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当时兵力悬殊为什么会赢袁绍?

曹操当时兵力悬殊为什么会赢袁绍?,第1张

1 袁绍与曹操在白马相持时,袁绍下令筑起箭塔,连日向曹操营寨射箭,使曹 操军心动摇。 其后,刘晔献上霹雳车之计,大破袁绍弓弩兵,使曹操在官渡得到据守之地。 2 曹操于黎阳与袁绍杷持,本欲还兵再作打算,荀攸献计:「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大破袁军。 3 建安五年八月始,两军再次相持于官渡,双方互有胜负。其后曹操军中缺粮,适逢袁绍谋士许攸与营中将士不和,投奔曹操。许攸献计烧袁绍军粮,使袁绍不战自败。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袁绍军心不稳,而且容易生疑,就好比张郃吧,要求袁绍增兵乌巢还反遭自己人陷害,袁绍又死要硬攻曹本阵,逼得张郃投靠曹操,所以说袁绍败也是必然的。 ps:那个说曹操卑鄙的SB,是不是只看过三国演义的白痴啊,曹操要才有才,要品有品,不了解历史别瞎扯蛋

  曹操对袁绍的评价:①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②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

  袁绍(?-202年),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司空袁逢之子,汉末著名军阀。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初为司隶校尉,于初平元年(190年)被推举为反董卓联合军的盟主,与董卓交战;但不久联合军即瓦解。此后,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先后夺青、并二州,并于建安四年(199年)击败了割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势力达到顶点;但在建安五年(200年)的官渡之战中大败于曹操。在平定冀州叛乱之后,于建安七年(202年)病死。

既是同僚,又是死敌。

曹操和袁绍起初全是汉朝的官员,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结果却引狼入室导致董卓霍乱汉室。

之后袁绍组建18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这时曹操是袁绍手下的18路诸侯之一。击败董卓之后诸军之间发生摩擦,相互火拼。联合军至此解散。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于官渡击败袁绍,史称官渡之战。袁绍就此一蹶不振,于两年后病死。至此曹操和袁绍这两个人的交集走到了终点。

扩展资料:

官渡之战:

汉建安五年(200),曹操统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境)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东汉末年,豪强拥兵割据,逐鹿中原。时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粮足,图谋相机消灭仅据兖、豫二州的曹操。

建安五年一月,袁绍率精兵10万南下。在此之前,曹操为避免腹背受敌,已先击溃与袁绍联合的刘备,并进驻易守难攻的官渡。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今河南滑县境)击斩袁将颜良,败袁军。

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昌(今河南许昌东)。谋士荀彧认为,曹军以弱敌强,此时退兵必为所乘;反之,袁军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

曹操纳其言,派兵袭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袁军乌巢(今河南境)粮屯,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来,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袁绍则从此一蹶不振。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有名战例。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实现地区性的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

——曹操

                       ——袁绍

魏武帝曹操之所以能够削平诸侯、一统中原,除了把“足食足兵”的原则发挥到极致外,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他把汉献帝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里,由此获得以朝廷名义征伐招讨、号令天下的资本。按照常理来讲,既然“挟天子以令诸侯”能带来如此丰厚的“红利”,那么,作为地盘最广、号召力最强的军阀,袁绍更应该捷足先登,以便成就一番大事业,但他最终却没有这样做,似乎是失策至极。

袁绍剧照

事实上,夺取冀州之初(191年)和汉献帝从长安冒死逃回洛阳后(196年),袁绍曾在大谋士沮授的建议下,两度滋生出想派兵迎奉皇帝的想法,但最终都不了了之。平心而论,袁绍之所以两度中止迎奉汉献帝的计划,绝非因为生性优柔寡断、目光短浅,而是有其不得已的苦衷。归结起来,大概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在袁绍看来,汉献帝并非合法皇帝。众所周知,董卓在废黜少帝刘辨、改立献帝刘协一事曾遭到部分朝臣的反对,其中便包括袁绍,而他也由此被排挤出朝。因此,尽管献帝坐了天下,但在袁绍的眼中他不过是董卓的傀儡,根本不具有合法性。不仅如此,为了对抗董卓集团,袁绍在关东纠集同盟军时,还打算拥立宗室刘虞为皇帝,只因后者坚决不肯听命才作罢。

汉献帝剧照

虽然没有完成另立朝廷的愿望,但袁绍依然不愿承认献帝的合法性。原因无他,袁绍以讨伐董卓的名义起兵,而由于献帝跟董卓是一种畸形的“共生”关系,那么讨董从很大程度上来讲无异于推翻献帝。如果袁绍转而承认汉献帝的合法性,那么讨董军事行动(包括讨伐后来的李傕、郭汜)便失去正义性,而袁绍靠此积累起来的权威和名望也将荡然无存,这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

其次,在袁绍的眼中,汉献帝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诚如谋士郭图和大将淳于琼所言,如果把汉献帝迎奉到河北,那么出于君臣之道,袁绍必须事事要向皇帝奏报,如果服从皇命,那么自己的权威便会不断被削弱,而如果抗旨不遵,则难免会招致天下人的声讨,无论怎样看都不划算(“今迎天子,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引文见《后汉书》)。

曹操剧照

有人可能会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来辩难,证明傀儡皇帝非但不是“烫手的山芋”,而且还能给当事人带来无穷尽的政治“红利”, 由此得出袁绍不肯迎奉献帝,乃是见识短浅之举。其实这样说并不恰当。曹操从汉献帝身上榨取到大量的“剩余价值”不假,但在他能完全控制住皇帝之前,曾面临过一系列政治暗杀,稍微举措失当便会死无葬身之地。

其实,对于挟持皇帝所需面对的风险,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必然都会有清醒的认识。不过,曹操由于出身低贱(宦官养孙)、形象不佳、政治号召力极弱,他没有其他选择,只能靠迎奉汉献帝来号令天下。反观袁绍,不仅出身高贵、形象气质佳,而且政治号召力极强,根本不需要再借助汉献帝来扩大影响力,自然也就没必要去面对那些政治风险

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此句出自《煮酒论英雄》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章回中,有如下描述:

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势力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122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