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汉高祖刘邦如何从一个普通的无赖成为开国皇帝!

解密汉高祖刘邦如何从一个普通的无赖成为开国皇帝!,第1张

220年前的今天,公元前202年2月28日,皇帝刘邦在泗水。他的国名叫汉,历史上称为“西汉”或“前汉”。洛阳是第一个首都,并很快转移到长安。他在位期间继承秦制,实行中央集权,奉行“重本抑末”的政策。以秦律为基础,制定九章汉律,还实行“与民同息”、发展农业、打击商人等措施。

汉高祖刘邦是一介平民,也是一介无赖。他从小游手好闲,只爱交朋友,贪玩,却在秦末的农民起义中异军突起。最终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夺得天下,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统一盛世,成为受人尊敬的英雄。

第一,我要做皇帝的普通无赖。

刘生在民间,长在市场,是一个白手起家的草根皇帝。据史料记载,刘邦少年时狂放不羁。他学习不努力,经常被老师训斥。当时同村的陆万正在和他一起读书。他们都把马伟作为他们的老师,但卢湾往往是班上唯一的学生。

刘邦不仅学习上不积极,工作上也经常作弊。所以他爸对他很伤脑筋,经常说他做生意不如他哥,以后等着喝西北风吧。面对老师和父亲的训斥,刘邦常常一笑置之,我行我素,所以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游手好闲的无赖。刘邦当了皇帝,统一了天下,经常拿父亲的话开玩笑,说:“你以为我和哥哥会经营吗?”

长大后,刘邦在泗水当了亭长。当时的亭子主任是个芝麻官,职位大概和我们今天的乡派出所所长、招待所所长差不多。因为为人豪爽,喜欢交朋友,刘邦很快就和县里的官员混熟了,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刘邦平日里似乎无所事事,一副没有志气的样子。其实他还是挺精明的,不满足于做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

据史书记载,刘邦任职期间,有一次把一个劳动者发配到咸阳。途中遇到了秦始皇的仪仗巡逻队。当看到秦始皇开着宝马车环游世界时,刘邦不禁脱口而出:“君子所当如此!”由此可见,刘邦虽然外表无赖,内心野心勃勃,但出身底层,只能望洋兴叹。

第二,娶一个像吕雉一样的妻子。

刘邦,一个普通的无赖,却能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除了历史的机遇,刘邦的个人才华和他的妻子吕雉。与吕雉刘邦出身不同,她是大家闺秀,因为父亲吕公与人不和,沛县知府又是吕公的朋友,所以来到沛县避祸。

当时沛县的乡绅听说了吕公和县令的关系,纷纷上门巴结。吕公太老了,不能整天接待客人,所以他制定了一个规则,如果客人的礼金低于1000元,就不允许他们进入房子。当时刘邦听说了,也想去拉拉关系为自己以后找条出路,但自己不过是个泗水亭长,拿不出通往那千块钱的敲门砖。

但刘邦自信满满地走到门口,告诉使者,愿意给他一万块钱。吕公听后感到很奇怪。当时沛县县长年薪几千。至于亭子主任,他一年挣不到一千。他怎么能拿出一万美元的巨款呢?所以,吕公决定见见刘邦,看看他在做什么。

然而,见面之后,善于相面的吕公发现,刘邦仪表堂堂,与众不同,将来必定是非富即贵。

结婚后,吕雉从富家女变成了家庭主妇。从小被人照顾的焦**,还要拿起锄头下地干活,还要照顾刘邦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私生子。如此巨大的差距对于普通女性来说是无法承受的,但吕雉表现出了意想不到的坚韧和勇气。她没有抱怨,每天努力工作,独自支撑起家庭的重担。

刘邦虽然有工资,但是他每天只知道和朋友们吃喝,不管家庭计划。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吕雉稚嫩的肩膀上,这也让这个没有经验的女孩迅速成长为一个坚强刚毅的女人。后来,在押解俘虏的路上,刘邦因醉酒而逃跑,但他别无选择,只能跑向山野。吕雉仍然没有放弃。在做家务的同时,她还长途跋涉给山里的丈夫送去衣服和饭菜。最终,刘邦领导起义被抓,吕雉锒铛入狱,吃了很多苦,但她始终跟随丈夫,毫无怨言地面对现实。

所以刘邦的成功,不能不感谢那个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女人。然而事实上,刘邦并不是一个善良的人。楚汉战争中,刘邦在彭城大败。项羽把吕雉带到两军面前,威胁刘邦要煮了她,杀了她。不过刘邦笑着说,随你怎么杀。吕雉当时一定冷若冰霜,但她没想到她的丈夫会如此吝啬,忘恩负义。

即便如此,在被项羽挟持了两年多之后,吕雉仍然忍气吞声,等待时机。最后,他看到刘邦从各地起兵,进犯咸阳,称帝。可谓一生坎坷,历尽艰辛。

三、无奈起兵反秦。

刘邦原是泗水亭长。虽然他是一个小官员,但他也是朝廷的一员。他之所以走上叛逆之路,最初是因为无奈。亭长类似于派出所所长,由于职级小,要亲自押解犯人。有一次,刘邦护送一批俘虏到骊山去做徭役,但是很多俘虏因为在路上喝醉了酒,中途逃跑了。这要是被朝廷知道了,亭长肯定要被斩首。所以刘邦干脆放了剩下的俘虏,自己落草了。一些囚犯感激他,并愿意跟随他的逃犯。

传说刘邦一行人在逃跑途中鲁豫有一条白蛇,刘邦挥剑时将白蛇斩成两截。不远处,我看到一个老妇人在哭。刘邦上前询问,老婆婆说有人杀了她的孩子。再问时,她说:“我的孩子是白帝的儿子,他变作一条蛇,挡在路中间。现在他被赤帝的儿子杀死了。所以我哭了。”这个故事显然是后人杜撰的。为了提高刘邦的身份,他被说成是赤帝的儿子。

当刘邦落草的时候,陈胜和光武领导的农民起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于是,刘邦审时度势,带着自己的小队伍回到沛县,夺取政权,取名沛公。刘邦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自称赤帝之子,立坛立红旗,以沛县为大本营,造反。

除了刘邦的队伍之外,秦末农民战争中还有一支强大的力量,就是由原楚国贵族后裔项羽及其叔父项梁率领的。他们在吴中兴起,兵力迅速达到近万人。项羽和刘邦很快联手,相约灭秦,共享天下。

第四,“关中王”上鸿门宴

公元前207年12月,刘邦的军队到达咸阳以东不远的坝上。眼看大势已去,秦王子婴只好退守城池,把国家的玉玺交给刘邦。秦朝至此结束。刘邦率军进入咸阳城,充当“关中王”。看着雄伟的秦宫,他觉得有点忘乎所以。

这时,项羽打败了张寒,直奔关中。听说刘邦擅自称帝,决定与他决一死战,夺取国家的玉玺。当时刘邦只有十万大军,项羽却有四十万ch

当时项羽大军压境,本来可以轻松消灭刘邦的。但项羽一向光明磊落,讲究义气,不愿意以少欺多,所以没有听从父亲范增的劝说发兵攻城。于是,刘邦带着樊哙、张亮和一百名精锐秦冰亲自到项羽的大帐鸿门,向他澄清误会并道歉。

鸿门宴上,父亲范增几次暗示项羽要杀刘邦,但项羽始终不情愿,犹豫不决。最后范增只好找庄庄舞剑,想杀了刘邦。这就是习语“壮壮舞剑,意在沛公”的由来。然而,刘邦仍然镇定自若,在张亮、项伯和樊哙的保护下,成功地走出了自己的龟壳。

鸿门宴后,项羽领兵西征,立各路将领为王,刘邦也被立为汉王。疆域为巴蜀汉共四十一郡,都城为南郑。项羽自称地方霸主,掌握军队最高指挥权。反秦起义军的首领楚怀王被尊为“义帝”。

五、楚汉相争,霸王自刎乌江。

鸿门宴虽逃,楚汉相争,一战最终无法避免。在刘邦羽翼未丰,决战时机尚未到来的时候,接受了项羽的称号。他一方面对项羽说自己没有称霸的野心,一方面又暗中积蓄实力。

一是项羽在镇压齐国叛乱的同时,迅速攻占三秦,占领了关中大片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项羽得知刘邦已经与三秦合并,准备东征楚国,勃然大怒。但此时他与齐国陷入泥潭,无暇顾及西方,于是决定“先聚汉”,主力仍是攻齐。

刘邦以此为契机,不断扩大势力,从函谷关东进,占领河南、山西等多地。汉末二年四月,刘与楚军相持不下之时,他在洛阳接受了董公“一兵不明,不可出事”和“虽是贼,但敌可从”的建议。以项羽杀义帝为借口,三军发丧,全国发丧三天,号召诸侯一起讨伐。

刘邦借助地方诸侯的力量,攻占了楚国的都城彭城。然而好景不长。沉湎于胜利的刘邦松懈了,项羽却率领三万精兵奇袭。汉军战败,元气大伤。此后楚汉多次交战,楚汉之争愈演愈烈,双方损失惨重。直到汉末四年八月,楚汉两军达成和平协议,缔结“瓜分天下”的和约,以鸿沟为界,东归楚,西归汉,停战。

