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臂最粗处充血后28CM,肱二头充血32CM,三角肌充血后35CM,紧张后外形不错,可是双臂放松的时候。。

小臂最粗处充血后28CM,肱二头充血32CM,三角肌充血后35CM,紧张后外形不错,可是双臂放松的时候。。,第1张

我们中国人的体质决定了我们的身体不可能像西方人那样发达。

其实你的外形已经可以了,如果你非得想练得跟健美教练那样,时刻都是美的体现,办法也有。

你178的身高,65KG的体重决定了你的骨骼框架不大,换句话说就是你的骨头细,身材偏瘦。

如果去健身房,建议你先慢跑20分钟,再做一下上肢力量训练:比如卧推运动。等你卧推达到80公斤,你的线条绝对很恐怖了。

在家练的话一样,最好是先慢跑一会,然后做俯卧撑,每次做到自己最大限度,每天做2~3组,坚持一周就会有明显变化。

其他肌肉可能练的时候只是发胀,但三角肌会比较疼,很难坚持!

练三角肌最好的动作就是侧平举,快起慢下来做,小重量12个(然后一只手来5个,换另一只,循环2次)这个类似于超级组的方法不单单提高耐克,而且充血速度非常快,很快就可以把块练大!

兄弟有什么不懂的继续提问我!我肩宽有71CM,教你练肩还是比较有权威的,哈哈!

……

麻黄挥发油对流感病毒(亚州甲型AR8)有抑制作用,用挥发油给鼠作治疗流感实验,平均存活期显著增加,平均肺损伤显著减低,有一定治疗效能。水煎剂和麻黄挥发油对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对亚洲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对小鼠感染甲型流感病毒PR8株有治疗作用。

解热、发汗

麻黄挥发油对兔人工发热有解热作用,以萜松醇的降温作用更为明显。

麻黄生物碱不能诱发出汗。麻黄汤对大鼠发热有解热作用,并能引起汗腺分泌而发汗。证实了古人的观察,单用麻黄并不发汗,麻黄与桂枝同用才能发汗。 麻杏石甘汤对兔发热有解热作用。实验证明,对于用消毒牛乳引起人工发热的家兔,麻黄挥发油乳剂有解热作用。但麻黄挥发油对于皮肤的粘膜均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对心脏的作用

麻黄所含的麻黄碱的结构和药理作用均与肾上腺素有相似之处,能使心肌收缩增强,心输出率增加,心率加快,甚至心律紊乱。

降压作用

麻黄主要生物碱能引起血压升高,收缩压和舒张压都能上升。麻黄次碱和挥发油有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

对血管的作用

麻黄碱能使心、脑、肌肉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使肺、肾、脾等内脏和皮肤、黏膜血管收缩而血流量减少;并能使肺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升高。因此麻黄对哮喘病人肺动脉高压者是不利的。

利尿作用

伪麻黄碱较麻黄碱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用水,盐水及尿素(Urea)后,更进一步增加尿量排出,但对麻醉狗则尿量反而减少,对轻症实验性肾小管性肾炎之犬仍然产生利尿反应,严重者则无利尿作用。

对平滑肌的影响

扩张支气管麻黄多种生物碱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有平喘作用;挥发油之中的烯醇类和吡嗪类衍生物也有平喘作用。

抑制蠕动麻黄碱有松弛胃肠道平滑肌而抑制其蠕动的作用,能延缓胃肠内容物的推进和排空,因而麻黄能影响食欲。

抑制子宫平滑肌麻黄对人的子宫平滑肌可起到抑制作用,因而能缓解痛经。而对动物的子宫平滑肌能增加张力。  麻黄碱对输精管有收缩作用。

增强膀胱括约肌麻黄能使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张力增加,排尿次数减少,因而能治疗儿童遗尿症。

麻黄碱还能使肛尾肌收缩。

兴奋中枢作用

能兴奋大脑皮层和皮质下中枢。其兴奋作用较肾上腺素为强。因而能引起失眠、神经过敏、烦躁不安、震颤等症状。

兴奋呼吸作用

麻黄碱能兴奋呼吸中枢,增加每分钟呼吸量。麻黄碱和麻黄水提物具有中枢性镇咳作用。

麻黄挥发油有平喘、祛痰功效,但无镇咳作用。

兴奋肌肉作用

麻黄碱能增加肌肉的紧张度,使疲劳的肌肉恢复张力。因而麻黄被列为肌肉兴奋剂,而为运动员所禁止使用。

抗肾衰

麻黄于浸膏能使肾衰大鼠血液中肌酐、尿素氮下降,血钙上升。是由于抑制了肌酐和氧自由基的产生,从而明显地抑制甲基胍的形成,从而改善了肾功能。  伪麻黄碱对狗有利尿作用。

