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少数已有两年半时间,应注意哪些方面。

乳腺癌,少数已有两年半时间,应注意哪些方面。,第1张

乳腺癌病人饮食原则:

1、强调均衡营养,注重扶正补虚

2、熟悉性味归属,强调辨证施食

乳腺癌与其他疾病一样,病人都有阴阳偏胜、寒热虚实之不同。食物也有寒热温凉、辛甘苦酸咸四气五味之别。热证宜寒凉,寒证宜温热;五味入口,各有所归,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苦入心,酸入肝。辛味温散,如生姜、葱白;甘味和缓,如山药、芡实、饴糖;淡味渗利,如冬瓜、薏苡仁;酸味收涩,如乌梅、山楂;咸味软坚,如海藻、昆布、牡蛎等。

3、选择抗癌食品,力求有针对性

药食同源,部分食品兼具食疗抗癌作用,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民间用其配丁香、柿蒂治疗食管癌、乳腺癌、肝癌等,实验已证实其对致癌病毒引起的小鼠移植性肿瘤有抑制作用。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如大蒜、豆制品、绿茶等,也都是抗癌良药。

1、平素放松心态,多运动,定期复查。

2、乳腺癌患者平时最好不要吃猪踢、蜂王浆。不能吃海鲜,甲鱼切忌。

3、多年的乳腺增生,最近钼靶和彩超检查一下结果。

4、双腋下淋巴结肿大是癌变的前兆吗?

应该不是,淋巴结的肿大有可能是增生后引起的反应性增大。只要乳腺没有问题,一般不用处理。将来定期复查即可。

5、发现脖子两侧也肿大,比平时粗多了,这是怎么回事?需要去医院面诊吗?应该到医院看一下。

6、像一些有抗癌作用的水果可以多吃点:比如弥猴桃。葡萄。

7、一些防转移复发的抗癌产品也很不错的。当然要选好的,不是选最贵的。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资料统计,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一种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乳腺癌罕见。

  乳腺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约90%的患者是以该症状前来就诊的。随着肿瘤知识的普及,防癌普查的开展,这一比例或许还会增加。若乳腺出现肿块,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了解。 (1)部位:乳腺以乳头为中心,做一十字交叉,可将乳腺分为内上,外上,内下,外下及中央(乳晕部)5个区。而乳腺癌以外上多见,其次是内上。内下、外下较少见。 (2)数目:乳腺癌以单侧乳腺的单发肿块为多见,单侧多发肿块及原发双侧乳腺癌临床上并不多见。但随着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一侧乳腺癌术后,对侧乳腺发生第二个原发癌肿的机会将增多。 (3)大小:早期乳腺癌的肿块一般较小,有时与小叶增生或一些良性病变不易区分。但即使很小的肿块有时也会累及乳腺悬韧带,而引起局部皮肤的凹陷或乳头回缩等症状,较易早期发现。以往因医疗保健水平较差,来就诊时,肿块往往较大。现今,随着乳腺自我检查的普及和普查工作的开展,临床上早期乳腺癌有所增多。 (4)形态和边界:乳腺癌绝大多数呈浸润性生长,边界欠清。有的可呈扁平状,表面不光滑,有结节感。但需注意的是,肿块越小,上述症状越不明显,而且少数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可因浸润较轻,呈膨胀性生长,表现为光滑、活动、边界清楚,与良性肿瘤不易区别。 (5)硬度:乳腺癌肿块质地较硬,但富于细胞的髓样癌可稍软,个别也可呈囊性,如囊性乳头状癌。少数肿块周围,有较多脂肪组织包裹触诊时有柔韧感。 (6)活动度:肿块较小时,活动度较大,但这种活动是肿块与其周围组织一起活动,纤维腺瘤活动度不同。若肿瘤侵犯胸大肌筋膜,则活动度减弱;肿瘤进一部累及胸大肌,则活动消失。让患 乳腺癌细胞

