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治水有功而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因治水有功而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是,第1张

大禹

大约在4000多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领导与组织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策略治水。鲧治水失败后由其独子禹主持治水大任。禹接受任务后,首先就带着尺、绳等测量工具到全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严密的考察。他发现龙门山口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他还发现黄河淤积,流水不畅。于是他确立了一条与 他父亲的"堵"相反的方针,叫作“疏”,就是疏通河道,拓宽峡口,让洪水能更快的通过。禹采用了“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根据轻重缓急,定了一个治的顺序,先从首都附近地区开始,再扩展到其它各地。据说禹治水到涂山国,即他家所在地,但他三过家门,都因治水忙碌,无法进家门看看。他的妻子工地看他,也被他送回。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这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业。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舜的助手。过了十七年,舜死后,他继任部落联盟首领。

被推举为神童的杨炯11岁。

1、杨炯,汉族,弘农华阴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

2、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3、杨炯幼年时就非常聪明博学,文采出众,唐显庆四年,应弟子举及弟,被举神童,唐显庆五年,杨炯时年十一,待制弘文馆,待制十六年。

盈川之名简介:

1、唐武德四年,置于刑溪章戴白石的白石县治,因山路狭隘,于如意元年迁至盈川,县治仍称“白石”。不久,杨炯到任。他见此处地薄人稀,百姓困苦,誓言要改变贫困面貌。

2、为了表达这个意愿,他取刑溪之“刑”为“盈”,视地理于云溪、衢江会合处得“川”,意在使这川流之处,稻香长川,谷盈千仓,百姓富裕,即改“白石”县名为“盈川”,呈报朝廷批准。

3、杨炯到任后爱民如子,恪尽职守。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必到附近28都68庄巡视。杨炯所到之处,庄稼的害虫就会被白鸟吃掉,粮食丰收,六畜兴旺,深得百姓拥戴。卒于任上后,被称为“杨盈川”。

最初被司徒侯霸所征召,推举为考绩优等,多次调动后担任北海国的国相。 听辟:征召举:推举高第:在这里指官员考绩优等累:多次迁:指官员调动北海相:汉朝实行封国郡县并存制度,北海相指北海国的国相,相当于郡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4995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7
下一篇2023-11-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