减肥

麻黄碱能促进脂肪分解,有减肥功效。

抑制血小板聚集

麻黄提取物能抑制兔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血栓A3的生成。能降低血液黏稠度。

利胆

麻黄提取物对兔有利胆功效。

抗肿瘤

麻黄白飞燕草苷对小鼠有抗肿瘤功效。

麻黄的配伍应用

配桂枝

宣卫气,解肌发表;通血脉,温经散寒。《本草思辨录》曰:“桂枝者,所以补麻黄之不足也。麻黄世荣卫之邪,桂枝调荣卫之气;桂枝得麻黄,不至羁汗;麻黄得佳枝,即能节汗;二者合而正不伤受,此麻桂并用之方皆然。”

配杏仁

能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药品化义》曰:‘若四时感冒风寒,闭塞肺气,咳嗽声哑,或鼻塞胸满或喘急痰多,用入三拗汤以发散肺邪,奏功甚捷,若小孩疹子,当能散热邪,以此同杏仁,发表清肺,大有功效。。

配白术

麻黄宣通肺气,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白术键脾燥湿,以土制水,助运中焦,输布水湿。二药合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伤寒论》越婢加术汤,即以麻黄配白术,治“湿家身烦疼”。

配石膏

麻黄石膏互伍,麻黄辛温,石膏大寒,重用石膏,轻用麻黄,寒热对消,麻黄只用其辛,而不用其温,合为辛凉宣泄,清肺平喘之治。这与麻黄配桂枝,麻黄杏仁治风寒咳嗽者,则有寒热之不同。《本草经疏》曰: ‘麻黄得石膏,则发散不猛。”

配附子

治素体阳虚,复外伤风寒,仅用麻黄开腠,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有大汗亡阳之虞,唯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虽散,而阳不亡。《本草纲目》曰:“少阴病发热脉沉,有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少阴与太阳为表里,乃赵嗣真所谓热附配麻黄,补中有发也。”

配细辛

治太阳少阴两感证。用麻黄发太阳之表热,细辛散少阴之浮热,相须为用,一汗而解。《本草思辨录》曰:“细辛佐麻黄而在行,是为一专一普。麻黄驱阴邪,发阳气,不仅入少阴而用甚普细辛则色黑入肾,赤入心(或云赤黑,或云深紫,紫即赤黑相兼之色也),一茎直上,气味辛烈,故其破少阴之寒凝,锐而能专。”

配熟地

熟地滋肾,温补营血,麻黄辛温,善于发表。熟地与麻黄同用,如《外科全生集》阳和汤,熟地与麻黄相伍,则麻黄随熟地而走,麻黄之辛,辛能通滞麻黄之温,温能散寒。主治阴疽寒凝之证。如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眼风等,一以温补营血不足;一以解散阴凝寒痰,使其阴破阳回,寒消痰化。《王化医存》曰:“麻黄少同熟地多,但开腠理而不滞不汗。”

麻黄致病验方

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150克(去节),桂枝100克(去皮),甘草50克(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喂粥。(《伤寒论》麻黄汤)

治太阳病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100克(炙),石膏半斤(碎,绵裹)。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一升。(《伤寒沦》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治风痹荣卫不行,四肢疼痛:麻黄250克(去根节了,秤),桂心100克。上捣细罗为散,以酒二升,慢火煎如汤。每服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茶匙,频服,以汗出为度。(《圣惠方》)

治伤寒热出表,发黄疸:麻黄150克,以淳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尽服之,温服汗出即愈。冬月寒时用清酒,春月宜用水。(《千金方》麻黄淳酒汤)

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生用)各等分。为粗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煎至一一盏,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局方》三拗汤)

治病疮疱倒者:麻黄(剪去节)25克,以蜜一匙同炒良久,以水半升煎,俟沸,去上沫,再煎,去三分之一,不用滓。乘热尽服之,避风,伺其疮复出。一法用无灰酒煎,但小儿不能饮酒者难服,然其效更速,( 本草衍义》)[3]