  者双手叉腰挺胸使胸肌收缩,可见两侧乳腺明显不对称。晚期乳腺癌可侵及胸壁,则完全固定,肿瘤周围淋巴结受侵,皮肤水肿可以呈橘皮状,称“桔皮症”,肿瘤周围皮下出现结节称“卫星结节”。 在乳腺良性肿瘤中,表现为乳腺肿块的也不少见,其中最常见的是乳腺纤维腺瘤。该病以年轻女性多见,40岁以上发病率低。肿瘤常为实性、质韧、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触摸有滑动感,一般无皮肤粘连,亦不引起乳头回缩。导管内乳头状瘤,肿块常很小,不易扪及。稍大者可在乳晕周围扪及小结节,临床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乳腺小叶增生很少形成清晰的肿块,而以局部乳腺组织增厚为主,质地较韧,无包膜感,在月经来潮前常有胀痛。 有些仅表现为乳腺局部腺体增厚并无明显肿块,无清楚边界,大多数被诊断为“乳腺增生”。但仔细检查增厚区较局限,同时伴有少许皮肤粘连时应引起注意,可以作乳房摄片。

  乳腺疼痛

  乳腺疼痛虽可见于多种乳腺疾病,但疼痛并不是乳腺肿瘤的常见症状,不论良性或恶性乳腺肿瘤通常总是无痛的。有研究显示,绝经后女性出现乳腺疼痛并伴有腺体增厚者,乳腺癌检出率将增高。当然,肿瘤伴有炎症时可以有胀痛或压痛。晚期肿瘤若侵及神经或腋淋巴结肿大压迫或侵犯臂丛神经时可有肩部胀痛。

  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乳头溢液主要见于妊娠和哺乳期女性。病理性乳头溢液是指非生理状态下的乳腺导管泌液。通常所说的即指后者。乳头溢液可因多种乳腺疾病而引起,也较易为患者注意,是临床上约10%的患者前来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各种乳腺疾病的症状中,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肿块和乳腺疼痛。 (1)乳头溢液按其物理性状可分为:血性、血清样、浆液性、水样、脓性、乳汁样等。其中浆液性、水样和乳汁样溢液较为常见,血性溢液只占溢液病例的10%。病变位于大导管时,溢液多呈血性;位于较小导管时,可为淡血性或浆液性;如血液在导管内停留过久,可呈暗褐色;导管内有炎症合并感染时,可混有脓汁,液化坏死组织可呈水样、乳汁样或棕色液;乳腺导管扩张症液体常为浆液性。血性溢液大多由良性病变引起,有少数乳腺癌亦可呈血性。生理性乳头溢液多为双侧性,其溢液常呈乳汁样或水样。 (2)乳头溢液的病因主要分为:乳外因素和乳内因素。 乳腺癌患者有5%~10%有乳头溢液,但以乳头溢液为唯一症状仅1%。溢液常为单管 X线摄影

  性,性状可以多种多样,如血性,浆液性,水样或无色。乳腺癌原发于大导管者或形态属导管内癌者合并乳头溢液较多见,如导管内乳头状瘤恶变,乳头湿疹样癌等均可以有乳头溢液。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多数人认为乳腺癌甚少伴发乳头溢液,而且即使出现溢液都几乎在出现肿块之后或同时出现,不伴肿块者甚少考虑为癌。但近来研究表明,乳头溢液是某些乳腺癌,特别是导管内癌较早期的临床表现,而且在未形成明显肿块之前即可单独存在。 导管内乳头状瘤是较多发生乳头溢液的疾病,占全部乳头溢液病变的首位,其中又以乳晕区导管内乳头状瘤多见,可单发或多发,年龄分布在18~80岁不等,主要30~50岁多见。肿瘤直径03~30cm不等,平均10cm,大于30cm常为恶性可能。溢液性质多为血性或浆液性,其他少见。一般认为发生于大导管的乳头状瘤多为单发,甚少癌变,而中小导管者则常为多发,可见癌变。两者为同类病变,只是发生部位、生长过程不同而已。 囊性增生病虽非钟瘤,但是乳腺组织最常见的良性病变,多见于40岁左右,绝经后少见。其中,囊肿、乳管上皮增生、乳头状瘤病三种病理改变是其溢液的基础。性质多为浆液性,本病合并溢液只占5%。

