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不合理低价游”带来的种种乱象,将云南旅游一次次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寄生于“低价游、高价购”模式上的既得利益者,织成一张盘根错节、纵横交织的“网”,成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的障碍。云南省委和省政府以强有力的举措推进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向旅游市场乱象“开刀”,根除“不合理低价游”,力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2019年开年,云南旅游在转型升级中迎来“开门红”:低价团少了,但游客没少:春节假期,云南接待游客超过3400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20%,实现旅游收入2417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5%。
治乱象 出重拳
2月12日,云南省丽江市旅游市场监管综合调度指挥中心发布最新一期旅游“红黑榜”:两名导游受到游客来信表扬,登上“红榜”;擅自变更旅游行程、与经营者串通欺骗旅游者消费的两名导游则被纳入“黑榜”。“红黑榜”背后,是云南越来越重视“游客体验”。
过去,强制购物、导游骂人等乱象,让云南旅游市场形象受损。云南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实质上是要动一部分人的“奶酪”。云南省以“不怕得罪人,也不怕惹麻烦”的勇气和魄力,持续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秩序。
2017年4月,云南出台旅游市场秩序整治“22条措施”,重点对灰色利益链、不合理低价游、强迫消费等游客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整顿,尤其是取消旅游定点购物等举措,得到游客欢迎。
整治一年多,成效初显。2018年,云南省共受理旅游投诉780件,同比下降53%,12301全国旅游投诉平台云南省旅游投诉从2017年的第六位下降到2018年的第二十一位。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和丽贵说:“原来铺天盖地、乔装打扮的低价游基本没有了;原来普遍存在、明目张胆的强制购物现象基本没有了;居高不下、此起彼伏的旅游投诉也大幅下降了。”
在大理古城,值守在一家玉器店门口的工作人员张思瑶正接受游客咨询:“玉器店是纠纷发生的重点区域,这个点是专门为游客提供咨询和投诉受理服务而设置的。当游客对所买货品不满意时,我们会协助退换,一旦发现有导游拉客行为,我们也会立即处理。”张思瑶介绍说,古城内像这样的点还有7个,大多设置在玉器店或者规模较大的旅游商品店。让游客“全程无忧”,成为云南旅游的追求。
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并不仅限于不合理低价游。云南省开展3轮景区问题排查,对设施设备滞后、资源品质退化、管理服务薄弱、游客投诉较多的A级景区给予严肃处理,取消10家A级景区等级资质,对22家景区给予严重警告或警告,对18家景区下达整改通知。
查案子 建机制
据统计,开展整治工作以来,云南全省共查处涉旅案件3000余件,查处旅行社362家、导游251人,吊销旅行社经营许可证91家、吊销导游证20人,罚没款123亿元。
成效初显,云南依然冷静。云南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必须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和毅力,把整治坚持到底,走出“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
要走出这一怪圈,离不开对旅游市场秩序持续严打严管。云南省发挥多部门联合执法作用,强化旅游综合监管效能,通过根除“不合理低价游”、加强旅游团队运行监管、加大“诉转案”力度和提高“行刑衔接”效能等四项举措,持续保持旅游市场整治的高压态势,稳步建立全省旅游市场整治的长效机制。
云南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如今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2018年10月,“游云南”APP正式上线。“不管是电话、文字还是语音,游客仅需提供事发地、投诉对象、投诉原因、****等简单的信息或‘一句话留言’即可发起投诉。游客不仅可以全程知晓投诉处理过程,还可以对不满意的处置结果发起二次申诉。”和丽贵说,新的旅游投诉机制实现了旅游投诉处理“全过程、全透明、全公开”,让游客在线投诉更方便、处理更快捷,以“政府管理服务无处不在”助推“游客旅游自由自在”。目前,云南省涉旅投诉24小时办结率超过99%,平均办结时间为6小时45分。
谁来监督监管者?云南省坚持每季度对州、市人民政府落实旅游市场综合监管考核评价制度,考评连续3次处于后3位的被约谈、连续3次处于末位的被问责。
抓整治 促转型
作为老牌景区,云南石林名声在外。明珠在手,如何吸引游客,却是摆在石林彝族自治县县长普建勇面前的难题。“光看风景不行,重要的是要让远方的客人留下来。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景区门票降价是大趋势。新的旅游产品开发周期长,如果现在不主动,未来更被动。”普建勇说,通过着力培育引进冰雪海洋世界、杏林大观园、喀斯特博物馆等项目,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石林。
