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个子可以穿长大衣吗?

小个子可以穿长大衣吗?,第1张

小个子也是可以穿长大衣的,但是要注意大衣的长度,膝盖以上十公分左右最显高,切记太长,这样会整个人好像装在套子里一样。版型最好是直版或者A型的。

穿大衣时最好里面的穿搭要提高腰线,这个真的很重要,适当的提高腰线,会整个的拉长人的身材比例,这样显腿长之后整个人视觉上也会看着更高一些。其实内搭也是很有学问的,内搭好了,大衣就会是点睛之笔,是整个人更加添彩。

高腰内搭同样的效果,当你大衣敞开穿的时候拉风又气质!

要适当选择鞋跟高的鞋子,这是最直接的方法,也会帮你更好的驾驭长款的大衣,同时搭配高腰线的衣服,简直是逆天大长腿啊。

大衣外套的高腰搭配更是要注意,如果你是H型身材在搭配一件没有腰线的大衣那绝对和水桶差不多,一根腰带重回身材巅峰!

其实很多的小个子明星的穿搭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周冬雨

王子文

虽然我们的身高是天生的,但还是可以通过穿搭来改善的,正确的穿搭使一米六显高一米七!所以还是要不断的尝试,有属于自己的一套穿搭技巧。

小个子仍然适合穿长款的大衣,但是要注意对于大衣款式,材质以及裁剪的选择,这样上身效果才能够理想。因为身高并不能够成为限制穿着的一个条件,所以对于小个子的人当然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的衣服,长款大衣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要挑对了样式,也能够和高个子的人一样穿出强大的气场。长款大衣也拥有着许多的优点,首先它是秋冬季节许多人衣柜当中必备的一件单品。在寒冷的冬天不仅能够起到保暖的作用,还不会显得人臃肿,能够很好的修饰身材,让线条变得更加的修长,也可以适当的拉长整个人的身材比例。这时候可以在大衣里面搭配一条高腰的a字版型长裙,能够使整体的穿衣风格显得更加有层次,同时也能够提高腰线,让整个人看上去比例更加的协调。而且长款的大衣也是一个用来提升气质的好物,许多人在穿上大衣之后整个人的气场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能够让人看起来更加的干净利落。好的版型也能够用来修饰身材当中的缺陷,可以遮住腰部以及腿部多余的赘肉,让整个人看起来更加的苗条。但是对于小个子的人而言,在大衣长度的选择上,尽量控制在膝盖的位置,过长的话就会显得人比较的矮小。小个子的女生在选择大衣的时候要比较注重于款式,可以尝试一下偏中性的,H型双排扣大衣。在搭配的时候,可以选择跟较高的靴子搭配高腰紧身牛仔裤。这样的穿搭能够立马提升整个人的气场,而且也能够让人眼前一亮,从而忽略了在身高方面的缺陷。从大衣的廓形上来选择的话,可以考虑一下X型的大衣,对于身材娇小的女生而言,能够很好的掩盖身材上的缺陷,并且放大优势。

1古代名人的断臂之恋

中国的同性恋具有长久历史,个中人物从帝王名士到平民倡优,构成了古代中国一个暧昧的人群 。

下面按照历史顺序,选择百位左右声名尤著者加以介绍。(可惜下半部找不到了。

:(失败啊) 中国古代同性恋 中国的同性恋具有长久历史,个中人物从帝王名士到平民倡优,构成了古代中国一个暧昧的人群 。下面按照历史顺序,选择百位左右声名尤著者加以介绍。

(1)卫灵公与弥子瑕、宋朝 卫灵公与弥子瑕之间产生了著名的“分桃”典故,事情的原委是:君臣二人共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未尽,遂以其半遗君。灵公食而甘之,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

后来弥子色衰爱弛,灵公便拿此说事,责怪道:“是曾啖我以余桃!”孔子和他们同时,曾经出仕于卫,受到了卫灵公的礼遇,他的学生子路和弥子瑕是连襟关系。 卫灵公还喜欢宋国公子朝。

宋朝相貌俊美,他既受灵公宠幸,又与灵公夫人南子有私。 路人皆知,一次卫太子过宋,宋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意思是说:你们求子的母猪已经得到了满足,为什么还不归还我们那漂亮的公猪?于是后世出现了“娄猪艾豭”的说法,艾豭指靠着与家主的同性恋关系而私通家主妻妾(娄猪)的人。

(2)公为与汪锜 公为是鲁国公子,汪锜为其嬖僮。在齐鲁之间的一次战斗中,他俩同乘一辆战车奋勇拼杀,一同战死,一同停殡。

国人因汪锜年纪甚轻而欲以殇礼葬之,孔子听说后则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可无殇也。” (3)齐景公与羽人 齐景公面姣,有一个负责征集羽翮的小臣竟敢向着他注视,面带倾慕。

公怒,将欲杀之。相国晏婴劝道:“拒欲不道,恶爱不祥。

虽使色君,于法不宜杀也。”景公觉着有理,便表示:“恶然乎,若使沐浴,寡人将使抱背。”

(4)楚宣王与安陵君 安陵君的固宠手段可以为后宫美人树立样板:一次宣王出游,兴致甚高而发出感问:“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乐此矣?”安陵君泣下而言曰:“大王万岁千秋之后,愿得以身试黄泉,蓐蝼蚁。”也就是愿意从死,不再乐生。

