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纳斯"雕塑的美学意义

"维纳斯"雕塑的美学意义,第1张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资料:

高度:204cm

基座:72cm

身宽:63cm

全长:20gcm

胸围:12lcm

腰围:97cm

臀部:12gcm

肩阔:44cm

这座最为精美的维纳斯雕像有一个极富喜剧性、有趣的发现过程。

1820年春天,在希腊的米洛斯岛上有一座剧场的遗迹。离它约500步的山坡上,一个名叫波托尼斯的农夫和他的儿子正在田里耕作。令人惊奇的场面出现了:地面突然崩陷了,露出一个不小的洞穴。出于好奇他们走了下去,想看看里边有一些什么东西。他们发现洞穴里面有座神坛,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大理石雕像。

波托尼斯立刻将这件事告诉村中的一位传教士,传教士赶紧跑来视察。消息传到了当时法国驻米洛斯岛的领事布莱斯特耳中,他也跟着到洞里去参观。据他后来所写的报告,他当时见到了一座六尺高的大雕像,还有两座较小的,以及许多破碎不堪的雕像。

当时希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一个人幸运地发现了一件有价值的古代雕刻品,他不仅有权据为己有,还可以在民间市场上买卖。所以,发现一件珍贵的雕刻艺术品就等于获得了一次发财的大好机会。鉴于此,法国领事布莱斯特便向波托尼斯表示,他愿出高价收买雕像。回去后,他一面赶快写信给驻在君士坦丁堡的上司报告这件事,一面请求批准汇款来收购。不知中途出了什么差错,过了两个月仍杳无音讯,上司还没回信答复该采取何种举措。

发现者当然不愿意再等待了,他需要的是尽快拿到现款。于是他与另一个法国人暗中接洽,想把那座大的雕像单独出售。这个法国人叫都尔费,是法国派驻米洛斯岛的一名海军少尉。他也马上写信与君士坦丁堡法国大使馆的秘书马赛留斯伯爵联系。法国大使馆官员接到都尔费的来信后,命令马赛留斯伯爵亲自到米洛斯岛接洽这件事,并授权他不惜任何代价务必要购到这座希腊的古雕刻。可是,当这位势在必得的大使抵达米洛斯岛后,事情已发生变化。

这座雕像在发现之初就已经名声在外,各种消息不胫而走,消息灵通的人士都在打这座雕像的主意,连希腊王子也想拥有这座雕像。就在法国人忙着接洽购买雕像期间,先前曾到洞内看过雕像的传教士受希腊王子的委托,也要购买雕像,而且出手不凡。他和发现者已把价钱谈好,只等着付款取货,维纳斯雕像由传教士经手运到一艘悬挂希腊国旗的土耳其货船上,正准备运走。

马赛留斯伯爵抵达米洛斯岛,获悉发生的情况后,马上与发现雕像的农大波托尼斯进行交涉。马赛留斯伯爵认为,雕像之前已经允诺卖给都尔费,不能再转售给另外的买主。于是,马赛留斯伯爵一面下令法国军舰阻止这艘船驶出,一面向米洛斯岛当局投诉,请求公平解决,并表示希腊王子付多少饯,他愿意付同样的代价。美神维纳斯雕像的归属问题成了一场箭在弦上、不得不打的大官司。

官司的结果可想而知,米洛斯岛当局自然判决马赛留斯伯爵胜诉。于是,马赛留斯伯爵立即付款给雕像发现者波托尼斯,并取得了必备的收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运送维纳斯雕像的土耳其货船水手和法国水手不知什么缘故发生了冲突,参加群殴者共有一百多人,双方各不相让,分别动用腰刀和短枪互相攻击,情势异常严重。维纳斯雕像已经包装好,搁在一辆马车上准备运走,此时无人照管,不知被谁从车上推到在地。幸运的是只有雕像的脚部破裂了一块,整体上没有什么大的损伤。今天的人们关注的是维纳斯的残缺的双臂,而对这个似乎是无关紧要的脚没有留意。

法国候补军官杜蒙杜维尔(Dumont d'UTville)关于《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考证报告以严谨的考证方法叙述了这座维纳斯雕像的发现过程,并正式发表。杜蒙杜维尔曾经调查雕像并描绘草图,这个报告发表在当年的《艺术会报》上,后来被许多刊物转载介绍。杜蒙杜维尔不但对考古学有很深的造诣,同时精通希腊文。由他所做的考证报告基本上是比较严谨的,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座《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来龙去脉。

杜蒙杜维尔对《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的发掘过程,以及法国人如何购得雕像有较为详尽的记载。农夫发现了上半身石像后,随即告诉他的邻居,也就是当时法国在米洛斯的领事布莱斯特,布莱斯特叫他尽量小心搬动石像,农夫就将这座石像搬进他的草房里。布莱斯特立刻开始各种活动,设法使这件艺术品及早运回法国。

当时几个强国为了增加美术馆的收藏,都在努力争购艺术品。这对法国尤为重要。因为当时正是拿破仑战败之后,以往被拿破仑从各国收集来的许多艺术品都被送还原主,卢浮宫博物馆为了补充艺术品,正在尽力收集艺术品。所以,法国不惜一切代价购买这件珍贵的艺术品。

