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既定规划,神舟十三号将于4月中旬返回,届时翟志刚、叶光富和王亚平三位航天员将乘坐返回舱于东风着陆场返回地球。
而就在前几天,神舟十四号首发以及备份航天员名单已经确定,还是跟以往一样,在临近火箭发射之前,乘组名单暂时还不会公布,大家还需要在等待一段时间。
我们知道,在距离地面393公里左右空间站所处的位置,是一种高真空、强辐射和微重力的环境。空间站能够解决强辐射和高真空的问题,但微重力恰恰是建造空间站的目的。因此对在轨飞行的三位航天员影响最大的就是微重力,6个月的时间足以让航天员的身体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太空停留6个月之后,航天员的身高会发生明显变化,他们会长高3%左右。因为在微重力环境下,脊柱不像在地面那样受挤压,椎间盘和脊椎周围的肌腱和韧带处于放松状态,身高也就增加了。
不过你也不要羡慕航天员们,他们身高上的这种变化,在返回地球之后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且在恢复过程中,脊椎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根据国际空间站的相关数据,一半以上的宇航员从太空返回之后,背部或者颈部出现过问题。执行过长期太空任务返回地球后的第一年,宇航员患椎间盘突出的概率比正常人高4倍。
因此在轨6个月的三位航天员,它们在空间站时的身高会变高,但在返回地球之后会恢复原状,而且会伴随不同程度的脊椎疼痛,这种疼痛甚至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缓解。
在空间站里,为了适应微重力环境,航天员身体的体液会重新分配,他们的体液会流失,血液体积会减少20%左右。这个过程是无法阻止的,航天员只能通过 体育 锻炼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失。
从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传回的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出,他们的面部比在地球上明显“胖了”很多,这其实就是体液重新分配的一个过程。当身体里的血液等适应微重力环境后,这种面部“发胖”会有所缓解。
不仅如此,航天员在轨六个月之后返回地球时,已经在太空中萎缩的心脏肌肉突然承受了额外的负荷,在重力作用下,向头部泵送的可用血液会比在太空少。当航天员直立时,会感觉头疼、眩晕,严重时甚至晕厥。
这种现象有一个名称,叫做“直立不耐症”,回想神舟十二号返回地面时的场景,三位航天员从出舱到转运抵达北京,一直都是坐卧位,而且被工作人员抬着走,这并非他们耍大牌,而是他们站起来很可能会晕倒。
因此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在轨六个月之后返回地球时,肯定会出现“直立不耐症”的症状,届时他们也只能被抬着走。
在微重力环境下,航天员的骨骼肌不再需要持续保持拉伸状态,它会自动萎缩。航天员站立时,后背或者腿部的肌肉也不再需要对抗重力,这些肌肉都会变得弱小。
而且他们在移动位置或者挪动物体时,也不需要太大的力气,身体上很多部位的肌肉都得不到有效使用,这会让肌肉组织出现萎缩。
数据显示,航天员进入太空之后,5 11天内就会失去20%的肌肉。这也是神十三乘务组每天都会进行力量训练的原因,他们只能通过锻炼来让肌肉组织保持运动。
空间站的健身配备能让航天员的四头肌、二头肌、三头肌、胸肌等主动肌得到锻炼。但是那些用来稳定姿势用的肌肉很难得到长时间的有效刺激,这些肌肉组织的萎缩在所难免。
因此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返回地球后,肌肉组织相比六个月前会有所萎缩,部分肌肉的力量不如从前。不过通过锻炼之后,都可以恢复到之前的水平。
骨骼的生长需要外力的刺激,当肌肉收缩或者扩张时,骨骼受到挤压或扭转应力,这会刺激骨组织的生长,以降低骨折风险。
但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航天员的骨骼不再受到这样的刺激,骨骼也不需要对抗重力,这会导致他们每个月流失15%的骨组织,尤其是骨盆和下脊柱的骨组织流失最严重。
而且,骨骼流失的矿物质有很多被身体重新吸收了,导致血钙浓度增加,软组织更容易钙化,有可能导致肾结石。航天员在轨一个月流失的骨质,相当于一位老年人在地面上一年的流失量。
对抗骨骼流失的方法主要还是锻炼,让骨骼肌保持足够刺激。航天食品多添加一些对应的微量元素,补充维生素D等,都可以缓解骨质的流失。
因此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轨六个月之后,骨质流失是无法避免的,他们返回地球后由于骨质比较疏松,不能做剧烈运动,否则会发生骨折。
