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字(兴)的读音

繁体字(兴)的读音,第1张

繁体字(兴)的读音及字义如下:

繁体兴字笔画:16画。

I

 xīng

 ㄒ〡ㄥ

〔《广韵》虚陵切,平蒸,晓。〕

 1起身;起来。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郑玄笺:“早起夜卧。”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

 晋张协《七命》:“言未终,公子蹶然而兴。”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中:“每五鼓则兴”。

 2兴起。

《易·同人》:“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孔颖达疏:“纵令更经三岁,亦不能兴起也。”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及秦灭汉兴且百年,尚未知修明先王之道。”

 宋苏舜钦《符瑞》:“圣人之兴,必有非常之物,人弗能致者出焉。”

 3派遣;出发。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大尹兴空泽之士千甲,奉公自空桐入,如沃宫。”

 杜预注:“兴,发也。”

 宋李纲《靖康传信录》卷一:“[余]遍观城壕,回奏延和殿,车驾犹未兴也。”

 4徵聚。

周礼·地官·旅师》:“平颁其兴积。施其惠,散其利,而均其政令。”

 郑玄注:“县官徵聚物曰兴,今云军兴是也。”

《三国志·魏志·陈群传》:“昔刘备自成都至白水,多作传舍,兴费人役,太祖知其疲民也。”

 5推举;起用。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

 郑玄注:“兴,犹举也。”

《礼记·中庸》:“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郑玄注:“兴,谓起在位也。”

 明陶宗仪《辍耕录·科举》:“诏曰:其以皇庆三年八月,天下郡县,兴其贤者能者充赋有司。”

 6产生。

《易·归妹》:“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

 高亨注:“兴,犹生也。”

《史记·乐书》:“凡奸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乐兴焉。”

 张守节正义:“兴,生也。”

 唐韩愈《汴州乱》诗:“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

 7犹动。

《周礼·考工记·弓人》:“下拊之弓,末应将兴。”

 郑玄注:“兴,犹动也。”

 8犹作。

《周礼·地官·舞师》:“凡小祭祀则不兴舞。”

 郑玄注:“兴,犹作也。”

 唐韩愈《送穷文》:“凡此五鬼,为吾五患,饥我寒我,兴讹造讪。”

 9犹升。

《礼记·乐记》:“礼乐偩天地之情,达神明之德,降兴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体,领父子君臣之节。”

 孔颖达疏:“降兴上下之神者,兴犹出也,礼乐既与天地相合,用之以祭,故能降出上下之神。谓降上而出下也。”

 10倡导。

《逸周书·武称》:“百姓咸服,偃兵兴德。”

 唐韩愈《潮州请置乡校牒》:“以督生徒,兴恺悌之风。”

 宋王安石《答曾公玄书》:“一兴异论,群聋和之,意不在于法也。”

 11创办;举办。

《荀子·王霸》:“兴天下同利,除天下同害,天下归之。”

 汉桓宽《盐铁论·本议》:“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

 12设立;制造。

 汉班固《两都赋序》:“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

 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该书的译者,已于本月被捕了,他们那里也正在兴文字之狱。”

 13成功;成就。

《国语·楚语上》:“教备而不从者,非人也。其可兴乎!”韦昭注:“兴,犹成也。”

 宋叶适《题椿桂堂》诗:“辞华标角人力能,科名均齐天所兴。”

 14昌盛;兴旺。

《书·太甲下》:“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

《诗·小雅·天保》:“天保定尔,以莫不兴。”

 郑玄笺:“兴,盛也。”

 唐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在周之兴,养老乞言;及其已衰,谤者使监。”

《二刻拍桉惊奇》卷十七:“外公是此间富员外,这城中极兴的客店,多是他家的房子,何止有十来处,进益甚广。”

 15胖。

 明汤显祖《南柯记·贰馆》:“[小]淳于郎比前兴了些。[贴]瘦了些。[老]向前摸摸他,是兴是瘦?”

