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损伤系指肩袖肌腱或合并肩峰下滑囊的损伤性炎症病变,肩袖肌腱由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4个肌腱组成,附着在肱骨大结节和解剖颈边缘。主要功能是使肱骨头紧密靠着肩关节盂,起稳定肩关节作用及协同三角肌实现上肢外展的功能。当网球运动员正反手击球、挥拍、高压扣球和发球时,由于过分地伸展肩关节附近的肌腱,肩关节反复完成超常范围的运动,而肩袖肌腱周围有肩峰和喙肩韧带,反复强力的伸展运动,使肌腱袖与骨及韧带不断摩擦,或肌肉的反复牵拉,使肌腱、滑囊发生微细损伤或劳损,若不及时治疗,则会使伤势加剧甚至恶化。肩袖损伤发生后肩外展疼痛,有时疼痛会向上臂和颈部放射,肩外展或伴有内、外旋时,疼痛加重。压痛局限于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疼痛弧试验阳性。上臂外展上举时,60°以内不痛,60~120°内出现疼痛,超过120°则疼痛消失。
治疗方法如下:
(1)急性肩袖损伤的治疗在急性肩袖损伤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冷疗,并暂停致伤动作的练习,然后使用抗炎药物、热疗和超声波治疗。功能恢复和治疗要同时进行,否则容易复发。治疗一定疗程后要逐渐加强肩袖及周围肌肉力量的练习。
(2)早期肩袖损伤的治疗对轻微的早期肩袖损伤,由于热身后疼痛缓解,基本上不妨碍网球练习,只要注意患肢适当地放松和休息,及时调整和改变专项训练负荷量,即可使症状逐渐消失。对于症状明显、肩关节受限制和疼痛加剧的患者,应暂停专项训练,使患肢得到充分休息和恢复。同时,局部关节腔内可注射强的松龙、1%~2%盐酸普鲁卡因,并配合局部理疗,如红外线、热敷、蒸熏等,外敷一些有舒筋活络、活血止痛功效的中草药,如红花、乳香、木通、独活、木香、松节、续断、宫桂和紫荆皮等,其治疗效果明显。
(3)后期肩袖损伤的治疗对后期肩袖损伤患者,若已粘连者,可运用推摩、擦摩、揉捏、搓、运拉、分筋和点穴等手法按摩,以放松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和侧副韧带。对于后期已有明显伤痛或骨质改变者,应尽快考虑手术治疗以消除病痛,手术还可大大改善肩袖肌腱的屈伸功能。
尽管目前已经对肌营养不良症的病因、病理机制进行了研究,但尚无特异性治疗。可通过药物、手术等方法减缓病情发展,患者也要尽可能保持乐观的心态和高质量的生活。
治疗周期
肌营养不良症目前尚不能治愈,为终身疾病,需要终身持续性治疗。
药物治疗
泼尼松
长期服用小剂量泼尼松对延缓病情进展有一定作用,但同时要注意其不良反应较大。
别嘌醇
可使Duchenne型肌肉营养不良症的临床症状不同程度地改善、CK水平有所下降。疗效以年龄小者较好,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白细胞。
维生素E
通过改善细胞膜的功能来提高受累骨骼肌的肌力。
三磷酸腺苷(ATP)
对症状有暂时缓解的作用,肌注后尿酸排泄增加、代谢活跃,但停药后病情进展迅速。
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
对于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可选用苯妥英钠或卡马西平治疗。
艾地苯醌、辅酶Q10
具有一定缓解症状作用,但深入研究不多。
手术治疗
如果挛缩已经形成而患者仍可行走,可行筋膜切开术。
脊柱侧凸影响肺的通气障碍时,可行脊柱固定术。
物理治疗
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早期病变的肌肉组织的微循环,加强和锻炼肌肉,促进代偿性肥大,转化和改善挛缩的肌腱组织,
超短波疗法
通常选择下肢,将电极放在腰部及双足底,无热量及微热量,10~15分钟,每日一次,15~30次为一个疗程。
红外线疗法
可选择局部肢体或各个肢体轮流进行,每次20~30分钟,每日一次,15~30次为一个疗程。
电刺激疗法
选用短脉冲的方形波电刺激或用感应电刺激,通常选择股四头肌、臀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等维持人体运动和生活功能的肌肉。每块肌肉治疗5~10分钟,30次为一个疗程,可以延缓肌肉萎缩、保持肌肉功能。还可应用干扰电疗法,使肌肉产生收缩性活动。
超声波疗法
对易发生挛缩的髂胫束、股二头肌、腓肠肌进行超声波疗法时,宜采用移动法。每次6~10分钟,每日一次,10~30次为一个疗程。
石蜡疗法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其他治疗
运动治疗
通过拉伸和训练,让肌肉强壮、灵活,以预防肌肉挛缩。
言语治疗
适用于有咽喉或面部肌肉力量减弱的情况,通过言语治疗学习简单的说话方式。
右侧的肩膀和后背疼痛,原因很多,可以由于不同的疾病造成,还有肩膀和肩部不一样,科普几个较为经常遇到的,你可以对应自己的表现观察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按优先级从上到下。
冈下肌区域劳损
这个多见于职业病,像老师、理发师、实验室人员,经常举着上肢工作,就可能导致这个区域肌筋膜劳损,刺激神经,造成局部的疼痛,放射到肩膀疼痛,只要通过手法处理掉这个区域的激痛点,症状就可以消除。
胸廓出口综合征
斜角肌的中束、前束肥大、痉挛可导致从其穿过的臂丛神经出现卡压,可造成肩部、背部、上肢的放射性疼痛和麻木,这个处理局部肌肉的痛点是不行的,必须要去掉臂丛神经的卡压。
局部肌肉劳损
后背疼痛可能是由于菱形肌劳损,肩膀疼痛可能是由于三角肌劳损,可以触及局部组织的压痛,按压的疼痛会和平时的症状一致,这个较为简单,可通过按摩球自我处理,消除痛感症状就可以消除。
颈椎病
部分颈椎病的患者,会由于颈椎间盘突出或者颈丛神经卡压,刺激支配肩膀区域和背部区域的神经,导致局部放射引起疼痛,这个问题的处理要治疗颈椎病,如果肌肉也疼痛要同步处理。