于是,赢得了宣王更加的爱宠。 (5)鄂君与越人 鄂君子皙是楚国令尹,一日他泛舟水上,闲雅雍容。

有一划船的越人暗生倾羡,便用越语歌吟,意思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鄂君即刻回应以行动:“乃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其实就是与之同床共寝了。后世用“鄂君绣被”表示对同性恋伙伴的怜爱。

(6)魏王与龙阳君 龙阳君的固宠手段也很高明,他的名气比安陵君更大,“龙阳”是古代经常使用的男宠娈童的代称。一次魏王与之同船共钓,龙阳忽然泣下,王问原由,对曰:臣所得之鱼越来越大,故欲将前鱼弃置。

而今四海之内美人甚众,皆欲趋于王庭,则臣亦将见弃矣,安能无涕出乎?魏王大受感动,于是布令四境之内:“有敢言美人者,族!” (7)汉高祖与籍孺 汉朝的这位开国帝王甚好男色,以后西汉几乎每一位皇帝都有此好。 (8)汉惠帝与闳孺 闳孺和籍孺都没有什么才能,只是以婉佞贵幸,公卿皆因关说。

二人的际遇很受人羡慕,以至惠帝之时,为能获得皇帝的垂青,侍中等官在穿带打扮上都向着他俩看齐,帽子上插着羽毛,脸上涂着脂粉。 (9)汉文帝与邓通 邓通出身低微,成为文帝幸臣后常为帝吮痈。

文帝赐给他蜀地严道铜山,可以自铸铜钱,遂富无比。但是文帝死后,即位的景帝立刻就将他贬黜,最终“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大富极贫的邓通的经历很能体现出人生无常的含义。 (10)汉武帝 汉武帝幸臣众多。

韩嫣是他的少年同学,当时就已相爱。后来韩嫣因宠而富,在长安市中把金丸当弹球,一天遗失十余个,以致当时谚云:“苦饥寒,逐金丸。”

贫家儿童紧随他的身后,看到金丸的落处就敢紧去抢拾,成为京中一景;倡优出身的李延年在宫中做太监,善为新声,是历史上有名的音乐家。他“与上卧起,甚贵幸”。

并且虽为阉宦却未曾彻底净身,竟能与宫人为奸;卫青、霍去病分别是武帝卫皇后的弟、侄,靠着这层关系先后在武帝身边做侍中,帝对卫青随便到了“踞厕而视之”的地步。不过二人虽为嬖幸却能雄豪自振,在抗击匈奴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声传古今,历为当时及后世所称扬。

(11)汉成帝与张放 这两人虽为君臣却又像是兄弟。张放“与上卧起,宠爱殊绝”。

经常陪从成帝微服出游,斗鸡走马长安市,风流浪迹五陵中。但后来在太后和朝臣的压力下,成帝不得不将张放外遣出都,不久复又征入。

又受压力,只好再遣。屡征屡遣,直到成帝崩逝,张放则思慕哭泣而死。

(12)汉哀帝与董贤 他们之间产生了历史上最著名的同性恋典故,即断袖故事:董贤美丽自喜,哀帝悦其仪貌而幸之。一次,董贤白天压着哀帝的衣袖安睡,帝欲起而不欲惊贤,便将自己的衣袖割断,可见恩爱之深。

古代没有“同性恋”这一名词,“断袖”是对同性恋现象最典型的概念表达。 (13)霍光与冯子都 霍光是西汉权臣,冯子都是他的宠奴。

两人的同性恋关系使得子都身份虽贱却很得势,百官以下都要仰承他的鼻息。霍光死后,冯子都与光妻私通。

(14)梁冀与秦宫 梁冀是西汉权臣,秦宫是他的宠奴。两人的同性恋关系与霍光—冯子都在各方面都很相似:秦宫也很。

2励志断臂断腿外国名人

胡哲1982年12月4日,胡哲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

他天生没有四肢,只在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带着两个脚指头的小“脚” 。尽管身体残疾,但父母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

胡哲的父亲是一名工程师、母亲是一名护士。在他六岁时,父亲教他如何用身体仅有的“小鸡脚”打字。

而母亲则为他特制了一个塑料装置,好让他学会“握笔”写字。八岁时,胡哲的父母把他送入小学。

因身体残疾,胡哲饱受同学的嘲笑和欺侮。十岁时,他曾试图在家中的浴缸溺死自己,但没能成功 。

在胡哲19岁的时候,他打电话给学校,推销自己的演讲。被拒绝52次之后,他获得了一个5分钟的演讲机会和50美元的薪水,开始演讲生涯。

2003年,胡哲大学毕业,并获得会计与财务规划双学士学位[ 。2005年,出版DVD《生命更大的目标》。

同年胡哲被提名为“澳大利亚年度青年”。2008年,胡哲担任国际公益组织“Life Without Limbs(没有四肢的生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

同年出版DVD《我和世界不一样》。2009年,出版DVD《神采飞扬》。

在2008-2009年间,胡哲两次来到中国演讲,在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举行演讲。2010年,出版自传式书籍《人生不设限》。