当时停泊在米洛斯岛的法国军舰舰长曾力劝布莱斯特赶紧收购这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布莱斯特对这件价值连城但又价格不菲的艺术品不敢贸然行事,打电报回国,希望批准汇款以便收购。同时,布莱斯特加紧行动,和农夫波托尼斯以及岛上长老等人签订了合同,要求在法国政府正式命令未到达之前,雕像不能卖给另外一办,布莱斯特拥有优先购买的权利,以保证万无一失。

在《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发现的第三天,法国巡洋舰“拉蓬狄号”进港,舰长托立雅克看到发掘出来的雕像后,马上向驻斯弥尔奈总领事大卫通报了有关事宜。随后,法国军舰“拉雪夫莱特号”抵达米洛斯岛,麦特雷尔中尉和候补军官杜蒙杜维尔二人就在这一军舰上。

对考古学有极大兴趣的杜维尔从未见过如此传神的作品,两人认为它是生平所见古希腊雕刻中最美的。两人对这座雕像凝视半晌,情有独钟,激动的心情不能自已。只是他们所在的军舰没有安置雕像的设备,否则二人可能立刻购买下来,运回国内。

第二天,“拉雪天莱特号”出航到达君士坦丁堡,杜蒙杜维尔立即写报告,并附有他对米洛斯岛的发掘现场描绘的位置图,这些资料后来都在《艺术学报》、《海事年报》等刊物上发表。

当时驻斯弥尔奈的总领事大卫接到托立雅克的报告后,马上转报给君士坦丁堡的公使馆,并请示是否以政府的款项购入。法国公使里维埃尔(Riviere)侯爵接到大卫总领事的报告的同时,也接到杜蒙杜维尔的报告书。他毫不犹豫,立刻决定自己出钱买下,并派书记官马赛留斯乘“列斯达佛都”号船赴米洛斯岛。这艘船五月三十日出航,离发掘日期已经过了足足六个星期。

这时,为这件刚出土的艺术品展开的争夺战已经渐趋白热化。米洛斯岛上暗中进行着各种活动,大家想尽办法来争夺这件艺术品。岛上一些有势力的人士想将这件艺术品赠送给当时在希腊诸岛中有相当权威的君士坦丁堡炮兵工厂的事务官尼古拉莫路齐(NikolakiMourouzi)。布莱斯特很快阻止了这一非分的想法。后来有位希腊传教士凡尔琪(Verghi)因挪用寺院公款而被告发,想购得这座雕像作为礼物送给尼古拉莫路齐,以获得他的庇护。这位教士巧言相劝,软硬兼施,向发现者以及岛上的长老们高价买下。教士请工人将雕像从卡斯特罗扛到海岸,传说是用麻绳捆绑石像,拖曳着它经过漫长的海岸,以致使雕像的肩部、背部和衣服褶纹部受到了程度不一的破损。然后把雕像装载到悬挂着土耳其国旗的船上。就在该船将要离开时,因风向的原因不能驶出港口,只得停靠在码头。

英国当局也风闻此事,立即派出了开赴米洛斯的军舰,想抢先买下雕像。

这时候,法国船只“列斯达佛都”号抵达该港口。代表法国公使来的马赛留斯到达米洛斯岛后,马上和布莱斯特会面商议,立刻宣布该买卖无效,命令将雕像归还给法国人。马赛留斯登陆后,立刻拿着布莱斯特最早和农夫所签的合同,并说服长老,最后以约550法郎的价格购得了这件称得上是无价之宝的艺术品。

1820年5月25日,马赛留斯将雕像和若干断片一起装载在“列斯达佛都”号上。第二天,这只船离开米洛斯岛。马赛留斯在船上便写好目录,把雕像上半身和下半身,头发上部,左足的一部分,握苹果的手掌,不完整的胳膊上部断片,以及三根石柱等,都放置在中间甲板上的船舱内,船经罗德斯、塞布德斯、萨伊达、阿历山多利亚、比抗埃斯、雅典等地,环绕着地中海各地而到达斯弥尔奈。维纳斯雕像在这里又被装到“拉利翁奴号”上,并于10月24口到达君士坦丁堡。

发掘现场

在月光照射下凝视《米洛斯的维纳斯》的马赛留斯等人

《米洛斯的维纳斯》

马赛留斯伯爵

凝视《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杜蒙·杜维尔

列斯达佛都号驶离米洛斯岛

《米洛斯的维纳斯》最后归宿卢浮宫

11 月15日,装载了雕像的“拉利翁奴号”在环绕地中海各地路过米洛斯岛时,里维埃尔公使重新造访米洛斯岛,一方面他要支付布莱斯特先垫付的款项,另一方面想看看是否还有新发掘出来的雕像。后者是他此行的最大原因。1821年2月中旬,经过漫长的旅程,维纳斯雕像最后到达了巴黎,并收藏于卢浮宫博物馆。同年5 月1日由里维埃尔侯爵在阿波罗厅呈献给法王路易十八,法王认为是稀有珍宝。这件雕像现收藏在巴黎卢浮宫。

