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短跑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论文,第1张

短跑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摘要]短跑是体育教学的中的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但是由于它的特殊性,很少有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认真的教学,短跑看起来简单,但它的运动技术却非常难,掌握正确的短跑技术是不容易的。短跑中,学生经常犯一些错误,以生活的基础为根本,很难进一步改进,列举了易犯的错误及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些错误提出了改正的方法,不进行一步提高短跑成绩有所帮助。

 [关键词]短跑;易犯错误;负面影响;对策

 在短跑教学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在起跑后30米内,遥遥领先。但是,当他们进入途中跑后,却落后,最后被别人赶上,甚至超过。究其原因是什么呢?经过多年的揣摩,我认为,关键是途中跑的技术问题。

 短跑有50米、100米、200米、400米,它包含着起跑、起跑后加速、途中跑和终点冲刺等多种技术复杂的运动过程,其中最主是途中跑。所谓途中跑是指经过起跑后的加速跑发挥高速度之后的一段跑程。是全程跑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主要阶段,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它决定着短跑成绩的好坏,因此,途中跑技术是否正确,能否发挥到最快速度,便是获得短跑好成绩的关键。现在我谈谈在短跑教学中学生进入途中跑所出现的技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一、错误动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1、摆动腿前摆低,影响步幅。

 在后蹬的动作结束后,大小腿没有充分折叠,使前摆半径加长,造成抬腿困难。小腿后摆幅度太大,髋关节的屈大腿肌群力量不足和伸肌前摆太低,影响步幅。应让学生明白后蹬结束后大小腿折叠动作的重要性,再反复做腿折叠前摆的辅助练习和高抬腿跑练习。

 2、“坐着跑”影响速度。

 有的学生对后蹬动作要领不明确,在后蹬动作尚未结束时,急于完成摆腿动作。上体过于挺直后仰,使髋关节产生补偿性后移。腰腹肌松弛,髋关节柔韧性差。这些是造成“坐着跑”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讲清在后蹬跑时,髋、腰、踝在关节的用力顺序和充分伸展动作,后蹬时,强调摆腿前摆同侧骨盆前送。加强腰、腹肌力量练习,跑时强调腰、腹保持适当的紧张,身体保持稍微前倾的姿势,使髋关节积极前送。多做高抬腿跑和后蹬跑的专门性练习。

 3、身体左右摇摆,阻力大。

 在途中跑时有的学生摆臂技术动作错误,造成身体左右摇摆,主要是前后摆臂不均匀并有耸肩等错误动作,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掌握好正确的摆臂技术,概念不清,败笔无力或肩部肌肉过于紧张,腰背肌力量差。在教学时应讲清正确摆臂的动作技术以肩为轴,肩带放松,两臂屈肘做前后摆动,与腿部动作协调。使学生明确摆臂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摆臂的动作可以维持身体平衡;另一方面,双臂的摆动还可以增加腰部动作的速度。 在教学时,注意多做原地摆臂的动作,保持身体正直速摆臂练习,以增强双臂和肩带及腰背肌的力量。

 4、支撑腿和摆动腿配合不协调动作脱节无力。

 有的学生支撑腿瞪伸膝踝关节使用力过早或太晚。摆动腿前摆就显得消极无力。蹬地腿用力伸展和摆动动作幅度太小,这都会造成上述技术错误,教学是讲清支撑腿和摆动腿配合的动作要领,在练习时用中等速度跑,体会蹬地腿与摆动腿协调用力。

 5、踢小腿跑也影响步幅。

 有的学生想借前踢小腿来加大步幅,但是效果恰好相反,摆动腿前抬太低,在伸展膝关节时,形成前踢小腿。后蹬动作不充分,而使大小腿没有折叠。也是影响步幅小的原因。在教学中要进一步讲清动作要领,强调后蹬要充分,大小腿应充分折叠,大腿抬高,然后下压,小腿自然伸展,步幅可加大。

 二、对策

 1、短跑的放松技术,是在短跑训练过程中渐进形成的。在日常训练中,在向运动员反复强调说明肌肉放松对短跑促进作用的情况下,采用减小外界阻力的顺风跑,下坡跑,加速器牵拉跑,以及在加速后的惯性跑,让运动员体会肌肉的放松用力,并从此逐渐形成短跑的放松技术。

