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思道,从他的名字就可看出他对道家思想的情有独钟,在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军师参谋都是因道而成名的,如诸葛亮、刘伯温等等,邬思道也是这样一个人。
邬思道建议四阿哥胤禛保举复立废太子,绝对算是一个非常聪明并且正确的“夺嫡方略”。
这个方略很好得贯彻了老子《道德经》“不争是争”的思想,“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四阿哥胤禛就是遵照这个“夺嫡方略”,成为最终的胜出者,这再次体现了道家思想的正确性。
太子胤礽因失德烂政、买官卖官、监守自盗、挪用公款、贪婪妄为,最终被康熙废掉。
康熙虽然废了太子,但他心中并没有绝对好立谁为新太子,诸位皇子主要分为以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为代表的两大团体。论能力,也以他俩最强。
但康熙非常厌恶八阿哥这种“假公济私”,他知道八阿哥构陷太子的事后,大骂“其心可诛”。这个时候康熙对八阿哥胤禩的厌恶甚至已经超过了那个不成器的太子。
后来选举太子,八阿哥胤禩的行为可以用“上窜下跳”和“志在必得”来形容。他不仅纠集自己的亲信党羽争取更多的选票,还争取到了号称“佟半朝”的上书房首辅大臣佟国维的支持。推举新太子呈现出了八阿哥胤禩的选票一边倒的压倒性多数的局面。
同时,八阿哥胤禩为了造势,也是为了试探康熙的态度,上演了一出“江湖术士”算命测字制造“八王大”的所谓“天意”舆论。
这让康熙更加反感,传位给他是不可能的了。
此时的四阿哥胤禛就算有了夺嫡的想法,也是力不从心,无论是朝野还是舆论上,他都与八阿哥不能相提并论。胤禛此时真的是“心急如焚”了。
此时的他唯一可走的路就是抓住康熙的心。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他的师爷邬思道给他指了一条很好的路。
邬思道让他公开推举太子,这也正好抓住了康熙的心。
康熙对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的奏折感到非常满意,评价是三个字:好,好,好!这两份保举废太子的奏折加上张廷玉保举废太子的密折,给康熙打击八阿哥胤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最终随着结果胤禩下野,佟国维养老而落幕。
邬思道通过老子《道德经》里的智慧,帮助雍正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怎么可能是最好的方法,根本毫无可行性。关键在于一个所有人都能信服的标准,而“才”这个东西实在太主观,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会给出不同的结论,如何服众?
为什么历朝历代皇位继承都是嫡长子继承制?一来是因为这个客观,是个明确的标准,都使用这个标准,大家不敢不服。二来嫡子出于皇后,皇后的娘家地位往往高于嫔妃,嫡子就有更强大的支持;长子又往往比幼子成熟,更能处理各类事务,所以嫡长子继承,有利于皇位的稳定传承。如果按照题主说的“唯才是举”那就彻底乱套了。
首先,“才”分很多种,不同的皇子有不同的才能,如何取舍?
举个例子,曹操(虽然他当时不是皇帝,但也要选择继承人)有三个儿子最为出色,论政治,曹丕经验丰富;论军事,曹彰战功赫赫;论文采,曹植才高八斗。都是才,你选哪个?你要是选治国能力,有人就会说天下未定,军事才能更重要,你要选军事,就有人说治国更重要,而这两者的高下反而不如文采最好判断,你选哪个都有问题,所以,曹操选年长的曹丕,所有人不服也得服。
其次,谁来判断才能高下?
完全靠皇帝自己判断吗?不能。因为儿子太多,皇帝看不过来。就算看到了,那也是皇子在皇帝面前刻意表现出来的。比如李世民的两个儿子,在父亲面前,太子李承乾认真理政,魏王李泰天真可爱。可是到了李世民看不到的地方,李承乾荒唐无度,宠幸男宠,对东宫官员随意打骂,还声称得天下后要送给突厥自己做个突厥将军;魏王李泰更是阴谋结党,还威胁要杀死兄弟。看他们在皇帝面前怎么表现,只能被骗。
那听大臣们的行不行呢?还是不行。因为大臣们说好的那个皇子不是真的好,而是给了大臣们好处。最典型的就是康熙年间九子夺嫡,一废太子后,让群臣推荐新太子。结果朝中一众重臣联名保举八阿哥胤禩。此事反而让康熙觉得蹊跷,证明了胤禩结交大臣,图谋太子之位,犯了大忌。此事不仅没有让胤禩上位,反而让他从皇位角逐中出局了。这点康熙是清醒的,所以他还是复立太子胤礽。最终在二废太子后宁可储位虚悬也不们的了。
所以,唯才是举是不可能公平的,最后只能推举出皇帝喜欢的或者阴谋家,而不是真正有才的,这样反而不如嫡长子更让人信服。
在康熙晚年的时候,九子夺嫡的战争里,八阿哥胤禩,他曾获得多位阿哥的支持,也曾获得朝中大半大臣的支持,甚至被大臣们当众推举过,还被称之为八贤王,然而,他却始终被康熙拒绝在皇储之外。
其实刚开始,八阿哥也是深受康熙喜爱的。康熙二十年,胤禩出生,是康熙帝第八子,其母良妃卫氏,为满洲正黄旗人。卫氏的身份并不算高,但也算得宠。所以一开始的胤禩还是个比较有宠爱的皇子。
