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范
“戴花要戴大红花,听话要听党的话……”这支五六十年代的老歌曾激励过那个年代的许多人争戴大红花的热潮。向世人表明:劳动最伟大、劳模最光荣,劳动模范应成为人们心中最耀眼的明星。那个年代涌现出来的李瑞环、倪志福、郝建秀、王进喜、时传祥、张秉贵、向秀丽、郭凤莲、王崇伦等等,带动了整个一代人,他们的精神激励鼓舞和影响了一个时代。他们的事迹激励了一代人去学技术,鼓舞了一代人想去当个好工人,“一五”计划、“二五”计划的实现,全是在这一代人的手中完成的。劳模精神一直延续发挥着。他们是通过发明创造突破了重大的技术难关,使生产来个飞跃的发展。如倪志福的钻头,王林鹤的高压电桥,蔡祖泉的电光源,都是“改造了世界,变也么变了样。”
从时传祥、王进喜,到倪志福、郝建秀,从李素丽、徐虎、王选、袁隆平,到李斌、许振超、王建军、李银环、于凯等。尽管每一时代的劳模群体也都呈现出多元的组合,以体现对不同劳动价值的肯定,但总的趋势,社会对劳动价值的评判,正在从“出大力,流大汗”、“苦干加巧干”,向知识型,创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方向转变。这样的变化,与新中国从一个农业社会、一个封闭自足的社会,向工业化、现代化,并逐步向世界开放的转变过程完全合拍。每一个时代所推举出的劳模,都代表着该时代的先进生产力和健康向上的力量。
共和国历史上的老劳模:裔式娟
裔式娟,1929年出生于江苏盐城,在旧社会只读过一年书,后到资本家的工厂里当最苦最累的养成工。1947年又前往上海第二棉纺织细纱车间当挡车工。
上海解放后,她把对党的热爱全部倾注到工作中。1951年“郝建秀工作法”在上海推广时,裔式娟是学习得最早最认真的人。她不但在厂内带头推广,工作上当好“领头羊”,而且还担任兄弟厂的“小先生”,被厂内的职工群众推选为生产小组长。经她耐心细致的传、帮、带,她的小组成为上海市学习“郝建秀工作法” 模范小组。1953年,这个小组被正式命名为“全国纺织工业模范小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连续5年被评为上海市的先进小组;1958年在生产竞赛中该组一马当先,做到了高产优质。21支纬纱,车速从285转加快到400转,千锭小时产量从30多公斤提高到45公斤以上;32支纱,车速从250转加快到 310转,千锭小时产量从16公斤提高到215公斤,并且棉纱标准品率全部达到100%。1952年小组中技术好的工人只有三四个,仅仅过了3年,在她的带动帮助下,个个都达到了“纺织能手”的水平。不仅如此,全组32名工人中有行业劳动模范1人,市先进生产者4人,受到嘉奖的9人,13人入了团,7人光荣地加入了中国***。
裔式娟在厉行节约方面也获得了显著成果。1954年“裔式娟小组”在超额完成生产计划的同时,21支纱皮辊花率平均只有015,32支纱是026,比车间行政指标低30%以上。
裔式娟积极学习“郝建秀工作法”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操作方法。她们带领的二纺细纱乙班二工区,在生产、管理等方面均处于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特别是该组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形成了人人关心集体、个个比学赶帮的好风气,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小组保持了30多年的模范集体称号。
裔式娟曾担任细纱车间生产组长、厂党总支副书记,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1952年加入中国***,1953年至1976年8次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称号。1956年、1959年先后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和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是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马恩华
马恩华,一个人们难忘的名字。他以“拼搏”精神,改变了企业的贫困面貌,争创了全国一流业绩。
1963年从青岛纺织工学院毕业后,马恩华被分配到保定国棉一厂工作,其间曾任技术员、车间主任兼党支部书记、高级工程师。1984年出任厂长时,企业处于管理混乱、产品积压、人心浮动、职工发不出工资的困难时期。看到积压涨库的棉布和停转的纺机,听到工人们因开不出工资而发出的叹息,马恩华心急如焚。
为了企业的发展,马恩华不畏艰难,敢于创新。他认真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负重奋进,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带领职工艰苦奋斗。经过 10年努力,不仅使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恢复了勃勃生机,而且使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一流水平,1994年实现利润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固定资产净值相当于 1984年的10倍。
