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前角细胞:瘫痪呈节段性分布,无感觉障碍,如颈5前角细胞病变引起三角肌瘫痪和萎缩,颈8~胸1病变可见手部小肌肉瘫痪和萎缩,腰3病变股四头肌萎缩无力,腰5病变踝关节及足趾背屈不能。急性起病多见于脊髓灰质炎,慢性者因部分损伤的前角细胞受病变刺激出现肉眼可识别的肌束震颤或肉眼不能分辨而仅肌电图上可见的肌纤维颤动,常见于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和脊髓空洞症等。
②前根:呈节段性分布弛缓性瘫痪,多见于髓外肿瘤压迫、脊髓膜炎症或椎骨病变,因后根常同时受累,可伴根痛和节段性感觉障碍。
③神经丛:引起单肢多数周围神经瘫痪、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臂丛上丛损伤引起三角肌、肱二头肌、肱肌和肱桡肌瘫痪,手部小肌肉不受累,三角肌区、手及前臂桡侧感觉障碍。
④周围神经:瘫痪分布与周围神经支配区一致,可伴相应区域感觉障碍,如桡神经受损导致伸腕、伸指及拇伸肌瘫痪,手背部拇指和第一、二掌骨间隙感觉缺失;多发性神经病出现对称性四肢远端弛缓性瘫痪,伴肌萎缩、手套-袜子形感觉障碍及皮肤营养障碍等。
以上是对“瘫痪早期的症状有哪些”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 A、B、C、D、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正常细胞膜外Na+浓度约为Na+浓度的
A.l倍
B.5倍
C.12倍
D.18倍
E.21倍
2.关于刺激强度与刺激时间的关系是
A 刺激强度小于基强度时,延长刺激时间即可引起组织兴奋
B.刺激强度等于基强度时,缩短刺激时间即可引起组织兴奋
C.刺激时间等于时值时,刺激强度为基础度即可引起组织兴奋
D.刺激时间小于时值时,无论刺激强度有多么的大,均不能引起组织兴奋
E.以上说法都不是
3.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零
B.无限大
C.大于正常
D.小于正常
E.等于正常
4.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钠平衡电位
B.钾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
E.锋电位与超射之差
5.用细胞内电极以阈强度刺激单根神经纤维使之兴奋,其电流方向应是
A.内向
B.外向
C.内、外向迅速交变
D.内、外向电流均可
E.内、外电流相等
6.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进人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量呈正交关系
A.Ca2+
B.Mg2+
C.Na+
D.K+
E.Cl-
7.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A.肌原纤维
B.肌小节
C.肌纤维
D.粗肌丝
E.细肌丝
8.骨骼肌收缩时释放到肌浆中的Ca2+被何处的钙泵转运
A.横管
B.肌膜
C.线粒体膜
D.肌浆网膜
E.粗面内质网
9.下述哪项不属于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A.易受各种体液因素的影响
B.不呈现骨骼肌和心肌那样的横纹
C.细肌丝结构中含有肌钙蛋白
D.肌浆网不如骨骼肌中的发达
E.细胞内未发现类似骨骼肌那样的乙线
10.50kg体重的正常人的体液量与血液量分别为
A.40L与 4L
B.30L与4L、
C.20L与 4L
D.30L与 2.5L
E.20L与 2.5L
11.大细胞贫血是由于
A.缺少铁
B.缺少铁和蛋白质
C.缺少维生素Bn和叶酸
D.缺少促红细胞生成素
E.缺少雄激素
12.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物质是
A.因子Ⅲ
B.因子Ⅶ
C.PF3
D.Ca2+
E.凝血酶原
13.血凝块回缩是由于
A.血凝块中纤维蛋白收缩
B.红细胞发生叠连而压缩
C.白细胞发生变形运动
D.血小板的收缩蛋白发生收缩
E.纤维蛋白降解
14.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上受体的类型
B 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C.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E.血浆中特异凝集层的类型
15.血型抗体主要是
A.IgG与IgA
B.IgA与lgM
C.IgG与IgM
D.IgG与 IgD