旅游市场乱象是浮出来的表象,根子却在于粗放、落后、畸形的旅游经营模式。云南旅游高端供给严重不足,游客多集中在观光游,与目前度假游、体验游的发展趋势尚有距离。
如何推进旅游发展?云南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转型升级”,按照“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发展原则和“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的全域旅游理念,推动“一部手机游云南”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进程。
“游云南”APP不仅重塑旅游市场监管流程,更是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的探索。一大早,游客李女士正在为要不要看看日照雪山而纠结,打开“游云南”,实时直播的场景给了她出门的动力。作为最大的景区实时直播平台,“游云南”APP已覆盖全省95%的A级景区。上线以来,智慧导览、智慧厕所、慢直播功能、精品线路推荐等各个功能得到不少游客好评。
“商业味浓,文化味淡”,曾经的丽江古城,三步一个鲜花饼店、五步一个非洲鼓商铺,同质化的旅游产品供给,影响了游客对丽江古城的印象。如今,走进丽江古城,东巴纸坊、东巴绘画、纳西木雕、本地民族服饰等文化体验活动数不胜数。来自湖南的游客王先生,同家人一起观看了街头情景剧“马帮传奇前传”,享受了花街上的长街宴,直言“这才是我们想体验的民族文化”。
游客需求的改变,促进云南不断丰富旅游业态,拓展市场。和丽贵介绍说,接下来,云南将着力实施“一部手机游云南”完善提升、旅游厕所建设、智慧景区建设、旅游品质提升、自驾旅游推进、康养旅游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文旅品牌塑造、旅游市场持续严打严管等九大工程,力争2019年云南旅游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旅游接待指标完成情况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好转,2022年1-6月,全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190亿元,恢复至同期的8724%,累计接待游客总数104亿人次,同比增长047%。其中,2022年1-6月昆明市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218万人次,同比降低228%,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104亿人次,同比增长048%;累计国内过夜游客2593万人次,同比降低2209%,国内一日游游客7849万人次,同比增长1110%。
(二)市本级文化旅游业固投目标任务和完成情况
2022年1-6月,昆明市在库旅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87个,完成投资4645亿元,同比增长626%,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16%,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1-5月,纳入GDP核算的住宿业营业额、旅行社服务业营业额、室内娱乐业营业额三个指标同比增速均出现负增长。其中,旅行社服务业实现营业额1389亿元,同比增幅-7376%;住宿业实现营业额2813亿元,同比增幅-62%;室内娱乐业实现营业额1429亿元,同比增幅-2807%。
二、旅游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旅游住宿企业收入下滑明显
受上半年疫情和跨省游熔断机制影响,我市过夜旅游市场受到极大影响,酒店住宿板块受到前所未有冲击,我市过夜游客人数持续下降,人均消费水平下降,本地游成为客源主流。2022年上半年,公安住宿登记人数同比下降2666%,昆明市过夜旅游人均花费93613元,同比降低786%。过夜旅游收入68690亿元,同比降低2558%,恢复至2019年的7430%,旅游住宿业受到较大影响。
(二)主要景区接待量稳重有升
2022年上半年主要景区共接待游客79043万人次,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春节黄金周对景区带动作用明显,各景区接待量环比明显增长。随着疫情防控趋稳向好,主要景区游客接待量逐步上升。进入6月份,我市主要景区环比开始出现明显增长,假日经济对旅游景区带动作用将会进一步显现。西山风景区环比增长6324%,同比增长986%;大观公园环比增长3545%,同比增长767%;冰雪海洋世界环比增长7534%,同比增长1854%;石林风景区环比增长232%,同比降低2592%;星河温泉小镇环比增长590%,同比增长1775%。
(三)旅行社受疫情影响明显
2022年1-6月,我市旅行社共接待旅游团队12253个,同比降低7471%。其中,接待出境团队21个,同比降低9426%;入境团队11个,同比增长3750%;国内团队2353个,同比降低7940%;省内团队7104个,同比降低7523%;一日游团队2762个,同比降低6530%。旅行社行业受到疫情的影响十分明显。