 16流行;时行。

 唐韩愈《送窦从事序》:“雪霜时降,疠疫不兴。”

 清孔尚任《桃花扇·眠香》:“俺院中规矩,不兴拜堂,就吃喜酒罢。”

《红楼梦》第二七回:“闺中更兴这件风俗。”

 午星《一个红军女游击战士》:“当时,女学生们都兴穿旗袍。”

 17宠惯。

《金瓶梅词话》第四一回:“妇人打着骂道:‘贼奴才,*妇,你从几时就恁大来。别人兴你我却不兴你。’”

《红楼梦》第二一回:“凤姐道:‘都是你兴的他,我只和你算账就完了。’”

 18准许,许可。

《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张太太道:‘今儿个可不兴吃饭哪。’姑娘道:‘怎么索兴连饭也不叫吃了呢?’”华山《鸡毛信》:“以牙还牙嘛!就兴他到根据地抢粮,不兴咱去抄他的老窝?”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七:“停了一会,白玉山问道:‘兴打不兴打?’”

 19或许,也许。

 唐权德舆《省中春晚忽忆江南旧居杂言》诗:“野性惯疏闲,晨趋兴暮还。”

 20语气词。

《诗·大雅·抑》:“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

 郑玄笺:“兴,犹尊尚也。”

 马瑞辰通释:“《尔雅》:‘虚,闲也。’闲即语词。兴与虚双声,兴即虚之假借,亦语词。兴迷乱于政,犹言迷乱于政……‘兴’不为义,《笺》训为尊尚失之。”

 21姓。

 汉代有兴渠。见《后汉书·宦者传·孙程》。

II

 xìng

 ㄒ〡ㄥˋ

〔《广韵》许应切,去证,晓。〕

 1譬喻。

《论语·阳货》:“诗,可以兴。”

 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兴,引譬连类。”

《汉书·刘向传》:“更生伤之,乃着《疾谗》、《擿要》、《救危》及《世颂》,凡八篇,依兴古事,悼己及同类也。”

 颜师古注:“兴谓比喻也。”

 2《诗》六义之一。乃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一种写作手法。

《〈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盖兴者,因物感触,言在于此而意寄于彼。”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赋、比、兴以体制言:赋者直抒其情;比者借物言志;兴者托物兴辞也。是为《诗》之三纬。”

 3喜欢。

《礼记·学记》:“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郑玄注:“兴之言喜也,歆也。”

 4兴致。

《晋书·王徽之传》:“乘兴而来,兴尽便返。”

 唐杨巨源《答振武李逢吉判官》诗:“近来时辈都无兴,把酒皆言肺病同。”

 宋王安石《海棠花》诗:“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

 刘大白《国庆》诗:“我也不说这些话来败你们的兴。”

 5指情欲。

 明冯梦龙《挂枝儿·性急》:“兴来时,正遇我乖亲过。心中喜,来得巧,这等着意哥。”

《四游记·华光与铁扇公主成亲》:“华光见搧二次搧他不动,高声叫曰:‘请快再搧,我兴已发矣。’”

用汉字“兴”造句。

兴xīng xìng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兴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兴 xīng

部首笔画

部首:八 部外笔画:4 总笔画:6

五笔86:IWU 五笔98:IGWU 仓颉:FMC

笔顺编号:443134 四角号码:9080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174

基本字义

1 举办,发动:~办。~工。~学。~建。~叹(发出感叹声,如“望洋~~”)。百废待~。

2 起来:夙~夜寐(早起晚睡)。

3 旺盛:~盛。~旺。~隆。~衰。复~。~替(兴衰)。天下~亡,匹夫有责。

4 流行,盛行:时~。新~。

5 准许:不~胡闹。

6 或许:~许。

7 姓。

详细字义

〈动〉

1 (会意。从舁,从同。舁( yú),共举;同,同力。本义:兴起;起来)

2 同本义 [rise;get up]

兴,起也。——《说文》

夙兴夜寐。——《诗·卫风·氓》

乃寝乃兴。——《诗·小雅·斯干》

三岁不兴。——《易·同人》

其言足以兴。——《礼记·中庸》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王璨《登楼赋》

但国家兴自塑土,徒居平城。——《资治通鉴》

大楚兴。——《史记·陈涉世家》

兴利除弊。——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水波不兴。——明· 魏学洢《核舟记》

怨颇兴。——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兴居(起居);兴辞(起立致辞);兴寝(起卧);兴舍(兴亡);兴废(盛衰;兴亡);兴毁(兴亡)

