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低杠位相扑深蹲和低臀位相扑硬拉采用相同站距,同样是髋主导,为啥深蹲重量还是比硬拉重量小40kg?

我低杠位相扑深蹲和低臀位相扑硬拉采用相同站距,同样是髋主导,为啥深蹲重量还是比硬拉重量小40kg?,第1张

深蹲是健身训练的王牌动作,他帮助我们打造强悍的肌肉,力量,让我们的运动表现更给力。有经验的训练选手都知道,深蹲按照杠铃安放的位置可以分为高杠深蹲和低杠深蹲,杠铃放的位置不同,整个身体的角度也需要调整,同时发力的中心也会产生改变!

高杠深蹲和低杠深蹲的不同点

高杠深蹲,将杠铃放在后背相对较高的位置,通常是在斜方肌的上侧。躯干更为笔直,膝关节主导,更多的股四头肌与臀大肌参与,背肌群,腘绳肌群参与较少。

低杠深蹲时,杠铃在背上的位置大概比高杠低五六公分,通常是在三角肌后束位置。杠铃在背上位置低一点意味着蹲下的时候身体需要更加前倾来维持杠铃在你的脚上方(大约就是身体的重心,尤其是深蹲N倍体重时)。同时也意味着膝盖不会那么向前超伸。对人体后链(背部肌群,腘绳肌群)要求更高,股四头肌参与减少!

扭矩

肌肉都是直线发力,然后带动关节做角向运动。直线发的力被称作力,而在角向运动中,这被称作扭矩(扭矩在物理学中就是特殊的力矩,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深蹲过程中杠铃所走的那条直线不是任何肌肉直接发力的结果,而是肌肉在关节上产生扭矩所造成的。你的肌肉必须在关节上产生足够大的扭矩才能克服背上杠铃产生的抗阻。

举个例子吧。想象一下如果有个人把15kg的杠铃片用绳子挂在你手腕上,你把手臂伸平,你觉得你能坚持多久?如果是挂在上臂部呢?是不是会轻松很多?这就是扭矩。外力相同的情况下,越靠近支点(肩膀),你的三角肌就越容易产生足够的力去提供关节上所需的扭矩。

深蹲时的扭矩

深蹲时,从底部到站起来,主要需要克服两件事。伸膝、伸髋。也就是说,你的股四头肌需要为膝关节提供足够的扭矩,你的臀肌、腘绳肌和大内收肌需要在髋部产生足够的扭矩。

回想手臂挂重物的例子。膝盖在前方到杠铃的距离以及臀部在后方到杠铃的距离就好比重物到肩膀的距离。

杠铃在背部的位置稍稍靠下的话,深蹲整个过程中躯干形成的杠杆就缩短了。就好像把重物挂在上臂而不是手腕。同理,低杠深蹲时膝盖向前移动的距离短了,也会产生同样的优势。所以肌肉在关节上产生扭矩的需求就减少了。

总之,低杠深蹲比高杠在力学上更高效。大部分人低杠深蹲大约能够比高杠多5%-10%的重量。

高杆深蹲与低杠深蹲怎么选择

CrossFit、健美和举重推荐更多使用全蹲的高杠深蹲,更加自然的下蹲方式,上手容易、姿态与举重动作很像,针对股四头肌刺激也会更大更明显,而且高杠深蹲更像是下蹲能力训练,所以球类运动员也经常采用这种形式来提高蹲起的能力。

低杠深蹲能使用更大的重量,力量举、大力士推荐更多使用低杠深蹲,这个姿态与硬拉动作姿态非常像,对硬拉动作促进作用明显,而且对于下肢整体的力量输出和能力效果显著。低杠深蹲更像是身体屈伸训练,而不是完全的蹲起模式训练,而这个模式硬拉动作也可以很好的训练到。

但其实在选择这两个动作的时候,我们建议大家可以尝试下两种不同的姿势,然后自己感觉那个姿势舒服就可以以这个深蹲方法为主,然后用两一种方法作为辅助颈后深蹲动作,因为两个动作都非常好,不用太过计较。

