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沉丹田”为拳家术语。在近世出版的武术刊物和古代流传下来的拳经、拳论上,经常可见。老拳师们教拳时,也常把\“沉气”二字挂在口边。王宗岳在其《太极拳论》中写道:\“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形意拳内功经中有\“龟尾升气,丹田炼神,气下于海,光聚天心。”近代名家郝少如、杨振铎等也都把气沉丹田列入其练功要领的首要地位,可见\“气沉丹田”之重要。然而对于一般习拳者尤其是初学者,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知其具体做法。为了对这一问题有个明确而深刻的理解,应该首先弄清:什么叫气沉丹田?为什么要气沉丹田?怎样做到气沉丹田等。 一、 什么叫气沉丹田? 郝少如先生说过:“以意引气达于腹部,不使上浮,谓之气沉丹田。\”形意拳家马礼堂先生说:“清升浊降,气归脐下。吸气时会阴轻轻用意上提,气升于顶,呼气时放松,气沉脐下丹田之内。\”太极拳名家郝家俊说:“胸中空洞洞,肚里沉甸甸。\”以笔者愚见,气沉丹田不是别的,乃是采用膈肌上下运动为主的腹式呼吸,并使之与拳式之蓄、发、开、合相结合。吸气时,膈肌向下运动,肺体尽量向下膨胀,两肋微微外开而肋骨则不要上提,下边再提肛缩肾,将腹内脏器托住。呼气时膈肌上升,两胁则向内向下合,腹内脏器自然下垂,胸中真气沿任脉下行入丹田,形成心肾相交以补命门之火的形势。胸、背、肩和腰胯始终放松,腹部则沉甸甸甚为充实。呼吸深长匀缓,作到“先天之气宜稳,后天之气宜顺\”的要求。形意拳大师孙禄堂先生教“鹰熊斗智\”的架子时,要求把“小腹放到大腿上\”,郝家俊先生教太极拳的”单鞭\”时,也要求”正身塌腰,把小腹放到大褪上\”,这些都是气沉丹田的具体体现。这里有两点应该说明:①气沉丹田不同于练硬功时的气贯丹田和入力丹田。“贯\”和“入\”是努力向下压气使其进入丹田,“沉\”则是顺其自然而因势利导。好象东西在静水中随着地心吸力徐徐下降,松静自然,无一毫勉强之意。②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练拳是动功,其势有开有合,有蓄有发;呼吸也必然随之,有入有出,其气也要有升有降,有紧有松,不能总是聚于丹田,僵死不动,要有鼓荡开合,纵横飞腾。这就是《神运经》上所说的“纵横者胁中开合之式,飞腾者丹田呼吸之间\”的意思。 二、为什么要气沉丹田? 练拳之目的,一是为了强身祛病,延年养生;二是为了克敌制胜、抑强御侮。在格斗中如何能发出大力且使此力产生最大效果?如何能使对方失去平衡而倾跌,自己则稳如泰山?欲达到上述目的,必须按照拳经的规定,进行各个方面的练习而综合运用之,“气沉丹田\”则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从健身角度来说,练丹田乃是祛病防病的关键。丹田二字,笼统地说是指从脐下到耻骨这一范围,前列腺、睾丸、女子卵巢、肾脏亦在其附近,它们统统包括于中医所说的“肾\”这一概念之内。人的生长、发育、壮大、衰老等过程,是和肾息息相关的,即是和生殖、泌尿。内分泌的功能紧密相关的。通过腹式呼吸、膈肌上下运动和提肛缩肾的练习,可明显增强这部分脏器的功能,延迟衰老(中医叫补肾)。