  乳头改变

  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完全缩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有时整个乳房抬高,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乳腺癌患者若有乳头异常改变,通常表现为乳头糜烂或乳头回缩。 (1)乳头糜烂:有一种乳腺Paget病的典型表现,常伴瘙痒,约2/3患者可伴有乳晕或乳房其他部位的肿块。起始,只有乳头脱屑或乳头小裂隙。乳头脱屑常伴有少量分泌物并结痂,揭去痂皮可见鲜红糜烂面,经久不愈。当整个乳头受累后,可进一部侵及周围组织,随着病变的进展,乳头可因之而整个消失。部分患者也可先出现乳腺肿块,尔后出现乳头病变。 (2)乳头回缩:当肿瘤侵及乳头或乳晕下区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此而缩短,牵拉乳头,使其凹陷,偏向,甚至完全缩入乳晕后方。此时,患侧乳头常较健侧高。可能出现在早期乳腺癌,但有时也是晚期体征,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生长部位。当肿瘤在乳头下或附近时,早期即可出现;若肿瘤位于乳腺深部组织中,距乳头较远时,出现这一体征通常已是晚期。当然,乳头回缩,凹陷并非均是恶性病变,部分可因先天发育不良造成或慢性炎症引起,此时,乳头可用手指牵出,非固定。

  皮肤改变

  乳腺肿瘤引起皮肤的改变,与肿瘤的部位、深浅和侵犯程度有关,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现: (1)皮肤粘连:乳腺位于深浅两筋膜之间,浅筋膜的浅层与皮肤相连,深层附于胸大肌浅面。浅筋膜在乳腺组织内形成小叶间隔,即乳房悬韧带。当肿瘤侵及这些韧带时,可使之收缩,变短,牵拉皮肤形成凹陷,状如酒窝,故称“酒窝症”。当肿瘤较小时,可引起极轻微的皮肤粘连,不易察觉。此时,需在较好的采光条件下,轻托患乳,使其表面张力增大,在移动乳房时多可见肿瘤表面皮肤有轻微牵拉、凹陷等现象。如有此症状者应警惕乳腺癌可能,良性肿瘤很少有此症状。 (2)皮肤浅表静脉曲张:肿瘤体积较大或生长较快时,可使其表面皮肤变得菲薄,其下浅表血管,静脉常可曲张。在液晶热图和红外线扫描时更为清晰,常见于乳腺巨纤维腺瘤和分叶状囊肉瘤。在急性炎症期、妊娠期、哺乳期的肿瘤也常有浅表静脉曲张。 (3)皮肤发红:急、慢性乳腺炎时,乳腺皮肤可有红肿。但在乳腺癌中,主要见于炎性乳腺癌。由于其皮下淋巴管全为癌栓所占可引起癌性淋巴管炎,此时皮肤颜色淡红到深红,开始比较局限,不久扩展至大部分乳房皮肤,同时伴皮肤水肿、增厚、皮肤温度升高等。 (4)皮肤水肿:由于乳腺皮下淋巴管被肿瘤细胞阻塞或乳腺中央区被肿瘤细胞浸润,使乳腺淋巴管回流受阻,淋巴管内淋巴液积聚,皮肤变厚,毛囊口扩大、深陷而显示“橘皮样改变”(医学上叫做“橘皮症”)。在肥胖,下垂的乳房常见其外下方有轻度皮肤水肿,如双侧对称,乃因局部循环障碍所致;如为单侧,则要慎重,提防癌瘤可能。 此外,晚期乳腺癌尚可直接侵犯皮肤引起溃疡,若合并细菌感染,气味难闻。癌细胞若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可在主病灶的周围皮肤形成散在的硬质结节,即“皮肤卫星结节”。

