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肩部的锻炼中,我们主要选择锻炼的肌肉群是三角肌,因为把这个部位的肌肉锻炼得好,对你的肩部肌肉形态的改变是非常大的。可以让你的肩部变得更宽厚,让你穿衣服会更加有型。那我们该做哪些运动呢?
一、曲体哑铃反向飞鸟
首先我们给大家介绍的第一个锻炼动作是哑铃反向飞鸟,这个锻炼动作可以有效的锻炼到你的三角肌后部的肌肉。我们在锻炼时坐在哑铃凳上,身体弯曲,然后双手各握一只哑铃。锻炼时我们的动作类似于飞鸟一样,但方向是反向的。我们在初次做这个锻炼时,你可以选用较轻的哑铃锻炼,可以保证锻炼动作的标准,并且容易找到发力的感觉。在你熟悉后再逐渐增加重量进行锻炼。
二、绳索侧平举
第二个锻炼的动作是侧平举,这个侧平举的锻炼我们会使用到绳索拉力器器械,而不是用哑铃。这个器械可以很好的保证你的锻炼效果,让你保证锻炼的标准型。我们再锻炼时我们的身体是斜着的,这样可以保证你的锻炼角度是在你的三角肌侧部。在锻炼时注意拉起的幅度不要过大,不要过分的超过你的肩部,到达适当的角度就好了。锻炼时注意集中注意力在你的三角肌侧部。
三、推举
第三个锻炼动作是史密斯推举,这个锻炼动作可以很好的锻炼到你的三角肌前部。我们选择用史密斯机是因为你在前两次锻炼中,肩部的力量已经有了一定的损耗,用这个机器进行推举锻炼可以保证好你的锻炼安全。我们在史密斯推举时注意要当杠铃下到你的下巴才进行恢复动作,不要让杠铃下得太多,也不要太少,这样可以保证你的三角肌前束能得到好的锻炼。
肩部的锻炼后我们要及时的补充足够的蛋白质,这样你的肩部肌肉才会增长得更加壮大。我们肩部的锻炼你可以每周锻炼两次,两次之间要间隔48~72小时的休息时间,让你的肌肉得到很好的恢复。有些健身者认为肌肉的锻炼次数越多越好,哪里弱就天天练习这个部位,这样的锻炼往往会让你的肌肉损耗更大,并不会得到有效的增长。
狂犬病潜伏期
任何传染病被细菌或病毒感染后,都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病,潜伏期间人没有任何症状,这段时间就叫潜伏期。
狂犬病的潜伏期波动最大,可从6天、12天到1年或5年以上,一般是2周到3个月内发病,99%在1年内发病,1%在1年以上发病,但实际上超过1年半都已经是十分罕见的,经考证最长的潜伏期为6年,WHO有实际验证证明的是两个6年的病历,中国所谓极特殊的长达30年至40年的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
是否处于潜伏期?一般动物发狂犬病死亡的前一二周内(一般是五六天),它们的口腔分泌液(如口水)中才会带病毒。所以,如果你被咬了,而狗在此后的二周内仍然正常,即没有发生狂犬病而死亡,则你不会被感染。
如果可能处于潜伏期(如数月,数年),只要没有发病,接种都有效,此时应使用变五针法进行接种,即当天、第三天分别在双臂三角肌各注射一针疫苗,第七天注射一针疫苗(共五针)。只要人体能在病毒侵入到神经中枢之前产生足够的抗体控制病毒的扩散,人就不会再发病了。所谓疫苗不是100%有效,是由于病毒在人体没有产生足够抗体之前就已经扩散到神经中枢,进而入脑,这个过程中人就会有发病的症状了。一般狂犬咬伤后,人体受感染,入侵人体的病毒会度过一个潜伏期,一般为二周到三个月不等,才最终扩散到脑,从而使人发病,所以,只要在潜伏期内接种后,人体在病毒还没扩散到脑之前产生了足够多的抗体控制病毒,则人就不发病了。一般咬后及时接种,一周左右内人体就会产生大量抗体,第四针与第五针一般是加强作用,而病毒扩散一般需要二周到三个月不等(长短与咬伤部位,咬伤程度,病毒量与毒性强弱有直接关系,极少数人潜伏期可达二年以上),所以一般及时接种后,人就不会发病。
当然一般暴露后数年内(如二年以上)没有发病,则一般不必再接种了,因为发病的可能性太小了。
对传播者的提示:
狂犬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世界各国均受到它的威胁,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称狂犬病毒,它通过损害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而引死亡,至今尚无特效治愈方法。
目前全世界均采用接种狂犬疫苗并联合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血清)预防狂犬病毒。
因此,以“预防为主”的措施对控制狂犬病是唯一有效的科学手段。
1、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感染所致的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人主要被带毒温血动物接触传染致病,常见的如病犬、猫、狼、熊、牛、猪、羊、鼠以及吸血蝙蝠等咬伤、抓伤和舔舐粘膜而感染致病,迄今为止狂犬病尚无特效治愈方法,仍是一种死亡率100%的不治之症。
2、狂犬病是通过哪些传播途径和方式感染人类的?
