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登场铠甲勇士共6位,分别是:铠甲勇士炎龙侠、铠甲勇士风鹰侠、铠甲勇士黑犀侠、铠甲勇士雪獒侠、铠甲勇士地虎侠、铠甲勇士帝皇侠。
一、铠甲勇士炎龙侠
召唤人:炘南、张健和殿南。
以红色为主色调、龙为图腾的铠甲勇士。由召唤人和火之炎龙铠甲合体而成的战士。五行中属火,是五位战士中能力最平均,亦最有潜力的一位。战斗风格为在近距离以拳击与对方进行格斗战。五套光影铠甲中唯一能让两人同时进行召唤的铠甲,同时亦是能量消耗速度最慢的铠甲。
1、武器
(1)烈焰镖,由胸部的部件组合而成,回力镖型,投掷用。
(2)烈焰弓,具能量提升机能的武器,弓型,射击用。
(3)烈焰刀,由烈焰镖变成,炎龙侠的最终武器,弓刀型,格斗用。
2、必杀技
封魔斩,在烈焰刀接触“斩”之印记后,再向对方斩去。击中者会因火之太极阵的关系而无法移动。
3、封印技
(1)火焰拳,在空中穿过“火”之印记后,以拳击打向对方并将其封印。
(2)其他技能:禅定印,铠甲勇士共通技能,可让指定范围内的时间停止流动。
(3)火焰拳(射击型),双手集中火之力量后化为光弹打向对方,拥有破坏黑域的威力。
4、座骑
炎龙驹,炎龙侠专用的光影驹,颜色为红色银间,由炘南的摩托车变成。
5、黑目形态
由被暗影五行护法中的恶水教唆下而被欲望占据头脑的张健和火之炎龙铠甲合体而成。外表、武器、必杀技和封印技都跟炎龙侠无异,唯一不同是眼罩部分由原本的蓝色变为黑色。剧中显示眼罩颜色可以自由改变以达到欺骗他人的效果。
二、铠甲勇士风鹰侠
召唤人:东杉和文东。
以蓝色为主色调、鹰为图腾的铠甲勇士。由召唤者和木之风鹰铠甲合体而成的战士。五行中属木,在五位战士中速度最高,拥有瞬间移动的能力。属速战速决型的战士,但亦因为速度高的关系在力量方面相对较差。防御力差是最大弱点,一旦被重创便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
1、武器
(1)风鹰环,由肩部的部件拆下而成,环型,投掷用。
(2)风鹰弩,射击速度其高的武器,弩型,射击用。
(3)风鹰剑,由风鹰弩变成,风鹰侠的最终武器,剑型,格斗用。
2、必杀技
穿风刺,在风鹰剑接触“刺”之印记后,再向对方刺去。击中者会因木之太极阵的关系而无法移动。
3、封印技
风鹰腿,在空中穿过“木”之印记后,以飞踢打向对方并将其封印。
4、其他技能
禅定印,铠甲勇士共通技能,可让指定范围内的时间停止流动。
5、座骑
风鹰驹,风鹰侠专用的光影驹,颜色为蓝色银间。
三、铠甲勇士黑犀侠
召唤人:北淼和北凯。
以黑色为主色调、犀牛为图腾的铠甲勇士。由召唤者和水之黑犀铠甲合体而成的战士。五行中属水,是五位战士中防御力最强的一位,力量亦很强。战斗风格属反攻型,先用肩膀的铠甲挡下攻击后再向对方攻击。但是这战斗风格亦造成防御层面分布不平均的问题,而胸部铠甲的位置便是防御层面较弱的地方之一。
1、武器
(1)水甲盾,形状像犀牛头部的武器,盾型,格斗用。
(2)流星枪,前端能打开的武器,黑犀侠的最终武器,枪型,格斗用。
2、必杀技
狂瀑扎,在流星枪接触“扎”之印记后,再向对方刺去。击中者会因水之太极阵的关系而无法移动。
3、封印技
狂瀑顶,在地面穿过“水”之印记后,以头锤打向对方并将其封印。
4、其他技能
禅定印,铠甲勇士共通技能,可让指定范围内的时间停止流动。
5、座骑
黑犀驹,黑犀侠专用的光影驹,颜色为黑色银间。
四、铠甲勇士雪獒侠
召唤人:西钊和泽西。
以银白色为主色调、獒犬为图腾的铠甲勇士。由召唤者和金之雪獒铠甲合体而成的战士。五行属金,力量是五位战士中最大。防守力与黑犀侠不相伯仲,不过在防御层面分布方面则比黑犀侠平均。跟风鹰侠不同,属纯力量攻击型,所以速度方面明显较差。
1、武器
(1)震雷棍,短少但打击力高的武器,棒型,格斗用。原设定是双截棍。
(2)震雷斧,因质量高而有着两个把手的武器,雪獒侠的最终武器,斧型,格斗用。原设定刀刃部分能拆卸。
2、必杀技
震雷削,在震雷斧接触“削”之印记后,再向对方砍去。击中者会因金之太极阵的关系而无法移动。
3、封印技
震雷拳,在地面穿过“金”之印记后,以拳击打向对方并将其封印。
4、其他技能
禅定印,铠甲勇士共通技能,可让指定范围内的时间停止流动。
5、座骑
雪獒驹,雪獒侠专用的光影驹,颜色为白色银间。
五、铠甲勇士地虎侠
召唤人:坤中、影霸和方中。
以黄棕色为主色调、老虎为图腾的铠甲勇士。由召唤者和土之地虎铠甲合体而成的战士。五行中属土,以灵活攻击为主,爆发力也很高。跳跃力为五位战士中最大,所以擅长从空中向下攻击对方。但是跟风鹰侠一样,在力量方面相对较差。
1、武器
(1)裂地爪,轻巧而锋利的武器,拳甲型,格斗用。
(2)裂地刀,因质量高而有着两个把手的武器,地虎侠的最终武器,刀型,格斗用。
2、必杀技
裂地劈,在裂地刀接触“劈”之印记后,再向对方砍去。击中者会因土之太极阵的关系而无法移动。
3、封印技
裂地掌,在空中穿过“土”之印记后,以掌击打向对方并将其封印。
4、其他技能
禅定印,铠甲勇士共通技能,可让指定范围内的时间停止流动。
5、座骑
地虎驹,地虎侠专用的光影驹,颜色为橙色银间。
