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对比才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到多尔衮到底有多大的胜算可以得到皇位,我们就用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来进行对比。战斗民族看重的自然就是战功,从这方面上来看豪格明显处于一个劣势的地位上。清朝的天下基本上可以说是多尔衮打下来的,比战功恐怕皇太极都要忌惮他三分吧。更何况豪格在战争中的表现确实有那么一丢丢的差劲啊,当初攻打锦州的时候不就因为畏战被皇太极降爵处置了吗。
既然提到了皇太极我们就来看看在上一代皇位之争中他是怎么从多尔衮手中夺得皇位的,其实在当初努尔哈赤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多尔衮就是一个着重考虑的选项,只不过努尔哈赤也是突然间就猝死了。皇太极就近水楼台先得月,逼死了多尔衮的母亲给了他重重的一击才得到了这个皇位。也就是说在上一次皇位之争中,多尔衮就已经有很大的胜算可以称帝了。在经过这么多年的资本积累,两白旗都是他的嫡系军队完全听命于他。而豪格虽说也掌握着两黄旗但那都是皇太极留给他的,豪格并不能完全掌握这两支军队,谈何和多尔衮拼呢?
这么看来多尔衮是不是就已经坐定了皇位了呢,如果说上一次仅仅是因为时间的客观因素与皇位失之交臂的话,这一次似乎有了更多的阻力。首先从皇权的传承上来看,子承父业要比兄终弟及要合理得多,皇太极毕竟有自己的亲生儿子首先要考虑的也因该是他的子们。再说鳌拜、索尼那可都是发了誓的,要是不是皇太极的儿子继位他们就会前去侍候皇太极。
多尔衮不断地加封自己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到皇父摄政王,从这点来看似乎多尔衮有称帝的野心,当然了人到了这个地步有野心也属正常,但是历史妹有如果呀,军方代表多铎的英年早逝对多尔衮有着致命的打击,从此以后多尔衮在军队的支持度逐渐的变弱,特别自己39岁也一命呜呼,所以多尔衮纵观其一生也妹有机会登基称帝,更何况从多尔衮死后两个月就开始反攻倒算来看,他对军队的控制并不牢靠,强如曹操这样的霸主,一生都妹敢称帝,何况多尔衮了。
如何巩固?其实很简单,就一个字,“打”;两个字,“武力”。
其实辽史看起来挺难受的,由于成书时间过于仓促,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开始修撰,翌年三月成书,整个不到一年,而且总裁官脱脱作为大元丞相,本来就要应付各地此起彼伏的义军,实在是力不从心。
所以辽史在二十五史中的评价一直最低,主要的毛病是详略失当,该记的缺失,不该记的又过于啰嗦,本纪、列传、表志中可能都有涉及。
但作为至今为止唯一的一部辽史,其史料价值还是毋庸置疑的。
辽史中本身对耶律阿保机接位、巩固汗位、登皇位的记载虽然都有涉及,但都嫌过于简略。
不过从《辽史》,清朝厉鹗著的《辽史拾遗》二十四卷的记载中,也能大略还原出大概,让我们对这个曾经称雄中国北方的大国一窥全貌。
实际上,从史书中的记载来看,所谓的民选产生首领,只是原始部落时期向国家转化过程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契丹的民选和后来蒙古诸部的推选、女真诸部的推选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在华夏正统记载中,其实我们有更久远的例子,即三皇五帝时期的禅让,黄帝、炎帝、颛顼、帝喾乃至尧舜禹的相互禅让,其实与契丹所谓的民选推举首领非常的像。
比如,炎黄子孙,黄帝曾经“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其实也是战争,然后为天子。
