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要做汉中王的时候 为什么要让马超上表朝廷?

刘备要做汉中王的时候 为什么要让马超上表朝廷?,第1张

其实说到刘备汉中王这个头衔,还有曹操的魏王这个头衔,我一直弄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叫,他们为什么都不叫皇帝呢其实这是由于当时的情况决定的,其实还有特别有意思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刘备要做汉中王的时候,其实是有让马超去上表朝廷的,那么这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公元216年,汉献帝被迫封曹操为魏王。

公元219年,刘备自立为汉中王,立刘禅为太子,还治成都。

这些都不是汉献帝的意思。

既然曹操挟持汉献帝,威逼汉朝封他作魏王,那刘备自称汉中王就有榜样了。之所以要写个表上去,是想给朝廷说一声,吾刘备还是靠自己的力量作王了。同时也警告曹操别太放肆。

其实,三国中想当皇帝称王称霸的不少。象二百五袁术,庇大点个淮南也要称帝,结果瞬间被众人秒杀。就在于他势力不济,他的底气有传国玉玺。但玉玺不变现(现金,兵力)又有什么用所以,死翘翘了。

在乱世,想称王逼宫,有足够的兵力或势力就可以了,别搞什么上表什么花里胡哨的事。曹操被臣下推为魏王,他真不想当,荀彧就不会死。但他当了,还加九锡。当然那张遮羞布还是上了的。曹丕逼宫,华歆作先锋,丕"不得已",再三推托,还是坐上了皇位。而早作的"伪禅书"也是让汉帝鉴了字的。后来的"翻板",贾充上表逼宫曹氏后人,一个模子两个朝廷。再后来,刘裕之与司马德文,还是同一版本建刘宋朝廷……

回头说刘备要当汉中王。这是"版本"起于刘邦,谁不知道刘邦用巴蜀汉中出关与项羽争得天下现在地盘有了,做汉中王就是囊中之物了。

但,程序和礼仪还是要。遍观硕大王廷,真还找不出几个世代公侯,朝廷命官。功夫下得深,铁捧变成针(真)。还找到几个。尤其是马孟起。祖上是赫赫有名的"马革裹尸"的伏波将军马援。为汉有大功,封在西北作一方诸侯。其父马腾,东汉末大将,为除"国贼"为国尽忠。马超为反曹操,连家都丢了,正在为兴复汉室效力于麾下。实在可以让他出头上表朝廷如此这般……

于是公元219年,刘备上书朝廷,由于某种原因,万般无奈"”被推举为汉中王",今上表奏请……

曹操接过一看,勃然大怒:织席小儿,安敢如此可回头一想,他是学我曹孟德的样,怪他不得。朝廷就准了。

朝廷鞭长莫及,不准又能哪样

其实,这表上不上都没关系。同意不同意,这汉中王刘备当定了。

再读《三国演义》,进一步认识了刘备的成功不易,认识了刘备称王称帝的能力。从他称“汉中王”一事中,明白了他那高超的驭人术!

一,称王背景

刘备取得成都后,下一个目标是汉中。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9年),刘备亲率大军北上汉中,与夏侯渊、张郃等人对峙。建安二十四年春,黄忠于定军山斩杀夏侯渊,迫使曹操亲自领兵从长安南下。刘备占据险要据点,采取守势,以逸待劳。曹操率军前来,急攻不下,相持一段时间后,于夏天退军。自此,刘备战胜曹操,完全占据汉中一带,所辖面积、人口进一步扩大,手下能人猛将众多,综合实力达到顶峰,诸葛亮三分天下的目标得以实现。

二,“上表”的学问

此时刘备据荆益二州,又新得汉中,手下人才济济,五虎上将威镇一方,诸葛亮年富力强,魏延也于这一年起势,成为镇守汉中的大将,此外还有法正、李严、董和、刘巴、马良、刘封等人。建安二十四年秋,刘备集团借势上表汉献帝,尊刘备为汉中王。奏表共有一百二十人署名,蜀汉集团有头有脸的人物基本上都在表里。

古时上表,十分讲究排名先后,在这份表里,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分别排名第5至第8位,排在他们前面的4位是马超,许靖,庞羲和射援。其用意在哪里?

