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梁诗人何逊简介,何逊是哪个朝代的?

南朝梁诗人何逊简介,何逊是哪个朝代的?,第1张

人物生平

何逊,南朝齐、梁文学家。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兰陵县长城镇)人

,侨居丹徒。曾祖承天,宋御史中丞,曾考定《元嘉历》。逊八岁能诗,二十岁左右举秀才,同时诗人范云览其试策,大加称赞,就此结为忘年交。诗为沈约所赏。逊出身贫寒,仕途很不得意。天监中,为奉朝请,迁中卫建安王萧伟水曹行参军,随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后还建康(今南京),一度得武帝赏识,旋为所弃,出为安西安成王萧秀参军、兼尚书水部郎,除仁威庐陵王萧续记室,复随府江州,卒于任所。后人因称“何记室”或“何水部”。其诗文与同时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又以诗与阴铿颇相似,世号“阴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篇》认为何诗虽有“清巧”之长,但多“苦辛”、“饶贫寒气”,不及刘孝绰。其实何诗所以多“苦辛”之词,乃是其坎霸饧仕致,诗作多不平之鸣,并非无病 。今存诗一百一十余首,多为赠答及纪行之作,擅长抒写离情别绪及描绘景物,其特点在于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衬托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往往寓目即书,不喜用典故,写景抒情极为精妙,格调清新婉转,如向称名句的“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从镇江州与游故别》)、“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与胡兴安夜别》)、“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相送》)等,情景交融,在写景中体现惜别和惆怅的心情,看似信手拈来,但情真意切,读后令人难忘。又如“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游鱼乱水叶,轻燕逐风花”(《赠王左丞》)等句,善于用流畅的语言细致贴切地描摹自然景物,对仗工整而不觉其平板,对杜甫有明显影响。他还有一些写景诗如《下方山》、《还渡五洲》、《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慈姥矶》等,亦多脍炙人口的佳句。诗句意境颇近于谢I,饶有风致,为南朝山水诗派代表之作,惜笔力稍嫌平弱。钟嵘《诗品》评谢I诗“末篇多踬”、“此意锐而才弱也”,这一缺点在何逊作品中似更明显。逊诗受“永明体”影响,其新体诗工于炼字,音韵和谐,已初具唐律规模,是六朝诗与唐律间的过渡体裁。日僧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在论诗歌声律时,曾举其《伤徐主簿》三首为例;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曾将其《送司马长沙》误作唐人五绝选入。唐杜甫为诗曾化用他的一些佳句,并说“颇学阴何苦用心”。清沈德潜称其“情辞宛转,浅语俱深”(《古诗源》)。何逊尚有少量辞赋和骈文传世。其《穷乌赋》似为残存片段,并非全文。辞藻较好者是《为衡山侯与妇书》,但并无显著特色,成就远不如诗。何逊身后由同时人王僧孺编定集八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七卷。此书最晚至五代时已残缺。宋代黄伯思《东观余论》载《何逊集》有后晋天福本二卷,有诗无文。今所见刻本以明正德间刊本为早,继有薛应缈本、张燮刊本和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现有中华书局排印本《何逊集》。 代表作品

《临行与故游夜别》,《夕望江桥示萧咨议杨建康江主簿》

写作特色

何逊的诗作,擅长抒写离情别绪及描绘景物。其特点之一,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衬托

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往往寓目即书,不大用典故,像历来评论家所称道的"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临行与故游夜别》);"露湿寒塘草,月映清淮流"(《与胡兴安夜别》)等句,都能做到情景交融,在写景中体现惜别和惆怅的心情。看似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但情真意切,读后令人难忘。又如"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游鱼乱水叶,轻燕逐风花"(《赠王左丞》)等句,善于用流畅的语言细致贴切地描摹自然景物,对仗工整而不觉其平板,对杜甫有明显的影响。他还有一些写景诗如《下方山》、《还渡五洲》、《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慈姥矶》等,也有许多传诵人口的佳句。这些佳句,意境虽近于谢□,但笔力则稍嫌平弱。钟嵘评谢□诗"末篇多踬","此意锐而才弱也"(《诗品》),这个缺点在何逊作品中似更明显。何逊的诗在当时曾与刘孝绰齐名,称为"何刘"。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文章篇》认为何诗虽有"清巧"的长处,但多"苦辛"、"饶贫寒气",不及刘孝绰。其实何逊的诗之所以多"苦辛"之词,乃是他的遭遇坎坷所致,其诗作多不平之鸣,并非无病 。

何逊的诗受"永明体"的影响,很讲究声律,某些作品比沈约等人更接近成熟的近体诗。日本僧人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在论诗的声律时,曾举他的《伤徐主簿》三首为例;宋代洪迈的《万首唐人绝句》还把他的《送司马长沙》误作唐人五绝选入。