六、铠甲勇士帝皇侠
召唤人:向阳、子阳和五人合体。
以金**为主色调,融合了全部五行力量的超级究极铠甲。由符合条件的召唤者接受来自太阳的能量与帝皇铠甲合体而成的战士。召唤人的条件分为两种,分别是拥有纯正五行血统的光影村后人,或五行战士领悟团结的真谛后合体。
能够能依靠太阳的力量巨大化。第一次出现于炘南的梦中,后期在ERP的虚拟战斗系统中代替老者出现。
1、武器
(1)极光盾,防御用,可装备在胸前,手部亦会增加装甲,变身成为终极帝王铠甲
(2)极光剑。由极光盾表面上的标志变成的武器,帝皇侠的最终武器,剑型,格斗用。
2、必杀技
五行终极斩,透过“金”,“木”,“水”,“火”,“土”之印记,同时向对方发动五重斩击。
3、封印技五行功
(1)木之伸曲,透过“木”之印记,产生树干封锁对方下盘活动能力。
(2)水之掩藏,透过“水”之印记,产生冰尖打向对方并令其冰封。
(3)火土之烈岩,同时透过“火”,“土”之印记,产生陨石群打向对方并令其燃烧。
(4)金之肃革,透过“金”之印记,把金之力量化成光球,打向对方并将其封印。
4、其他技能
(1)禅定印,铠甲勇士共通技能,可让指定范围内的时间停止流动。
(2)太极炮,以双手画出太极阵并集中力量,其后化为炮击,有着直接射击和广域释放两种模式。
(3)能量集束拳击,把力量集中于拳头并向对方攻击,把对方打飞
(4)隔空束缚,把力量集中于对方的颈部并隔空将其举起。
(5)位置转移,把自己从所在的位置转到较远的位置的技能。
(6)膝撞,用手按著敌人背部,再用膝盖的装甲对敌人的腹部或下体进行攻击,以虐打敌人。
5、座骑
帝皇驹,帝皇侠专用的光影驹,颜色为白色金间,造型跟五人的不同。
中国的铠甲,在经历了原始甲胄及皮甲时期以后,在汉代进入了铁铠时期。铁铠作为中国古代护甲的主角,从汉代至明代一直沿用了一千多年。历史上,身穿铁铠的猛将也常被成为“铁猛兽”。当然,各个时代的铁铠有其不同的形制与特征,现在让我们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吧。
▲后人还原秦代身穿铠甲的士兵
一 汉代札甲
铁甲在汉代就已经登上了战争的舞台。汉代的铁甲又称“玄甲”,现今已出土的许多文物也证明了当时铁甲已被汉军广泛使用。
▲汉代铠甲
如在呼和浩特市出土的一套汉军实战铠甲,所用甲片共约650片,约合22斤;在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中出土的铁铠,其所用甲片达2859片,重近34斤。这些甲片以编绳连结,形成一领完整的铠甲。
▲西汉步兵陶俑
整套铁铠分为四个部分:保护躯干的“身甲”;保护颈部的“盆领”或“锻铔”;保护臂部的“钎”;保护头部的“胄”,或称“首铠”及“兜鍪”。汉代的盔甲在形制上有简易之分:一部分只含有保护躯干的身甲;一部分则增加了保护臂部的钎;还有一些则全部都具备。
▲铁铠
用以编缀铁甲的甲片大概可以分为三类:1大型长条形甲片,又称为甲札;2中型圆角长方形甲片;3小型甲片。而在特殊部位(如颈部、关节处)所用甲片还有其他形制,但面积一般较小。而用以编缀甲片的通常是麻绳与皮绦,编缀的方法并不复杂易于战损时的修复。而此时的皮甲虽然尚在服役,但已开始效仿铁铠的形制及编缀方式。
二 三国筩袖铠
筩袖铠是一种钢铠,最早出现于东汉,后为诸葛亮改进,因此筩袖铠又被称为“诸葛亮筩袖铠”,听起来非常山寨。到两晋时期,筩袖铠已经成为军队的制式装备。筩袖铠的胸、背部甲片联缀在一起,在肩部留有筩袖,甲上刻画出鱼鳞纹或龟甲纹,材质主要为“百炼钢”。
▲筩袖铠
筩袖铠的形态与现代的短袖套衫相似。比较汉代的札甲,筩袖铠有两个不同。一个是筩袖的出现,其长度在全臂铠与无臂铠之间,在保证了灵活性与防护力的同时减少了耗材。第二个是汉代的铠甲胸前开襟,而筩袖铠胸前不开襟,这同样也增强了铠甲防护力。
▲筩袖铠
三南北朝两当铠
“两当”,又作“裲裆”或“两裆”,其形制与两当衫类似,“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两当铠出现于三国时期,经过不断改进后于南北朝取代筩袖铠成为军队的制式防具,并被定为武官的主要服制。
▲两当铠
两当铠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组成,并在肩上用带前后扣联,腰上束带,腋下并不相连。材质上分为铁甲与皮甲,形制极为相似。铁甲所用的甲片大小不同,两当甲也有所区别。有面积较大的长条形甲片所编缀的称“牌子铁裲裆”。除此之外,到了魏晋时期,铠甲对于下身的防护加强。不仅有腿裙,还有防御更全面的裤型下甲。
▲魏晋时期的鱼鳞筩袖铠
四 隋唐明光铠
明光铠胸前与背后均有大型金属圆护,肩部覆有披膊,大腿处有腿裙,兜鍪垂下护耳。铠甲自颔下有纵束的绳结,在腹前打结,再束于腰上。在战场上打斗之时,胸、背处的金属圆护将反射阳光,这便是“明光”二字的来源。
▲后人还原的明光铠
明光铠的出现最少可以追溯至三国时期,但直到北朝末年至隋朝这段时间,明光铠才作为制式装备在军队中推广开来,并逐渐成为骑兵的主要制装,与具装配合使用,并逐渐推广至步兵。