结语实际上,少数的肩周炎也可以造成背部区域的疼痛和肩膀的疼痛,可是概率不是很高,诊断疼痛最好是当面,从问诊,到触诊,到做方案试着解决问题,一定要从造成疼痛的根源入手,不是表面。
右侧肩膀和后背疼痛也是人们在平常生活中容易遇到的一种症状,引起这种症状的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虽然它们都会引起右肩背部的疼痛,但它们的严重程度及其他伴随症状也各有特点:
1右侧肩周炎: 也叫粘连性肩关节炎,是引起右侧肩背部疼痛的常见原因。多因肩关节软组织退行性变、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右上肢外伤或固定时间过长及肩部的挫伤和牵拉治疗不当引起。主要表现为右肩部向各方向的运动受限及局部疼痛,随着病情继续发展,疼痛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到右侧肩背部和上臂中段,严重时右侧上肢不能举高,也不能反手触摸到背部。X线检查时有不同程度的肩部骨质疏松,核磁共振检查时有关节囊增厚及滑囊渗出的表现。
2右侧颈肩痛: 多因颈肩部的急性损伤后遗症、慢性劳损及局部受到潮湿寒冷刺激有关。常表现为颈项及肩背部的慢性疼痛,晨起或天气变化及受凉后症状加重,活动后疼痛会有所减轻,经常反复发作。急性发作的时候,局部的肌肉会痉挛僵直,活动会受到的一定的限制。遭遇天气变化,寒冷潮湿、过度劳累及精神紧张时疼痛症状加重。X线检查可有颈肩部骨骼不同程度的退变性改变,有些病人化验血沉加快,抗溶血性链球菌0阳性时提示病变与风湿性活动有关。
3胸膜炎、右肺上叶的结核: 这两种疾病也会引起右侧肩背部的疼痛症状,常在咳嗽或呼吸运动时明显,但不是单纯的肩背部疼痛,常伴有发热、消瘦、乏力及咳嗽、咳痰、胸闷、咯血等肺部疾病的其它症状。
4肺癌: 右肺周围型肺癌晚期侵犯到胸膜时会引起右侧肩背部的疼痛症状,尤其是右侧的肺上沟瘤压迫到右侧胸廓出口器官或组织时会出现剧烈的胸肩部疼痛、上肢的静脉怒张、水肿和上肢运动受限症状。
5肝胆系统的病变: 肝内胆管结石及胆囊炎时常会出现右侧胸背部疼痛及右上腹部疼痛症状。疼痛通常会向右肩部放射。多伴有发热、黄疸、恶心,呕吐等肝胆系统炎症的症状。
6右侧肩背部的带状疱疹: 在出疹的3—4前会出现右肩背部皮肤及软组织的刺痛症状,出疹会疼痛症状仍会继续存在,但是诊断比较明确。
总的来说,引起右侧肩背部疼痛的疾病还是比较复杂的,仅仅通过疼痛症状明确原因是不严谨的。如果发生持续不缓解的右肩背部疼痛症状时要引起重视,根据疼痛的严重程度、范围及伴随的其他症状,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辅助检查,争取尽早查明原因,然后进行进合理正规的方法治疗。
谢谢阅读!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右肩后背疼痛的话有多方面的因素引起,也得看不舒服多久了!简单梳理一下:
可以引起右侧肩膀和后背疼的疾病大概有,受凉、受风、颈椎病、落枕也有时候能牵扯到这些部位的不适,还有胃部的不适也有可能放射到这里,肩周炎,肩部周围肌肉群某一肌肉受损,肋间神经痛,以及冠心病心绞痛引起的放射痛,肺部的占位等等。
如果说并没有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的前提下,那么很有可能就是颈椎、肌肉等原因引起的疼痛或者不适。
其实在门诊上经常见到一些颈椎病的患者,尤其是神经根型的颈椎病,他们疼痛都比较明显,体位影响很突出,躺着不疼,站着疼,低头不疼,仰头疼,甚至有一部分患者疼痛非常明显,不敢直立行走,还有一部分不敢见冷风,不敢吹空调,风、冷都会加重疼痛的症状,一般除了颈部僵硬不适外,集中在肩胛下角内侧靠近胸椎附近疼痛明显。颈椎核磁可以诊断明确。治疗可以根据情况年龄选择合适的外科或保守治疗,时间较长,不能着急,慢慢会缓解的。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如果疼痛时间很长了,影响到生活,活动了,还是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明确诊断,早期治疗!以免耽误!
不足之处欢迎补充留言!
右侧肩膀和后背疼它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判,首先一定要结合是否有相关的外伤病史,如果有一定外伤的病史,很有可能是肩关节或者是肩胛骨的骨折而造成的疼痛,甚至是肋骨的骨折而造成的疼痛,如果排除骨折的因素还需要来明确是否有韧带或者是肌腱的损伤而造成的疼痛,有的时候就要进行肩部的ct以及核磁检测。其次就是一些慢性类型的肩部的疾病,比如说肩周炎或者是颈背肌筋膜炎,或者是腋神经遭受到了一定的卡压,这个在临床当中的发病率也并不低,包括一些之前受到的外伤,在三四年之后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其次再就是考虑一些其他系统的疾病,比如说胆囊炎在发作的时候也会引起右肩和右背部的疼痛,甚至有的时候心肌梗死也可能会引起这方面的疼痛,但是相对而言比较少见。所以总的而言临床症状比较轻微,但是一定要找到根本性质的病因,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形式,一定要结合发病的过程,临床查体,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检查,各种情况共同确诊,这样才能最终明确具体的情况变化与因素。减少漏诊和误诊,最终得到根本性质的治愈。
先查心脏,后查胆囊!
右侧肩膀和后背疼痛,不要忽视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可能。 常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右肩背部疼痛的患者到医院就诊时,首诊的科室是骨科或中医针灸科,医生把颈肩部和胸部的CT、磁共振都检查完了也找不到明确的证据。然后尝试性的针灸推拿,各种中医理疗效果欠佳。最后超声发现患者有胆囊结石,而95%的胆囊炎是由胆囊结石引起的。
胆囊炎为什么会导致右肩背部疼痛?
