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猛将: 秦始皇在平定六郡、一统中国的过程中, 可谓是其不可或缺的顶梁大将。秦朝确立后,也是由于蒙恬的存在,使得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可见其威名。除了北逐匈奴,蒙恬还率军收复了河套等地,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与秦道,无论是对秦朝还是整个中华,他都功不可没!可惜一代名将却枉 于小人之手,这是怎么回事?此外,影视剧《神话》中的蒙毅将军是否真有其人?他与蒙恬又有何关系?> 一统江山的顶梁 > 「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此句出于《史记》,是史太公司马迁对秦将蒙恬的赞叹。这位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的大将,以其忠勇与才略,一次又一次为大秦书写了辉煌。> 蒙恬(?—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山东省蒙阴县人,故里在蒙阴县城。他是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蒙恬出身于武将之家,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他幼有宏志,希望长大后能够征战沙场,像自己的祖辈那样为国拼杀。他天资聪颖,武艺高强,酷爱研习兵法与刑狱法,长大后还曾担任过审理狱讼的文书。公元前221年,蒙恬因家庭关系获封秦国将领,遂跟随大将王贲率军南下攻齐,秦军一路长驱直入,所向披靡,很快攻占了齐国的都城临淄。由于蒙恬表现突出,战功卓著,于众多武将中脱颖而出,被秦始皇封为内史,成为秦始皇的得力战将。公元前前248年,蒙恬率领秦军勇猛作战,分别攻取韩、赵、魏三国,为秦国一统江山立下了不朽的战功。> 威震匈奴千里 > 秦始皇横扫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却仍受到北疆匈奴的频频骚扰。早在中原混战之时,匈奴就乘机进犯黄河,还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秦都咸阳也在他们的窥视之中。秦始皇为此患所扰,于公元前215年,任命蒙恬为将军,率领三十万大军抵抗匈奴。时值秦朝初立,国内的战火刚刚平熄,官兵百姓还未及喘息,北部边境却又传战书。匈奴军队肆意屠杀秦境百姓,抢劫牲畜财物,边境人民生活艰难,不得安定。长期的征战早已令兵士厌烦,百姓也饱受其苦,况且匈奴民族向来善于骑射,强悍无比,蒙恬将军面临的将是一场苦战。>> 如何才能充分调动兵将的士气?怎样才能打赢骑 湛的游牧敌兵?蒙恬将军一边苦苦思索,一边率兵赶赴边关。敌兵虽然凶猛,但毕竟是游牧民族,虽擅长野战,却作战分散。尽管秦朝此时处于百废待兴时期,兵马的数量不及汉朝时那般庞大,可秦军在蒙恬将军的指挥下,兵阵严整,布局有方。《史记》中这样记载:「秦以战车开路,箭矢如蝗,步骑大军随后掩杀,匈奴大溃。」显然秦军采用的是步骑和战车相结合的进攻方式。这种战术相较于靠勇力猛攻的匈奴骑兵来讲,当然先进一些。> 不过,秦军多为步兵,这种兵阵不如匈奴的骑兵灵活机动,当匈奴采取从四方包围袭击的战术时,秦军便会处于劣势,不易反击。这时就体现了武器的重要作用。秦军使用的主要武器是弩,弩当时是中原人特有的武器。秦军将各式弩箭装载于战车上,瞬时齐发,密集的弩箭如雨般覆盖下来,即使对方骑兵从侧翼袭击,想靠速度取胜,也难以得逞。> 不管怎么说,蒙恬毕竟是身经百战的将军。青年时代,他曾长年驻守于北方边境,对匈奴的战法十分了解,加上他本人颇有勇气,敢于直冲,并且富有野战经验,因而此战成为了他人生的巅峰之作。通过对敌情的侦察与分析,蒙恬迅速制定了作战计画,第一次交战就给了匈奴有力的回击,使其四散溃逃。公元前214年春,蒙恬率军与匈奴在黄河以北进行数战,重创了匈奴主力部队,最终彻底打败匈奴,迫其向北逃窜七百多余里。> 他不负众望,一举收归河套等地区,又渡过黄河,将百姓迁至阳山以充实边县。此战后,蒙恬这个名字令匈奴闻风丧胆。贾谊也曾评说此战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正是对蒙恬战功的由衷称赞。> 万里长城安边 > 后来,为巩固边陲,彻底御敌于国门之外,蒙恬受秦始皇之命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长城,把原来燕、赵、秦三国的长城连为一体。据史载,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有力地遏制了匈奴的南进,也给中华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此外,秦始皇为了方便其巡游天下,又派蒙恬 兵匠,自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到甘泉宫修建直道,这就是著名的秦道。