4 使兴盛;流行 [thrive;prosper;be popular]

——言可以兴邦,有诸——《论语·子路》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司马迁《报任安书》

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资治通鉴》

俺院中规矩,不兴拜堂,就吃喜酒吧。——《桃花扇·眠香》

兴复汉室。——诸葛亮《出师表》

5 又

兴复之效。

6 又

兴德之言。

7 又如:兴国(振兴国家);兴家(振兴门庭);兴道,兴德(振兴道德);兴跃(振兴);兴化(振兴教化);兴邦(使国家兴盛起来)

8 开始办理;创办 [start;build]。

百废具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9 又如:兴立(创建);兴作(着手进行,兴造制作);兴事(兴建政事);兴造(施工建造);兴葺(兴修修理);兴筑(兴建);兴思(构思);兴缮(兴修)

10 推举;选拔 [promote]

进贤兴功,以作邦国。——《周礼·夏官·大司马》

11 又如:兴文(提倡文治);兴氓(举荐民间人才);兴能(推举有才能的人);兴廉(推举廉士);兴义(崇尚道义);兴举(倡导)

12 成功 [succeed]

教备而不从者,非人也。其可兴乎!——《国语·楚语上》

13 又如:兴时

14 派遣;发动 [send;start]

遽兴姜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不敢兴兵。——《战国策·燕策》

王兴甲兵。——《孟子·梁惠王上》

兴师以与楚战。——《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5 征发 [collect,recruit]

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资治通鉴》

16 又如:兴徭(征募役夫);兴积(积聚)

17 作 [do]

凡小祭祀则不兴舞。——《周礼》

18 又如:兴贩(做买卖);兴词构讼(告状;打官司);兴福(造福);兴舞(起舞);兴树(造成);兴喻(打比方)

19 提倡 [encourage]。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20 方言。许可 [permit]。如:不兴胡说

21 宠;惯 [indulge]

都是你兴的他,我只和你算账就完了。——《红楼梦》

1 蓬勃发展;兴旺 [prosperous]

汉室可兴。——《三国志·诸葛亮传》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诗·小雅·天保》

国以民为兴坏。——《新书·大政》

2 又如:兴头(兴旺);兴门(兴旺之家);兴启(昌盛光大);兴平(昌盛太平);兴坏(盛衰);兴运(时运昌隆)

天降滔德,女兴是力。——《诗·大雅·荡》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礼记·学记》

〈名〉

(1) 姓

(2) 另见 xìng

常用词组

1 兴安 Xīng’ān

[Xingan]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的县。著名的古代水力工程“灵渠”就在该县,人口31万

2 兴办 xīngbàn

[initiate;set up] 兴起创办

兴办新式工业

3 兴兵 xīngbīng

[start war;send an army] 调动军队打仗

兴兵讨伐

4 兴城 Xīngchéng

[Xingcheng] 辽宁省锦州市所辖的县

5 兴奋 xīngfèn

(1) [be excited]∶奋起,激动

因好奇心而变得兴奋起来

(2) [sweep off one’s foot]∶ 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狂热的求爱使她极度兴奋

(3) 高兴到极点 [very very happy;be glad very much]

乃大兴奋。——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6 兴奋剂 xīngfènjì

(1) [stimulant;analeptic;excitant;stimulant drug]∶通过直接作用(如兴奋作用)或间接作用(消除抑制性影响)能引起组织(如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暂时增加的药剂

(2) [provocative]∶刺激的事物

7 兴风作浪 xīngfēng-zuòlàng

(1) [stir up trouble;fan the flames of disorder]∶掀起事端,无事生非

可笑那班小人,抓住人家一点差处,便想兴风作浪。——清· 曾朴《孽海花》

(2) [make wave]∶扰乱正常的做法或常规

8 兴革 xīnggé

[initiate and abolish] 兴办和革除

锐意兴革。——清· 张廷玉《明史》

9 兴工 xīnggōng

[start construction] 动工;开始修建

破土兴工

10 兴化 xīnghuà

[the name of a theatrical troupe] 戏班的名称

列兴化于东肆。——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11 兴化部 xīnghuàbù

[the name of a theatrical troupe] 戏班名称

兴化部是日遂凌出 华林部。—— 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12 兴家立业 xīngjiā-lìyè