因为胆囊炎症会刺激右膈神经末梢,而膈神经是由第3、4、5颈神经组成,第4颈神经分出皮支,末梢行走于肩部皮肤。当右膈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这种信号经过膈神经传到第4颈神经节时,同时会影响分布于右肩部皮肤的感觉神经纤维,使大脑皮层发生错觉,误认为是右肩部传入的疼痛。所以病人就会感到右肩部疼痛。 由于急性胆囊炎消化道症状明显,一般不易误诊。而慢性胆囊炎平时可能会出现右上腹部隐痛,厌油腻食物或腹胀的症状,患者常感右肩背、右肋处不适,长时间站立或运动后加重。由于症状不典型,并不十分影响生活质量,所以很多患者只有在超声检查时才会发现。
吕医生提醒:胆囊炎不但会导致右肩背部疼痛,还有诱发心绞痛。因为心脏和胆囊同受植物神经支配,两者在胸4、5脊神经处有交叉。当胆囊感染,胆道阻力增加时,会发射性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出现心脏疼痛。临床称之为“胆心综合征”。
见议去做一下肺部和心脏检查
肩颈疼痛、后背酸痛等等这些名词,在生活中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尤其近年来,久坐办公室面对电脑、回家躺着刷手机的人越来越多,导致这类以往多见于中老年群体的不适症状,现今在各年龄段人群中都有出现,甚至于青少年群体中也不例外。那么,究竟右肩膀疼痛是什么原因后背酸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右肩膀疼痛是什么原因后背酸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颈椎病很常见。
有人可能会说,颈椎病是病在颈椎,怎么会引起右肩膀痛、后背酸痛呢
这是因为,颈椎退行性变后,关节失去内在稳定,这时肌肉发挥了重要代偿维持作用,以完成颈椎的生理活动功能。颈部的各角度活动,是几组肌肉包括斜方肌、肩胛提肌等协同配合共同参与舒张与收缩完成的。代偿中肌肉长期在紧张状态下运动,最终形成颈肩背部肌肉劳损,引起疼痛。
所以,各类型颈椎病都会导致颈肩后背部大面积酸痛症状。而这也是许多患者就诊时询问“右肩膀疼痛是什么原因、后背酸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等相关问题时,医生会优先考虑颈椎病的原因。
此外,颈椎第四、第五、第六颈椎的脊神经枝向背部伸展,支配着背部的皮肤和肌肉。当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时,要是拉扯到第四、第五、第六颈椎的脊神经后支,就会导致背部疼痛。
总的来讲,颈后疼痛、上肢无力、下肢痉挛、手指麻木、头晕恶心、甚至视力模糊,听力下降等都是颈椎病的症状。
右肩膀疼痛是什么原因后背酸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还有一些其他疾病也需要警惕。
由于不适当的颈部运动,或不正确的睡眠姿势,如颈部扭伤、落枕等,也会导致局部肌肉扭伤,造成右肩膀疼痛、后背酸痛。这类情况通常病程较短,而且压痛点固定在肌肉拉伤的部位,肩胛骨上方疼痛比较普遍,而且多伴有肌肉痉挛,导致颈背部的活动受限。
另外,一些常见的疾病也会引起相关不适症状。如肩关节炎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风湿病也会引起关节、骨骼、肌肉及相关软组织疼痛,尤其当天气寒冷和潮湿时,疼痛会加剧等等。
因此,当生活中出现右肩膀疼痛、后背酸痛等不适症状,且休息后不得缓解时,一定要及时检查,明确病情后积极治疗,避免耽误病情。
可能是肝胆方面的问题
右侧肩膀、后背疼痛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第一、肌筋膜炎,肌筋膜炎可以导致肩背部、肩胛骨内侧疼痛,可以导致同侧上肢麻木、无力,特别是在劳累和晚上睡觉受压时疼痛以及上肢麻木、无力的症状比较重。第二、胆囊的疾病,当胆囊有结石或者炎症时,就可以出现反射性的右侧肩背部的疼痛,这时要进行相关的检查,进行诊断。第三、颈椎病,当颈椎病压迫神经时,也可以出现肩背部的疼痛,这时要进行颈椎的检查,进行诊断。第四、肺部的疾病或肩胛骨的肿瘤,当肺部出现肺尖的肿瘤、上叶的肿瘤或者肩胛骨出现肿瘤时,也可以出现肩背部的疼痛,这时要进行诊断和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属于渗出性炎症,是由于结核菌侵入胸膜、或者经过淋巴血管扩散至胸膜而引起的,如患者发现有结核性喜的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避免耽误时机。
结核性胸膜炎的病因
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进入正处于高度过敏状态的机体胸膜腔中所引起的胸膜炎症。为儿童和青少年原发感染或继发结核病累及胸膜的结果。此时肺内可有或无明显结核病灶,结核菌可通过直接蔓延、淋巴播散和血行播散三种途径到达胸膜腔。当机体处于高度变态反应状态,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侵入胸膜,则引起渗出性胸膜炎。当机体对结核菌过敏反应较低,则只形成局限性纤维素性胸膜炎(即干性胸膜炎)。
发病机制:概括而言,结核性胸膜炎的感染途径以下3种:
(1)肺内结核病变通过胸膜直接蔓延;
(2)结核分枝杆菌经肺门、纵隔淋巴结、淋巴管到达胸膜;
(3)通过血行播散到胸膜。结核性胸膜炎多为单侧,少数也可以表现为双侧,甚至累及全身多处浆膜,引起多浆膜腔积液。
多项临床观察显示,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是结核分枝杆菌或其代谢产物与致敏的CD4+T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CD4+T细胞在胸腔内蓄积,导致多种炎性介质产生并释放,引发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是淋巴细胞介导为主的多种细胞、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的综合免疫反应。
病理:结核性胸膜炎病变早期表现为胸膜充血,血管通透性改变,中性粒细胞浸润,随着病情进展,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胸膜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继而出现浆液渗出。胸膜上可以出现结核结节。
结核性胸膜炎的症状
1、结核性胸膜炎一般急性起病,症状轻重不一。有全身中毒症状发热、盗汗、乏力、胃纳差等全身不适,胸痛、干咳以及咳嗽、局部针刺样胸痛等。