马恩华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了财富,而他当厂长十几年间,始终房子面前不伸手,票子面前不动心,任人唯贤不徇情,生活待遇不特殊,最后积劳成疾,不幸病逝。这位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的前河北保定一棉纺织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兼党委书记,被誉为“社会主义企业家”。
吴仁宝:农村共同致富的带头人
吴仁宝30多年来带领华西村艰苦创业,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成功地把昔日偏僻落后的穷华西建成了富裕、美丽的新华西。
1961年吴仁宝担任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党委书记时,就立志要改变华西村贫穷落后的面貌。1964年,他和村里其他领导一起制定了华西村15年发展规划。在他的带领下,华西村成了家家有余钱、户户住新房的“幸福村”。
改革开放使吴仁宝如虎添翼,他跳出单一农业经营的思想框框,调整经济结构,走出一条农副工综合发展的道路,他们先后办起了以冶金、纺织、有色金属为主的多个企业,全村大部分劳力投入了工业生产;在副业上,他通过专业承包形成了较大的养殖规模。工副业的崛起为现代化农业的稳定发展铺平了道路,农业的稳定又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吴仁宝使华西村建成了江苏最大的村级乡镇企业集团。华西村的发展成为了中国众多乡村走向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
作为华西村30多年的“老当家”,吴仁宝清正廉洁,坚持做到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领全村最高奖金。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等光荣称号。
包起帆:全国著名“抓斗大王”
被誉为“抓斗大王”的上海港务局南浦港务公司工程师包起帆(见图左二),数十年来本着“在岗位尽责、为事业奉献”的精神,与其他同志一起,发明创造了多种高效、安全的装卸工具和装卸工艺,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了大量财富。
18岁那年,包起帆进上海港当了一名装卸工,从此踏上了坎坷的发明创造之路。为了实现用抓斗装卸木材的梦想,包起帆如饥似渴地自学物理、数学等基础知识,刻苦钻研业务,生活被浓缩在起重、力学、机械的理论和计算之中,脑海浮沉着各种数据、原理和构想。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尝遍失败、艰辛和磨难,包起帆和他的同事终于创造出木材抓斗。这项革新填补了国际港口装卸工具的一项空白。
之后,包起帆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30多年间,他以主人翁精神,刻苦学习科技知识,先后完成了70多项革新发明,其中8项获国家专利,9项获国际发明金奖。他还把自己和同事发明创造的新型抓斗、工索具技术等推广到全国数百个港口和冶金、矿山、建筑、林场等单位,大大提高了这些单位的经济效益。
艰辛的劳动和突出的贡献,给他带来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写作思路:首先可以开篇点题,直接给出文章的主旨,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进行阐述论证自己的看法,中心要明确等等。
弘扬劳模精神,争做时代楷模。每个人不一定都成为劳模,但人人都能学习和践行劳模精神。劳模精神没有“光环”的预期,更多的是职业的喜爱,发现的喜悦,劳动的乐趣,结果却实至名归。我们不妨带着“问题”、“感情”、“镜子”去学,或许,我们更容易学到劳模精神的实质。
勤问好学,带着“问题”去学。我们学习劳模,就是要带着问题去学,学习劳模-如何在本职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劳模都是在我们身边的楷模,我们就是要学习劳模在处理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带着自己的思考,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学,有学习才有进步,有问题才有进步。
取长补短,带着“镜子”去学。劳模就是我们身边的一面镜子,值得大家经常照一照,这样就能找到差距、发现不足,激发见贤思齐的内在动力。
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认真地分析自己存在差距的原因,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下工夫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奋起直追,不断向劳模靠拢看齐;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持之以恒向劳模学习,做到常态化,不断克服“小胜即满”的肤浅认识,避免三分钟热度。