▲南北朝时期明光铠
隋代的明光铠形制上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只是腿裙处稍有加长,但唐代的明光铠却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并衍生出五种的唐代明光铠。这些明光铠除了出现保护大腿的“膝裙”和保护小腿的“吊腿”以外,其圆护的大小与位置或多或少都发生了改变。其中最后一型的明光铠,其圆护已从胸前的两块变为腹部前的一块。而下图中耳护向上翻卷的兜鍪,也同样是一种创新。
▲隋唐时期明光铠
《唐六典》记载了十三种盔甲:明光甲、光要甲、细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和锁子甲。其中铁甲包括了明光、光要、细鳞、山文、乌锤和锁子甲六种,是实战所用的制式防具。但绢甲、布背甲和白布甲显然不具备实战价值,只是礼仪用甲。至于唐代的皮甲,其结构较为简单,依然将皮革制成甲片然后编缀成甲。
▲唐代山文
当然,山文甲主要指甲片的形状分类,如上面这件山文甲,还保留着明光铠的一些特征,如金属护胸。
▲现代根据想象复原的山文甲甲片
五、锁子甲
锁子甲是一种“舶来品”,虽然锁子甲在中国出现较早,但据考证其真正传入中原的时间是在公元八世纪左右。锁子甲在中国又有“锁甲”、“连环甲”、“环锁铠”等名,其形制与中国原有的铠甲大有不同。
▲影视剧中的锁子甲
中国古代的铠甲主要由甲片编缀而成,但锁子甲不用甲片,而以小型金属环密集套扣相联而成。金属环越小,锁子甲的密度越大,其防护效果也越强。高质量的锁子甲能使“枪箭极难透伤”,但却要使用二十余万枚金属环,这给制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欧洲的锁子甲
六 宋代“步人甲”
宋代的铠甲较唐代形制已大为不同,首先就是脱离了延续数百年的明光铠的基本形制,身甲上没有了金属圆护,由十二列小长方形甲片编缀而成,披膊延伸至胸前取代了明光铠的圆护,而原本由身甲延伸的盆领处(即原本保护颈部的部分)也不见了,并且兜鍪向下延伸用以防护颈部。身甲上面保护胸、背部分,腰部处向下延伸出两片膝裙,披膊分有两片在颈背后联结,用带纽结在颈下。
▲古籍记载的步人甲
▲步人甲
七、明清棉甲
自火药被用于战争以后,金属铠甲的防护作用被大大削弱,而以棉甲为代表的布面甲开始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之中。这种外批棉花、内衬甲片的铠甲,一直被使用到清朝末年。
▲明清棉甲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乐小鱼,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日本是一个奇特的民族,到今天为止,各处神社、博物馆,甚至于私人收藏家家中,都藏有丰富的古代各个时期的铠甲和武器,其数量和保存完好度,可谓世界之最。有人说,这是武士道精神的体现,但我却认为陈舜臣先生在他的《中国人和日本人》一书中,对日本的民族性的分析结论,才是形成这一独特现象的主要原因。陈先生认为,日本是世界上保存文物最完善的国家,因为日本的知识很多来自外国(主要是中国),这些知识和其本土文化相结合,才形成所谓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当初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千里跋涉来到中国,获取各方面文化和知识,因为来之不易,从而逐渐转化为日本人对各种敝帚的极度自珍。不仅仅体现在武具上面,中国古代相当多亡轶的书籍,都可以在日本找到,也正是一大旁证。此外,陈先生还认为,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血源的民族。从这一判断可以导出,因为铠甲和武器往往作为武士家族的传家之宝,成为高贵血源的象征,所以会被广泛地收藏并保护起来。
日本铠甲形制
日本铠甲形制是非常独特的,而日本人对其传统铠甲各分解部分的研究也非常深入和细致——不过,必须要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过程,才能比较全面地把握其特点。
日本现在考古发现的最早的成型铠甲,诞生于三世纪后半开始的古坟时代。这一时代,正好是“骑马民族征服”的时代,因此其甲式和大陆各骑马民族没有太大的不同。甲胄主要是用皮革或金属的小片连缀而成,偶尔也使用来料较丰富的竹木。最主要的形制是挂甲(见右图)。所谓挂甲,是指用绳索穿连并且层叠甲片,下一片总要覆盖上一片的底端,从而形成下层宽于上层的缀甲样式。中国古代的挂甲也很多,据专家考证并且复原的商周时代的车兵皮甲,就基本全都是挂甲。但是中国的挂甲逐渐减少,终于被棉袄甲所取代,而在日本,挂甲(广义上的)却一直占据着铠式的主导地位。而且,原始形制的挂甲,直到近代,阿伊努人仍在使用。 挂甲的主体,也即防护身体的部分,是呈环状覆盖,然后在胸前系带固定的。腰部连缀较松,便于活动。此外,用悬绪和受绪系在肩膀上二重固定。整体看起来,有点象是背心(笑)。