国外航空航天组织对约300名宇航员进行过视力调查,结果发现执行过长期太空任务的宇航员中,有60%的宇航员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
在微重力环境下,航天员身体里的体液会转移,影响脑脊液、颅腔和眼血管,导致颅内压和眼压升高,这会让航天员的视力下降。好在当航天员返回地球之后,这种视力变化会得到恢复。
文章开头说空间站能够解决太空强辐射的问题,这一点是肯定的,否则航天员暴露在宇宙辐射中是没办法执行任务的。
太阳辐射和来自外太空的高能宇宙射线,虽然不会直接照射到航天员身上,但它们与空间站外壳碰撞时,也会释放出大量的次级粒子,进入空间站的生活区,对航天员造成伤害。
根据国际空间站的数据,在轨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每天接受的辐射量为07到1毫希沃特,在轨飞行六个月受到的辐射,相当于在地球上60年。
所以说,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在轨飞行6个月时间里,遭受的辐射比较多,这对他们身体的伤害是很大的。
在空间站里的生活与在地面上完全不同,空间站每90分钟环绕地球飞行一圈,也就是说空间站里的航天员一天内要经历16次昼夜交替,这对他们生物钟是个很大的挑战。
在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下,航天员睡觉时没有地面上那种“躺下”的舒适感,身体很难放松。再加上空间站通风系统以及其他设备工作时发出的噪音的影响,航天员的睡眠跟在地面上是没法比的。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免疫力的下降跟压力、睡眠不足、孤独、辐射以及饮食不良等因素有关,而空间站的航天员可以说集齐了这些因素,他们的免疫系统很可能会出现紊乱的情况。
因此在轨六个月之后的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返回地面后比升空之前更容易感染疾病,身体素质也更加脆弱,因为他们免疫功能比较紊乱。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的付出是巨大的,他们在轨六个月以后的身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都是太空微重力、强辐射等造成的。
正因为身体上的这些变化,航天员返回地面后通常要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恢复治疗和疗养,直到他们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才能回到正常生活、工作和日常训练当中。
按照空间站此前的规划,我国今年将组织实施6次飞行任务,5月份将进入空间站工程的建造阶段,我们还要相继发射2个空间站实验舱、2艘载人飞船、两艘货运飞船,再将6名航天员送入空间站。
另外,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的介绍,今年年底前,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将“会师”太空,我国空间站将实现首次“在轨轮换”。
在这些多个“首次”任务实施之前,我们先要迎接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返回地球,他们在轨六个月所付出的辛苦是巨大的,在此向他们致敬!
#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将太空会师# #神舟十三号乘组计划于4月返回地面#
很多方法!!以下供你参考!!!
第一种:
起始姿势
两手正握或反握杠铃或两手合握一个哑铃。将其高举
过顶后,屈肘,让前臂向后下垂。全身直立或坐在凳上。
动作过程
两上臂贴近两耳,保持竖直,不摇动。收缩三头肌,
逐渐伸展肘关节,把前臂向上挺伸,直到臂部完全伸直,
三头肌彻底收紧。静止一秒钟,再屈肘,让前臂徐徐下垂
到开始位置,使三头肌尽量伸展。
呼吸方法
挺伸前臂时吸气,屈降时呼气。
注意要点
挺伸前臂时切勿摆动上臂。
第二种:
起始姿势
向前屈体,单手握哑铃,另一手撑开或一手扶膝后腿
上,让握铃的上臂贴靠身侧,与上体平行。屈肘,让前臂
自然下垂。
动作过程
上体和上臂保持不动,收缩三头肌,把前臂向后上方
挺伸,直到臂部完全伸直,同时彻底收缩三头肌。静止一
秒钟,再屈肘,让前臂徐徐下垂到开始位置。
呼吸方法
挺伸前臂时吸气,下垂时呼气。
注意要点
挺伸前臂时尽可能勿使上臂上下摆动,臂部完全挺直
后,还要把手腕往上抬,使三头肌收缩更彻底。 (没有哑铃,用装满水的矿泉水一瓶也可以!!)