 2、发展短跑专项反映(灵敏)速度联系:追逐跑、快速跑、变速跑的练习,在学生做各种不同动作时,突然接收信号反应练习的教学方法。

 3、改进以髋为轴的摆动技术和协调肌间的高速协调的工作过程,提高动力系统功率输出量,做单腿交换跳,做连续收腹举腿向左右绕过高物练习方法。在肋大架上垂直用双腿伸直向左右摆动练习或收腹举双腿向上练习,增加腰腹力量。

 4、发展短跑的专项力量的练习:在保证学生达到较高动作速度和动作幅度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外界阻力,如拉重物跑,沙滩跑、上坡跑、套辕跑等。

 5要改善和提高上下肢、腰、腹关节肌群的力量练习:多练习全蹲走,足尖走,多种跳跃,倒立车轮跑和交叉步走的基本训练方法。

 在短跑教学中,如果对途中跑技术掌握不好,就不能争取好的成绩。因此,在短跑教学中应重视途中跑的教学,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错误动作,必须及时纠正。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步的领会掌握途中跑的基本技术和动作要领,才能提高短跑速度,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端文,等关于职高体育教学整体改革的思考与实验中国学校体育,1997(3)

 [2]毛振明试论体育教学单元的划分中国学校体育,1998(2)

 [3]黄加欣对高级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1(6):53-58

 [4]金朝跃从主体需要改革高职体育课程教学[J]浙江体育科学,2003(6):39-41

;

短跑技术分为:起跑技术、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途中跑技术、弯道跑技术、终点跑技术。

1、起跑技术

起跑技术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或"跑")三个阶段

听到"各就位"口令后,做2—3次深呼吸,轻快地走到起跑器前,两手撑地,两脚依次踏在前,后起跑器的 抵足板上,后膝跪地,两手放在紧靠起跑线后沿处。

2、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

起跑后的加速跑是从后腿蹬离起跑器,到途中跑之间的一个跑段其任务是充分利用向前的冲力,在较短距 离内尽快地获得高速度。

3、途中跑技术

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一段。其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摆动腿的膝关节,迅速有力地向前上方摆出,支撑腿在摆动腿积极前摆的配合下,快速有力地伸展髋,膝和踝关节,蹬离地面,形成支撑腿与摆动腿协调配合动作。

4、弯道跑技术

从直道进入弯道跑时,身体应有意识地向内倾斜,加大右腿的蹬地力量和摆动幅度,右臂亦相应地加大摆动的力量和幅度,有利于迅速从直道跑进弯道。

弯道跑中,身体应向圆心方向倾斜后蹬时右腿用前脚掌的内侧用力,左腿用前脚掌的外侧用力弯道跑的蹬地与摆动方向都应与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趋于一致。

5、终点跑技术

要求在离终点线15-20米处,尽量保持上体前倾角度,加快两臂摆动的速度和力量在跑到距离终点线一步时,上体急速前倾用胸部或肩部撞终点线,并跑过终点,然后逐渐减慢跑速。

短跑的评价测试

可通过简单反应时、起跑反应时、50米速度知觉、100米速度预先估计以及坐姿脚踏频率等指标来测定。起跑反应时(米s)为男210、女234,听觉反应时为男268、女225,动觉时间误差率为男1399%、女1469%。

百米速度预先估计误差率男女均为114%,坐姿踏脚5秒次数为男5545、女5130,这些可作为短跑运动员心理选材与评价的参考。

1、短跑和短跑后的加快跑

短跑时,人体重心点关键落在前面上,人体长期保持姿态。听见说话声或动态口令后,前腿用劲蹬伸,双臂相互配合脚部姿势,迅速用劲往前后晃动,人体往前冲破。

短跑后,上体维持前伸姿态,蹬地前摆及其双臂的晃动都应迅速积极主动,慢慢增加步幅和提高速度,伴随着加快段的增加,上体慢慢伸出,跑向自身需要的战略部位后,即转到中途跑。

