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杆立杆施工规范

电线杆立杆施工规范,第1张

1、杆、塔基础及组立

11 杆塔高度的选择

一般 10、12米水泥杆及10米钢管杆仅适用于单回路线路;15米水泥杆及13米钢管杆适用于单回路线路及双回路线路;18米水泥杆及16米以上钢管杆适用于三回路线路及四回路线路;低压线路一般主干线路不小于10m,接户杆不小于8m。

12 水泥杆组立

水泥杆组立后横纵向偏差、埋深符合规范要求;新立电杆应有超出地面300毫米防沉土台,沥青路面、水泥地面或砌有水泥花砖的路面不应有防沉土台。

13 铁塔组立

铁塔基础应制作混凝土保护帽,直线型塔经检查合格后可随即浇筑保护帽;耐张型塔应在架线后浇筑保护帽。

2、横担和螺栓安装

21横担安装

横担安装平整牢固,符合规范要求;直线杆单横担应装于受电侧;分支杆、90°转角杆及终端杆当采用单横担时,应装于拉线侧,导线为水平排列时,上层横担距杆顶距离不宜小于200mm。

22 螺栓安装

螺栓紧好后,螺杆丝扣露出的长度;单螺母不应小于2扣,双螺母可平扣;螺栓穿入方向:由送电侧向受电侧或按统一方向,立体或平面结构都是由内向外,垂直方向者由下向上;中间位置由左向右(面向受电侧)或统一方向。

3、绝缘子安装

中压线路直线杆采用针式、柱式绝缘子或棒式绝缘子,耐张杆采用两片悬式绝缘子和耐张线夹;低压线路绝缘子的选择性应与杆型、导线规格相匹配,直线杆一般选用ED型蝶式瓶,95mm2及以上应选用针式瓷瓶;裸导线耐张杆截面70mm2及以上应选用悬式瓷瓶,绝缘导线耐张杆应全部选用悬式瓷瓶。

4、拉线安装

41 拉线制作方法

▲图 普通式

▲图 预绞式

42 拉线类型

普通拉线、水平拉线(绑桩拉线)、弓型拉线(自身拉线)、顶(撑)杆。

43 安装要点

▲图 普通 拉线

1)拉线棒露出地面长度宜为05-07米,腐蚀地区拉线棒直径应适当加大2mm~4mm或采取防腐措施;

2)拉线与杆夹角应不小于 45 ° 特殊情况下不小于 30 °;

▲图 防风拉线

3)防风拉线与杆夹角应不小于30°;

▲图 水平拉线

4)水平拉线穿越公路时,对路面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6m,拉线柱应向张力反方向倾斜 10 ° ~ 20 °;

▲图 顶(撑)杆

5)顶(撑)杆底部埋深不宜小于05m,且设有防沉措施

▲图 弓型拉线

6)安装后拉线绝缘子应与上把拉线抱箍保持 3m 距离;

7)当拉线从导线之间穿过及拉线松脱可能碰触导线时应装设绝缘子,拉线绝缘子的安装位置为最下层导线以下,并且在拉线断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不应小于25m;

▲图 防撞标识

8)城区或人口聚集地拉线安装完成后应在地面以上部分安装拉线警示保护管及防撞标识。

5、10KV线路架设

51 导线架设

导线弧垂偏差符合规范要求,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宜一致,水平排列的导线弧垂相差不应大于50mm。