大概是向中国学习吧,八世纪前半开始的奈良朝,出现了两当(裲裆)式的挂甲,肩上的绪不分悬、受,而是合为一体,套头穿着,开叉和引合的绪在两边肋部。
奈良朝的武官标准朝服是:头戴幞头,身着两当式挂甲,条带束腰,草摺分成数块,脚着乌皮靴。到了近世,这种原始形制的挂甲已经从战场上消失了,只作为仪式、雅乐某些参与成员的服装而存在。
从古坟到奈良时代,棉袄甲也同样存在着。所谓棉袄甲,是指甲片直接缝合在衬里上,相互间拼合精密,但不一定相叠。中国历史上,棉袄甲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到了火器出现以后尤其如此。我们还可以看到的清代密缀铁钉的甲式,就是棉袄甲的最终形态。左图是挂甲和棉袄甲时代常见的两种盔式。
最后,还有一种短甲(见右上),是将皮革连缀成整体,保护住胴体主要部分,和古代希腊、罗马的甲式比较相似。这种甲式,在东亚是比较少见的,仅知道中国古代部分西南夷和台湾高山族人使用过这种甲式。 大铠是日本所特有的盔甲形制,也是日本人引以为傲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和艺术价值的文化遗产。它大约诞生于平安中期,到镰仓末和室町初达到大成。室町幕府后期,因为战争的频繁化和平民化,火药武器的引进等种种原因,大铠的地位逐渐被胴丸、腹卷和具足等所代替。
右边这幅图并不是真正的大铠,而是当代作为艺术品制作的十比一的大铠模型。这件“绯色威之铠”,究其形制,是属于江户以后的装饰性甲胄,和真正大铠繁盛时代、实用化时代的形制有很大的不同。不过也好,正好用它来对比,更方便说明真正大铠的样子。
首先是胄,日本人在大铠诞生以后,习惯称之为兜或钵。日本的兜独具特色,是用长条状的竹、皮、铁等扎成,再环向固定,并上漆,通过这样的步骤做成的。到了平安时代,出现了最日本化的“冲角付胄”(见中下图)。而大铠,乃至于后来具胴、具足时代,各种形形色色的头盔样式,都是从这种“冲角付胄”变化而来的。
请对照左下图这具筋兜,这是当世具足的兜,但是除了天辺封死,和吹返缩小外,和大铠的兜没有太大区别。大铠诞生之初,在“冲角付胄”的基础上,其所镶之铁钉变大,产生了“严星之胄”,也就是后来星兜的雏形。而鋂(应写作左革右每,中文和现代日文都无此字,故暂时用鋂字来代替)的覆颊部分翻转,变为吹返,眉庇变大——这就是日本兜的基本形制了。
兜非完全的半圆形,脑后微凸,顶上有口,称为“天辺”——古人在戴盔前是要先戴上乌帽子的,乌帽子上部扭折后,从天辺伸出,如一个上尖下圆的桃子状(看的时候,千万别以为那是黑色的缨子)。盔的前端,有一到三条下端呈花瓣状的条形加固带,称为“篠垂”。“眉庇”上饰以华彩,并装有可拆卸式的前立。
也许因为盔顶要开口塞乌帽子,所以日式兜不能象其它各国的头盔一样,把装饰品放置在头顶,就只好独辟蹊径,插置于头盔的各个位置:最多的是在前部,称为“前立”,在左右的称为“胁立”,在后的称为“后立”。就算后来天辺没有了,也只有一小部分头盔在顶上加装饰,称为“顶立”。
最常见的装饰
大铠时代,最常见的装饰是前立,最常见的前立是“锹形”。锹形种类样式很多,初期则多作狭长形,装在雕镂精美的“锹形座”上面。后来锹形座干脆做成兽头状,称为“狮啮”。兜上的吹返非常大,并饰有花朵形的金色扣状物,这种装饰在整套大铠的各个部位都可能出现,称为“居文金物”。鋂分多层(一般为五层,称为五枚缀),最上连接兜的,叫“钵付之板”,下面分别叫“二之板”、“三之板”、“四之板”……最底下为“菱缝之板”。武士们割据相争的时代,是没有统一铠甲制服的,所以为了区别阵营,笠印和笠标就先后出现。大铠的基本形制,是要在脑后结以笠印,因此即使没有笠印,笠印付环和其上的“绪”(绳带)结成总角,还是都要保留的。
主要质地
大铠的主要质地是竹、革,间亦用到金属。胴甲分连缀的胸板、主体的冲胴,以及后背的逆板等数部分,连缀成一个整体。除去用绪通过胸板在肩上打结外,还围拢身体,在一侧(一般是左侧)用“胁楯”来固定。胁楯包括两部分,上面的壶板,和下面的草摺——这草摺,和联系胴甲的草摺是一样的,结束以后,可以很完美地成为一个整体,另外它还单独有一个名字,叫作“马手”。
和此后的具足等铠式不同,胸前所垂挂的两条甲片——“栴檀板”与“鸠尾板”是大铠最明显的标志。而如此明显地左右不对称,在各国的古代盔甲样式中都比较罕见,也正体现了日本独特的审美意识吧。“栴檀板”防护右胸,较宽且长,一般明显地体现出连缀的甲片;“鸠尾板”防护左胸,较短且狭,一般蒙以布帛,除镶边外呈色调素洁的一个整体。两片甲板都只有顶端与胴甲主体相连,随着人的活动,会左右变换位置。据说现代人做过实验,当武士伸长左臂,侧身拉弓放箭的时候,鸠尾板正好遮盖住心口;而当在马上用右手挥舞太刀的时候,栴檀板也可以防护最大的破绽——右胸或右肋。因此,这两片甲板的出现,不仅仅因为装饰和美观的需要,也是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