短跑和短跑后的加快跑是上场比赛时,使人体迅速解决静止不动情况,迅速跑出,并尽早充分发挥出一切正常的跑速水准和占有有益跑进部位的全过程。

2、中途跑

头部与脊柱成一直线,下颔微收,双眼侧视,颈肌较释放压力,中途跑要尽可能保证释放压力当然、步幅匀称、蹬摆融合、上体姿态刚正不阿或稍前伸,头部当然。双手的下摆臂姿势,腕关节当然弯折,以肩为轴,前后左右当然晃动。

当晃动腿前摆放在最大部位后,应积极主动舒张压,腿部释放压力。中途跑是3000米跑的关键环节,把握恰当的中途跑技术性具备关键实际意义。

非常是留意碰地缓存,用全脚板或前脚板两侧先碰地,可降低路面对身体的冲击性,尽可能保证碰地温和有缓存。碰地有误,再加在混凝土道上或硬地面上进行中长跑训练,非常容易造成胫骨骨膜炎或出现膝关节和脚面损害。

3、终点站跑

加速下摆臂速率和跑步步频,以坚强不屈信念,奔向终点站。终点站跑是邻近终点站的一段加快跑。快到终点站也有400米长间距,要竭尽所能开展最后的冲刺跑,一直跑过终点。

若这时单纯性借助步伐加快,会较为累,若根据加速胳膊晃动频率,运用人体灵活性不断前进会获得非常好实际效果。对于何时开展终点站跑,要依据训炼水准、本人的精力状况来决策。不仅是比考试成绩比水准,更关键一点是比信念,比吃苦耐劳精神。

3000米的训练方法:

一、首先从腰腹力量和肩部耐力恢复开始。具体方法:

仰卧起坐40一组3组俯卧撑25一组3组呼啦圈,5分钟一组,3组;静态支撑,动作和俯卧撑一样,但不用做只要爬着就行,关键是腰部不能松,3分钟一组,2组。另外就是其他的一些方法:比如仰卧腿上举、仰卧起腿、坐式缩腿、两头起。

二下肢综合素质:力量和耐力,如下:

1、负重高抬腿和高抬腿。找个杠铃或者沙袋,快速的高抬腿,增加大腿综合能力。至于高抬腿就不用多说。(这个就是增强持久力)。45秒一组3组(每组结束都要以最快速度跑200—400米。(对于力量和速度很有效地一个方法)