何逊除诗以外,还有少量辞赋和骈文传世。他的《穷乌赋》似是残存的片段,并非全文。他的骈文中辞藻较好的是《为衡山侯与妇书》,但又并无显著的特色,远不如他的诗。

《何逊集》据《梁书·何逊传》说是他死后由同时人王僧孺所编定,共8卷。《隋书·经籍志》所著录的是7 卷。此书最晚到五代时已残缺。宋代黄伯思《东观余论》载《何逊集》有后晋天福本2卷,有诗无文。今所见刻本以明代正德张□刊本为早。继有薛应□刊本、张燮刊本和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中华书局有排印本《何逊集》。

诗篇节选 《铜雀妓》

秋风木叶落。萧瑟管弦清。望陵歌对酒。向帐舞空城。

寂寂檐宇旷。飘飘帷幔轻。曲终相顾起。日暮松柏声。

《拟轻薄篇》

城东美少年。重身轻万亿。柘弹隋珠丸。白马黄金饰。

长安九逵上。青槐荫道植。毂击晨已喧。肩排暝不息。

走狗通西望。牵牛亘南直。相期百戏旁。去来三市侧。

象床杳绣被。玉盘传绮食。倡女掩扇歌。小妇开帘织。

相看独隐笑。见人还敛色。黄鹤悲故t。山枝咏新识。

乌飞过客尽。雀聚行龙匿。酌羽方厌厌。此时欢未极。

《门有车马客》

门有车马客。言是故乡来。故乡有书信。纵横印检开。

开书看未极。行客屡相识。借问故乡来。潺泪不息。

上言离别久。下言望应归。寸心将夜鹊。相逐向南飞。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为西封侯作》

皇德无余让。重规袭帝勋。垂衣化比屋。C顾慎为君。

Q飞悦有道。卉木荷平分。宸襟动时豫。岁序属凉氛。

城霞旦晃朗。槐雾晓氤氲。鸾舆和八袭。凤驾启千t。

羽觞欢湛露。佾舞奏承云。禁林终宴晚。华池物色曛。

疏树x高叶。寒流聚细文。晴轩连瑞气。同惹御香芬。

日斜迢递宇。风起嵯峨云。运偶参侯服。恩洽厕朝闻。

于焉藉多幸。岁暮仰游汾。

《登石头城诗》

关城乃形势。地险差非一。马岭逐纡回。犬牙傍隆@。

百雉极襟带。亿庾兼量出。至理归无为。善守竟何恤。

眺听穷耳目。远近备幽悉。扰扰见行人。晖晖视落日。

连樯入回浦。飞盖交长术。天暮远山青。潮去遥沙出。

薄宦恧师表。属辞惭愈疾。愿乘觳觫牛。还隐蒙笼室。

《望廨前水竹答崔录事诗》

萧萧q竹映。澹澹平湖净。叶倒涟漪文。水漾檀栾影。

相|上会面。相望空延颈。远天去浮云。长墟斜落景。

幽z与岁积。赏心随事屏。乡念一回。白发生俄顷。

《暮秋答朱记室诗》

游扬日色浅。骚屑风音劲。寒潭见底清。风色极天净。

寸阴坐销铄。千里长辽。桃李尔繁华。松柏余本性。

故心不存此。高文徒可咏。

《酬范记室云诗》

林密户稍阴。草滋阶欲暗。风光t上轻。日色花中乱。

相思不独欢。伫立空为叹。清谈莫共理。繁文徒可玩。

高唱子自轻。继音予可惮。

《落日前墟望赠范广州云诗》

缘沟绿草蔓。扶C杂华舒。轻烟澹柳色。重霞映日余。

遥遥长路远。寂寂行人E。我心怀硕德。思欲命轻车。

高门盛游侣。谁肯进畋渔。

《相送》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三亚华舒旅租(原亚都宾馆)是三亚的酒店,地址是三亚天涯区桶井坡村27号。

三亚华舒旅租位于三亚湾西海岸,毗邻机场,靠近西线旅游区(天涯海角,南山寺),邻近三亚湾海边,周边有超市,贸易市场,生活便利,交通便捷,是休闲旅游途中休息的好去处。目前,宾馆盛装开业,客房设施齐全,整个宾馆覆盖15M光纤的无线WiFi,房间布置精致到位,卫生干净整洁,服务周到。简而言之,宾馆的宗旨就是让客人宾至如归。

汉武故事撰人不详,由葛洪写定。今存一卷,内记武帝生于猗兰殿至崩葬茂陵一生中的杂事,下及成帝时事。其中亦有神仙怪异之言,可以说是志人而兼志怪的小说。文章简雅,水平甚高。

