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出土有1500年历史马赛克,和现在流行的马赛克有何区别?

土耳其出土有1500年历史马赛克,和现在流行的马赛克有何区别?,第1张

首先我们来介绍现在的流行说的马赛克是什么意思?

马赛克属于专业术语,特指遮挡东西的特效!马赛克就是或视频的遮挡处!也就是用来遮挡或视频的某一地方的特效。比如看视频时,有些地方被刻意模糊或遮挡了,那个遮挡它的那个特效就叫做马赛克。

土耳其出土有1500年历史马赛克,图案精美。并且在1500年前的马赛克装饰竟画出了《圣经》故事。

这件文物上部的希伯来语题词意为“两人之间的一根杆”,与《圣经》中摩西指派密探进入迦南地的故事有关。这些密探返回时带了几串葡萄,由于成串的葡萄实在太大,以至于需要两个人抬着才能弄走。 

而且在以前的时代流传下,存在着马赛克艺术的说法,而同时意大利东海岸的小城拉韦纳,忽然发现这里遍地是1500年前的马赛克镶嵌艺术,这与意大利其余地方,甚至与附近相邻的城市也大大不同,但是与土耳其出土有1500年历史马赛克大同小异。

拉韦纳的马赛克镶嵌艺术水准的确为世界首屈一指,更拥有无可匹敌的悠远历史深度。 所有的建筑都显示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其中包含了希腊罗马传统、基督教的插图以及东西方风格的完美交融。这些建筑与马赛克作品是欧洲文化发展高度重要时期的艺术接触和发展的独特见证,构成了宗教和殡葬艺术和建筑的缩影。在拉韦纳城内可见,不仅在这八座建筑里面有精彩的马赛克镶嵌画,马赛克技术与艺术早已深入拉韦纳并代代相传,热爱艺术的拉韦纳人将它装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其中的1500年历史的马赛克文化,有诸多珍贵大理石、灰泥和制作的马赛克所绘饰出的华丽圆顶和镶嵌画 。

土耳其出土有1500年历史马赛克,和现在流行的马赛克区别极大:一个是艺术,一个是用于遮挡视频的特效

很多人都觉得奇怪,以色列与土耳其都是中东国家。如果这两个国家一旦交战打仗,谁会赢呢?

现在我们看看这两个国家的国土。以色列乃是一个弹丸之地,国土面积仅仅为149万平方公里,可耕作土地仅仅是615万亩土地,人均耕地面积仅仅是072亩地。以色列的总人口大约为8842万人(2018年),犹太人大约是600多万人,也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的民族国家。

另一方面,土耳其的国土面积为783,562平方公里,是一个横跨亚洲与欧洲两大洲的国家,地缘政治战略与地理位置也是非常重要,也是处在欧洲与亚洲互相连接的十字路口上。土耳其人口大约为823197万。

从这个比较来看,土耳其的国土面积与人口都是超过月以色列,甚至土耳其人口大约是以色列的九倍之多,国土面积大于是以色列的52倍。可以看到,如果打仗起来,土耳其具有很强的战略纵深。

在工业基础上,土耳其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与军事制造能力,但与以色列相比,土耳其工业还是低一等。以色列的工业不能用雄厚来形容,应该用“强”来形容。以色列在五次中东战争中,可谓是越打越强,军事工业也在战争中壮大起来,以色列的工业可以用高科技来形容,一个人口只占据八百万的国家,在美国上市公司数量仅次于美国,是欧盟各个国家的总和,比中日韩三国的总和数量还要多。以色列的上市公司基本都是属于高科技研发类型,让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是望尘莫及。

如果土耳其与以色列打仗,我们看到人口是战争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就有更多兵力投在战场上。所以,在战争人口上土耳其占据优势。同样,土耳其国土面积大,一旦交战起来能有强大的战略纵深,也就是常说的“打持久战”,避免迅速亡国与战败的危险。但以色列国土面积小,战略纵深不足,这也是弱点。

以色列军事工业比较发达,如果打仗起来,可以拥有先进的军事武器,而且以色列也是联合国五常之外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士兵的作战素质与作战训练也主要参考美国军队的做法,军事武器装备在美国支持下更为精良。

虽然土耳其的军事体量比以色列大,但美国对土耳其一直有防备之心,一直没实现对土耳其出口F35的承诺。而且,以色列经历了五次中东战争的磨练,也具有很强的战斗力与战争动员能力。如果开战,在拼武器力与战斗力上,土耳其可能也是要低于以色列。

我们知道以色列是犹太人经历两千多年的漂泊与迁徙,在二战之后重新复国。如果土耳其与以色列开战,背后肯定有美国犹太人与世界各地犹太人的支持,这样以色列可以获得更多战争的军费与先进武器。