[make one’s family prosper and establish a competency] 兴建家庭创立事业

13 兴建 xīngjiàn

[build;construct] 建设

又兴建了一个化肥厂

14 兴利除弊 xīnglì-chúbì

[promote what is beneficial and abolish what is harmful] 兴办有利的一面,除去弊端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15 兴隆 xīnglóng

[prosperous;brisk;flourishing;thriving] 兴旺昌盛

先汉所以兴隆。—— 诸葛亮《出师表》

16 兴起 xīngqǐ

[arise;rise] 因感动而奋起

17 兴盛 xīngshèng

[prosperous] 繁荣,旺盛

事业兴盛

18 兴师 xīngshī

[send an army] 兴兵;起兵

兴师问罪

19 兴师动众 xīngshī-dòngzhòng

[move troops about and stir up the people—drag in many people to do sth] 兴:发动。原指发兵出征。后泛指发动许多人

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吴子·励士》

20 兴师问罪 xīngshī-wènzuì

[send a punitive expedition denounce sb publicly for his crimes;send a punitive force against] 指发兵声讨。也泛指责问对方

元昊乃改 元,制衣冠礼乐,下令国中,悉用蕃书、胡礼,自称 大夏。朝廷兴师问罪。—— 宋· 沈括《梦溪笔谈》

21 兴时 xīngshí

[be in vogue] 一时流行;走红

前儿这位太医是最兴时的了。——《红楼梦》

22 兴衰 xīngshuāi

[rise and decline] 兴旺和衰败

23 兴叹 xīngtàn

[heave a sign] 发生感叹

望洋兴叹

24 兴替 xīngtì

[rise and fall]兴盛衰废

以古为鉴,可知兴替。——《新唐书·魏征传》

25 兴亡 xīngwáng

[rise and fall (of a nation)] 兴盛与衰亡

26 兴旺 xīngwàng

[flourishing] 繁荣;欣欣向荣

27 兴修 xīngxiū

[start construction (on a large project)] 动工修建

兴修铁路

28 兴许 xīngxǔ

[perhaps;maybe] 〈方〉∶也许,或许

29 兴学 xīngxué

[establish schools;construct schools] 兴办学校,振兴教育

捐资兴学

30 兴妖作怪 xīngyāo-zuòguài

[stir up trouble;conjure up a host of demon to make mischief;kick up the devil's delight] 原指妖魔鬼怪作祟害人或人装神扮鬼。现在则比喻坏人捣乱破坏,挑起事端

叵耐这厮,帝辇之下,辄敢大胆,兴妖作怪。——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31 兴中会 Xīngzhōnghuì

[Revive China society]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纲领,1895年设总部于香港,筹划准备武装起义,起义泄露后,孙中山被通辑,流亡国外,1905年在日本东京与华兴会、光复会联合成立“中国同盟会”

兴 xìng

基本字义

1 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味。~致。豪~。雅~。败~。游~。扫~。即~。助~。~高采烈。

详细字义

〈名〉

1 兴致,情趣 [excitement;interest;mood to do sth]

遥呤俯畅,逸兴遄飞。——王勃《 滕王阁序》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兴尽晚归舟。——宋· 李清照《如梦令》

2 又如:兴动(兴头高;高兴);兴兴头头(兴致勃勃);兴头子(兴致;兴趣);兴辞(兴趣索然);兴会(兴致;趣味);兴头起意(起兴;动心);兴子(兴致)

3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association;speak first of sth else to lead up to the main theme]

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 清· 洪亮吉《北江诗话一》

4 又如:兴喻

5 情欲 [passion]

兴来时,正遇乖亲过。——明· 冯梦龙《桂枝儿》

6 一种修辞手段,即比喻 [metaphor]

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周礼》

7 又如:兴道(比喻、启发)

〈动〉

1 喜欢;喜爱 [like]