和约订立后,项羽按照合同向东撤退,而刘邦却背信弃义,穷追不舍,与齐王韩信、彭越、约好,在南方合围楚军。结果,没有粮食和士兵的项羽最终被围困在垓下。项羽闻知大军夜间四面受敌,以为军心已散,大势已去,便趁夜突围,最后逃到乌江,只剩下二十八骑。

当时的吴江亭长为了东山再起,劝项羽逃回江东,但项羽觉得没脸面对江东的长辈,自杀了。项羽死后,刘邦没有了后顾之忧。韩信和彭越共同推举刘邦为皇帝。刘邦开始假意拒绝,最后同意了。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陶水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为汉,开启了持续400多年的大一统王朝。

自司马迁之后,汉高祖刘邦的人格品质,被人看好的不多,即使在刘邦事功得到极高推崇时,也只是说他拯民于水火,而不对其整个人品加以推崇。对刘邦的非难,或始于阮籍登广武战场“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1]之叹,到了《厚黑学》风行之后,刘邦二字简直成了人品不好的代名词,至今未有改观。这些否定刘邦人品的看法,也是来源于《史记》,应该说至少部分真实。但这种情况是矛盾的,因为伟大的事功而出自于低下的人品,不仅情理上说不通,在事实上也极不可能。如果肯定刘邦的事功是伟大的,其人品一定也是伟大的。司马迁称其为大圣,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大量事实为支撑的。刘向、班固称《史记》“不虚美,不隐恶”,[2]基本上就是从司马迁对刘邦的描述而得出的结论。不虚美,就是司马迁对刘邦的赞誉,都有事实为依据;不隐恶,就是司马迁虽然推崇刘邦的事功,也不因此而对其存在的缺点予以回避隐瞒。结果,后人往往忽略了司马迁的不虚美,而特别看中了他的不隐恶,这就造成了刘邦评价的尴尬。其实,像刘邦这样一个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稳定王朝的统治者,是很难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评价他的个人品质的,应该看主流,也就是总体表现。司马迁的结论就是看主流的产物。我们今天评价刘邦的人品,也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即司马迁所站的角度来评价,才能得出其人品高下的真实结论。

一、 司马迁的评价基础

司马迁的角度是什么呢?就是他在《高祖本纪赞》中所说的:“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司马迁的这个结论,看上去具有太多的宿命色彩,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似乎陈旧过时,对此持反对意见或不以为然者不在少数。但作为一个严肃的历史学家,司马迁通过对几千年的历史考察而得出的结论,并不会因不合现在人的胃口,或缺少时代感而失去其合理成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司马迁对历史内在规律认识的深刻性,比我们今天绝大多数人要高明的多。在司马迁看来,刘邦所为就是“忠”,正如《史记正义》所说:“汉人承秦苛法,约法三章。反其忠政,使民不倦,得天统矣。故太史公引礼文为此赞者,美高祖能变易秦敝,使百姓安宁。”如果参之以《秦楚之际月表序》,司马迁的意思就更加清楚了。其曰:“昔虞、夏之兴,积善累功数十年,德洽百姓,摄行政事,考之于天,然后在位。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犹以为未可,其后乃放弑。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余载,至始皇,乃能倂冠带之伦。以德若彼,用力如此,盖一统若斯之难也。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鉏豪杰,维万世之安。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原来刘邦的功绩是使自周王朝东迁后动荡了几百年的社会生活复归于正常,这样的功绩,当然只能用大圣来形容。

其实,司马迁的结论也并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在吸收了前人总结的基础上从总体上作出的。刘邦去世后,群臣皆曰:“高祖起微细,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3]我们今天熟悉的拨乱反正一说,其一大半就是源自于刘邦。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秦结束战乱建立王朝,本来是有条件这样做的,即应该由秦来重新开始自夏以来三王之道的循环局面。诚如贾谊在评论秦亡时所说:“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4]但秦的立国之本并非宽厚,而是更加不合时宜的刻薄严酷,使三王之道无以为继。这个拨乱反正的历史局面,只是借着刘邦的成功,才得以出现。所以“陆生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皇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轝,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5]由此可见,司马迁对刘邦的评价是根据对人民的贡献而言的,是针对周王朝东迁后数百年天下战乱不止,人民流离失所,终因汉兴而获安定的结果而得出的。那么,这种贡献或者说这个局面,刘邦是有心做出,还是无意得之?从历史记载来看,应该是出自其本心的有意为之。

二、 仁人之心,以天下苍生之心为心

现在论及刘邦的成功时,总会提出他的这样三个优点:1、雄才大略,有智谋,有远见;2、能用人,尤其是能驾驭人;3、头脑灵活,聪明绝顶,随机应变能力达到了出神入化之境;而对刘邦所具有的为时代所需要的仁者之心丝毫没有提及,其实这才是刘邦最大的优点,是他优点中的帅,其它的优点只是从属于此而产生作用。

司马迁记载道:“高祖为人,……仁而爱人。”[6]这种仁而爱人的表现在史料中比比皆是:最初体现在为官府送徒咸阳途中纵囚。继而表现在初起沛时不愿意接受沛令之职。刘季曰:“天下方扰,诸侯并起,今置将不善,壹败涂地。吾非敢自爱,恐能薄,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择可者。”[7]注意,刘邦之辞为首,与曹参、萧何之辞为首有所不同,萧曹二人之辞,是恐事不成,秦王朝种族其家,而刘邦之辞,没有个人的因素在内。最为典型的则以入关灭秦,与秦人约法三章,悉除去秦法,不受秦民犒赏;再则是汉七年,刘邦击韩王信还咸阳,“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8]最后,在汉十二年过沛,父老留饮,刘邦说:“吾人众多,父兄不能给。”[9]不愿过多打扰家乡父老,显示出对家乡人民深厚的体恤之情。凡此种种,并非作戏,而是出自一片赤诚。

说到刘邦的仁而爱人,可能有必要将当时人对项羽的评价作个比较。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10]韩信曰:“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劚祝�滩荒苡琛4怂�礁救酥�室病!盵11]陈平说:“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诚各去其两短,袭其两长,天下指麾,则定矣。然大王恣侮人,不能得廉节之士。”[12]郦食其说:汉王“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负。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赏,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劧�荒苁凇9コ堑寐福���荒苌汀L煜屡现��筒旁怪������谩9侍煜轮�浚�橛诤和酰�勺��咭病!盵13]高起、王陵说:“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14]以上诸说,实际上是待人之道,而不是爱人。尽管如此,还是可以从中看出刘、项的本质差别。刘是与天下同利,项则专利己一人。有此前提,项的爱人,毫无实质性内容,更多的是表演的成分;而刘则尽可能多的使天下人得益。这种待人之道,其傲慢于人无实质性损害,其推利及人,则给人极大的实惠。这也正印证了刘邦的仁者之心之性。正因为有这种仁者之心,才能使天下归心,取得最后的胜利。我们从历史的记载上,看到更多的是刘邦的功臣受封得益,实际上,汉初的百姓得益也非常多。秦王朝穷奢极欲,收天下太半之赋,至汉初百废待兴,然而赋税并未增加,反而有所减少。“宋周密《齐东野语》云:井田之法废,赋名日繁,独两汉最轻。自高、惠以来十五税一,文帝再行赐半租之令。景帝元年亦尝赐半租;至明年乃三十而税一,即所谓半租耳。盖先时十五税一,则三十合征其二,今乃止税其一,乃所谓半租之制也。自后守之不易,故光武诏曰:顷者师旅未解,故行什一之税,今粮储差积,其令三十税一,如旧制。是知三十税一,汉家经常之制也。”[15]这个持续了几百年的情况说明,刘邦胜利的最大受益者并非他本人和他的部下,而是广大人民群众。这正符合老子所说的“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主张,而司马迁的评价也有了落脚点。

三、 敢于承担责任,不自矜其功,勇于自责

刘邦在形势不利的时候,固然有过为自己逃命,将儿女踢下车的不光彩记录,但更多的是,在重大责任面前,表现出勇于负责的精神。前面提到的纵囚及出任沛公,就是这种性质。而真正的承担重任,是灭秦与抗楚两事。项梁败后,由楚怀王心主持大局,当时诸将莫利先入关。在这种形势下,楚怀王点了刘邦的将,让他带不足万人的部队去击秦并为楚国援赵军开辟道路。刘邦没有畏首畏尾,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有关这一点可参见拙作《刘邦西进灭秦的战争线路及历史功绩辨析》,[16]此不赘。在抗楚战争中,最艰难的事莫过于与项羽直接对垒。因为当时项羽才气最高,无人能敌,这一重任又是刘邦自己揽到身上,在荥阳一线与楚对峙三年,屡战屡败,多次受伤,几次差一点被俘。《史记索隐》引《三辅故事》曰:“楚汉相距于京索间六年,身被大创十二,矢石通中过者有四。”这个记载的真实性固然难验证,但也足以证明,与项羽对垒是极危险的事。也正是刘邦有效地牵制住了项羽,才保证了其它战场战局的顺利进行。刘邦的敢担重任,不仅表现在天下未定之前,即使在当了皇帝之后,遇动乱骤起,也都不辞劳苦不避艰险亲自领兵出征,无论是击韩王信、击陈豨,还是击黥布,也不论其身体适否,都是如此。