卢浮宫的珍藏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马尾发辫

揭开《米洛斯的维纳斯》的面纱

《米洛斯的维纳斯》在希腊爱琴海米洛斯岛的山洞里被发现了。它是这样优美端庄,简直无法想到哪位艺术家能有如此身手。考古学家们纷纷研究,几经争论之后,大家一致肯定这座雕像雕刻的是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但对雕像的作者还是难以确定。因为自从公元前4世纪帕拉克西特以来,还从来没有过这么完美的女裸体像。从表情和姿态来看,和帕拉克西特相近,但从人体的比例和人体各部位的和谐程度来看,又和列西普斯相似。于是人们对这座雕像的创作者是谁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后来,人们在这座雕像的基座上发现了铭文:“美安德罗河畔、安屈克亚的阿历山德罗斯作”。经过专家的解读和确认,认为这座雕像是希腊化时期雕刻家阿历山德罗斯的作品。从铭文的书体看,应当是公元前100年左右的作品。

从雕像的整体风格看,美神为椭圆形脸蛋,直鼻梁即俗称的“希腊鼻”,平额,端正的弧形眉,扁桃形的眼睛,发髻刻成有条理的轻波纹样式,神态平静,笑容微露。这一切都是公元前5世纪一直沿袭下来的古典理想美的传统,似乎不把它列入希腊化时期是没有道理的。当然,人们对这座雕像的作者还有不同的看法。

《米洛斯的维纳斯》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公开陈列后,获得举世赞赏,没有多久就成了驰名世界的艺术名作,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都在为这件残缺的雕像遗憾不已。这个维纳斯原来的姿势究竟是什么样的?她在干什么呢?创作这座雕像的意图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引起了广大参观者的好奇,也成了专家学者们争论的一个焦点。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不少人拿出了自己的复原方案。

其实,维纳斯并不是真有其人,而是许多艺术家依照希腊神话中的故事,按照各自的审美理想雕刻、绘画出来的“理想美”的女神。

米洛斯的维纳斯

《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Aphrodite of Melos)俗称《米洛斯的维纳斯》(Venus de Milo)、《断臂的维纳斯》、《维纳斯像》等,大理石雕像, 高204厘米。

在希腊化时期,表现女性人体美的雕塑日渐增多,对爱与美之神阿芙洛蒂忒,也就是维纳斯的歌颂更是层出不穷,其中最为著名雕像的就是这尊《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并已经成为赞颂女性人体美的代名词。

1820年2月,在爱琴海的米罗斯岛上,一个农夫在一座古墓旁整地时挖掘到一尊女性雕像。她分成上、下两截,并与刻着名字的台座、拿着苹果的手腕以及其它断片等等一道,散落在附近的田地下。已懂得这是值钱的东西的农夫,立刻将它们埋原,并报告了在岛上的法国领事。领事稍付定金,即通知当时设在君士坦丁堡的法国大使。几乎与此同时,在爱琴海搞测量的一位法国海军士官,名叫鸠尔·丢孟·都尔维尔对此表示了更大的关注。这是一位希腊艺术的爱好者,当他看过这些雕像的块片以后,认为它们是一个整体,并第一个断定这就是维纳斯的雕像。于是立刻告诉农夫,法国决定把她买下,要他不必再到处声张了。随即赶到君士坦丁堡,向大使命陈详情,促使大使下了决心并派专人前去交易。不料岛上的长老出于本岛的利益而中途插手,开会议决命农夫将雕像卖给在土耳其任职的一位希腊大官,当法国人赶到岛上时已经是雕像装船的关头了。见此情景,他们几乎要动武,命令法国船舰随时准备行动。顿时,爱琴海上战云密布。恰巧,一场暴风而解了围。它推迟了土耳其船只的起航,为法国使者争得了斡旋的时机,他们软硬兼施,把雕像终于转到了法国船上。后来又给岛上赠送金钱,从而取得了岛上放弃雕像的誓约书。雕像顺利运抵巴黎,由于种种政治、人事方面的原因,一直推至 1821年3月2日,国王路易十八才正式接受献礼。从这一天开始,她便成为法国国家财产。当时的登记名称是“在希腊群岛中的米罗所发现的维纳斯像”,并被陈列于罗浮宫特辟的专门展室中。

法国获得这尊雕像时,全国一片沸腾,人们视之为国宝,并被尊称为卢浮宫的镇馆之宝。她一直为世界上所有热爱艺术和美的人们所景仰,他们都以能亲眼目睹这尊古希腊最伟大的艺术奇迹为人生一大幸事。

维纳斯的文化背景

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的爱与美神,也是象征丰饶多产的女神。古希腊神话中称为阿佛洛狄忒。传说她在大海的泡沫中诞生,在三位时光女神和三位美惠女神的陪伴下,来到奥林匹斯山,众神被其美丽容貌所吸引,纷纷向她求爱。宙斯在遭其拒绝后,遂把她嫁给了丑陋而瘸腿的火神赫斐斯塔司,但她却爱上了战神阿瑞斯,并生下小爱神厄洛斯。后曾帮助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的妻子、全希腊最美的女人海伦。引起希腊人远征特洛伊的十年战争。《米洛斯的维纳斯》是举世闻名的古希腊后期的雕塑杰作。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艺术魅力