但是禅让制到了大禹时期,就终止了。事实上,大禹先是将帝位让给皋陶,皋陶死的比禹还早;后又让给根基不深得益,益既无威望也无实权,禹的儿子启就此多了王位,在之后,这种所谓的禅让制就终止了,即有德者(其实是实力强者)居之变成了世袭制度。不服?不服灭了你。于是启顺手灭了起兵反抗的有扈氏。
其实辽太祖过程真的差不多。
当阿保机从痕德堇可汗的手中接过契丹汗位,在曷鲁等一番劝进之后,第二年耶律阿保机就取消了推举制,即皇帝位。
事实上,我们在开篇就说了,耶律阿保机维护统治地位的方法就是一个字,“打”。但是打野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契丹诸部对阿保机的挑战主要有所谓的“诸弟之乱”和“盐池之变”。
据辽史:“五年…五月,皇弟剌葛、迭剌、寅底石、安端谋反”,安端老婆粘睦姑告密,阿保机赦诸弟;
“六年冬十月,剌葛破平州,还,复与迭剌、寅底石、安端等反”,又反了。这次是硬碰硬,阿保机“次七渡河”,诸弟各遣人谢罪。阿保机再赦诸弟。
七年诸弟反,在晋王李克用的帮助下,阿保机再次平叛。
该年第迭剌哥图为奚王,又反了。这次阿保机终于忍不住了,平叛以后拘禁迭剌哥,将其统帅的部队分散给其他手下,夺了权。
结果这边平叛迭剌哥之乱,那边那个不安分的弟弟剌葛又反了,还打出了“天子旗鼓”。当阿保机追击平叛的时候,剌葛来了个出其不意,派遣手下寅底石偷袭行宫,差点将阿保机的老巢给抄了。幸好耶律阿保机娶了个好老婆,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断腕太后“述律平”。这个女人临危不乱,指挥若定,奋力反击,将剌葛所自制的天子旗鼓抢了过来。
这次打得很苦,最终走投无路的剌葛投降,阿保机还是没杀他,只是给他改了个名,“暴里”,但这次阿保机开了杀机,“有司上诸帐族与谋逆者三百余人罪状,皆弃市”。
诸弟之乱至此算是告一段落。
但是诸部又开始挑战。这次阿保机以退为进,佯装让出可汗之位,去帝号,但是占住了“盐池(今河北省滦南县境内)”,其他诸部要吃盐,拿东西来换。这种垄断生意使得耶律阿保机越来越富。而他的老婆回鹘人述律平出了个主意,邀请其他七部前来赴宴讲和,设了个鸿门宴。当七部到来之后,伏兵杀出,七部首领全部了账。借此机会,阿保机的帝位才算稳定下来。
所以说,阿保机保住帝位并不容易,实际上是充满了挑战。幸亏阿保机并不好杀,或者也怕杀戮太多引起太多的反抗,所以诸弟尽管多次反叛,他都没有痛下杀手,对于诸部也是只诛首恶,算是没有让契丹分崩离析,这份心胸还是让人颇为佩服的。
三皇五帝时期的禅让是夏启用武力变更为世袭制的,契丹诸部的选举制度其实很类似,到了阿保机这里也是用杀戮制止的。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阿保机平叛的过程中,后兄萧敌鲁有大功,为北府宰相。后族为相自此始。由于辽国后世皇后基本姓萧,所以宰相也基本为萧姓,其实也是阿保机维护帝位的一个有趣的插曲。
历史没有假设,多尔衮不死,也未必能当皇帝。
公元1655年,是为大清顺治十二年。正月,副理事官彭长庚评价多尔衮说:“太宗创业盛京,同事诸王俱树勋劳,而睿王之功为冠。”(蒋良骐《东华录》卷五,顺治十二年正月。)当时,正值多尔衮死后遭到清算之际,这番话对多尔衮来说,应该是公正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多尔衮才被推到了皇太极死后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上。
此时,日薄西山的大明帝国,声势浩大的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还有如日中天的大清朝,三支重要的政治力量逐鹿于中国大地上,已经接近最后大决战的前夜。致使皇太极身后的权力继承变得格外敏感而关系重大。倘若处置不当,为争夺皇位而发生内斗的话,这个政权的前途就谁都不知道会怎么样了。
本来,按照推举制原则,就能力、威望、地位与实力而言,多尔衮最应该被推举为最高权力继承人。偏偏此时的情形已经与努尔哈赤死后大不相同。经过皇太极十七年经营,如今的大清早已不是当年的后金。从人性的层面考察,当年,当所有大小贝勒在代善的带领下,拥戴皇太极即皇帝位,誓死效忠,并全体匍匐在他脚下三跪九叩首时,这一切改变就已经行进在不可逆转的过程之中了。