  腋窝淋巴结肿大

  乳腺癌逐步发展,可侵及淋巴管,向其局部淋巴引流区转移。其中,最常见的淋巴转移部位是同侧腋窝淋巴结。淋巴结常由小逐步增大,淋巴结数目由少逐步增多,起初,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推动,最后相互融合,固定。肿大的淋巴结如果侵犯、压迫腋静脉常可使同侧上肢水肿;如侵及臂丛神经时引起肩部酸痛。检查腋窝淋巴结时,应使患侧上肢尽量放松,这样才可扪及腋顶。若能触及肿大淋巴结尚需注意淋巴结的数目、大小、质地、活动度及其表面情况,以和炎症、结核相鉴别。 如果乳房内未及肿块,而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第一症状而来就诊的比较少,当腋窝淋巴结肿大,病理证实是转移癌时,除仔细检查其淋巴引流区外,尚要排除肺和消化道的肿瘤。若病理提示是转移性腺癌,要注意“隐匿性乳腺癌”可能。此时,多未能发现乳房病灶,钼靶摄片或许有助于诊断。淋巴结行激素受体测定,若阳性,即使各项检查都未能发现乳房内病灶,仍然要考虑乳腺来源的肿瘤。 乳腺癌可向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还可通过前胸壁和内乳淋巴网的相互交通,向对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约5%左右。此外,晚期乳腺癌尚可有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甚至对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乳晕异常

  炎性乳腺癌时局部皮肤呈炎症样表现;颜色由淡红到深红,开始时比较局限,不久即扩大到大部分乳腺皮肤,同时伴有皮肤水肿。皮肤增厚、粗糙、表面温度升高。

  编辑本段早期症状

  1、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虽然在乳房部尚未能够触摸到明确的肿块,但常有局部不适感,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一侧乳房轻度疼痛不适,或一侧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甚至牵及该侧的上臂。 2、早期乳房内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较硬,可活动。一般无明显疼痛,少数有阵发性隐痛、钝痛或刺痛。 3、乳腺外形改变: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 4、乳头近中央伴有乳头回缩。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医学上叫做“酒窝症”),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或乳房的皮肤有增厚变粗、毛孔增大现象(医学上叫做“橘皮症”)。 5、乳头溢液:对溢液呈血性、浆液血性时应特别注意作进一步检查。 6、区域淋巴结肿大,以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最多见。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已属晚期。

  病因与病理

  乳腺癌的病因还没有完全明确,但不育、生育次数少、第一胎足月产年龄晚、初潮年龄早、良性乳腺疾病史、乳腺癌家族史、口服避孕药、放射线暴露等因素已经被确认与乳腺癌有关。 长期的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体质过度酸化,人体整体的机能下降,引起肾虚,肝肾同源,肾虚肝亦虚,进而引起上焦代谢循环变慢,造成甲状腺疾病和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发展为乳腺组织异常增生,终致癌变。 乳癌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明了,已证实的某些发病因素亦仍存在着不少争议,绝经前和绝经后雌激素是刺激发生乳腺癌的明显因素;此外,遗传因素、饮食因素、外界理化因素,以及某些乳房良性疾病与乳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已知的几种诱发乳腺癌的主要因素: 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但呈相对的平坦,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在25岁以后死亡率逐步上升,直到老年时始终保持上升趋势。 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 3 其他乳房疾病 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 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 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 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8 口服避孕药 9 食物:尤其是摄入大量的脂肪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10 饮酒 11 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12长期抽烟 13卵巢功能 乳腺受卵巢激素的调节。雌激素是乳腺发育的基本刺激素,亦是乳腺肿瘤发病的先决条件之一。有人认为,雌酮和雌二醇的异常增加与雌三醇的缺乏是乳腺肿瘤的发病原因之一,已得到临床检查的支持与动物实验的证明。而且男性乳腺肿瘤患者少见,约为女性患者的1%,此亦说明可能与男性无卵巢激素有关。