你瞧他兴的这样儿!——《红楼梦》

2 另见 xīng

常用词组

1 兴冲冲 xìngchōngchōng

[with joy and expedition;excitedly] 形容兴趣很浓

2 兴高彩烈 xìnggāo-cǎiliè

[in high spirits;in great delight] 情绪高涨,异常高兴

禄山兴高采烈,居然服了衮冕,由文武官员,拥至席间,高踞上座。——《唐史演义》

3 兴会 xìnghuì

[a sudden flash of inspiration;brain wave] 偶有所感而产生的意趣

4 兴趣 xìngqù

[interest;taste] 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

我对音乐特别感兴趣

5 兴头 xìngtou

[enthusiasm;keen interest] 高兴起劲;起劲的当儿

得了好处你们别兴头,不得呢,你们也别恼。——《一层楼》

6 兴味 xìngwèi

[interest] 兴趣

7 兴致 xìngzhì

[mood] 感兴趣

他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游园会

8 兴致勃勃 xìngzhì-bóbó

[merry;sprightly;feel a surge of exhilaration] 形容兴头很高

谁知他还是兴致勃勃道:“以天朝之大,岂无看文巨眼”——清· 李汝珍《镜花缘》

隐藏更多释义

以下结果由HttpCN提供字形结构

繁体字:兴 异体字:嬹

汉字首尾分解:小八 汉字部件分解:小八

笔顺编号:443134

笔顺读写:捺捺撇横撇捺

“戴”的繁体字:戴

释义

戴[ dài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尊奉,推崇,拥护;姓

组词

爱戴 [ ài dài ] :衷心拥护

穿戴 [ chuān dài ] :穿的和戴的[衣帽、首饰等],泛指装束打扮

拥戴 [ yōng dài ] :推举,拥护

戴孝 [ dài xiào ] :同带孝

插戴 [ chā dài ] :头面首饰;插花戴巾之类的妆扮

造句

在毕业典礼上校长亲自为优秀毕业生佩戴徽章。

北戴河是我国的避暑胜地。

为了尽快赶回家,他披星戴月地连夜赶路。

把李白的诗说成是杜甫的,这不是张冠李戴吗?

当面奉承某人叫做给这个人戴高帽子。

“察”的繁体字是察。

一、拼音:chá

二、释义:

〈动〉

1、(形声。从宀( mián),祭声。本义:观察;仔细看)

2、同本义

3、明察,知晓

4、调查;考察

5、分辨

6、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形〉

1、明显;精明

三、例句:

夫传言不可以不察。——《吕氏春秋·察传》

乃察举吾弟。——《史记·刺客传》。索隐:“犹选之也。”

察臣孝廉。——晋· 李密《陈情表》

观物弗之察矣。——《礼记·礼器》。注:“犹分辨也。”

视之可察 。——《淮南子·说林》。注:“别也。”

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新语·道基》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四、字形:

从宀(mian)从祭。

[ ràng ] 收藏

部首:讠 笔画:5 繁体:让 五笔:YHG

田字格:

笔顺:丶 ㇊ 丨 一 一

名称: 点 横折提 竖 横 横

基础释义

1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弟弟小,哥哥~着他点儿。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 2请人接受招待:~茶。把大家~进屋里。 3索取一定的代价,把财物的所有权转移给别人:出~。转~。那辆旧车~出去了。 4表示指使、容许或听任:谁~你来的。~我仔细想想。要是~事态发展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 5避开;躲闪:~路。请~开点儿。 6被3 7“被”字后面的施事有时可以省略,但“让”字后面的施事一般不能省略,如可说“行李被淋了”,不说“行李让淋了”。 8姓。