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功能增强后,人就可能变得精力充沛,抵抗外来风寒湿热的能力增强。对运动员来说,还可提高竞赛成绩。这一点笔者在多年教学和为人进行气功医疗中,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从练内气来说,丹田是生气之源,先从丹田结成气丘,然后即沿经络运行,形成人体经络场。所以练丹田者,可起“补肾\”之功,肾气足而后武艺乃得以精进。气沉丹田时的腹式呼吸,使膈肌与腹肌力量增强,加大腹压变化,改善腹腔血液循环,减少体内淤血,可大大改善心脏的工作。从技击角度来看,膈肌大幅度向下运动,肺体大幅度向下膨胀,腹胃等脏器垂注于腹内,以及肩之下沉,胸肌、腹肌、腰、胯之放松、全身肌松肉坠,腹部充实而沉重,可使人体重心降低,在力学上体现了稳定作用,在运动中易于作到中正安舒,桩步稳健,灵活而具有弹性,既便于随对方进攻之势纵横缠绕、引进落空,得势时又便于腰为弓把的使用,发出丹田命门之力。这就是前辈形意拳家刘殿琛先生常说的“活泼于腰,涵蓄在胸,运丹田之力,发肾气以击人。\” 三、怎样作到气沉丹田? 前边已经提到过,练拳过程中的气沉丹田是随着拳势的变化,让气在丹田(气海)与中脘之间,有提有下,起伏鼓荡。对于具有一定功夫的人来说,只要在走架时注意作到:头正而起,肩平而顺,胸出而闭,背圆而正,塌腰松胯,开吸合呼,蓄吸放呼。吸为提,气到中脘,呼为下,气到丹田,自然而然就作到了气沉丹田的要求。对于初学者来说,一时不易掌握,可分三步去做:1、先练松静站立,即自然桩是也。无论采取形意拳的三体式,八卦掌的定劲桩,太极拳的混元桩,或少林拳的马步桩,都是一样。按要求将姿势站好,即将全身放松,要松而不懈,精神贯注,气势腾挪。采取自然腹式呼吸,不加勉强,多着意于放松。每天早晚各站半个小时,练上两个月左右,以达到能够彻底松静为佳。2、仍按第一步所采取的桩法松静站立,采用逆腹式呼吸。吸气时小腹内收,提肛缩肾,两胁微向外张(不可向上提,胸部放松,勿有起伏),将气提到中脘。与吸气同时,两手向回收,但要沉肩坠肘。呼气时,小腹放松,外凸,会阴仍要微微提住,两胁向内向下合,同时两手向外推,以意引气,达于指梢,双脚则五趾抓地。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呼吸时两手向回去收和向外推的幅度也越来越小,最后变为以意领气向回收,以气催力向外推,从外形上看不出手的动作。如此练上半年多(多练更好),即可进行第三步。3、选几个动作简单而蓄发、开合、节奏分明的拳式,如用形意拳的劈、钻、炮,八卦掌的双撞掌、马上开弓、黑熊反背,太极拳的双峰灌耳、掩手肱捶、搂膝拗步,少林拳的挂月撞掌、十方戒、双崩拳均可。将动作与呼吸紧密结合,一定要作到开吸合呼,蓄吸放呼,闪跳为吸,发力为呼。吸为提,呼为下。练时要慢,要自然,不须练多久,就可达到气沉丹田了。这时自己会明显地感觉到:两腿前节有力,腿肚子很沉,双脚有入地之感,每一动作力之源都在脚跟,经踝骨沿腿而上,两膝有力。但大腿与腰胯则松快自如,自腰以上,各处都轻松而灵活,动作幅度增大而灵敏迅速,整个身子好像一根鞭子,鞭把在脚踝处,鞭杆在腰脊,两臂两手如同鞭梢。此后,无论练什么拳套,不论走架快慢,都可保持气沉而不浮,步稳而不乱。动作发劲,整而不散,如同风吹大树,百枝摇曳,妖娆自然,妙趣横生矣!