2、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早期主要为轻中度发热、刺激性咳嗽和胸痛。疼痛与呼吸有关,于深呼吸或咳嗽加重时,暂停呼吸可减轻,患者被迫浅呼吸以减轻疼痛。多发生于胸廓扩张度最大的部位,如腋侧胸下部及季肋部。累及膈胸膜时,可放射至颈、肩或上腹部。疼痛的程度不一,其性质视患者的痛阈和个体差异而定。疼痛性质多为剧烈尖锐的针刺样疼痛,于深呼吸时加重。浅吸气、平卧或向患侧卧位,胸廓的扩张度减低,胸痛可减轻。
3、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胸痛减轻,但胸闷、气急进行性加重,严重者呈端坐呼吸。
4、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增多时可有气促、心悸,而局部胸痛可减轻或消失。少量积液时无明显体征,中或大量积液时,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消失,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纵膈均可移向健侧。
结核性胸膜炎的检查
1、实验室检查:胸腔积液为渗出液,多为草**或初期微带血性,以淋巴细胞为主,或初期为中性粒细胞,以后淋巴细胞逐渐增多。胸腔积液涂片或集菌较难找到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不高(8%~25%)。测定胸腔积液糖、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增高也有一定价值。
2、X线检查:
(1)干性胸膜炎常无异常x线征,若有广泛纤维蛋白渗出时,则可见肺野透光度普遍降低。病变位于胸下部者,膈肌运动受限制。
(2)浆液渗出性胸膜炎的x线征随积液量多少而不同,少量积液时,仅见肋膈角模糊、变钝。仰卧透视观察,液体散开,肋膈角恢复锐利。中等量积液时肺野下部密度均匀阴影,其上缘外高内低、凸面向肺内,与肺野有明显的分界。叶间积液在后前位胸片上有时误诊为肺炎,侧位胸片显示边缘锐利的梭形阴影,位置与叶间裂有关。肺底积液,在肺底和膈之间,有时误为膈肌升高,当患者卧位时,积液散开,则看到膈影有助于区别。
(3)超声波检查:可以准确地判断有无胸腔积液的存在,并能引导胸腔穿刺定位,尤其是少量或包裹性积液时。此外,对有无胸膜增厚也有一定提示作用。
(4)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增多,血沉增快,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
(5)胸穿抽出液体为渗出液。胸腔积液多为草**,透明或微混浊,少数为浅红色或血性。积液比重多在1018以上,粘蛋白试验为阳性,总蛋白含量在3g/L以上,pH值在70~73之间,葡萄糖浓度多在28mmol/L以下,ADA≥401U或积液ADA/血清ADA>1~15。积液中自细胞以淋巴细胞占优势。积液找结核分枝杆菌多为阴性,培养可达30%阳性。胸膜活检多处取材可以看到干酪样或非干酪样肉芽肿组织。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
一、基本治疗
1、穿刺抽液
胸腔抽液可迅速缓解症状,减少胸膜粘连。每周抽液2~3次,直至胸腔积液基本消失。首次抽液不要超过700 ml,以后每次抽液不宜超过1 000 ml。
2、穿刺注意事项
(1)穿刺点:胸腔积液中等量或以上在常规穿刺点,一般选择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必要时也可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因为后肋膈角比前肋膈角低。但胸腔积液为包裹性或叶间积液应结合x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
(2)坐姿: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双手下垂,肩胛角对应的位置为第7肋间,标记好点;上抬前臂置于椅背上,将肋间隙打开以便进针。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卧位,患侧上臂上举抱于枕部。
(3)器械准备:操作前检查胸穿针是否畅通、针尖是否损坏有倒勾、胶皮管是否老化有裂口、漏气。
(4)左右手配合:术者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上下肋骨的皮肤上,两手指反方向用力将皮肤绷紧(尤其老年人皮肤松弛),右手将用止血钳夹住胶皮管的穿刺针沿下一个肋骨的上缘垂直进针,穿过皮肤后,助手将胶皮管抽成负压,再继续进针,负压消失、胶皮管被胸腔积液膨开,刚好到达胸膜腔,左手紧贴皮肤固定穿刺针,右手控制止血钳,抽液开始。
(5)嘱患者避免咳嗽和深吸气,以防刺破肺引起气胸,咳嗽患者提前给予止咳药和(或)含服干草片。
3、化疗
与治疗肺结核一样,需遵循早期、联合、规律、全程、足量的治疗原则。HRE方案,疗程9-12个月可以取得满意效果。如果结核性胸膜炎同时并发活动性肺结核或肺外结核,疗程可能延长到12个月以上。治疗期间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4、外科干预
当形成结核性脓胸时,需要行胸腔闭式引流,并通过外科手术剥离胸膜纤维板。
二、药物治疗
1、脓胸局部治疗
(1)每周抽脓2—3次,抽出后用生理盐水或2%碳酸氢钠胸腔冲洗。冲洗后注入异烟肼400~600 mg或链霉素05-1 g,脓腔可望缩小甚至消失。或地塞米松5 mg胸腔注入。注药后再用5ml的生理盐水冲胸穿针内的药,以确保药物进入胸腔。
(2)病程超过2周胸腔积液无明显减少时,应行闭式引流排脓,每日冲洗2~3次,注入适量扰结核药,临床情况无明显的改变,或者胸腔积液为多房分隔,则推荐使用纤维蛋白溶解制剂,单剂量250 000 U链激酶或100 000 U尿激酶。隔日1次,注药后患者须床上翻滚以便药物与胸腔积液充分混合,注意变成血性胸腔积液时慎用。
2、抗结核药物治疗
异烟肼03 g/d,利福平045-06g/d为基础,可联合应用其他1—2种药物,如链霉素075 g/d,乙胺丁醇075g/d,疗程为6~9个月。
3、糖皮质激素治疗
许多专家认为对于毒性症状严重,胸腔积液量多的患者,在使用抗结核药物和胸腔穿刺的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机体的变态反应和炎性反应,使胸腔积液迅速吸收,减少胸膜粘连增厚。通常用泼尼松20~30mg/d,分3次口服。体温正常、全身毒性症状消除、胸腔积液吸收或明显减少时,逐渐减量至停用,疗程4~6周。
结核性胸膜炎的饮食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应注意休息,饮食上宜选择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