52 导线的相位排列方式

▲图 三角排列

▲图 水平排列

▲图 垂直排列

三角和水平排列时面向受电侧从左到右 A B C,垂直排列从上到下为BAC。

53 导线固定绑扎

1)耐张线夹选用

裸导线架设一般采用NLD型耐张线夹,绝缘导线架设时应使用NEJ或NLL绝缘楔型耐张线夹,型号应与导线截面相匹配。

▲图 顶槽扎法

▲图 边槽扎法

2)直线杆柱式绝缘子导线固定应采用顶槽绑扎法

直线角度杆采用边槽绑扎法,柱式、针式绝缘子导线应固定在转角外侧的槽内;瓷横担绝缘子导线应固定在第一裙内;直线跨越杆,导线应双固定。

3)要求

裸铝导线在绝缘子或线夹上固定应缠绕铝包带,缠绕长度应超出接触部分30mm。铝包带的缠绕方向应与外层线股的绞制方向一致;绝缘线与绝缘子接触部分应用绝缘自粘带缠绕,缠绕长度应超出绑扎部位或与绝缘子接触部位两侧各30mm;绝缘线路扎线应使用截面不小于4mm2的单股塑料铜线进行绑扎。

▲图 没有采用绝缘线做扎线

54 承力接头的连接

1)在一个档距内,同一根导线上的接头不得超过一个,接头距导线固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05m;绝缘导线不应有接头,跨越公路、铁路等不应有接头;

2)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向的导线严禁在档距内连接。

55 非承力接头的连接

1)耐张杆、分支杆各相跳线弯曲弧度应一致,各线夹应朝向一致, 裸导线连接可使用并沟线夹、弹射楔形线夹(安普线夹)、线路C型线夹;绝缘线连接可使用带绝缘罩的弹射楔形线夹(安普线夹)、C型线夹或穿刺线夹;

2)铜、铝导线连接时候必须采用铜铝线夹、铜铝鼻子过渡或采用弹射楔形线夹(安普线夹)、C型线夹或穿刺线夹。

六米。

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米,拉线柱的倾斜角宜采用10°—20°。道路从词义上讲就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厂矿道路、林业道路、考试道路、竞赛道路、汽车试验道路、车间通道以及学校道路等,古代中国还有驿道。

赏析:

《周礼·夏官·司险》:“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 

柳宗元《伯祖妣赵郡李夫人墓志铭》:“王氏姑定省扶持,自扬州至于京师,道路遇疾,遂馆于陈氏。”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直生道:‘小生有个旧友刘念嗣 ,家事尽也温饱,身死不多时,其妻房氏席卷家资,改嫁后夫,致九岁一子,流离道路。’” 

老舍《正红旗下》十一:“可惜,那时代的道路很坏:甬路很高,有的地方比便道高着三四尺。”

可以,但是会有安全员隐患。

配电线路电压为36kV~405kV,称高压配电线路;配电电压不超过1kV、频率不超过1000Hz、直流不超过1500V,称低压配电线路。

配电线路的建设要求安全可靠,保持供电连续性,减少线路损失,提高输电效率,保证电能质量良好。

法律分析:拉线应无断股、松弛和严重腐蚀,水平拉线对通车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6m,拉线棒应无腐蚀、变形、损伤及上拔等现象,拉线基础应牢固,周围土壤无突起,无剥落开裂等现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六十六条 在一些情形之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报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其中就包括为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情形。同时,第六十六条还规定了,因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收回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对土地使用权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这个是不一定的,高磅下线被拉细,拍面变硬,球在线床停留的时间更短,需要有更集中的发力,而且耐久度下降。但如果你的发力很好(瞬间发力),磅数低的话会觉得拍面有“粘球”的感觉,所以磅数选择要和自身的发力水平和发力技术结合。

另外球拍的设计也会影响磅数,现在大部分球拍都是大拍面,但是一些拍面小或者线孔密集的球拍,可以适当降低磅数,因为线的排列更密,线床硬度更高。

还有就是高低磅也和球拍类型相关,一般我会把头轻的球拍磅数适当提高,增加球在拍面的接触时间,可以更好的将力量传递给羽毛球,否则会有发飘的感觉。

其实你这个问题,在超级羽论坛已经有人专门解释过,比我说的还详细,你可以去这个论坛看看。

工地上的五菱线是什么

你说的五菱线是建筑上的术语, 实际上五菱线应该叫五零线

五零线就是高为50公分的线。是一条辅助线,便于工人直观的控制、量测高。

五零线分建筑五零线和结构五零线。

建筑五零线,一般置于建筑物的底层,建筑物正负零以上500mm,主要作用为一建筑物标高控制基点,二建筑楼地面工程标高控制线,还有窗门的位置标高,以及地面抹灰、吊顶、踢脚线等的标高。