正确认识肩背沉重感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是初学站桩功时的一个经常遇到的实际而重要的问题。肩背沉重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1、正常反应:站桩功要求练功时按特定的招式保持一定的练功姿势,尤其是两臂和肩部不仅要放松,而且两臂还要按要求形成报球、下按、外撑等各种姿势。对于初学站桩的人来说,由于过去没有受过这种肩臂肌肉长时间保持一定姿势的锻炼,所以站桩时间稍长,势必造成肩臂部肌肉疲劳,从而出现肩背沉重感。这种情况是每个初学者都会遇到的,完全属于正常反应。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是任其自然,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以后,这种沉重感觉就会逐渐自然消失。
2、肩臂肌肉紧张:站桩功要求姿势上保持完整均衡,挺拔舒展,在保持一定姿势的基础上,肌肉做到松而不懈、紧而不僵。但是大部分初学者一开始难以做到这一点,肩臂部肌肉不仅松不下来,而且越来越紧,感觉也越来越沉重。这种情况要与正常反应区别开,正常反应时肩背部的肌肉尚松软,沉重感也可忍受,并且会随着练功次数增多,沉重感会逐渐减轻消失。而因肩臂肌肉紧张造成的沉重感的突出特点是肌肉僵硬,沉重感难以忍受,并且越来越重,难以坚持练下去。解决这种情况的唯一办法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尽力放松肩臂部肌肉,使肌肉从僵硬状态中解脱出来,自然会使沉重感逐渐减轻消失。
3、练功时间过长:本来学练气功是一件长期的事情,需要做到火候适度,循序渐进。但是有的练功人急于求成,希望在短期内收获神效,因而每次花费很长时间学练气功,产生人为的疲劳,出现肩背部沉重感。这种原因造成的沉重感不是一开始就出现,而是练功很长时间后出现,并伴有腰腿疲劳感。纠正的方法是合理按排每次的练功时间,在练功时间上也做到火候适度。
4、调身不够:站桩功虽是静功,要求外形上静止不动,但是这个静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纹丝不动。那种只知机械地静止,不能随时根据身体内部的感觉变化调整姿势的人,必然出现肩背部沉重感。纠正的方法是正确认识静功之静不是绝对的静止不动,完全可以根据练功中身体内部的感觉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姿势,使身体始终保持舒适圆活的状态。
注意事项
1、不可以在电风扇下和空调房里练功,易感风寒。
2、功后最少半小时内不可以接触水(比如喝水、洗澡等等),也不可以大小便。所以最好是在功前喝水,大小便!
3、可以酒后站桩,不可以房事后站桩。炼功的人最好减少或者避免房事,功后想要有房事,间隔的时间越长越好,最好是4小时以后,否则很容易短寿的。
4、初炼者,应该避开刮风、下雨、雷鸣时站桩。
5、有心脏病的人不可过度练习站桩,可以尝试减少每次站桩的时间而增加站桩的次数来过渡,积少成多。
6、练功时间的安排因人而异,一般身体较好的,可从十分钟开始,身体较差的,可从五分钟开始,然后逐渐延长。时间的延长,可以是渐进的(如从五分种延长到六一七分钟),也可以是跳跃的(如从十分钟延长到二十分钟)。练功次数每天可进行二三次,多不过五次。练功时间长短及次数多少,以有余力,有余兴,舒适得力,不超过本人身体的负担(不疲劳为原则。如是,才能达到周身舒适,气血流通,心神得养,筋骨健壮的目的)。
站桩的几个阶段
一个是适应阶段,就是指身体从不适应桩功的姿势到适应桩功的炼法,这个阶段基本上就是锻炼的疲劳期;
一个是上架阶段,这个阶段身体已经能够体会出部会功感,有了简单的炼功反应和气感,身体逐渐走向健康;
一个是返生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身体从新再调整,感觉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不但没有了进展,反而倒退了而且还会出现一些有病的反应;
