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学院代码是多少?

新余学院代码是多少?,第1张

11508是新余学院的代码。

学院简介:

学校始创于1985年创办的新余职业大学,1987年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新余分校、江西师范大学新余专科班并入,1992年新余职业大学更名为新余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新余师范学校及其附属小学、新余卫生学校并入,2010年3月18日,升格为新余学院。

                                   

截至2019年10月,校园占地面积133公顷(据教育部权威发布,建有162个校内实验(训)室,16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160万册,电子图书140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794人,其中专任教师458人。聘请了以业界专家为主的外聘教师103人。学校有正高级职称教师6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55人,“双师型”教师255人;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教师539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人(其中外国留学生55人)。

截至2020年6月,学校设有14个二级教学机构,开办本科专业36个。

获得荣誉:2020年12月25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促进奖”。

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等学校硅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锂基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市级研究中心、研究所:新余市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余新能源研究所、新余市太阳能研究所、新余市光伏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

校级研究中心、研究所:太阳能研究所、中小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工程控制中心、工程咨询研究所、会计培训与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中心、新余地方文化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2010年-2014年5月,学校共获批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26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47项。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980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98篇,专利授权10项,获省级科研成果奖3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5月,学校图书馆藏书1396万册。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电子图书50万种,中文电子资源包括清华同方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人大复印资料数据库、畅想之星光盘数据库、外文书库等,设有“胡述兆教授文库”特色书库、“新能源专业书库”和“校检共建资料室”。

学术期刊

《新余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新余学院主办,中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大16开156页,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2095-3054,中国国内统一刊号为CN36-1315/G4。

学报的主要栏目有新能源·新材料、中小城市发展、工业技术、基础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生物、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艺术、文学·语言·文字、高等教育教学。

学报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文献检索系统的全文收录和上网期刊,也是中国千余所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期刊。

院系概况:截至2020年6月,学校设有14个二级教学机构,开办本科专业36个。

学科体系:截至2015年5月,学校建有省级重点学科一个。

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

师资队伍:截至2019年4月,学校现有教职工796人,其中专任教师461人。聘请了以业界专家为主的外聘教师103人。学校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6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5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539人,其中博士41人;“双师型”教师255人。

人才培养:截至2019年4月,学校建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示范专业)及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8个,省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2016年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第三,并于2018年成功申报立项为省级一流专业。学校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133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门,编写出版教材、专著200部。

2015年7月,学校签约2015年教育部-中软国际“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及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涉外文秘。

省级特色专业: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商务英语、市场营销、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省级重点示范建设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学教育、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省级高职高专示范专业:商务英语。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省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材料物理。

省级精品课程:高等数学、中国古代文学史、环境生态学、太阳电池硅材料生产技术、健美操、建筑工程计量、机械制造基础、英语视听说、太阳电池材料、语言学概论、机械设计、数学分析、管理学、排球。

                                   

省级创新实验区:高科技太阳能光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双线并行合二为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模式实验区:新能源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特区质量工程。

图书馆大厅

2015年7月,学校签约2015年教育部-中软国际“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及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涉外文秘

省级特色专业: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商务英语、市场营销、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省级重点示范建设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学教育、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

省级高职高专示范专业:商务英语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省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材料物理

省级创新实验区:高科技太阳能光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双线并行合二为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模式实验区:新能源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特区。

教学成果

2011年,光伏专业系列教材被评为江西省第四届高校优秀教材。2013年,“面向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的‘1234工程’创新与实践”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

2010年3月升本到2014年底,学校共获批省级教改课题81项,其中重点课题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评选校级教学成果奖三届,获奖成果35项;校级教改课题单独立项72项。

2014年,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生成绩

截至2015年5月,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文艺展演、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省运会等重要比赛中多次获奖。

2014年,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竞赛88项,共有877人次参加,525人获奖。其中,全国性总冠军1项、冠军2项,国家级团体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入围奖1项;省级团体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一等奖49项人次、二等奖99人次、三等奖132人次。

形象标识:校徽上部是新余学院四个字,下部是学校英文和建校时间。

校徽中间是图形化的学校主体建筑。

标志的背景是红色,文字图形部分是白色。

外部是一圈红色的环。

精神文化:

校训

求新、求实、求善。

追求创新、实在、善良、真诚、美德。

学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真人图书馆”、“沐浴经典”、“周末文化广场”、“周末时光音乐汇”和“一院一品”特色文化,成立了新余学院爱乐乐团和洞村“小溪流”留守儿童合唱团。