(四)旅游市场将随疫情防控形势趋稳出现明显好转
2022年7月7日,随着文旅部发布关于《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疫情防控 科学精准实施跨省旅游“熔断”机制的通知》(文旅发电(2022)113号)的通知,旅行社和在线旅游企业经营旅游专列等业务陆续获准恢复,预计我市旅游市场将从暑期开始出现明显好转。从旅行社接待数据看,进入6月,我市旅行社业务开始出现增长。共接待旅游团队6457个,同比降低3121%,环比增长21178%;人数154585人,同比增长677%,环比增长13590%。7月1日—10日,旅行社接待增速进一步加大,我市旅行社共接待旅游团队3934个,同比降低969%,环比增长20123%;人数86520人,同比增长1677%,环比增长15599%。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短板
一是旅游企业营收下滑明显。受上半年疫情和跨省游熔断机制影响,我市旅游市场受到极大影响,旅游景区、酒店住宿、旅行社三大旅游板块受到前所未有冲击,我市过夜游客大幅下降,本地游成为客源主流,导致人均消费水平下降,旅行社和住宿等旅游企业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旅游经济受到较大影响。
二是企业投资进度放缓。受疫情影响,旅游企业投资信心严重不足。目前,正常推进项目中绝大部分项目为城市公园、旅游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性项目,但投资进度明显放缓。社会投资性项目多因融资困难或投资信心不足,项目建设停滞。统计在其他行业的旅游固投难予剥离。
三是在库项目少,大项目不多,有效投资不足。目前,我市在库旅游项目仅87个,投资额5亿元以上项目仅有12个,占在库项目的137%;5000万元以下小项目49个,占在库项目比例高达56%。上半年新入库的35个项目中,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仅有11个,在库项目小、散、弱问题突出。
四、下半年旅游业发展趋势
(一)玩法成为出游驱动主因
随着疫情反复的影响,以前的跟团打卡目的地已经不再成为主流出游方式,旅行者们开始根据自身需求和喜好,选择不同的玩法。除基于兴趣和社交的玩乐体验在2021年获得了空前的关注,火遍全网的露营凭借其“百搭”属性,成为最受年轻人喜爱的玩法榜单第一名。亲子游、康养游、研学游等不同主题吸引着旅行者探索新目的地,在年轻人中有着极高人气。玩法开始取代目的地,成为影响人们旅游消费决策的主要因素。通过存量资源再挖掘与再整合打造增量产品或玩法等将会有效提升竞争优势。
(二)乡村度假热度不减
度假目的地经历了从乡村到城市,再回到乡村的演变。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一系列“乡村+”的优秀目的地诞生,如黄河宿集、计家墩理想村等。携程数据显示,乡村酒店的订单量在今年春节期间增长了1倍以上。预订用户主要以80、70后为主。乡村度假业正从单纯消费乡村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到引入底层设计和商业运营吸引高净值旅行者的新型乡村度假产品。下半年,随着暑期亲子游的进入旺季,乡村旅游市场仍将延续热潮,由此会造成资本市场的加速进入,在一段时间内,乡村旅游有可能形成新的投资热点。
(三)文化产品备受青睐
从全网刷屏的春晚最火节目《只此青绿》《忆江南》,到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燕山雪花大如席”,优雅的古典文化通过科技变成视觉盛宴,古风元素成为国际声音融入时代。文化正为旅游产业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年轻人对中华文化日益热衷,越来越多以文化为基底的文旅产品得以诞生,并颇受追捧,年轻人文化自信的不断提升,是文化类目的地和景区实现逆势增长的主要动因。
(四)本地空间成为主阵地
2022年以来,短途休闲活动增量明显,携程数据显示,购买本地景区门票占比高达82%。周边精致露营、租车自驾等近程休闲活动提质升级。“民宿即目的地”“民宿度假”成为过节度假重要方式。据某民宿预订平台数据显示,节假日乡村民宿预订火爆,与2021年同比增长14倍,呈现“一房难求”态势。旅游者对于城市内深度旅游项目感兴趣,历史文化、美食探险、古建筑、民族特色、潮流艺术展览成为最受用户青睐的主题。整体来看,未来的旅行者将更注重在地文化的内核挖掘,文化认同感、归属感越来越强。随着对内循环活力不断被激发,将有更多本地空间的新地标、新玩法被一一挖掘。
(五)亲近自然热情持续走高
在携程发布的《2022年春节旅游总结报告》中,云南的青龙峡、鸡足山、玉龙雪山、苍山等进入热门景区排行榜。近年来,旅行者们对自然风光目的地的关注度持续增高,旅行者对于自然风光目的地,不只是满足“到此一游”的需求,而是拥有了更多出行目标与方式,欣赏风物、练习摄影、研习自然知识等,成为吸引旅行者们探索自然的重要因素,徒步、露营则成为大受欢迎的亲近自然新方式。
五、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突出项目策划。认真做好35102项目策划,委托专业机构开展滇池生态文旅IP,大翠湖文旅IP,环阳宗海,石林、城市公园、乡村旅游等核心旅游资源项目策划,力争7月份内完成5个重点核心项目的策划包装,为文旅招商奠定基础。