乳腺肿块

  乳腺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约90%的患者是以该症状前来就诊的。随着肿瘤知识的普及,防癌普查的开展,这一比例或许还会增加。若乳腺出现肿块,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了解。 (1)部位:乳腺以乳头为中心,做一十字交叉,可将乳腺分为内上,外上,内下,外下及中央(乳晕部)5个区。而乳腺癌以外上多见,其次是内上。内下、外下较少见。 (2)数目:乳腺癌以单侧乳腺的单发肿块为多见,单侧多发肿块及原发双侧乳腺癌临床上并不多见。但随着肿瘤防治水平的提高,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一侧乳腺癌术后,对侧乳腺发生第二个原发癌肿的机会将增多。 (3)大小:早期乳腺癌的肿块一般较小,有时与小叶增生或一些良性病变不易区分。但即使很小的肿块有时也会累及乳腺悬韧带,而引起局部皮肤的凹陷或乳头回缩等症状,较易早期发现。以往因医疗保健水平较差,来就诊时,肿块往往较大。现今,随着乳腺自我检查的普及和普查工作的开展,临床上早期乳腺癌有所增多。 (4)形态和边界:乳腺癌绝大多数呈浸润性生长,边界欠清。有的可呈扁平状,表面不光滑,有结节感。但需注意的是,肿块越小,上述症状越不明显,而且少数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可因浸润较轻,呈膨胀性生长,表现为光滑、活动、边界清楚,与良性肿瘤不易区别。 (5)硬度:乳腺癌肿块质地较硬,但富于细胞的髓样癌可稍软,个别也可呈囊性,如囊性乳头状癌。少数肿块周围,有较多脂肪组织包裹触诊时有柔韧感。 (6)活动度:肿块较小时,活动度较大,但这种活动是肿块与其周围组织一起活动,纤维腺瘤活动度不同。若肿瘤侵犯胸大肌筋膜,则活动度减弱;肿瘤进一部累及胸大肌,则活动消失。让患 乳腺癌细胞

者双手叉腰挺胸使胸肌收缩,可见两侧乳腺明显不对称。晚期乳腺癌可侵及胸壁,则完全固定,肿瘤周围淋巴结受侵,皮肤水肿可以呈橘皮状,称“桔皮症”,肿瘤周围皮下出现结节称“卫星结节”。 在乳腺良性肿瘤中,表现为乳腺肿块的也不少见,其中最常见的是乳腺纤维腺瘤。该病以年轻女性多见,40岁以上发病率低。肿瘤常为实性、质韧、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触摸有滑动感,一般无皮肤粘连,亦不引起乳头回缩。导管内乳头状瘤,肿块常很小,不易扪及。稍大者可在乳晕周围扪及小结节,临床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乳腺小叶增生很少形成清晰的肿块,而以局部乳腺组织增厚为主,质地较韧,无包膜感,在月经来潮前常有胀痛。 有些仅表现为乳腺局部腺体增厚并无明显肿块,无清楚边界,大多数被诊断为“乳腺增生”。但仔细检查增厚区较局限,同时伴有少许皮肤粘连时应引起注意,可以作乳房摄片。

