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在水浒传中的前后变化

宋江在水浒传中的前后变化,第1张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他的前后变化见证了这部小说的主题转变和角色发展。以下是对宋江的前后变化的具体描述:

1 落草原因:宋江最初是出于对朝廷的忠诚而反对草寇,然而,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事情之后,他被逼上了梁山,成为了草寇。

2 领导风格:宋江在成为梁山好汉之前,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说话不多。然而在成为梁山好汉之后,他开始逐渐改变自己的领导风格,采用了一些策略来控制梁山的局面,比如排座位、划分势力范围等。

3 目标追求:宋江在前期的主要目标是自保,同时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然而在后期,他开始追求更高的目标,比如推翻朝廷、解放百姓等。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到宋江在《水浒传》中的前后变化,从一个小吏到成为草寇,再到掌控梁山的局势,最后追求推翻朝廷的目标。他的变化不仅体现了个人成长的过程,也反映了整个社会背景的变迁。

宋江在江湖上德高望众,又由于在宋王朝当小吏期间的衙吏的经历,可谓有非凡的组织能力。宋江上粱山后,由于客观形势对起义军的发展极为有利。加上他有一定的威信、经验和才能,山寨的确一天比一天更加兴旺起来,山寨的纪律日益严明,山寨的影响日益扩大,许多江湖上的草莽英雄不断慕名而来。

仗义疏财,广交好汉

在整个梁山好汉中,宋江的影响力最大,在江湖上山东及时雨,好汉宋公明的名头可算是非常的响亮。当年宋江只是郓城的一个小小的押司,他就以自己的仗义疏财,结交好汉,乐于助人,而天下扬名。江湖上无论上不上梁山,只要是好汉,都愿意结交宋江这个朋友。在古代,这个信息流通不太顺畅的年代里,有这样的影响力是很不容易的。而且宋江这个人对待自己的朋友,可谓是极为上道,有的时候甚至利用自己职务之便为那些,和朝廷作对的英雄好汉的大开方便之门,受过他恩惠的英雄好汉不在少数。

吴用的谋划

吴用与宋江第一次见面是在去往江州的路上,当时的宋江因为在浔阳楼里念了一首反诗,被官府缉拿,最后发配到了江州。宋江当时在江湖上的名气很大,有“及时雨”之称,吴用也一直很敬佩他。两人一见如故,在许多地方都有共同的见解,遂成至交好友。后来,宋江上了梁山泊,成为其中的一员。在宋江上了梁山泊后,吴用更是让出自己二把手的位置。当宋江与晁盖的意见出现分歧时,吴用更是坚定的站在宋江这一边。晁盖死后,在吴用的谋划下,宋江成功成为梁山泊的新首领。

恩惠使然

晁盖天王已经去世,重新选举带头大哥,众多受过宋江恩惠的好汉,毫无疑问的都选边站在了宋江这里。还有一些虽然没有受到过宋江恩惠,甚至之前都没有和宋江见过面的英雄好汉,因为江湖上传颂的宋江的英雄好汉事迹,也愿意支持宋江,这才保送宋江成为了梁山头把交椅的拥有者。

  宋江

  宋江绰号:及时雨宋江

  宋江是整部《水浒传》中第一号人物,作为文学形象,也是最丰满、最立体、最复杂、最有艺术魅力的一个人。

  在《水浒传》中,宋江原为山东郓城县一刀笔小吏,字公明,绰号呼保义。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因晁盖等黄泥冈劫生辰纲事发,宋江把官军追捕的消息告知晁盖。及晁盖等上梁山后,遣刘唐送来书信(招文袋)及五十两黄金酬谢。不料,此信落入其妾阎婆惜之手。无奈,宋江怒杀阎婆惜,发配江州,与李逵等相识。却又因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幸得梁山好汉搭救,在刑场把宋江救上梁山,坐了副头领。后在攻打曾头市时,晁盖眼中毒箭而亡,遂坐上头把交椅。日后,宋江率众为朝廷招安。在历次讨伐其他起义军的过程中,梁山好汉死伤甚众,宋江本人也被所赐御酒毒死。