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就是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方法,不偏离角度对照,做到务实、求真;常照照“劳模”这面镜子,不断给自己加油、鼓劲,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尊师重教,带着“感情”去学。劳模的闪光点就在于他们把工作当事业,把付出当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学习劳模精神,首先就要尊敬、尊重劳模,带着一种深厚的感情去学,带着真诚地心去学习,学习劳模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要想学到真本领,腿就要跑勤一点,或许一些不起眼的事情,就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们如何处理问题,如何将事情做得更好。
学习一种精神就是树立起一面旗帜,标示出一种导向。学习劳模精神就是在宣告,这种自强不息、持之以恒的精神正是企业发展新需要、新呼唤的精神,这种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不仅过去需要,现在需要,将来更需要。
劳动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密切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劳动精神培育是思政课尤其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更需要在思政课中对劳动精神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帮助高职大学生培养出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劳动精神是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彰显了人的精神品质,呈现出了人的精神面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来看,劳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劳动是人这一物种所独具的特性。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能够把自己想象中的事物变成现实,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和物质文化产品。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能够获得新的认知,改变自己的主观世界,创造出意义层面的自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劳动精神,劳动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以从劳动理念、劳动品德、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这几个方面来理解劳动精神。
劳模精神,是指“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模范的精神。 基本信息戴花要戴大红花,听话要听党的话……”这支五六十年代的老歌曾激励过那个年代的许多人争戴大红花的热潮。向世人表明:劳动最伟大、劳模最光荣,劳动模范应成为人们心中最耀眼的明星。那个年代涌现出来的李瑞环、倪志福、郝建秀、王进喜、时传祥、张秉贵、向秀丽、郭凤莲、王崇伦等等,带动了整个一代人,他们的精神激励鼓舞和影响了一个时代。他们的事迹激励了一代人去学技术,鼓舞了一代人想去当个好工人,“一五”计划、“二五”计划的实现,全是在这一代人的手中完成的。这一代劳模的精神到现在还在发挥作用。老劳模中,有的是通过发明创造,突破了重大的技术难关,使生产来个飞跃的发展。如倪志福的钻头,王林鹤的高压电桥,蔡祖泉的电光源,都是“改造了世界,变也么变了样。”从时传祥、王进喜,到倪志福、郝建秀,从李素丽、徐虎、王选、袁隆平,到李斌、许振超、王建军、李银环、于凯等。尽管每一时代的劳模群体也都呈现出多元的组合,以体现对不同劳动价值的肯定,但总的趋势,社会对劳动价值的评判,正在从“出大力,流大汗”、“苦干加巧干”,向知识型,创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方向转变。这样的变化,与新中国从一个农业社会、一个封闭自足的社会,向工业化、现代化,并逐步向世界开放的转变过程完全合拍。每一个时代所推举出的劳模,都代表着该时代的先进生产力和健康向上的力量。
选举时被确定为选举对象的人员。劳模候选人的意思是选举时被确定为选举对象的人员。选举作为一种政治活动现象,从广义上说,是指一定的社会成员根据自己的意愿,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选拔、推举代表或者主要负责人的活动。
王洪坤同志劳模申报材料
王洪坤同志现任机械专业公司副经理,负责机械公司的大型起重机械的安拆工作。在贺全副经理的指导和帮助下, 2005年全年王洪坤同志带领人员共顺利安拆吊车23台次,机械公司安拆吊车的数量和效率也创造了东电四公司安拆吊车新的纪录,主要工程有:2~3月份,通辽盛发项目部80吨塔吊和30吨龙门吊的安装工程,历时1个半月;5~6月份,本溪本钢项目部30吨高架港吊的安装工程,在安装场地狭下和吊车部分编号缺失的情况下,用时1个月顺利完成;6~7月份,辽电项目部至阜新项目部30吨低架港吊的拆除、运输和安装工程;7~8月份,通辽三期项目部炉顶吊、16吨塔吊和8吨塔吊的安装工程;8~9月份,淮阴项目部75吨塔吊安装工程,根据场地小、工期紧、任务重的状况,安装人员24小时倒班连续作业,历时25天完工;10月份,通辽三期80吨附臂吊安装工程,历时15天;11~12月份,阜新项目部80吨塔吊的安装工程。