2011年5月13日,胡哲做客香港凤凰卫视电视谈话性节目《鲁豫有约》 。同年胡哲在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发表主题为“感恩的心 回馈社会”的大型公益演讲活 。

2012年,胡哲出版书籍《永不止步》。2013年5月14日起,胡哲开启东南亚巡回演讲之旅,他于5月14日到达首站日本,之后还在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澳门、香港和韩国陆续举行演讲 。

2014年,出版书籍《坚强站立:你能战胜欺凌》 。同年6月,出版书籍《谁都不敢欺负你》。

2015年出版书籍《爱情不设限》。在新作中,尼克·胡哲首度披露了自己的爱情经历。

3断臂

断臂维纳斯雕像俗称《米洛斯的维纳斯》、《断臂的维纳斯》或者《维纳斯像》等,大理石雕像,雕像高约2米,由两块大理石拼接雕刻而成,上半身为裸体,下半身披着衣纱。

据说,当雕像在1820年从米洛的山洞中发掘出土时,就没有两只胳膊。虽然在雕像发掘出土的同一地点,发现了误以为是她拿着苹果的手臂部分,但经专家鉴定,其雕刻的手法稚拙,难于与雕刻非常优美的维纳斯身躯的高超技巧相比,因此,从一开始就被处理掉了。

这尊雕像,经过一番争夺,被法国人买走,并于1821年5月起珍藏于巴黎的卢浮宫。从基座的铭文中,人们获知雕像的作者为亚历山德罗斯,并推断出创作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50年左右。

4历史上对自己要狠的名人

要离,春秋时期吴国人,刺客。生得身材瘦小,仅五尺余,腰围一束,形容丑陋,有万人之勇,是当时有名的击剑能手。

在吴国朝堂之上,伍子胥极力向吴王阖闾举荐要离为将,要离与吴王交谈后,毛遂自荐,说是要去杀死庆忌,庆忌的疑心很重,吴王担心不能成功,于是要离说:“大王杀死我的妻儿,再断我一臂,便可消除庆忌对我的疑心。''。吴王很感动,同意了要离的要求。于是在朝堂上,吴王阖闾不屑一顾的看看要离说:“寡人观看要离之力,还不如一个小儿,怎么能够胜任讨伐楚国的重任啊!况且我们吴国刚刚安定下来,怎么能随意用兵打仗呢!”要离说:“大王啊,您一点也不仁慈,伍子胥为您谋划夺得了王位,平定了吴国,您难道不打算给伍子胥报仇雪恨了吗?”阖闾闻听怒不可遏,令大殿上的武士把他推出去断其右臂,然后投入监狱;又把他的妻子抓起来。吴国其他的大臣都不知道这件事的奥秘所在。后来,伍子胥又设计让要离越狱逃走,吴王再次震怒,下令杀死他的妻子,并焚烧、弃尸于闹市。

要离访问得知庆忌避难在卫国,于是他就到卫国去投奔庆忌。庆忌了解到要离是从吴国投奔他的,对他最初是无法信任的,后来看他的右臂真的断了,并打听到他的妻子也是被吴王阖闾所杀,并焚尸于市,就相信了他,用他为心腹,令他每日训练士卒,修治舟舰,准备讨伐吴国。

公子庆忌率兵乘船伐吴,要离对庆忌说:“公子您应该亲自坐在战舰的船头,这样既可以鼓舞士气,又便于指挥船队前进。”庆忌听从了要离的建议,亲自在船头坐定,要离手执短矛在一旁侍立。大军浩浩荡荡向前进发,忽然江面刮来一阵强风,庆忌的战船被风刮的摇晃不定,庆忌也随着船体的摇晃而坐立不稳。要离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借着颠簸摇晃之势以短矛刺中庆忌,短矛透入心窝,穿其后背而出。身受重伤的庆忌此刻才醒悟要离断臂的真正目的。

5历史上独身名人

历史上的独身名人 1:柏拉图(公元前427-347) 古希腊圣贤,“精神恋爱”的鼻祖,认为男男之间的爱慕为世间为最高级的情感形态。

他还是最早的共产主义分子,在其不朽著作《理想国》里论及婚姻时曾说,理想的社会应该是:共产、共妻、共子。81岁的时候,在一次婚宴上兴高采烈谈笑风生之际溘然长逝。

2:哥白尼(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 在一个没有望远镜的年代,他感知脚下转动的地球,他与出身名门的安娜同居十余多年,但终被保守的教会拆分(剥夺了哥白尼的结婚权),1543年5月24日,历经坎坷,他的巨著《天体运行论》终于出版,一个小时后,他与世长辞。 3: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天才 天才。

他是艺术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医学家,还是工程师,建筑学家。

他曾经设计过直升飞机、飞行器、热气球、攻城器,以及城市防御体系、排水系统,他还研究过人体解剖、比例、透视。

24岁的时候,曾被指控与男子有暧昧行为,遭其否认,1519年病逝法国。但其同志的身份,基本已被后人公认。

4: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英国女王 伊丽莎白青少年并不怎么走运,三岁时,母亲被父王赐死,她继承王位的机会也很渺茫,除非前面的弟弟和姐姐全都绝后才能轮到她,而这一切就这么发生了,弟弟爱德华10岁登基,16岁夭亡,然后姐姐玛丽继位,不久也抑郁而终,于是25岁的年轻漂亮而且开明的伊丽莎白走上了英格兰之颠。只是不幸的是,她为了巩固王位,纵横捭阖于当时的强国西班牙与法国之间,放弃了婚姻,最后以老处女的身份绝后而终,换来的是大英帝国的崛起。