  宋江在一百单八将中排名第一,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晃天王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二十二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

  朱仝义释宋公明

  ●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第三十三回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

  ●第三十六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

  ●第三十七回

  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大闹浔阳江

  ●第三十九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

  ●第四十一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

  ●第四十二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第四十七回

  扑天雕双修生死书

  宋公明一打祝家庄

  ●第四十八回

  一丈青单捉五矮虎

  宋公明二打祝家庄

  ●第五十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第五十七回

  徐宁教使钩镰枪

  宋江大破连环马

  ●第五十九回

  吴用赚金铃吊挂

  宋江闹西岳华山

  ●第六十三回

  宋江兵打北京城

  关胜议取梁山泊

  ●第六十四回

  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第六十七回

  宋江赏马步三军

  关胜降水火二将

  ●第六十八回

  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第六十九回

  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宋公明义释双枪将

  ●第七十回

  没羽箭飞石打英雄

  宋公明弃粮擒壮士

  ●第七十六回

  吴加亮布四头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

  ●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两赢童贯

  ●第七十八回

  十节度议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败高太尉

  ●第七十九回

  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两败高太尉

  ●第八十回

  张顺凿漏海鳅船

  宋江三败高太尉

  ●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买市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诏破大辽

  陈桥驿滴泪斩小卒

  ●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蓟州城

  卢俊义大战玉田县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渡益津关

  吴学究智取文安县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战独鹿山

  卢俊义兵陷青石峪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战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将

  ●第八十八回

  颜统军阵列混天象

  宋公明梦授玄女法

  ●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阵成功

  宿太尉颁恩降诏

  ●第九十回

  五台山宋江参禅

  双林镇燕青遇故

  ●第九十一回

  宋公明兵渡黄河

  卢俊义赚城黑夜

  ●第九十三回

  李逵梦闹天池

  宋江兵分两路

  ●第九十五回

  宋公明忠感后土

  乔道清术败宋兵

  ●第一百回

  张清琼英双建功

  陈[]宋江同奏捷

  ●第一百五回

  宋公明避暑冶军兵

  乔道清回风烧贼寇

  ●第一百七回

  宋江大胜纪山军

  朱武打破六花阵

  ●第一百九回

  王庆渡口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

  ●第一百十回

  燕青秋林渡射雁

  宋江东京城献俘

  ●第一百十一回

  张顺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润州城

  ●第一百十二回

  卢俊义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战毗陵郡

  ●第一百十三回

  混江龙太湖小结义

  宋公明苏州大会垓

  ●第一百十四回

  宁海军宋江吊丧

  涌金门张顺归神

  ●第一百十五回

  张顺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宁海军

  ●第一百十六回

  卢俊义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战乌龙岭

  ●第一百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邓元觉

  乌龙岭神助宋公明

  ●第一百十八回

  卢俊义大战昱岭关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第一百十九回

  鲁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锦还乡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生死兄弟:李逵,吴用,花荣

  宋江受蔡、高、童、杨四奸陷害饮鸩而亡,死前李逵来访,宋江怕他死后李逵闹事,就骗李逵跟他一起饮了毒酒.吴用闻讯后与花荣赶至蓼儿洼,在宋江墓前大哭一场之后,双双自缢

  其他的英雄好汉大多是奔宋江而来,也都算他的好朋友

宋江身高

宋江在小说《水浒传》里,作为主角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不过这只是对他品德的赞扬,不是对宋江身高的描述。身高对于宋江而言,应该也是一个内心的痛吧。

宋江画像

宋江第一次出场时,在他人的语言描述里,他是一个面黑而又身材矮小的人。而在另外一处外貌描写中,宋江身高有了明确的数据:“身躯六尺”。纵观小说,写明身高的人不多,其中有个高的也有个矮。梁山最高的应该是负责抗帅旗的郁保四,记载是一丈,玉麒麟卢俊义也有九尺。小说里以个子矮出名的,有不满五尺的武大郎,还有绰号就叫矮脚虎的王英。大致推测,以六尺的身高,宋江在梁山大概能进倒数前十,由此可见宋江身高之矮。因此,在小说里宋江十分中意那匹宝马照夜玉狮子,记载它有八尺之高。身为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宋江不能比他人太矮,所以只能靠马儿来垫。

