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闯关东,闯出了哪几位最著名的人物?

山东人闯关东,闯出了哪几位最著名的人物?,第1张

闯关东称得上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人口迁移活动。山海关的城门,就是关内和关外的分界线。从清朝到民国,无数迫于生计的山东人开始往关外寻求活路。从十九世纪开始,由于黄河下游天灾不断,山东一带的农民顾不得朝廷的禁令,纷纷冒着危险闯入东北,这就是闯关东的来历。

东北金帮的开山祖是山东人孙继高,金帮称之为“把头始祖”。不仅金帮的开山祖是山东人,金帮亦多为山东人。在淘金的山东人中,最著名的是夹皮沟金矿的韩宪宗。韩宪宗是文登韩家庄人。嘉庆年间,韩宪宗的父亲韩元毓从山东逃难到东北,辗转多地,最后定居于吉林省桦甸木箕河地窨子。

挖人参,俗称“放山”,也叫“走山”。民间传说,第一个放山人是山东莱阳人孙良。他原是个穷苦的长工,听说长白山有种名叫“棒槌”的植物,比金子还贵重,便与同乡张禄跋山涉水到长白山去挖人参。俩人干了3年,挖了不少人参,商定再分头干3天,然后打点行装回山东老家去。谁知,张禄一去,再也未归。孙良急了,到处寻找,找了7天7夜也没找到。干粮早吃光了,他又累又饿,昏倒在蜊蛄河旁边。不知过了多久,他醒了过来,捧了几口河水喝了,看见水底有只蜊蛄,抓来活嚼生吞了。身上有了点力气,他抓起一块尖石,在一块大石头上刻画着:

家住莱阳本姓孙,漂洋过海来挖参。

路上丢了亲兄弟,沿着古河往上寻。

三天吃了个蜊喇蛄,不找到兄弟不甘心!

写完,便昏死过去,再也没有醒来。后来的放山人尊奉他为“老把头”,即“开山祖”。传说 农历三月十六是他的生日,放山人就把这天作为他们的节日,祭祀老把头,祈求一年的丰收。

闯关东是指清朝顺治年间到中华民国这个 历史 时期,具体时间为顺治八年(1651年)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先后闯关东的山东人高达2500万人。

绝大部分闯关东的山东人都默默无闻。但也有少数著名的人物,在东北广阔的大地上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赵尚志:原籍山东省齐东县,其祖辈闯关东至辽宁省朝阳县落户,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始人和***之一。


杨明斋:原籍山东平度人,是中国***创始人之列的重要党史人物,中国最早的***(俄共)。


王德林:原籍山东沂南县人,东北国民抗日救国军总司令。


王德泰:原籍山东莱州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


夏云杰:原籍山东沂水人,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军长。

祁致中:原籍山东曹县人,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军长。

杨子荣:原籍山东牟平人,中国人民解教军特级侦察英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吴俊升:原籍山东济南人,咸丰末年祖辈迁到奉天省昌图府(今辽宁省昌图县)落户,奉系军阀主要首领。

张宗昌:原籍山东掖县(今莱州人),奉系军阀之一,曾任直鲁联军总司令。

"座山雕"张乐山:原籍山东昌潍人,被其堂兄带到东北,以伐木为生,后加入土匪,以有三绝,被推为匪首。

孙继高:原籍山东人,东北金帮的开山祖,金邦称之为"把头始祖"。

韩宪宗:原籍山东文登人。嘉靖年间,韩宪宗的父亲韩元毓从山东逃难到东北,是淘金的著名人物。

孙良:原籍山东莱阳人,放山(挖人参)第一人,被称为"老把头"即"开山祖"。

中国近代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分别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闯关东” 一词不仅仅代表着是山东人转移到东北四省,因为清末年间民不聊生,山东人、河北人、安徽人、江苏人、山西人等从关内迁移至关内。当然,在清咸丰年间之前是不可能的,因为东北是清朝的发源地,祖龙出自东北,甚至在清康熙开始修建长城来阻止关内人去关外,直到咸丰年间。