而胤禩自幼聪慧,文武双全,而且为人温和,不管是在阿哥里,还是在大臣里,都有不错的口碑。这也让皇上对于年幼的他更为宠爱,但也是自小的宠爱,让他对于皇位有了想去争夺的心思。
他可能自认为自己并不比现在的太子差,所以开始结党营私,殊不知康熙最讨厌的就是自己的臣子和儿子结党营私,并且康熙也很讨厌自己的儿子不在自己的掌握中,所以康熙便开始对胤禩有了戒备之心。
并且在康熙废黜太子并且想复立太子时,是想让大家推举太子,谁知百官竟然都推举八阿哥胤禩,这让康熙惊讶且心惧,原来不知不觉间,他这个儿子,已经收服了大半朝臣,其争储之心,显而易见。
康熙恢复胤禩的贝勒之位,复立太子,然而对胤禩却有了深深的忌惮,父子不复之前的亲密。接下来的“毙鹰事件”则让康熙更加狠心的对待了胤禩。并且与他断了父子情,让他再无争储的可能。
康熙帝在位期间为整个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在他晚年的时候,因为在选择继承人这一事上,由于没有明确的定下继承人,结果导致九子夺嫡的悲剧发生。康熙帝的35个儿子中,在胤礽刚满周岁的时候,就被康熙帝立为皇太子。但是在康熙四十七年的时候,由于皇太子胤礽有弑逆的嫌疑,所以康熙帝一怒之下将胤礽废了,并且囚禁于咸安宫。而当时的八阿哥受到群臣的赞扬,想要举荐八阿哥为太子,结果康熙帝大发雷霆,这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首先就是康熙帝说八阿哥年的年纪太小不适合成为太子。其实在废了太子胤礽后,康熙帝就后悔了,所以就用这个理由来拒绝八阿哥成为太子。在康熙帝的心中,八阿哥年纪小,不能成为储君,那么意思就是对年纪大的胤礽还抱有希望。
其次就是因为八阿哥的人缘好,还拉拢了兄弟三人,并且与朝中的大臣交好,但是八阿哥这样的行为却让康熙帝很忌惮。毕竟对于皇帝而言,根本不希望自己的儿子的势力要大过自己,并且八阿哥的这个小集团让康熙帝觉得自己的政权受到了威胁。尤其是发现在立太子的时候,有这么多的大臣推举八阿哥为太子,这就让康熙帝对八阿哥更不放心了,所以之后的八阿哥一直被打压。
其实八阿哥的本人确实是有才华,可惜生在了帝王家,这样的能力反而带来了灾祸。
《雍正王朝》的内容。废隐耀后,康熙要求文武百官选举新太子。自习室的三位高官童国维、马奇,都是支持八公的。为什么张支持废印瑶,而四弟有争位的想法,还选废印瑶?
(本文只谈戏剧,不谈历史!)
读懂帝王心术的高手
《雍正王朝》“九王夺位”实际上分为两个派系:太子党和八王党,第四个胤禛和第三个哥哥是太子的一党,而老八、老九、第十和第十四个是一党,当时朝鲜最高的声音是八老爷一党。
另一方面,同为书斋高官的佟国维、马奇,都曾上书保护老八,而只有张猜到了康熙的心思。他独自写了一封密函,救了废物王子。康熙此时虽然对三维仁失去了信任,但被抛弃的太子还不能倒。康熙这个时候要求大臣们选太子,其实是试探朝臣的风向。所谓公开选举新太子,不过是抛出来试探各路势力态度的诱饵,并没有真正打算废太子。
除了张,还有一个懂康熙心态的帝王心学大师,那就是吴思道。于是他提前写下了推荐三维仁的奏章来重置太子,并让胤禛和四弟黄宏发各抄一份,让他们依旧推荐三维仁为废太子。
吴思道的举动可谓一箭三雕,堪称大师中的大师。他给老四讲了一个老人分家产的故事,大意是有一个老人想在儿子老的时候把家产给儿子,但是家产只有一点,有很多儿子想要。老人左右为难,儿子们为之奋斗,但他的财富最终落在一个从不争抢,却默默做事的儿子手里。他作为“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意图非常明显。而老四显然明白他意愿的内涵。
推举废太子胤礽的目的
第一:当时朝廷分为太子派和八王派,形成了三方对抗。这时候一旦太子废了,太子党的权力必然会瓦解,到时候八夷党就没人能平衡了。这个结果对朝局不好,对四爷也不好,所以太子暂时不能倒。康熙和老四都需要太子。
第二,老四老十三从小被太子照顾,当初站队很明确。这时候推荐被抛弃的太子,既能表示自己的忠诚,又能善待太子,同时也能给康熙留下一个关爱兄弟情分的名声。而且,太子与妾有染是重罪,不可能再重用。
第三:此时老四势力远远落后于老八和太子。与其急着打,不如退而求其次。即使形势对太子极为不利,也一定能讨康熙欢心,留下忠君报国的好印象。毕竟康熙说了算。一旦康熙认为胤禛是一个合适的继承人,这个“无可争议”可能就赢不了。
事实证明,吴思道的判断是正确的。胤禛和黄宏发选了被抛弃的伊尹王子后,康熙接连说了三个“好”字,说“我很安慰,很安慰”,可见吴思道真的很世故。
康熙复位胤礽的目的
做了38年的王子,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为了维护朝廷的稳定,康熙和老四从大局出发,在这一点上意见一致,张也正确猜到了康熙的想法,所以上次推荐了。
当第二种立体魅力被废除时,只有他的主人王千出来说话,而满清则沉默不语,这表明朝臣们第一次推动了立体魅力的重置。
表面上是老四推荐三维重置,实际上是他自己推荐的。他的手法是隐藏的,他不接受党羽,他不与大臣交朋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