它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只是不知因何并未竣工。秦道的开通,不仅改善了九原的交通条件,还加强了北方各地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族人民的融合,对军队的调动与物资的运输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生自将军世家 > 蒙恬出身于武将世家,先祖是齐国人,但是其祖父蒙骜和其父蒙武都是秦国的将军。蒙氏家族为秦统一六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战国时,蒙恬的祖父蒙骜投靠秦昭王,并通过多次征战累官至「上卿」。公元前248年,蒙骜领兵攻打韩国,相继占领成皋、荥阳等地,并设置为三川郡。公元前244年,他再次攻韩,此次一举占领了韩国13座城池。公元前247年,蒙骜率军攻打赵国,占领太原。公元前246年,平定原为赵国的晋阳后,又攻打赵国新城等地,并夺取了37座城池,设为太原郡。公元前246年,在攻打魏国时,由于遭到信陵君无忌率领的魏、韩、赵、楚、卫五国联军的抗击,蒙骜战败。不过,公元前242年,信陵君去世后,蒙骜趁机攻打魏国,占领长平、山阳等地,共夺取20座城池,设为东郡,挽回了战败的面子。> 其父蒙武也在秦国为将,曾任秦内史。蒙武亦屡立战功,《史记》中这样记载:「始皇二十三年,蒙骜子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 《神话》中的蒙毅将军 > 随着影视剧作品《神话》的热播,剧中的人物蒙毅将军可谓是家喻户晓。事实上,史上确有其真人,他就是大将蒙恬的弟弟。「蒙恬弟蒙毅,亦深得始皇信任」,「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当时,蒙毅主要为内谋,蒙恬则担任外事。蒙氏兄弟二人一文一武,有勇有谋,深得秦始皇的尊宠与信赖。> 蒙毅为人公正耿直。早先,中车府令赵高触犯了秦律,蒙毅受命审判,他按秦国条律公正执法,这得罪了赵高,赵高遂对蒙氏兄弟十分记恨。果然,在秦二世胡亥即位后,赵高便偷偷向胡亥诽谤蒙毅,谎称其曾在始皇面前非议胡亥,胡亥于是大怒,将蒙毅囚禁起来,还要诛杀蒙恬。蒙氏兄弟最终被小人之言所陷害。> 三代尽忠,至感恩 > 蒙氏一门三忠,三代事秦,并且立下无数战功,这在中国历史上实不多见。> 据《史记蒙恬列传》记载,蒙恬在临终前曾说:「吾先人及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虽囚,其势足以背叛,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主也。」此一句足见其侠肝义胆与对秦国至死不渝的忠诚!从将军世家走出的蒙恬,自幼就将家族命运与秦国联系在一起,他身上沉积著三代人对秦国的赤诚与感情,这也许可以解释为蒙恬何宁死也不选择背叛秦朝的原因。>> 英雄忠义,含恨自尽 > 「春草离离墓道侵,千年塞下此冤沉。生前造就千枝笔,难写孤臣一片心。」此诗乃清人阎秉庚所题,它真实地道出了一代名将令人叹惋的结局。蒙恬将军一生忠于秦国,终生为秦朝的统一大业血战沙场,可叹如此英雄却枉死于小人之手!> 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在游会稽的途中患病,他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病死在沙丘,死讯被封锁。中车府令赵高此时正得宠于公子胡亥,于是就同丞相李斯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为新君。由于蒙毅曾得罪过赵高,胡亥即位后,赵高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对圣旨有疑,便请求复诉。使者把蒙恬交给了官吏。胡亥派李斯等人来代替蒙恬掌兵,并将蒙恬囚禁于阳周。胡亥杀死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赵高因惧怕蒙氏兄弟再次贵宠用事,对己不利,便散布谣言,谎说在立太子的问题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又囚禁了蒙毅。子婴力谏,认为不可诛杀蒙氏兄弟。胡亥盛怒之下执意要杀蒙毅,还派人前往阳周去杀蒙恬。> 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蒙恬辩解说:「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皇上。」蒙恬喟然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沉默良久又说:「我的罪过本该受死啦,起临洮,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一万余里,这其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这便是我的罪过呀!」