E.IgG与IgE 解剖学试题及答案--呼吸系统(二) ( 二 ) 多选题 1 开口于中鼻道的鼻旁窦有 A 上颌窦 B 额窦 C 蝶窦 D 筛窦前、中群 E 筛窦后群 2 关于肺,正确的描述是 A 肺左、右各一,位于胸腔内 B 右肺狭长,左肺粗大 C 上端尖锐称肺尖,突入颈根部 D 内侧面邻纵隔,又称纵隔面 E 左肺前缘有一明显的弧形陷凹,称心切迹 3 第 4 胸椎下缘平面是 A 上、下纵隔分界平面 B 前方正对胸骨角 C 食管与主动脉弓交叉处 D 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 E 食管第 2 狭窄处相当于该平面 4 属于壁胸膜的是 A 胸膜顶 B 膈胸膜 C 肋胸膜 D 肺胸膜 E 纵隔胸膜 5 气管 A 分颈、胸两段 B 颈段短而位置表浅 C 第 2 ~ 4 气管软骨前方有甲状腺峡 D 气管胸段位后纵隔内 E 平第 4 ~ 5 胸椎分左、右主支气管 6 构成鼻中隔的主要结构是 A 筛骨垂直板 B 犁骨 C 鼻中隔软骨 D 腭骨垂直板 E 腭骨水平板 7 肺和支气管的营养性血管有 A 支气管动脉 B 支气管静脉 C 肺动脉 D 肺静脉 E 段间静脉 8 支气管肺段是 A 由一个肺段支气管分布 B 为一个一级支气管所分布 C 由单一的细支气管通气 D 略呈圆锥形 E 在结构与功能上有相对的独立性 9 正常情况下两侧胸膜腔 A 借心包横窦相通 B 延伸到第 12 肋以下 C 是两个潜在性的腔隙 D 内含空气但比大气压低 E 全部位于腹膜腔的上方 10 关于气管的正确描述是 A 在胸廓上口处位于中线上 B 在后纵隔中分左、右主支气管 C 在近下端处斜向左侧 D 上接甲状软骨 E 后壁缺少软骨 11 关于胸膜顶的正确描述是 A 为脏胸膜的一部分 B 呈穹隆状 C 突出胸廓上口 D 在锁骨下动脉的前方 E 包被肺尖的上方 二、填 空 题 1 呼吸道包括 ( ) 、 ( ) 、 ( ) 、 ( ) 和 ( ) 。 2 上鼻甲或最上鼻甲后上方与鼻腔顶之间的凹陷部分称 (6) ,鼻旁窦中 (7) 开口于此处。 3 开口于中鼻道的鼻旁窦有 ( ) 、 ( ) 、 ( ) 、 ( ) 。 4 构成喉支架的软骨包括不成对的 ( )( ) 、 ( ) 和成对的 () 。 5 环状软骨是由 ( ) 、 ( ) 两部构成,是喉软骨中惟一呈环形的软骨,对气管起支撑作用。 6 通常所称的声带是指 ( ) 和 ( ) 以及由其覆盖的 ( ) 三者组成的结构而言。 7 喉腔内上方的一对粘膜皱襞称 ( ) 、下方的一对粘膜皱襞称 ( ) 。上、下两对粘膜皱襞将喉腔分为二者上方的 ( ) 、二者下方的 ( ) 、二者之间的 ( ) 三部。 8 气管分为颈、胸二部,在 ( ) 与第 4 胸椎骨体下缘连线的平面上分为左、右主支气管。 9 壁胸膜按其所附着的部位可分为 ( ) 、 ( ) 、 ( ) 、 ( ) 。 10 喉腔中两声襞之间的裂隙称 ( ) 。 11 气管隆嵴的高度相当于 ( ) 或 ( ) 水平。 12 吸气时,膈肌处于 ( ) 状态,此时胸腔容积 ( ) 。 13 左肺前缘锐薄,其下分有凹入的 ( ) ,再下方有向下突出的 ( ) 。 14 胸膜腔最低点为 ( ) ,临床上又称为 ( ) 。 15 胸膜下界的投影点在腋中线与 ( ) 相交,在锁骨中线与 ( ) 相交。 16 纵隔四分法,首先将其分为 ( ) 和 ( ) ,后者又被分为 ( ) 、 ( ) 和 ( ) 。 17 主支气管较左主支气管 ( ) 、 ( ) 其走向 ( ) 。 18 两侧胸膜前界返折时形成两个三角形无胸膜区,即 ( ) 和 ( ) 。 三、正误判断、改错题 1 气管上端与喉相连,向下在颈静脉切迹平面分左、右主支气管。 2 鼻前庭是鼻腔的主要部分,由骨性鼻腔内衬粘膜而成。 3 蝶窦开口与上鼻道。 4 环状软骨是喉软骨中惟一完整的软骨环,平对第 6 颈椎,是颈部重要的体表标志。 5 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6 喉腔向上通气管,向下和咽相交通。 7 声襞是喉粘膜覆盖声韧带和声带肌而成。 8 成年男性的喉结很明显,女性的喉结一般比男性略低。 9 左主支气管较垂直,而右主支气管较水平,所以气管异物易落入右主支气管。 10 两肺尖均高出锁骨外侧 1 / 3 的上方约 2 ~ 3cm 。 11 胸膜腔呈负压状态。 12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和组织的总称。它呈矢状位,并稍偏左侧。 13 上颌窦是鼻旁窦中最大的一对,此窦的开口位置低于窦底,其分泌物容易流出。 14 喉口由会厌软骨上缘、甲状软骨上缘和杓状软骨间切迹围成。 四、名词解释 1 上呼吸道 2 下呼吸道 3 鼻旁窦 (paranasal sinuses) 4 喉室 (ventricle of larynx) 5 气管隆嵴 (carina of trachea) 6 肺根 (root of lung) 7 肋膈隐窝 (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 8 纵隔 (mediastinum) 9 环甲正中韧带 10 弹性圆锥 (conus elasticus) 11 胸膜 (pleura) 12 嗅区 13 声带 (vocal flod) 五、问 答 题 1 气管异物多坠入哪侧主支气管,为什么 2 鼻旁窦有哪些,开口在什么部位 3 试述喉的软骨有哪些。 