1、在传统和相扑中, 髋关节结构 对力量和舒适度的影响要远远大于身高和肢体长度等因素。

2、除了不同个体的优点和弱点的不同, 没有任何因素 使传统的或相扑硬拉变得更难或者更简单。

3、相扑硬拉和传统硬拉的 髋部伸展大致相同 。传统硬拉对股四头肌的要求更低,相扑对的背部力量的要求较小。

4、为了 确定哪种硬举方式最适合你 ,你只需要训练他们两个几个月,然后坚持使用强度最大、在次最大负荷下最舒适的那种。如果这种方式在最大负载下比较弱,那么很容易识别出阻碍你的特定弱点。

我总会收到一些人问我关于身材比例的问题(比如身高,臂长。躯干长度,小腿长度等等),会问我什么样的身材比例应该使用传统硬拉,什么样的人应该使用相扑硬拉。

我的观点是,两种硬拉都努力训练一段时间,然后选择能拉的更重拉的更舒服的硬拉方式。

有些人会觉得我在说废话,因为总有人能给出准确的数据来告诉你最适合什么样的硬拉,但是,我认为,除了训练,没有方法能告诉你哪种硬拉更适合你。 如果有一种方式能告诉你的话,也是通过X光拍出的髋关节结构,而不是通过测量手臂身高得出的身体比例。

适合去做更多通过髋关节屈伸完成动作的传统硬拉,还是更多需要髋关节外展的髋关节屈伸的相扑硬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 臀部结构 。

在这里我就不讲解剖术语了,但简而言之:

1、骨盆的形态和大小每个人都不同

2、髋臼可以位于骨盆的前方或后方

3、这些髋臼可以更浅或更深

4、股骨与骨盆的夹角会改变

5、在股骨和骨盆的交汇处旋转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这 五个不同的变量 将决定你的臀部能够承受的运动范围,以及你在不同的臀部位置可以产生的 肌肉张力 。

为了说明其中一个因素,下图显示了股骨颈的角度相对于股骨轴的变化

图1显示了倾斜的“正常”角度。图2为髋内翻,图3为髋外翻。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第二个人需要做传统硬拉(如果他们的 髋臼很深 的话更适合做传统),在做深蹲的时候可能也会选择 很窄的站距 。髋关节外展过多的话,股骨顶部会和骨盆也不允许。

第三个人做劈叉可能没有问题,他们最好还是做相扑。髋关节外展越多,他们的 内收肌(特别是大收肌 )就越紧张,可以增加更多的张力。

有人认为相扑硬拉更简单,甚至认为相扑硬拉属于作弊,因为他的行程更短。

这个观点站得住脚吗

的确,相扑硬拉的行程更短。相扑的硬拉比传统硬拉的行程要短20-25%。然而,行程并没有那么重要。是的,这确实意味着使用 传统硬拉需要多做20-25%的功 才能完成动作。

大多数的极限硬拉需要5秒或更少的时间来完成。即使是最慢的硬拉也会在10秒内锁定。你的肌肉中储存了足够的 ATP和磷酸肌酸 ,以确保在8-10秒内的时间最大输出 不受能量产生的限制 。两种硬拉做功的差值只会在做最大次数挑战时会有体现,但在讨论1rm时往往不会有影响。换句话说,站姿的宽度会影响你在一分钟内完成40次硬拉400磅的能力,但 不会影响只做一次的最大重量 (虽然不同硬拉的最大重量会有所不同)

重要的是要记住,不要觉得你硬拉失败是因为你在硬拉的每一个位置都不够强壮,而是因为你在通过最薄弱的那个点的时候你不够强壮,换句话说, 决定你是成功还是失败的是关键点 ,不是行程的多少。