狂犬病或其他携带毒动物的唾液中含有大量狂犬病毒。它们随咬伤、抓伤、舔舐人体皮肤、粘膜侵入机体,病毒侵入周围组织后,必须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组织细胞才会引起发病,狂犬病毒在体内的移行可分为三个时期:
A)狂犬病毒在咬伤局部的侵入:病毒在局部组织的存在时间约为1—2周,病毒从肌肉交界处的神经感受器,或粘膜浅表处的神经感受器侵入邻近的末梢神经;
B)以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经国际会议及专家确认,狂犬病毒在周围神经的轴索内以每小时1mm的速度向中枢性神经作向心性移动,病毒的移行速度可因病毒株、受伤部位与程度、不同动物种类等有所差异。如果病毒移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视害和定位的部位有脑干、小脑等脑组织神经元,病毒在神经细胞内复制,一般不进入血流。病毒进入中枢神经对人来说感染已不可逆转,其结局必然发生目前无法治愈的狂犬病,即一旦发病几乎100%死亡。
C)病毒最后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离心性扩散:经中枢神经细胞内大量繁殖的病毒扩散至各器官组织,其中以唾液腺、舌味蕾、嗅神经、眼结膜等处病毒含量较多,唾液腺分泌大量带毒唾液在本病扩散与传播上最具意义。由于迷走神经核、舌咽神经核、舌下神经核受损,临床可表现出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
3、狂犬病的潜伏期究竟有多长?
人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大多数病例的发病于受伤感染后的1—3个月,最短的10天—2月,长的1年以上,曾有5—10年以上的个别病例报道,10年以上则为罕见。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取决于受伤者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因为狂犬病毒可经伤者的皮肤、粘膜等途径侵入,最终到达中枢神经系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伤致头面、颈部等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时潜伏期短,四肢及身体其他部位则潜伏期较长。多处伤口、深部伤口或皮肤损伤严重者潜伏期短,特别注意的是被疯动物伤及眼角膜、结膜或经粘膜破损处感染者潜伏期也较短。
4、人被犬或其他动物咬伤后是否可立即检测到狂犬病毒?
因为早期感染狂犬病毒的人体在未发病前一般不会向外排出病毒,而且也不进入血流,这时采用一般检验方法在血液或唾液中检测不到病毒;但如果临近发病或已经发病检测到狂犬病毒已为时过晚,同时,目前唯一有效的措施就是尽早的预防性接种狂犬疫苗,有的伤者要求疾病控制中心医师马上查出是否被感染了狂犬病毒,这是目前检测技术还做不到的事,在我国人间狂犬病例大多是依据临床症状和动物咬伤接触史做出的临床诊断,很少病例是采用实验室检测做病原学确诊。
5、为什么狂犬病多发生于春季?
动物狂犬病之间的传播无明显的季节高峰,但发病以春末夏初比秋冬季为多,这是因为春天气温回升,犬只开始发情,求偶追逐,犬与犬,犬与人接触也多起来,造成狂犬病的动物之间,人与动物的传播机会增高,加之们穿着的衣物减少易受伤感染,因此,人间狂犬病发病率在春、夏季节相对较高。
6、哪些种类的家畜、家禽及小型哺乳动物可能传播狂犬病毒?
狂犬病的感染与流行范围在动物中十分广泛,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包括禽类都会感染狂太病,成为主要传染源的动物是犬类(95%),其次为猫,其他家畜如牛、马、猪等;野生动物如狼、狐、獾、黄鼬、熊等;在南美洲,吸血蝙蝠造成牛的狂犬病流行,但在我国尚不多见。此外,在实验动物中,小白鼠、家兔和豚鼠均为感动物。
7、动物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如何判断犬发病的早期表现和症状?
动物狂犬病的症状主要特征是动物的狂燥不安,叫声改变和流涎,后期则麻痹。因为人间狂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犬,了解犬的发病状况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对受伤者采取的各种必要的预防措施。犬感染狂犬病毒后,潜伏期一般为二到八周,长的可达一年或数年,病犬最初行为表现为易惊,易怒,经常躲到阴暗的角落,唤之不出,或平时温驯的犬变得特别活跃,神经敏感性增强,见生人或其他小动物就扑咬,病犬还表现食饮不振,不吃平时喜欢吃的食物,而咬吃异物如石块、木头等;由于舌肌麻痹的原因,病犬吞咽动作困难,唾液分泌增加,粘度加大常垂挂于口角,喜作喝水状但喝不了水,病犬 对人畜最危险的时期是前驱期和兴奋期,兴奋期转为抑制麻痹期,病犬表现为伏卧不起,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精神抑郁,陷于麻痹,舌垂出,不能进食或饮水,病犬最终呈严重疲惫衰竭状态,常于最初病情出现后3—5日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在自然感染的犬、猪和啮齿动物中发现少数患病动物得以恢复的情况,但动物恢复健康后其唾液仍可排出病毒达6---7个月之久,对这类“健康带毒”动物的咬伤/接触者须高度警惕,应尽早采取预防措施。
8、人被犬或其它动物咬伤后,是立即将动物扑杀还是喂养观察一个时期?
人被犬或其他动物咬伤后如能判明该犬为病犬或疑似病犬,应立即扑杀以免对人员造成新的伤视害;但如果难以判明是否病犬,可继续拴养观察一个时期(2周左右),如发现有任何发病症状即可扑杀,伤者必须采取更进一步的预防措施。
9、人与人接触或咬伤会传染狂犬病吗?