肩部连系前后胴甲的除了“绪”以外,还有一片“障子之板”,和肩甲(又叫“马手袖”)顶部的“袖之冠板”,以绪相连。胴甲下面连缀草摺,分为前面的草摺、左右的弓手,和后部的引敷三个部分。
通过左图,大家可以大致了解一下兜的分解,和甲的连缀形制。
请回过头来,再看上面的那幅图。首先,大铠除去存在的最后阶段,一般没有很华丽的前立,既然已经有了锹形,再加金色龙形前立,多少有点不伦不类。其次,喉伦(护颈)和胫当(护大腿),这都是具足的部件,在大铠上是没有的。大铠以外的防护,只有笼手(防护小臂)、手甲(防护手背)、臑当(防护小腿)而已。穿大铠的武士,一般着马上沓,是以麻或草编织的鞋子,鞋面覆以毛皮。
大铠从产生到在实战中消亡,经历了数百年的时间,他的形制也是在逐渐变化的,我们将在下讲中详细介绍其演变。但是,突然想到,央视的电视剧集《三国演义》中,竟然给曹操和周瑜的头盔上加了锹形,给他们套上阵羽织,或者胸前也垂两块板,真是怪异莫名。设计者也许认为这样好看吧,但这些部件都是日本盔甲所专有的,照搬过来实在不妥啊! 胴丸出现于平安中期,来源于挂甲,初始时,是下级武士着用的铠甲式样。初始胴丸是没有袖甲和胸前那两块“栴檀板”、“鸠尾板”的变形的。它主要由系肩的押付和高纽、主体胸板和身甲,以及腰下草摺和菱缝板所组成的,引合在左肋,比大铠要简单很多。
以前,经常会把胴丸和腹卷尤其是上腹卷搞混,其实它们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胴丸在左侧束扎,而腹卷是在背后结纽的。胴丸的甲片数量是有规定的,一般为前立举二段、后立举三段、长侧四段、草摺八间四段。
在平安时代的绘画中可以看到穿着胴丸的武士的形象:头戴无前立的星兜或者乌帽子,身着胴丸,腕上是粗糙的片笼手,光腿无裤套胫巾,赤足。所有这种形象的,都是骑马武士的郎从,也就是后来的足轻阶级。
出现的历史
胴丸刚出现的时候,为竹、皮质地的轻武装,裸足的下级武士专用,多为粗制滥造的产品。到了镰仓时代,部分上级武士也为了追求轻便而使用胴丸,当然,他们的装备是和普通卒子不同的:锹形前立星兜,精致的胴丸,有袖甲,皮笼手,着臑当和皮沓——最重要的是,他们骑马。
南北朝时代,胴丸终于上升为重武装,并且在上级武士中逐渐流行开来。因为新时代的战斗模式,已经从旧的以骑射为主体,变成在复杂的地形中大规模集团接近战为主体。因此,胴丸变成了骑乘和步战两用的重要甲式。
佩楯(最早是在裤子大腿处缝以皮片)出现了,太刀和剃刀被普遍使用。用来胸前结绪的非常艺术化的杏叶也出现了(见左下图)。藏于春日大社中的,据传是楠木正成使用过的黑韦縅胴丸,是日本的国宝。
最早出现
腹当最早出现于镰仓后期,作为用料俭省的下卒轻武装,被广泛运用。一直到室町中期,腹卷依然保持它最初的形态(它的改进型独立分类变成了腹卷),无袖,背后没有防护。足轻、射手广泛使用,而上级武士只作为临时轻武装(比如防身、临时巷道混战),才偶尔使用。到了室町后期,大批锁腹当出现。所谓锁腹当,就是用大片的皮革连缀成甲,工艺更加简化(参见左图)。
江户以后的很多当世具足,都受腹当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西洋铠甲传入以后,后开口的式样日益增多(当然,当世具足背后也是有防护的)。比如桶侧胴、佛胴、雪雪下胴、南蛮胴等。马铠札、鱼鳞札等甲片连缀法,也直接来自于锁札法。 发明
到了中世纪的封建时代,先有锁子甲的发明,后来更推进到防护更全面的板甲。盔甲受重视的程度尤其在欧洲和日本等地。 锁子甲在欧洲使用了约1000年,从十四世纪开始,发明了用熟铁浇铸的板甲,因为在甲胄关节处理的工艺不良,关节部分为锁子甲代替,为板金甲与锁子甲的混装。到了15世纪与16世纪,甲胄关节处理工艺的改善,锻打工艺的更精进,使软钢制全板甲出现成为可能。板金甲防护力比锁子甲更优秀,且锁子甲就跟穿一件厚外套一样,其关节活动受到锁子甲的影响,但板金甲的关节部分是可活动的,所以使用者行动比穿锁子甲更为灵活。板金甲的胸甲厚约2mm,由软钢锻打,其防护力可抵御称雄欧洲300年的英国长弓,在1415年Agincourt战役与1513年Flodden 战役,都可以看到长弓对板金甲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除了火枪或Arbalest(单兵用重十字缴盘弩,拉力约100公斤,每分钟1箭,其代表为德国黑森弩兵)其他弓箭已经很难达到破甲的要求,经过了辩论,英国于1595年颁布了“终止长弓法令”,火器与长弓之争,告一个段落。 对于骑士来说,盔甲是一项非常昂贵的负担,除了自己本身需要装备,其侍从也须全副武装。一个地位重要的领主必须为众多的骑士提供盔甲。在中古时代,制造盔甲是一项重要的商业,而使用盔甲的庞大市场也一直在增长。赢得胜仗的普通士兵,可以借着剥光死去的骑士尸体取得大量的盔甲并出售谋利。
是的。恺撒的士兵身穿盔甲,身体较轻。它们看起来是这样的:
到公元100年,达契亚战争(公元86-106年)的军队成了常态。当旧装备被重复使用时,许多军团士兵穿着更多的金属来覆盖更多的身体:
更大的头盔有更多的加固,褶皱区,耳朵保护,一个“龙虾尾巴”用于肩部/颈部保护,一个偏转板在眼睛和一个“张开”的脸颊/颈部保护(这是为了弥补从滑到颈部击中脸颊的打击)。
虽然使用了车牌,但许多军团士兵更喜欢邮件。在这两种情况下,颈部都增加了保护;一件改良过的束腰外衣或围巾被戴上,以减轻不可避免的玩笑。
通常角斗士使用的刀是用来保护剑臂的。长期以来,护膝只是仪式上使用的,现在重新配戴在小腿上,以保护双腿。军团则手持更大更方的盾牌。
事实上,一些军团增加了盾牌的侧面来提供更多的保护:
我说过,这是达契亚战争军团。没有一个士兵愿意增加自己的负担。这是一场艰苦的战争,军团的士兵为生存增加了负担。达契亚人接近了军团并伤害了他。
达契亚战争极大地推动了军团的发展。
在这之后,军队的装备恢复了正常。然而,海报上写的是100广告。
这张来自罗马尼亚:
注意,前面提到的所有东西,如头盔功能,扩展盾牌,马尼卡和护胫。
为什么为什么军团要携带这么多额外的重量是什么东西给军团造成了这么大的压力他们称它为falx,拉丁语是镰刀的意思。
军团面对的武器可以近距离突破他的防御:
重现者声称falx可以做到:
注意,他不在gladius范围内。此外,即使被困住了,达契亚人也处于将军团拉出战线的最佳位置。同样的演示:
达契亚时期的军队不得不面对这个早期的极臂。
罗马标枪的主要特点是使其射程和威力超过标枪。然而,如果达契安人通过这些标枪,falx可以超过罗马近战武器(盾和剑),有足够的打击力,打破罗马盾墙和后面的士兵只要你通过了标枪发射。然而,很明显,已经有足够多的达契亚人在这里大肆破坏。
那一定很可怕。
因此,公元100年的罗马士兵穿了更多的金属防护服来抵御这种攻击。
达契亚战争之后,军团开始大量减轻这些额外的保护重量。这是马可·奥勒留的一栏这一栏描述了宏观战争(公元166-180年)。
根据圆柱上的浮雕,正规的军团是这样的:
没有manica或greaves,“龙虾”的尾巴更短,盾牌也恢复了正常的形状。然而,偏转的面颊保护,颈部保护和耳朵保护被保留。
对于那些感到奇怪的人来说,罗马纪念碑上的许多浮雕都描绘了鳞状铠甲(lorica squamata)。它在共和国和帝国时期非常普遍和流行。关于这方面的文章很少。
秦代盔甲分将军甲胄和士兵甲胄,以出土的秦兵马俑为例
将军甲胄为临阵指挥的将官所穿。胸前、背后未缀甲片,但都绘彩色花纹,以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摆呈平直形,周围留有宽边,也用织锦或皮革制成,上有几何形花纹。整件甲衣前长97厘米,后长55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等处,都缀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状为四方形,每边宽大处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条或牛筋穿组,呈“V”字形并钉有铆钉。另在两肩装有类似皮革制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处还露出彩带结头。
秦代士兵甲胄:这是秦兵俑中最为常见的铠甲样式,是普通战士的装束,这类铠甲有如下特点,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相同。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者不超过六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皆为64厘米,其下摆一般多呈圆形,周围不另施边缘。
汉代铠甲的术语如下:保护颈部的称为“盘领”或“锻铔”、保护臂部的称为“钎”、头盔称为“兜鍪”、鍪是当时的一种炊具。不过我们只需要知道它像头盔就行了。出土西汉盔甲的形制都相当于身甲部分,所以对它们的分析也只限于身甲部分。这些铠甲可以分为两类六型:
第一大类:札甲,主要使用一类一、二型甲片,部分使用了二类甲片。
一型:仅护住胸、背的札甲,胸甲和背甲在肩部用带系联,长仅及腰。外形类似于明清妇女的肚兜。标本见杨家湾陶俑所着盔甲,其中骑兵俑均属于这一类。
二型:除胸甲和背甲以外,加有披膊,甲片较一型小。多半属于一类二型甲片。标本见杨家湾陶步兵俑。身甲最下一层甲片位于腰下,采活动编缀。
三型:见于二十家子出土标本,除胸甲、背甲外,有盘领,胸中开襟,用铁扣扣合。披膊腋下不封口。身甲下缘也垂于腰部以下。
铁札甲的制作方法基本上脱胎于中国传统的皮甲,所以这种铁甲的外形类似于皮甲。加上涂有防锈漆,在陶俑上表现时简直难以跟皮甲区分开来。特别是这时的中国皮甲也开始模仿铁甲涂黑漆,除非是出土实物,否则识别起来就更困难了。这种盔甲的防护力显然是不足的,不过还好,西亚的鱼鳞铁甲,这时候终于传到了中国,于是出现了中国版的鱼鳞铁甲。除了唐朝短暂的表现出向板甲进步的倾向,以及从西方引入有异域风味的盔甲以外,直到明朝,中国铁甲几乎都是鱼鳞甲。
西汉的鱼鳞甲也有三型,主要使用二类和三类甲片,一般不用一类甲片。它们共同的外形特征是甲片细密呈鱼鳞状,因而得名。