1、饮食要富于营养,宜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要多食含维生素多的蔬菜和水果。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动物类食品,如鸡、鸭、鹅肉,瘦猪牛羊肉;植物类食品,如面粉、豆类食物及大豆制品,食用时要煮熟煮烂,切忌生硬不易消化,不利于人体吸收。
2、忌食辛辣。
3、有烟酒嗜好者应坚决戒除。
4、尽量少吃或不吃海鲜,因为抗痨药有增高血尿酸的副作用,而海鲜会加剧血尿酸增高作用。
5、每日按时、按量服用抗结核药物,7-14天左右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
6、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调节免疫,避免受凉;
7、抗结核治疗要规范,在医生指导下治疗用药要足量、足疗程,不能过早停药,一般疗程应在9-12个月左右,以免发生远期肺内和肺外结核,或在机体的抵抗力下降时有引起复发的可能。
药膳食疗——黄芪百部汤:
原料黄芪15 g,百部20 g,丹参15 g,蜂蜜适量。
制法将前3味药并放入砂罐中煎熬约20分钟后,去渣,取药液,待温加入蜂蜜即成。
功效补气镇咳,润燥止痛。用于阴虚型结核性胸膜炎。
服法1剂l/d。连服半个月以上。
结核性胸膜炎的预防
1、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染机会
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是结核主要传染源,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涂片阳性结核病人,是预防结核病的根本措施,婴幼儿患活动性结核,其家庭成员应作详细检查(摄胸片,PPD等),对小学和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源,能有效地减少感染结核的机会。
2、普及卡介苗接种
实践证明,接种卡介苗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卡介苗为法国医师Calmette和Guerin在1921年所发明,故又称BCG,我国规定在新生儿期接种卡介苗,按规定卡介苗接种于左上臂三角肌上端,皮内注射,剂量为005mg/次,划痕法现已很少采用,卫生部1997年通知取消7岁和12岁的卡介苗复种计划,但必要时,对该年龄结素试验阴性儿童仍可给予复种,新生儿期卡介苗可与乙肝疫苗分手臂同天注射。
接种卡介苗禁忌证:阳性结素反应;湿疹或皮肤病患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1个月);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症或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
3、预防性化疗
主要用于下列对象:
(1)3岁以下婴幼儿未接种过卡介苗而结素试验阳性者。
(2)与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多系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
(3)结素试验新近由阴性转为阳性者。
(4)结素试验呈强阳性反应者。
(5)结素试验阳性需较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
正常情况下,小儿的皮褶厚度应该是在08个厘米以上,如果低于08个离,你那宝宝就有可能出现营养不良。
测量优势:这个测量方法比较直观,揪起身上的一块肉,就能知道自己是不是肥胖。
评判标准: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皮肤,再用尺子量量双折皮肤的厚度。一般建议揪肩胛骨下角处和上臂外侧三角肌两个部位。肩胛骨下角处位于背部左肩下和右肩下。两者之和大于51mm(男性),女性70mm(女性)就可以认为是肥胖。
扩展资料:
性质:
皮褶厚度可用X光、超声波、皮褶卡钳等方法测量。用卡钳测量皮褶厚度最为简单而经济,测得结果和X光片测量值的相关度可达085~090,对人体亦无放射性伤害。
但是此方法需要操作者熟悉仪器的调试和检测方式,技术的差异不可避免的产生误差,其主要偏差的来源是检测者用手捏皮褶时施加的压力的稳定性,卡钳头的夹皮时间的长短,被测者的皮褶厚度的厚薄等。
-皮褶厚度
分类: 医疗健康
问题描述:
妈妈最近的了肩周炎 每天都会很疼
各位好心人事 请问如何才能使妈妈尽快好起来呢
或者说可以减轻疼痛
解析:
朋友 你不要着急 其实谁都困难的 是不是 就应该互相帮助的呀!~~~~
你看看下面的,应该有用的袄!~~~~
祝你的母亲早日恢复健康,呵呵
肩周炎也称冻结肩,或五十肩。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3:1,常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同时发生,主要表现为疼痛与关节活动度逐渐缩小,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痛苦。肩周炎有自愈可能,但疼痛症状常持续半年以上,而关节活动范围恢复需时更长。
肩关节疼痛、僵硬、被动活动受限;患侧肩关节周围有多个压痛点为主要特征。压痛点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多集中在肩峰下、喙突下方胸大肌止点,大圆肌、小圆肌,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腱止点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处。
X线检查,无明显阳性所见。需与颈椎病、钙化性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冈上肌腱破裂、肩部肿瘤、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肩关节活动障碍进行鉴别。
治疗目的是止痛、解除肌肉痉挛与恢复功能。
急性期:康复瘟颇康奈字雇矗航饧∪饩仿危纳凭植垦貉贰/FONT>
恢复期:康复治疗目的为恢复关节活动范围,恢复肌肉力,增强患肢的日常活动和工作功能。
康复方法
1·一般治疗方法 早期可对肩关节局部进行一般治疗,把改善局部血运和解除肌肉紧张做为目标。常采用全身、局部休息、保温。
2·推拿疗法 是通常最先应用的治疗方法,简便易行,甚至患者自己在痛点处进行 都能明显的缓解疼痛。