病犬和其他带毒动物是公认最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只在主要宿主动物种群中连续传代,而人与人直接传播方式的可能性极小,尽管尚无报告但确实存在这种机会,如狂犬病人可能通过组织、器官移植手术将狂犬病病毒传播他人外,不能排除病人咬人或通过唾液直接感染健康人而传播狂犬病的可能,还是应当警觉视具体情况采取预防措施。 确证为健康人之间(如儿童之间)的咬伤不会传播狂犬病。
10、被犬咬伤的人或发病者都需要隔离观察医治吗?
对于已入院的狂犬病人或疑似病人必须隔离观治,医护人员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和戴乳胶手套,以防呼吸道感染或经皮肤粘膜破损处感染,与患者有密切接的亲友也应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对于一般动物咬伤者不能视为狂犬病人或疑似病人,首要措施是立即彻底清洗消毒伤口,接种狂犬疫苗等预防措施,一般不需将他们隔离,否则会造成受伤者的心理压力。
11、夫妻一方被犬咬伤,另一方是否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夫妻无论哪一方被犬咬伤,只要立即采取预防措施,全程种狂犬疫苗,另一方不必看作已“暴露”情况,可不必全程接种疫苗,但可作“未暴露”情况预防性接种疫苗(如家中仍喂养宠物犬等),但如果伤者已出现发病先兆或诊断为疑似病人/确诊病人,另一方应立即采取预防措施。
12、如果动物仅是隔着衣服触及身体,而皮肤未见明显破损和出血情况是否需要接种疫苗?
一般来说,如能确认动物是隔着衣服触及或添及人的,触及部位皮肤未见明显破损和出血情况,可对局部进行清洗消毒而不接种疫苗,或按暴露前预防接种三针次方法,被添及衣物即刻换下清洗消毒;如不能确认动物是隔着衣物触及或添及人的,可能是直接添及时,须尽早全程接种狂犬疫苗。
13、动物咬伤后伤口周围肿胀,是不是感染了狂犬病毒。
一般来说,被动物咬伤者的伤口周围有不同程度的肿胀、青红紫斑状况,这是由于动物唾液中一种或多种有毒蛋白物质刺激伤口处血管扩张,液体渗出所致,同时机体局部组织出现保护性炎症反应,这些均与狂犬病毒感染无关。但如果伤口污染程度较重者仍需去医院进行清创消毒抗感染处理,对伤口的其他病菌、病毒的感染亦不可忽视。
狂犬病免疫预防知识
传播者提示:
如果被动物咬伤/抓伤判定为Ⅲ类伤口
立即彻底清洁、消毒伤口。
立即注射人血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其他抗狂犬病血清。
立即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
必要时进行免疫后抗狂犬病血清抗体测定。
14、狂犬病暴露(咬伤)分类及处理原则有哪些?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狂犬病暴露(咬伤)分类及处理原则:
受伤程度 状态 处理原则
Ⅰ度 触摸动物 有可靠病史
被动物添及完好的皮肤 无需特殊处理
Ⅱ度 无流血的咬伤和抓伤 立即接种狂犬疫苗
被动物添及粘膜 立即接种狂犬疫苗
Ⅲ度 一处或多处被穿透性咬伤 立即接种狂犬疫苗
被抓伤出血 注射抗狂犬血清
唾液污染伤口 (当前多采用人血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15、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方法与步骤有那些?
受伤者判断为Ⅲ类伤口,应在彻底清创伤口后,及时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血清),即在受伤者伤口部位先用抗狂犬病特异性免疫血清总计量的1/2作皮下浸润注射,余下1/2进行肌内注射(头部咬伤者可注射其颈背部肌肉),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首先应尽可能的在伤口部位浸润注射,最后,将多余的抗狂犬病血清注射到大腿肌肉,而不是注射到臀部。
抗狂犬病特异性免疫血清目前主要采用人血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可避免不必要的过敏反应,一般免做皮试,每10公斤体重200IU计算注射总量,按以上方法注射。
如仍采用马血清制品,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先做1‰稀释液皮试后,阴性者方可注射,并严密观察数小时,如为阳性者按脱敏方法注射,更需进行全程监护,如出现过敏反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
16、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后,如何进行注射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
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后,随即注射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但两种制品的注射部位和器具要严格分开。狂犬病纯化疫苗应注射在伤口对侧的上臂三角肌肉内(成人)或伤口对侧的大腿前外侧肌肉(儿童)。一般咬伤者于0天、3天、7天、14天、28天和75天各注射狂犬疫苗一剂,共五针次,其中第一、二次剂量加倍。儿童用量相同。
17、疫苗接种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侯?如果超过24小时还有效吗?
被犬类或其他动物咬伤后,应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原则上是越早越好,如果你因为各种原因已延误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只要在机体尚未发病之前仍然可进行疫苗接种,因为狂犬病的潜伏期有数月数年之久,目前唯有接种狂犬疫苗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性抗体。
18、如果被已免疫的犬咬伤,人还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吗?