新时代,学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秉承“求新、求实、求善”的校训,实施“1339”战略和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个计划”,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这么着跟你说吧,我是07年去的中国信息大学。

当时刚从我们那块出来,第一印象就是屌爆了;我交完学费之后就被老师带去了自己的宿舍,我们宿舍内带有封闭式阳台、独立卫生间、洗漱间、独立浴室、配有热水器、电话、饮水机、空调、校园网宽带接口。阳台内装有晾晒衣物设备。

其中六人间室内设有:电话、宽带、空调、饮水机、独立卫生间、专用浴室,每人一套上铺、电脑桌、下柜(写字台、椅子、书架)的组合设备。

八人间室内设有电话、宽带、空调、饮水机、独立卫生间、洗漱间、专用浴室,上下床铺,电脑桌及每人一套衣柜写字台、椅子、书架。在所有的民办大学里面算是非常好的了!

如果这个让我惊讶的话,那下面我看到的就足够亮了;中国信息大学目前共有各类学生社团组织20余个:数字电视台、校广播站、记者团、信风文学社、英语协会、街舞协会、健美操协会、跆拳道协会、网球协会、吉他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网络营销协会、摄影协会、创业者协会、合唱团、彩妆协会、散手协会、演讲协会等二十多个。我都没敢想象以后的校园生活会这么丰富!

我们学校学校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1972平方米,一楼设有采编室、图书阅览室、文印室,二楼设有期刊阅览室、自习室。其中图书阅览室面积986平方米,现有藏书12万余册,阅览座位532个,采取开架式借阅。期刊阅览室面积986平方米,阅览座位470个,期刊近300种,报纸近100种。藏书很多,阅览室也很大,线上图书馆在学校网站的教学研究里。

学校现有数字化图书资源为:维普资讯网、独秀知识库、超星数字图书馆、APS数据库、Springerlink数据库等等。哈哈

听学长们讲信大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北京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电视台等各种节目录制,与知名主持人、影视明星进行的面对面接触。举行与美国林恩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师生进行联谊活动等。

信大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开设影视演播室,也是北京民办高校第一家拥有的学校。很多学生通过在校专业学习,成功的进入央视、北京电视台、湖南卫视、凤凰卫视甚至澳门卫视等。

最后说一句,我表示我大学几年是我过的最有意义的几年了,我在学校认识了不少同学,参加了不少活动,还做过播音员呢!感觉在学校总有一股上进的气氛在影响你加油吧,少年!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是二本院校。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1999年经原吉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由长春工业大学和吉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

2016年与长春工业大学建立了硕士研究生教育联盟,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在校生达万人,逐步形成以工科为主体,工、管、经、文、法、艺六大学科门类,36个本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

扩展资料

师资力量:

现有专任教师56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93人,占教师总数的52%;具有博士、硕士学历426人,占教师总数的75%;“双师型”教师78人。

教学建设:

学院已建成78个实验室、20个艺术设计室、8个实训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汽车实训中心、电气电子自动化实训中心、软件实训中心、会计实训中心、金融实训中心、工程管理实训中心、外语多功能实训中心)、2个大学生创新室;

教学用计算机3360台,每百名学生拥有33台;建有19000平方米图书馆,馆内藏书26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80万册,电子图书189万册),中外文期刊800余种;

拥有《中国知网博硕论文系列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维普期刊数据库、马列主义专题数据库、《网上报告厅》、超星移动图书馆、歌德电子借阅机和MOOCS学习平台等数据资源;建有标准400米塑胶运动场和多功能体育馆;各类生活服务设施齐全。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官网–学校简介

截止到2013年,东北电力大学有教职工1406人,其中教师823人,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工)161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34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6人。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3人;吉林省省管优秀专家2人;吉林省高级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7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入选人选15人;首批新世纪吉林省首席教授1人;吉林省百名科技领军人才5人;吉林省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6人;博士生导师9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7个。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2011年,学校获批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院校。

学校涌现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一大批先进教师群体。 截止到2013年,学校拥有“十二五”省级优势特色重点一级学科4个,重点培育一级学科2个,拥有“十一五”省级重点二级学科8个;拥有校级重点二级学科5个,校级重点建设二级学科5个。开设有38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覆盖了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另有专科专业5个。