4 试述肺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5 胸廓、胸腔和胸膜腔有何不同 6 右侧胸膜腔积液穿刺宜在何处进行为什么 穿刺依次经过那些结构 7 根据上颌窦的解剖特点,分析为何临床上颌窦炎发病率高于其他鼻旁窦 8 试述喉腔的分部、喉水肿好发部位 参考答案 一、选 择 题 ( 一 ) 单选题 1 B 2 D3 D 4 B 5 D 6 C7 B 8 B 9 C 10 B 11 B12 E 13 B 14 D 15 E16 C 17 D 18 B 19 A20A 21 A 22 C 23 A</SPAN>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西医·颈椎病 31 颈椎病的病因 32 颈椎病的病理改变 33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34 临床分型 341 神经根型 342 脊髓型 343 椎动脉型 344 交感型 35 神经根型的治疗 351 非手术疗法 3511 对症止痛 3512 维生素肌内注射 352 手术治疗 4 中医·颈椎病 41 颈椎病的症状 42 颈椎病的病因病机 43 颈椎病的诊断 431 神经根型 432 椎动脉型 433 脊髓型 434 交感神经型 435 混合型 44 颈椎病的针灸治疗 45 颈椎病的艾灸治疗 451 方一 452 方二 453 分型治疗 4531 寒湿阻络 45311 症状 45312 艾灸治疗 453121 方一 453122 方二 4532 血瘀阻络 45321 症状 45322 艾灸治疗 454 对症治疗 4541 眩晕 4542 上肢麻木 455 配合中药外敷 456 病例 46 颈椎病的推拿治疗 461 症状 462 选穴 463 操作方法 464 注意事项 465 病例 47 颈椎病患者日常保健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颈椎病的穴位 2 治疗颈椎病的方剂 3 治疗颈椎病的中成药 4 颈椎病相关药物 1 拼音
jǐng zhuī bìng
2 英文参考cervical spondylos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evial spondylosi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西医·颈椎病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1])为病名[2][3],又称颈椎综合征[3],是指因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以颈肩痛,放射到头枕部或上肢,甚重者出现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以致于四肢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少数有眩晕[1]。常见的中老年人慢性疾病[4]。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及混合型,以神经根型多见。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如颈肩及上肢的麻痛、肌肉萎缩、甚至发生四肢瘫痪。有人可表现为头晕、猝倒等,是最近20多年来才逐渐得到全面认识的疾病。颈椎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多见于壮年或老年,男性多于女性。外伤与退变为本病的原因或诱发因素。一般颈椎45和颈椎56为好发部位。其症状与体征均来自:神经根受累;脊髓受压;椎动脉受压;交感神经受累。
31 颈椎病的病因颈椎病由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继发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导致邻近组织受累而引起的临床症状[4]。
颈椎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据统计在颈5~6发病者占70%,其次为颈6颈4、5及颈7胸1。
32 颈椎病的病理改变颈椎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颈椎位于头颅与胸廓之间,颈椎间盘在承重的情况下要做频繁的活动,容易受到过多的细微创伤和劳损而发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早期为颈椎间盘变性,髓核的含水量减少和纤维环的纤维肿胀、变粗,继而发生玻璃样变性,甚至破裂。颈椎间盘变性后,耐压性能及耐牵拉性能减低。当受到头颅的重力和头胸间肌肉牵拉力的作用时,变性的椎间盘可以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间盘间隙变窄、关节突重叠、错位,以及椎间孔的纵径变小。由于椎间盘的耐牵拉力变弱,当颈椎活动时,相邻椎骨之间的稳定性减小而出现椎骨间不稳,椎体间的活动度加大和使椎体有轻度滑脱,继而出现后方小关节、钩椎关节和椎板的骨质增生,黄韧带和项韧带变性,软骨化和骨化等改变。