犬只免疫是控制狂犬病流行的重要措施,但犬免疫后未进行免疫效果测定,很难判断健康犬是否携带病毒,为了人的自身安全仍需接种狂犬疫苗。
19、孕妇被犬咬伤能不能接种狂犬疫苗?接种疫苗后会不会造成胎儿发育的不良影响?
考虑到狂犬病是一种高致死性疾病,且唯一预防的有效手段是接种狂犬疫苗。因此权衡利弊,对于被犬或其他动物咬伤后的孕妇,无论处于怀孕早期还是后期均应接种狂犬疫苗,以确保孕妇生命安全;至于是否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从以往已接种过狂犬疫苗的孕妇资料来看,接种疫苗后胎儿发育未发现有任何副反应和不正常的情况,但是必须说明的是,由于孕妇健康状况往往是应急情况的评估,如果是因自身原发性胎儿的遗传性缺陷或疾病,属于偶合情况,而不属于疫苗接种所造成的不良反应。
20、育龄妇女在接种狂犬疫苗期间是否可以怀孕要小孩?
狂犬疫苗接种同其他疫苗接种一样,都是一种抗原注射到机体,刺激机体免疫组织系统的应答反应,产生大量的特异性抗体,机体可能处在应急状态,因此,进行狂犬疫苗接种的育龄妇女可适当推迟受孕怀孕的时间2-3月为宜。
21、感冒发烧期间能否接种狂犬疫苗?
一般来说狂犬疫苗接种无禁忌症,为了保障人的生命安全,有效预防狂犬病,感冒发烧时可采取降温措施,待体温降下来后立即接种疫苗。
22、动物咬伤后伤口处理哪些是正确方法?为什么原则上伤口不予缝合包扎?
对狂犬病预防综合措施来说,干净彻底地清洁消毒伤口是极为重要的第一防线,一旦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应立即进行咬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局部伤口处理愈早愈好,如果没有,即使过了几天后也应再行处理,因为狂犬病毒被带入受伤口组织后,要在局部停留几天后进行繁殖后再向神经中枢部位迁移,这时处理的目的在于尽量消除或减少原位进入的病毒,一般采用伤口处理的方法有:
(1)伤后立即挤压伤口排出带毒血液或采用拨火罐方法排毒。
(2)用20%肥皂水(碱性较强的肥皂、皂液)或1%新洁乐灭江溶液反复清洗,再用清水洗净20-30分钟(视伤口严重程度而定)继而用2-3%碘酊或75%酒精消毒。
(3)局部伤口原则上不缝合,不包扎,不涂抹软膏,不用粉剂以利于伤口排毒,但如果伤及血管出血不止或头面部确实需要缝合包扎时,应在保证充分清洗消毒伤口后,以止血为目的进行清创缝合,头面部伤口缝合还需足量应用人血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4)已被污染的伤口可同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其他抗感染处理,但注射部位不可与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疫苗在同一注射部位上。
(5)被动物撕咬污染的衣物应及时换洗或更换,换洗衣物采用煮沸消毒、日光暴晒或使用消毒剂清洗。
23、婴幼儿可注射狂犬疫苗吗?为什么剂量与成人相同而注射部位与成人不同?
狂犬疫苗接种属一种应急预防措施,无年龄禁忌,不同年龄人的剂量相同,因为儿童对疫苗有很好的耐受性较好的免疫应答,通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量儿童接种疫苗情况已证明接种很安全,因此家长不必担心,但小儿接种狂犬疫苗时应采用正确部位。大腿前外侧区肌肉注射而不是成人采用的上臂三角肌区。
24、由于狂犬疫苗接种对象较多,时间较长,是否可以采用不同厂家生产或不批号的疫苗?
按照专家的建议,在一个免疫程序时间内,不主张使用两个厂家或两个批号的疫苗,尤其是影响接种后效果评价,如万一免疫失败出了问题,难以判断是哪一家生产的疫苗问题,但如果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在野外作业被野生动物咬伤,当时只找到一支疫苗应急接种,返回后已难以找到原厂家、原批号疫苗,就只得用别的疫苗代替。如免疫后抗体测定为阴性,可增加接种次数以达到预防目的。
25、受伤者曾经接种过狂犬疫苗,如又被犬咬伤还需再次接种狂犬疫苗吗?
被动物咬伤者以往接受过有效疫苗的全程接种,经血清学检测抗体效价>05IU/ml,如果是被狂犬或疑似狂犬咬伤,距上次注射一年以内的,可于0、3天注射两针,并进行抗体水平监测决定是否再行加强免疫,距上次注射超过一年的则需要重新全程接种5针次并进行抗体监测。
26、接种狂犬疫苗后如何知道是否免疫成功?
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后,一般在末次接种后2-3周检查血清抗体水平,当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结果抗体阳性即为免疫成功,如为阴性,应加强免疫两针次以上,使抗体阳转,但实际接种工作中仍有极少数人的抗体始终不阳转或滴度达不到保护水平,可能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疫苗质量问题或保存不当,效价降低或已失效,其二是极少数免疫者的自身体液免疫存在缺陷,但这种人的细胞免疫能力不一定也差,这时最好测定一下细胞免疫指标。一般而言,全程接种了合格的狂犬疫苗,尤其是并用人血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半月后未发生狂犬病者,则狂犬疫苗免疫失败的概率极小,也就是说能达到预期的防病效果。
27、何谓暴露前免疫?免疫对象是哪些人群?