结构五零线就要控制结构施工过程中结构面的标高,如混凝土浇筑时。一般相差在30mm左右,由设计确定。

结构施工图中所示标高,就是结构标高,结构标高是楼地面完工前的标高,与建筑标高相差一个装修做法的高差,所以要分清楚结构图中与建筑施工图中的±0000位置不是同一个绝对高程。

工地上的“放线”是指什么

放线,就是按照图纸,将建筑物的轴线、轮廓线、标高等画到现场固定的桩、基础、墙、楼板上弧。

具体操作是用相应的仪器(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等),从基准点(或事先设置好的参考点)引到施工现场。

施工里地落线是什么

防止触电

在工地施工或盖楼上,“放线”是什么意思?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放线的目的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形状和高程标定在施工现场的地面上,并在施工过程中指导施工,使工程严格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建设。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作不仅是工程建设的基础,而且是涉郸工程质量的关键。

施工放线的第一步是复核规划定点位置一般施工总平面图上绘出的座标,由规划技术人员现场定位,而规划定位是理论值与现场建筑物的实际位置有差别,一定要复核、纠正。需综合设计意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位置,然后将控制点引出建筑物场外,保护好桩位。

建筑物轴线、标高。常规做法是打龙门桩、钉铁钉,标记红三角标高。再接各分层工序,依次往上弹线;挖土方洒灰线,捣制垫层后弹墨线,特别注意,垫层上要弹出柱子的位置,且用红油漆标记四个角,以便柱子钢筋定位。在地梁处(±0000)准确弹出各轴线网,且要复核,如A—B轴间5000,复核时应从B—A测量,再测建筑物总长与各轴线间相加是否吻合。

各轴线垂直引上,分楼层弹置确定控制轴网,标高由一条柱、墙角处引上,分楼层标志50cm线或者100cm线,四周每道墙、柱上均弹水平线。施工放线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要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马虎 。关键轴线、尺寸都由施工技术员亲自操作并报监理复查。

建筑施工放线是一项运用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多项知识结合的综合技术,包含有多种技能,需不断总结经验掌握技巧,善于运用,能提高效益。

在工地上,经常听工人们“做线条”和“粉线条”这些词,请问具体的线条是指什么啊?谢谢!

做是支模支设

粉是抹灰

线条有的是建筑造型,需要专门制作的一种类似小构件的形式,也有线条是成品,如石膏线条。

请问一下工地里常说的放线 还有线孔 这个线是什么东西 干什么的

放线是技术人员根据图纸轴线位置定出来控制线,一般用激光铅锤仪控制垂直度,用经纬仪控制角度和投直线。用墨斗弹出。这项是建筑专业的基本功。

放线控是为了放线而专门设置的孔洞,方形,边长15-20cm,根据需要,不宜太大(后期不好修补),也不宜太小(容易和下边楼层出现偏移,不能使用)

在建筑工地上翻线是什么意思

我们通常叫做“放线”,就是将施工图纸上的轴线、结构边线,标高线等投放到地面或者墙面上,用于实际施工中的结构定位,保证按图施工。

施工上放线是什么意思

放线就是使用专业的仪器(包括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大钢尺、塔尺、墨斗、盒尺、木桩、小铁钉、红蓝铅、工程线等),按照总平面图及单体建筑图纸上所标注的尺寸,把建筑物的平面按1:1的比例放到施工现场,再按所放出的线进行施工。

工地放线是什么?怎么去放?