诸侯大臣共立刘邦为帝时曾说过:“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着,于后世不宣。”刘邦的功劳在当时已被认为是极致,再也无法更高的了,他还是不肯被立为皇帝,他说:“寡人闻帝者贤者有也,虚言亡实之名,非所取也。今诸侯王皆推高寡人,将何以处之哉?”[17]这种在无可争议的情况下,仍然不忘别人的功劳的记载,当然又是其仁人之心的体现。最著名的就是天下平定后,他与群臣的对话,在谈到他如何能取天下时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18]因为刘邦有评论如此,故后人常以为刘邦沾了别太多的光。故这个问题有必要予以讨论。上述三人的功劳固然不小,但都是在刘邦的领导下取得的。比如张良早年得项梁之助,率千余兵士略韩地,每得一城,旋即为秦军夺走,最后一事无成。当然张良肯定有他的长处,历史记载刘邦用了他几条计策而受益。同样可以肯定,会有一些不高明的没被刘邦采用的主意,被历史记载遗漏了。萧何所做的工作,刘邦一点也不在行,应该说刘邦对萧何的评价是中肯的,但司马迁评萧何曰:“萧相国何于秦时为刀笔吏,碌碌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钥,因民之疾秦法,顺流与之更始。”[19]这说明萧何的功劳是在刘邦的信任下取得的。韩信本是只身来投靠汉王的,其战功虽大,但毕竟没有正面与项羽单独作战,其作战能力是不是肯定高过刘邦、进而高过项羽,还不能简单下结论。只是刘邦并非以作战著名于史,对他这种能力,历史的评价过低了,实际上其能力是很强的。陈豨、黥布之叛,就非刘邦亲自出马不能平定。在对秦作战时,韩信还没有加入刘邦阵营,刘邦仍能取得对秦作战的连续胜利,张良称其用兵为天授,就说明了刘邦的军事才能是相当高的。因刘邦不矜己功,故其称赞三杰,完全出自本心,也与众人对他的评价“能饶人以爵邑”、“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完全吻合。

与肯让功劳与别人相适应,刘邦的从来不自是己意,不固执己见,有一定的自责之心,这在开国皇帝中也是不多见的。他入关之初,便欲居秦宫室,这也是大功告成时的人之常情,但一听樊哙、张良之劝,立即放弃原来的打算;本来已听信郦生之说,刻就了封六国后人之印,一听张良反对有理,又立即放弃;本来打算通缉季布,听夏侯婴之劝,而命季布为大臣。对此类行为,苏东坡的评论最有见地,其曰:“刻印销印,仅同儿戏,何曾累高祖之智,适足明圣人之无我。”[20]

汉十二年,刘邦治相国萧何罪,事后向萧何检讨道:“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繋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21]这是何等的胸襟气度。司马迁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22]而刘邦本人以不德自责自居,正是有这样一种自省谦虚,才使得汉王朝的早期统治者能够避免秦亡之覆辙,人民的休养生息也落到了实处。从而有了历史上的文景之治的盛世。

四、尊重知识及对汉文化的影响

有关刘邦尊重知识问题,现在没人讲过,因为汉高祖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个无赖,对有知识的人极不尊重,历史记载了他遇儒生,“辄解其冠,溲溺其中”;骂陆贾“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23]等等不良形象,故后人常说“刘项原来不读书”。但这种情况应该说只是刘邦的皮相,而非实质。刘邦的本质是尊重知识的,他特别能团结人才,也是他尊重知识特质的表现形式。 其实项羽、刘邦两人原来都是读书的,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就与几个大儒是幼时同学,刘邦的教育当然也不会太差。这方面只有与卢绾是同学的记载。但刘、项二人对待知识的态度完全不同。项羽在抹杀楚怀王的功劳时说:“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24]而刘邦定天下论功欲行赏厚封萧何,同样遭到武将们的一片反对之声:“臣等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25]看看,这与当初项羽的心态是何等相似啊。但刘邦不是项羽。他以猎为譬:“夫猎,追杀兽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26]刘、项对待知识的功用的认识差别如此悬殊,刘胜项败,固其宜矣。司马迁对项羽失败的评论是“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汉人扬雄认为刘邦的胜利是“群策屈群力”,这两个看法都是正确的,也恰好代表了对知识的尊重与轻视的两种倾向。可能宋人苏辙的话,对我们理解刘邦有帮助,他说:“古之圣人驱天下之人而尽用之,仁者使效其仁,勇者使效其勇,智者使效其智,力者使效其力。天下之人虽杂,然皆列于前,安得仁人君子而后任之?且虽有天下之善人,与之处而不知其情,御之而不中其病,则虽有好善之心,而不获好善之利。何者?彼不徒为吾用也,而况乎天下之英雄,欲收其功而不制其心哉!”[27]苏氏此段话之后,就将这个圣人直接落实到汉高祖身上了。 其实,刘邦的聪明才智在当时也是少有人能比得了的,正因为他尊重知识,所以他对别人的功劳看得很重。至于他轻视儒生的原因,可能是当时的儒生确实有不少是“徒持文墨议论”、“迂远而阔于事情”的。但真正有才学的人,有一善策而得采用者,当不在少数。史料记载了刘邦听从了洛阳新城三老、袁生、郑忠、郦食其等人的良策,取得了对楚作战的主动。这样的事例应该还有很多,史书上不可能一一记下来。 对刘邦之智,明人何去非曾有过专评,其曰:“汉王之智盖疏矣,以其能得真智之所在,此所以王。……汉高帝挟其在己之智术,固不足以定天下而王之,然天下卒之归者,能收人之智,而任之不疑也。夫能因人之智而任之不疑,则天下之智,皆其资也。此所谓真智也。”[28]古人做这类结论时,其着眼点往往在刘胜项败。其实这正表明了刘邦以天下之智为智、也以天下之心为心的特质,所以才能放弃一己之私欲私见,从善如流。难怪群雄肯为之驱驰,原因就在于刘邦能为大家提供最好地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可以想见,在仁者效其仁,勇者效其勇,智者效其智,力者使其力的情况下,不仅战争取得了胜利,也为日后的文化复兴建设开创了良好的局面。前人有言:“汉高帝天性明达,好谋能断,是以知三杰之谋,用之而不疑;善陈平之计,从之而不吝;当食纳子房之策,挥洗听郦生之说。娄敬有定都之谋,则嘉纳不宠,赐以姓;陆贾有《新语》之献,则亲览而每称其善;谏易太子,周昌之言切矣,则爱之;论次萧何,鄂千秋之言当矣,则赏之。其用人之明断也,为何如。惩秦敛之苛,则约三章之法;殚项羽之恶,则发义帝之丧;监胡亥之死,则立太子于草昧之初;惨焚书之祸,则祀孔子于过鲁之日,立宗庙;尊太公封同姓,而孝悌之风行;申军法,定章程,起朝仪,而制度之美之一,政之因革当矣。丁公不忠,则戮之以徇军士;季布各为其主,则封之以表舆;论政之赏罚明矣,为政之明断也为何如。”[29]

因为汉初的动荡,或许,汉高祖刘邦本身对文化建设没有直接的作为,但他以天下之心为心的做法,对于恢复文化就是一种导向作用。刘邦的态度造成了客观上的无为状态,与暴秦的“以吏为师”及焚毁百家之说的作法截然不同。刘邦是楚人,其故乡与老子的出生地相去不远,不知老子的学说会不会对他产生作用。这方面没有直接的证据,只有间接的曹参为齐相国取无为之道,而司马迁的父亲也崇尚黄老之术。大概这些人从刘邦的态度上感受到老子提倡的东西。老子曾说过:“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考察刘邦的个人品质,隐约与老子主张相吻合。最终造成的结果是,汉高祖的名望在终封建之世,始终是相当高的。 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讨论刘邦对汉文化的影响,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天下之心为心,就是相信人民群众有选择知识的能力与权利,采取不干涉原则,让人民与社会自己发展自己,从而造成了整个文化的繁荣。中华民族的大多数之所以被称作汉人,就是与汉代文化在经秦火之后的迅速发展分不开的。孟子说,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以刘邦为首的汉王朝统治者在立国之初采取了无为的政策,造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在今天对刘邦评价拨乱反正的同时,也应该给他在建立汉文化一道上,给予应有的地位。

若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若论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不绝粮道,我不如萧何;若论集结百万雄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加上阮籍的“时无英才,使竖子成名。”

项羽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或者从大伙的审美观点来看,也许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但他毕竟不是一个可以执掌政权的人,连亚父范增都被他气跑了。相比之下,刘邦更能识人,用人,有容人之量,他的个人魅力也不在项羽之下,而且他毕竟打败了项羽。从这点来说,刘邦作了开启大汉的皇帝当之无愧。当然,他比起项羽来才更是英雄!一是笼络手段极为高明。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善于根据情势揣摸人的心理,润滑人际关系,有较强的凝聚力,能够吸引他人为己所用。

史记载:刘邦先行入关后,项羽闻讯,欲击之。是时,刘邦自忖以十万军不敌项羽之四十万军,乃急笼络项羽季父--项伯,恭敬地“以兄事之”,并“奉卮酒为寿”,与之约为婚姻。项伯遂感于厚爱,力劝项羽“善遇”刘邦,并于鸿门宴上拔剑与项庄对舞,“常以身翼蔽沛公”,使得范增的杀“邦”计划全盘落空!