此书一向不题撰人,到崇文总目忽然题作班固撰,又有说作者是王俭的;清末大学者孙诒让札据西京杂记序,考定为葛洪所作。考虑到咏怀诗、潘岳西征赋都采用过其中的典故,则其书远在葛洪、王俭之前应已存在;又书中又有所谓当涂高的记载,书中有些片段对神仙的态度颇近于,则似乎表明建安时代已有此书。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承认葛洪乃是今本此书之最后整理、写定者。汉武故事旧有辑本多种,先生古小说钩沉辑得五十三则。

本书中颇有专记人间之事,而毫不涉及怪异者,例如记汉武四岁时欲得阿娇为妇并说当作金屋贮之的故事,后来凝聚成一则著名的成语金屋藏娇。颜驷白首为郎的故事虽然最后以问题解决、大加歌颂作结,而实际上却暴露了政策没有连续性而又总是一刀切之用人方针的弊端,所谓文帝好文而臣好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决不仅仅是颜驷一个人的命苦,而带有相当普遍的意义。

此中最富于小说意味的是关于微行的故事:

上微行,至于柏谷,夜投亭长宿,亭长不内,乃留宿于逆旅。逆旅翁谓上曰:汝长大多力,当勤稼穑,何忽带剑群聚,夜行动众?此不欲为盗则*耳。上默然不应,因乞浆饮。翁答曰:吾止有溺,无浆也。有倾,还内,上使人之,见翁方要少年十余人,皆持弓矢刀剑,令主人妪出安过客。妪归,谓其翁曰:吾观此丈夫非常人也,且亦有备,不可图也。不如因礼之。其夫曰:此易与耳!鸣鼓会众,讨此群盗,何忧不克?妪曰:且安之,令其眠,乃可图也。翁从之。时上从者十余人,既闻其谋,皆惧,劝上夜去。上曰:去必致祸,不如且止以安之。有倾,妪出,谓上曰:诸公子不闻主人公言乎?此翁好饮酒,狂悖不足惧也。今日俱令公子安眠无他。妪自还内。时天寒,妪酌酒,多与其夫及诸少年,皆醉。妪自缚其夫,诸少年皆走。妪出谢客,杀鸡作食。平明,上去。是日还宫,乃召逆旅夫妻见之,赐妪金千斤,擢其夫为羽林郎。自是惩戒,希复微行。

这是一幕发生在夜间的小喜剧,有惊无险,颇多趣味。三个主要的人物皆着墨无多,而形象已很鲜明:皇帝一旦微服走出宫门,失去权威,在老百姓眼便成为非盗即*的歹徒,他身边虽然也有随从十余人,却对付不了手里有武器的十余个青年;武帝的长处在于处变不惊,善于估计形势,事后又能豁达而合理地处理此事,像个明君。旅馆主人是一的良民,勇于维护社会治安,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只是勇而无谋,几杯老酒下肚就被老婆捆起来了。老妪则智勇双全,实为女中豪杰。西汉盛时民风之淳朴刚毅、敢作敢为,由此可见一斑。逆旅翁召来的一批青年和武帝的那些随从都比较平庸,恰好成为主要人物的陪衬,使得这一场好戏不至于因为缺少龙套而显得单调。亭长虽是一过场人物,也不可或缺,他在另一意义上的烘托也颇有助于塑造逆旅夫妇的形象。

封建帝王之微服出行必然形成地位与处境的巨大落差,容易产生戏剧性的故事,至今仍然是影视作品乐于从事的题材之一。

二西京杂记一书,原本二卷,后分为六卷,据说是刘歆的作品,而其实出于葛洪,该书葛洪跋云:家有刘歆汉书一百卷,考校班固所作,殆是全取刘氏,小有异同,固所不取,不过二万许言,今钞出为二卷,以补汉书之阙。此事前无所闻,当是葛洪释放的烟幕。但葛洪在从事此书时很可能有些过去的文本作为依据和参考,他本人只是一个最后写定者。此书隋志不著撰人,新唐志径署葛洪;后有汉魏丛书、古今逸史等多种版本流传。晋人的志人小说完整地流传至今者,只此一部。

此书中故事与杂记并陈,正合于古老的小说观念,其中多载帝王逸事、宫廷、大臣事迹之类。各种零星材料的记述与现在的小说概念相去较远,但这里颇多重要而有兴味的信息,如关于园林的两条:

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园。园中有百灵山,山有肤寸石、落猿岩、栖龙岫。又有雁池,池间有鹤洲凫渚。其诸宫观相连,延亘数十里,奇果异树、瑰禽怪兽毕备。王日与宫人宾客弋钓其中。