此刻,在组织结构、决策与施政程序、政策法令、思想观念上,大清政权已经深深地汉化了,在一定程度上就像是大明帝国的缩微版。为此,皇太极生前亲自统领的两黄旗大臣,坚定主张必须由皇太极的儿子继位。他们之中有八个人,聚集到三官庙盟誓,为达此目的,他们不惜以生命相搏。其中,还有人指名拥戴豪格。这就使事情变得异常棘手。
皇太极有十一个儿子,除夭折的三个之外,豪格是最为出色的一个。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比他的十四叔多尔衮还大三岁。从努尔哈赤的时代起,就开始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了。天聪三年,皇太极第一次绕道入关伐明时,在广渠门外,与袁崇焕的宁锦援兵发生激战,豪格勇悍异常,一直冲杀到了护城壕边上,令明军大溃。
豪格也不仅仅是个武夫。在对待大明、朝鲜与蒙古察哈尔的战略关系上,他眼光独到,认为大明是需要首先对付的主要矛盾,并颇有创见地建议,应该想办法联合农民军,共同削弱大明的力量。(《清史稿》列传六,诸王五。)在当时,能够看到这一点的,在王公贝勒中几乎绝无仅有。
豪格与多尔衮多次并肩作战,经常是多尔衮为主帅,豪格为副帅。譬如,那颗传国玉玺就是二人一起拿到的。不过,叔侄之间似乎并没有建立起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情谊。豪格对多尔衮好像也并不服气,或许和他年龄比多尔衮大有关。在围困锦州被处罚时,多尔衮自请死罪,豪格的表态就很有意思。他说:“多尔衮是亲王,我也是亲王,因为他是叔父,所以命令他为主帅。既然他失策犯了错,我跟着他,自然也该死。”(《清太宗实录》卷五十五)这其中,很是别有一番滋味。
没有证据能够证明皇太极对豪格有什么特别的关照。豪格曾经三次被降职和罚款处分,有一次是因为和岳托两个人在一起发牢骚,泄漏了皇太极的谈话机密,被皇太极抓住;第二次是因为有个家伙想拍他马屁,强迫一个蒙古部落酋长把女儿嫁给他,他不治那个马屁精的罪,结果,被父亲皇太极治了自己的罪;第三次就是因为锦州战役,和多尔衮一起被处分。三次被处罚之后,他和多尔衮一样,又凭借战功或出色表现恢复了原来的爵位。
到皇太极去世时,豪格作为四大亲王之一,已经成为大清国位高权重的人物。而皇长子的身份,更令他具有了其他宗室诸王包括多尔衮在内都不具备的优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豪格似乎比多尔衮具有更加充足的理由成为皇位继承人。他的支持者之多,已经成为多尔衮不得不顾忌的力量。
另外一个因素肯定也在两大政治势力的角逐中发挥着潜在的、重大的作用,皇太极生前自领的两黄旗将士和多尔衮三兄弟所属的两白旗之间,关系可能不太和睦,甚至很不和睦。因此,两黄旗的八位重臣特别不愿意看到多尔衮继位。史书记载说,两黄旗八大臣的中坚人物、精兵护军首领“图尔格等人与白旗诸王素有衅隙”,遂调动三个牛录的精兵,全副武装“保护”住了宫门,致使形势变得剑拔弩张。(《清世祖实录》卷三十八,顺治五年四月癸酉。)
这就是十四日凌晨,多尔衮离开三官庙时所看到的情形。
当情绪、情感性因素充分发酵、膨胀到爆炸的临界点时,理智和理性的作用就必定微乎其微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这时,只有那些真正伟大的人物,方才可能运用理性,化解危机。多尔衮一生之中吊诡之处甚多。但在此时,他的确表现出了这种品质。
两年后,当多尔衮已经成为摄政王时,曾经对满清亲贵讲述了当时的情形:
“昔日太宗死时,没有确立继承者,诸王、贝勒、大臣都寄希望于我,他们跪着请求我来继位,我说:你们要是这样说,我就要自刎,誓死不从,这才奉今天的皇上登上了皇位。”(《清世祖实录》卷二十二,顺治二年十二月癸卯。)