由于颈椎间盘向四周膨隆,可将其周围组织(如前、后纵韧带)及椎体骨膜掀起,而在椎体与突出的椎间盘及被掀起的韧带组织之间形成间隙,称"韧带间盘间隙",其中有组织液积聚,再加上微细损伤所形起的出血,使这种血性液体发生机化然后钙化、骨化,于是形成了骨赘。椎体前后韧带的松弛,又使颈椎不稳定,更增加了受创伤的机会,使骨赘逐渐增大。骨赘连同膨出的纤维环,后纵韧带和由于创伤反应所引起的水肿或纤维疤痕组织,在相当于椎间盘部位形成一个突向椎管内的混合物,就可能对脊神经或脊髓产生压迫作用。钩椎关节的骨赘可从前向后突入椎间孔压迫神经根及椎动脉。椎体前缘的骨赘一般不会引起症状,但文献上也有这种前骨赘影响吞咽或造成嘶哑的报告。脊髓及神经根受压后,开始时仅为功能上的改变,如不及时减轻压力,逐渐会产生不可逆的变化。因此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图1)。
图1 颈椎骨与关节退行性病变对邻近组织的挤压
纤绀环——侧及中央部退化突出挤压神经根及脊髓
33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颈椎病的症状变化多端,因而造成了诊断上的困难。发病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年龄较轻者少见。起病缓慢,开始时并不引起注意,仅为颈部不适,有的表现为经常"落枕",经过一段时间,逐渐表现出上肢放射痛逐渐出现。上颈椎的病变可以引起枕后部痛、颈强直、头昏、耳鸣、恶心、听力障碍、视力障碍以及发作性昏迷及猝倒;中颈椎的骨赘可以产生颈3~5根性疼痛及颈后肌、椎旁肌萎缩,膈肌亦可受累;下颈椎的病变可产生颈后、上背、肩胛区及胸前区的疼痛以及颈5~胸,的神经根性疼痛。中下颈椎的病变可压迫脊髓,产生瘫痪。
Semmes及Murphy在手术中曾 后纵韧带或纤维环均可引起肩胛内侧、枕后及胸前区的疼痛,有人在手术时将普鲁卡因封闭神经根后并将其拉开,压迫突出物上的后纵韧带,也会引起肩胛骨内缘、肩部、枕部、颈部及胸前壁的疼痛。如果没有纤维环及后纵韧带的破裂,则疼痛较轻及较模糊,这说明这些症状与神经根无关。
34 临床分型为叙述方便起见,将颈椎病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及交感型。然而在临床上常可见到各型症状和体征彼此掺杂的混合型。
341 神经根型神经根型是发生在颈椎后外方的突出物 或压迫颈脊神经根所致,发病率最高,约占颈椎病的60%。
颈枕部及颈肩部有阵发性或持续性隐痛或剧痛。沿受累颈脊神经的行走方向有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或有触电样或针刺样麻感,当颈部活动或腹压增加时,症状加重。同时上肢感到发沉及无力等现象。颈部有不同程度的僵硬或痛性斜颈畸形、肌肉紧张、活动受限。受累颈脊神经在其相应横突下方出口处及棘突旁有压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又名后颈试验)阳性(图1)。此外,受累神经支配区皮肤有感觉障碍,肌肉萎缩及肌腱反射改变(图2)。
图1 颈椎病与临床检查
(1)臂从神经牵拉试验;(2)颈后伸压颈试验;(3)偏头压颈试验
图2 颈神经节段在皮肤上的分布
上:前面 下:背面
342 脊髓型这是因突出物压迫脊髓所致,临床表现为脊髓受压,有不同程度的四肢瘫痪表现,约占10~15%。本型症状亦较复杂,主要为肢体麻木、酸胀、烧灼感、发僵、无力等症状,且多发生于下肢,然后发展至上肢;但也有先发生于一侧上肢或下肢。此外尚可有头痛、头昏或大小便异常等症状。
①脊髓单侧受压:可以出现典型的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équard Syndrme)。
②脊髓双侧受压:早期症状有以感觉障碍为主者,也有以运动障碍为主者,以后者为多。后期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运动神经元或神经束损害的痉挛性瘫痪,如肢体不灵活,步态笨拙,走路不稳,甚至卧床不起,小便不能自解。体格检查可发现四肢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如Hoffmann,Babinski等征阳性,踝阵挛及髌阵挛阳性。感觉障碍平面往往与病变节段不相符并缺乏规律性。此外 胸腰部束带感亦是常有的主诉。
表1 颈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
神经根 椎间盘 症状 肌力及反射变化 颈3 颈2~3 颈背部皮肤麻木感,耳廓部及乳突的疼痛,枕大神经有压痛 临床不能发现,除非作肌电图 颈4 颈3~4 颈背部麻木感,疼痛沿提肩胛肌放射,有时可放射至前胸 无发现,除非做肌电图 颈5 颈4~5 疼痛沿颈侧方放射至肩部,三角肌上部麻木(腋神经分布区)有时上臂外侧及前臂桡侧亦有,但手部无影响 上肢及肩伸无力,特别在90°以上,三角肌萎缩,无反射变化 颈6 颈5~6 疼痛放射至上臂及前臂的外侧,常到拇指及示指。拇指尖或手背第一背侧骨向肌处麻木感 肱二头肌无力,肱二头肌反射降低 颈7 颈6~7 疼痛放射至前臂中段,中指,但示环指亦常有疼痛,肩胛骨内缘及胸大肌有压痛 肱三头肌无力,肱三头肌反射降低,伸腕及伸指力有减退 颈8 颈7胸1 疼痛放射至前臂内侧、环小指及环指中段有麻木感,但很少在腕关节以上 肱三头肌及手小肌肉无力,无反射改变 343 椎动脉型这是突出物压迫了椎动脉所致,可因①椎间盘侧方的骨赘,②Zygapophyseal关节前方的骨赘,③后关节不稳定半脱位亦可以是因颈交感神经受 而发生反射性的动脉痉挛所致,约占颈椎病人的10~15%。单纯的受压可能并不引起症状,需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有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每于头后伸或转动头部到某一方位时出现,而当头部转离该方位时症状消失。于转动头部时,病人突然感到肢体无力而摔倒,摔倒时神志多半清醒,病人常可以总结出发作的 。脑干症状包括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持物落地,对侧肢体轻瘫等。此外尚有声嘶、失音、吞咽困难、眼肌瘫痪、视物不清、视野狭窄、复视及Horner综合征等(图3)。