白萝卜蜂蜜治风寒咳嗽: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发汗散寒、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麻黄方剂制剂

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用治因感受风寒之邪证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脉浮紧的伤寒表实。《伤寒论》曰:“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麻黄、杏仁、甘草。用治感受风邪,鼻塞身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痰多,胸满气短。

大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三方用于外受风寒之邪,内有郁热的表寒里热证。证见:发热恶寒,寒热俱重,脉浮紧,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伤寒论》曰:“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大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伤寒论》)

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本方治风寒束表,水饮内停的表寒里饮证。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者。《伤寒论》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 小青龙汤主之。”

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本方用治风热袭肺,或风寒郁而化火,壅遏于肺的喘咳症。证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鼻煽、烦渴,面赤唇红,有汗或无汗,舌苔白或黄,脉滑而数者。《伤寒论》曰:“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金匮要略》)

麻黄、杏仁、薏茹仁、甘草。本方用治风湿在表的风寒湿证。证见:身痛,脉浮者。《金匮要略》曰:“病者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

射干、麻黄、生姜、细辛、半夏、紫菀、款冬花、五味子、太枣。本方用治寒饮郁肺的哮喘病。证见:咳嗽、哮喘,喉中痰鸣如水鸡声,吐涎沫,不得平卧。《金匮要略》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论》)

麻黄、附子、甘草。本方用治素体阳虚,感受风寒的表里俱寒证,或水肿,小便不利的虚寒证。证见:恶寒身疼,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或水病身面浮肿,气短,小便不利,脉沉而小。《伤寒论》曰:“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

阳和汤(《外科全集》)

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本方主治阳虚阴寒的阴疽证。证见:患处漫肿无头,疼痛无热,皮色不变,口中不渴,舌苔淡白,脉沉细的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眼风等证。近代有用治淋巴结核,腹膜结核,闭塞性脉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见阳虚之象者。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

麻黄、连翘、杏仁、赤小豆、大枣。本方用治伤寒表邪未解、兼有湿热黄疸者。证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面目发黄,尿黄赤等。《伤寒论》曰:“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召赤小豆汤主之。”

通宣理肺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苏饮加减)

紫苏叶、葛根、麻黄、前胡、杏仁、枳壳、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桔梗、黄芩。剂型:蜜丸,每丸重 9克:每服一丸;每片重055克:每服四片。淡姜汤或温开水送下。均日服二次。功效主治散寒解表,宣脯止咳。主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声重,流清涕,咳嗽气促,咽痒,痰稀,肢酸身倦,舌苔白润,脉浮滑等证。

冲和丹(发汗解热丸《六科准绳》)

麻黄、羌活、防风、荆芥穗、薄荷、细辛、川芎、白芷、苍术、当归。剂型:蜜丸。每丸重6克。服法用量:每服二丸,日服二次,淡姜汤或温开水送下。功效主治:辛温解表,发汗解热。主治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身痛,恶寒发热,无汗,颈项强直,骨节疼痛,鼻流清涕,鼻塞身重,咳嗽气促。

麻黄的副作用

毒副作用

给小鼠腹腔注射麻黄水提取物的半数致死量为650mg/kg,麻黄挥发油的半数致死量为135ml/kg;给小鼠口服麻黄碱的半数致死量为400mg/kg,麻黄挥发油的半数致死量为279ml/kg。

麻黄碱毒性较强,伪麻黄碱毒性较弱,后者在体内的代谢也甚慢。麻黄碱常用于发汗平喘,服用过量时,常发生烦躁、失眠等中枢兴奋症状以及血压升高等副作用。麻黄碱用于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有时可引起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

成人内服麻黄,其中毒量为30~45g。麻黄中毒的机制主要是:麻黄碱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使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化学传导物质的破坏减慢,从而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对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的影响尤为显著。

麻黄中毒,最初表现为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烦躁不安、神经过敏、头痛头晕、耳鸣失眠、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口渴出汗、血压升高、瞳孔散大、心慌气短、心前区疼痛,严重者排尿困难、视物不清、休克、昏迷、呼吸困难。最后因呼吸衰竭、心室纤颤而死亡。长期服用本品可成瘾。

宜忌配伍

厚朴为之使,恶辛荑,石苇。

凡表虚自汗,阴虚盗汗,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咽喉干燥者,气喘属虚者,皆当忌用。