关东往往指的是函谷关以东,闯关东是一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他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



闯关东有名的山东人不是很多,但电视剧《闯关东》很是火了一把。



赵尚志: 祖籍山东省齐东县,其祖辈闯关东至辽宁省朝阳县,长大后加入了中共组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始人和***之一;



“座山雕”张乐山: 原籍山东昌潍人,其堂兄将其带入东北伐木为生,后加入土匪,后因其有三绝,被推为匪首;战斗英雄杨子荣深入匪巢,活捉座山雕”张乐山。



不是山东人的名人有:杨靖宇、赵一曼、张作霖、“辽西巨匪”杜立三等。

相比较这些具有传奇色彩的人,闯关东的人大多都默默无闻,而在那个战火纷飞,灾害频发的年代,所有闯关东的人都是不平凡的,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经历,都应该在 历史 的年轮上刻上一笔。

“空手套白狼”:张宗昌。

一、出身贫寒,闯关东谋生

张宗昌,生于1897年,山东省掖县人。

1897年,胶东灾荒,张宗昌闯关东谋生活。

一路又偷又抢,还当了一段土匪。

1899年,应募到中东铁路当筑路工,为俄国人打工。

他身材高大,重义轻利,逐渐在工人中树立了威信。

而且,他还自学成才,学会了俄语,因此也受到了俄国人的重视。

后被俄国人派到西伯利亚,充任当地金矿的总工头。

在金矿,他又练得一手好枪法。

二、投身革命,谋杀陈其美。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黄兴派人到东北去招兵,张宗昌带领金矿的一帮子朋友投身革命,在陈其美手下任骑兵团团长。

袁世凯忌惮上海的革命党人陈其美,要冯国璋想办法除掉他。

冯国璋给了张宗昌五万大洋,让其去谋杀陈其美。

1916年,张宗昌欺骗陈其美,说有一公司想在银行贷款,只要陈其美提供担保,就可以给予一大笔“好处费”。

当时革命正需要经费,陈其美本来不太愿意,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

第二天到约定的饭店去协商并签订合同。

不料中了埋伏,被张宗昌提前安排的杀手当场刺杀身亡。

陈其美

三、投靠奉系,空手套白狼。

在江西吃了败仗,张宗昌在直系混不下去了,再次回到东北,投靠奉系。

张作霖好吃好喝地招待他,但就是不给他安排职务。

这一天,张作霖过寿。

张宗昌大摇大摆地去贺寿,但所送寿礼只是两个箩筐,且空空如也。

张作霖装作不解其意,便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张宗昌说,大帅呀,我想为您挑重担,但苦于没有扁担呀!

言外之意,就是想让张作霖给他“重担”挑,让他当官。

张作霖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过了几天,张作霖对张宗昌说:

吉林的高士傧,联合土匪卢永贵叛变了。

我给你200支铅弹枪,你去把他们消灭了,让别人看一看你的本事。

不然,别人不服你,我无法重用你,你就无法在奉系立足啊。

张宗昌一听,当即拍了胸脯:

大帅,我只需要你封我一个“官帽”,允许我对外宣称是你亲自任命的“平叛总司令”,其他什么也不需要,你那200支铅弹枪我也不需要,你就坐等我凯旋而归吧!

就这样,张宗昌带着自己原来的班底,只有十来个弟兄,出发了。

一路上,他只干三件事:

一是,每到一个山头,他就亮出自己的招牌,画一个大饼,吸引收拢土匪。

二是,每到一个城镇,敲诈当地商户财主,软硬兼施,让其“捐款”。

三是,每到一地,重金求购良马。

到了黑龙江,张宗昌手下已经有了800多人。

可就是没有武器。

他去求黑龙江督军吴俊升,见面礼就是一路上他买来的100匹骏马。

吴俊升爱马如命,一见到张宗昌如此会来事,一时来了兴致,便问道:

效坤啊,咱奉系是一家人,你这么做让我怎么感谢你呢?有什么困难你尽管讲!