第三种:
起始姿势
两手在胸前握一根连接拉力条的弯把,握距与肩同宽
或稍窄或合紧。上臂贴靠两肋。屈肘,弯起前臂。
动作过程
保持上臂不动,收缩三头肌和前臂的肌肉,将弯把用
力下压到臂部完全伸直。静止一秒钟,尽力收缩三头肌,
屈肘,让弯把徐徐回到原位。
呼吸方法
弯把下压时吸气,缩回时呼气。
注意要点
弯把下压时,务必低到两臂完全伸直。上臂要固定不
动。虽然前臂也需用力,但意念要注意三头肌的伸缩。
第四种:
双手上举贴于耳朵两边,手心向后做90度弯曲
记住上臂始终保持紧贴耳边,30个一组,每天3组,适应后可逐渐增加
1、手放于肩膀上,以肩为中心,手肘由前向后在空中划一个圆圈。
2、上半圆时吸气,下半圆时呼气。连续3-6次。
3、再反方向画圆圈,连续3-6次。
准备手臂减肥首先要弄清手臂肥胖的成因。一般来说,手臂外侧肥胖可能原因包括了脂肪堆积、橘皮组织、肌肉肥大等;而手臂内侧肥胖的原因则不外乎是淋巴循环代谢所造成的水份滞留所引起的肿胀。
以下是各式原因手臂减肥最重要的解决方法:
脂肪堆积:少吃多运动。
橘皮组织:加强皮下循环、作息正常、营养均衡。
肌肉肥大:运动前后一定要进行暖身操及和缓操,避免重量训练,以伸展运动最佳。
水份滞留:避免口味过重及加工食品,加强运动,切忌压力过大或日夜颠倒。
试试手臂减肥伸展运动:
1、采用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双脚打开与肩膀同宽,并准备一条毛巾。
2、将毛巾对折,用双手抓住两端。
3、将双手往上伸展,再向右移动,双手手肘弯曲,右手用力拉扯,将左手拉过来,使左手大手臂内侧肌肉有拉紧的感觉,然后再回到向上伸直的动作。
4、将双手向左侧移动,双手手肘弯曲,左手用力拉扯,将右手拉过来,使右手大手臂内侧肌肉有拉紧的感觉,然后再回到向上伸直的动作。
5、可交互做4次。
功效:
能拉紧大手臂内侧、小手臂内侧及侧腰的肌肉,对上半身线条有很好的效果。
注意:
因为采用了辅助器具,加上拉扯动作较大,所以要小心不要伸展过度,以免使手臂拉伤。
四、肱二头肌
1交替弯举:主要练肱二头肌,分离肱二头肌。
动作:坐姿(或站立),双手持哑铃垂于体侧,掌心相对,两肘靠身体两侧。以肘关节为支点,向上弯举,同时前臂外旋掌心朝上,举至最高点收紧肱二头肌,稍停,然后控制还原。轮换做。
2意念弯举:主要练肱二头肌肌峰。
动作:站立,上体自然前屈,一手持哑铃垂于体前,上臂贴靠同侧膝或腿上。另一手屈臂置于同侧膝或腿上,稳定身体。持哑铃的臂向上弯举至最高点,使肱二头肌收缩至极限,稍停,然后缓慢还原。
3侧弯举:主要练肱肌和前臂肌。
动作:坐姿(或站立),双手各持哑铃垂于体侧,掌心相对,上臂紧贴体侧,肘关节为支点,用力向上弯举至最高点,稍停,然后缓慢还原。提示:两臂可同时做,也可交替做。
五、肱三头肌
1颈后臂屈伸:主要练肱三头肌。
动作:坐姿(或站立),双手握哑铃一端于颈后上方,掌心朝前,上臂固定,以肘为支点做屈臂伸。提示:两臂可同时做,也可交替做。
2俯身臂屈伸:主要练肱三头肌上部。
动作:俯身,两脚前后开立成弓步,一手撑前腿膝盖稳定身体,另一手持哑铃,上臂紧贴体侧。肱三头肌用力向后上方伸臂至前臂与地面平行,使肱三头肌极限收缩,稍停,再缓慢还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