一型:见于二十家子出土的残铠,用二类一型甲片编缀。
二型:用三类一型小甲片编缀,,满城一号墓出土标本属此型。又见于杨家湾陶俑。其中一件体型较大的标本,所披铠甲腰带以上为鱼鳞甲,腰带以下却是札甲。
三型:用三类二型甲片编成,
西汉军队披铠甲的比例,大概是骑兵8%左右,步兵43%左右)。武帝后可能有所增加,不过铠甲不一定都是铁甲。
罗马
时期不同不一样
分军制改革前后来看吧
改革前:按从军年龄来看分为青年士兵和成年士兵,装备大体一样。你提到的红毛是区分兵种的,例如罗马突击兵带“鼠头”,后备长矛兵代两根羽毛,成年军团兵带红毛,还有的编制不带头盔装饰。
早期军团兵:通常战时161人一方阵,带方盾,配铁片和皮制成的锁子甲,3-4跟投枪,刺杀短剑。
后备长矛兵:161人一方阵,防具和早期军团兵一样,武器为对付骑兵的长矛。
突击兵:108人一方阵,带轻型甲或不带甲,配8-10根投枪,小形轻便的盾,多为木皮制
改革后:出现附属兵团,产生正规兵团,罗马城防还有禁卫军团,军团骑兵编制普遍化
正规军团:分161人和255人两种编制,其中大编制一般定型为英雄部队,挂金图腾旗,方盾板甲,刺剑投枪。纪律严明,不愧是首屈一指的古代军队,头上没有了装饰。
附属兵团:蛮族人居多,链甲长枪,椭圆盾,纪律明显不如军团
禁卫军:为元老院或重要家族的亲卫队,是军团中的精英,一般为161人一队,护卫主上致死,有着古代最好的防御甲。方盾牌,投枪,刺剑,其头盔装饰和一个向上的刷子一样,挺常见的那种。
还有骑兵--
早期为轻骑兵和罗马骑兵
轻骑兵:为先锋和斥候工作,108人一队,或干脆散编,配小圆盾,和刺抢短剑,好像也有配投枪的。
罗马的正规骑兵:108人一队,一般在会战中配合步兵使用,但一般不会单独作战,方盾长枪,配短剑,有和早期军团一样的良好防护
后期为军团骑兵和禁卫骑兵
军团骑兵:108人一队,和军团步兵防具装备基本相同,但不配投枪配长矛,似乎使用的剑长了,可能是为了马上砍杀需要。
禁卫骑兵:军团骑兵加强版,人数少比较罕见,可能充当将军护卫,和仪仗队之类,编制不太清楚
注:关于人数编制上,在平时有中队,小队的编制。
16世纪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在历史上可是个著名人物。身为英国都铎王朝第二代君王,亨利八世在英国历史上极有作为,最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与天主教会决裂、二是自己创立了英国国教圣公会、三是生了个叫做伊丽莎白的女儿。其他还有整顿武备、兴建海军等很重要的“小事”。不过最让其出名的是他一共有过六次婚姻和六个王后,其中前五个王后两个离婚,两个被处死,一个死于产褥热。
▲亨利八世肖像,约1537年 小汉斯·荷尔拜因绘
其实看一眼亨利八世晚期的肖像画,就能明白他为啥有那么激荡的情史了。画上的亨利八世豹首、狮眸、燕颔、虎须,简单说就是一个雄壮的大胖子。可以说,君王的权势、武人的雄姿、男性的荷尔蒙都跃然于画上。不过俗话说得好,”岁月是把杀猪刀“,胖子国王当年其实也是个小鲜肉一枚。
▲1509年加冕后的亨利八世像
刚刚登基的亨利八世可与前面那张二十八年后的画像相比完全是判若两人,未满弱冠的亨利八世简直像个人畜无害的小鲜肉。但可不能小瞧他,《乌托邦》的作者托马斯·摩尔对亨利八世的武艺赞美道:“他的剑能发出最猛烈的打击,他的长矛能刺穿最坚固的盾牌,他射出的箭能百步穿杨。”碍于人身安全上的考虑,年轻的亨利八世很长时间内都一直被禁止参与比武竞技,直到有一次他隐瞒众人偷偷参加。作为一位君王,不顾个人安危,如此热衷于比武竞技,除去他自小受到骑士文化熏陶的影响,以身为一名骑士为荣之外,在当时的环境下,君王在竞技场上一显身手可以向外界昭示他的勇气记忆,象征着他的权势强大,而且举办竞技大会本身也是彰显国家强盛的窗口。▲威斯敏斯特卷轴上描绘的1511年亨利八世为庆祝其子诞生而举办的马上比武。画中骑在带有蓝底金“K”字马衣坐骑上的骑士正是亨利八世,金色的“K”代表其当时的王后凯瑟琳。注意挡两位参赛者之间的隔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亨利八世终其一生都钟爱竞技,甚至多次因此而受了重伤。即为了他的这份爱好,也为了能实现武器国产,他在即位后不久,就在出生地格林威治建立了王室兵工厂生产盔甲武器。不过随着亨利八世的体重增长,麻烦也接踵而至。挥舞刀枪与拉弓射箭跟胖了瘦了关系不是很大,但当时的优质板甲都是量身订做的,瘦点还好,胖了可就穿不进去了。而且鉴于亨利八世贵为国王,”特别能吃苦“只能做到前四个字,减肥是不要想了。不过也因为其贵为国王,买铠甲的钱是不缺的。所以流传至今的亨利八世的四套盔甲则不仅记录了他在竞技场上的武功,还为我们保留下了他的体型变化。
▲伦敦塔中展出的亨利八世“银镂铠”
现在已知最早的格林威治兵工厂出产的盔甲是“银镂铠”,由保罗·范·维兰德大约于1515年制作而成。这件铠甲通体镀银并曾饰金,全甲于骑乘状态时高185厘米、胸甲肩部至腰部高355厘米、全重3011公斤。甲裙底部有以亨利八世与凯瑟琳公主的名字首字母H和K为装饰图案,以此纪念她们两人的婚姻。在胸甲上的人物形象是圣乔治,背甲上的则是圣巴巴拉。其他部分的铠甲都采用都铎玫瑰与凯瑟琳的石榴标志。虽然其装饰不能称为精美绝伦,但也是十分精致,与其说是件护体的护具,更不如说是一件爱情的见证物。