从雕像被发现的第一天起,就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希腊女性雕像中最美的一尊。多少年来,人们对她倾注了不计其数的赞美和歌颂。爱神的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腴,美丽的椭圆型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流露出希腊雕塑艺术鼎盛时期沿袭下来的理想化传统。她那微微扭转的姿势,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了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螺旋型上升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充满了巨大的魅力。作品中女神的腿被富有表现力的衣褶所覆盖,仅露出脚趾,显得厚重稳定,更衬托出了上身的秀美。她的表情和身姿是那样的庄严崇高而端庄,象一座纪念碑;她又是那样优美,流露出最抒情的女性柔美和妩媚。人们似乎可以感到,女神的心情非常平静,没有半点的娇艳和羞怯,只有纯洁与典雅。她的嘴角上略带笑容,却含而不露,给人以矜持而富有智慧的感觉。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她的双臂,虽然已经残断,但那雕刻得栩栩如生的身躯,仍然给人以浑然完美之感,以至于后世的雕刻家们在竞相制作复原双臂的复制品后,都为有一种画蛇添足感觉而叹息。正是这残缺的断臂似乎更能诱发出人们的美好想象,增强了人们的欣赏趣味。雕像没有追求纤小细腻,而是采用了简洁的艺术处理手法,体现了人体的青春、美和内心所蕴含的美德。整尊雕像无论从任何角度欣赏,都能发现某种统一而独特的美。这种美不再是希腊大部分女性雕像中所表现的“感官美”,而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理想美,充满了无限的诗意,在她面前,几乎一切人体艺术作品都显得黯然失色。

整个雕像的比例也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它接近于利西普斯所追求的那种人体美比例,而且,雕像的各部分比例几乎都蕴含着黄金分割的美学秘密。这正是古人对于人体美的赞颂和肯定,为后世的艺术树立了不朽的典范。

《米罗的维纳斯》由若干块断片经过精心的接合加工后而公诸于世。那个带铭文的台座和持苹果的手臂很快就被专家鉴定与雕像无关而被剔除了,从而推测在罗马时即已失去手臂。因此,雕像又同时以“断臂维纳斯”著称于世。于是,修复原作的双臂成了艺术家、历史家最神秘也最感兴趣的课题。归纳起来,当时最典型的几种方案是:左手持苹果、搁在台座上,右手挽住下滑的腰布;双手拿着胜利花圈;右手捧鸽子,左手持苹果,并放在台座上让它啄食;右手抓住将要滑落的腰布,左手握着一束头发,正待入浴;与战神站在一起,右手握着他的右腕,左手搭在他的肩上……但是,只要有一种方案出现,就会有一种反驳的道理。最终得出的结论,几乎是保持断臂反而是最完美的形象!除了双臂复原的争论以外,还有许多其他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兴趣。譬如,她真是维纳斯吗?也许是大海女神、胜利女神?其次,作者是谁?制作年代、地点?等等一大堆问题挑起了大家的论战。最后,除了她是维纳斯,并创作于公元前二世纪末这个看法比较统一以外,其余的只好作为一系列悬案留待后人去考究了。

作为审美观照,当人们站在这个精美的雕像面前的时候,一个裸体的女性,她丰满而圣洁,柔媚而单纯,优雅而高贵,这就足够人们为之倾倒的了。在这洁白的大理石里面,是少女的青春,是生命的跃动。人们从这里发现了自己,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创造潜能;感受到了人类生生不息的原动力……这是一种极大的满足,最深的启示,这也是人体的魅力之所在!人体,它本身就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变化,孕含着微妙多姿的美。希腊民族得天独厚,最深刻地理解和最完整地把握了人体这个小宇宙,并发掘出人类纯粹的知性结构,再通过自然的真实外貌,去表现一种更高的境界。他们把情与理、美与真探合在一起,在神的庇护下追求着自由生活的真谛与乐趣,在理性的指导下,赤裸裸地展现人自身。黑格尔就曾经高度赞扬希腊人能够完美地把神的普遍性和理想性与神的个性结合在一起。尤其赞赏阿佛洛耿忒的裸体表现,他说,“她是纯美的女神”,“把她雕成裸体是有正当理由的:因为她所要表现的主要是由精神加以节制和提高的感性美及其胜利,一般是秀雅,温柔和爱的魔力。”对于《米罗的维纳斯》,谁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从她赤裸袒裎的身上去归纳出一个具体的主题。她把自然、生命,她把真、善、美都集中于一身。她不愧为古代希腊雕刻的一个典型代表,不愧为女性美的最高体现。她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直至今日还表现出那种秀雅、温柔和爱的扭力。

“米罗的维纳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爱与美的女神的雕像。但她并不是唯一的,她只是古代希腊众多的阿佛洛狄忒雕像中的一个罢了。从创作时间上说,她已经是希腊化时期的作品,在这以前就有不少佳作出现了,在这以后也仍有所见。现在,可以再回到古典希腊时代,从最早出现的阿佛洛狄忒雕像开始,并把她们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加以对比,从而了解她们与整个社会发展变化的关系.