详细释义

〈动〉 (形声。从言,襄( xiāng)声。本义:责备) 同本义 让,相责让也。——《说文》 诘责以辞谓之让。——《小尔雅》 让,责也。——《广雅》 且让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让不贡。——《国语·周语》 鲁人以为让。——《史记·齐世家》 众知有为,因让之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又如:让书(有责备言语的书信);让勖(既责备又勉励);让诮(责让讥诮) 退让;谦让 让者,礼之主也。——《左传·襄公十三年》 让文之材也。——《国语·周语》 让,推贤也。——《国语·晋语》 允恭克让。——《书·尧典》。郑注:“推贤尚善曰让。” 退让以明礼。——《礼记·曲礼》 尧让天下于 许由。——《庄子·逍遥游》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坐,不让,欲欢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让梨觅枣(比喻兄弟间的手足情爱);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各不相让;寸步不让;让棋;让衢(让路);让再让三(三番五次地推让);让客(礼让客人);让德(谦让的品德) 推举 哥哥三打祝家庄身亡之后,众兄弟让我为头领。—— 李致远《还牢末》楔子 以一定代价将东西的所有权转给他人 [let sbhave sthat a fair price;make over] 把房子让给远房几家族人来住。——《儿女英雄传》 薛家伏势倚情,偏不相让。——《红楼梦》 又如:让与(把财物或权利移转于别人);让禄(把利禄移转给别人);让国(把国君的地位让给他人);让名(把名誉让给他人);让价;让利销售 请,邀请 。 如:把他让进门来;把客人让进里屋 允许 。 如:公共场所不让吸烟;让他走了 通“攘”。推辞;推让;拒绝 乃惧距天用而让有用也。——《潜夫论·明闇》 又如:让职(辞让官职);让爵(让爵位) 要求 。 如:是他让我来的;她妈妈让她每天练钢琴八个小时 躲避,避免碰到(如突然转身) 。 如:幸亏我让得快,要不早给那辆车撞倒了;让威(避开敌人的锋芒);让开(避开);让辟(退让避开) 用烟酒款待 。 如:让酒(请人喝酒);让烟(请人抽烟);让坐(请客人入座) 通“攘”。 窃夺 治斧钺者,不敢让刑;治轩冕者,不敢让赏。——《管子·君臣下》 骚扰 巨涂则让,小涂则殆。——《荀子·荣辱》 〈介〉 被 。 如:他让自行车撞了;庄稼让大水冲走了 〈名〉 古代的一种礼节仪式。举手平衡状 [put up one's hands to balance] 宾入门皇,升堂让。——《仪礼·聘礼》。郑玄注:“让谓举手平衡也。” 犬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展开更多

组词

转让不让就让出让让步避让让座礼让忍让退让谦让相让让路让位让渡让开让道让与割让禅让让贤互让让茶推让租让揖让辞让躲让尽让诛让小让愧让胶让移让齿让孙让让客让王数让让木

反义词

韩非子·五蠹原文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王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故行仁义者非所誉誉之则害功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令尹曰“杀之”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子暴子也。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矣。

  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

  

  矣。今以为同利者不察之患也然则为匹夫计者莫如修行义而习文学。行义修则见信见信则受事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此匹夫之美也。然则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为有政如此则国必乱主必危矣。故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拔城者受爵禄而信廉爱之说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富国以农距敌恃卒而贵文学之士废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属。举行如此治强不可得也。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于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 且世之所谓贤者贞信之行也所谓智者微妙之言也。微妙之言上智之所难知也。今为众人法而以上智之所难知则民无从识之矣。故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夫治世之事急者不得则缓者非所务也。今所治之政民间之事夫妇所明知者不用而慕上知之论则其于治反矣。故微妙之言非民务也。若夫贤良贞信之行者必将贵不欺之士不欺之士者亦无不欺之术也。布衣相与交无富厚以相利无威势以相惧也故求不欺之士。今人主处制人之势有一国之厚重赏严诛得操其柄以修明术之所烛虽有田常、子罕之臣不敢欺也奚待于不欺之士今贞信之士不盈于十而境内之官以百数必任贞信之士则人不足官。人不足官则治者寡而乱者众矣。故明主之道一法而不求智固术而不慕信故法不败而群官无奸诈矣。

  今人主之于言也说其辩而不求其当焉其用于行也美其声而不责其功。是以天下之众其谈言者务为辨而不周于用故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行身者竞于为高而不合于功故智士退处岩穴归禄不受而兵不免于弱政不免于乱此其故何也民之所誉上之所礼乱国之术也。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而国贫言耕者众执耒者寡也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而兵愈弱言战者多被甲者少也。故明主用其力不听其言赏其功伐禁无用。故民尽死力以从其上。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富也。战之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贵也。今修文学习言谈则无耕之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是以百人事智而一人用力。事智者众则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此世之所以乱也。>>>>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此之谓王资。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儥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