多尔衮在此所说的,可能大体是事实。几年以后的顺治九年,清算多尔衮时,那些拥戴他的人谈到了当时的情景:多尔衮的哥哥英王阿济格、弟弟豫王多铎和一批王公贝勒、高级将领确曾跪在多尔衮面前,请求他当机立断继承大位。他们分析形势,认为死心塌地拥戴皇子的就是两黄旗那些人,而甚至在两黄旗中,也有重臣拥戴多尔衮。因此,他们直截了当地告诉多尔衮,不必畏惧两黄旗。(《清世祖实录》卷六十三,顺治九年三月癸巳。)
事实上,精明强干的多尔衮不可能没有注意到双方的实力对比:两白旗全部拥戴多尔衮,两黄旗中,也有两位重臣支持多尔衮。而豪格虽然号称和硕贝勒,实际上真正属于他的兵力却只有七个牛录,尚不足半个旗,加上誓死拥戴皇子的八大臣,主力部队仍然不到两个整旗。(《清世祖实录》卷四,顺治元年四月戊午。)有两红旗拥戴的代善态度暧昧,很有可能是希望皇子继承,被皇太极从莽古尔泰兄弟手中夺来的正蓝旗情况不明,镶蓝旗的济尔哈朗则一面表示支持皇子继位,一面又说需要和多尔衮商量。
在这种实力分布中,双方可能都感受到了形格势禁,都产生了投鼠忌器的心理。多尔衮若欲令智昏,强行继位,势必遭到激烈反弹。其后果无法预料。很有可能像我国历史上那些迅猛崛起的游牧渔猎部族国家一样,经过反复自相残杀之后,飞快地烟消云散在那广阔无边的山野大漠之中。
于是,八月十四日,皇太极死后五天,在大清帝国后继皇帝的推举会议上,出现了一个事先谁也没有预料到的结局。应该说,上述情形是这个结局的重要原因,这个结局则是上述情形的逻辑后果——会议在今日沈阳故宫的崇政殿举行,诸王大臣们列坐于大殿的东西两门房。会议一开始,两黄旗八大臣中的索尼与鳌拜便率先提出,应立皇子继位。多尔衮厉声叱责他们没有资格先说话,勒令他们退出会场。
随后,英王阿济格与豫王多铎提议多尔衮继位,多尔衮沉吟不语,未置可否。多铎即声称:“你若不愿意,就立我为帝。我的名字是在太祖遗诏里的。”
多尔衮迅即反驳道:“太祖遗诏里也提到了肃亲王豪格的名字,不止是你一个人。”这种情形表明,努尔哈赤死前,可能至少在口头上确曾有过遗诏。多尔衮的厉害之处在于,他在反驳多铎的同时,顺便把豪格也排除出了候选人之列。
于是,多铎提议:“既然我不行,那就立长,当立礼亲王代善。”
代善表示:“睿亲王多尔衮如果同意继位,当然是国家之福。既然他不愿意,就应该立皇子。豪格是皇长子,应该立他。”代善也够狠,仿佛不经意之间,便堵死了多尔衮的路。
豪格说:“我福小德薄,不配担当大任。”然后,豪格离开了会场。
这时,两黄旗拥戴皇子的大臣们佩剑上前,说:“我们这些人食于帝,衣于帝,皇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皇帝的儿子,我们宁愿跟随皇帝于地下。”
见此情形,代善说:“我是皇帝的大哥,我老啦,皇帝在时,我都不参与国家大事,现在哪里还能过问这么大的事?”随即起身离开了会场。阿济格见多尔衮已经继位无望,也跟在代善后面走掉了。
留在会场中的多铎不再讲话,一直在观望中的济尔哈朗更是一言不发。多尔衮则当机立断地表态说:“你们说的有道理,我赞成由皇子继位,现在,豪格既然没有这个意思,就应该立皇九子福临为帝。他年纪小,由我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等他成年之后,我们即行归政。”
多尔衮的提议,显然满足了多数人的意愿,立即获得通过。大家按照惯例共同盟誓,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效忠皇帝,绝无异心云云。
这一段过程,在清代官方史书上失载,所以在《清实录》、《清史稿》中均无从查考。有一位朝鲜人质写的秘密报告留下了这次推举会议的记载。这位人质是朝鲜国王的世子,他在滞留沈阳期间,颇受满清王公贝勒们的礼遇,交游十分广泛,了解许多大清朝高层的秘辛,并不定期地撰写“秘密状启”报告给本国政府。其作用类似我们今天密级很高的内参、情况简报或间谍收集的情报。他曾经参加了皇太极的丧礼,上述事迹便保留在此人留下的《沈馆录》一书卷六“沈阳状启”中,应该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有一种说法,认定当时推举福临的人是济尔哈朗,而不是多尔衮。不知此说从何而来,想必不是信口一说。