综上所述,如果土耳其与以色列开战,可能以色列占上风一些。

土耳其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Turkey)。土耳其”一词由“突厥”演变而来。在鞑靼语中,“突厥”是“勇敢”的意思,“土耳其”意即“勇敢人的国家”。

公元前7000年以前,安纳托利亚便开始有人居住,公元前1900年左右被印欧赫梯人占领,他们随后建立了一个世界强国,直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灭亡。后来弗里吉亚人和吕底亚人侵入安纳托利亚,但其东部则由当地的亚美尼亚王国统治。公元前6世纪,波斯帝国(前550~前330)占领了这个地区,随后又经历了马其顿—希腊人的统治,最后于公元前l世纪还经历了罗马人的统治。亚美尼亚王国一直是敌对的罗马人(后来是拜占廷人)与安息人以及后来的萨萨尼亚人之间的分界国。拜占廷人统治时,君士坦丁大帝把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定为首都。

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陵11世纪时,突厥游牧部落“乌古思”侵入安纳托利亚。“乌古思”部落的一支凯伊人在 12世纪占领了安纳托利亚东部和中部。凯伊人奥斯曼一世建立了奥斯曼王朝。奥斯曼人在其扩张的最初阶段,曾经是土耳其人维护伊斯兰信仰反对拜占廷帝国的主要力量。13~14世纪,奥斯曼人夺取了西安纳托利亚和东南欧的拜占廷领土,使这些基督教巴尔干国家成为他们的封臣,同时征服了东安纳托利亚的土库曼公国。15世纪,奥斯曼苏丹强行对巴尔干国家实行直接统治,并征服君士坦丁堡(1453),将东至幼发拉底河(1468),西至匈牙利的领土都划归其统治范围之内。16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处于鼎盛时期,其版图包括大多数巴尔干国家、中欧的匈牙利大部分领土和中东及北非的大部分地区。苏莱曼一世(1494~1566)统治以后,帝国在政治、行政和财政上开始衰落。到1718年,奥地利已经把土耳其人赶出匈牙利,俄国于1783年吞并了克里米亚。19世纪,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对埃及、马格里布(的黎波里塔尼亚、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和大多数巴尔干国家的控制。最初“米勒特”制度允许宗教信仰不同的少数民族实行地方自治,但在19世纪末,这种制度开始瓦解,导致骚乱增加,终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亚美尼亚人遭受种族灭绝性大屠杀。1908年,青年土耳其党发动革命,企图恢复帝国,然而在巴尔干地区却继续遭受军事失败和领土丧失。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土耳其站在德国和奥匈帝国一边。战后,土耳其丧失了其阿拉伯行省和小亚细亚部分,但是在经过残酷的内战和对希腊的战争之后,土耳的疆土在1923年的洛桑会议上被确定,土耳其成为一个共和国,由凯末尔为第一任总统。奥斯曼的苏丹制和哈里发制被取消,土耳其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凯末尔从根本上改革了土耳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他提倡一种新的民族认同思想,使土耳其社会非宗教化,降 低伊斯兰教的主导地位,并用拉丁字母取代阿拉伯字母书写土耳其语。他还实施一项由国家控制的经济发展政策,以后证实此项政策具有深远的影响。1938年凯末尔死后,议会政治和多党制在土耳其已逐步建立,尽管曾出现过不稳定时期和短时期的军人统治。

11月17日,在土耳其安卡拉,总统埃尔多安在正义与发展党党内会议上发表讲话。埃尔多安宣布,土耳其决定退出正在挪威举行的北约联合军演,因为军演在设定假想敌的过程中出现了侮辱土耳其的内容。

1月16日,联合军演“敌军展板”赫然出现他的名字和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埃尔多安17日在电视讲话中说,土耳其武装部队总参谋长胡卢西·阿卡尔和欧盟事务部长厄梅尔·切利克在前往加拿大出席北约会议途中告知他上述情况,“我们要让40名土军人退出军演,完全不用犹豫,现在就让他们回来”。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随后为军演中发生的事件表示道歉,他称该事件是个人所为不代表北约立场。斯托尔滕贝格还说,土耳其是北约珍视的盟友,为联盟的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也许此次确实是某个人的过失才摆的乌龙,不过这对于目前已经比较紧张的土耳其与西方世界的关系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时也会让土耳其与俄罗斯等国走近更加显得理直气壮。

土耳其与北约产生矛盾,并非一日之寒。

2016年土耳其就国内未遂政变事件开展大规模清洗,西方国家纷纷指责土耳其。

8月10日土耳其抱怨北约在土耳其发生未遂政变中未给予充分援助。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表示,若北约不再提供必要支持,土耳其或“考虑退出北约”。土总统埃尔多安对美国发出最后通牒,必须在土耳其与居伦之间做出选择。

自从发生未遂政变后,土耳其外交如同受了强烈刺激一样变得“很冲动”。

不仅对美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美国必须在土耳其与居伦之间做出选择,而且又表态说或“考虑退出北约”。土耳其外长称不提供必要支持或考虑退出北约!