二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和入库纳统。进一步推动巫家坝中央公园、九乡旅游小镇、阳宗海东山岿野等在库项目加快建设,积极协调项目业主加快资金支付进度,确保应报尽报。加快谋划三季度新项目开工建设和入库纳统,推动翠湖4A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石林高铁片区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宜良岩泉4A景区基础设施等政府专项债项目入库纳统,力争三季度新入库项目不低于20个。目前,派拉蒙影视乐园和东南亚艺术展示集群项目已列入市级目督项目,预计7月土地挂牌供应,四季度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确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落地。利用好市领导带队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市领导挂钩推进文旅项目等工作机制,加大文旅精准招商工作力度,引入一批战略投资伙伴。紧盯牯牛山景区、石林大叠水景区开发等签约项目,力争项目7月份内成立项目公司,8月内项目开工建设。推动福建旅游集团参与官渡古镇运营管理、四川路桥集团参与云南民族村提升改造、中铁文旅集团参与西山区西客站片区项目建设,力争尽快签订正式投资协议。高质量组织开展昆明高品质酒店全球招商推介会和2022年中国国际旅交会专项推介,向海内外投资商推介昆明高品质酒店、目的地型旅游综合体、老景区提升改造等重点项目。
四是打好政策组合拳,提振旅游市场信心。落实好国家和省各项惠企纾困政策,尽快出台昆明市助力旅游业恢复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出一批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落实好省级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补助、旅行社招徕省外游客奖励等政策,7月份力争发放新一轮住宿和景区文旅消费券,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确保旅游市场恢复增长,增强旅游企业投资信心,提升旅游消费水平。
Copyright © 2019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7000700号 政府网站标识:5301000067
2020年2月20日,丽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丽江市旅游行业全面恢复营业的通告”称,全市旅游行业面向云南省内、国内疫情防控低风险地区开放,全市旅游行业全面恢复营业,包括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世界知名景区。2月21日正式开放,但必须采取各项防疫措施,时隔26天,各景点迎来首批游客。
2月20日,由云南省旅游景区协会提出,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云南省旅游景区协会秘书处起草的《云南省旅游景区协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旅游景区有序开放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外发布,提出各类旅游景区开放时间服从当地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经批准或报备后有序受控开放。
《指南》对云南全省旅游景区疫情防控与有序开放工作基本条件、预约预售、游客服务、服务保障、公共卫生、行业管理、宣传营销、使用期限8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覆盖景区协会的125家会员单位。
景区制定了科学的复工复产方案,并设立了临时观察室,严格落实体温检测、消毒等必要措施,确保游客和全体员工的安全,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
彩云之南,以其悠久的 历史 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复杂多样的气候,浓厚的民族风情,丰富的自然 旅游 、人文 旅游 资源,被誉为“ 旅游 者的天堂”。
近年来,云南奔向文旅融合的星辰大海;呈压倒性态势整治 旅游 市场;打造“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 旅游 平台;建设新晋 旅游 胜地“大滇西 旅游 环线”;建设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的半山酒店;提供30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云南 旅游 ,正在治理、整顿、完善、提升、转型、升级、发展中。云南正逐渐擦亮 旅游 这块“金字招牌”,成为游客真正的“诗和远方”。
2020年,云南接待游客529亿人次,实现 旅游 总收入6477亿元。在云南 旅游 转型升级中,各 旅游 目的地提出一个话题:该如何做,才能让游客在云南再多留一天?让 旅游 收入再翻番,打造万亿级 旅游 文化产业。
规划发展
30天无理由退换货
近几年云南 旅游 投诉量逐年下降
经过不懈努力,一个全新的云南 旅游 生态和 健康 有序的 旅游 市场环境已基本形成。