3·物理治疗 采用低中频电疗、微波、超声波治疗,或局部热敷或敷药,也有止痛、缓解肌肉紧张的功效。在急性期冷疗是理想的治疗方法,可缓解疼痛,20度以下的温度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营养的作用。方法可用冰袋、冰 等,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
4·药物治疗 一般可服用止痛、镇静剂。
5·针灸治疗 也是疗效较高的治疗手段。
6·小针刀疗法 于压痛明显之滑囊、腱鞘及肌肉紧张、肌筋膜粘连等外,施以小针刀治疗。对松解粘连、缓解痉挛、僵硬,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7·神经阻滞疗法 肩关节主要受腋神经和肩胛上神经支配。另外,在肩关节周围满布丰富的自主神经纤维,因此,容易引起反射性的血运障碍,形成所谓的"疼痛-肌肉缺血-疼痛"之恶性循环。神经阻滞可以切断疼痛的恶性循环,解除疼痛;改善局部血运,促进组织新陈代谢;缓解纤维、结缔组织的粘连和消除炎性反应,早期阻断病理改变,从而收到明显的效果。临床治疗中常常有针对性地单独或复合采用以下几种阻滞术。
(1)肩胛上神经阻滞 为治疗肩周炎必须首选的阻滞术,尤其适合于肩部广泛疼痛之病例。当穿刺取得向同侧肩部及上肢放射异感扩散时,则证明部位正确。于局部注入025%-05%利多卡因5~1Oml,内含维生素B12 05mg之混合液,急性期患者可加激素制剂(氟美松5mg)。也有在局部麻醉剂中加入654-2或当归液,以改善局部微循环。有效的病例于注药数分钟后,肩部、上臂出现温暖感,僵硬、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增大。每周治疗2~3次,5次为一疗程,一般须连续治疗4~5个疗程。
(2)腋神经阻滞 尤其是适合于肩关节后下部、三角肌肌腹有深在、弥漫性压痛的病例,穿刺准确时可引出腋窝后外侧、三角肌深部有明显胀感,当注药时这种胀感加剧并向四周扩散。
(3)肩关节周围痛点阻滞 准确地刺中并进行局部阻滞,是决定疗效优、劣的重要一环。痛点定位准确后,选择其中压痛最明显之几个点或全部痛点注射。
(4)星状神经节阻滞 对病情顽固者或因外伤性颈部征候群而引起的一侧肩关节周围炎病例,施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效果明显。
8·麻醉下手法松解术 对于已发展为冻结期病例,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时,可在颈路臂丛神经麻醉下,用手法将肩关节周围粘连之软组织松解。但松解手法本身是对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又一次新的创伤,故松解术后应适当休息,但应防止新创面的再次粘连。
9·功能恢复锻炼 是肩周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在病变早期就应鼓励患者在不引起剧痛的范围内活动肩关节,如用手爬墙(摸高)、患臂内收后伸绕头练习、或拉滑轮、练保健棒等动作或器械锻炼,预防肩部肌肉萎缩及发展至冻结期。一旦肩关节功能受到限制时,就应在神经阻滞后,疼痛消失时开始进行抗阻练习,以恢复盂肱关节的活动。恢复期以肩关节活动度练习为主,辅以肌力练习。关节活动度练习可用火棒、木哑铃作摆动练习,使用体操棒、肩梯、肋木、高滑轮等作助力练习,也可进行肩内、外旋牵引。肌力练习以三角肌练习为主,可用哑铃、拉力器等器械进行抗阻练习或等速练习。各种练习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要重视肩外展、外旋的活动范围,和肩带肌、三角肌的肌力的完全恢复。
症状
大多数结核性胸膜炎是急性病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结核的全身中毒症状和胸腔积液所致的局部症状结核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畏寒、出汗、乏力、食欲不振、盗汗局部症状有胸痛、干咳和呼吸困难胸痛多位于胸廓呼吸运动幅度最大的腋前线或腋后线下方,呈锐痛,随深呼吸或咳嗽而加重由于胸腔内积液逐渐增多,几天后胸痛逐渐减轻或消失积液对胸膜的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干咳,体位转动时更为明显积液量少时仅有胸闷、气促,大量积液压迫肺、心和纵隔,则可发生呼吸困难积液产生和聚集越快、越多,呼吸困难越明显,甚至可有端坐呼吸和发绀[1][2][3][4]
体征与积液量和积聚部位有关积液量少者或叶间胸膜积液的胸部体征不明显,或早期可听到胸膜摩擦音积液中等量以上者患侧胸廓稍凸,肋间隙饱满,呼吸运动受限气管、纵隔和心脏向健侧移位患侧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叩诊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语音传导减弱由于接近胸腔积液上界的肺被压缩,在该部听诊时可发现呼吸音不减弱反而增强如有胸膜粘连与胸膜增厚时,可见患侧胸廓下陷,肋间隙变窄,呼吸运动受限,语音震颤增强,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5]
病因
结核性胸膜炎是结核杆菌首次侵入机体所引起的疾病结核杆菌有4型: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而对人体有致病力者为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我国小儿结核性胸膜炎大多数由人型结核菌所引起结核杆菌的抵抗力较强,除有耐酸、耐碱、耐酒精的特性外,对于冷、热、干燥、光线以及化学物质等都有较强的耐受力
引起结核性胸膜炎的途径有:
①肺门淋巴结核的细菌经淋巴管逆流至胸膜;
②邻近胸膜的肺结核病灶破溃,使结核杆菌或结核感染的产物直接进入胸膜腔内;
③急性或亚急性血行播散性结核引致胸膜炎;
④机体的变应性较高,胸膜对结核毒素出现高度反应引起渗出;
⑤胸椎结核和肋骨结核向胸膜腔溃破因为针式胸膜活检或胸腔镜活检已经证实80%结核性胸膜炎壁层胸膜有典型的结核病理改变因此,结核杆菌直接遍及胸膜是结核性胸膜炎的主要发病机制[6]
检查
1、胸膜活检:针刺胸膜活检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重要手段活检的胸膜组织除了可行病理检查外,还可行结核菌的培养如壁层胸膜肉芽肿改变提示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虽然其他的疾病如真菌性疾病、结节病、土拉菌病(tuaremia)和风湿性胸膜炎均可有肉芽肿病变,但95%以上的胸膜肉芽肿病变系结核性胸膜炎如胸膜活检未能发现肉芽肿病变,活检标本应该做抗酸染色,因为偶然在标本中可发现结核杆菌第1次胸膜活检可发现60%的结核肉芽肿改变,活检3次则为80%左右如活检标本培养加上显微镜检查,结核的诊断阳性率为90%也可用胸腔镜行直视下胸膜活检,阳性率更高