一个是真正浑元阶段,这个阶段里,身体没有了疲劳,气机没有了滞涩,感觉不再是局部的,而是整体的,炼功是全效的,综合的进展。
一个是功修阶段,这个阶段里,在真正的浑元状态下的气力,可以人为的做出一些现象,用来辅助炼功。
站桩是丹田气由空而实而虚进行转化的。
山人运动祝拳友身体康健,运动畅快~
气功入门功法
抱圆庄两脚平开以肩同宽,双脚平衡,膝盖微微弯曲。双手在两肋前抱成圆形,十指相对,掌心向内。
眼睛轻轻闭上。全身放松,精神尤其要放松。
就这样一直站着就可以了。
收功的时候双手搂在丹田,静养一段时间就可以。收功很重要,千万不要忽视。静养的时候要尽量放松自己,尤其是精神上的放松是最重要的。
练功的时间开始的时候大概15分钟就可以,然后再根据自己的体力慢慢延长。一定要量力而行。因为每个人的体力都不一样,所以具体练多长时间以及延长练功时间的进度是没有统一标准的。都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把握。怎样把握呢?在练功完了休息一段时间后不觉得很累,疲劳不影响正常的生活。这样的练功强度就是合适的。练功的时间最好逐步延长到两个小时以上。
练习一段时间后,在练功的时候可能出现心情烦躁,不想练功的感觉,还会感觉到口中干渴。这个时候就要停练两三天了。过了两三天后再继续练习。
这个功法虽然简单,但真正练习起来也不容易的。主要的难点在于练习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现象,很多人就是不能正确处理和对待这些现象而练功失败。所以,如果有什么现象自己不能处理的可以及时问我。切切!
周天功的入门功法
周天功的入门功法 从古至今,在佛教、道教、医家、儒家、武术、民间等各派中,气功的操作方法之繁复不下千种。但其中有一种方法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则是周天功。在历代有关气功文献记载中,周天功也较为详尽,且有专著,并且周天功的思想散在其它各种功派中。在现今一些功法也吸收了周天功的思想,如胡耀贞的气功,李经梧的太极内功,李少波的真气运行、因是子静坐法等功法。周天功的思想散在各种功法中,可见其影响之深。 周天功散发着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其来源于道教,具有上千年的传承,经过历代练功家的整理而成熟。经过近代疗养院的气功医疗实践证明,其有优秀的保健作用以及治疗疾病的功效,在增加智慧和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较优秀的效果。 周是环绕一周的意思;天,古人观察天体运行,是呈现一环形,如太阳的运行。“天人合一”是中国较早的哲学思想,因此古人认为人体是个小天地,在人体中也有某一因素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在周身运行,叫做“气机”;功:是操作的意思,指锻炼方法,也称功夫。总的意思是指“气机”呈一环形来运行,循行于经络之中,周而复始,环流不已,故“名周天功”。 此周天功入门功法是一套基础功法,但同时又是一种深层功法。基础还是深层,唯在于练功者的入静深度不同,浅者可收保健治疗疾病等功效,高者可几达胎息之效果。(一)周天功的姿势(准备工作) 初学练功的人以平坐椅上为佳,或者自然盘坐为宜,站式或卧式次之。卧式用于病重和体质过弱者,或者临睡觉之前练周天功。 平坐式:臀部坐在方凳或椅子的前1/3或前1/2,上身正直,两腿平行分开,与肩部同宽,两手轻放在大腿上。要注意一点,最好拿一个软垫放在凳子上。 盘坐式:在床上(硬板床)或地面上(需铺坐垫)均可盘坐。(1)散盘:臀部以软垫垫高,这样上半身向前倾一点,两腿交叉盘起,左上右下或右上左下均可,两手可放在膝盖上或者互相轻握,放于小腹前。(2)单盘:将左脚放置在右腿上,或将右腿放置在左腿上,其余同散盘。 在散盘和单盘坐,双腿的上下次序应经常变动。如这次左上右下,下次可改为右上坐下。 静坐者整个练功过程中,上半身应正直,全身放松,松肩,头放中正,不前倾后仰。 1,眼睛平视前方,然后轻微闭上,以微留一线为宜。 2,舌尖轻抵上颚。 3,从头到脚慢慢感觉自己已在放松,要尽量放松,然后再从脚慢慢一点点地放松到头。