在智慧 旅游 方面,我省打造的“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 旅游 平台,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了一个全域 旅游 数字化平台,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满足了游客在云南的游前、游中、游后的各项需求。
2019年5月1日起,云南省全面实施“30天无理由退换货”制度,游客对“30天无理由退货”工作的满意度达99%以上。根据全国 旅游 投诉平台12301的权威统计,云南 旅游 投诉量从2017年的全国第6位下降至2018年的第21位、2019年的第25位,呈逐年下降趋势。
大滇西 旅游 环线建设
力争今年建成半山酒店50家以上
2019年,我省启动了大滇西 旅游 环线建设。大滇西 旅游 环线全长3200公里,串联起全省资源最丰富、最集中,发展潜力最大的13个州市,形成一个“8”字形大环线。沿线分布有较高开发价值 旅游 资源点107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7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9个、高A级(4A、5A级) 旅游 景区55个。基于这些资源,沿线将规划建设一批重点文旅项目,重点布局半山酒店项目和高A级 旅游 景区、 旅游 度假区、特色小镇、户外运动项目等,打造世人心中向往、游客流连忘返的新型 旅游 目的地。
半山酒店作为加快推动大滇西 旅游 环线的重要切入点和新亮点,在大滇西 旅游 环线覆盖的13州市3089万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内,明确资源点1079个。其中,滇西北区域531个、滇西南区域548个。在3200公里的“8”字形环线上,目前已经开发的资源点861个,在建资源点138个,新增资源点80个。自去年3月份以来,已经有多家企业到云南投资建设半山酒店项目,规划选址项目70多个,已开工或计划开工24个。力争2021年,全省建成运营半山酒店50家以上,到2025年,建成运营半山酒店150个以上。
乡村 旅游 、生态康养游
规划建设5996公里国家步道
2016年至2019年,我省乡村 旅游 共接待 旅游 者924亿人次,占全省 旅游 接待人次的393%;乡村 旅游 收入73014亿元,占全省 旅游 收入的237%;全省累计直接从业者5617万人、间接就业者192万人,综合带动75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十四五”期间,云南将继续推动乡村 旅游 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要建构乡村多业态融合发展态势,要加快 旅游 名镇、名村、特色民俗客栈、 旅游 农庄、星级民宿等品牌创建,深入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乡村 旅游 特色文化,加强古村落、古建筑、非遗项目等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鼓励乡村 旅游 文艺创作,打造乡村 旅游 文化品牌等,让游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云南具有发展康养 旅游 的独特优势,在疫情之下,聚焦“文化、 旅游 、医疗、 养生 、研学、 体育 ”六个方向,大力发展生态康养游;依托云南立体地貌和景观优势,规划建设全长5996公里的茶马古道和北回归线两条国家步道,因地制宜开发登山徒步、低空飞行、水上运动等项目,大力发展户外运动游。
业内支招
昆明游侠客旅行社总经理曾豪:
要景观、玩乐、住宿互补
曾豪认为,如何让游客在云南多留一天,关键取决于云南各 旅游 目的地的资源及其配套。未来,“重体验型”和“慢 旅游 ”的 旅游 产品才是 旅游 市场的方向,要依托大景区的名声吸引游客前来,再引导游客到其他非著名景点或特色项目体验观光,如少数民族家访、传统手工艺制作、特色旅行厨房。每一个体验项目的时长在1—3小时不等,加上前后的车程与用餐时间,就可以让游客增加至少半天的 旅游 行程。
要想留住游客,需要景观、玩乐、住宿互补。玩乐体验项目少、游客的体验感和满足感不强的 旅游 目的地,搭配美景和优质的住宿资源,同样可以让游客愿意留下来、慢下来。此外,曾豪认为,行程外的 娱乐 资源也可以让游客留下来,“重体验型的游客往往是有一定文化内涵的人,他们注重了解 旅游 地的 社会 、文化现象,更注重亲身体验、感受,如特色剧院表演、夜市。向游客推荐这些内容,可增加他们行程的饱满度,成为他们愿意留下来的另一个理由。”
云南美途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汪涛:
以内容、线路、产品为王
“云南是中国 旅游 资源最优秀的目的地之一,处处是景点。”资深 旅游 业者、云南美途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汪涛说。作为主推定制和半定制 旅游 线路产品的旅行社,他认为,目前,随着大滇西环线的建设,交通壁垒的打通和半山酒店的打造能帮助临沧、澜沧、怒江等新晋 旅游 目的地解决配套资源瓶颈。云南高端 旅游 、高端客群、高端定制市场正在开放,而对于一些有较好 旅游 资源的目的地,线路设置、交通、配套设施、 旅游 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等需要再完善、提升。他表示,为了让游客再留一天,作为 旅游 企业,要回归到“ 旅游 ”本身,以内容、线路、产品为王,再辅以优质服务。