5:笛卡尔(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上过高中的,都知道笛卡尔坐标,他是解析几何的奠基人,上过大学的,或者没上过的,那句“我思故我在”的著名论断更不知风靡了多少人。笛卡尔一生无忧,继承了父亲丰厚的遗产,唯一的爱好就是思考思考再思考。

四十岁的时候,他与家佣海伦同居,并生下一女弗兰西尼,不幸的是,西尼5岁时夭亡。1649年9月,瑞典女王克里斯提娜(又一位有名的独身铁娘子)将生来病弱的老笛请到斯德哥尔摩宫廷讲授哲学,五个月后,54岁的他病逝于北欧。

6:帕斯卡:(1623-1662)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三岁丧母,11岁时,写出第一篇论文《声音的本质》,16岁写出《圆锥曲线论》,而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机(有一种电脑语言即以他的名字命名:PASCAL语言),而后是《流体平衡论》和《大气重力论》两部著作,“晚年”(30多岁)写下哲学著作《思想录》,而后于39岁病逝。一生没有恋爱,与妹妹的关系非比寻常。

7:克里斯蒂娜(1626-1689)瑞典女王 她是父亲的掌上明珠,6岁登基,有着和李宇春一样的性格,喜欢骑马和射击。而且聪明智慧,14岁已通晓拉丁文、希腊文、德文法文以及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她爱慕自己的表兄,却拒绝嫁给他,她说:我不得不坦率的告诉你,我不会与你结合,但是我也可以许诺,我也决不同别人结婚。

瑞典在她的统治下国泰民安,她还酷爱学习,善于招揽人才,在位期间创办了瑞典第一家报纸与第一所全国性的学校,并吸引众多的欧洲著名学者前来讲学,但在鼎盛时候,28岁的女皇将王位让给了自己曾经爱慕的表兄,而后周游欧洲,定居罗马,并在1689年死在了那里。 8:牛顿(1642-1727)英国伟大的科学家 有人说,因为有了牛顿,全世界所有的独身者,都将不再孤单。

信哉斯言!和克林顿一样,他们都是父亲的遗腹子,他的出生改变了整个世界。他是现代力学的奠基人,万有引力的发现者,分析过白色光的组成,与莱布尼兹同步发现了微积分。

牛顿的一生,几乎没有亲近女色的纪录,他孤独的走完伟大的一生,晚年在宗教中寻找慰藉(有一点应该强调:科学与宗教是可以并存的),1727年3月,他被安葬在著名的西敏寺大教堂。 9:伏尔泰(1694-1778)法国近代思想家 路易十六在没上断头台前,读到了伏尔泰与卢梭的著作,他说:这两个人摧毁了法国。

的确,18世纪是法国人的世纪,是世界上最早的革命试验田,而伏尔泰他们,是这场革命的精神领袖。他有99卷的煌煌巨著,与有夫之妇的情人艾米莉共居20年,直到后者去世,没有子嗣,1778年,84岁的伏尔泰去世,教会拒绝他葬在巴黎,1791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他的遗体被迁葬在巴黎先贤祠,并补行国葬,墓在卢梭的旁边,他的心脏,被装进一只盒子,存放在巴黎国家图书馆。

10: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 康德是个固执的小老头,因为他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哥尼斯堡。就在他那一亩三分地里,写出了《纯粹理性批判》,然后全世界的哲学家都开始仔细研读。

他生活几十年如一日,他每天午后的散步是如此准时,以至于哥尼斯堡人都拿他来调对挂钟的时间。他就这么按部就班的生活,没有妻子,没有儿女,直到生命的花儿萎谢。

叔本华说,只有哲学家的婚姻才可能幸福,而真正的哲学家是不需要结婚的。这个悖论,想必康德也深谙其中味吧? 11:贝多芬(1770-1829)德国音乐家 贝多芬,那名副其实的愤怒,还有他乖戾的眼神,冷冷生威。

就是。

在没有摄影以前,人像雕塑是我们人像摄影的祖先。人像摄影中,对人的局部描述是特写,如:头、眼、手、脚及臀部等。以腰部为分界线,分上半身、下半身,最典型的雕塑《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全身姿势的维纳斯雕像,以腰部为界,把上半身露出,裹上十分美妙下半身,给人想象无限。全身,自然是人的整体,可以纵向、可以横向、也可以有其他角度;但,必须有姿态与美的造型,“抱鹅的少年”、“思想者”“自由女神像”“老娼妇”和1992年托诺斯塔诺摄影的“流线”,都是我们人像摄影师值得借鉴与学习的全身构图方式。此外,是不均称或者不平衡的非常规构图法,裁头切脚、无头留身等手法,因为,非常规也就非常用。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资料:

高度:204cm

基座:72cm

身宽:63cm

全长:20gcm

胸围:12lcm

腰围:97cm

臀部:12gcm

肩阔:44cm

这座最为精美的维纳斯雕像有一个极富喜剧性、有趣的发现过程。

1820年春天,在希腊的米洛斯岛上有一座剧场的遗迹。离它约500步的山坡上,一个名叫波托尼斯的农夫和他的儿子正在田里耕作。令人惊奇的场面出现了:地面突然崩陷了,露出一个不小的洞穴。出于好奇他们走了下去,想看看里边有一些什么东西。他们发现洞穴里面有座神坛,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大理石雕像。

波托尼斯立刻将这件事告诉村中的一位传教士,传教士赶紧跑来视察。消息传到了当时法国驻米洛斯岛的领事布莱斯特耳中,他也跟着到洞里去参观。据他后来所写的报告,他当时见到了一座六尺高的大雕像,还有两座较小的,以及许多破碎不堪的雕像。

当时希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一个人幸运地发现了一件有价值的古代雕刻品,他不仅有权据为己有,还可以在民间市场上买卖。所以,发现一件珍贵的雕刻艺术品就等于获得了一次发财的大好机会。鉴于此,法国领事布莱斯特便向波托尼斯表示,他愿出高价收买雕像。回去后,他一面赶快写信给驻在君士坦丁堡的上司报告这件事,一面请求批准汇款来收购。不知中途出了什么差错,过了两个月仍杳无音讯,上司还没回信答复该采取何种举措。

发现者当然不愿意再等待了,他需要的是尽快拿到现款。于是他与另一个法国人暗中接洽,想把那座大的雕像单独出售。这个法国人叫都尔费,是法国派驻米洛斯岛的一名海军少尉。他也马上写信与君士坦丁堡法国大使馆的秘书马赛留斯伯爵联系。法国大使馆官员接到都尔费的来信后,命令马赛留斯伯爵亲自到米洛斯岛接洽这件事,并授权他不惜任何代价务必要购到这座希腊的古雕刻。可是,当这位势在必得的大使抵达米洛斯岛后,事情已发生变化。

这座雕像在发现之初就已经名声在外,各种消息不胫而走,消息灵通的人士都在打这座雕像的主意,连希腊王子也想拥有这座雕像。就在法国人忙着接洽购买雕像期间,先前曾到洞内看过雕像的传教士受希腊王子的委托,也要购买雕像,而且出手不凡。他和发现者已把价钱谈好,只等着付款取货,维纳斯雕像由传教士经手运到一艘悬挂希腊国旗的土耳其货船上,正准备运走。

马赛留斯伯爵抵达米洛斯岛,获悉发生的情况后,马上与发现雕像的农大波托尼斯进行交涉。马赛留斯伯爵认为,雕像之前已经允诺卖给都尔费,不能再转售给另外的买主。于是,马赛留斯伯爵一面下令法国军舰阻止这艘船驶出,一面向米洛斯岛当局投诉,请求公平解决,并表示希腊王子付多少饯,他愿意付同样的代价。美神维纳斯雕像的归属问题成了一场箭在弦上、不得不打的大官司。

官司的结果可想而知,米洛斯岛当局自然判决马赛留斯伯爵胜诉。于是,马赛留斯伯爵立即付款给雕像发现者波托尼斯,并取得了必备的收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运送维纳斯雕像的土耳其货船水手和法国水手不知什么缘故发生了冲突,参加群殴者共有一百多人,双方各不相让,分别动用腰刀和短枪互相攻击,情势异常严重。维纳斯雕像已经包装好,搁在一辆马车上准备运走,此时无人照管,不知被谁从车上推到在地。幸运的是只有雕像的脚部破裂了一块,整体上没有什么大的损伤。今天的人们关注的是维纳斯的残缺的双臂,而对这个似乎是无关紧要的脚没有留意。

法国候补军官杜蒙杜维尔(Dumont d'UTville)关于《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考证报告以严谨的考证方法叙述了这座维纳斯雕像的发现过程,并正式发表。杜蒙杜维尔曾经调查雕像并描绘草图,这个报告发表在当年的《艺术会报》上,后来被许多刊物转载介绍。杜蒙杜维尔不但对考古学有很深的造诣,同时精通希腊文。由他所做的考证报告基本上是比较严谨的,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座《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来龙去脉。

杜蒙杜维尔对《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的发掘过程,以及法国人如何购得雕像有较为详尽的记载。农夫发现了上半身石像后,随即告诉他的邻居,也就是当时法国在米洛斯的领事布莱斯特,布莱斯特叫他尽量小心搬动石像,农夫就将这座石像搬进他的草房里。布莱斯特立刻开始各种活动,设法使这件艺术品及早运回法国。

当时几个强国为了增加美术馆的收藏,都在努力争购艺术品。这对法国尤为重要。因为当时正是拿破仑战败之后,以往被拿破仑从各国收集来的许多艺术品都被送还原主,卢浮宫博物馆为了补充艺术品,正在尽力收集艺术品。所以,法国不惜一切代价购买这件珍贵的艺术品。

当时停泊在米洛斯岛的法国军舰舰长曾力劝布莱斯特赶紧收购这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布莱斯特对这件价值连城但又价格不菲的艺术品不敢贸然行事,打电报回国,希望批准汇款以便收购。同时,布莱斯特加紧行动,和农夫波托尼斯以及岛上长老等人签订了合同,要求在法国政府正式命令未到达之前,雕像不能卖给另外一办,布莱斯特拥有优先购买的权利,以保证万无一失。