暴露前免疫就是给所有处于高危环境中的人员进行预防性免疫,从而形成免疫保护、即对接触动物机会频繁的人群接种狂犬疫苗,暴露前免疫对象主要有从事狂犬病研究的实验室人员、医务人员、动物管理和饲养人员、野外工作人员、饲养犬、猫等家庭成员以及进入流行区的旅游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生活在犬为主要病毒储存宿主的狂犬病流行地区内的人,特别是儿童也应是暴露前免疫对象。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肩井 41 肩井穴的别名 42 出处 43 穴名解 44 特异性 45 所属部位 46 肩井穴的定位 47 肩井穴的取法 48 肩井穴穴位解剖 481 层次解剖 482 穴区神经、血管 49 肩井穴的功效与作用 410 肩井穴主治病证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 4112 灸法 412 肩井穴的配伍 413 特效 414 文献摘要 415 肩井穴研究进展 4151 治疗颈椎病 4152 治疗中风后遗症 4153 治疗急性乳腺炎 4154 治疗乳腺增生 5 经穴别名·肩井 51 肩井的别名 52 出处 53 特异性 54 穴名解 55 所属部位 56 肩髃穴的定位 57 肩髃穴的取法 58 肩髃穴穴位解剖 581 层次解剖 59 穴区神经、血管 510 特异性 511 肩髃穴的功效与作用 512 肩髃穴主治病证 513 刺灸法 5131 刺法 5132 灸法 514 肩髃穴的配伍 515 文献摘要 516 研究进展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肩井 1 拼音
jiān jǐng
2 英文参考Jianjing(GB21)
3 概述肩井:1.经穴名;2经穴别名。[1]
4 经穴名·肩井穴位 肩井 汉语拼音 Jianjing 罗马拼音 Chienching 美国英译名 Shoulder Well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B21 日本 21 法
国 莫兰特氏 VB21 富耶氏 VB21 德国 G21 英国 G21 美国 GB21
肩井为经穴名(Jiānjǐng GB21)[1]。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原称肩解,《针灸甲乙经》始名肩井[1]。别名膊井(《太平圣惠方》),髆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肩解(《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王注)。属足少阳胆经。肩井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阳维脉的交会穴[1][2]。肩即肩部,井即水井,此穴在肩上,局部凹陷如井,故名肩井[1]。肩井穴主治项背、胎产、神志等疾病:如肩背疼痛,手臂不举,颈项强,腰髋痛,中风痰涌,咳嗽气逆,眩晕,瘰疬,难产,乳痈,胞衣不下,产后乳汁不下,乳汁少,乳癖,头项强痛,上肢不遂,头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肩井穴治疗乳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乳腺增生,滞产,产后血晕,颈淋巴结结核,中风偏瘫,项强,肩背痛,高血压,脑卒中,神经衰弱,副神经麻痹,落枕,颈项肌痉挛,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41 肩井穴的别名膊井(《太平圣惠方》),髆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肩解(《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王注)。
42 出处《针灸甲乙经》:肩井,在肩上陷者中,缺盆上大骨前。
43 穴名解肩即肩部,井即水井,此穴在肩上,局部凹陷如井,故名肩井[1]。
肩,颈项之下。凹陷深处曰井。此穴在肩部,当缺盆直上之凹陷处,以其穴居肩上之凹陷,喻经气深聚之所,故名肩井。[3]
44 特异性肩井是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阳维脉的交会穴[1][2][4]。
45 所属部位肩[5]
46 肩井穴的定位标准定位:肩井穴在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6]。
肩井穴位于肩胛区,第七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正坐取穴[1]。
肩井穴位于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间连线之中点处[2]。或以手并拢,食指靠颈,中指尖到达处是穴[2]。
肩井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肩井穴在肩部的位置
肩井穴在肩部的位置
肩井穴在肩部的位置(肌肉)
肩井穴在肩部的位置(骨骼)
47 肩井穴的取法正坐位,在肩上,当大椎穴(督脉)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
肩井穴位于肩胛区,第七颈椎棘突与肩峰最外侧点连线的中点。正坐取穴[1]。
正坐位、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当第7颈椎棘突下与肩峰连线的中点取穴[7]。
快速取穴:先找到大椎(低头,颈背交界椎骨高突处椎体,其下缘凹陷处即是大椎穴),再找到锁骨肩峰端,二者连线中点即是肩井穴[8]。
肩井穴的取法[1]
48 肩井穴穴位解剖肩井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肌、肩胛提肌、上后锯肌。有颈横动、静脉。分布著锁骨上神经后支及副神经。皮肤由第4、5、6颈神经后支重叠分布。肩胛提肌,位于颈椎横突和肩胛骨内侧角与脊柱缘上部之间,由肩胛脊神经支配。上后锯肌在前肌的深面稍下方,由第6、7颈椎和第1、2胸椎棘突第2~5肋角的外面,该肌由第一至第四胸神经后支支配。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斜方肌筋膜及其下方斜方肌,在颈横动脉的内侧,深进肩胛提肌、上后锯肌。
48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肩胛提肌[1]。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肩胛提肌[9]。