代表建议
省人大代表、南涧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施增菊:
应在“非遗+ 旅游 ”上做文章
施增菊认为,在云南,“非遗+ 旅游 ”大有可为。文化是 旅游 的核心吸引力,而非遗项目又是当地文化中的精品。为当地文化所吸引而来的 旅游 ,施增菊将之形容为“灵魂 旅游 ”。
“云南是个少数民族大省,我们的非遗项目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施增菊说,“云南应在‘非遗+ 旅游 ’上多做文章,留住游客的脚步。我认为可以增加一些非遗体验类项目,比如南涧跳菜,游客不仅看个新鲜,还可以跟着传承人学习,从厨房到餐桌,自己给自己上菜。还有打歌、做陶、茶叶压制……通过这些非遗项目体验把游客留下来,而不是让游客走马观花式地游览。”
省人大代表、丽江市扶贫办副主任和万松:
做精民俗特色游 提质乡村游
和万松说,丽江 旅游 目前基本实现了第三次成功转型,同时也成为全省智慧 旅游 、全域 旅游 的一个示范点。下一步,将不断提升“一部手机游云南”服务,做精民俗特色游,提质乡村游,不断拓面扩面,不断延伸触角,而不是让游客集中在某几处景区,玩的地方多了,游客才能停住脚步,也才能让更多的当地群众从中受益。
另一方面,他认为丽江一些非常有特色的 旅游 资源的开发深度还不够,如虎跳峡景区、老君山景区,随着交通等制约因素的改善,这些有特色的 旅游 资源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留下来。
省人大代表、金平县县长吴华昊:
打造滇东南长寿康养之旅目的地
“我要为金平 旅游 ‘代言’。”提起金平县的优质特产,吴华昊首推生态优势,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旅游 资源。在他看来,金平有三张可以打出来的“王牌”: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天然氧吧和中国·红河蝴蝶谷。
目前,马鞍底境内发现蝴蝶11科128属320种。箭环蝶是蝴蝶谷的主要蝴蝶品种,每年夏季,上亿只白袖箭环蝶在溪流边、山谷里、村寨旁尽情飞舞,场面蔚为壮观,令人赏心悦目,形成世界罕见的生态奇观。中国·红河蝴蝶谷是以蝴蝶栖息地为主体、以独特的蝴蝶奇观为特色,集自然景观游赏、民族文化体验、自然科考、休闲度假、跨境 旅游 等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 旅游 秘境。加上优越的生态环境,这里有着不少长寿老人。为此,金平县将在马鞍底乡擦亮这三个品牌,让金平在 旅游 目的地中更具辨识度,让游客记住金平、留在金平。这次参会,他也带来了打造滇东南长寿康养之旅目的地的建议。
委员声音
省政协委员、中国探险协会常务副主席金飞豹:
修建纵横云南·秘境国家步道
“‘纵横云南·秘境国家步道’一经建成,将成为中国境内人文内涵最深厚、民族风情最浓郁、自然景观最美丽、垂直气候最显著、单项里程最漫长的国家步道之一。修建国家步道的目的,就是让游客和城市居民走向自然和荒野,用体验自然的方式深度 旅游 、了解自然,让更多游客的脚步慢下来,有更多时间留在云南。”金飞豹说。
金飞豹介绍,“纵横云南·秘境国家步道”建设将从三江并流核心区一直到西双版纳,整条线路囊括了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腾冲等热点 旅游 区,以茶马古道为文化脉络、沿线15个特有民族聚居地为特色地标,将一系列经典徒步 旅游 线路串联起来,形成一条纵向的国家步道。在这条步道上,可以依托生物多样性资源,发掘乡村 旅游 资源,盘活闲置土地资源,规划半山酒店、帐篷酒店。待步道建成后,游客们徒步旅行,深入乡村,游客在云南起码会多停留3至5天。
省政协委员、丽江正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四龙:
打造特色乡村 建设新玩场
“云南民族文化绚丽多彩,未来,云南 旅游 一定要坚持打‘民族的文化牌’‘文化的民族牌’,保留民族文化内涵,才能让游客‘多留一天、回了又来、不自觉想来’。”杨四龙说。
杨四龙表示,“云南 旅游 走过30年的路途,传统‘一把旗子、一个导游、马不停蹄、走马观花’的 旅游 形式应该告一段落了。游客在云南,不是为了 旅游 而 旅游 ,而应该是为了有良好的体验感、参与感、幸福感。”他认为,参与和体验是把游客留在云南的关键,依托“锦上添花”的大滇西环线建设,云南各个景区和景点应该进行“彻底革命”,建设参与性强、体验性强的设施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借助乡村振兴战略,把云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风情融入乡村振兴中去,打造属于云南的特色乡村,建设游客的新玩场。
对于丽江 旅游 ,杨四龙建议,加大对文化遗产地的资金投入,促进 旅游 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从教育、技能培训、建立主管遗产可持续发展权威部门、设立专项资金等,全面、整体、系统地传承、保护文化遗产,衍生创意出形式多样的文化 旅游 产品,充实云南 旅游 品牌的文化内涵,发散出云南文化 旅游 的无限魅力,把游客留在云南。
专家观点
昆明市旅行社协会会长朱伯威:
结合 旅游 目的地特质丰富产品满足不同需求