波提切利,受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影响,创作出了两幅巨作。

华丽大师波提切利最为人称道的是他梦幻般的艺术风格,他非常巧妙地融合了佛罗伦萨画派和尼德兰肖像画的技巧,并且在古代文化和15世纪的意大利文学中寻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波提切利的绘画在空间设置、人物造型和技巧上都十分独特。在空间设置上,他有意跳脱了透视法的基本规律,选择了相对平面化的方式,让众多人物从中景前移,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视觉冲击力更为强烈。

在人物造型上,他吸收了中世纪哥特艺术的装饰性手法和意大利当代文学的诗性语言,刻意拉长了人物的肢体,削减了肩部的宽度,使人物失去准确的比例,却显得细致、修长、典雅,成为一种理想美的典范。在艺术技巧上,波提切利在画中强化了线条的表现力,人物的轮廓线和衣褶线非常明显,形体结构转折和明暗对比则减弱了,这种从中世纪的镶嵌画和金属工艺中提炼出来的灵动线条使画面更富有装饰性色彩。

他还擅长淡彩画的技术,他用亮丽透明的色彩调和出一种朦胧温馨的暖金**调,女性的肤色细腻柔和,周围的景致似乎被一层光晕笼罩,渲染出很有感染力的诗意氛围。

《春》和《维纳斯的诞生》最为鲜明地体现了波提切利的风格。这两幅画都是为美第奇家族在卡斯特罗的别墅绘制的,它们也是西方艺术史上负有盛名和争议性的画作。

《春》大约完成于1482年,据说是为庆祝洛伦佐的表弟结婚而定制的。画中有六个女性和两个男性,他们在深色的树林中从右至左一字排开,"像串上的珍珠一样并排放置",中间的维纳斯稍微退后,其他的人物均在前景错落分为几组,后面的树林没有刻意制造纵深感,这使画面有一种浅浮雕或装饰挂毯式的平面效果。这种哥特式的空间架构方式是波提切利绘画的典型特征。

画面最右侧,西风之神与费罗斯想要绑架山林女神克罗莉丝,后者惊慌失措,张开的嘴中冒出花朵,鲜艳的花朵纷纷飘落,克罗莉丝转变成了花神芙洛拉(季节女神、春之女神),这个带有暴力性质的故事在唯美的画面中显得有些不可思议。中间的维纳斯安静地站立着,背后的山桃枝形成一个拱形的图案,正好衬托出沉思的女神形象。

维纳斯上方蒙着眼睛的丘比特正弯弓搭箭,准备向美惠三女神中的一位射击,这合乎了一句意大利谚语:爱是盲目的。左侧的美惠三女神(分别象征美丽、爱欲和纯洁)是维纳斯的伴从,她们身着透明的白纱,携手共舞。最左边是宙斯的特使墨丘利,他手执和平之杖,驱散开冬天的阴霾,预示着春天的来临。为了呈现出春回大地的景象,波提切利在画中的田园里描绘了种类众多的植物,包括500种已识别的植物物种,其中约有190种不同的花,彼此交织的花卉植被所形成的装饰性图案显得富丽堂皇。

这幅画的信息量非常丰富,画家可能参考了很多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资料,美第奇宫廷诗人波利齐阿诺的诗《一个早春的清晨》为画面定下了基调。右侧花神的灵感来自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关于春天的描述。绘画还受到当时流行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的影响,带有一种超自然和神秘主义色彩。画中维纳斯的原型据说是佛罗伦萨的绝色女子西莫内塔,西莫内塔的丈夫与美第奇家族关系密切,而她自己也与朱利亚诺有一段绯闻。朱利亚诺在1475年的一次比武大赛中举着画有西莫内塔肖像的旗帜进入赛场,使她的美貌广为人知。

只可惜红颜薄命,西莫内塔在1476年香消玉殒,年仅23岁。当时全城的人都前往瞻仰她的遗容,为她感到悲伤惋惜。波提切利曾经为西莫内塔绘制肖像,在那幅被朱利亚诺举着的肖像中,他用优美的线条勾画出西莫内塔的侧面,精致的面容显得过于理想化。在《春》中他同样美化了心目中的女神,画中的维纳斯身着佛罗伦萨的流行服饰,头部侧歪,右手举起,身体形成一个S形曲线,她脸上的淡淡忧伤令人感觉不到春天的喜悦,反而感伤时光的易逝。

美惠三女神是《春》中最唯美感性的一组人物,波提切利在描绘人物时并没有运用解剖学和透视学的原理,他的技巧实际上延续了哥特艺术的变形和平面化特征,他将人物的形体拉长,再通过柔美的形体和优雅的动作赋予其生命力。

三位舞动的女神重心都在一只脚上,身体微微扭成S形,这种"对偶倒列"的姿态是从古典雕塑中获得的灵感。三位女神都身着薄纱,透而不露,薄纱随着舞蹈动作轻轻飘动,透过薄纱可见其凹凸有致、婀娜饱满的躯体。波提切利在描绘人物时虽然借鉴了哥特艺术的一些造型法则,却完全摆脱了其僵硬和刻板的缺点,他的饱含感情的诗性语言对于后来的拉斐尔有所启发。