多尔衮出人意料地推举出一个六岁的孩子继承皇位,显然与游牧渔猎部族国家政治权力传承中的深层精神不符。因此,王公贝勒们盟誓之前,镇国公艾度礼便表示“二王强迫我们盟誓,我心里实在不服,不过是表面顺从,主人年纪太小,我觉得很不爽”,“二王掌握权力,也不合我心意”。然后,在盟誓之前,先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焚告上天。(《清世祖实录》卷五,顺治元年五月癸未。)
另外两个人也对这一结果感到不满,开始出来活动,试图推翻既成事实。这两个人一个是代善的儿子硕托,一个是萨哈廉的儿子即代善的孙子阿达礼。他们二人在诸王公贝勒已经对天盟誓,但小皇帝福临还没有举行仪式登基之时,动员大家推翻成议,拥戴多尔衮。结果,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是代善出面,告发自己的一子一孙违反誓约,最后,二人被毫不容情地处死。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是被逼无奈还是大义灭亲,代善在付出惨痛代价的情况下,又一次发挥了安全阀与稳定器的作用,其凛然不可侵犯的警世作用应该是巨大的。
历史上,在我国古代游牧渔猎部族中,许多分裂、仇杀与消亡都是在此种情形之下发生的。后来的事实发展表明,在几大政治势力的形格势禁之下,特别是在汉民族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之下,多尔衮的做法可能是顾全大局、防止内乱发生的唯一有效途径。此时,坚定拥护皇子继位的两黄旗八大臣中,有六人又一次来到三官庙聚会,他们发誓要“六人如同一体,辅佐幼主”。(《清史稿》列传三十六,索尼。)福临继位后,他们中的几位迅速向多尔衮靠拢,不再理睬豪格,令豪格极度郁闷。此种情形再一次表明,此时的大清国,已经在精神层面上潜移默化地发生了深刻变化。
清朝皇帝和历史上王朝一样实行世袭。太祖努尔哈赤之后的11帝都是他的子孙。但是袭位方式与历代不大同。
历代由皇帝的嫡长子继位,并且要先预立为太子。清朝不守这个规矩,继位的不论是否皇长子,除了载淳外,无一是长子。载淳曾有一弟,出生后未命名就死了,因此无人与他争王位。继位也不一定要先预立为太子。清朝的继位法几经变化。开始实行汗位推选继承制,太宗、世祖和圣祖都是由皇室贵族推选的。圣祖想效法汉族历代做法,开始立嫡长子允礽为皇太子,后来发现他不理想,又把他给废了。后来是皇四子胤禛争到了皇位。
鉴于过去几代皇子争位刀光剑影的残酷教训,世宗发明了一种秘密建储(储,储君,太子)法:把挑选出来准备继位的皇子姓名写好,放于匣中,置诸乾清宫正中顺治帝御书“正大光明”匾之后。皇帝死后,取出宣读,新君即位。这种办法用到道光。这段时间秘密建储也有中途改变的。乾隆帝即位后立皇次子永琏为太子,乾隆三年永琏夭亡,乾隆帝改立皇十五子永琰(永琰后改为颙琰)。咸丰传位是临终召王大臣承写珠谕,立皇长子为皇太子。至于后来同治帝死后由载湉继位,是为光绪帝,光绪帝死后由溥仪继位,是为宣统帝,则是由慈禧太后懿旨确定的醇亲王载沣。
说到元朝,可能很多人都会感到对这个朝代的陌生,的确,以元朝为背景的电视剧是非常少的,而很多人接触历史都是通过电视剧,虽然它们表现的未必真实,但影响力却是非常大的。元朝虽然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但是统治的时间非常短,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但是尽管只有这一点时间,前后却一共出了十一个皇帝,平均下来十年不到就会换一个,这是为什么?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建国97年,却出了11个皇帝,康熙和乾隆两位加起来都一百多年了,可见元朝统治阶级也不算太平。