  今则不然士民纵恣于内言谈者为势于外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不亦殆乎故群臣之言外事者非有分于从衡之党则有仇雠之忠而借力于国也。从者合众强以攻一弱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皆非所以持国也。今人臣之言衡者皆曰“不事大则遇敌受祸矣。”事大未必有实则举图而委效玺而请兵矣。献图则地削效玺则名卑地削则国削名卑则政乱矣。事大为衡未见其利也而亡地乱政矣。人臣之言从者皆曰“不救小而伐大则失天下失天下则国危国危而主卑。”救小未必有实则起兵而敌大矣。救小未必能存而交大未必不有疏有疏则为强国制矣。出兵则军败退守则城拔。救小为从未见其利而亡地败军矣。是故事强则以外权士官于内求小则以内重求利于外。国利未立封土厚禄至矣主上虽卑人臣尊矣国地虽削私家富矣。事成则以权长重事败则以富退处。人主之于其听说也于其臣事未成则爵禄已尊矣事败而弗诛则游说之士孰不为用缴之说而侥幸其后故破国亡主以听言谈者之浮说。此其故何也是人君不明乎公私之利不察当否之言而诛罚不必其后也。皆曰“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夫王者能攻人者也而安则不可攻也。强则能攻人者也治则不可攻也。治强不可责于外内政之有也。今不行法术于内而事智于外则不至于治强矣。

  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故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故用于秦者十变而谋希失用于燕者一变而计希得。非用于秦者必智用于燕者必愚也盖治乱之资异也。故周去秦为从期年而举卫离魏为衡半岁而亡。是周灭于从卫亡于衡也。使周、卫缓其从衡之计而严其境内之治明其法禁必其赏罚尽其地力以多其积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天下得其地则其利少攻其国则其伤大万乘之国莫敢自顿于坚城之下而使强敌裁其弊也此必不亡之术也。舍必不亡之术而道必灭之事治国者之过也。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则亡不可振也。

  民之政计皆就安利如辟危穷。今为之攻战进则死于敌退则死于诛则危矣。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穷危之所在也民安得勿避故事私门而完解舍解舍完则远战远战则安。行货赂而袭当涂者则求得求得则私安私安则利之所在安得勿就是以公民少而私人众矣。

  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今世近习之请行则官爵可买官爵可买则商工不卑也矣。奸财货贾得用于市则商人不少矣。聚敛倍农而致尊过耕战之士则耿介之士寡而高价之民多矣。

  是故乱国之俗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其言古者为设诈称借于外力以成其私而遗社稷之利。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其患御者积于私门尽货赂而用重人之谒退汗马之劳。其商工之民修治苦之器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此五者邦之蠹也。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繁体:

韩非子·五蠹原文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王以文学取犯禁者诛而群侠以私剑养。故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法、趣、上、下四相反也而无所定虽有十黄帝不能治也。故行仁义者非所誉誉之则害功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令尹曰“杀之”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以是观之夫君之直臣父子暴子也。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仲尼问其故对曰“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仲尼以为孝举而上之。以是观之夫父之孝子君之背臣也。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而人主兼举匹夫之行而求致社稷之福必不几矣。

  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公私之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

  

  矣。今以为同利者不察之患也然则为匹夫计者莫如修行义而习文学。行义修则见信见信则受事文学习则为明师为明师则显荣此匹夫之美也。然则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为有政如此则国必乱主必危矣。故不相容之事不两立也。斩敌者受赏而高慈惠之行拔城者受爵禄而信廉爱之说坚甲厉兵以备难而美荐绅之饰富国以农距敌恃卒而贵文学之士废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属。举行如此治强不可得也。国平养儒侠难至用介士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于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 且世之所谓贤者贞信之行也所谓智者微妙之言也。微妙之言上智之所难知也。今为众人法而以上智之所难知则民无从识之矣。故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夫治世之事急者不得则缓者非所务也。今所治之政民间之事夫妇所明知者不用而慕上知之论则其于治反矣。故微妙之言非民务也。若夫贤良贞信之行者必将贵不欺之士不欺之士者亦无不欺之术也。布衣相与交无富厚以相利无威势以相惧也故求不欺之士。今人主处制人之势有壹国之厚重赏严诛得操其柄以修明术之所烛虽有田常、子罕之臣不敢欺也奚待于不欺之士今贞信之士不盈于十而境内之官以百数必任贞信之士则人不足官。人不足官则治者寡而乱者众矣。故明主之道壹法而不求智固术而不慕信故法不败而群官无奸诈矣。