茂陵富人袁汉广,藏巨万,家僮八九百人。于北邙山下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水注其内。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养白鹦鹉、紫鸳鸯、牦牛、青兕、奇兽怪禽,委积其间。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潮,其中致江鸥海鹤,孕雏产,延漫林池。奇树异草,靡不具植。屋皆徘徊连属,重阁修廊,行之,移晷不能遍也。汉广后有罪诛,没入为官园,鸟兽草木,皆移植上林苑中。

说起汉代的建筑和园林来,人们一般重视皇家园林,其实私家亦早已有之,而其中有些精华后来往往进入皇家。又有值得注意者,此时已有假山,安排活水,并注意在园林中驯养罕见的动物,同时又兼具植物园的功能。

又有秋胡戏妻的故事:

昔鲁人秋胡,娶妻三月而游宦三年,休,还家其。妇采桑于郊,胡至郊而不识其妻也,见而悦之,乃遗黄金一镒。妻曰:妾有夫,游宦不返,幽闺独处,三年于兹,未有被辱如今日也。采不顾。胡惭而退,至家,问家人妻何在,曰:行采桑于郊,未返。既还,乃向所挑之妇也。夫妻并惭。妻赴沂水而死。

男人一阔就变坏,秋胡是一典型。后来乐府中有秋胡行,元代石君宝有秋胡戏妻杂剧。不同的是后来的秋胡一类人物大抵并无惭愧之意。

再如关于菊花酒的记载: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这一记载颇有助于人们理解陶渊明为什么喜欢采菊东篱下:他正是为了酿菊花酒来饮,争取长寿,但是否真能有这样的效果,他却并不在意。

鲁迅对西京杂记估价很高,评为意绪秀异,文笔可观,大大高于一般的作品。葛洪的水平,自然要比一般的作者高出一头。

三语林,东晋处士裴启撰。世说新语·文学裴郎作语林条注引裴氏家传云:裴荣字荣期,河东人。父稚,丰城令。荣期少有风姿才气,好论古今人物。撰语林数卷,号曰裴子。又加按语道:檀道鸾诣裴松之,以为启作语林。荣傥别名启乎?又同书轻诋篇庾道季诧谢公曰条注引檀道鸾续晋阳秋云:晋隆和河东裴启撰汉魏以来迄于今时言语应对之可称者,谓之语林。时人多好其事,文遂流行。隋志子部小说家燕丹子附注中提及语林,谓凡十卷,梁时尚存,至隋已佚。

晋人言论崇尚玄虚,举止亦贵旷达,南渡以后,此风更盛,记述名士的举止言谈,遂为人们喜闻乐见,裴子语林乃此中成书最早者。时颇盛行,时流年少,无不传写,各有一通;后来指责其中记载他本人的言论有两处不实,并以裴氏学为虚伪不足道之代名词;裴启遭此重创,其书遂废。其实,即使此书中确实有两条不确,也并不代表全书就全无价值,事实上后来的世说新语及其刘注颇从此书取材,群书中亦常见其遗文,并未全佚。

语林的前人辑本有过多种,鲁迅古小说钩沉辑得一百八十则;后又有周楞伽校注本裴子语林,后出转精,最便省览。

语林中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文字十分简省: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代当坐,乃自捉刀立床头。坐既毕,令人问曰:魏王何如?使答曰:魏王自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驰遣杀此使。

大将军、丞相诸人在此时,闭户共为谋生之计,王旷来,在户外,诸人不容之。旷乃剔壁窥之,曰:天下大乱,诸君欲何所图谋?将欲告官!遽而纳之,遂建江左之策。

王旷就是的父亲,是他首先提出晋王朝应将政权的中枢迁往江南。后来世说新语从语林中抄录了不少片段,有些略有改动,有些迳录原文。古人著书不惮于偶作文抄公,从事小说时尤其可以如此。

四郭子,东晋郭澄之撰。澄之字仲静,太原阳曲人,曾为相国刘裕之参军,随征姚泓,后位至相国从事中郎,封南丰侯,有集十卷。生平见晋书卷九二文苑传。郭子一书曾一度显赫,世说新语出来后渐渐湮没,旧有两种辑本,古小说钩沉辑得八十四则。审其遗文,实与语林为同类。

这里的故事也极简明,举两条来看:

王公有幸妾姓雷,颇与政事,纳货。蔡公谓之雷尚书。

王含为庐江,贪强狼藉。王敦欲护其兄,故于众坐中称家兄在郡,为政定善。庐江人咸称之。时何充为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傍人为之反侧,充神意自若。

王导为一代名相,功勋卓著,而其宠妾却弄权纳贿;蔡谟地位不如王导,敢于揭发问题,只是措辞比较委婉。何充是王敦的属官,很敢于当面讲真话。东晋人颇有风骨,不仅长于清谈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7962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