不过在元朝97年的统治时间里,开国皇帝忽必烈占了24年,最后一位元顺帝占了36年,其余的九位一共占了47年,可见权利的更替是多么的频繁。其中少的一年左右,多的也不到十年,如此激烈的权利争夺背后,是蒙古统治阶落后文化思想在推波助澜。
蒙古人作为中原王超的统治者,其汉化程度几乎没有,撤了忽必烈稍微了解汉子文化,第三位皇帝铁木尔了解一些外,其余的皇帝连汉语都不会说。而且元朝当时还在执行原始的奴隶制度,皇帝对待大臣还像对待家奴一样非常信任,所以大臣们的权利非常之大,甚至已经达到了左右皇帝人选的程度。
元朝没有健全的王位继承制度,也没有采用嫡长子继位制度,而是由长老们推荐产生,因为第三个皇帝铁木尔没有子嗣,导致了之后皇权争夺持续混乱,各种阴谋层出不穷,这是猪元朝皇帝多的一个主要原因。
元朝时期,我国领土达到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上疆土面积最大的朝代了,元朝也是第一个少数民族执政的大一统的朝代,不过元朝的寿命并不长,只有97年,但是在这就是97年间,元朝总共欢乐十一位皇帝,并且要注意的数据是元朝的第一任皇帝在位24年,最后一任皇帝在位36年,其余的9位皇帝加起来在位才38年,为什么元朝皇帝的更替这么平凡呢?是因为寿命太短?但是忽必烈就活到了八十多岁啊!其实元朝皇帝在位时间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元朝并没有实行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选择的是亲中选贤和大汗推举制,因此每个皇族直系后裔都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也是因为这样,元朝的的皇位争夺就更加激烈了。当然,历朝历代的皇位之战都是很激烈,但是因为嫡长子继承制的约束,皇子间的争斗稍微还能得到遏制。元朝在忽必烈的时候就用过了嫡长子继承制,他就将自己的嫡长子立委了太子,但是太子死得早,太子之位就落到了太子的儿子铁穆耳身上,不过后来因为铁穆耳没有子嗣,因此他死后的皇位继承特别激烈。这也死为什么中间这38年就换了9位皇帝的原因。
第二、元朝设置了中书省、枢密院等机构,大臣有参与御前奏闻的权利,加上蒙古人不喜欢早朝,皇帝给了很大的权力给宰相,宰相帮皇帝处理政务,这也直接导致了宰相手中权力过大,甚至能左右皇帝,直接威胁到了皇权,元朝后期也出现了大臣夺皇位的现象,皇位更换频繁就再正常不过了。
三、元朝建立后,并没有接受儒家思想,也没有同化汉人,并且很多政策都是针对汉人的。比如汉人杀了蒙古人需要偿命,但是蒙古人杀了汉人只需要赔一头毛驴就行,这导致了蒙古族和汉人之间的矛盾,得民心者得天下,失去国家占绝大多数人口的支持,元朝皇帝安于享乐,纵欲过度,元朝皇帝活不久是必然的。
1、皇太极 这才是大清最伟大的领袖!为大清获取天下建立了基础,与他同时代,军事上没有人可以匹敌他!政治上也是无与匹敌!其功绩包括建立汉八旗、推举制改成世袭制、军事上,把蒙古、大明、朝鲜都打成狗!从未一败!
2、顺治 傀儡+废物。不解释
3、康熙大帝 康麻子 大笔一挥 尼布楚条约 300w领土割让俄罗斯,开启清朝首次割土求和先例,其为了摆脱蛮夷的衣裳。做出一副热爱科学的样子。。等需要科学来推广的时候,又说,大清骑射得天下。。其他都是歪门邪道
4、雍正。大清不可多得的好皇帝 在位期间 整肃朝纲,大力反贪同时更是注意民生,为所谓的“康乾盛世”打下基础
5、乾隆(Emperor qianlong)在这期间的重要事件有大兴文字冤狱、《四库全书》的编撰等。其中四库全书变成了四库毁书。毁的书比编的书多,蛮夷皇帝自卑心里暴露无遗,而凶残的文字狱更是胜过他的祖父 大清衰弱于此时
6、嘉庆 国内首次爆发大规模的起义,在位期间 危机四伏 渣!
7、道光皇帝 渣!
8、咸丰 渣!
9、同治 渣!
10、光绪 渣但好歹还有点想法!
11、宣统 渣!
努尔哈赤:这孩子其实是个军事能力很强的部落酋长。。政治能力为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