从表面看,刘邦似乎无甚特殊才能,但其麾下人才济济,萧何、韩信、陈平……皆忠诚效命,连自视甚高的张良也敬佩的对人说:“沛公殆天授也”。以一个平民出身的“浪子”,团结着一大批才高气傲的谋士、将军为之效力,岂一般的手段所能致?

二是宽容、仁慈、有大量。

与项羽“诸所过无不残灭”之举相反,刘邦做事较有分寸。楚国长老皆赞曰:“沛公,长者也。”史记载:汉元年十年,沛公兵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项羽兵败死后,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羽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

三是遇事冷静,喜用智不斗力。

楚汉久相持未决,项羽曾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斗力。”以己之短敌彼之长,这样的傻事,刘邦自然不会做。 攻打宛城时,为免强攻损兵之弊,刘邦听从陈恢的建议,许原宛守为殷侯(相当于现在的港人治港)。其后刘邦以此法引兵西,“无不下者”。 四是坚忍克己。刘邦入关后,从樊哙、张良谏,封秦重财物于府库,不取分文。并当众宣布:“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同时派人到各县乡村广而告之。秦人大喜,献上牛羊酒食犒劳军士。沛公又推辞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这样秦人更加高兴了,唯恐沛公不为王。这一点,聪明的范增看的十分清楚:“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刘邦的本性也是贪财好色的,但是为了达成目标,他变得很能克制自己。这与项羽每攻城破镇后遂“收其货宝妇女”形成鲜明的对比。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为了做成大事,刘邦常能忍受相当的痛苦,做出惊人之举。楚汉荥阳对峙时,项羽欲烹刘邦之父以迫其退兵,刘邦竟说:我们已约为兄弟,我父亲即你父亲,如果要烹你父亲,“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惊怒,要胁计划因之破产。 总结起来,争霸中的项羽与刘邦俱怀统一江山的大志,项羽禀赋优于刘邦,可惜的是他不注重自我管理,动辄怒、大怒,遇事率性而为,毫无克制,这是成功的大忌。相反,刘邦在起初表现平平,但他善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以高标准来完善和要求自己,培植优秀品质,克制天性中的不良成份。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绝不只是靠运气得来的。

刘邦 曹操 刘备 金正日都是一代雄主,要是你没有才能的话,谁都不能选,因为雄主不会用庸人。

要是你有才能的话,选曹操为上。

刘邦的天下之后,杀韩信,防萧何,逐张良。有功之臣,善终者不多。

刘备寡恩,诸葛亮鞠躬尽瘁,却在白帝城托孤之时暗藏刀斧手;赵云保其家小,却终了都是杂号将军。

金正日当年协助其父亲金日成屠杀延安派,尽人皆知。

曹操善用有才之人,往往也可以善终。

因为当头风险太大了,毕竟枪打出头鸟嘛!

说起当年刘邦起义,坐上了沛公这个位置,那还得倚仗萧何。

话说当年刘邦萧何本就是儿时好友,从小一起长大,而后来刘邦只是沛县一小吏,管十里地,而萧何则是沛县功曹,差不多算是个副县长!比刘邦混得要好!

从这里就看得出来,萧何比刘邦会来事儿!

而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大乱,沛县乃是楚国旧地,自然也无法在这起义浪潮之中独善其身。

所以当时的沛令也准备起事响应,但当时萧何就觉得不妥,因为这沛令乃是秦吏,干起造反这事儿,号召力不行。得找个那种在江湖上有名气,有号召力的人来干!

沛令恐,欲以沛应涉。掾、主吏萧何、曹参乃曰:“君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诸亡在外者,可得数百人,因劫众,众不敢不听。”然后他向沛令推举了刘邦!

这时的刘邦因为私放囚犯,遭到朝廷通缉,不得已落草芒砀山,当起了土匪。因为平时没少混江湖,所以当时势力还不小,聚众上百!

沛令觉得有道理,就答应了。

乃令樊哙召刘季。刘季之众已数十百人矣。于是萧何就让刘备妹夫樊哙去把刘邦找回来,可中途这沛令反悔了。

萧何知道此人不可成事,便和曹参等人去投奔了刘邦。

萧、曹恐,逾城保刘季。然后刘邦带着他的人杀至沛县,号召沛县父老造反,并杀掉了沛令,正式起义。

那么这时候问题便来了,谁来当带头人?

当时大家都不敢当这个带头人,毕竟如果成功了还好说,要是失败了,第一个死的那肯定是带头的。包括萧何也是这样想的,于是便推举了刘邦。

刘邦相对于她们有优势啊,反正就已经是通缉犯,横竖是个死,还不如拼一拼。

对此司马迁在《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

众莫敢为,乃立季为沛公。这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

但话说回来,即使萧何他有那个胆儿,也轮不到他!

首先他的地位不适合当头,他是沛县功曹,和沛令一样,是“秦吏”,没多少人会信任他。

然后再沛县起义的过程中,他扮演的身份也很尴尬。

他本是沛令的人,是中途倒戈,帮的刘邦,而造反的主力是刘邦带的那一批人。是刘邦带着手下兵临城下,并号召沛县父老造反的。

父老乃率子弟共杀沛令,开城门迎刘季,欲以为沛令。

所以主角是刘邦,萧何只是辅佐,虽然有着很大功劳,但他当不了头头。

所以从以上分析来看,这沛公的位置,萧何不敢当,更没资格当!

那些说刘邦这个位置是萧何让的,不是太正确!

以上史料参考,皆来源于《史记》!

刘邦之所以有好的人缘,让天下英雄为他卖命,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刘邦有亲和力。刘邦虽然出身贫寒家庭,大字不识几个,为了生计,很早就混迹于社会。但刘邦跟普通人不一样,他有他的优点和特长。

首先,他为人大气,为朋友可以风雨同舟、两肋插刀,地主出身的卢绾和他同生死、共患难就是最好证明。其次,他爱打不平。刘邦虽然个人文不精武不专,但却一腔正义正气,嫉恶如仇,富不怕、弱不欺,在老家沛县当地开酒店的曹寡妇之所以愿当他的"情妇",就是因为刘邦对她有"保护"之恩。

第二,刘邦有执行力。首先,刘邦为人不亢不卑,在社会交往中却里得很稳重大方,他洞若观火地发现和培养自己的社交圈和人脉网,他还是当混混时,萧何、夏侯婴等县里高管愿意跟他结交,就是他"刻意"和"努力"的结果。

其次,刘邦做事不折不扣。他当泗水亭亭长时,能把当地的治安维持好,确保一方平安和稳定,离不开个人的超强能力。而个人能力的出超,也吸引了更多人才对他的"归附"。

第三,刘邦有感染力。首先,刘邦口才好。刘邦书没读多少,但一张利嘴却修炼的炉火纯青,口才好的令人惊叹,天文地理,无不吹的天花乱坠,不说须眉都被他的好口才所折服,而且连女人都逃不出他的甜言蜜语关,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邦拥有好人缘也就在情理之中。

其次,刘邦善于察言观色。他是个粗中有细的人,聪明、机智、伶俐,具有超强的反应能力,具有超强的辨判能力,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正确做出英明的决策,能在危急关头,及时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往往这样度过难关,往往这样吸引了更多人才为他效力和卖命。

总之,正是因为刘邦拥有这么多独特优势,吸引天下英才跟随和扶持他也就在情理之中。

古代很多王侯将相的成功,和身边的谋士的帮助都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后来的开国皇帝,他们把谋士看得很重要。想当初刘备为了请诸葛亮,曾经冒着风雪三顾茅庐。刘邦为了从韩国要回张良,不惜以土地相还。

很多人会说,要是谋士能成为领导者,那不就更完美了吗?其实不一定。我们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看,谋士是没有成为领导者过的。是为何呢?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很现实。我们先说一下,第一个原因,这个原因谋士不一定有领导才能。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初张良跟着刘邦起事的时候,曾经被刘邦赋予兵权,带领军队打仗。但是张良带领着一支支的军队去打仗的时候却觉得力不从心。手下的大将有很大的意见。虽然最终取得的胜利。但是张良回到营中,对刘邦说自己是没有领军的才能,确实感到力不从心。他还请刘邦收回成命,让他在他身边做一个谋士。

运筹帷幄是张良的强项,但是让他带兵打仗确实不行。所以,谋士不一定有领军的才能,不一定有领导的才能。更重要的原因,也是非常现实的原因,就是历史上大多数的谋士缺少胆识,缺少权力的野心。想当初众人推举刘邦为主公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承担不起的,本来刘邦是想把主公的位置让给萧何的,但是为人十分实在的萧何说了一句实话。

他说自己没有那个胆识。要知道,做主公虽然说可以让手下的人朝拜,但是一旦失败或者出事,第一个要找的也是主公,别人杀的第一个也往往是主公。但是做手底下的谋士就不同了,在动乱时代,谋士是很值钱的。往往谋士在失败中,是不需要失去性命的,甚至还会被尊重,被拉拢。