  今人主之于言也说其辩而不求其当焉其用于行也美其声而不责其功。是以天下之众其谈言者务为辨而不周于用故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行身者竞于为高而不合于功故智士退处岩穴归禄不受而兵不免于弱政不免于乱此其故何也民之所誉上之所礼乱国之术也。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而国贫言耕者众执耒者寡也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而兵愈弱言战者多被甲者少也。故明主用其力不听其言赏其功伐禁无用。故民尽死力以从其上。夫耕之用力也劳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富也。战之事也危而民为之者曰可得以贵也。今修文学习言谈则无耕之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是以百人事智而壹人用力。事智者众则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此世之所以乱也。>>>>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是故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此之谓王资。既畜王资而承敌国之儥超五帝侔三王者必此法也。

  今则不然士民纵咨于内言谈者为势于外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不亦殆乎故群臣之言外事者非有分于从衡之党则有仇雠之忠而借力于国也。从者合众强以攻壹弱也而衡者事壹强以攻众弱也皆非所以持国也。今人臣之言衡者皆曰“不事大则遇敌受祸矣。”事大未必有实则举图而委效玺而请兵矣。献图则地削效玺则名卑地削则国削名卑则政乱矣。事大为衡未见其利也而亡地乱政矣。人臣之言从者皆曰“不救小而伐大则失天下失天下则国危国危而主卑。”救小未必有实则起兵而敌大矣。救小未必能存而交大未必不有疏有疏则为强国制矣。出兵则军败退守则城拔。救小为从未见其利而亡地败军矣。是故事强则以外权士官于内求小则以内重求利于外。国利未立封土厚禄至矣主上虽卑人臣尊矣国地虽削私家富矣。事成则以权长重事败则以富退处。人主之于其听说也于其臣事未成则爵禄已尊矣事败而弗诛则游说之士孰不为用缴之说而侥幸其後故破国亡主以听言谈者之浮说。此其故何也是人君不明乎公私之利不察当否之言而诛罚不必其後也。皆曰“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夫王者能攻人者也而安则不可攻也。强则能攻人者也治则不可攻也。治强不可责于外内政之有也。今不行法术于内而事智于外则不至于治强矣。

  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故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故用于秦者十变而谋希失用于燕者壹变而计希得。非用于秦者必智用于燕者必愚也盖治乱之资异也。故周去秦为从期年而举卫离魏为衡半岁而亡。是周灭于从卫亡于衡也。使周、卫缓其从衡之计而严其境内之治明其法禁必其赏罚尽其地力以多其积致其民死以坚其城守天下得其地则其利少攻其国则其伤大万乘之国莫敢自顿于坚城之下而使强敌裁其弊也此必不亡之术也。舍必不亡之术而道必灭之事治国者之过也。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则亡不可振也。

  民之政计皆就安利如辟危穷。今为之攻战进则死于敌退则死于诛则危矣。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穷危之所在也民安得勿避故事私门而完解舍解舍完则远战远战则安。行货赂而袭当涂者则求得求得则私安私安则利之所在安得勿就是以公民少而私人众矣。

  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今世近习之请行则官爵可买官爵可买则商工不卑也矣。奸财货贾得用于市则商人不少矣。聚敛倍农而致尊过耕战之士则耿介之士寡而高价之民多矣。

  是故乱国之俗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其言古者为设诈称借于外力以成其私而遗社稷之利。其带剑者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其患御者积于私门尽货赂而用重人之谒退汗马之劳。其商工之民修治苦之器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此五者邦之蠹也。人主不除此五蠹之民不养耿介之士则海内虽有破亡之国削灭之朝亦勿怪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219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