那么,宋江身高的六尺到底是多少呢?因为中国各个朝代的度量标准不同,像商朝一尺约17厘米,所以差不多一丈的男子被称为“丈夫”。而宋朝的一尺大约是现在的316厘米。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的话,宋江也有180厘米,已经很高,而一丈的郁保四就有三米多了,这已经就不是人类了。由此可见,《水浒传》不是按照这个度量标准来描写身高的。按照小说作者施耐庵所处的明朝也并不科学,因为当时一尺也有31厘米。

因此,小说里应该还是使用一般常用的汉代标准,一尺23厘米左右,如此宋江身高约为一米三到一米四的样子。

宋江年龄

无论是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还是小说《水浒传》里的宋江,关于他的出身时间都没有具体的记载。小说里倒是说了他几几年死,大约是死于公元1124年,但由此还无法准确地推测出宋江年龄。

宋江剧照

智取生辰纲之后,宋江第一次出场时,在对他的描写里说,“年及三旬”,可见他当时三十多岁。而之后他在江州浔阳楼上题写反诗时,当地市井有一谣言,其中有一句是“纵横三十六”,认为是在说宋江,由此可见此时他大概是三十六岁的年龄,而当时大约是1117年。如果按照这个来算的话,宋江死时也只有死时四十四岁左右。

宋江被梁山众人称呼最多的就是,“公明哥哥”,甚至江湖上的人与他亲近也大多如此称呼。但这一声“哥哥”,并不是说宋江的年龄就比别的人要大,只是对他的尊敬,毕竟仗义疏财的“及时雨”江湖地位很高。比如林冲的出场描写中,他就有三十四五岁,而鲁智深是他结拜大哥,肯定比他再大。此外,梁山上有不少是年纪很大的老人,他们的年龄肯定要比宋江大些。而晁盖在小说里明确写到比宋江大上十岁,所以宋江在天王面前也只是一个小弟。

但,宋江年龄在梁山一百零八将中也绝对是比较大的一个,过于年轻的话作为首领会给人一种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感觉,别人也不会服他。由此可见,梁山好汉的普遍年龄应该是在三十多岁,年轻的有二十几,年长的则是四十几。

宋江外貌描写

《水浒传》是一部对人物刻画十分出彩的文学著作,梁山一百单八将可谓各有各的风格和色彩。所谓相由心生,除了从言行、生平事迹来刻画,外貌也时体现一个人内心的重要方面,所以小说中对主角宋江外貌描写的文字有不少。

宋江军装剧照

纵观整部小说,宋江外貌描写其实有矛盾之处。比如,宋江刚出场时,在别人的描述里,他有“黑宋江”之称,因为他面容漆黑,而且身材较矮。这一点是宋江外貌的基础,在所有水浒的影视剧里也基本上都遵从了这一点。

另外,对于宋江外貌描写的文字还有,丹凤眼、卧蚕眉、两耳垂珠、明亮双眼、方正的嘴唇、嘴周围的胡子不长、额头平而广、天庭饱满等等;说他坐着的时候充满了老虎的威风,而走起来的时候又好像是一只狼;说他三十岁的年纪,身高六尺。最后关于宋江身高的描述,是符合他之前出场时矮小的身材的,不如一般男子七尺的身高,略残疾。不过之前的丹凤眼等描述,应该是对他的美化,因为当时他已经是梁山的头把交椅,必须有不凡的气势。

除了外貌,还有对他穿着的描述,其中有一身是他领军出战时的打扮:凤翅金盔、龙鳞金甲、绣满花朵的锦袍、腰挂锟剑、翡翠色绣裤、玉玲珑的配饰。作为一军的最高将领,自然应该有不凡的扮相,这样才能壮我军气势、灭敌军威风,不过对于宋江而言,这身装备只不过是样子货,因为在小说里武艺不行的他几乎没有真正上过战场与人厮杀。