图3 椎动脉因椎间盘突出而受压
344 交感型是颈脊神经根、脊膜、小关节囊上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 所致。症状有头昏、游走性头痛、视物模糊、听力改变,吞咽困难、心律失常及出汗障碍等。也有人认为是由于椎动脉壁上的神经受 所致,亦可以是椎动脉的间歇性血流改变, 了动脉周围的神经所致。此型诊断困难,往往需经治疗试验成功后才能作出诊断。
35 神经根型的治疗治疗措施包括手术疗法与非手术疗法两种。
351 非手术疗法对颈椎病的治疗,主要是非手术疗法。对于轻型的病例,只要适当休息,用一些消炎止痛药物如消炎痛、炎痛喜康等即可减轻症状,再辅以针灸、理疗等可以得到良好的疗效。为限制颈部活动,可以佩带颈圈。一般症状在2周~1月内可以缓解。如果症状仍明显,则应进行牵引治疗。
除脊髓型颈椎病外,可以牵引治疗[4]。
颈部牵引是颈椎病非手术疗法的主要手段,牵引的目的是使颈椎间隙得到拉开,减少突出物所起的压迫作用。但实际上牵引的作用主要还是使颈部得到休息及解除颈肌的痉挛。
牵引有坐位牵引及卧位牵引两种(图1,2)。坐位牵引时,病人坐在橙子上,用四头带固定住下颌及枕部,向上垂直牵引,以体重作为反牵引力,重量可达10~20kg,每次1~ 2小时,每日1~2次,视病人的反应而增加或减少牵引时间及重量,1月为一疗程。卧床牵引时病人仰卧于床上,头部床脚抬高,用四头带与身体纵轴呈30°角方向牵引,重量为3kg,每牵引2小时休息1小时,可1日多次。1月为一疗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大多数均可通过牵引得到治愈。牵引疗程结束,症状缓解或减轻,仍需应用颈圈固定。
图1 布带颈牵引
图2 颈椎牵引的安装
颈椎病不宜用推拿及手法治疗。如需推拿,则手法宜轻柔,切忌进行强力旋转手法。因为患者的颈椎不稳定,强力的手法可致颈椎半脱位或脱位甚至造成四肢瘫痪。
3511 对症止痛双氯芬酸钠(25mg,一日3次)、对乙酰氨基酚(03~06g,一日3次)、布洛芬(02g,一日3次)、吲哚美辛(50mg,一日1次,直肠给药)等[4]。
3512 维生素肌内注射维生素B1(10mg,一日3次)、维生素B12(500μg,肌内注射,一日1次)[4]。
352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脊髓型颈椎病可行手术治疗[4]。
如诊断明确,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有脊髓压迫症者应进行手术。在过去,均做后路椎板切除减压,但由于减压作用小疗效不佳,故有人从后路切除椎板后拉开脊髓摘除突出物,但牵拉脊髓常使症状加重,甚至造成不可恢复的截瘫。60年代起,开始进行前路椎间盘切除及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取得良好的结果。经前路手术不但可以切除突出物,而且使椎体融合后可减少复发,原有的骨赘也会逐步吸收。手术方法是病人仰卧、肩部垫枕、颈左侧或右侧横切口于胸锁乳突肌内侧颈动脉与甲状腺之间直达椎体,用针刺入应切除的椎间盘,并拍床旁片定位,用骨刀、鉆头或环锯将椎间盘及其上下一部分椎体切除,一直要看到后纵韧带或硬膜,再用咬骨钳或刮匙将后缘的骨赘尽量清除,然后取髂骨做椎体间植骨,手术后用颈圈或石膏固定,一般需2~3月,手术可于颈丛阻滞或针麻下进行,病人清醒因而不易造成神经根或脊髓损伤(图3)。
图3 颈椎病的前入路切口示意图
4 中医·颈椎病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部长期劳损,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发生病理改变或骨质增生等,导致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及交感神经受到压迫或 而引起的一组复杂的症候群[5]。多因风寒、外伤、劳损等因素造成,一般出现颈僵,活动受限,一侧或两侧颈、肩、臂出现放射性疼痛,头痛头晕,肩、臂、指麻木,胸闷心悸等症状[5]。
颈椎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本病发病率较高,并且发病年龄也较前年轻化(30岁左右),除脊髓型外,其他各型预后良好。
41 颈椎病的症状颈椎病呈慢性发病,多数患者渐渐感到肩、臂、手的疼痛、麻木,头痛头晕,颈部僵硬,甚至握力减弱,肌肉萎缩,也可出现下肢无力或二便失常。颈肩或上肢活动功能受限,病变棘突及患侧肩胛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扪及条索状硬结。[6]