以上两点原因就是谋士为什么成不了领导者的原因,其中第二点原因,是十分重要且十分现实的。

刘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为小名),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諡号为高皇帝(諡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所以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祖或汉高帝。出身平民阶级。成为皇帝之前又称沛公、汉中王。自封黑帝。 早期生涯 刘邦出生于沛县丰邑中阳里,今江苏省丰邑沛县的一个农户家里。其父母名字没有记载,称之刘太公、刘媪。传说中刘母与蛟龙交合而产下刘邦,但此说应为后人附会。 年少时的刘邦性格豪爽,不喜欢读书,但对人很宽容,也不喜欢从事农事,所以被他的父亲训斥为『无赖』,并说他不如自已的哥哥,但刘邦还是我行我素。长大后考试做了泗水亭长(亭长即大约是今天的里长),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在秦都咸阳见到秦始皇出游,发出了「嗟乎,大丈夫生当如此也」的感叹。与吕公叔平结识,娶其女吕雉为妻。后担任沛县县长。 反秦战争 一次押解犯人的途中,由于气候因素延误行程。刘邦知道延误行程的结果会是被判死刑,在「没有任何损失」的情况下,刘邦决定谋反抗变,「斩白蛇起义」,攻占沛县等地,抵抗秦朝, 而这次所押的犯人就成了他早期的兵力核心。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燕﹑赵﹑齐﹑魏皆自立为王。项梁也在吴地起事,拥立楚怀王之孙芈心为王,亦称怀王。刘邦投靠项梁。项梁死后,芈心封项羽为长安侯,随宋义北上与秦军主力对抗,救援赵国;另外又封刘邦为武安侯,令其向西略地入关。并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由于秦军主力受到项羽牵制,前206年,刘邦轻松地进入关中,逼近咸阳,赵高杀秦二世,子婴被立为秦王。子婴在杀死赵高后,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刘邦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1]。使咸阳很快恢复社会秩序。 楚汉相争 主条目:楚汉战争 在入咸阳前,项羽屯驻在鸿门时,曾邀请刘邦赴宴,也就是有名的鸿门宴,然而项羽未听从亚父范增之计,使得刘邦逃过一劫。项羽进入咸阳,火烧咸阳宫,自称西楚霸王,俨然天下共主,分封群臣。项羽将刘邦分封到巴蜀汉中一带为汉王,却将楚怀王先前许诺的关中之地封给三个秦朝降将(史称三秦)。项羽的分封无法服众,各国起兵叛变,刘邦趁项羽出外平乱出兵关中,甚至连项羽的根据地彭城也被他占领。 经过楚汉之间长期的拉锯战,在萧何、张良、韩信等的协助下,刘邦所率领的汉军逐渐坐大。楚汉两国协议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互不侵犯。但是,当项羽遵守诺言退兵,并放回曾被扣为人质的刘邦的父母妻子之后,刘邦却背信偷袭。项羽退到垓下,刘邦用四面楚歌之计瓦解楚军军心,最后项羽走投无路,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只好自刎于乌江边。这场历时五年(高祖元年(前206年)元月至五年(前202年)十二月)的楚汉战争,终以刘邦一统天下,项羽彻底败亡而告结束。 建立汉朝 项羽败亡后,高祖六年(前202年)正月甲午,刘邦于泛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定国号为汉,史称西汉。并立王后吕雉为皇后,立太子刘盈为皇太子。 刘邦称帝后,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例如分封天下诸侯,减轻赋税,「与民休息」,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士兵复员,免其徭役等。 秦亡以后,漠北的匈奴乘机南下骚扰汉朝北方边境。前201年,韩王信投降匈奴。前200年,在北伐匈奴时,刘邦自己亦被冒顿单于30万骑围于白登(今山西省大同)。后用陈平之计,贿赂匈奴阏氏才得以脱险。又接受娄敬之策,开始了与匈奴的和亲政策。 在评论自己为何能打败项羽夺得天下时,刘邦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早年放荡不羁,轻视儒生,称帝后,仍认为读书无用。陆贾提醒刘邦:「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刘邦于是命陆贾著述秦亡之理,以之为戒,并实施行仁义、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策;又命萧何参照秦朝法律「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即「汉律九章」。 晚年,刘邦宠幸爱姬戚夫人而疏远了吕后,多次想废黜吕后所生太子刘盈(汉惠帝),而改立戚氏之子赵王刘如意。因群臣特别是诸吕的反对,只得作罢。刘邦晚年还曾返回故乡沛县,与父老子弟饮酒,席间作《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消灭异姓王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夺得天下之后,刘邦为了各避免异姓王坐大犯上,以叛乱的罪名,先后诛灭了陈豨、韩信、彭越等有功之臣,开后世杀功臣之首例。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在讨伐英布叛乱时,为流矢所中。在安排完身后事不久,即于四月甲辰驾崩长乐宫中。五月葬长陵。 刘邦死后,吕后立刘邦次子刘盈为帝,是为孝惠帝。 子女 嫡子女 •二子刘盈,吕后所生 庶子女 •庶长子刘肥,齐王,高祖微时外妇曹氏所生 •三子刘如意,赵王,戚夫人所生,被吕后害死 •四子刘恒,代王,后为文帝,薄夫人所生 •五子刘恢,先梁王,后赵王,殉情自杀 •六子刘友,先淮阳王,后赵王,被吕后害死 •七子刘长,淮南王,汉文帝六年(前174年)谋反事败自杀,刘邦的侍妾赵姬所生 •八子刘建,封燕王,早逝 评价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将其一生归纳为: 高祖初起,始自徒中。言从泗上,即号沛公。 啸命豪杰,奋发材雄。彤云郁砀,素灵告丰。 龙变星聚,蛇分径空。项氏主命,负约弃功。 王我巴蜀,实愤于衷。三秦既北,五兵遂东。 氾水即位,咸阳筑宫。威加四海,还歌大风。 耶律阿保机敬仰刘邦,故兼姓刘氏,以萧何助刘,故变其母族、后族为萧氏。 对刘邦的评价是「老粗出人物」、「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1964年更借题发挥,指出: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刘敬劝他不要建都洛阳,要建都长安,他立刻就去长安;鸿沟划界,项羽引兵东退,他也想到长安休息,张良说,什么条约不条约、要进攻,他立刻听了张良的话,向东进;韩信要求封假齐王,刘邦说不行,张良踢了他一脚,他立刻改口说,我妈的,要封就封真齐王,何必要假的。

参考:

