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下过度打点滴,吊瓶的问题?

聊一下过度打点滴,吊瓶的问题?,第1张

除了滥用药物抗生素外,还有一个同样严重的问题就是滥用吊瓶

很多人有一点小小的感冒,一点小小的不舒服,动不动就打点滴,病人和医生都认为这样更有效,好得更快些。

在医院里面,可以说有十个疾人,有九个病人都会打吊瓶。输液作为一种持续的静脉注射,和口服药物及皮下注射相比确有疗效快,疗程短的优势。

但同时也存在更大的健康隐患。吃药,肌肉注射,及打点滴三者,后者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最后一种给药方式。

然而在中国,静脉点滴却成为现在医生给药的常态,作为优先采用。生病不打点滴怎么行?

大多数人都不清楚静脉注射给身体带来的长期副作用及隐患,医生也很少主动告诉患者。我们来看看一些数据及报道:

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远远高过国际上的25到33瓶的水平。这种过度用药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据中国安全注射协会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人数在39万以上。

凡病皆吊瓶的现象非常严重。哪怕是牙痛、伤风感冒等小病,也要挂吊瓶。

专家调查发现,95%以上的人不知道滥用输液及不安全注射的危害。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70%以上的输液为不必要的输液。触目惊心的滥用输液已给人类带来重大灾难。中国已成了重灾区。这是商业利益驱动下的结果。

每当我看到那些妈妈哄着小孩打点滴,心里有点隐隐作疼的感觉,很多父母的无知随便给小孩子打点滴,这给小孩造成极大的副作用及健康隐患。

我曾经目睹一个小孩他的手打不了,就把头发给剪光,在头部上打,看那小孩痛苦的表情现在还记忆犹新。

滥用“吊瓶”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其罪魁祸首是药液中的微粒

据研究,1毫升青霉素加5%葡萄糖药液中含有粒径2~16微米的颗粒542个。1毫升药液中含有这么多的微粒,那500毫升药液中就会含20多万个有害微粒。

可想而知,如果滥打“吊瓶”就会使补液中的有害微粒大量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不经人体任何的过滤就直接进入人体。

由于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如果经常打“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肝,心,肺,肾,脑,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腻血管中。

长期这样,就会引起小血管血栓,梗塞,出血及肺内肉芽肿,静脉压增高,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

微粒堆积造成小血管栓塞,还会引起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水肿及炎症等副作用。临床发现“吊瓶”中加入的药物越多,其毒副作用就越大,而且微粒剧增。

下次医生说要打点滴时,你是否要好好考虑一下,是否真的有必要打呢?是否可打可不打呢?

医生 应据病情决定是否输液 交大二附院呼吸内科副教授刘昀表示,患了感冒、发烧,成年人应该主动扛一扛,以增加自身免疫力。若是儿童感冒发烧则可在医生嘱咐下进行治疗。由于很多患者通过输液来退烧,输液要使用抗生素,长期积累对身体有很大危害。刘昀教授认为应该根据患者病情再决定是否打吊针或服药。 专家 别让抗生素成为健康威胁 交大一附院医学顾问辛医师呼吁,医生在选择用药途径时,要遵循“可口服的不注射,可肌肉注射不静脉输液”的原则。辛医师向记者介绍说,迷信输液治疗是一种误区,感冒发烧是常见病,口服药物是治疗感冒发烧的最佳方式,口服药物和静脉注射都是治疗,没有谁好谁不好,关键看哪种治疗疾病见效快。人体体温在385℃以下服用药物即可退热,当体温超过385℃高烧不退时,静脉点滴退热才是正确的选择。 “抗生素也是药物,是药三分毒,进入人体以后发挥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引起不良反应。用的药物越多,引起不良反应的机会越高。”辛医师希望医生不要为病人滥打吊瓶,作为病人更不要主动要求医生为自己打吊瓶。

当然会有副作用,会使本来不好的体质雪上加霜。

一般吊针中会有消炎的抗生素类药的。长期应用或多次应用抗生素类药在杀灭人体内致病菌的同时,也会杀死体内的敏感有益菌类。使人体的正常菌落被破坏,造成菌群失调。

正常的人体环境中有益菌和有害菌是并存着的。有益菌在体内可以抑制有害致病菌的生长,如果有益菌的数量被大大降低了,那么有害菌有会有机可乘,大量繁殖的有害菌就成了随时可发病的导火索,一旦人体遇到冷或热的刺激就会发病。

所以防病的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尽量少生病,体质增强了生病就少了,打针就少了,体质好了即使生病了也不会太重也不至于去打针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704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