在《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发现的第三天,法国巡洋舰“拉蓬狄号”进港,舰长托立雅克看到发掘出来的雕像后,马上向驻斯弥尔奈总领事大卫通报了有关事宜。随后,法国军舰“拉雪夫莱特号”抵达米洛斯岛,麦特雷尔中尉和候补军官杜蒙杜维尔二人就在这一军舰上。

对考古学有极大兴趣的杜维尔从未见过如此传神的作品,两人认为它是生平所见古希腊雕刻中最美的。两人对这座雕像凝视半晌,情有独钟,激动的心情不能自已。只是他们所在的军舰没有安置雕像的设备,否则二人可能立刻购买下来,运回国内。

第二天,“拉雪天莱特号”出航到达君士坦丁堡,杜蒙杜维尔立即写报告,并附有他对米洛斯岛的发掘现场描绘的位置图,这些资料后来都在《艺术学报》、《海事年报》等刊物上发表。

当时驻斯弥尔奈的总领事大卫接到托立雅克的报告后,马上转报给君士坦丁堡的公使馆,并请示是否以政府的款项购入。法国公使里维埃尔(Riviere)侯爵接到大卫总领事的报告的同时,也接到杜蒙杜维尔的报告书。他毫不犹豫,立刻决定自己出钱买下,并派书记官马赛留斯乘“列斯达佛都”号船赴米洛斯岛。这艘船五月三十日出航,离发掘日期已经过了足足六个星期。

这时,为这件刚出土的艺术品展开的争夺战已经渐趋白热化。米洛斯岛上暗中进行着各种活动,大家想尽办法来争夺这件艺术品。岛上一些有势力的人士想将这件艺术品赠送给当时在希腊诸岛中有相当权威的君士坦丁堡炮兵工厂的事务官尼古拉莫路齐(NikolakiMourouzi)。布莱斯特很快阻止了这一非分的想法。后来有位希腊传教士凡尔琪(Verghi)因挪用寺院公款而被告发,想购得这座雕像作为礼物送给尼古拉莫路齐,以获得他的庇护。这位教士巧言相劝,软硬兼施,向发现者以及岛上的长老们高价买下。教士请工人将雕像从卡斯特罗扛到海岸,传说是用麻绳捆绑石像,拖曳着它经过漫长的海岸,以致使雕像的肩部、背部和衣服褶纹部受到了程度不一的破损。然后把雕像装载到悬挂着土耳其国旗的船上。就在该船将要离开时,因风向的原因不能驶出港口,只得停靠在码头。

英国当局也风闻此事,立即派出了开赴米洛斯的军舰,想抢先买下雕像。

这时候,法国船只“列斯达佛都”号抵达该港口。代表法国公使来的马赛留斯到达米洛斯岛后,马上和布莱斯特会面商议,立刻宣布该买卖无效,命令将雕像归还给法国人。马赛留斯登陆后,立刻拿着布莱斯特最早和农夫所签的合同,并说服长老,最后以约550法郎的价格购得了这件称得上是无价之宝的艺术品。

1820年5月25日,马赛留斯将雕像和若干断片一起装载在“列斯达佛都”号上。第二天,这只船离开米洛斯岛。马赛留斯在船上便写好目录,把雕像上半身和下半身,头发上部,左足的一部分,握苹果的手掌,不完整的胳膊上部断片,以及三根石柱等,都放置在中间甲板上的船舱内,船经罗德斯、塞布德斯、萨伊达、阿历山多利亚、比抗埃斯、雅典等地,环绕着地中海各地而到达斯弥尔奈。维纳斯雕像在这里又被装到“拉利翁奴号”上,并于10月24口到达君士坦丁堡。

发掘现场

在月光照射下凝视《米洛斯的维纳斯》的马赛留斯等人

《米洛斯的维纳斯》

马赛留斯伯爵

凝视《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杜蒙·杜维尔

列斯达佛都号驶离米洛斯岛

《米洛斯的维纳斯》最后归宿卢浮宫

11 月15日,装载了雕像的“拉利翁奴号”在环绕地中海各地路过米洛斯岛时,里维埃尔公使重新造访米洛斯岛,一方面他要支付布莱斯特先垫付的款项,另一方面想看看是否还有新发掘出来的雕像。后者是他此行的最大原因。1821年2月中旬,经过漫长的旅程,维纳斯雕像最后到达了巴黎,并收藏于卢浮宫博物馆。同年5 月1日由里维埃尔侯爵在阿波罗厅呈献给法王路易十八,法王认为是稀有珍宝。这件雕像现收藏在巴黎卢浮宫。

卢浮宫的珍藏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马尾发辫

揭开《米洛斯的维纳斯》的面纱

《米洛斯的维纳斯》在希腊爱琴海米洛斯岛的山洞里被发现了。它是这样优美端庄,简直无法想到哪位艺术家能有如此身手。考古学家们纷纷研究,几经争论之后,大家一致肯定这座雕像雕刻的是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但对雕像的作者还是难以确定。因为自从公元前4世纪帕拉克西特以来,还从来没有过这么完美的女裸体像。从表情和姿态来看,和帕拉克西特相近,但从人体的比例和人体各部位的和谐程度来看,又和列西普斯相似。于是人们对这座雕像的创作者是谁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后来,人们在这座雕像的基座上发现了铭文:“美安德罗河畔、安屈克亚的阿历山德罗斯作”。经过专家的解读和确认,认为这座雕像是希腊化时期雕刻家阿历山德罗斯的作品。从铭文的书体看,应当是公元前100年左右的作品。