昆明市旅行社协会会长朱伯威表示,从专业经济学角度来讲,游客停留时间越长,区域 旅游 经济综合效益就越高。云南如何把入滇游客留住?他说,云南拥有复合型 旅游 资源,气候宜人,自然 旅游 、人文 旅游 资源丰富多彩,资源禀赋优良,对客源有吸引力,具有把游客留住的良好基础。
但拥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要依托资源,结合 旅游 目的地特质,通过专业的开发整合和形象设计,形成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丰富的 旅游 线路产品。朱伯威说,比如西双版纳,到冬天时可以设计避寒 旅游 线路产品;瑞丽,可结合边贸活动、玉器交易等,形成边境 旅游 线路产品。
朱伯威说,我省提出的大滇西 旅游 环线建设中,半山酒店作为引领新产品、新业态的标志性项目,体现着“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我省也提出打造世界级山地 旅游 度假区。不难看出,未来云南就要瞄准中高端 旅游 客源消费,构建区域 旅游 经济发展的良性架构,让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在云南都可以得到满足,届时自然让游客延长综合停留时间。
杨峥 雷桐苏 刘文波 通讯员 迟富华 摄
责任编辑 赵伦
校对 石春林 毛昆
编审 张明
云南是中国超级强大的旅游大省,这里的一切都给游客无限的惊喜,带来愉悦的体验。云南的山水处处散发着自己灵动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下面给你一个具体的策略。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一机游”平台大数据显示,五一假期赴西双版纳、昆明、大理、丽江等传统旅游目的地的游客量同比增长超过75%。
西双版纳涨幅最大,高达147%;昆明接待游客最多,达5191万人次,同比增长141%。“五一”期间,云南省4A及以上等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345万人次,同比增长8892%,其中入园预订136万人次,景区收入19亿元。
“五一”假期,云南省游客是主要客源,占市场总量的671%,比上年增长18%。
与去年相比,云南接待游客人数增长79%,旅游收入同比增长64%。与疫情前一年相比,日均游客量恢复到120%左右,收入恢复到123%左右。
假日期间,云南省各地积极推出各种精品旅游线路,红色主题旅游线路预订火爆,成为云南旅游市场的新亮点。
五一假期云南旅游业强劲复苏,西双版纳游客同比增长147%。
此外,今年五一假期前夕,云南大力推广“30天无条件退货”政策,积极引导游客理性消费、文明出游,取得积极成效。
“五一”期间,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游客退货中心受理退货23件,货值13万余元。游客接受的回报主要是玉器和银器。
首先是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乡村旅游的投入力度,加快地震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
其次是继续大力开发国际市场,确保入境旅游不出现大的滑坡。此外,我国将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持从业人员队伍稳定,并将加强旅游业自身能力建设,增强旅游业抵御风险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与此同时,我国还将继续鼓励公民出国出境旅游。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说,当今世界面临金融、粮食、能源危机以及气候变化、贫困、恐怖主义和自然灾害等各种挑战,这些挑战对全球旅游业构成重大威胁。特别是近期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国际旅游的影响正在加深,对我国旅游市场的影响也正在逐次显现。从各方面了解的情况看,这次金融危机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3年“非典”相比,对旅游业冲击更猛烈,影响范围更大,持续时间将更长。
他说,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将是旅游业最为困难的时期。金融危机进一步发展对我国旅游业将导致一系列严重影响。旅游消费需求将下降,灾后旅游市场恢复困难加大;旅游投资信心进一步受挫,旅游投融资难度加大;旅游企业经营困难加大;旅游就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部分旅游从业人员收入将受到严重影响;民航、交通、通讯、餐饮、商业零售等相关行业也将受到重大影响。
邵琪伟希望,全球旅游业界加强相互合作,交流相关经验,探讨有效的危机应对措施。他表示,我国作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愿同全球旅游业界及相关部门和行业一道,坚定信心,加强合作,共同肩负起旅游业应对重大危机、谋划应急体制的艰巨任务。 搜狐证券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搜狐证券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云南是我国超级给力的旅游大省,这里的一切都给游客无限惊喜,带来令人愉悦的游玩体验,云南的山水透着一股自带的灵动气息,令人心情愉悦,下面给大家分享具体的攻略。