神经根型:颈项疼痛,向上可牵掣枕部及后脑,向下牵掣至肩背及向上肢放射,肌力减弱,手指麻木,持物无力[6]。
脊髓型:40岁以上出现肢体僵硬麻木,进行性无力。本型的特点是颈项部疼痛和活动障碍很轻微,甚至没有颈项部症状,下肢症状的出现早于上肢[6]。
椎动脉型:颈肩痛或枕区痛,头痛,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及视物模糊等,有时可出现肢体感觉障碍,持物不稳及猝然晕倒,往往因头部转动而发作,改变为正常位时迅速好转,少数病例可出现一侧瞳孔散大或假性心绞痛等症状[6]。
交感神经型:枕部痛涉及头痛或偏头痛,眼窝胀痛,流泪,视物模糊,心悸及心前区痛,胸闷,肢体发凉,皮肤温度下降,局部多汗或少汗等[6]。
混合型:临床上出现两型或两型以上症状者,为混合型[6]。
42 颈椎病的病因病机颈椎病多因风寒、外伤、劳损等因素造成[7]。
颈椎病多因外感风寒,或长时间某种固定姿势,致气血运行受阻,筋肉失养而发病[6]。
颈椎病多因颈椎骨、椎间盘及其周围纤维结构的损害使颈椎间隙变窄、关节囊松弛、内平衡失调所致[3]。
43 颈椎病的诊断 431 神经根型神经根型诊断要点:
①一侧或双侧手臂麻木无力,伴颈部活动受限[3]。颈肩疼痛,上肢有放射痛,手指麻木或痛觉过敏,活动受限[4]。
②皮肤感觉降低呈节段性分布[3]。颈僵硬,活动受限,颈后压痛,患肢前臂、手指感觉障碍[4]。
③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臂上牵挂试验阳性[3]。神经根牵拉试验、压头试验可呈阳性[4]。
④颈椎X线摄片,可见椎间隙变窄,椎骨有骨质增生,有时颈椎生理曲线变直,项韧带钙化等[3]。X线检查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孔变窄等[4]。
432 椎动脉型①有持续性头痛、头昏、耳鸣等症状,颈部旋转和后伸时出现一过性的眩晕、恶心、呕吐,甚至突然昏倒[3]。
②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3]。
③颈椎X线检查同上[3]。
433 脊髓型①四肢麻木无力,逐渐出现行走困难及大小便失禁,有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肌肉萎缩,肌力差等体征[3]。
②膝、踝反射及 反射减弱或消失[3]。
③颈椎X线摄片检查,椎骨有明显的骨刺或关节移位[3]。
④腰椎穿刺,奎氏试验可呈阳性[3]。
434 交感神经型①常有颈椎病神经根型的症状及阳性体征[3]。
②有反射 感神经的 症状,如视力模糊、瞳孔散大、心动过速或心律不齐,同侧面部充血、出汗[3]。
435 混合型混合型即有颈椎病的两种类型以上症状[3]。
44 颈椎病的针灸治疗取颈部夹脊穴、风池、百劳、风门、肩井、肩髃、肩贞、列缺、合谷、外关、中渚等穴,针刺采用中等 的平补平泻手法[3]。并根据症状加减一些穴位[3]。可配合电针、刺络拔罐、穴位注射、牵引等法治疗[3]。
另外,在应用针刺治疗的同时,应嘱患者配合功能锻炼[3]。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45 颈椎病的艾灸治疗灸疗对轻度颈椎病的效果较好;当病情很严重时,应配合牵引、推拿、针刺治疗。对于颈椎病逐渐加重者,应及时到医院治疗[6]。
451 方一[6]
取穴:颈夹脊、风池穴。
配穴:手指麻木者加合谷穴;头晕头痛者加百会、太阳、后溪穴;多汗者加复溜、肺俞穴。
灸法:采用温灸器灸法,每穴灸3~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452 方二[6]
取穴:颈夹脊、风池、肩井大椎、阿是穴。
灸法:可以用艾条温和灸,每次每穴灸5~10分钟,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也可以用艾柱隔姜灸,取黄豆大小的艾柱每穴灸5~7分钟,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也可以采用温灸器灸,点燃艾绒在颈部来回熨烫,直至施灸部位发红为止,每天1~2次,每次约30分钟,7天为1疗程。
453 分型治疗根据临床症状偏盛轻重不同分为寒湿阻络、血瘀阻络两型。
4531 寒湿阻络 45311 症状头痛、后枕部疼痛,颈项强硬,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背与手指麻木酸痛,或头痛牵涉至上背痛,颈肩部畏寒喜热,颈椎旁有时可以触及肿胀结节,舌淡,苔白,脉弦紧。
45312 艾灸治疗 453121 方一选穴:风池、大椎、风门、肩中俞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灸至穴位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灸后配合颈部 ,10次为1个疗程,平时可以保健施灸以放松颈部肌肉,改善血液循环。
453122 方二选穴:阿是穴、风池、关元、肺俞
灸法:艾条雀啄灸,每穴10~15分钟,灸至穴位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平时可以不拘时间保健施灸。