从雕像的整体风格看,美神为椭圆形脸蛋,直鼻梁即俗称的“希腊鼻”,平额,端正的弧形眉,扁桃形的眼睛,发髻刻成有条理的轻波纹样式,神态平静,笑容微露。这一切都是公元前5世纪一直沿袭下来的古典理想美的传统,似乎不把它列入希腊化时期是没有道理的。当然,人们对这座雕像的作者还有不同的看法。

《米洛斯的维纳斯》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公开陈列后,获得举世赞赏,没有多久就成了驰名世界的艺术名作,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都在为这件残缺的雕像遗憾不已。这个维纳斯原来的姿势究竟是什么样的?她在干什么呢?创作这座雕像的意图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引起了广大参观者的好奇,也成了专家学者们争论的一个焦点。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不少人拿出了自己的复原方案。

其实,维纳斯并不是真有其人,而是许多艺术家依照希腊神话中的故事,按照各自的审美理想雕刻、绘画出来的“理想美”的女神。

这座最为精美的维纳斯雕像有一个极富喜剧性、有趣的发现过程。

1820年春天,在希腊的米洛斯岛上有一座剧场的遗迹。离它约500步的山坡上,一个名叫波托尼斯的农夫和他的儿子正在田里耕作。令人惊奇的场面出现了:地面突然崩陷了,露出一个不小的洞穴。出于好奇他们走了下去,想看看里边有一些什么东西。他们发现洞穴里面有座神坛,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大理石雕像。

波托尼斯立刻将这件事告诉村中的一位传教士,传教士赶紧跑来视察。消息传到了当时法国驻米洛斯岛的领事布莱斯特耳中,他也跟着到洞里去参观。据他后来所写的报告,他当时见到了一座六尺高的大雕像,还有两座较小的,以及许多破碎不堪的雕像。

当时希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一个人幸运地发现了一件有价值的古代雕刻品,他不仅有权据为己有,还可以在民间市场上买卖。所以,发现一件珍贵的雕刻艺术品就等于获得了一次发财的大好机会。鉴于此,法国领事布莱斯特便向波托尼斯表示,他愿出高价收买雕像。回去后,他一面赶快写信给驻在君士坦丁堡的上司报告这件事,一面请求批准汇款来收购。不知中途出了什么差错,过了两个月仍杳无音讯,上司还没回信答复该采取何种举措。

发现者当然不愿意再等待了,他需要的是尽快拿到现款。于是他与另一个法国人暗中接洽,想把那座大的雕像单独出售。这个法国人叫都尔费,是法国派驻米洛斯岛的一名海军少尉。他也马上写信与君士坦丁堡法国大使馆的秘书马赛留斯伯爵联系。法国大使馆官员接到都尔费的来信后,命令马赛留斯伯爵亲自到米洛斯岛接洽这件事,并授权他不惜任何代价务必要购到这座希腊的古雕刻。可是,当这位势在必得的大使抵达米洛斯岛后,事情已发生变化。

这座雕像在发现之初就已经名声在外,各种消息不胫而走,消息灵通的人士都在打这座雕像的主意,连希腊王子也想拥有这座雕像。就在法国人忙着接洽购买雕像期间,先前曾到洞内看过雕像的传教士受希腊王子的委托,也要购买雕像,而且出手不凡。他和发现者已把价钱谈好,只等着付款取货,维纳斯雕像由传教士经手运到一艘悬挂希腊国旗的土耳其货船上,正准备运走。

马赛留斯伯爵抵达米洛斯岛,获悉发生的情况后,马上与发现雕像的农大波托尼斯进行交涉。马赛留斯伯爵认为,雕像之前已经允诺卖给都尔费,不能再转售给另外的买主。于是,马赛留斯伯爵一面下令法国军舰阻止这艘船驶出,一面向米洛斯岛当局投诉,请求公平解决,并表示希腊王子付多少饯,他愿意付同样的代价。美神维纳斯雕像的归属问题成了一场箭在弦上、不得不打的大官司。

官司的结果可想而知,米洛斯岛当局自然判决马赛留斯伯爵胜诉。于是,马赛留斯伯爵立即付款给雕像发现者波托尼斯,并取得了必备的收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运送维纳斯雕像的土耳其货船水手和法国水手不知什么缘故发生了冲突,参加群殴者共有一百多人,双方各不相让,分别动用腰刀和短枪互相攻击,情势异常严重。维纳斯雕像已经包装好,搁在一辆马车上准备运走,此时无人照管,不知被谁从车上推到在地。幸运的是只有雕像的脚部破裂了一块,整体上没有什么大的损伤。今天的人们关注的是维纳斯的残缺的双臂,而对这个似乎是无关紧要的脚没有留意。