482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内侧支分布;深层有副神经、肩胛背神经和颈横动脉分布,再深层有胸膜顶[9]。
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副神经;并有颈横动、静脉通过[2]。
49 肩井穴的功效与作用肩井穴具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功效。
肩井穴有通经活络、豁痰开窍的作用[1]。
足少阳之筋“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故肩井穴可用于治疗乳痈、乳癖、乳汁少[4]。
肩井穴为手少阳、足少阳、足阳明与阳维脉交会穴,通一身之阳,调理气机,疏利肝胆而主难产、胞衣不下、瘰疬诸证;局部用于颈项肩背痛等[4]。
肩井穴具有行气活血催胎之功,故可主治难产[4]。
系胆经、三焦经、胃经和阳维脉的会穴,有通经活络、豁痰开窍作用[3]。
古有井田之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即四通八达也。古者日中为市,交易者汇集于井,故后人称通衢为市井。本经通过肩部与诸阳经交会,其所治症,极为复杂,有如各病之市集,所治以风症居多,如中风、痰喘、头痛、臂痛、劳伤、气逆、产后等之涉及于风者,均可酌用。以风为阳邪,症从其性也。《针灸大成》谓:“若针深闷倒,急补足三里。”[3]
410 肩井穴主治病证肩井穴主治项背、胎产、神志等疾病:如肩背疼痛,手臂不举,颈项强,腰髋痛,中风痰涌,咳嗽气逆,眩晕,瘰疬,难产,乳痈,胞衣不下,产后乳汁不下,乳汁少,乳癖,头项强痛,上肢不遂,头痛,颈项强痛,现代又多用肩井穴治疗乳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乳腺增生,滞产,产后血晕,颈淋巴结结核,中风偏瘫,项强,肩背痛,高血压,脑卒中,神经衰弱,副神经麻痹,落枕,颈项肌痉挛,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肩井穴主治项背、胎产、神志等疾病:如肩背疼痛、手臂不举、颈项强、腰髋痛、中风痰涌、咳嗽气逆、眩晕、瘰疬、难产、乳痈、胎衣不下、产后乳汁不下等[1]。
肩井穴主治头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难产、乳痈、乳汁不下、瘰疬[9]。
肩井穴主治 头痛,眩晕;乳汁少,乳癖,乳痈;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难产,胞衣不下;瘰疬[7]。
现代又多用肩井穴治疗乳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乳腺增生、颈淋巴结结核、中风偏瘫等[1]。
肩井穴主治项强,肩背痛,手臂不举,中风偏瘫,滞产,产后血晕,乳痈,瘰疬;以及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等[2]。
1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脑卒中;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衰弱,副神经麻痹;
3妇产科系统疾病:乳腺炎,功能性子宫出血;
4运动系统疾病:落枕,颈项肌痉挛,肩背痛,中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
本穴针感较强,针刺不宜过深,以免发生晕针和气胸[3]。
411 刺灸法 4111 刺法一般直刺03~05寸[2][1],下为肺尖禁深刺[1]。
直刺05~08寸[7][9],局部酸胀感明显[7],向四周扩散[7]。
注意:肩井穴深部正当肺尖,不可深刺,孕妇禁针[9][7]。
4112 灸法可灸[1][7][9]。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图93)[2]。
艾炷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412 肩井穴的配伍肩井配肩髃、天宗,有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肩背痹痛。
肩井配乳根、少泽,有消炎通乳止痛的作用,主治乳汁不足,乳痈。
肩井配合谷,三阴交,有活血利气催胎的作用,主治难产。
肩井配肩髃、肩贞、天宗、大杼,治肩背痹痛[7]。
肩井配乳根、膻中、少泽、足三里,治乳汁不足、乳痈[7]。
肩井配合谷、三阴交,治难产[7]。
413 特效肩井穴,可缓解落枕和肩酸背痛等症[8];
拿捏肩井,可发汗解表治感冒[8]。
414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肩背痹痛,臂不举,寒热凄索,肩井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难产,针两肩井入一寸泻之,须臾即分娩。
《千金翼方》:凡难产,针两肩井一寸,泻之,须臾即生也。上气咳逆,短气,风劳百病,灸肩井二百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手足少阳、阳维之会。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五劳七伤,颈项不得回顾,背膊闷,两手不得向头,或因仆伤腰髋痛,脚气上攻……若妇人堕胎后,手足厥逆,针肩井立愈。若灸更胜针,可针七壮。
《针灸大成》:主中风气塞,涎上不语,气逆,妇人难产,堕胎后手足厥逆,针肩井立愈。头项痛,五劳七伤,臂痛,两手不得向头。
《类经图翼》:孕妇禁针。
《医宗金鉴》:主治扑伤,肘臂疼痛不举。
《百症赋》:肩井乳痈而极效。
《玉龙歌》:急疼两臂气攻胸,肩井分明穴可攻。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脚气酸痛肩井先,次寻三里阳陵泉。
415 肩井穴研究进展 4151 治疗颈椎病针刺取穴风池、新设(第3、4颈椎间旁开15寸)、颈7夹脊、肩井、阿是穴;头晕者,加百会、大杼、悬钟;上肢疼痛者,加曲池、外关、合谷及阿是穴;心悸者,加内关、神门、巨阙。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同时采用当归注射液腧穴注射风池、曲池及阿是穴。常规消毒后,垂直刺入05~1寸,得气且回抽无血后注入药物,每穴05 mL,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45例,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痊愈20例,显效19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8%。[7]