4532 血瘀阻络 45321 症状头昏,眩晕,倦怠乏力,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视物模糊,食欲不振,面色无华,或伴有胸闷心悸,舌暗,可见瘀点,苔白,脉弦涩。
45322 艾灸治疗选穴:阿是穴、百会、风池、肩中俞、膈俞
灸法:艾条温和灸或用艾条雀啄灸,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平时可间隔数天保健施灸。
454 对症治疗颈椎病常伴有眩晕、上肢麻木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
4541 眩晕选穴:翳风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穴位温热红晕为度,每日1次。
4542 上肢麻木选穴:肩井
灸法: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以穴位温热红晕为度,每日1次。
455 配合中药外敷可配合中药外敷或热敷颈部,以 局部血液循环,放松颈部。
456 病例袁某,女61岁。主诉:右颈肩部疼痛1月佘。颈椎张口正侧位双斜位X线片显示:C4颈椎滑脱。片中患椎向后滑脱约2毫米,同时椎间隙变窄,环齿关节间隙不均匀,左侧比右侧窄2毫米。曾做过针灸、推拿、牵引治疗等,治疗后疼痛减轻。但近日疼痛复发,遂来诊,检查:其颈椎滑脱已复位,但颈部肌肉僵硬,活动受限,第4颈椎横突处有压痛。遂予针灸治疗,取阿是穴、风池、肩中俞、肩井、肺俞,治疗1次后颈项疼痛、僵硬大为减轻,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嘱其平时颈部劳累时灸阿是穴、风池、肩井等穴。
46 颈椎病的推拿治疗 461 症状头痛,后枕部疼痛,颈项强硬,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背与手指麻木酸痛,或头痛牵涉至上背痛,颈肩部畏寒喜热,颈椎旁有时可以触及肿胀结节,舌淡,苔白,脉弦紧[5]。
462 选穴风池、风府、肩井、天宗、曲池、手三里、小海、合谷[5]。
463 操作方法(1)患者取坐位,医者立于其后,用拇指指腹与中指指腹同时按揉风池穴1分钟,从风池穴起至颈根部,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对称用力拿捏颈项两旁的软组织由上而下操作5分钟左右[5]。随后用左右结构:㨰法放松患者颈肩部、手背部及上肢的肌肉5分钟左右[5]。
(2)做颈项部拔伸法,医者两前臂尺侧放于患者肩部并向下用力,双手拇指顶按在风池穴上方,其余4指及手掌托住下颌部,嘱患者身体下沉,术者双手向上用力,前臂用手同时向相反方向用力,把颈牵开,边牵引边使头颈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5]。
(3)提拿患者两侧肩井并拿揉患肢,以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为主,用多指横拔腋下臂丛神经分支,使患者手指有串麻感为宜[5]。
(4)牵抖患侧上肢2~3次,最后拍打肩背部和上肢,使患者有轻 为宜[5]。
464 注意事项(1)对颈椎病的推拿治疗,尤其在做被动运动时,动作应缓慢,切忌暴力、蛮力和动作过大,以免发生意外[5]。
(2)治疗后,可选用一宽硬领围置于颈项部,用以固定颈椎,并要注意保暖[5]。
(3)本病可以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重量约3~5kg,每次20~30分钟[5]。
(4)对脊髓型颈椎病,推拿治疗效果不佳,或有进行性加重趋势,应考虑综合治疗[5]。
465 病例李某某,男,39岁,教师。患者右侧上肢有放射性疼痛且伴无名指和小指麻木6个月。临床检查:右侧颈肌僵硬,并可触及条索状结节,颈5、颈6、颈7椎旁压痛(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椎间孔压缩试验阳性,颈拔伸试验阳性。X线片检查正位片示颈5、颈6,颈6、颈7,颈7胸1的椎间隙变窄,侧位片示颈椎下段生理弯曲消失,并有轻度反张,颈5、颈6、颈7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形成。经过推拿手法治疗8次之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15次治疗之后临床症状消失,又巩固治疗5次之后,嘱其拍X线片复查,正位片示颈5、颈6,颈6、颈7,颈7胸1椎间隙和其余各椎体间隙等宽,侧位片示颈椎下段生理弯曲恢复正常。另嘱其愈后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经常活动颈项部肌肉和韧带。半年后随访无复发。[5]
47 颈椎病患者日常保健(1)低头位工作不宜太久,避免不正常的工作 [5]。
(2)避免头顶、手持重物[5]。
(3)睡眠时枕头不宜过高、过低、过硬。最好另用一只小枕头,垫放在颈项部[5]。
(4)平时注意保护颈部,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每工作1小时休息10分钟,或者做颈部保健操、 以放松颈部肌肉[7]。
(5)颈椎病急性期应平卧在床上休息,即使工作,也要用高围领限制颈部的活动[6]。