细细感觉自己是否很放松了。抛开其它一切与练功无关的念头,然后心中要明确告诉自己,默念一次“我要开始练功了”二、练功 (1)呼吸:呼吸采用自然呼吸。所谓自然呼吸是指与平时的呼吸一样,不去过分关注它,心一平静,呼吸自然调整到均匀、细微的境界。 (2)意念:意念注意小腹肚皮的轻微起伏上面。人的小腹的肚皮在呼吸的时候呈现轻微的起伏状态。初练,吸气轻微鼓起;呼气,轻微内陷,注意力即放在整个起伏的过程,不可勉强,不去故意增大起伏的程度,要顺其自然。练习此功法,注意力要集中在此。如心中想到别的事情,那就是错了,要赶紧把心收回重新放在上面。如此,心越来越静,呼吸越来越慢。三,收功 决定不练了,要明确告诉自己,心中默念:“我不练了,我要收功了。”然后可保健按摩: 1,干浴面。两手五指并拢,以先下后上的顺序搓擦面部,如同洗脸之状,直至面部轻微发热,可以起到条畅气血、振奋精神、美容驻颜的效果。 2,鸣天鼓。两手心捂住耳窍,不使漏气。以双手十指按于脑后,然后双手食指压住中指,再以食指由中指往下叩脑勺。如果耳膜无损,即可听到咚咚如同打鼓的声音。鸣天鼓可使耳膜得到震动,可以起到保持听力的作用。 3,运眼睛。轻微转动眼睛,顺时针旋转后逆时针旋转。如果眼睛转动不起来,可以先看下面,然后看左面,再看上面,再看右边,这样越看越快,眼睛就转动起来了。运眼睛可以起到保持视力的作用。 4,叩齿。按照先腮齿,后门齿的顺序,双齿轻微相叩。一下一下,不可过急。可以起到固齿的效果。 5,搓鼻侧。两手握拳,大拇指放于食指之上,以两手大拇指的外侧,从山根穴直至鼻翼的迎香穴部位,从上到下,依次擦动。可以起到防止感冒,治疗鼻炎的效果。 7,揉丹田。丹田,肚脐之略下部位。两手相叠,男左女右(即以男左手压右手,女以右手压左手),先以顺时针揉动丹田,然后反手男右女左(男以右手压左手,女以左手压右手),逆时针揉动丹田。顺逆时针各18次。可以起到增加内气,治疗肠胃疾病的作用。 最后,慢慢睁开眼睛,起身散步即可。注意事项之一: 1,整个练功过程中,以顺其自然为原则。 2,刚开始,每次可在二十分钟左右,然后逐渐延长时间,以自己不感到烦闷为度。每次在四十分钟左右。原则上,每天两次,如为了治疗疾病,应增加时间与次数。每次静坐的时间应不超过两个小时。以早晨5点至7点为最佳时间,如无此条件,早晚练功即可。 3,应重视收功,在实践中,有个别练功者功后出现乏力或头晕之症状,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没有重视收功。 4,本功法看似简单,但无教师教授以及解答疑惑,请勿练习。注意事项之二: (1)功前半小时停止一切较剧烈的体力和脑力活动,解掉大小便,功中不可久忍二便,。 (2)练功中禁忌穿紧身衣裤和当风而坐(卧、立),以免受凉。要宽衣解带,解开腰带等,除去首饰、眼镜、手表等物,以免影响练功入静和气血运行。总的原则是不要束缚自己。 (3)戒烟,勿酗酒。 (4)禁忌房事过度。如果是为治疗疾病而练功,在开始的一百天要禁止性生活。病愈后要有节制。从古至今练功者都重视此点。同时注意不可久卧、久坐、久站、久行,要动静结合,练养相兼,劳逸适度。 (5)练功房内温度不可过热或过低,保持空气流通。避开坏天气和嘈杂环境练功。狂风大雨、雷电交加之天,无论室内外都不宜练功。 (6)禁忌饱食和饥饿时练功,饭后半小时之内不可练功。 (7)禁忌在大喜、大怒、大悲、忧伤、惊恐、过虑等七情干扰时练功。 (8)练功时禁忌昏沉、入睡、和贪恋功中景色。昏沉和入睡不能收到任何效果,如出现昏沉严重、暂时停止练习,等精神较佳时候再练习。功中出现欣悦、舒适之感不可随意加长练功时间,正常情况下最多不应超过两个小时。在练功过程中,应避免别人干扰自己。
气功疗法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说法,包括养生、导引、吐纳、静坐。其原理是以导引来使气功悠缓细匀地运气,可以有效调整神经系统的平衡,进而改善压力及疲劳所引起的大脑不适,让大脑充满活力。练气功得法,可充分发挥意念的主观能动作用,大大地激发健脑强身的自调功能。气功功法很多,有不少都是以补脑强脑为目的。真气运行法是常见的健脑益智功法,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吧!