4152 治疗中风后遗症取患侧肩井、曲池、外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用电针加强 ,每日针1次,每次30~40 min。足外翻,针刺内翻穴;足内翻,针刺外翻穴。中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每日1剂。共治35例,治愈9例,显效14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为100%。[7]
4153 治疗急性乳腺炎取乳根(患侧)、肩井、曲池、内庭、行间、至阳。仰卧位,腧穴常规消毒后,乳根穴沿皮横刺15~2寸,用泻法,使针感扩散至整个 ;肩井针尖对准同侧 ,沿皮向前刺1~5寸,施捻转泻法;曲池直刺1~15寸,施提插泻法,使针感传至整个上臂;内庭、行间针尖向踝关节方向斜刺1寸,施捻转加提插泻法,留针30 min,留针过程中每10 min行针一次;起针后,改俯卧位,至阳用三棱针点刺后拔火罐,出血5 mL。每日1次。共治58例,经过3次治疗后,临床治愈54例,显效2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100%。[7]
4154 治疗乳腺增生据报道,以天宗、肩井、肾俞为一穴组,与屋翳、足三里、膻中穴组交替针治乳腺增生,可增强患者细胞免疫机能。[3]
5 经穴别名·肩井肩井为经穴别名,即肩髃[1]资料]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72。出《外科大成》。
穴位 肩髃 汉语拼音 Jianyu 罗马拼音 Chienyu 美国英译名 Shoulder Bon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LI15 日本 15 法
国 莫兰特氏 GI15 富耶氏 GI15 德国 DI15 英国 Li15 美国 LI15
肩髃为经穴名(Jiānyú LI15)[10]。出《针灸甲乙经》。属手阳明大肠经[10]。别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肩髃为手阳明大肠经、阳蹻脉的交会穴[10]。肩髃指肩头,肩髃穴在肩头处,故名[10]。主治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肩臂疼痛,半身不遂,手臂挛急,臂神经痛,瘾疹,瘰疬,风热瘾疹,项强,齿痛,风热等。
51 肩井的别名髃骨(《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中肩井(《备急千金要方》),扁骨(《外台秘要》),尚骨(《循经考穴编》),肩尖[3],扁骨[3],偏骨[3],肩井(《外科大成》)。
52 出处《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人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
53 特异性肩髃为手阳明大肠经、阳蹻脉的交会穴[10]。
54 穴名解肩髃指肩头,肩髃穴在肩头处,故名[10]。
《广韵》:“肩,项下。”《说文》:“髃,肩前也。”段注:“肩头也,髃之言隅也,如物之有隅也。”段注:“凡肩后统于背前为髃,髃之言隅也。”《类经·十二经脉》注:“肩端骨罅为髃骨。”此穴在肩之髃骨处,以其所在部位之名而为穴名。穴当肩角,故名肩髃。[3]
55 所属部位肩胛关节[11]
56 肩髃穴的定位标准定位:肩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6][12]。
肩髃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10]。
肩髃位于肩部,锁骨肩峰端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凹陷处;上臂外展至水平位时,在肩峰锁骨关节前缘下际出现二个凹陷,前方凹陷中是穴[13]。
肩髎在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
肩髃穴的位置
肩髃穴的位置(手阳明大肠经)
肩髃穴的位置(肌肉)
肩髃穴的位置(骨骼)
57 肩髃穴的取法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10]。
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或垂肩,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当骨缝间取穴[14]。
1将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
2垂肩,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当骨缝之间,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线上处取穴。
58 肩髃穴穴位解剖肩髃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囊、冈上肌腱。有旋肱后动、静脉。分布著锁骨上神经后支及腋神经。皮肤由锁骨上神经的外侧支分布。皮下筋膜较致密。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经三角肌表面的深筋膜入该肌,穿经三角肌下囊,至冈上肌腱。前肌由腋神经支配,后肌由肩胛上神经支配。深刺透极泉可达臂丛附近。
581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囊→冈上肌腱[10]。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囊→冈上肌腱[12]。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9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外侧支和腋神经皮支分布,深层有腋神经肌支、肩胛上神经、胸肩峰动脉和旋肱后动脉分布[12]。
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及腋神经;并有旋肱后动、静脉通过[13]。