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软件工程、工商管理),49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动力工程、电气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化学工程、项目管理),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 “十二五”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名单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学科类别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学科类别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重点学科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0808电气工程重点学科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重点学科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点培育学科0814土木工程重点培育学科校级重点学科、重点建设学科名单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学科类别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学科类别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校级重点学科070104应用数学校级重点建设学科08080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校级重点学科0808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校级重点建设学科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校级重点学科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校级重点建设学科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校级重点学科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校级重点建设学科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校级重点学科083002环境工程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十一五”省级重点学科名单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学科类别学科代码学科名称学科类别080701工程热物理省级重点学科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省级重点学科080702热能工程省级重点学科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省级重点学科080704流体机械及工程省级重点学科081402结构工程省级重点学科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省级重点学科081704应用化学省级重点学科 质量工程 据2014年2月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科研基地,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国家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等

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工程流体力学、运筹学

省级精品课程:锅炉原理、工程流体力学、汽轮机原理、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热力发电厂、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过程控制、自动控制原理、运筹学、高等数学等、物理化学、材料力学、钢结构、混凝土及砌体结构

国家级教学团队:能源动力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等

省级教学团队: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教学团队、汽轮机及热力系统课程群教学团队、力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等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吉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土木工程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数学学科ATC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 交流合作 1998年获批准培养外国留学生。

2000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校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实施“商务管理”和“商务信息系统”学士学位教育。

2012年,学校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合作项目获教育部批准。 截止到2013年,学校有13个研究所,108个专业实验室,其中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有“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节能技术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并有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内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有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所1个。

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文科基地共16个。 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文科基地名单平台名称审批部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与节能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发改委能源高校洁净开发利用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教育厅、财政厅  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油页岩综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节能与测控技术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发改委吉林省输电工程安全技术实验室吉林省电力变流与电气节能技术工程实验室吉林省风力发电联网运行与控制技术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流体机械安全节能技术吉林省工程实验室吉林省油页岩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油页岩综合利用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火电机组节能减排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油页岩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教育厅  吉林省电站水处理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现代电力系统仿真控制与绿色电能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服饰文化研究中心文科基地吉林省电力电子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工信厅 东北电力大学图书馆藏书以专业用书为主,非专业用书为辅,主要收藏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建筑工程、信息工程、应用化学工程、管理、艺术等学科方面的文献,逐步形成了具有该校专业特色的藏书体系。截止到2012年底,图书馆文献资源总量为140万册,收藏中外文期刊3000余种。

图书馆购买的电子资源主要包括11个数据库,即: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读秀知识库、超星数字图书馆、方正Apabi中华数字书苑、Science Direct数据库、IEL数据库、外文百链云图书馆。 校徽介绍

学校校徽东北电力大学的英文缩写Nedu中的Ned三个字母为设计元素,进行变形处理,构成了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符号。字母N置于图形的中央,字母e变形为圆环的左上部分,字母d变形为圆环的右下部分。  

标识中的负形与字母连接在一起看,可以联想到人的造型,与学校教书育人的宗旨吻合。字母N的设计不仅时发电机符号,同时也与闪电相似,代表了电的具象。外圆的形象与中国传统的太极图形象相似,表示和谐、均衡和生生不息。图形体现了永远向前的泰始,可表达学校稳健的校风和不断成长的积极含义。发电机是发电系统中产生巨大电能的标志,也是电能输向电网的开始,蕴含着东北电力大学服务于电力行业的特点。 东北电力大学54阳光网 为东北电力大学校园学生门户网站,于2005年3月22日发布,是东北电力大学团委主办,由54阳光网阳光团队负责建设与维护的校园网络媒体 。 东北电力大学校学生会 东北电力大学校学生会是在学校校党委领导下、校团委指导下的,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的学生组织。共设十一个部门,分别为:秘书处、学习部、实践部、宣传部、新闻部、网络部、权益部、外联部、文艺部、女工部、体育部 。 东北电力大学社团联合会 东北电力大学社团联合会是学校学生社团的联合组织。社联常设执行机构为主席团,下设:秘书处、管理部、组织部、活动认 定部、新闻部、宣传部、外联部、财务部 。

校级社团

运动类:冰点台球俱乐部、单车协会 、健美操协会、交谊舞协会、篮球协会、轮滑协会、排球协会、乒乓球协会、睿武跆拳道协会、网球协会、武术协会、游泳协会、羽毛球协会、足球协会

文艺类:辩论社、电脑爱好者家园、动漫社、国防知识协会、幻灭魔术协会、棋类协会、数学协会、英语协会

社会类:爱心社、环保协会、经贸学社、社工协会、舒馨心理协会、助学协会 东北电力大学大学生通讯社 东北电力大学大学生通讯社是由党委宣传部直属、校报编辑部指导的学生记者组织,主要为《东北电力大学校报》提供文学及新闻稿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0987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2
下一篇2023-11-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