这就是土耳其决定与俄罗斯修复关系并非意在向美国和欧盟“释放某种信号”,这是警告西方国家在应对土耳其未遂政变上犯了“严重错误”:“如果有一天他们失去土耳其,那是他们咎由自取”,来威胁北约。作为北约成员国,以及想加入欧盟而不得的土耳其,真的会如此去做吗?显然未必。土耳其的这种情绪的波动更像是在向西方使脸色。

虽然,北约明确否认,表示“土耳其的北约成员国地位无可置疑,北约期待土耳其的持续贡献,北约的团结与支持也是土耳其的依靠”。

有人认为,从土耳其的战略利益出发,俄罗斯无法替代美国和北约。土耳其3/4的直接投资来自欧美,军队也与北约有着紧密联系,而俄土的经贸关系主要集中在天然气、农业、建设项目以及低端制造业。但从目前的形势发展来看也未必如此。

土耳其横跨欧亚大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媒体更是将其称为“西方面临中东地区前所未有的冲突与混乱时的重要盟友”,因此无论是欧盟还是北约,彻底将土耳其逐出“门户”,并不符合其自身利益;另一方面,土耳其彻底倒向俄罗斯也无异于是一种“猜测”罢了。

土耳其从来就有在大国矛盾中获取好处的先例,是否又会是“故伎重演”?

如今,本来就矛盾重重的土耳其与北约的关系,又出现北约军演在设定假想敌的过程中出现了侮辱土耳其的内容。土耳其是否就会顺势去投靠俄罗斯呢?

在目前情况下,土总统埃尔多安近日宣布,已经与俄罗斯政府签署了购买俄S-400型防空导弹系统的重大合同,并支付了首付款。

埃尔多安还称,“土耳其可以自由地采购其所需要的防御装备”,“我们的决定是为了保持独立,我们被迫采取安全的防卫措施来捍卫国家”。这些话被认为是说给北约的。

埃尔多安表示,购买这一防空系统将以俄罗斯给土耳其提供贷款的方式进行。

俄有关军事技术合作官员称,相关合同符合俄土战略利益,“我们清楚一些西方国家的反应,它们试图在此问题上向土耳其施压。”

俄军事专家称,土耳其此举可能是向美国及其他北约国家表明自己的独立政策,同时埃尔多安以这种强硬姿态表明,土并不将美国视为一个可靠盟友。

法媒称,这项军售合同的金额并未披露,引起了土耳其在大西洋联盟内的盟友的关切

此前,北约曾警告过,如果土耳其采购俄罗斯的防空导弹系统,就不能再共享北约的防空反导情报。

自土耳其未遂政变以来,土耳其与美国的关系一直矛盾不断。继10月8日两国先后宣布暂停向对方公民发放非移民签证之后,10月10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又宣布不再视美国大使约翰·巴斯为美驻土代表。这两个北约盟友的“互怼”加深了两国几十年来最严重的裂痕。

当前的形势,似乎对于美国有一种潜在的不利,俄罗斯与美国在欧洲的对峙越来越紧张,两国展开了政治和军事的激烈较量。周边的小国面对两个军事大国轮番升级的军事对抗,也无法对继续采取模糊政策,纷纷选边站队。本来作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应该占尽上风,然而,世界形势真的开始改变了。

美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犹豫不决,在叙利亚问题上出现一连串失误。而俄罗斯果断介入叙利亚冲突,有力的打击了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彻底世扭转了叙利亚局势。两相对比很多国家看出了美国的颓势,于是接连有国家反水,投奔俄罗斯,刚刚又一个国家抛弃特朗普。

本来约好了参加北约“敏捷精神2017”军演一起威胁俄罗斯,亚美尼亚不但临时变卦,而且爆出要跟俄罗斯建立联合防空系统。

俄罗斯和亚美尼亚已经确定两国将派至高加索地区,建立联合防空系统的军队名单。双方在9月5日已经决定在地区联合防空系统框架内进行合作。

北约的“敏捷精神2017”军演本月3日,在格鲁吉亚南部的奥尔波洛军事基地拉开帷幕,来自美国、乌克兰、保加利亚、拉脱维亚、罗马尼亚、阿塞拜疆以及格鲁吉亚七国的约1500名军人参加。

本来要参加北约军演的亚美尼亚,不但对美国“失约”,没有如美国和北约希望的那样结伴威胁俄罗斯,反而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唱起了对台戏,这让美国颜面尽失。

如今美国在中东大国博弈中的颓势显而易见,就连美国的铁杆盟友沙特都开始往俄罗斯一方“押筹码”,甚至还同最大的对手伊朗重启接触,力量天平正在倾斜,沙特非常清楚把筹码全押在美国身上有多么不明智。

由此可见,土耳其对美国的“翻脸”,在其西方“阵营”中并非个例,当前的中东局势,以及亚美尼亚的行动,又给了西方一闷棍!

