这样恶毒、不堪入耳。况且小红早就意识到有可能会挨骂,早已以礼相待,碧痕、秋纹刚提水到门口,“那丫头便忙迎去接”连后来回答碧、秋二人的“审讯”时还一直小心翼翼的表示:自己不是故意
去做“巧宗”,是因“手帕子不见了,往后头找手帕子去”才进了屋;也不敢抢姐姐们的活,是因为“姐姐们一个没有”才倒的水——谨慎小心可见一斑。
虽然这些话的真实度值得怀疑,不过在这种情况下还又毒又妒的骂,一可以表明此人教养极差,二可以表明她没有头脑,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可以表示秋纹自视颇高,认为自己地位与众不同,别人“赶不上”她,并且很有野心,也想向上爬,所以才会那么“忌讳”小红的行为。
看到此处,不禁叹息:好好的一个女孩子,虽比不上别的花朵明媚鲜嫩,却也还滴着青春的露珠,可就因为自身的缺陷与环境的影响,真真变成一颗“鱼眼珠”了。真是怡红院中,又少了一个干净人。
(二)
秋纹第二次的大篇幅描写,是在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话说袭人到屋外办了点儿事儿之后回到屋里后,发现一个瓶子不见了,于是询问正在做针线的众大丫头,便引出了这样一番对话:
秋纹笑道:"提起瓶来, 我又想起笑话我们宝二爷说声孝心一动,也孝敬到二十分因那日见园里桂花,折了两枝,原是自己要插瓶的,忽然想起来说,这是自己园里的才开的新鲜花,不敢自己先顽, 巴巴的把那一对瓶拿下来,亲自灌水插好了,叫个人拿着,亲自送一瓶进老太太, 又进一瓶与太太谁知他孝心一动,连跟的人都得了福了可巧那日是我拿去的老太太见了这样,喜的无可无不可,见人就说:`到底是宝玉孝顺我,连一枝花儿也想的到 别人还只抱怨我疼他'你们知道,老太太素日不大同我说话的,有些不入他老人家的眼的 那日竟叫人拿几百钱给我,说我可怜见的,生的单柔这可是再想不到的福气 几百钱是小事, 难得这个脸面及至到了太太那里,太太正和二奶奶,赵姨奶奶,周姨奶奶好些人翻箱子,找太太当日年轻的颜色衣裳,不知给那一个一见了,连衣裳也不找了, 且看花儿又有二奶奶在旁边凑趣儿,夸宝玉又是怎么孝敬,又是怎样知好歹, 有的没的说了两车话当着众人,太太自为又增了光,堵了众人的嘴太太越发喜欢了 ,现成的衣裳就赏了我两件衣裳也是小事,年年横竖也得,却不象这个彩头"晴雯笑道:"呸!没见世面的小蹄子!那是把好的给了人,挑剩下的才给你,你还充有脸呢"秋纹道: "凭他给谁剩的,到底是太太的恩典"晴雯道:"要是我,我就不要若是给别人剩下的给我, 也罢了一样这屋里的人,难道谁又比谁高贵些把好的给他,剩下的才给我,我宁可不要,冲撞了太太,我也不受这口软气"秋纹忙问:"给这屋里谁的我因为前儿病了几天,家去了,不知是给谁的好姐姐,你告诉我知道知道"晴雯道:"我告诉了你, 难道你这会退还太太去不成"秋纹笑道:"胡说,我白听了喜欢喜欢那怕给这屋里的狗剩下的,我只领太太的恩典,也不犯管别的事"众人听了都笑道:"骂的巧 ,可不是给了那西洋花点子哈巴儿了"袭人笑道:"你们这起烂了嘴的!得了空就拿我取笑打牙儿 一个个不知怎么死呢"秋纹笑道:"原来姐姐得了,我实在不知道我陪个不是罢 "袭人笑道:"少轻狂罢你们谁取了碟子来是正经"麝月道:"那瓶得空儿也该收来了老太太屋里还罢了,太太屋里人多手杂别人还可以,赵姨奶奶一伙的人见是这屋里的东西,又该使黑心弄坏了才罢太太也不大管这些,不如早些收来正经 "晴雯听说,便掷下针黹道:"这话倒是,等我取去"秋纹道:"还是我取去罢,你取你的碟子去"晴雯笑道:"我偏取一遭儿去是巧宗儿你们都得了,难道不许我得一遭儿" 麝月笑道:"通共秋丫头得了一遭儿衣裳,那里今儿又巧,你也遇见找衣裳不成"晴雯冷笑道:"虽然碰不见衣裳,或者太太看见我勤谨,一个月也把太太的公费里分出二两银子来给我, 也定不得"说着,又笑道:"你们别和我装神弄鬼的,什么事我不知道" 一面说,一面往外跑了秋纹也同他出来,自去探春那里取了碟子来
由此看来,秋纹也真是个“没见过世面”的人。作为下属,受到领导的肯定,高兴是很自然的事。可是秋纹高兴的,并不是自己的能力受到肯定,而是自己所谓的“福气”,也就是主子高兴时,像赏小猫小狗一样赏给她的几个钱,两件旧衣服。她自然也知道这是“小事”,可却认为是“难得这个脸面”“年年横竖也得,却不象这个彩头”。在她看来,主子什么都是好的。宝玉送了枝花就是“孝敬到二十分”;贾母、王夫人赏了点儿她钱和东西,她便感恩戴德的连人格也不要了,“那怕给这屋里的狗剩下的,我只领太太的恩典,也不犯管别的事”。一听说是怡红院里的“大红人”袭人得的,就忙卑躬屈膝的赔不是。此处的点头哈腰,卑躬屈膝 ,跟前面骂小红的恶毒泼辣一对比起来,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倒是晴雯明白,笑了她几句。秋纹对晴雯,怕是从此也结下了不和。以至于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晴雯生病时,她陪着心里不甘,不陪面子上又过不去。晴雯看出来了,索性把她“撵了去吃饭”去了,倒也省得尴尬。以至于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诡画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中,晴雯已去世,她看见晴雯在世时做的衣物,还能笑着欣赏这件衣物的配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