《维纳斯的诞生》作于1485年,画中描绘了维纳斯从海中诞生的情景,维纳斯赤裸着身体踩在一个贝壳上,从大海的泡沫里缓缓升起,右边的花神芙洛拉为她披上鲜艳的斗篷,左边的西风之神仄费罗斯把她吹向岸边。维纳斯是象征爱与美的女神,她的希腊名字是阿芙洛狄忒。关于她的诞生有几种说法。荷马在《伊利亚特》中称其为宙斯和女神戴奥妮的女儿。在赫西欧德的《神谱》中,她是乌拉诺斯的精血与海水的产物。乌拉诺斯是众神之王宙斯的父亲。

宙斯在母亲盖娅的指使下割下父亲的生殖器抛进海里,结果变成一个雪白的水泡,维纳斯即诞生于水泡中。这幅画显然接受了赫西欧德的观点。波提切利还受到波利齐阿诺的一首长诗《吉奥斯特纳》的启发,诗中描绘了维纳斯从爱琴海中诞生的场景,颇有矫饰华丽之风。

与诗中不同的是,波提切利的表达是安静忧伤的,刚刚诞生的维纳斯并没有显示出新生的喜悦,而是意兴阑珊,对于迎接她的新世界缺乏兴趣。这种惆怅的情绪在《春》中也可以体会到。这可能反映了波提切利在外部世界和内心情感之间的冲突,而情绪上的微妙起伏也正是波提切利的艺术区别于哥特艺术的主要特征,后者总被认为缺少感情色彩。

《维纳斯的诞生》在空间与时间的描述上与《春》一样受到了新柏拉图主义哲学的影响。这一哲学学派认为美是永恒的,而不是逐步完善的,古典神话中维纳斯的故事正好符合该学派的观点,因为维纳斯一生下来就已经成年,不需经历懵懂的童年,也没有败落的暮年,永远保持在一种青春美好的状态,波提切利所竭力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永不消逝的理想美。画面构图单纯,中心的维纳斯和左右的风神、花神在一条对角线上,其他的贝壳、树木、花瓣、海水等烘托出氛围。

维纳斯的造型受到了古希腊罗马雕塑的影响,单脚站立的S形的优美姿态,以及大理石般的光洁表面令人想起《米洛斯的维纳斯》。波提切利运用了类似于阿历山德罗斯的简洁的块面处理方式,使裸体的人物在健美饱满的躯体中呈现出生命力,而较之于富有激情的希腊罗马雕塑,波提切利的表现方式更加含蓄和内敛。这幅画借鉴了雕刻的技巧,不过并未过于强调明暗对比,波提切利是一位擅长运用线条的大师,在这里可见一斑:

人物的轮廓和服饰上构成了各种线条的组合——躯体上柔和的曲线、长发上层层叠叠的长曲线、海水的波浪纹以及服饰上的短线条等,这些线条灵活多变,有着内在的韵律和秩序。在以线条造型的基础上,波提切利再以稀薄的颜料层层涂抹在结构转折处,呈现出一种微弱而又恰到好处的明暗效果。整幅画色调明朗,造型典雅,用一种远离尘嚣的诗化境界表现出了对于永恒之美的期盼。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资料:

高度:204cm

基座:72cm

身宽:63cm

全长:20gcm

胸围:12lcm

腰围:97cm

臀部:12gcm

肩阔:44cm

这座最为精美的维纳斯雕像有一个极富喜剧性、有趣的发现过程。

1820年春天,在希腊的米洛斯岛上有一座剧场的遗迹。离它约500步的山坡上,一个名叫波托尼斯的农夫和他的儿子正在田里耕作。令人惊奇的场面出现了:地面突然崩陷了,露出一个不小的洞穴。出于好奇他们走了下去,想看看里边有一些什么东西。他们发现洞穴里面有座神坛,还有一些大小不一的大理石雕像。

波托尼斯立刻将这件事告诉村中的一位传教士,传教士赶紧跑来视察。消息传到了当时法国驻米洛斯岛的领事布莱斯特耳中,他也跟着到洞里去参观。据他后来所写的报告,他当时见到了一座六尺高的大雕像,还有两座较小的,以及许多破碎不堪的雕像。

当时希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一个人幸运地发现了一件有价值的古代雕刻品,他不仅有权据为己有,还可以在民间市场上买卖。所以,发现一件珍贵的雕刻艺术品就等于获得了一次发财的大好机会。鉴于此,法国领事布莱斯特便向波托尼斯表示,他愿出高价收买雕像。回去后,他一面赶快写信给驻在君士坦丁堡的上司报告这件事,一面请求批准汇款来收购。不知中途出了什么差错,过了两个月仍杳无音讯,上司还没回信答复该采取何种举措。

发现者当然不愿意再等待了,他需要的是尽快拿到现款。于是他与另一个法国人暗中接洽,想把那座大的雕像单独出售。这个法国人叫都尔费,是法国派驻米洛斯岛的一名海军少尉。他也马上写信与君士坦丁堡法国大使馆的秘书马赛留斯伯爵联系。法国大使馆官员接到都尔费的来信后,命令马赛留斯伯爵亲自到米洛斯岛接洽这件事,并授权他不惜任何代价务必要购到这座希腊的古雕刻。可是,当这位势在必得的大使抵达米洛斯岛后,事情已发生变化。