2、后蹬跑。找墙面或者双杠,双手扶住,身体与地面成45--60度角,快速交换抬腿,注意支撑腿一定要直,抬动腿尽量往上走。

3、变速跑。直道全速,弯道慢跑或者走。600——800米为一组三组。

4、负重跑。绑沙袋或者穿沙袋背心,慢跑2000米。

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容易走入误区的是速度耐力概念。它指在设定的距离内保持最大速度移动的时间。它与高效利用氧没有关系。首先测定运动员的最大速度,较好的方法是测定60米冲刺的时间,这样你就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每段10米的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提高每20米的速度,最后提高30米的速度。为了挖掘最大的潜力,首先要提高低强度的重复次数,然后减少重复次数的数量和提高强度。动力和爆发力也是通过等功练习发展的,这一练习要求运动员重复多组不同的高度和距离的跳跃练习。单腿和双腿跳上跳下跳箱,屈身跳上跳下,这样就加强了运动员神经肌肉牵张反射,这是在肌肉拉长情况引起离心的负荷。而当肌肉缩短时,则引起肌肉向心的负荷。跳跃在高度6-36英寸(约15-91厘米)的箱子上进行,可分别改变箱子的高度和距离,然后让运动员跳上跳下跨过去。跳跃练习包括单腿和双腿向前或向后跳。阻力跑和助力跑是它的其他形式,运动员穿着负重衣跑或跳,或者用橡皮筋拉一个人跑30-60米,不要把橡皮筋拉长到本身长度的两倍。作为训练的其他方法,重要一点是要知道什么时间去用和用多少适合。跳跃通常采用大弧度跳跃。例如,周二和周五,让运动员做下面的五级跳练习5次。训练初期进行,明确说是在训练开始让运动员做下面的五段跳练习;双腿向前跳,双腿向上跳,单腿向前(每腿5次),交换腿跳(总共10次起跨)。随着运动员动作的熟练,增加跳跃的数量,时间或距离。但是,一次只能在3个参数(数量,时间,距离)中增加一个参数。在运动员重量训练计划中的强度和量,随着赛季变化而变化。每过几周,负荷量要有所改变,增加或减少负荷量,避免运动员身体疲惫或不再提高速度。同样,也要提高运动员的能力,以适应不同类型量和强度的训练。同样的程序至少要做6-8次,让机体适用新动作。例如,运动员负荷量两周之后,又恢复到增加负荷量的状态。因此,6周用90%的负荷量,两周用75%的负荷量,三周用80%的负荷量。当运动员接近最佳竞技状态时减少负荷量。步长由运动员迈步时的爆发力或脚接触地面的时间所支配,步长受支撑腿与地面的夹角产生的力的影响,当运动员摆动脚落地,这时会产生阻力减缓跑速,但是当运动员加大跨步幅度,过分做跨步动作时,实际上缩减了步幅。提高步长最好方法不是改变技术,也不是施加给地面更大的力(如速度,力量)。当以较大爆发力施加于地面,即提高步频时,步长自然而然增长了。步长受人体生理结构的限制,受神经刺激肌肉能力的支配,即受肌肉神经类型,四肢长度因素的影响。快肌纤维越多,步频就越快。四肢短小转动频率较快。四肢较长转动频率较慢。通常身材矮小的运动员在短距离项目(60-100米)有较大的步长,速度较快,高个子短跑运动员在需要速度和耐力的较长距离的短跑项目速度快些。一名运动员的运动潜力,是根据身体某个特定位置减少与地面接触的时间,提高速度,教练员必须为每一名运动员设计一个步长模式。同时,教练员要反复修改设计的动作模式,以便帮助运动员提高短跑技术。短跑步长阶段分析运动员的技术模式会揭示较好的步长技术或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下面是一些较好的步长技术。1, 在身体下面向后运动准备着地的脚(有时起动力作用,有时起阻力作用)。2, 当着地脚离开地面时,保持脚跟高高抬起。3, 支撑脚落地尽可能靠近身体重心。4, 前迈腿的膝关节要超过支撑脚的膝关节。5, 保持高重心,身体稍稍倾斜,但不是从腰部(倾斜便于加速,倾斜越大,加速越快,所以一旦达到最高速度不要忽视倾斜的作应)。6, 双臂向后摆动时控制臂肘的位置。7, 肘关节的弯曲度(向上摆时肘关节弯曲不超过90度,但向下摆时肘关节超过90度)。8, 放松手臂。(有些教练要求手指伸展,前臂达到向前移动较长的水平,移动的前臂惯性的数量越大,时间越长,就越会帮助运动员作应于地面更多的力,但是,这样做会很紧张。)9, 向前摆动的手臂摆到最高点是在身体正中线下颌初,不要超过身体正中线。10, 背屈的踝关节落在脚落地时的前面。11, 头垂直,眼睛要盯在终点线上。12, 放松肩,颈,颌,脸。13, 短跑运动员在跑道上要沿直线跑,尽量减少横向移动。劲驰体育独家整理加速跑 短跑技术模式中的加速阶段包括启动,有以下特征:1, 加速是由启动和启动腿的推动产生的。这就要求身体很大程度的前倾——从整个身体算起,不是从腰部算起。记住:运动员倾斜越多,越会直接影响加速能力。还要记住:加速不意味着速度,只意味着增加的速率,假如画一条线从支撑脚通过身体重心并延伸到肩关节和头部,这条线与地面夹角大约45度。2, 支撑腿在身体下抬的较低,抬的较快,有时依靠运动员的加速落在身体重心的后面,假如运动员过于倾斜,没有适当加速就容易摔倒。3, 支撑腿的脚跟蹬离起跑器后抬的较低,是为了脚着地后加速快,为了下一次启动和克服惯性。4, 运动员每一次成功蹬地,都会增加速度直到达到最高速度。随着速度的增加,加速度下降,你会发现逐渐减少了身体的倾斜。达到最高速度后,整个身体的姿势是垂直的。5, 在加速过程中,随着步幅的减少,你会发现运动员步长达到正常时,他的脚跟抬的更高些。加速期双臂动作与步长阶段相似,但是刚起动时手臂抬的较高向前摆至躯干,手臂在保持身体平衡,节奏,放松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你要使运动员意识到有效摆臂的作用。6, 当运动员从加速进入途中跑时,你要集中注意以上提到的步长阶段的技术模式。冲刺跑阶段对于短跑运动员,在冲刺阶段适当的技术是要求集中精力和控制速度。1,运动员通过终点线时保持较好的姿势和正确的步幅动作。2,运动员跑到一半距离时,保持相同的步长(当疲劳导致运动员没有能力保持高步频时,通常他在接近终点时感到身体疲惫会开始迈大步,一旦这样,就会产生阻力,导致速度减慢)。3,保持好踝关节背屈。4,着地点落在身体重心的后面。5,运动员保持步幅要快,不要大,速度耐力好会使运动员保持最好的步频。但是当一名运动员速度耐力较差时,疲劳开始出现在四肢,随后步频减低。6,运动员继续不断用力摆动双臂。7,当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他身体前冲,向终点线倾斜。但只有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才是一个有效的技术。这里有两种终点冲刺的技术:运动员低头,手臂向后形成向前倾倒的动作冲过终点线:还有就是运动员向前运动的手臂通过终点线,另一手臂饶在身体的后面。这种技术使肩关节快速向前,帮助运动员向前加速。