乳腺癌排查六法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医师一直呼吁:早发现、早治疗,早起患者十年生存率在90%以上。 乳腺检查有下列检查程序:乳房B超检查和乳房钼靶X光检查——若有无法辨别的肿块或脓肿——细胞学穿刺检查。 第一种:每月自检 每个女人要在每个月月经结束后的第五天做自我检查。方法是手涂肥皂,用中指和食指的指腹以敲击方式顺时针搜索这个乳房,以及腋窝与锁骨窝。 提示:不少病患早期的乳腺癌根本摸不出来,所以不能完全依赖自我检查,上医院定期检查更为重要!高加索人种(欧美人种)的乳房脂肪比例较大,钼靶实验的检查负荷率较高;蒙古人种(东亚人种)乳房脂肪比例较小,腺体密集,B超+CDFI筛查为首选方式。 第二种:医生触诊 专科医生是很有经验的,以触诊的方式判断有无肿块也更为精确。这种简单的触摸可以筛选出相当一部分的患者。 第三种:红外乳腺扫描检查 红外乳腺扫描一种用于检查妇女乳腺疾病的最绿色、无任何副作用且有效的方法。乳腺诊断仪是根据不同的组织对红外光吸收程度不同的原理,采用红外光透照扫描乳腺组织,通过专用红外CCD摄像机摄取图象,经计算机处理,将乳腺组织的各种病变显示在屏幕上,不同的组织变化呈现出各种影像,根据图像的不同灰度,血管的变化与灰度的关系,诊断出各类乳腺疾病。在临床上为医生诊断各类乳腺疾病提供准确依据,特别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是公认的最有效手段。 第四种:B超检查 当医师怀疑乳腺有肿块,得做B超检查,能用来判断肿块性质和位置。现常规联用CDFI,根据血流信号提示肿块的良恶分型。 提示:它对直径在1厘米以下的肿块识别能力较差,可能会漏诊较小的肿块。 第五种:钼靶x线检查 这是目前初步判断乳腺癌最准确的方法,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检查出一些触诊难以发现的细小肿瘤萌芽,但费用比B超检查高。如前所如,钼靶X线检查更适用于欧美人种及其他乳房体积较大的女性。 提示:建议女性在40岁以后,或有高危因素(如乳腺癌家族史、乳腺原位癌等)的女性,每年定期做钼靶检查。 第六种:细胞学穿刺检查 对于这项检查很多人都比较陌生,张磷介绍,钼靶X线检查时,乳房中的肿块或囊肿可能与增生腺体相重叠而显示不清;还有些其他类似乳腺癌的病变如囊肿、纤维腺瘤等,在乳腺钼靶片上表现非常相似难以鉴别。得进行诊断性穿刺来明确病变性质。 方法是可以在直视下准确的进行细针穿刺(肌肉注射用的7号针头),这种检查方法对良恶性肿瘤的定性鉴别率可达90%以上。 提示:适用于B超检查和钼靶x线检查后,发现问题进行确诊。有人担心穿刺是否会导致肿瘤转移,目前尚无病例报道。考虑到细胞学穿刺的种种缺陷(无法观察组织间架结构,检查符合率低,对操作人员经验要求高,潜在“针道种植”风险等)当前一些大的专科医院多采用切除活检备改良根治术&保乳根治术的方式

临床诊断

  病史询问:肿块常是乳腺癌病人首发症状,须问明出现的时间、部位、大小、生长快慢,是否疼痛,乳头糜烂、溢液的时间、性质,腋窝有无肿块。

检查方法

  一:乳腺钼靶摄片 乳腺钼靶摄片是一种无创伤的方法。采用Siemens-ElemaAB 型乳腺X 线机,操作简便易行,其乳腺平片图像清晰,层次丰富,信息量大,对普查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早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红外乳腺扫描 红外乳腺扫描一种用于检查妇女乳腺疾病的最绿色、无任何副作用且有效的方法。采用恒康伟业KJ-1002型乳腺诊断仪,让红外光透照扫描乳腺组织,通过专用红外CCD摄像机摄取图象,经计算机处理,将乳腺组织的各种病变显示在屏幕上,不同的组织变化呈现出各种影像,根据图像的不同灰度,血管的变化与灰度的关系,诊断出各类乳腺疾病。在临床上为医生诊断各类乳腺疾病提供准确依据,特别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是公认的最有效手段。三:活组织病理检查方法 肿块切除:将乳房中肿块或可疑组织的整个切除,进行病理检查。 切取活检:从肿块或可疑组织中切取部分组织进行检查。 细针穿刺:用一根很细的针从肿块、可疑组织或积液中抽取一些组织、细胞检查。其他,如乳头溢液者可做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头糜烂部刮片或印片细胞学检查。 四: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测定 乳房肿瘤切除后,测定肿瘤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受体水平,如果受体水平较高,说明该肿瘤对内分泌治疗如三苯氧胺等较敏感、有效。 五:超声显像 超声显像属无损伤性,一般B超作为乳腺增生检查的首先检查方式,简单、准确,可反复使用。 六: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 乳腺导管内视镜可直视下观察到乳头溢液患者乳腺导管上皮及导管腔内的情况,极大地提高了观察到乳头溢液患者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并对病变导管准确定位给手术治疗提供了极大帮助。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伴乳头溢液的导管内癌,尤其在钼靶X线检查未见钙化灶的导管内癌患者中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等。