这座雕像在发现之初就已经名声在外,各种消息不胫而走,消息灵通的人士都在打这座雕像的主意,连希腊王子也想拥有这座雕像。就在法国人忙着接洽购买雕像期间,先前曾到洞内看过雕像的传教士受希腊王子的委托,也要购买雕像,而且出手不凡。他和发现者已把价钱谈好,只等着付款取货,维纳斯雕像由传教士经手运到一艘悬挂希腊国旗的土耳其货船上,正准备运走。

马赛留斯伯爵抵达米洛斯岛,获悉发生的情况后,马上与发现雕像的农大波托尼斯进行交涉。马赛留斯伯爵认为,雕像之前已经允诺卖给都尔费,不能再转售给另外的买主。于是,马赛留斯伯爵一面下令法国军舰阻止这艘船驶出,一面向米洛斯岛当局投诉,请求公平解决,并表示希腊王子付多少饯,他愿意付同样的代价。美神维纳斯雕像的归属问题成了一场箭在弦上、不得不打的大官司。

官司的结果可想而知,米洛斯岛当局自然判决马赛留斯伯爵胜诉。于是,马赛留斯伯爵立即付款给雕像发现者波托尼斯,并取得了必备的收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运送维纳斯雕像的土耳其货船水手和法国水手不知什么缘故发生了冲突,参加群殴者共有一百多人,双方各不相让,分别动用腰刀和短枪互相攻击,情势异常严重。维纳斯雕像已经包装好,搁在一辆马车上准备运走,此时无人照管,不知被谁从车上推到在地。幸运的是只有雕像的脚部破裂了一块,整体上没有什么大的损伤。今天的人们关注的是维纳斯的残缺的双臂,而对这个似乎是无关紧要的脚没有留意。

法国候补军官杜蒙杜维尔(Dumont d'UTville)关于《米洛斯的维纳斯》的考证报告以严谨的考证方法叙述了这座维纳斯雕像的发现过程,并正式发表。杜蒙杜维尔曾经调查雕像并描绘草图,这个报告发表在当年的《艺术会报》上,后来被许多刊物转载介绍。杜蒙杜维尔不但对考古学有很深的造诣,同时精通希腊文。由他所做的考证报告基本上是比较严谨的,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这座《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来龙去脉。

杜蒙杜维尔对《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的发掘过程,以及法国人如何购得雕像有较为详尽的记载。农夫发现了上半身石像后,随即告诉他的邻居,也就是当时法国在米洛斯的领事布莱斯特,布莱斯特叫他尽量小心搬动石像,农夫就将这座石像搬进他的草房里。布莱斯特立刻开始各种活动,设法使这件艺术品及早运回法国。

当时几个强国为了增加美术馆的收藏,都在努力争购艺术品。这对法国尤为重要。因为当时正是拿破仑战败之后,以往被拿破仑从各国收集来的许多艺术品都被送还原主,卢浮宫博物馆为了补充艺术品,正在尽力收集艺术品。所以,法国不惜一切代价购买这件珍贵的艺术品。

当时停泊在米洛斯岛的法国军舰舰长曾力劝布莱斯特赶紧收购这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布莱斯特对这件价值连城但又价格不菲的艺术品不敢贸然行事,打电报回国,希望批准汇款以便收购。同时,布莱斯特加紧行动,和农夫波托尼斯以及岛上长老等人签订了合同,要求在法国政府正式命令未到达之前,雕像不能卖给另外一办,布莱斯特拥有优先购买的权利,以保证万无一失。

在《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像发现的第三天,法国巡洋舰“拉蓬狄号”进港,舰长托立雅克看到发掘出来的雕像后,马上向驻斯弥尔奈总领事大卫通报了有关事宜。随后,法国军舰“拉雪夫莱特号”抵达米洛斯岛,麦特雷尔中尉和候补军官杜蒙杜维尔二人就在这一军舰上。

对考古学有极大兴趣的杜维尔从未见过如此传神的作品,两人认为它是生平所见古希腊雕刻中最美的。两人对这座雕像凝视半晌,情有独钟,激动的心情不能自已。只是他们所在的军舰没有安置雕像的设备,否则二人可能立刻购买下来,运回国内。

第二天,“拉雪天莱特号”出航到达君士坦丁堡,杜蒙杜维尔立即写报告,并附有他对米洛斯岛的发掘现场描绘的位置图,这些资料后来都在《艺术学报》、《海事年报》等刊物上发表。

当时驻斯弥尔奈的总领事大卫接到托立雅克的报告后,马上转报给君士坦丁堡的公使馆,并请示是否以政府的款项购入。法国公使里维埃尔(Riviere)侯爵接到大卫总领事的报告的同时,也接到杜蒙杜维尔的报告书。他毫不犹豫,立刻决定自己出钱买下,并派书记官马赛留斯乘“列斯达佛都”号船赴米洛斯岛。这艘船五月三十日出航,离发掘日期已经过了足足六个星期。