相扑硬举不需要更小的臀部伸展扭矩吗

我还看到了另一种观点,认为相扑式硬拉要更容易,因为硬拉时所需的髋部伸展力矩有很大的不同。还有人做了这张图来论证这个观点。

如果你学过力学,看到这张你会觉得,相扑的确会更加容易。伸髋被定义为矢状面(前后)的运动,扭矩等于力臂乘以受力。所以, 在相扑硬拉中,由于髋关节力臂(你的臀部和杠铃之间的水平距离)较短,它需要较少的伸髋力矩来举起重物。

但是 伸髋发生在三维空间 ,而不仅仅是侧面照片看到的这样。当臀部向外旋转时,这意味着臀部的伸展同时发生在矢状面(前向后)和额面(左向右)。不管髋关节外展和旋转了多少,力臂的长度本质上是不受影响的,所以 伸髋的扭矩是相同的。

实际上,当比较传统硬拉和相扑硬拉时,在动作的任何一点上(他观察了杠铃落地的点,杠铃通过膝盖的点,以及杠铃顶部的点)臀部伸展都没有显著的差异。在另一项研究中,臀大肌和腘绳肌的肌电图读数对两种硬拉式都是相同的,验证了这一观点。通过实验比较2D和3D的模拟并进行分析分析,发现2D分析与预期的一样会显著地扭曲了相扑硬拉的结果。

最简单的办法是,两种都练,用两个月的时间,通过训练来判度哪种硬拉能拉的更重。

然后选择感觉最强和最舒适的变式的(大约次大重量(70-80%的1rm)负载进行训练。

同时经过这样的训练你也可以分辨出自己的薄弱点, 如果传统强于相扑,代表你的股四头肌比较弱,如果相扑强于传统,代表你的背较弱。

如果你觉得两钟变式相差不多,长时间训练下去,你也会逐渐发现自己的薄弱点。

一般来说,较轻的举重运动员和女性举重运动员在由于背部和躯干薄弱更多使用相扑硬拉,体型较大、躯干较厚的选手在使用传统拉的时候,通常更容易保持背部伸展 。

如今,相扑特别受欢迎。 而在90年代末,70%的运动员使用是传统硬拉,其中83kg以上的运动员使用传统拉的比例有85%,而83kg以下的运动员使用传统拉的比例有55%。

然而,不要因为你的性别、体重或体型的不同而只选择一种变式。没有任何一种硬拉会比另一种硬拉简单,所以,为了更强壮的自己,两种硬拉都要练习。如果现在你的传统硬拉拉的很重,不如增加相扑硬拉的训练频率,这会让你有新的收获。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请点赞转发

对了

以及微信公众号:力量笔记

林锋在此感谢你的支持

硬拉主要分为传统硬拉、相扑硬拉、罗马尼亚硬拉。

1、传统硬拉

双脚站距较窄(≤肩宽),握杆双手位于膝关节外侧,蠢稿有明显的的伸髋动作(臀部的前推),传统硬拉作为最为经典的硬拉姿态。

2、相扑硬拉

双脚站距较宽(>肩宽),握杆双手带桐孝位于膝关节内侧。相比传统硬拉,相扑硬拉起始位置上肢更加直立。

3、罗马尼亚硬拉

杠铃杆落至膝关节以下便发力拉起,罗马尼亚硬拉有着更小的屈膝角度。在它的硬拉过程,更加弱化了大腿前侧股四头肌的参与,而把重点放在了腿后侧的腘绳肌,臀部的拉伸和张力的收回。

硬拉注意事项

1,正确的站姿和手势。在传统硬拉中,站姿应该保持宽松,双脚与肩同宽,脚趾向前,身体重心位于脚跟上。手势应该宽于肩,手掌朝下,手臂伸直。

2,正确的杠铃位置。杠铃应该位于脚跟正中央,靠近脚趾的位置,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腰部的负担。

3,正确的下蹲姿势。下蹲时应该保持轮袜背部挺直,臀部微微向后,膝盖在脚尖之上,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膝盖的压力。

4,正确的起立动作。起立时应该用力挺直腰背,同时用力收缩臀部和大腿肌肉,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训练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309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