银镂铠细节图:
▲象征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HK铜饰
▲胫甲、头盔、肩甲还有护肘甲上的都铎玫瑰与阿拉贡石榴的团都随处可见。这也是象征着亨利八世与凯瑟琳永结连理。
▲护膝翼板上方还能看到亨利八世丈人斐迪南二世的箭束,下方的则是玫瑰与石榴的组合图案。
▲该铠甲上的胸围(由铠甲外侧量得)为1055厘米(417英寸)、腰围则为88厘米(347英寸)。与1509年画像中的亨利八世形象十分相称,但是就在五年后的两件为了金缕地会盟而打造的步战竞技铠上,我们会发现它们胸围和腰围的尺寸上比起这件要更大了一些。
▲这幅油画描绘1520年亨利八世与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金缕地会盟的情景。和今天的国际会议有所不同的是,在当时,两国元首之间的亲切会晤是彼此增进友谊(炫富攀比)的最佳场合。
▲画中右上角表现的骑士比武也是会盟活动中的重头戏。哪位君王的骑士更强,数量更多,就代表他的军力更胜一筹,谁就更有面子。
▲图上的亨利八世的体格看上去比周围的人物要高大一些,这是被画家刻意放大的效果。他当时的外貌和体型应该如下两图。
当时亨利八世被记述自称有一双“极精细的小犊腿”。而他带去的两件步战铠甲也证实了这点。
1裙铠细节图(Tonlet armour)
这种带有甲裙的铠甲只能适用于步战。其名字中的Tonlet是指一种十五世纪末到十六世纪初德意志骑士常穿的百褶裙。该甲高185厘米,胸围106厘米(42英寸),腰围916厘米(36英寸)。
▲头盔
▲护项
▲背部
▲左腿胫甲上的这出吊袜带图案是嘉德骑士团的标志。亨利八世也是该骑士团的一员。
2步战铠细节图
▲这件步战铠制作人为马丁·范·罗伊内, 高度188厘米,重达426公斤。全身都得到铁甲包裹,重量是普通作战盔甲的两倍,并不能长时期穿戴作战。▲头盔
▲颈与肩
▲中段
▲护膝甲
▲铁靴
有趣的是,在royalarmouries官网上可以看到,英国人自己宣称1962年美国宇航局在参观伦敦塔时,参考了这件铠甲,以用于宇航服的设计。这件的胸围112厘米(44英寸),腰围96厘米(38英寸),要比之前的那两件都粗出了不少,不过此时的亨利八世仍然算是体态匀称,再过个将近十年,就完全是判若两人了。
▲两副由小汉斯·荷尔拜因绘制的亨利八世肖像
左边的亨利八世虽然已是一张大叔脸,身材较之年轻时的匀称,已是严重发福,但整体上还是意气风发,堪称是亨利八世的标准像。在该画的介绍上,其创作时间被推定在1537年至1547年之间,但对比右面这幅1542年的肖像画后,或许可以推断其年份要早上一些。右侧1542年的画像上,疲态已经在脸上展露无遗。有的学者认为亨利八世得了库兴氏症候群,从画上似乎也能看出该症状的表现:躯体肥胖、脸圆红润、多粉刺、多油腻还有毛发增生等等。
▲亨利八世的最后一件铠甲
最后一件件于1540年制作的铠甲是格林威治兵工厂为了这一年的五朔节比武竞技,为亨利八世制作的最大的一套铠甲。然而,亨利八世此时年界49岁,他的年龄和庞硕的身躯都不允许他再在竞技场上披挂上阵了。该铠甲高188厘米,重3533公斤,胸围138厘米(545英寸),腰围1295厘米(51英寸)。同二十年前的铠甲相比,身材不知要粗了多少。
▲亨利八世体态变化图
亨利八世的身材在二十年之间的变化如此之大,要归功于他的饮食习惯。只要看看他宫廷中的十二道菜,就知道了。
1脍炙,通常是猪肉或野猪肉。
2烤海狸尾,当时人们认为海狸是一种鱼,所以可以在不能食肉的斋戒期间食用。
3鲸肉,捕捞自北海,量多且易于烹饪
4烤全孔雀
5杂碎
6黑布丁,一种猪血肠
7野猪头
8烤天鹅
9蔬菜,这被认为是一种穷人的食物,在宫廷饮食的比例中不到20%
10杏仁,一种由杏仁粉、糖、肉桂和胡椒制成的餐后甜点
11香料水果蛋糕
12葡萄酒和啤酒
▲电视剧《都铎王朝》的宣传照,餐桌上的蔬菜水果明显“太多了”。如果历史上的亨利八世也是如此健康饮食,也许就不会56岁便辞世了
结语:
自然界里的一些爬行动物与节肢动物每年都会在经历脱皮或是蜕壳后都变得更大、更具活力。而亨利八世的每一次换甲,则只能得到日益衰老发福的身躯。当他垂垂老矣再也不能奔波于战场情场竞技场时,再回首看看这些冰冷却华丽依旧的铠甲,不晓得是否能回忆起当年的风采、爱情还有青春。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HG。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龙泉铸剑师沈师傅的私人微信:LQLSSFB,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BQYJS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