自我检查

  1.从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观察皮肤是否有溃烂或凹陷,乳头是否有分泌物等。2、将双手举起,观察乳房是否有凹陷。并从正面、侧面等各个角度观察乳房的形状。 3.除了自转和公转法之外,也可以采用水平的方向,从乳房的外侧向内进行抚摸检查。 4.用拇指、小指之外的三根手指头,大范围地抚摸乳房。可以将乳房视为太阳,手指以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式活动。 5.将右手放下,左手伸入腋下,看看是否摸得到淋巴结。抓住乳头,检查是否有分泌物。 视诊:脱去上衣,在明亮的光线下,面对镜子做双侧乳房视诊:双臂下垂,观察两边乳房的弧形轮廓有无改变,是否在同一高度,乳房 乳头,乳晕皮肤有无脱皮或糜烂,乳头是否提高或回缩,然后双手叉腰 身体做左右旋转状继续观察以上变化。 触诊:取立位或仰卧位,左手放在头后方,用右手检查左乳房,手指要并拢,从乳房上方顺时针逐渐移动检查,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下顺序,系统检查有无肿块,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不要用指尖压或是挤捏,检查完乳房后,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是否有带血的分泌物,通过检查,如果发现肿块或其他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病理切片 查体:首先由全面检查开始,注意胸、腹、盆腔的转移,而后检查乳房。月经来潮后第9~11天是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容易发现病变。检查应先查健侧,后查患侧。视诊:注意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外形有否异常,皮肤有无炎症样改变及橘皮样水肿等。触诊:检查时五指并拢用手指掌面及手掌前半部分平放于乳房上触摸,查左侧时用右手,右侧用左手,不要抓捏,触摸顺序是逆时针由内上开始依次内下、外下、外上、乳晕区,以免遗漏。压迫乳晕,有否溢液排出及性质。检查锁骨上、下、腋窝淋巴结。 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显像检查可清晰了解乳腺组织形态、边界、有无肿物、大小、形态、性质(囊性或实性)等情况,为肿瘤良恶性鉴别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超声检查对30岁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超声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 热图像检查: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快,血管增多,肿块表面温度增高,即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但是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所以近年来渐少应用。 CT检查:可用于不能触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 肿瘤标志物检查: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标志物。检查方法有:癌胚抗原(CEA),铁蛋白,单克隆抗体等。 活体组织检查:乳腺癌必须确立诊断方可开始治疗,目前检查方法虽然很多,但至今只有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方能做唯一肯定诊断的依据。①针吸活检:其方法简便、快速、安全,可代替部分组织冰冻切片,阳性率较高在80%~90%之间,且可用于防癌普查。若临床诊断恶性而细胞学报告良性或可疑癌时,需选择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②切取活检:由于该方法易促使癌瘤扩散,一般不主张用此法。只在晚期癌时,为确定病理类型时可考虑应用。③切除活检:疑为恶性肿块时切除肿块及周围一定范围的组织即为切除活检,一般要求从肿瘤边缘至少1厘米左右尽可能完整切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635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