此时诸葛亮的头衔是“军师将军”,关羽的头衔是“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张飞的头衔是“征虏将军新亭侯”,黄忠的头衔是“征西将军”,而马超的头衔是“平西将军都亭侯”。但这里只有马超的“都亭侯”和关羽的“汉寿亭侯”是通过汉天子册封的,上得了台面,张飞的侯是刘备自己封的,诸葛亮、黄忠的将军名号也是刘备给的,刘备还没有称王称帝,所给的封号也就不够正统。

不过马超的“征西将军”却并非是天子册封,而是马超自称,后投靠刘备时刘备亦称其为“征西将军”,相当于只得到了刘备的肯定。上表时把马超放在第一,关羽往后排,是刘备集团考虑到需要拉拢的人比较多。马超名门之后,世镇西凉,还曾自统一方,大败曹操,名声地位都得到广泛认可,且又新降刘备。

奏表用马超的名字打头,相当于对外既用了马超的名声,对内又安抚了马超的情绪,一举两得。

上表时,许靖的头衔是“左将军长史领镇军将军”。许靖是当时的名士、评论家,以仁义宽厚闻名天下。许靖在朝为官时,他的堂兄欲起兵攻打董卓,许靖害怕董卓加害自己,便弃官出逃。后辗转投奔数人,在刘璋的邀请下来到了蜀地,任蜀郡太守。刘备帅军包围成都时,许靖企图**出城投降,但事情败露,并未成功。刘璋投降后,刘备因许靖主动投降而看不起许靖。法正劝刘备说许靖这种徒有虚名而无实才实德的人很多,但他的名声早已传开,如果不以礼待之,会被天下人说轻视贤才,不利于招揽天下志士。许靖从此一生都得到很高的礼遇,但并未得到重用。许靖在这次排名中位列第二,主要是借用他超高的名气为刘备做宣传。

庞羲在表中的头衔是“营司马”。庞羲是刘璋手下的重臣,曾帮助刘焉建立益州政权,后作为托孤重臣辅佐刘璋,是当时有名的氏族领袖。刘璋投降后,刘备为表明对刘璋旧部的态度,让庞羲做了营司马。这里把庞羲的名字排在第三,一是为了对内进一步拉拢刘璋旧部,二是对外表明蜀地旧臣对刘备的支持。

射援当时的头衔是“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也是一位后世记载不多,但当时颇有名气的人物。他与庞羲一样都是刘璋手下的重臣,虽然名气不如许靖,地位不如庞羲,但他的岳父可是鼎鼎大名的皇甫嵩。皇甫嵩是汉末的“天下第一名将”,曾率军平定黄巾之乱,升任“车骑将军”,领冀州牧,被封为槐里侯。董卓被杀后,皇甫嵩率军诛灭董卓宗族。皇甫嵩晚年历任车骑将军、太尉、光禄大夫、太常等职位,受汉末天下将士爱戴,威名远扬。射援被排在第四,主要是因其身份特殊,天下无人不知他岳父皇甫嵩。

三,实权倾斜

上表称王后,刘备又调整人事,实权向诸葛亮,关羽等人倾斜。从而看出,上表排名的用意,一是借名人之名,为自己捞好处,二是安抚蜀地本土官员,平衡各方力量。

在刘备称汉中王之后,关羽被封为前将军,假节钺,地位又到了左将军马超之上。为刘备拿下西川和汉中立下大功的法正被封为尚书令。实力派魏延也被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而称王奏表上排名前4的马超、许靖、庞羲、射援,虽然也一同受封,身居高位,但此后一生也并未获得多少实权。从这次称汉中王奏表的排名和随后的封赏、任用,足以看出刘备高超的驭人之术。这大好局势,却因关羽丢失荆州而变化,也十分令人惋惜。

三国时期的刘备之所以自封为汉中王,而不是蜀王,主要是因为以下三方面原因,1、刘备利用“汉中王”这个封号来宣告自己的正统地位;2、刘备也希望获得汉朝臣子的助力;3、刘备是想告诫天下人,汉中是他刘备的

1、刘备利用“汉中王”这个封号来宣告自己的正统地位

首先,刘备虽然出身不怎么高,但是刘备好歹也是正统的“汉朝皇室后裔”,尽管刘备当时已经穷困潦倒了,但是为了夺取天下,自然也需要一个正当理由和高贵的身份,所以刘备选择自封为汉中王,既能够显示自己是正统的汉族皇室之后,还能够表明自己“匡扶汉室”的态度。