510 特异性手阳明、阳跷脉之交会穴。
511 肩髃穴的功效与作用肩髃有通经活络,疏散风热的作用。
肩髃有活血散风、通利关节作用[10]。
肩髃穴是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之会,阳跷脉主司运动,阳明经筋结于肩部,本穴又位于肩部,故是治疗肩臂疼痛、手臂挛急不举、半身不遂的主穴[14]。
凡穴位与他经交会者,为会穴,在治疗上,则兼及与会之经之症。肩髃穴有理气化痰、舒筋利节之功。[3]
512 肩髃穴主治病证肩髃穴主治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肩臂疼痛,半身不遂,手臂挛急,臂神经痛,瘾疹,瘰疬,风热瘾疹,项强,齿痛,风热等。
肩髃穴主治肩臂疼痛,半身不遂、手臂挛急、瘾疹、瘰疬[12]。
肩髃主要用于肩臂疾患等:如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手臂挛急、臂神经痛及瘿气、瘰疬、风热瘾疹等[10]。
肩髃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项强,齿痛,瘰疬,瘾疹;以及肩关节周围炎等[13]。
肩髃穴是治疗上肢不遂和肩关节疾病的首选穴[14]。主治上肢不遂,肩痛不举;风热,瘾疹,瘰疬[14]。
运动系统疾病: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肩周炎;
其它:高血压,乳腺炎,荨麻疹。
513 刺灸法 5131 刺法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12]。
一般直刺或针尖向肘部斜刺10~15寸[10][13]。
抬臂,向极泉方向进针,深15~2寸;或向三角肌等方向分别透针,进针2~3寸,有酸胀感扩散至肩关节周围,或有麻电感向臂部放散[14]。
1透极泉穴,抬臂,向极泉方向进针,深2~3寸。
2治岗上肌腱炎时,垂臂,针与穴位下外侧皮肤呈50度夹角,沿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水平方向针刺10~15寸,针刺2寸时,可刺入冈上肌。
3斜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时,向肩内陵、肩 、三角肌等方向分别透针,进针2~3寸,酸胀感扩散至肩关节周围,或有麻电感向臂部放散。
4横刺,上肢外展牵制时,可向三角肌方向透刺2~3寸,臂部酸胀。
注意:行针时禁忌活动肩部,否则易发生弯针,甚至折针的现象,故有“已针不可摇,恐伤针”之说[14]。
5132 灸法可灸[10][12][14]。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13]。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5~15分钟。
514 肩髃穴的配伍阳溪肩髃穴配天宗、肩髎治肩周炎[10]。
阳溪配肩髃、曲池治瘰疬[10]。
阳溪配阳溪治风疹[10]。
肩髃配曲池、外关、合谷、列缺,治半身不遂[14]。
肩髃配条口透承山,治肩凝症[14]。
肩髃配风门、中渚、大杼,治肩背红肿疼痛[14]。
肩髃配曲池、天池、天井、三间,治瘰疬[14]。
肩髃配悬钟、肩髎、肩贞,治肩周炎[14]。
肩髃配肩髎、肩贞、臑俞,有活络止痛作用,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肩髃配阳溪,有疏风清热,调和营卫作用,主治风疹。
肩髃配曲池、外关、合谷,有活血通络作用,主治上肢不遂。
515 文献摘要《针灸甲乙经》:肩中热,指、臂痛,肩髃主之。
《针灸大成》:主中风手足不遂,偏风,风痪,风痿,风病,半身不遂,热风,肩中热,头不可回顾,肩臂疼痛,臂无力,手不可向头,挛急,风热,瘾疹,颜色枯焦,劳气泄精,伤寒热不已,四肢热,诸瘿气。
《百症赋》:肩髃、阳溪,消瘾风之热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若灸偏风不遂,七七壮止,不宜多灸,恐手臂细,若风病筋骨无力久不瘥,当灸不畏细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唐鲁州刺史库狄钦,风痹,不能挽弓,甄权针肩髃,针进即可射。
《外科大成》:乳痈,乳毒,乳巖。
516 研究进展改善肢体血液循环 按揉肩髃穴后,测肢体末端血流图比较,结果表明动脉弹性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增加,血管流通量增加,血管周围阻力减少[14]。
四种HPV疫苗介绍
国产二价疫苗
产品名称:馨可宁
预防HPV型别:高危型HPV16/18
免疫程序:0,6月;0,1,6月
价格:363元/剂,9-14岁共两剂,15-45岁共三剂。
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区
作用与用途:
本品适用于预防高危HPV16/18型所致下列疾病:
宫颈癌、CIN2/3和原位腺癌、CIN1以及HPV16/18型引起的持续感染
二价疫苗
产品名称:Cervarix
预防HPV型别:高危型HPV16/18
免疫程序:0,1,6月
价格:614元/剂共三剂
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区
作用与用途:本品适用于预防高危HPV16/18型所致下列疾病:宫颈癌、CIN2/3和原位腺癌、CIN1
四价疫苗
产品名称:Gardasil-4
预防HPV型别:高危型HPV16/18低危型HPV6/11
免疫程序0,2,6月
价格:832元/剂共三剂
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区
作用与用途:
本品适用于预防高危HPV16/18型所致下列疾病:
宫颈癌、CIN2/3和原位腺癌、CIN1国内试验尚未证实本品对低危型HPV6/11所致的生殖器疣的保护效果
九价疫苗
产品名称:Gardasil-9
预防HPV型别:高危型HPV16/18/31/33/45/52/58;低危型HPV6/11
免疫程序:0,2,6月
价格:1332元/剂
共三剂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区作用与用途适用于预防由HPV16/18/31/33/45/52/58型引起的宫颈癌,
以及由HPV6/11/16/18/31/33/45/52/58型引起的CIN2/3和原位腺癌、CIN1
以及HPV6/11/16/18/31/33/45/52/58型引起的感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