与短跑成绩相关的因素有很多:步频、步幅、速度、速度能力、爆发力,以及肌肉、关节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还有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等。其中有三个因素与提高短跑成绩最相关。

(一)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

运动员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是今后能否达到高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因为短跑是一项周期性的运动,全程要反复跑几十步。一点微小的错误,反复出现,就变成了大问题。假如每一步的步幅能够加长5厘米,那么,50步就可以赢得25米的优势。因此,应花大力气去改进技术。技术动作的规范合理主要表现在跑的动作结构上要更加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使跑的技术更好地表现出节省化和效率化。具体在跑的技术形式上的表现是:跑的动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较小;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上肢摆臂积极有力,下肢蹬摆结合、以摆促蹬;跑的向前性和直线性好,并且全程有良好的节奏感等。总之,能够使运动员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要领,我们在训练中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专项力量能力

力量是基础。几乎所有的竞技性体育项目都离不开基础力量的训练。在短跑运动的力量训练中,教员 要把一次性力量练习(爆发力)和多次性力量练习(专项力量能力)有机地结合好。以往我们在力量训练中,采用比较多的手段一般是大重量、重量次数少的绝对力量训练。这种方法对爆发力的发展比较好。但在短跑运动中,我们更应该看重专项力量能力的发展。因为一般的力量训练,重量次数不会超过10次。而根据项目的特点(短跑是一个周期性的运动项目),如果跑100米,至少也需要用45步~48步左右(男子),200米就更多了。因此,我们在短跑的训练过程当中更需要的是力量持续作用于肌肉的能力,也就是专项力量能力。具体到训练的方法手段上可以采用的有:橡筋摆腿、负重高抬腿、100~200米段落的跨步跳等等。

(三)速度能力

速度能力是核心。就短跑而言,过去的观点一般都认为速度训练是核心。但我认为速度能力才是自始至终都需要紧紧抓住的核心。所谓速度能力,即是保持速度的能力,它跟通常所说的速度耐力是有区别的。具体到训练手段来讲,速度能力是指以最大强度或者是接近最大强度来完成的100~200米段落跑;它的特点是重复次数不多,间歇时间较长,强度很大。而速度耐力是指强度稍低(80%~90%)的250~500米段落跑;其特点是重复次数较多,要求跑平均强度,间歇时间相对要短一些。有些运动员的后程能力不好,其结果是专项成绩也不会很好,分析的结果是该运动员的步频能力不好。但实际上很有可能该运动员50米以内的短程节奏很好,强度也很高。那么,该运动员的绝对步频应该是不错的;只不过是相对的步频不好,也就是说他保持速度的能力不够好。如果该运动员通过针对性的系统训练,速度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他前半程依然能够保持他原有的步频和速度;那么他的专项成绩和全程的步频指标也肯定就相应地上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425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