2、刘备也希望获得汉朝臣子的助力

其次,若是刘备当时称自己是“蜀王”的话,那么刘备在三国之争中,跟吴国和魏国就没有什么区别了,都是在当时的乱世之中推翻汉朝的统治,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

但是刘备自称为“汉中王”就不一样了,这个封号能够显示出刘备匡扶汉室的态度,那么汉朝的忠臣就会帮助刘备夺取天下,这个效果就好比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很显然刘备这一招的成效远远比不上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3、刘备是想告诫天下人,汉中是他刘备的

最后,我们都知道刘备其实从头到位都没有完全掌控汉中过,所以刘备这么做也是“阴”了曹操一波。当时曹操占据了汉中一部分地区,刘备自称是“汉中王”,就是告诉天下人,刘备只想要汉中这一块地方,汉中也是理应归他刘备的,结果还被曹操抢走了一部分,这样既能够显示自己没有野心,也能搞坏曹操的名声。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率兵进攻汉中,派遣吴兰、雷铜等夺取武都。公元219年,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并派遣刘封、孟达等占领上庸。同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在刘备称汉中王之前,其势力包含了巴蜀之地、汉中郡以及荆州的部分地区。不过,其核心区域还是以蜀地为主,也即和先秦时期古蜀国的范围比较一致。那么,问题来了,刘备控制巴蜀之地,为何不称蜀王,而称汉中王?

首先,在东汉末年,虽然存在刘备、曹操、孙权等势力,但是,这些势力名义都是属于东汉王朝的,也即都是汉献帝刘协的手下。在此基础上,曹操在东汉王朝之下建立魏国这一封国,至于“魏王”的称号,也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魏国存在一定的关系。而就孙权来说,后来称吴侯、吴王,也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存在直接的关系。与此相对应的,就刘备的地盘来说,尤其是今四川省一带,在春秋战国时期为古蜀国的疆域。在此基础上,刘备称蜀王,显然是比较合适的,而汉中只是一个郡,在范围上是明显小于蜀地或者巴蜀之地的。

对此,在笔者看来,刘备之所以称汉中王,而不是蜀王,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在东汉末年,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也即刘备的毕生心愿,就是恢复东汉王朝的江山。在此基础上,刘备如果称蜀王的话,很可能会给外界一个自己准备割据一方的信号。换而言之,刘备称蜀王之后,很难再用匡扶汉室来凝聚人心了。因此,刘备虽然占据了巴蜀之地,其核心地盘也是蜀地为主,但是,刘备依然不会称蜀王,这是和自己的旗号相违背的事情。当然,说到这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刘备之后会建立蜀汉呢?

值得注意的是,就刘备建立的国家,本来的国号只有“汉”,刘备自己也被称之为汉昭烈帝。只是,因为刘备势力主要在蜀地,所以,后人将其称之为“蜀汉”,实际上,对于刘备、诸葛亮、赵云等人来说,显然是不认同“蜀汉”的说法。另一方面,就刘备来说,之所以称汉中王,这是因为汉中处在关中和巴蜀之地的交界地带。刘备称汉中王,表达了自己以汉中作为跳板,以此北伐中原、恢复汉室江山的态度。虽然刘备没有北伐中原,但是,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北伐、姜维北伐,确实是以汉中作为跳板和平台的。

最后,进一步来说,刘备称汉中王,也表明了自己不满足于割据一方的态度。此外,刘备称汉中王,也是在效仿自己的祖先汉高祖刘邦。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鸿门宴之后,项羽便领兵西进,项籍入咸阳,烧阿房宫、杀秦王子婴。又分封各路将军为王,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地是巴、蜀和汉中共四十一县,都城为南郑(今陕西南郑)。对于汉高祖刘邦来说,也占据了蜀地,不过,其封号却是汉王,而且,刘邦定都的南郑,也在汉中之地。而这,体现出刘邦重视汉中、不愿意在蜀地安于现状的态度。因此,在数百年后,刘备攻占了和刘邦当年差不多的地盘后,选择称汉中王(因为刘邦使用了汉王的称号,刘备显然不能再使用汉王了),而不是蜀王。对此,你怎么看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224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