及离体兔肠的蠕动。

一定剂量的麻黄碱能对抗麻黄油乳剂引起的小鼠镇静作用及兔全身肌肉瘫痪现象,对蟾蜍心脏,麻黄油乳剂只表现抑制作用,麻黄碱并不能拮抗此作用。麻黄油乳剂在不影响肌紧张的剂量时,对兔呼吸运动呈先兴奋后抑制,麻黄挥发油乳剂Vl服安全度很大,注射于家兔腹部或耳部皮下组织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上一页 全文完(共 22384 字) 展开全部内容

你说的情况凡是有肩周炎的都遇到过,但是并不影响锻炼;因为做哑铃等器械锻炼对肩周炎是有好处的。你已经锻炼一年有余了,况且有一定的收效,就其锻炼的方法动作要领想必你已经掌握,在这里就不再赘述。针对你的问题,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首先告诉你75公斤的哑铃做侧平举足矣,要是疼痛感严重,可不举过肩,待锻炼至没有疼痛感再增加重量或幅度;

二、可多进行杠铃的直立推举,增加肩部的力量(颈后推举酌情,因为肩周炎颈后推举疼痛感更明显);

三、每次健身锻炼前进行热身,尤其是肩部,要多做甩臂运动,效果显著;

四、平时多做屈臂扩胸运动,可以加快肩周炎的治愈。

[中文名称] 麻黄碱

[英文名称] Ephedrine

[别  名] 麻黄素

[化学名称] Benzenemethanol, α-[1-(methylamino) ethyl]-, [R,(R, S)]-

[分 子 式] C10H15NO

[分 子 量] 16523

[物理性质] 蜡状固体、结晶或颗粒,熔点34°, 沸点225°, 暴光分解。吸水后熔点升高到40°。1g溶于约20ml和02ml 乙醇, 溶于氯仿、乙醚及油。盐酸盐: 斜方针状结晶,熔点216~220°, [α]↑25↓D-33°~355°) (C=5) 1g溶于3ml水、14ml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及氯仿

[成分分类] 生物碱类

[药理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麻黄碱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远较肾上腺素为强。能兴奋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使精神振奋;可缩短巴比妥类催眠时间,亦能兴奋中脑、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1)对心脏的作用:麻黄碱对心脏有兴奋作用。麻黄碱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2)对血管的作用:麻黄碱使冠脉、脑、肌肉血管扩张,流量增加;使肾、脾等内脏和皮肤、粘膜血管收缩,血流量降低。(3)对血压的影响: 麻黄碱常引起收缩压和舒张压上升,脉压增大。其升压作用缓慢而持久。 3.对平滑肌的影响:(1)对支气管平滑肌的影响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的松弛作用较肾上腺素弱而持久。(2)对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的影响麻黄碱能使膀胱三角肌和括约肌的张力增加。可使排尿次数减少,足够量产生尿潴留,用于儿童遗尿症有效。 4.对代谢的影响麻黄碱有增加代谢的作用。解热、抗病毒作用麻黄碱对人能诱发出汗6.其他作用麻黄碱对骨胳肌有抗疲劳作用,能促进箭毒所抑制的神经肌肉间的传导,可用于重症肌无力的治疗。麻黄碱还有升高血糖、收缩脾脏、增加红细胞等作用麻黄碱对胃肠道分泌通常表现抑制。还可使疲劳的骨胳肌紧张度显著且持久地升高为拟肾上腺素药,兼具α与β受体兴奋作用, 作用似肾上腺素, 但较温和。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兴奋中枢等作用。本品的升压作用较弱, 但较持久,使血管收缩,但无后扩张作用。临床用其盐酸盐治疗支气管哮喘和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压状态,尤其蛛网膜下麻醉及硬脊膜外麻醉引起的低血压。亦用于滴鼻消除粘膜充血。小鼠口服的LD↓50为400mg/kg。

[毒  性] 用药过量时易引起精神兴奋、失眠、不安、神经过敏、震颤等症状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或接受洋地黄治疗的患者,也可引起意外的心律紊乱。大剂量抑制心脏 麻黄碱对多种动物的最小致死量50-540MLD(MG/KG)

[不良反应] 麻黄碱用于患有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有时可引起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

[用  途] 中枢兴奋, 毒性, 抗休克

[成分来源] [1]麻黄科植物双穗麻黄全草, 木贼麻黄全草,山岭麻黄全草,中麻黄全草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0757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1
下一篇2023-1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