张宗昌说,吴督军啊,我没有什么困难,就是求吴督军给我准备800口棺材。

噢?

吴俊升大惑不解。

张宗昌说:我手底下有800多弟兄,可是没有一件武器,这一次去平叛,就是去送死,所以

明白了!

吴俊升一拍桌子,大声命令到:来人呀,把武器库打开,让张将军自己选武器!

就这样,张宗昌“空手套白狼”,没向张作霖要一兵一卒,一枪一弹,就打败了吉林的叛军。

吴俊升

四、主政山东,“三不知”将军。

张宗昌虽然是一方大员,但内战混乱,贪财好色,生活奢靡,一派军阀作风,不改土匪习气。

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多少钱、多少姨太太。

人称:“三不知”将军。

张宗昌与部分姨太太准备逃往日本

五、东山再起,被仇人刺杀。

到了韩复榘主政山东的时候,张宗昌贼心不死,还想东山再起。

他向韩复榘吹牛说,早晚需要他帮忙,只要他回到山东,大旗一竖,聚集个几千人马,不在话下。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韩复榘认为张宗昌贼心不死,还想东山再起,便暗中起了杀心。

韩复榘开始“做局”。

他先是假意邀请张宗昌回山东共商大计。

张宗昌不知是计,欣然前往。

这边儿,韩复榘暗中将其行程,详细告知张宗昌的仇人郑继成(其父被张宗昌所杀)。

待张宗昌从山车欲返回北京的时候,在火车站,被郑继成刺杀身亡。

张宗昌回到山东

大清顺治年间,今山东威海乳山司马庄于宾、于朋、于友三兄弟渡海来到吉林省梨树县大榆树村,从此在此落地生根。道光时,因水患迁至大泉眼村。1843年,于文斗在此出生,自幼跟随父亲学习耕种、经商,家业逐渐扩大,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豪。同治年间,于文斗创办了“丰聚当”钱庄,经营粮栈、油坊、酒坊、皮毛行、布庄、茶庄、铁木社、杂货铺、食盐、木材、土地等多种产业,称得上是富甲一方。于文斗有三个孩子,老大于凤彩,老二于凤翥,老三于凤至。

光绪年间,时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派新民府营带张作霖剿匪,结果张作霖被土匪围困,时任梨树县商会会长的于文斗出面,找老乡吴俊升将其救出。于是,张作霖与于文斗结为把兄弟,二人成了生死之交。张作霖向于文斗许诺,将来若有出头之日,定与于文斗结为儿女亲家。

后来张作霖果然发迹,成为东北王。1909年,张作霖与于文斗为当时年仅十一岁的于凤至和年仅八岁的张学良定下婚约。1915年,于凤至与张学良结婚。张作霖死后,张学良接手张作霖的江山,于凤至也成为了东北第一夫人。


在中国的 历史 上,出现了几次人口大迁移,有下西洋,走西口和闯关东,其中闯关东迁移人口数量最多,规模最大。

在清朝存在以前,闯关东的人数量很少,闯关东都是冒着生命危险,那时过来的人,大部分是以山东人为主,他们是在山东的威海,烟台坐私船偷渡。为什么要冒着危险闯关东呢?主要是山东人多地少,时常闹干旱,闹蝗虫,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闯关东。

关东是以山海关为界。关东是以山海关以北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省称为关东。

在清朝的存续期间,是不允许关内的人到关东以外来的,看管的很严格,清朝主要是想留着东北的大本营,不想让人开垦和破坏。

到了1911年以后,清朝政府倒台,到1912年,北洋时期和民国时期,山东的大量难民开始闯关东,同时还有河北的,安徽的,河南的,江苏的,陕西的山西的,以山东的人最多,水路,旱路两条路线并行。水路走大连和营口港,旱路走山海关。每年都移民50万~100万左右,高峰时期达到200万,据有关资料统计,到了1949年,关内移民数量达到两千万之多,在中国解放前夕,东北有3000万人口,其中有2/3是山东和其它省份的后裔。