刘邦出生于沛县丰邑中阳里,今江苏省丰邑沛县的一个农户家里。其父母名字没有记载,称之刘太公、刘媪。传说中刘母与蛟龙交合而产下刘邦,但此说应为后人附会。 楚汉相争 年少时的刘邦性格豪爽,不喜欢读书,但对人很宽容,也不喜欢从事农事,所以被他的父亲训斥为『无赖』,并说他不如自已的哥哥,但刘邦还是我行我素。长大后考试做了泗水亭长(亭长即大约是今天的里长),和县里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名气。在秦都咸阳见到秦始皇出游,发出了「嗟乎,大丈夫生当如此也」的感叹。与吕公叔平结识,娶其女吕雉为妻。后担任沛县县长。 在入咸阳前,项羽屯驻在鸿门时,曾邀请刘邦赴宴,也就是有名的鸿门宴,然而项羽未听从亚父范增之计,使得刘邦逃过一劫。项羽进入咸阳,火烧咸阳宫,自称西楚霸王,俨然天下共主,分封群臣。项羽将刘邦分封到巴蜀汉中一带为汉王,却将楚怀王先前许诺的关中之地封给三个秦朝降将(史称三秦)。 项羽分封诸侯后不足一年,齐国已经发生内乱,项羽于是亲率楚军北上平乱。此时,刘邦出兵进攻关中,由韩信领军暗渡陈仓,突袭雍王章邯,汉军大胜,很快便攻占咸阳,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投降,关中大部份平定。(注意︰史记等正史没有提及「明修栈道」一事) 当章邯还坚守废丘时,刘邦留下韩信围攻废丘;自己则联合其他诸侯,趁项羽还在齐国时,领联军56万人攻占项羽首都彭城。前205年,项羽领兵三万回师彭城,刘邦这时还在沉迷享乐,结果惨败,退至荥阳。萧何即动员关中老弱和未傅者,让韩信带往荥阳前线救援刘邦。之后,韩信率兵在京城和索城(都在荥阳附近)之间击退楚军,使楚军不能西越荥阳 此时,田荣正在率军与项羽对抗,但田荣战败于城阳,败走平原时被杀。齐降楚,但项羽在齐地烧杀掳掠,齐人奋起反抗,田荣弟田横立田荣子田广为齐王,继续抗楚。刘邦领诸侯兵东攻彭城,项羽闻得刘邦入主彭城,就率三万士兵军离开齐地,由曲阜经胡陵,到萧县,早上攻击汉军,追击至彭城,在中午大破汉军。汉军败退至谷、泗水,被歼十余万人。楚军再继续追杀,汉军败走,于灵壁东边的睢水上被楚军驱赶下河,淹死汉军十数万,使得睢水被尸体阻塞,令河道不流。 刘邦在彭城之战后,势力一落千丈,不但父亲刘太公、母亲刘媪和妻子吕雉被楚军虏获,被拿住做人质,更甚诸侯见刘邦溃败后,重新投奔项羽,连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也入楚为将,而且连一直对抗楚的齐和赵也与楚议和。不久,刘邦到达吕雉兄长驻守的下邑(今河南夏邑县),重收溃败士卒,往后撤退。到达虞(今河南虞城县)这个地区后,刘邦派出隋何游说英布,英布决定归顺刘邦,起兵反抗西楚。西楚被逼派龙且攻打英布。六月,惠帝被立为太子,被刘邦命令驻守栎阳,不久汉军水攻废丘,废丘城投降,章邯自杀。同时,英布与龙且战争,不得胜利,与隋何往见刘邦。刘邦收取士卒,会合关中曹何派来的援军,加上韩信赶来会合,于「京县」(今河南洛阳附近)、「索亭」(今河南荥阳附近)之间击败楚军,将项羽西楚军击退到荥阳以东。 汉高祖三年,魏王豹借口亲人有病,重返魏地,重新归属楚,封锁蒲阪,起兵反对刘邦。刘邦派出郦食其游说,不成,派韩信攻打魏国。不久,魏王豹驻兵蒲阪,堵塞临晋。韩信遂设疑兵,佯装要渡往临晋,实际上就用伏兵于夏阳渡往对岸,袭取安邑。魏王豹率军迎击,但遭到大败,魏王被俘虏,降刘邦,为刘邦的将领。不久,张耳被派往支援韩信,九月,韩信破代兵,生擒代国丞相夏说在阏与,但刘邦很快就收回兵权。 韩信与张耳继续进军,企图经井陉攻打赵国。赵王歇与陈余率军号称二十万的大军,抵抗汉军,李左车建议派三万士兵给他,截断韩信的粮路,陈余就率军在前线防守,使韩信不能进又不能退,最后不出十日内就能斩杀韩信和张耳。但陈余懦弱,坚持义兵不用计谋,拒绝使用李左车的计谋。韩信得知陈余不用李左车之计,就放心率军出井陉,并派出二千轻骑兵,手持汉军旗帜,准备在赵军出击后,攻占其营寨,插上汉军旗帜。不久,韩信设背水阵,诈败诱敌,赵军中计,猛攻背水阵,汉军殊死作战,赵军不能打败汉军。赵军打不嬴,只好撤退,但汉军二千骑兵已经攻占敌营,插上汉旗,赵军溃败。汉军乘胜夹击追杀,大破赵军,斩杀陈余于泜水上,俘虏赵王歇、李左车。 此时,李左车建议韩信应该调兵压向燕国,并且派出使者要求他们投降,在招降了燕国后,自然齐国也必定自行投降。韩信用其计,派出使者到燕国招降,燕国马上就投降。此后,张耳被任命为赵王,以镇抚赵国。当时西楚不时派出奇兵攻袭赵国,张耳和韩信不断抵抗,于是西楚趁此机会进攻荥阳,使得刘邦逃往成皋,但再遭围攻,被逼北渡黄河,夺张耳、韩信之兵权,派韩信东攻齐国。 韩信当时向东攻击,尚未渡过平原津时,刘邦已经派出郦食其往齐国说齐王。韩信于是打算停止进兵。但由范阳来的蒯通认为郦食其一介书生,竟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下齐国七十多座城池,这岂不是代表韩信的功劳比不上郦食其吗?于是韩信跟从他的计谋,袭击齐国。当时齐王见刘邦已经派出郦食其,所以安心下来,把历下的守军撤走,于是韩信攻陷历下,直奔临淄城。齐王认为郦食其出卖他,于是下令在临淄烹杀了郦食其,自己往高密逃去,请西楚发兵帮助。韩信在攻陷临淄后,追杀至高密的西边,西楚就派出龙且统领大军,号称二十万大军,北上救齐。龙且与齐王田广合兵,与韩信先战一场,但齐楚联军被击败。有人建议龙且不要与韩信的精兵交战,应该防守后请齐王招降已经投降汉朝的城镇,他们必定反抗韩信,汉军必定无粮攻击,最后可以不战而降敌军。但龙且拒绝使用这条计谋,再与韩信交战,双方在潍水上交兵。但在前夜,韩信派人用万余个沙包,堵塞水的上流。韩信再引军渡河,与龙且交战。韩信佯装不能胜利,引军撤退。龙且以为韩信懦弱,追杀过河。但忽然上游的水淹至,龙且大半军无法渡河,韩信攻击龙且,并斩杀了龙且。在龙且败死后,楚军溃散,齐王流亡。韩信追击至城阳,俘虏了大批楚兵。 汉高祖四年,韩信在高密之战后,迅速平定齐地,韩信于是派人去向刘邦要求封自己为代理齐王。当时,刘邦在荥阳陷于包围中,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正在等韩信救援,但韩信就来求王,令刘邦愤怒不已,张良、陈平就建议应该封王给韩信,因为汉军现在情势不利,刘邦马上反映过来,封了韩信为齐王。同时,项羽见龙且败死,十分恐惧,派出说客武涉去游说韩信自立门户,连蒯通也建议应该自立门户,但全部被韩信拒绝,于是武涉离开,蒯通就佯装疯子逃去。韩信于是就率军南下攻击项羽。 当刘邦败退到荥阳和成皋一带后,很快刘邦就重振旗鼓,驻军于荥阳,准备继续夺取天下的大业。汉军在荥阳站稳后,开始修筑甬道,由敖仓运输粮食来荥阳。汉高祖三年,项羽率军数次攻夺甬道,汉王粮食短缺,于是向项羽要求和议,荥阳以西归汉。项羽打算接受,范增认为汉现在要取容易,如果现在放虎归山,必成后患。所以项羽率军加紧包围荥阳城。刘邦认为范增是个大碍,所以给予陈平四万斤黄金,要他去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君臣关系。项羽中计,削其兵权,范增大怒而告老回乡。之后,项羽与刘邦谈判,以鸿沟为界,楚汉停战。 汉王五年十月,刘邦率兵追击项羽,由于韩信及彭越没有如约出兵合击楚军,结果刘邦在固陵被项羽打败。刘邦一方面固守,另一方面以事成后裂土封王利诱韩信及彭越,二人终于出兵。 韩信、彭越带兵会合刘邦后,汉军再发动攻势,十二月(前202年初,当时以十月为岁首)在垓下迎战项羽。汉军以韩信为主力,兵力至少有三十万人,项羽手上只得十万人。韩信亲率汉军发动攻势,初战诈败而退,项羽不疑有诈,率兵追击韩信,却陷入十面埋伏之计中。项羽虽中伏,但自持武勇仍领军穷追,然而每当项羽击退一股汉军后

于追击途中必遇上另一股汉军伏击,如是者楚军连环中伏,楚军战力和军心因此被严重消耗。韩信见楚军已被切断成几个部份,阵线逐渐散乱,乃趁势反击。汉军主力从左右两翼夹击前进中的楚军

楚军大败。[1]项羽退守垓下,缺乏粮食,且被汉军及诸侯军重重包围。楚军在夜间听到四面皆楚歌,以为汉已尽得楚地,士气崩溃。项羽率八百人乘夜向南突围,汉军发觉后,派灌婴率五千骑兵追击。项羽渡过淮河后,身边只剩下百余骑。在汉军紧追下,项羽退至乌江(今安徽和县),当时虽只剩二十余骑,项羽仍独力斩杀数百名汉军,使汉军将士心惊胆颤。最终在残部悉数战死后

项羽为表示自己是输给上天.而不是败给汉军,乃自刎而亡。

参考:

汉高祖 目录•人物简介 •在位政绩 •汉朝大一统的的历史意义 •用人分析 人物简介 汉高祖-------刘邦 生辰: 周赧王59年(西元前256) 祭日: 高祖12年(前195)四月二十五日 性别:男 身高:约合现今164米 西汉开国皇帝,字季。秦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人。西元前202年称帝

在位七年,諡号太祖高皇帝。死后葬于陕西长陵。 秦末农民起义 高帝出身农家,早年当过亭长,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曾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服徭役。秦末

为沛县泗水亭长。送本县刑徒往骊山(今临潼东南),因途中一些刑徒陆续逃亡,就释放其余刑徒,自匿于芒、砀山泽间(今河南永城东北)。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

陈胜吴广起义反秦。是年九月,受萧何、曹参等拥戴,聚众沛县反秦,称沛公,聚兵3000人。第二年四月,投项梁,屡与项羽协同作战。项梁死,刘邦被封为武安侯、砀郡长。后九月,奉令收集陈胜、项梁散卒西向攻秦。仅率数千人自砀郡出发

转战半年

兵始逾万。三年七月,克宛城(今南阳)。自此攻抚兼施

顺利挺进至灞上(今西安东南)。汉王元年(前206)十月入咸阳,灭秦(见秦末农民战争)。当项羽率领起义军和秦军主力决战巨鹿时,刘邦受楚怀王(熊心)的派遣,带领所部向关中挺进。他迫降宛城,攻占武关

于西元前206年十月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并分兵把关,欲为关中王。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 楚汉战争 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也引兵入关。 听说刘邦已平定关中,伐灭秦朝,项羽大怒,进驻鸿门,欲攻刘邦。十二月,见项羽拥40万大军入关,虑及实力悬殊,乃委曲求全,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今临潼东北)谢过,项羽谋士范增策划在宴会上刺杀刘邦未成,此是谓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 此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但当时的汉中地荒位偏,人稀物罕,项羽又不准刘邦离开,想以此困死刘邦。因为汉中非大军久居之地,汉军人人军心涣散,见此情况的刘邦与谋士张良商议,遂决定“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返回中原的战势当中去。八月,回兵复取关中。二年三月,进至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声讨项羽杀害楚怀王之罪,正式发动楚汉战争。四月