真气运行法是通过调息入静,内向意守,必不外驰,使注意力高度集中等对内进行调节,从而使大脑皮层逐步进入内抑制状态。机体由“神机”之静,调动“气机”之功,人体在各脏腑组织间进行调节,从而增强大脑功能,使阴阳达到平衡。
功前准备姿势:釆用平坐式,即坐在高低适度的凳椅上,高度以两腿着地后大腿面保持平衡为度。小腿垂直于地面,两腿之间的距离以能放置两拳为准。手心向下,放在大腿面上约1/3处,姿势自然,肌肉尽量放松。两眼微合,面带笑容,上下齿相对,舌尖上翘,轻舔上腭,两耳听觉尽量收敛,用意念去听自己的呼吸。
呼吸:练功姿势摆好后,在意念的控制下调整呼吸,做到呼吸均匀。
放松:练功前,要将全身的肌肉都放松,尤其是大脑神经,要保持全身舒缓。开始练功时,让大脑的意识从上到下、从头到脚按头部一颈部一肩部一两手;头部一背部一腰部一两腿一两脚一胸部一腹部的顺序依次放松。反复3遍,然后用意念贯注全身,让全身得以放松,开始练功。
五步功法第一步,呼气注入心窝部:把意念慢慢集中起来,呼气时想象气流随呼吸的速度自然轻松地送到心窝。吸气时不加任何意识和动作,应顺其自然,这样反复进行多次。每天练习1次,一周后,心窝部变会感到沉重温热,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
第二步,意息相随单田趋:达到第一步功的效果后,可开始第二步功。用意念使气随呼吸延伸下沉,慢慢地送进丹田(要自然下沉),以利于真气的培养,练功者此时常会感到食欲增加,肠鸣、腹气的现象增多。
第三步,凝神蓄意守丹田:当丹田有明显的温热感时,第二步功完成,此时可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呼气时一定不要向下送气了。呼吸要自然,只将意念有意无意地守在丹田部位加以蓄积、培养即可。练功者此时常感到丹田的温热会越来越明显。
第四步,通督勿妄勿助:当真气在丹田聚集窜动时,勿妄勿动,顺其自然。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向下游动过会阴,通尾闾,然后沿脊柱上行,这时也应任其自然,无须意识引导。随着真气的自然运行,真气将上行过命门、夹脊、玉枕、风府等穴到达头顶百会穴。随后又由头部向下运行,通过印堂至人中、龈交,与任脉相接。在这段时间里,练功者要解除一切疑虑,一心一意守住丹田。
第五步,元神蓄积育生机:当任、督二脉被真气贯通后,表明气功已经练成,练功者不必再拘泥于某种形式。曰常空闲时便可随时练功,并且稍加留意便能凝静,练功时间也可灵活安排,只要平时抓紧时间多练习,就能使精力旺盛、心情愉悦。
收功五步功法完成后,身体仍要保持轻松自然,调匀呼吸,舌头在口中用力搅动数次,将口中津液吞咽下去,一两分钟后即可结束全套功法。
五步功法的锻炼,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功能,加强内分泌的调节机能,使脑细胞的开发利用率得到充分提高。坚持锻炼就能通窍醒脑、使精力旺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