宋江简介

宋江,北宋著名农民起义领袖,出生年不详,死于公元1124年,字公明。明朝施耐庵所著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的起义军领袖,是书中的第一号人物。

宋江画像

宋江,家中所有兄弟之间排行第三,原籍山东郓城县宋家村人,在江湖上被人称作“及时雨”,宋江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给他留下了一个弟弟。宋江的父亲,人称宋太公,宋江就和自己的父亲在家务农,后来宋江在郓城县衙有了一个小小的官职。

宋江从小和晁盖相识,两人的关系非常的好,晁盖在劫持“生辰纲”的事情被官府查出,宋江偷偷向晁盖报信,才使得晁盖免于死亡。晁盖逃到梁山之后,为了报答宋江的恩情,派遣刘唐送了一袋金子给宋江,宋江没有收下,只留了一块金条和感谢的书信。可是,这些东西被宋江的小妾阎婆惜发现了,阎婆惜以此威胁宋江,宋江在与其争抢的过程中,失手杀了阎婆惜。

误杀阎婆惜之后,宋江就开始了自己的逃亡生涯,在此之中,宋江结识了一批英雄豪杰,这其中就有花荣、武松、柴进这些有名的豪杰。后来,宋江被自己的父亲骗回家中,被人举报后让官府捉拿,发配江州,在发配江州的途中,宋江又结识了李逵、戴宗等一批英雄人物。宋江在江州的时候,醉酒在酒楼写下大逆不道的诗句获罪,在被处死的时候,被众英雄劫法场所救,宋江被救上梁山之后,在众人的推举之下,坐上了第二把交椅。

晁盖死后,宋江成了梁山的首领,后来接受招安。朝廷利用这支军队,取得了抗辽的胜利,还平定了两次叛乱,可惜的是梁山好汉在远征方腊的时候,损失惨重,只留下27名主将活着回来。最后,宋江遭受奸臣毒害,临死之前毒死了李逵。

宋江农民起义

宋江农民起义,不是小说之中的情节,是历史之上真实存在的。小说之中的梁山泊的那些人不是真正的农民起义,只能算是一个民间的强盗黑帮组织,历史之上的宋江要比小说之中的宋江要厉害不少。

宋江农民起义部分路线图

公元1119年,也就是宋徽宗宣和元年,宋江聚集三十六人在山东梁山泊起义,反抗大宋赵家的统治。起义军先进攻青州(今山东青州)、齐州(今山东济南)等地,打下了十几个州县城池。北宋朝廷对此毫无办法,宋江率领手下,采取灵活多变的打法,将朝廷大军玩弄于股掌之中。

面对着起义军,徽宗只好选择妥协,他命人招安宋江,但是逐渐壮大的宋江是不会同意朝廷的招安的。无奈,徽宗只好加大对宋江起义军的征讨,这些征讨都被宋江击败,宋江起义军的名声逐步扩大。

宣和三年,宋江为了躲避朝廷的征讨大军,率领手下,辗转来到现在的江苏等地,攻取了淮阳军的治所,就是现在的江苏省睢宁地区。后来,宋江开始对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海州区)感兴趣。宋江截获朝廷船只,乘船来到海州,准备攻打。不幸的是被赶来的招安的北宋名将张叔夜抓住机会,烧掉了起义军的船只,断了宋江的后路。

张叔夜烧掉宋江的船只之后,又派精兵埋伏在宋江的必经之路上,宋江一不小心受到伏击,损失惨重,再加上后路已断,无奈只得投降,农民起义失败。至于宋江投降之后是去被派去征讨方腊了,还是被斩首示众了,史学界至今都是争论不断的。

宋江大胜纪山军

宋江大胜纪山军的故事出自《水浒传》第一百零七回,是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后攻打王庆的其中一战。王庆在小说里是北宋当时的“四大贼”之一,占据淮西为王,总共有八州八十六个县。