2、X线检查:胸腔积液在300ml以下时,后前位X线胸片可能无阳性发现少量积液时肋膈角变钝,积液量多在500ml以上,仰卧位透视观察,由于积聚于胸腔下部的液体散开,复见锐利的肋膈角也可患侧卧位摄片,可见肺外侧密度增高的条状影中等量积液表现为胸腔下部均匀的密度增高阴影,膈影被遮盖,积液呈上缘外侧高,内侧低的弧形阴影大量胸腔积液时,肺野大部呈均匀浓密阴影,膈影被遮盖,纵隔向健侧移位
3、超声波检查:超声探测胸腔积液的灵敏度高,定位准确,并可估计胸腔积液的深度和积液量,提示穿刺部位亦可以和胸膜增厚进行鉴别[7]
预防
1、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染机会:结核菌涂片阳性病人是结核主要传染源,早期发现和合理治疗涂片阳性结核病人,是预防结核病的根本措施婴幼儿患活动性结核,其家庭成员应作详细检查(摄胸片、PPD等)对小学和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源,能有效地减少感染结核的机会
2、普及卡介苗接种:实践证明,接种卡介苗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卡介苗为法国医师Calmette和Guerin在1921年所发明,故又称BCG,我国规定在新生儿期接种卡介苗,按规定卡介苗接种于左上臂三角肌上端,皮内注射,剂量为005mg/次划痕法现已很少采用卫生部1997年通知取消7岁和12岁的卡介苗复种计划但必要时,对该年龄结素试验阴性儿童仍可给予复种新生儿期卡介苗可与乙肝疫苗分手臂同天注射接种卡介苗禁忌证:阳性结素反应;湿疹或皮肤病患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1个月);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症或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8]
3、预防性化疗主要用于以下对象:1)3岁以下婴幼儿未接种过卡介苗而结素试验阳性者(2)与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多系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3)结素试验新近由阴性转为阳性者(4)结素试验呈强阳性反应者(5)结素试验阳性需较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者[9]
鉴别
结核性胸膜炎须与细菌性肺炎和类肺炎性胸腔积液,以及恶性胸腔积液进行鉴别
1、细菌性肺炎:结核性胸膜炎的急性期常有发热、胸痛、咳嗽、气促,血白细胞增多,胸片X线表现高密度均匀阴影,易误诊为肺炎但肺炎时咳嗽多有痰,常呈铁锈色痰肺部为实变体征,痰涂片或培养常可发现致病菌结核性胸膜炎则以干咳为主,胸部为积液体征,PPD试验可阳性
2、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发生于细菌性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伴有胸腔积液者,患者多有肺部病变的病史,积液量不多,见于病变的同侧胸液白细胞数明显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胸液培养可有致病菌生长
3、恶性胸腔积液:肺部恶性肿瘤、乳腺癌、淋巴瘤的胸膜直接侵犯或转移、胸膜间皮瘤等均可产生胸腔积液,而以肺部肿瘤伴发胸腔积液最为常见结核性胸膜炎有时须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胸膜炎、类风湿性胸膜炎等伴有胸腔积液者鉴别,这些疾病均有各自的临床特点,鉴别不难[10]
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抽取胸液和抗结核治疗其化疗原则与化疗方法和活动性结核相同
1、一般治疗:体温38℃以上可卧床休息,一般患者可以适当起床活动总的休息时间大约以体温恢复正常,胸液消失后仍须持续2~3个月
2、胸腔穿刺抽液:由于结核性胸膜炎胸液蛋白含量和纤维蛋白含量高,容易引起胸膜粘连,故原则上应尽快抽尽胸腔内积液,每周2~3次首次抽液不要超过700ml,以后每次抽取量约1000ml,最多不要超过1500ml如抽液过多、过快,可由于胸腔内压力骤降发生复张后肺水肿和循环衰竭若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四肢发冷、血压下降等反应,立即停止抽液,皮下注射05%肾上腺素05ml,同时静脉内注射地塞米松5~10mg,保留静脉输液导管,直至症状消失如发生肺复张后肺水肿,应进行相应的抢救胸腔抽液有以下作用:①减轻中毒症状,加速退热②解除肺脏和心脏血管受压,改善呼吸及循环功能③防止纤维蛋白沉着所致胸膜粘连肥厚目前也有学者主张早期大量抽液或胸腔插管引流可减少胸膜增厚和胸膜粘连等并发症
3、抗结核药物治疗:一般采用链霉素(SM)、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或链霉素(SM) 异烟肼(INH) 乙胺丁醇(EMB)联合治疗链霉素(SM)075~10g/d,肌内注射,疗程2~3个月异烟肼(INH) 03g/d,顿服,利福平(RFP) 045~06g/d,顿服,乙胺丁醇(EMB) 075g/d,顿服,上述口服药物均连续服用10~15年治疗过程必须注意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如听力的变化、视觉的变化和肝功能等,发生时应根据情况减量或停用
结核性胸膜炎不主张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因为有许多副作用当大量胸腔积液、吸收不满意或结核中毒症状严重时可用泼尼松30mg/d,至胸液明显减少或中毒症状减轻时每周减少5~10mg,一般4~6周停药减药太快或用药时间太短,容易产生胸液或毒性症状的反跳胸腔内注射抗结核药物或皮质激素没有肯定意义抗结核药物在胸液的浓度已经足够,胸腔内注射药物对胸液的吸收及预防胸膜增厚与不用药物者没有显著差异[11]
结核性胸膜炎食疗
结核性胸膜炎出院后应该注意什么 怎样食疗
出院以后应注意:
1、按时按量服用结核药物;
2、服用结核药物半月复查肝功能;
3、注意休息,加强营养,调节免疫,避免受凉;
4、服用结核药物后一个月复查胸部平片或CT;
5、避免刺激性食物(烟、酒、辛辣),一般食物无禁忌
护理
1避风寒、慎起居、怡情志、戒烟酒、不恣食生冷