大败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其后

亲率主力扼守战略要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成皋(今荥阳西北),与项羽抗争两年余,最终迫使项羽订鸿沟之盟。后又从张良的“敌疲我打”战略方针,五年十二月,围歼楚军于垓下(今河南鹿邑东,一说安徽灵璧东南),统一天下。二月即皇帝位于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氾水北,建立汉朝。 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刘邦好酒及色,好结交天下豪杰,放荡不羁,被父亲称为游手好闲的“无赖”。但当秦末大乱之际,刘邦奋起草莽,提三尺剑取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起于社会下层的皇帝,彻底打破了以往的贵族世袭格局。千古一梦的秦帝国为他所灭;骁勇无敌的西楚霸王项羽最终亦败在他的手里;韩信、彭越、英布等一代英杰,先是为其驱使,效命战场,功成之后,又先后兔死狗烹。 曾与诸将论楚汉战争得失,认为自己之所以获胜,主要在于重用张良、韩信、萧何。为帝七载,屡次亲征,陆续平定燕王臧荼、楚将利几、韩王信、阳夏侯陈豨、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等反叛,并剿灭韩信、彭越两大功臣。以和亲之策结好匈奴,对南越割据政权实行安抚,重视农耕,休兵养民,使社会趋向安定、发展。 曾作《大风歌》,乃千古绝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在位政绩  刘邦即位后,采取了许多重要措施,如减轻田租,什五税一,“与民休息”,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等,继续推行秦代按军功授田宅的制度,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并加重租税等,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他还剪除异姓诸侯王以加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他认为秦代不分封子弟招致孤立败亡,于是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他还接受娄敬强干弱枝的建议,把关东六国的强宗大族和豪杰名家10余万口迁徙到关中定居。 秦亡以后,漠北的匈奴乘机南下,重新占据了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汉初,匈奴不断侵扰汉的边郡,高祖六年(前201),韩王信投降匈奴。次年,刘邦亲自率兵前往征讨,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30余万骑兵围困七昼夜。后用陈平计谋,施贿于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脱险。此后,刘邦为了汉朝的安定不得不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汉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刘邦年轻时放荡不羁,鄙视不切实际的儒生。称帝以后,他认为自己是马上得天下,《诗》、《书》没有用处。陆贾说:“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刘邦于是命陆贾著书论述秦失天下原因,以资借鉴。他命萧何重新制订律令,即“汉律九章”。刘邦晚年宠爱戚姬及其子赵王刘如意,疏远吕后,几次想废黜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惠帝)而立如意。但因大臣反对,只好作罢。高祖十二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乃称天命而不治,其后病重不起而逝世。 汉朝大一统的的历史意义 刘邦消灭了项羽后

统一了中国

建立汉王朝

自此 在地理上再次统一

揭开了强大的汉朝的序幕 也奠定了我们“汉”的称谓,可谓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少年“无赖”似豪杰 刘邦性格豪爽,但不喜欢读书和从事农业劳动,常被父亲斥为“无赖”,说他不如自己的哥哥会经营。刘邦长大后做了亭长,由于豁达大度,放浪不羁而在当地小有名气。他心志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咸阳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出巡,秦始皇坐在华丽的车上威风八面,刘邦羡慕得脱口而出:“大丈夫就应该这样啊!” •迎吕为后 汉高祖刘邦的妻子是吕公的女儿吕氏,名叫吕雉。吕公和家乡的人结下冤仇后来到了沛县定居,因为沛县县令和他是好友。刚到沛县时,很多人登门拜访。刘邦也去了,主持接待的是县吏萧何,他规定贺礼钱不到一千的人到堂下就坐。刘邦虽然没有一个钱,却说:“我出贺钱一万!”吕公听说了,赶忙迎接。一见刘邦就非常喜欢,虽然吕公也知道刘邦并没有那一万钱,后来依旧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吕后,汉惠帝就是她和刘邦的儿子。 2007-11-13 18:04:15 补充: 秦的灭亡 秦末农民战争中还有一支强大的力量,这就是原来楚国贵族的后代项羽和叔叔项梁,他们在吴中(现在江苏的吴县)起兵,兵力很快达到了近万人。 在陈胜被车夫庄贾杀死后,项梁便拥立了楚怀王的孙子做了楚王,号义帝。定都盱眙(现在江苏盱眙),后来在和章邯的秦军激战时,项梁兵败被杀。 2007-11-13 18:04:38 补充: 楚王和众将约定:谁先入定关中谁就做天下之王。项羽为了给叔叔报仇,要求和刘邦一起西进关中,但遭到大家尤其是范曾的一致反对,大家觉得项羽做事比刘邦要残忍得多,而且又年轻没有经验,处事太过鲁莽,恐有被秦军颠覆之祸。由于这个时候刘邦军队已经小有规模。所以,最后决定只让刘邦领兵西进关中冒这个险,却大有使其打前站试探敌人做炮灰之意。 2007-11-13 18:05:03 补充: 开始时,刘邦也不太顺利,最后终于兵临城下,到达咸阳东边的灞上(现在西安东),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只得向刘邦献城投降,秦王朝至此被刘邦灭亡。 ••立足关中 汉高祖刘邦进入咸阳城,以“关中王”自居。刘邦开始颇为留恋豪华的宫殿,准备住下享受。樊哙劝他天下还没有平定,别忘了秦的前车之鉴。刘邦听不进去,直到张良亲自来劝,他才不动秦宫分毫,将军队撤退到了灞上。刘邦到达灞上之后,和当地百姓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律一律废除,这使他得到了秦地百姓的大力支持。 2007-11-13 18:05:41 补充: 项羽在打败章邯,迫使他投降之后,领兵到了函谷关,见刘邦平定关中,把守函谷关,不由大怒,攻下函谷关后直奔咸阳,驻扎在了戏下(现在的陕西临潼东北的戏水西岸)。刘邦的属下曹无伤对刘邦很不满,暗地里派人向项羽挑拨说:“刘邦想在关中做王,将秦的财物都纳入私囊。” 项羽听了火冒三丈,其手下谋士范增也劝他趁机除掉已经成为威胁刘邦。项羽准备在第二天进攻。这时的刘邦在兵力上无法和项羽抗衡,他只有十万军队,项羽则有四十万精兵。 2007-11-13 18:06:33 补充: 最后是项羽的叔叔项伯“救”了刘邦:项伯和刘邦的谋士张良很要好,见项羽要进攻了,便连夜找到张良,让他快走。张良却说不能丢下刘邦,背弃主公,就将消息透露给了刘邦。惊慌之下,刘邦赶忙向张良要计策,张良让刘邦赶紧去见项伯,说明自己没有和项羽争夺天下的野心。

参考: baikebaidu/view/37033

照世俗点的眼光来看,萧何是收入稳定的白领,那他,为何要主动加入邦刘的“朋友圈”,成为其中最重要的成员呢?

套用时下流行的经济学观点来说,萧何是一个善于“长线投资”的操盘手,他发现了刘邦具有的。特殊的领导魅力,觉得他未来一定成就一定不凡,“玄学”一点的说法是:萧何会“观相”(具有相当的识人能力)的人,他观测刘邦是大贵之相(佩服他的远见),所以,萧何有幸成为刘邦的“合伙人。

萧何善于识人的特点,确保了他能从一堆沙子里找到“黄金”,史上有名的月下追韩信再一次验证了萧何的“老辣”,发现别人身上的隐藏的闪光点,通过严谨的分析,对被观察者做出新一轮评估,再来决定这个人值不值得相交,因而,萧何“朋友圈”里的成员,在后来都成了“大咖”!

结交刘邦后,萧、刘二人组成为了莫逆之交,感情之好,羡煞旁人,萧何经常从县城里拿着慰问品到刘邦家跟老友对酌。值得注意的是,只有萧何有这样的远见卓识,看出了刘邦的不凡,其他人可没这样的眼光,在大多数人眼中,刘邦不过是个混吃等死的“ 社会 盲流”,天天不做正事,到处闲逛,还喜欢和狐朋狗友去招惹各种事端。

然而,每次刘邦招惹事端后,萧何总会利用自己的权力和人脉关系,帮助刘邦脱罪,所以,两人的关系好似亲兄弟。

翻开萧何的档案,其实他更有机会晋升为沛公,不过他却坚决的扶持刘邦上位,主要原因就是,萧何很有自知之明 ,更看得出刘邦当时的号召力 ;当秦二世继位后,整个大秦就陷入了一片混乱,各地的起义军和旧贵族,已经开始有揭竿而起反秦的想法。

刘邦和萧何原本不想趟这摊浑水,但是,刘邦却在一次押送囚犯去修皇陵时,囚犯纷纷逃走,在秦朝,官员如果按期不带囚犯抵达,罪责就是斩首;而官员按照时间带囚犯到了,囚犯人数不够,那么官员还是会被斩首。

误了工期的“包工头”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带囚犯去修皇陵,那么,人数很显然少了很多,就算到了也逃脱不了罪责。痛定思痛之后,不按常理出牌的刘邦直接把囚犯们都放走了,然后自己跑到“芒砀山”避难。