辽阔广袤的黑土地,不仅养育了关东人,同时也养育了关内山东和其它省份的人,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使大东北发展很快,当时成了全国的娇娇者,并且出现了许多的精英。

电视剧《闯关东》,以朱开山一家人为典型代表,描写了闯关东的一路的艰辛,在黑龙江落脚以后奋斗的艰苦过程,把朱开山,文他娘,朱传文,朱传武,朱传杰那文和鲜儿一家人描写和抒发的淋淋尽致,闯关东是一部血泪史和奋斗史。

能敢闯关东的大部人都是精英,在一代一代繁衍中,出现了许多的杰出人物,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张作霖。

张作霖生于辽宁海城小洼村,1875年生,很多人认为张作霖是东北人,他生于东北,但他的祖籍是山东人,是闯关东的后裔。



其一,在1913年,张作霖写了“丧母哀启”期中在悼词中写道:作霖先世,自山左移省海城县,居与海城西小洼村,这个山左就是山东的代称。

其二,《中华民国陆海空大元帅张公行状》中写道:“公作霖,字雨亭,奉天省海城人氏,远祖居山东,清道光初徒居海城”。由此可见,张作霖的祖籍是在山东省。

对于张作霖的祖籍众说纷纭。有的人说张作霖的祖籍是河北省的,但大部分资料表明,张作霖的祖籍在山东。


根据张学良的口述,张学良说他的老家在河北大城县。但这里有个故事,在过去,张作霖的家庭没有男孩,都是女孩,在过去没有男孩是要绝后的,于是张家就从张作霖的舅舅家,把张作霖过继给老张家,张作霖生于老李家,实际上张作霖姓李,老张家的祖籍在山东,张作霖是在山东长大的,李姓是张作霖和张学良的祖先。

在那个年代,关内闹干旱,赤地千里,张作霖的曾祖父张永贵,带着妻儿老小,随着流民开始闯关东。

到了关外后,几经迁徒,历经了多少磨难,最终张永贵过户到海城叶家铺子小洼子村。


由于东北的土地肥沃,张永贵和子女又勤勤恳恳的务农,后来在海城的小洼子村就扎下根了,他的父亲叫张有财,在张作霖年幼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带着三个孩子,又下嫁到辽宁黑山县二道沟村,嫁给了一个兽医。

张作霖跟他的继父开始学兽医,后来在清朝反抗日本侵略朝鲜时,张作霖又当过兵,去过朝鲜打过仗。清军战败后,张作霖回到老家二道沟村,受他的岳父举荐,成立了保险队,当上了保险队长。



后来不一发不可收拾,在新民府当过三营营长,五营营长,后来又当过中将27师师长。剿灭过巨匪杜立三,在吉林,内蒙,黑龙江剿过匪,很有成效,最终成为东三省的东北王。

第二次直奉大战打败了直系的吴佩孚,张作霖又打进北京城,任陆海空大元帅,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在位期间,坚决抵制日本的腐蚀和拉拢,拒绝签订卖国条约,并且不承认以前北洋政府跟日本签订的条约,惹怒了日本政府,1928年6月3号张大帅回奉天时,当列车行驶到沈阳皇姑屯附近时,被日本间谍预埋的炸药当场被炸身亡。

张作霖是闯关东后裔杰出的代表,是一代枭雄。

其实当初的山东人闯关东也是迫于无奈,所谓的闯关东其实就是去东北闯荡。要知道现在山东可是我们国内的一个人口大省,而在民国时期,山东的人口同样也是非常的多,但山东境内的土地资源又比较的稀少,所以当时很多山东本地人根本就吃不到饭。迫于无奈之下,这部分人只能够去东北闯荡。

为什么山东人要去东北闯荡呢?