2恶寒发热、寒热往来时,随寒热轻重程度的不同,增减衣被,观察胸痛与咳嗽、呼吸的关系若咳嗽、呼吸时胸痛加剧,则避免过多侧转翻身,增加痛苦大量积液,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酌情给氧
3使用逐水药时,应做好服药前准备,检查胸水部位,观察药后反应,注意呼吸、胸痛及全身情况的变化
4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积液量过多时,以素半流饮食为宜积液减少时,宜逐渐增加牛奶、鸡蛋、瘦肉等营养食品,以扶助正气,并可选用甲鱼、百合、银耳等品滋补调养
5病趋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不可过劳
宠物猫狗的注射一般都是皮下,脊柱两侧大概两三指宽之内都可以,但是要避开脊柱,脖子也可以,但是要避开肩胛骨和股骨,这两个地方皮下几乎没有肌肉,打针不好吸收,容易起包。
①皮内注射
皮内注射用量小,多为001ml,常用于各种过敏试验(包括破伤风类毒素、抗生素等药物、血清等的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如卡介苗等)以及局部麻醉,因真皮组织较密,神经末梢多,麻醉药吸收慢,故局麻起始的先作皮内注射局部呈现桔皮样血疹后,再皮下注射,以减少疼痛。一般皮内试验选择前臂掌侧,但卡介苗接种于左上臂三角肌中部皮内。
②皮下注射
皮下注射为将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由于皮下组织疏松、神经、血管、淋巴液丰富,药物易吸收,但注射时有疼痛感。故常用于疫苗和菌苗预防接种、局部麻醉以及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通常选择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肩胛下缘或腹部(狂犬病疫苗)、大腿外侧等。一般针头刺入15~2cm,回抽无回血即可将药液推入。有刺激性的药物如去甲肾肾腺素等,不宜皮下注射。对少数心功能不全或重度脱水的病人,也可采用皮下输液,以长针头刺入大腿内侧皮下,连接输液器将液体缓缓滴入,吸收也比较满意。
③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又称肌内注射。使用十分广泛,可用以推入各种有刺激性的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维生素、酶制剂、生物碱制剂、血液、破伤风抗毒素等)。肌肉血管尤其丰富,药物注入可迅速吸收,一般用量5~10ml。注射部位多用三角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等。一般进针25~3cm 。臀大肌使用最多,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一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上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象限避开内角处为注射部位。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若肌肉放松,进针、拔针迅速,推药缓慢,则一般药物肌肉注射均无痛苦。若注射部位远离神经、血管,推药前回抽无回血,则肌肉注射比较安全。或静脉点滴时,不能进行皮下时,偶可采用肌内点滴,但肌肉组织紧密,药液不能快速注入且肌肉血管多,不安全。
④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为用注射器将药液于20~30分钟内缓慢注入静脉。常用于急重病人,以求迅速发挥疗效。一般剂量超过10ml,有刺激性,要求迅速起作用的药物,动物血清制品(如破伤风抗毒素)可作静脉注射,注射部位多为正中静脉(肘部),大隐静脉(大腿内侧),颈静脉及头皮静脉(多用于儿童)等(图 2)。宜选用较直较粗、不滑动、易固定的静脉,需长期静脉注射者应选用小血管(手背、足背、浅静脉)。又可往静脉内注入造影剂,如泛影葡胺、优维显等以进行胆囊造影、肾盂造影、脊髓静脉造影,脑数字成影等。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可通过静脉注入声学造影剂(如过氧化氢-碳酸氢钠-醋酸混合液),使血内含微小气泡,以产生对比效果。静脉注射对无菌技术要求较严格。注射用的溶液必须为透明的水溶液,不会致热原,渗透后不能低于血液。静脉注射常见的意外有针头刺入角度太直、或用力过猛而将血管刺穿;或针尖刺入血管部分过少,止血带松开时,针尖脱出,药液注入皮下;则局部疼痛膨起。
⑤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是将大量液体直接滴入静脉。即穿刺静脉后,药液从吊瓶通过墨菲氏滴瓶及橡皮管连续滴入静脉。可用以输入药物(如抗生素、磺胺、抗癌药)、营养液、血液及其制剂,补充血容量、维持酸碱和水电解质平衡,供给营养和药物,稀释毒素、降低颅压等。一般每天点滴12~16小时后应将针头拔出,次日再输,长时间输液可导致浅静脉栓塞。若需长时期输液则应有计划地先采用肢体远端静脉,然后往近端选择静脉使用,为避免浅静脉堵塞,可以切开或穿刺深静脉后进行静脉点滴。常用的方法有切开大隐静脉或穿刺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然后置入软导管,这样输液可持续较长时间,避免每天穿刺。但导管头长期刺激局部血管,也可导致血管炎症和闭塞,故每5~7天应将导管拉出2~3MM。静脉输血操作与输液相似但所用针头较粗。
⑥动脉注射
动脉注射将某种较浓厚的药液和血液快速注入动脉血管,以达到快速补充血容量、抗休克、提高冠状动脉灌流量和抗肿瘤的目的。通常穿刺肢动脉、颈内动脉、锁骨下动脉等。置入导管如通过股动脉,将导管引入髂动脉,用人工加压或用泵加压作动脉灌注。可注入抗肿瘤药,使药物迅速完全到达肿瘤。可注入透析液、吸附剂以治疗肾功能衰竭、肝昏迷、高血脂症。也常将造影剂快速注入动脉做脑血管造影、脊髓动脉造影、肾动脉造影,左心或冠状动脉造影。其优点是药物直接注入动脉血管,迅速到达病变部位,又避开门脉系统,药物不受肝脏破坏。但动脉注射和动脉注入造影剂,需要一定技术和设备条件。
⑦心内注射
心内注射。向心室腔内注入使心搏恢复的药物。常与心脏按摩同时应用。有胸外和胸内(开胸后应用)两种注入法。常用药物有肾上腺素、普鲁卡因酰胺、利多卡因、阿托品等。
⑧体腔内注射
体腔内注射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入各体腔进行治疗。常用的有脑室内注射,鞘内注射,胸膜腔内注射,人工气胸、气腹治疗肺结核、腹腔内注射,关节腔内注射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