法国候补军官杜蒙杜维尔(Dumont d'UTville)关于《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考证报告以严谨的考证方法叙述了这座维纳斯雕像的发现过程,并正式发表。杜蒙杜维尔曾经调查雕像并描绘草图,这个报告发表在当年的《艺术会报》上,后来被许多刊物转载介绍。杜蒙杜维尔不但对考古学有很深的造诣,同时精通希腊文。由他所做的考证报告基本上是比较严谨的,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座《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来龙去脉。

杜蒙杜维尔对《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的发掘过程,以及法国人如何购得雕像有较为详尽的记载。农夫发现了上半身石像后,随即告诉他的邻居,也就是当时法国在米洛斯的领事布莱斯特,布莱斯特叫他尽量小心搬动石像,农夫就将这座石像搬进他的草房里。布莱斯特立刻开始各种活动,设法使这件艺术品及早运回法国。

当时几个强国为了增加美术馆的收藏,都在努力争购艺术品。这对法国尤为重要。因为当时正是拿破仑战败之后,以往被拿破仑从各国收集来的许多艺术品都被送还原主,卢浮宫博物馆为了补充艺术品,正在尽力收集艺术品。所以,法国不惜一切代价购买这件珍贵的艺术品。

当时停泊在米洛斯岛的法国军舰舰长曾力劝布莱斯特赶紧收购这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布莱斯特对这件价值连城但又价格不菲的艺术品不敢贸然行事,打电报回国,希望批准汇款以便收购。同时,布莱斯特加紧行动,和农夫波托尼斯以及岛上长老等人签订了合同,要求在法国政府正式命令未到达之前,雕像不能卖给另外一办,布莱斯特拥有优先购买的权利,以保证万无一失。

在《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发现的第三天,法国巡洋舰“拉蓬狄号”进港,舰长托立雅克看到发掘出来的雕像后,马上向驻斯弥尔奈总领事大卫通报了有关事宜。随后,法国军舰“拉雪夫莱特号”抵达米洛斯岛,麦特雷尔中尉和候补军官杜蒙杜维尔二人就在这一军舰上。

对考古学有极大兴趣的杜维尔从未见过如此传神的作品,两人认为它是生平所见古希腊雕刻中最美的。两人对这座雕像凝视半晌,情有独钟,激动的心情不能自已。只是他们所在的军舰没有安置雕像的设备,否则二人可能立刻购买下来,运回国内。

第二天,“拉雪天莱特号”出航到达君士坦丁堡,杜蒙杜维尔立即写报告,并附有他对米洛斯岛的发掘现场描绘的位置图,这些资料后来都在《艺术学报》、《海事年报》等刊物上发表。

当时驻斯弥尔奈的总领事大卫接到托立雅克的报告后,马上转报给君士坦丁堡的公使馆,并请示是否以政府的款项购入。法国公使里维埃尔(Riviere)侯爵接到大卫总领事的报告的同时,也接到杜蒙杜维尔的报告书。他毫不犹豫,立刻决定自己出钱买下,并派书记官马赛留斯乘“列斯达佛都”号船赴米洛斯岛。这艘船五月三十日出航,离发掘日期已经过了足足六个星期。

这时,为这件刚出土的艺术品展开的争夺战已经渐趋白热化。米洛斯岛上暗中进行着各种活动,大家想尽办法来争夺这件艺术品。岛上一些有势力的人士想将这件艺术品赠送给当时在希腊诸岛中有相当权威的君士坦丁堡炮兵工厂的事务官尼古拉莫路齐(NikolakiMourouzi)。布莱斯特很快阻止了这一非分的想法。后来有位希腊传教士凡尔琪(Verghi)因挪用寺院公款而被告发,想购得这座雕像作为礼物送给尼古拉莫路齐,以获得他的庇护。这位教士巧言相劝,软硬兼施,向发现者以及岛上的长老们高价买下。教士请工人将雕像从卡斯特罗扛到海岸,传说是用麻绳捆绑石像,拖曳着它经过漫长的海岸,以致使雕像的肩部、背部和衣服褶纹部受到了程度不一的破损。然后把雕像装载到悬挂着土耳其国旗的船上。就在该船将要离开时,因风向的原因不能驶出港口,只得停靠在码头。

英国当局也风闻此事,立即派出了开赴米洛斯的军舰,想抢先买下雕像。

这时候,法国船只“列斯达佛都”号抵达该港口。代表法国公使来的马赛留斯到达米洛斯岛后,马上和布莱斯特会面商议,立刻宣布该买卖无效,命令将雕像归还给法国人。马赛留斯登陆后,立刻拿着布莱斯特最早和农夫所签的合同,并说服长老,最后以约550法郎的价格购得了这件称得上是无价之宝的艺术品。

1820年5月25日,马赛留斯将雕像和若干断片一起装载在“列斯达佛都”号上。第二天,这只船离开米洛斯岛。马赛留斯在船上便写好目录,把雕像上半身和下半身,头发上部,左足的一部分,握苹果的手掌,不完整的胳膊上部断片,以及三根石柱等,都放置在中间甲板上的船舱内,船经罗德斯、塞布德斯、萨伊达、阿历山多利亚、比抗埃斯、雅典等地,环绕着地中海各地而到达斯弥尔奈。维纳斯雕像在这里又被装到“拉利翁奴号”上,并于10月24口到达君士坦丁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409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