1月29日的《凤凰军评》解读了土耳其特种部队在叙利亚阿夫林地区遭遇的严重伤亡。当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那把不该出现在这里的霰弹枪。

但土耳其媒体1月20日发布的占领战略要地巴尔塞亚山的宣传照中,暴露出的多处细节指明了此前土耳其特种部队遭袭后伤亡惨重的真正原因,原来土耳其版“战狼”是自己作死。

在土耳其特种部队1月23日遭袭后遗留的装备中,有1把南非产的MGL型40mm榴弹发射器。这种6管榴弹发射器是一款划时代的重要装备,除了能在**中(《变形金刚1》)痛击霸天虎外,现实中能在3秒内发射6枚40mm榴弹,在近距离对敌无防护有生目标的杀伤威力相当恐怖。而在1月20日发布的土耳其军队占领巴尔塞亚山的照片中,为首的1名土耳其士兵手中正好拿着1把MGL型榴弹发射器,可见其在土耳其军中的重要地位。

但有意思的是,美军同样装备了自产版MGL榴弹发射器(M32)。但如果将美军与土军的榴弹射手做对比就能发现很多问题。现有显示,M32榴弹发射器在美军中主要有2种装备方式,即专职射手与兼职射手。专职射手仅配备M32榴弹发射器,但会在身上携带大量备份弹药,通常能保证再射击1-2轮。兼职射手是由步兵班内的步枪射手携带M32榴弹发射器通,通常仅携带少量备份弹药,同时还需要携带突击步枪及弹药进行常规作战。

相比美军,土耳其的榴弹射手尽管除榴弹发射器外,也携带了1支G3步枪,但步枪却被放置在背囊之内,在遇袭的紧急情况下完全无法使用。而且在随身的携行装具中,并未配备任何备份榴弹。这预示当该射手遭袭时,在最初的火力压制中,就会迅速打光MGL榴弹发射器内的6发榴弹,此时不仅榴弹发射器无法迅速进行弹药补充,射手也无法迅速用突击步枪进行自卫射击,因此土军的榴弹射手很可能是遭遇战中最显眼也最容易阵亡的目标。

因此可以设想土耳其特种部队在23日遇袭时的情景,在他们与库尔德武装交火初期,榴弹射手的MGL榴弹发射器确实很好的压制了对方,但在打空枪内弹药后无法迅速装弹,导致榴弹射手成为敌方火力的众矢之的,不仅本人被迅速击毙,同伴也丧失了至关重要的近距火力支援,最终被人数占优的库尔德武装大量杀伤。这从被遗弃的MGL榴弹发射器以及已被打空的弹膛中可见一斑。而与榴弹发射器类似,土耳其装备的步枪也是硬伤之一。

尽管在土军23日遇袭后留下的装备中并未出现突击步枪,但在20日的宣传照却显示,所有士兵都装备了762mm的G3步枪,考虑到土耳其直到2017年才确定了小口径MPT76步枪的最终设计,因此G3步枪仍是大量一线士兵的标准配枪。尽管土耳其装备的是配备伸缩枪托的G3A4步枪,但该枪相比小口径步枪大得多的体积与重量,使榴弹射手无法在携带榴弹发射器的同时,外挂步枪及弹药,这或许是土军榴弹射手将步枪装载背囊里的原因。

众所周知,土耳其在国产装备领域内相当有热情。但在这张20日的宣传宣传照中,在一个土军班级作战单位中,除了MGL榴弹发射武器与G3步枪外,充当火力支援的机枪竟是俄制PKM通用机枪。考虑到北约标准的FN MAG/M240机枪发射的就是与G3步枪相同的762mm NATO标准枪弹,作为北约国家的土耳其竟然配备俄制机枪确实难以理解。而要了解同时装备不同弹种对作战能力造成的严重阻碍,只要看看印度的就全知道了。

由此可见,土耳其精锐部队中包含的多重装备局限,不仅限制了作战威力,更体现了土耳其作为一个装备自产乏力国家的真实水准。23日的遇袭事件,戳破了土耳其这只纸老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172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