放线技术(参考百度文库)

建筑施工放线是施工管理人员的基本技能之一。每项建筑工程施工开始就是施工定位放线,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由于放线错误造成的房屋错位,不能满足功能设施要求的现象,屡见不鲜。施工放线是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的一环。下面共同探讨建筑施工测量放线技术。

1一般矩形建筑物放线技术

11施工放线的第一步是复核规划定点位置一般施工总平面图上绘出的座标,由规划技术人员现场定位,而规划定位是理论值与现场建筑物的实际位置有差别,一定要复核、纠正。如2005年由本公司负责承接施工的广西都安县人民 办公大楼工程,若按规划定点放线,一条长长的弧线错位100cm,无法吻合。由于面积特大,相关尺寸多,用有关座标设计的理论有错误,设计图改正后,再规划定点,重新放线,与之相连的外广场又不吻合,只能根据现场实际调整合适,历时10多天纠正。需重新放线纠正定位的工程还有本公司施工的河池市教育局住宅楼、金城江区食品公司住宅楼等等,故不能完全按规划定点放线,需综合设计意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位置,然后将控制点引出建筑物场外,保护好桩位。

12第二步是测定

建筑物轴线、标高。常规做法是打龙门桩、钉铁钉,标记红三角标高。再接各分层工序,依次往上弹线;挖土方洒灰线,捣制垫层后弹墨线,特别注意,垫层上要弹出柱子的位置,且用红油漆标记四个角,以便柱子钢筋定位。在地梁处(±0000)准确弹出各轴线网,且要复核,如A—B轴间5000,复核时应从B—A测量,再测建筑物总长与各轴线间相加是否吻合。

各轴线垂直引上,分楼层弹置确定控制轴网,标高由一条柱、墙角处引上,分楼层标志50cm线或者100cm线,四周每道墙、柱上均弹水平线。施工放线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要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马虎。关键轴线、尺寸都由施工技术员亲自操作,如钢卷尺的“0”起点距尺端有100mm左右,而皮卷尺的“0”起点是扣勾的端点,若拉尺时一端是一个民工,一端是技术员,由于民工看错尺位经常出现放线误差10cm的事,所以技术员必须仔细复查。

2常见异形平面建筑物放线技术

21弧线

确是一个圆或一段弧需有圆心和半径,才容易求得。但若缺少圆心怎么办?采用弓高法(微积分),宜州市政广场工程面层,其半径为200米,圆心在室内,无法确定。只能求得圆弧上两点再通过计算,得出一个点后再分段求得另一个点,逐步分下去,以微小的直线段组合成圆弧。

22圆心的引用

定位圆心在场地平整时尽可以应用,而挖土方时,或建筑往上伸高,圆心点即被占用或无法延高,需采取引线控制。例如,都安县行政办公大楼的圆心点从开始到最后抹灰,都要用到,必需精确地引出,挖基础土方时,需保留其到其他基础垫层完成及弹线后才能破坏,然后垂直层层向上引用控制点。行政办公大楼平面图由两个1/4圆和两个矩形组成,其中一个的圆心可按楼层引上去,而另一个圆心在建筑物之外无法引上。±0000以上施工放线将经纬仪置于圆心,按弧角分多线垂直引上,再在各楼层平面以弓高法分出内外弧线。

23直角(垂线)做法

放垂直线或直角是施工放线最基本的方法,每个工程要用无数次,在放线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才能速度快、效率高。

231勾股定理

它适合20米以内的定位放线,是最简单方便的手工放线,如独立柱基础框边及轻短的建筑物轴线。若延长线过长,则造成误差较大。

232等腰三角形法

已知一条直线段,做垂线段用此方法将准确、快捷地做出垂直线。

233工具法

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图、制作出大小直角三角形、矩形、圆形框,在放线时找到轴线即套上模型非常快捷精确地弹出柱>>

施工员在现场弹的最长的线是什么

注意到问题说的是“弹”的墨线,而不是问“放”的轴线或放的灰线。

所以应该是整板基础上弹的混凝土墙的定位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290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