遂饮毒酒自杀。> 蒙恬之死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一代名将,殒身于捏造之罪,其冤情之大,令唐太宗都无不叹惋地说:「朕观最冤的是蒙恬」。蒙恬的忠义最终让他选择了冤死,他在临终宁可将罪过归咎于自己挖断了地脉,也不肯反抗他效力一生的国家,其遗言更让后人看到了他大忠大勇的真性情!> 蒙恬含恨冤死后,部下将士悲愤万分,将其遗体葬于陕西省绥德城西大理河畔,数千万将士用战袍兜土成墓,状似山丘。传说,蒙恬的部署官兵,因感怀将军恩德,悲愤将军枉死,遂一个个自尽于将军倒下的地方,鲜血竟染红了刻有将军遗言的石碑。>
蒙恬和蒙毅是亲兄弟,蒙毅是蒙恬的亲弟弟。蒙毅在秦始皇死后失去了靠山,被秦二世囚禁并杀害。蒙恬是因为秦始皇死后,被赵高诬陷,后被赐死。
蒙恬剧照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蒙恬出身名世家,他的祖父,父亲,都是秦朝的大将。他从小就被训以立身报过,光宗耀祖,精诚刻苦的思想精神,良好的家庭氛围的熏陶,蒙恬和蒙毅终于成为一代名将。
蒙毅剧照
秦国兼并天下之后,蒙恬为祖国献出了不少力量,他先是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了不少失地。后又实行良好的政策,充实人烟稀少的边县。为了守住祖国的领土,他修筑起了万里长城。
当时,他与弟弟蒙毅受宠至深,外出时,他们可以和秦始皇乘坐一辆车子。蒙恬负责外事,蒙毅管内,他们被称为忠信。
剧照
蒙毅执法严明,不惧权贵,也因此得到了赵高的嫉恨。
秦始皇死后,胡亥篡位,宣布赐死蒙恬,扶苏自杀。朝廷动荡,又是恶人当道,蒙恬和蒙毅的未来可想而知。因为赵高诬陷蒙毅曾经在秦始皇面前诋毁过胡亥,胡亥这样的人,气量狭小,诡计多端,心狠手辣。他囚禁并赐死了蒙毅。
司马迁说
“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彊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为秦开地益众,北靡匈奴,据河为塞,因山为固,建榆中。”
记载了蒙恬的功德。
蒙恬是蒙毅的哥哥。
蒙恬是秦国的大将,蒙恬还有一个弟弟,他的弟弟叫做蒙毅。蒙氏这两个兄弟,不仅能文还能武。兄弟二人,哥哥蒙恬在政治上能给皇帝诚恳的建议,也擅长于作战,但是在军事上尤为突出,而他的弟弟则在治国方面相当有能力。
蒙恬,姬姓,蒙氏,名恬,琅琊蒙山(今山东省蒙阴县)人。秦朝时期名将,上卿蒙骜之孙,内史蒙武之子。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率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深得秦始皇宠信。秦统一六国后,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誉为“中华第一勇士”。
秦朝西北最早的开发者,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监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蒙毅的相关介绍:
蒙毅,出生年月不详,姬姓,蒙氏,名毅,祖籍齐国人。蒙毅是秦国名将蒙骜的孙子,蒙武的儿子,蒙恬之弟,蒙氏家族三代都效忠于秦国,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蒙毅是这个蒙氏家族里,为数不多的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他跟他的哥哥不同,他主要活跃在政坛,他在秦宫深受秦始皇的宠信,经常侍奉在秦始皇左右,还是个能打仗的将领,可惜的是在秦始皇死后,被秦二世囚禁并杀害。
蒙恬一生行事,既忠诚又讲义气。对待君主,他尽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事,对待士兵,他体恤有加,颇有儒将的风范,忠信大臣是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忠信”是他的做人做事的准则,蒙恬在外担当军事重任,被始皇帝寄予厚望,秦始皇十分信任蒙恬,因此他又被誉为忠信大臣。
大秦赋中蒙恬蒙毅的关系是亲兄弟关系。他们的父亲是一名武将,在秦朝任职秦内史。蒙恬和蒙毅自小就受到父亲蒙武的熏陶,立下誓言做一个精忠报国的人。蒙恬在家中是老大,从小喜爱武艺,长大以后在秦朝中立下了战马功劳。蒙毅则更注重文学的修养,在政治治国方面颇有见地,深得秦始皇嬴政的重视。在《大秦赋》这部古装电视剧中,蒙恬和蒙毅和秦始皇嬴政打小就结下了兄弟之情。在秦始皇嬴政身陷宫中之时,蒙恬和蒙毅偷偷将嬴政救了出来。自此以后,兄弟二人成为的秦始皇嬴政的心腹。
一、哥哥蒙恬打小就英勇好战,被秦始皇嬴政封为秦国的将军