实际上当时的东北相对来说应该是比较荒芜的,人口特别的稀少,但是的确特别的多,所以很多山东人觉得可以去东北那边,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开垦出一些土地,这样就能够种植出很多的粮食,自然也就能够解决粮食的问题了。实际上现在的东北工业已经确实是比较厉害了,不过在民国时期,东北这边确实不算特别的发达。

还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原因,就是因为辽东半岛实际上就在东北,但是在明朝之前,辽东半岛一直都是归属于山东的,当时很多山东人都被规划为了辽东人,所以如果从血缘这个层面来讲,山东和东北一直都是挨得比较近。另外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之间其实只有一条海而已,如果大家走水路那么路程算是比较近的,来去也算是比较的方便,所以但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去东北闯荡。

可能很多人又要问了,那么当时苏浙沪这一带其实是比较富裕的,那为什么山东人不来这边发展了?其实这又要涉及到很多问题了,如果山东人到苏浙沪这一带来发展,那么就要面临语言不通的问题,习俗不一样的问题,很多人可能没有办法适应,所以来苏浙沪这边发展还不如去闯关东。

山东人闯关东,闯出了哪几位最著名的人物?

一、孙继高

东北金帮的开山祖是山东人孙继高,金帮称之为“把头始祖”。不仅金帮的开山祖是山东人,金帮亦多为山东人。

二、韩宪宗

在淘金的山东人中,最著名的是夹皮沟金矿的韩宪宗。

清末吉林桦甸一带地方头领。又名韩现宗、韩效忠,绰号“韩边外”。奉天复州(今辽宁复县)人,原籍山东登州府。咸丰初年,因, 负债逃入吉林夹皮沟一带,聚众盗挖金矿。不久,声势渐大,流民趋之。成丰四年(1854),被众淘金工人推举为自卫团团长。同治五年(1866),应吉林将军富明阿之招,助剿“马贼”,因功奉旨奖六品军功,并恩准在桦树林子、木齐河一带开荒数百垧,得到官府认可。很快在柳条边外的长白山下的深山密林中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小王国,时人称“韩边外”。后经吴大澄的安抚,授韩宪宗为南山练总,予五品顶戴,统管长400公里,宽250公里的广大地区,自称是“威震江东”。甲午战争爆发后,积极募军抗日。光绪二十三年(1897)病故,其长孙韩登举继承祖业,成为“韩边外”头领。

三、孙良

挖人参,俗称“放山”,也叫“走山”。民间传说,第一个放山人是山东莱阳人孙良。他原是个穷苦的长工,听说长白山有种名叫“棒槌”的植物,比金子还贵重,便与同乡张禄跋山涉水到长白山去挖人参。俩人干了3年,挖了不少人参,商定再分头干3天,然后打点行装回山东老家去。谁知,张禄一去,再也未归。孙良急了,到处寻找,找了7天7夜也没找到。干粮早吃光了,他又累又饿,昏倒在蜊蛄河旁边。不知过了多久,他醒了过来,捧了几口河水喝了,看见水底有只蜊蛄,抓来活嚼生吞了。身上有了点力气,他抓起一块尖石,在一块大石头上刻画着:

家住莱阳本姓孙,漂洋过海来挖参。

路上丢了亲兄弟,沿着古河往上寻。

三天吃了个蜊喇蛄,不找到兄弟不甘心!

写完,便昏死过去,再也没有醒来。后来的放山人尊奉他为“老把头”,即“开山祖”。传说 农历三月十六是他的生日,放山人就把这天作为他们的节日,祭祀老把头,祈求一年的丰收。

闯关东是悲壮的 历史 ,是山东穷苦农民面对严峻生存考验之时的奋起求生运动。当年,他们中的男人推着独轮车,车上坐着自己的老婆孩子。小孩子在哭泣,老年人拄着拐杖,一家老小,相依为命。他们知道关外是未知的世界,可是他们还是勇往直前,他们互相扶持,共同患难,走向前方,沿途都有他们留下的痕迹

朱开山他们一家

黄庭利(黄瘸子)掖县今莱州市人,先别管他黑道儿白道儿的,但他是中国最厉害的小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353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