这时,为这件刚出土的艺术品展开的争夺战已经渐趋白热化。米洛斯岛上暗中进行着各种活动,大家想尽办法来争夺这件艺术品。岛上一些有势力的人士想将这件艺术品赠送给当时在希腊诸岛中有相当权威的君士坦丁堡炮兵工厂的事务官尼古拉莫路齐(NikolakiMourouzi)。布莱斯特很快阻止了这一非分的想法。后来有位希腊传教士凡尔琪(Verghi)因挪用寺院公款而被告发,想购得这座雕像作为礼物送给尼古拉莫路齐,以获得他的庇护。这位教士巧言相劝,软硬兼施,向发现者以及岛上的长老们高价买下。教士请工人将雕像从卡斯特罗扛到海岸,传说是用麻绳捆绑石像,拖曳着它经过漫长的海岸,以致使雕像的肩部、背部和衣服褶纹部受到了程度不一的破损。然后把雕像装载到悬挂着土耳其国旗的船上。就在该船将要离开时,因风向的原因不能驶出港口,只得停靠在码头。

英国当局也风闻此事,立即派出了开赴米洛斯的军舰,想抢先买下雕像。

这时候,法国船只“列斯达佛都”号抵达该港口。代表法国公使来的马赛留斯到达米洛斯岛后,马上和布莱斯特会面商议,立刻宣布该买卖无效,命令将雕像归还给法国人。马赛留斯登陆后,立刻拿着布莱斯特最早和农夫所签的合同,并说服长老,最后以约550法郎的价格购得了这件称得上是无价之宝的艺术品。

1820年5月25日,马赛留斯将雕像和若干断片一起装载在“列斯达佛都”号上。第二天,这只船离开米洛斯岛。马赛留斯在船上便写好目录,把雕像上半身和下半身,头发上部,左足的一部分,握苹果的手掌,不完整的胳膊上部断片,以及三根石柱等,都放置在中间甲板上的船舱内,船经罗德斯、塞布德斯、萨伊达、阿历山多利亚、比抗埃斯、雅典等地,环绕着地中海各地而到达斯弥尔奈。维纳斯雕像在这里又被装到“拉利翁奴号”上,并于10月24口到达君士坦丁堡。

发掘现场

在月光照射下凝视《米洛斯的维纳斯》的马赛留斯等人

《米洛斯的维纳斯》

马赛留斯伯爵

凝视《米洛斯的维纳斯》的杜蒙·杜维尔

列斯达佛都号驶离米洛斯岛

《米洛斯的维纳斯》最后归宿卢浮宫

11 月15日,装载了雕像的“拉利翁奴号”在环绕地中海各地路过米洛斯岛时,里维埃尔公使重新造访米洛斯岛,一方面他要支付布莱斯特先垫付的款项,另一方面想看看是否还有新发掘出来的雕像。后者是他此行的最大原因。1821年2月中旬,经过漫长的旅程,维纳斯雕像最后到达了巴黎,并收藏于卢浮宫博物馆。同年5 月1日由里维埃尔侯爵在阿波罗厅呈献给法王路易十八,法王认为是稀有珍宝。这件雕像现收藏在巴黎卢浮宫。

卢浮宫的珍藏

《米洛斯的维纳斯》的马尾发辫

揭开《米洛斯的维纳斯》的面纱

《米洛斯的维纳斯》在希腊爱琴海米洛斯岛的山洞里被发现了。它是这样优美端庄,简直无法想到哪位艺术家能有如此身手。考古学家们纷纷研究,几经争论之后,大家一致肯定这座雕像雕刻的是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但对雕像的作者还是难以确定。因为自从公元前4世纪帕拉克西特以来,还从来没有过这么完美的女裸体像。从表情和姿态来看,和帕拉克西特相近,但从人体的比例和人体各部位的和谐程度来看,又和列西普斯相似。于是人们对这座雕像的创作者是谁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后来,人们在这座雕像的基座上发现了铭文:“美安德罗河畔、安屈克亚的阿历山德罗斯作”。经过专家的解读和确认,认为这座雕像是希腊化时期雕刻家阿历山德罗斯的作品。从铭文的书体看,应当是公元前100年左右的作品。

从雕像的整体风格看,美神为椭圆形脸蛋,直鼻梁即俗称的“希腊鼻”,平额,端正的弧形眉,扁桃形的眼睛,发髻刻成有条理的轻波纹样式,神态平静,笑容微露。这一切都是公元前5世纪一直沿袭下来的古典理想美的传统,似乎不把它列入希腊化时期是没有道理的。当然,人们对这座雕像的作者还有不同的看法。

《米洛斯的维纳斯》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公开陈列后,获得举世赞赏,没有多久就成了驰名世界的艺术名作,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都在为这件残缺的雕像遗憾不已。这个维纳斯原来的姿势究竟是什么样的?她在干什么呢?创作这座雕像的意图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引起了广大参观者的好奇,也成了专家学者们争论的一个焦点。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不少人拿出了自己的复原方案。

其实,维纳斯并不是真有其人,而是许多艺术家依照希腊神话中的故事,按照各自的审美理想雕刻、绘画出来的“理想美”的女神。

米罗斯的维纳斯的手臂 神属性 双臂 代表 破坏与重生 善与恶,「最初」与{最终},必杀绝招是 天地重生。是最强神器之一。

阿尔法是希腊字母的第一个,代表第一,也有未知数和起源的意思。奥米加是希腊字母最后一个,代表事情的终结。

(圣经启示录22:13):我是阿尔法,我是奥米加,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始,我是终。

欧西里斯的天空龙

欧贝利斯克的巨神兵幻兽神族 ,象征天与地。

太阳神的翼神龙 象征光与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601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