蒙恬在打仗方面可谓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堪称秦始皇的左膀右臂。蒙恬在匈奴之战上,率领着30万大军将匈奴赶出领土。蒙恬大胜匈奴,安置好当地的百姓之后,带领着当地的百姓大修长城,阻止匈奴向南边小范围攻占领土。
二、弟弟蒙毅则主攻政治治国方略,颇受秦始皇嬴政的重视
蒙毅在秦朝的地位也是高于一般的贵族子弟的,在秦始皇嬴政出游的时候,蒙毅则是时刻都陪伴在左右,在秦始皇的身边担任着重要的角色。秦始皇嬴政经常让蒙毅以参与政治,蒙毅为了国家社稷着想,多次想除去奸臣赵高。不过,秦始皇嬴政到了晚年的时候,十分宠信奸臣赵高,致使很多文人雅士远离朝堂。蒙恬和蒙毅的结局也是不幸的,胡亥在继位以后,杀了为国尽忠的蒙恬,后来又将蒙毅软禁起来,成为了一名阶下囚。
那么,你认为蒙恬和蒙毅这一生是否有更好的出路呢?评论区里面说一下吧。
蒙恬是蒙毅哥哥,两人是兄弟关系,都为秦国效力。
蒙恬的兴致在习武,身上秉承了蒙氏家族英勇善战的气质。蒙毅比较喜欢研究国家律法典籍,认为国家根本在于统治秩序的维护。
蒙恬和蒙毅介绍
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蒙恬管军事在外统兵,蒙恬曾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之地,威震匈奴。蒙毅掌朝政,在内辅佐秦始皇,官拜上卿。蒙毅深受秦始皇的亲近,外出和秦始皇同乘一车,居内则侍从秦始皇左右。蒙氏家族三代为秦效力,攻城略地,出生入死,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蒙骜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让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坚定的基础。
蒙恬与蒙毅他们是亲兄弟,都是秦国大将蒙武的儿子,蒙骜的孙子。
蒙恬主要驻守边关,是正牌大将。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员。
蒙毅是近卫将军,负责秦始皇的近卫兵的管理,相当于卫戍部队的司令员。
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齐,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 ,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
蒙恬是吞药自杀的,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太子。胡亥即位后,赐死公子扶苏与蒙恬,蒙恬吞药自杀。
蒙毅是被秦二世囚禁杀害的,秦二世(就是公子胡亥)继位后,蒙毅因遭中车府令赵高的谗言陷害,囚禁杀害蒙毅。
**《神话》中的原型我觉得应该是蒙毅,不应该是蒙恬。做为蒙毅来说,临时派给他一个将军的头衔去做外交迎亲是很合适的。而且在**《神话》中也可以看出来,他是近臣,还是远征的大将军。古代也没有,让一个远征边关的大将军去迎交的道理。这种活都是近臣做的,都是外交活。
秦国蒙恬、蒙毅兄弟都很厉害,区别在于蒙恬是大将,蒙毅是谋士。蒙恬为秦国征战天下,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驻守北疆;蒙毅为文臣,掌朝政在内辅佐秦始皇,官拜上卿。蒙毅深受秦始皇的亲近,外出陪秦始皇同乘一车,居内则侍从秦始皇左右。
蒙氏兄弟二人都深受秦始皇信任。最后蒙氏兄弟都是因为胡亥、赵高、李斯政变夺权,被秦二世胡亥赐死。
蒙恬简介
蒙恬(?—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蒙恬出身名将世家,其祖父蒙骜、父亲蒙武均为秦国名将,深受家庭环境的熏陶,自幼胸怀大志。
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 ,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秦统一六国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太子。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
据传蒙恬曾改良过毛笔,他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蒙毅简介
蒙毅(?―公元前210年),秦朝(秦国)名将蒙骜之孙,蒙武之子,蒙恬之弟 ,秦朝大臣。蒙氏家族三代仕秦,攻城略地,出生入死,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
蒙毅、蒙恬兄弟二人一文一武,蒙恬管军事在外统兵,蒙毅掌朝政在内辅佐秦始皇,官拜上卿。蒙毅深受秦始皇的亲近,外出陪秦始皇同乘一车,居内则侍从秦始皇左右。
秦二世继位后,蒙毅因遭中车府令赵高的谗言陷害,被秦二世囚禁杀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