刘邦这一跑,他的家人迅速就成了沛县的众矢之的,妻子被县令抓到监狱里,而不少刘邦的酒肉朋友知道刘邦的事,都纷纷和他划清界限,就只有樊哙、曹参、夏侯婴、周勃和萧何等死党,还坚信刘邦遇到什么苦衷。

在这个敏感的时候,萧何利用自己的权力想尽办法营救吕雉,这一营救差点把自己官都丢了。

审时度势的萧何干嘛不顾一切的营救刘邦和他的家人?原因很简单,越是乱世,刘邦越有施展的空间,给他点时间,定能成就一番功绩,在权衡之下,萧何选择了帮助刘邦。尽管投资有风险,但只要选对了“合伙人”,就等于在乱世中找到了一个相对安稳的靠山。

后来,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反秦,萧何看到了大秦局势已去,于是,他暗地里偷偷地和芒砀山的刘邦进行联系,甚至自己还乘着夜色来到刘邦身边询问,想不想在乱世中成就一番伟业……。

刘邦的回答很雷人:“ 不想,因为他怕死 ”!要是常人如果听到这话,铁定会提出“分手”,何必要追随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但萧何不这么看,他反而觉得刘邦有远见,在分析陈胜吴广起兵的胜率时,就意识到,这支农民军就是炮灰,真正搅乱大秦的是旧贵族,所以,现在就起义还为之过早。

事实证明,时机说来就来,不会给人准备的时间,没等到起事的成熟时期,沛县县令就已经察觉到周边已经乱了,所以,他也想浑水摸鱼,并让萧何曹参密谋召集队伍……萧何是何许人也?他一眼就知道,这个县令不具备成就大事的能力,跟着他干,自己怎么死都不知道。

可身为一县长官的萧何,自己没有抗命的理由,唯一可行的,可以推翻这个不开眼的“前任”,于是萧何和曹参就用计把民众百姓聚集起来,当众杀掉了县令。做完这一步,萧何发动舆论攻势,声称泗水亭长刘邦曾经斩杀白蛇,全身而退,是有上天护佑天子。

在萧何的一顿忽悠下,沛县的百姓都相信刘邦是未来天子之主,于是,萧何通过造势直接把刘邦的声势给造起来了。

刘邦稀里糊涂地被百姓们推举为首领(其实是刘邦精心策划的),他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反而想让萧何当沛县县令,自己就辅助他就可以了。

之所以极力推托,是因为萧何给自己的“定位”很准确,他明白自己虽擅长谋划,但却缺少刘邦那样的魄力,称孤道寡的帝王,更需要魄力和野心,如果自己当县令,是否能建立起一支忠于自己的团队尚未可知,何况还有替一大帮子人眼巴巴的,指望“带头大哥”给条明路……一番你推我让后,刘邦顺势上位。

这段往事,在汉高祖晚年常常拿来与萧何开玩笑,曾经刘邦询问萧何: “ 为何你当初不接下沛公之位,如果你接下了,那么我这个位置就是你的 。”

萧何听完后,吓的赶紧跪倒在地说道:“ 臣深知自己能力深浅,只懂政务之事,统筹决策却比不上陛下您的气魄和豪气 。”

这段说辞,其实另有深意 :意思是,萧何明白如果自己当了沛公,刘邦的确会帮自己,但是刘邦注定不是一个屈于人下的人物,他必须做一把手,到那时,可能下场比刘邦的对手还惨……。 由此可知,身为上司的萧何,当时甘愿奉刘邦为主,大汉建立后才知萧何高明。

值得注意的是——以刘、萧CP为核心的团队中,由始至终的核心都是刘邦,他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看清形势的萧何很明白,任何人都无法撼动刘邦的权威地位,他顶多只能做个智囊,当主公,他不敢想,也不能想;这就类似于现在企业的创业者和职业经理人的区别;创业者的风险要远大于职业经理人。

后来,随着刘邦南征北战,他积攒下的军队家底越来越优厚;然而,很快刘邦因为盲目自大和膨胀,敢去直接和项羽硬碰硬,因此,数十万的军队直接被打空了,而在乱世中没了军队就等于没了依仗,什么沛公、封侯还是封王,这些都是虚的,失去数十万大军的刘邦就等同于废人一个。

在这个关键阶段,许多诸侯看上了萧何,甚至都想把萧何招揽到自己手底下;不过,对于这些招揽,萧何全部都拒绝了,他在刘邦最落魄的时候,还是愿意相信他,就因为刘邦身上那股帝王气,萧何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聪明到什么程度,他既会玩计策,也懂得大智慧,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智囊。

很快,刘邦虽然家底全没了,但是他很快又崛地而起,家底再度起来了,对此,萧何更加深了自己的想法,他愿意一生跟着刘邦,就算刘邦最后身首异处,萧何也绝对会紧随他的步伐。

后来,刘邦被封为汉中王时,不管是刘邦的所有将领士兵,还是他自己,都认为汉中那块地方就是流放地,一旦进去,那么,未来将再也出不来,刘邦那个时期也看不到任何希望,他觉得自己称帝梦想是绝对不可能实现。

在这个时候,萧何反而十分着急,因为君主刘邦没有继续奋斗的欲望,麾下的士兵每天都有人在逃跑,甚至许多将领都纷纷逃跑,逃跑就算了,一些将领身上还有许多“汉军”的情报,这些人如果落到项羽手里,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就算萧何怎么着急,都没有用;他只能够等待刘邦自己醒悟,而他每天能做的就是想办法帮助汉王保住家底,并物色军事人才,整个汉军阵营里,能打仗的将军有,勇猛的将军也有,例如,樊哙、周勃、夏侯婴、曹参等;但是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将之才,几乎没有,至少萧何没有看到某一个有元帅之才。

好在拥有元帅之才的韩信出现了,对于韩信的出现,萧何是惊喜又担忧,他惊喜的是韩信的出现,可谓是给汉军雪中送炭,但是担忧的是,他害怕韩信只会纸上谈兵,并且汉军阵营里按资论辈的风气十分风靡,将领官衔的大小,也是通过作战经验和跟随刘邦的时间来划分。

因此,萧何担心韩信得不到汉王老将领们的肯定,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一步步地培养韩信,让他慢慢成长,等他资历够了,那么,统帅汉军也有了底气。

不过,韩信很显然不是一个愿意坚持的人,长期的受到冷遇早就让他灰心丧气,他满怀希望来到汉军,就喜欢能够在这里成就一番功名,谁知道,不管是汉王还是萧何都没对他寄予厚望,因此,韩信在一天晚上偷偷逃跑了。

萧何知道后,急的骑上马就去追,其实,萧何也希望能够给韩信委以重任,但是,不管是他还是汉王,都对韩信没有太多了解,所以,希望他从基层干起,谁知道,韩信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人。

追回韩信后,萧何也为了刘邦的大业,不惜拉下老脸,用自己作为担保,担保韩信担任大将军位置。而刘邦最后之所以松口,让韩信担任大将军,不是因为韩信军事才能,而是因为萧何的眼光以及他对萧何的信任。

自家兄弟都愿意舍弃自己来抬韩信,自己有何不信?萧何这一次也成功赌对,韩信带着汉军成功突围,还迅速占领了三秦,拥有巴蜀之地以及秦地之后,刘邦的“称帝”之梦已经基本奠定下来了。

晚年的萧何在处理政事时,遇到自己把握不住的,都会主动去请教刘邦;其实,作为宰相的萧何完全有独断的权力,但是,他请教刘邦的原因,就是为了让刘邦对自己放心,也是维护两人的感情。

虽说伴君如伴虎,但萧何是刘邦出生入死的“最佳拍档”,双方的情谊已经不是帝王权术可以替代的,换句话说, 萧何除非谋反,不然刘邦是绝对不会杀他 ,就算萧何的权力有多大,刘邦都不忍杀他。

不过,萧何自己有先见之明,他明白自己不可以太过优秀,也不可以太过完美,必须要让自己兄弟刘邦彻底信任自己,所以,萧何故意受贿,然后还想办法让刘邦知道,萧何采取这种“自污”的策略,明哲保身,因为萧何知道, 历史 的经验告诉他,太多的开国功臣,由于功高震主,下场都不好。

几十年的相处,彼此之间的小九九都十分清楚,刘邦知道这事后,反而更加器重萧何,因为萧何懂刘邦,并且还不会背叛刘邦。

有人说 ,在刘邦建立大汉的过程中,萧何更多的是忙于后勤和人事,以及对刘邦的参谋和建议,这与张良有重叠之处,其实,出身贵族的张良,对刘邦的建议大多集中在宏观方面,大战略,外交以及人事制度等,而世袭小吏出身的萧何对具体的人事安排、钱粮、后勤保障等方面十分精通,这才是刘邦的中坚力量,是刘邦的大后方,是刘邦真正不可或缺的。

萧何从沛县起兵一直到大汉一统天下,几乎成为了刘邦身边最大的智囊,也是最受信任的谋士;并且萧何是一个能力极强的臣子,他的伟大之处就是辅佐之才,而不是帝王之才,萧何自始至终都没有展现过任何帝王之才的能力。

并且萧何和刘邦手中的那些死党将领们,关系好的原因就在于刘邦,如果没有刘邦,这些兄弟们是不会信服萧何,因为萧何身上没有刘邦那种魄力气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764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4
下一篇2023-11-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