一年来的安装工作十分辛苦,王洪坤同志克服家庭和生活上诸多困难, 常年辗转各个项目部进行吊车的安拆工作。 现在电建工程工期短,各个工程对吊车安装要求的工期也短,而现场往往不具备有理想的安装条件,所以加班加点抢工期的事常有,有时甚至是几十小时的连续作业,但王洪坤同志与安装人员一起顶住了压力,披星带月,雪雨寒暑,用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将每台吊车都安全优质顺利的安装完,有力地支持了各个项目部工程的顺利开展。在付出诸多的辛苦后,王洪坤同志与机械专业公司安拆人员也积累了经验,增长了技术。一年来,王洪坤同志与贺全副经理和魏铁壮副总工程师以及现场的工人师傅,一起研究吊车的安拆技术和新的措施,总结和掌握了一套完整的吊车安拆技术技巧,使吊车的安装效率、安全性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年初机械专业公司的领导决定培养一支成型的吊车安装队伍,王洪坤同志作为这支队伍主要负责人之一,在实际中通过抓住工人技能培训、奖金分配和思想工作三大主线开展工作。通过早班会和平常的施工向工人灌输机械、起重和吊车安装的一些基本知识,让他们尽快熟悉和掌握吊车安装的程序,提高技能水平,同时让有经验技能水平高的老工人带领年轻新人,身传言教,让新人迅速成长起来。奖金的分配依据出勤、技能和工作态度三个方面的考核,通过民主评议,真正做到公正、公开和透明。面对机械专业公司的安装人员几乎都是临时工,思想也较为复杂,凝聚力不强这一状况,王洪坤同志就对广大职工进行的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通过思想教育来逐渐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团结观念和大局观念。经过一年多来的工作,现在机械专业公司的安装队伍基本上是一支纪律严明、工作高效率、敢打硬仗的专业队伍。12月份公司秋季安全检查组在阜新项目部检查时,对正在施工的安装队伍给予较高的评价。
一路风霜雪雨,挥洒辛勤汗水;一份刻苦钻研,浇铸新的纪录。王洪坤同志正用那无私奉献、勤劳恳干、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发扬着东电四公司职工新的精神风貌。
学习劳模精神,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劳模“爱岗敬业、为国为民的主人翁精神,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拼搏精神,勇于创新、 改进的开拓精神,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精神,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紧密协作、关爱的团队精神”,是各行各业、各岗位在千变万化的复杂社会环境下不断前进的精神保障
有责任的社会人,我们要学习劳模精神,树立起“爱岗敬业、为国为民”的主人翁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创新、寻求突破,克服一切困难,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劳模那种坚定理想信念、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劳动模范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突出的业绩,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有着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干好事业的坚定理想信念我们就要像他们一样,志存高远,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习劳模那种勇于创新、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我们要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寻求革新,创新工作方法
学习劳模那种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拼搏精神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充分说明了事业是实干出来的,任何心存坐享其成、好逸恶劳思想和做法的人是不可能干出一番事业的求真务实、兢兢业业工作,就是我们学习劳模的最好行动
学习劳模那种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精神和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
学习劳模那种紧密协作、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团结就是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