宋江剧照

另外三大反贼分别是宋江、方腊和田虎。四大反贼中,宋江接受了招安,至此不再算是反贼,而另外三个最后也都被宋 兵征讨剿灭,先后顺序分别是田虎、王庆和方腊。

宋江大胜纪山军的故事讲的是:已经打破宛州和山南两城的宋江等人,并分两路,其中一路宋江率领杀向荆南,到了纪山就驻扎下来准备攻打。原来纪山是荆南的重要城镇,山上有王庆的三万兵马镇守,将领是他封的宣抚使李怀。王庆得到消息后又派了两员大将分别率领两万兵马前去救援。

双方交战了两场。第一次双方斗将,宋江这方先是折了两个河北的降将,之后秦明和敌将打了个难分难舍,还好琼英凭借飞石暗器结果了对方一员敌将,算是扳回一局,之后李怀就鸣金收兵了。第二次,因为吴用让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率了五千步兵,抄小路去了山的后面,所以在关键时候他们夺了山寨再从山上杀下来,从而宋江大胜纪山军。对方只逃跑了一员大将,三万兵马死了大半。

这一战对于梁山而言算是大胜,不过与宋江的领导关系不大,主要的功劳在吴用的计谋,以及琼英、鲁智深等将领的英勇作战。

《水浒传》中宋江等人在梁山招纳各路好汉,最后逐渐壮大,连朝廷都顾忌三分,并设法拉拢他们。宋江作为梁山泊的老大,跟各方好汉都称兄道弟,但真正让宋江打心里佩服的人寥寥无几。能被宋江真正佩服的人,皆是或有恩于宋江,或实力着实强大。细说起来,在梁山中虽有好汉108位,但是真正让宋江佩服的,也只有这两个人。

第一个非柴进莫属。“小旋风”柴进,人称柴大官人,平时结交了不少四方豪杰,被称为当世孟尝君:当初宋江杀死阎婆惜,到沧州投奔柴进,柴进因家中有太祖皇帝御赐丹书铁券,可谓“天不怕地不怕”,让宋江在府中安心住下。

“豹子头”林冲刺配沧州时,因路过柴进府上,便进去拜访,没想到柴进久仰林冲大名,待林冲极好,还写信给上面,直接免了林冲一百杀威棒,后来风雪山神庙之后,又是柴进帮助林冲上的梁山,送他出沧州。武松、王伦、石勇等人也都先后受柴进点滴之恩。

正所谓“朋友多,路子野”,后来柴进陷狱,宋江听到消息后出兵攻破唐州,救出来柴进,接柴进上了梁山,接下掌管钱财的重任。征方腊时他又潜入方腊军中作为卧底。可以说若不是没有柴进这一重要人物,林冲武松宋江等人的人生,可能在那几次被捕后就结束了。所以佩服自己的救命恩人,也是无可厚非。

第二个能让宋江佩服的就要说鲁智深了。鲁智深可谓是真正的英雄好汉,相信看过《水浒传》的读者们没有几个不喜欢他。他的为人豪迈和心直口快可是出了名的,三拳打死镇关西、倒拔垂杨柳算是鲁智深的“代表作”了。后来出家做和尚,没消停多久,又因帮助了林冲,再次流落江湖,原本想入伙二龙山,却遭拒绝,最后直接反过来占据了二龙山。后来武松也投奔了鲁智深,二人随后还结下了毕生的友谊。三山聚义后鲁智深上梁山,位列十三。

鲁智深的实力着实值得人敬佩。上梁山之前鲁智深是三山派真正的老大,就连宋江也一直称鲁智深为“吾师”,从不直呼他姓名。梁山一百零八好汉招安后,鲁智深又随宋江南征北战。方腊一战,鲁智深迷路之时得到高人指点,最后生擒方腊。 凯旋之后,鲁智深不愿接受朝廷封赏,看破世事,只想在六合寺出家。武松也随鲁智深一起离开了梁山。鲁智深师父曾留给他四句偈言:“逢夏而擒,与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最后于六合寺圆寂。

这二人无论是实力还是威望,梁山众人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宋江佩服这两人也是不足为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305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3
下一篇2023-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