据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一机游”平台大数据显示,“五一”假期传统旅游目的地西双版纳、昆明、大理、丽江接待游客同比增长75%以上。
西双版纳增幅最大,高达147%;昆明接待游客最多,达5191万人次,同比增长141%。云南省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345万人次,同比增长8892%,其中预约入园136万人次,景区收入19亿元。
本次“五一”假期,云南省内游客是客源主体,占市场总量671%,同比2020年提高了18%。
与去年相比,云南接待人次同比增长79%,旅游收入同比增长64%
,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日均游客人次增长恢复到2019年120%左右,收入恢复到123%左右。
假日期间,云南省各地积极推出多种精品旅游线路,红色主题旅游线路预订火爆,成为云南旅游市场的新亮点。
“五一”假期云南旅游强劲复苏西双版纳游客同比增幅147%
此外,今年“五一”假期前夕,云南大力宣传“30天无条件退货”政策,并积极引导游客理性消费、文明出游,取得积极效果。
“五一”期间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游客退货中心受理退货23起,价值13万余元,受理的旅游退货以玉石、银首饰为主。
1、充分利用云南自身资源优势以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旅游为主,塑造云南旅游品牌,提高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
将香格里拉、玉龙雪山等云南生态旅游景点及民族特色旅游作为重点,结合云南的实际以突出云南旅游的特色,推出新主题和新产品。在宣传资料的编印和旅游促销活动中突出全省各地的旅游度假地、旅游古城、旅游小镇、民俗村寨、观光农业和民族风情等特色,通过突出特色以提高云南旅游业的竞争力。此外,政府应充分计划、财政支持、加大基础建设、改善交通、促进文化特色的建设。此外,民航、工商、公安、外事、侨办、台办、环保等部门都积极支持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新闻媒体单位应为云南旅游做好宣传、鸣锣开道,以提高云南旅游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2 、利用云南旅游资源的优势区位开展多层次、有力度的宣传促销和促销合作。
借东方航空公司云南分公司开通昆明至大阪直航之机,开展大规模的业界考察交流活动和对大阪及其周边地区的宣传促销活动。与旅行社开展战略合作,联合实施像“神奇香格里拉之旅”之类的推广促销活动;在东南亚市场上,参加新加坡、马来西亚旅游展和泰国旅游展,在泰国的旅游专业媒体上刊登云南旅游宣传广告,与马来西亚航空公司合作开发马来西亚市场,组团参加在越南、老挝等国家举办的节庆活动、旅游展览活动和友好交流来发展云南旅游。 3、利用像世博会这样的国际会展的成功举办扩大云南在国内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树立云南旅游的新形象。
结合云南旅游的特色,将云南旅游资源的奇特性充分利用起来。形成一批以高山峡谷、现代冰川、高原湖泊、石林、喀期特洞穴、火山地热、原始森林,花卉、文物古迹、传统园林及少数民族风情为特色的云南旅游开发区,建立一个以昆明为中心,“三线六区”相辅相成的发展格局。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之称,在发展旅游业中,充分利用云南的这一特点,不仅可以迅速提高云南旅游业的知名度,创旅游特色,树旅游品牌,而且可以注意利用旅游业的发展来为保护生态、扩大经济发展领域、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提供支。 4、利用云南得天独厚的温和气候,以冬暖夏凉的气候吸引游客,使云南成为冬天的温室,夏天的避暑山庄。
基于优良的气候条件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发展条件最佳、自然环境最好、生活环境最优的旅游省份,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环境承载力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旅游省份,以吸引国内外的游客。 5、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以突出云南的多样性文化。
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大力挖掘、弘扬、保护和开发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使云南丰富绚丽的民族文化和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相结合,丰富和提升云南旅游业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为发展具有云南特色的文化旅游及各种专项旅游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云南旅游网欢迎您来神奇美丽的云南,预祝旅途愉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