5脊神经支配的肌肉:1、支配头运动肌2、支配膈肌,斜方肌3、支配三角肌,肱二头肌4、支配腕伸肌
5、支配髂腰肌6、支配股四头肌7、支配胫前肌8、支配拇长伸肌9、支配腓肠肌脊神经连接于脊髓,分布在躯干、腹侧面和四肢的肌肉中,主管颈部以下的感觉和运动。脊神经由脊髓发出,主要支配身体和四肢的感觉、运动和反射。赤称脊髓神经,由脊髓发出的成对神经。人体共有31对,其中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每一对脊神经由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成。
前根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及侧角的交感神经元或副交感神经元的轴突组成。纤维随脊神经分布到骨骼肌、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支配控制肌肉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后根上有脊神经节,是传入神经元细胞体聚集而成,后根由感觉神经元的轴突组成,其末梢分布全身各处,能感受各种刺激。
脊神经是混合神经,典型的脊神经含有四种纤维成分:躯体运动、躯体感觉、内脏运动、内脏感觉纤维。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即刻分为前支、后支,每支内均含传入、传出纤维。后支一般细小,分布于脊柱附近较小区域内的皮肤和肌肉。前支粗大,分布到颈部以下其余各部位的皮肤和肌肉。
其中除第2~11对胸神经前支沿肋间分布外,其余神经的前支都先交织成丛,再由此丛发出分支分布于所支配的区域。这些脊神经分别形成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而且均左右成对。
扩展资料:
位于颈部,共有8对。第1~7对颈神经在相应颈椎椎弓上方的椎间孔出椎管;第8对颈神经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的椎间孔出椎管。颈神经的前支在颈部组成颈丛和臂丛。第1~4颈神经的前支组成颈丛,第5~8颈神经的前支组成臂丛。颈神经的后支较相应的前支较粗大,为感觉性转入纤维,前支为运动纤维。经椎骨横突之间向后穿行。颈神经的分布,按照脊髓节段,呈节段性分布。颈丛神经分布于胸锁乳突肌、膈肌、胸膜及枕部、耳廓、颈前区和肩部的皮肤;臂丛神经分布于上臂的肌肉和皮肤;后支分布于枕、项、背部的肌肉和皮肤。第1、2颈神经根离开脊髓后并不通过椎间孔,而直接沿椎体进入分布区。因此第1、2神经根容易遭受直接外伤,但不存在受椎间孔压迫的可能性。-脊神经
什么叫偏瘫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
急性脑血管病人为什么会发生偏瘫呢主要是大脑半球皮层运动中枢受损的缘故。从人的大脑半球分工来讲,右侧大脑半球通过运动中枢管理着左侧肢体运动;左侧大脑半球,通过运动神经管理着右侧肢体运动。任何一侧发生病变,都会导致对侧偏瘫。两侧大脑半球最易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内囊。因为这里主要是由一个叫豆纹动脉的小血管供应血液,而豆纹动脉是从大脑中动脉垂直分出的,管径小,压力大,受血流冲击时,容易破裂出血。所以,又叫做出血动脉。是发生脑出血的好发部位,但当血压下降,血流缓慢时,又容易发生血栓形成。而内囊区神经纤维排列很紧密,上行和下行的纤维都从此处穿过,一旦受损,便产生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即所谓“三偏征”。
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全瘫:肌力0~1 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
瘫痪是指随意动作的减退或消失,临床上将瘫痪分为功能性瘫痪和器质性瘫痪两类。前者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器质性瘫痪按照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分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肌病瘫痪。
正常随意运动的完成,除了通过上运动神经无与下运动神经元实现外,还需要正常的肌肉和神经肌传导。上运动神经元起源于大脑额叶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其轴突组成皮质延髓束与皮质脊髓束,上运动神经元与纤维束临床称为上运动神经单位。纤维束经放射冠丙束、中脑大脑脚、桥脑、延髓而进入脊髓、分别终止于脑干的颅神经运动核与各节段脊髓的前角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位于颅神经运动核与脊髓前角细胞,其轴突经颅神经运动根或脊髓前根、周围神经而到达所支配的肌肉。从颅神经运动核与脊髓前角细胞经肌肉接头,临床上称为下运动神经单位。凡上或下运动神经单位病变均可导致瘫痪。
肌病性瘫痪可分两类,肌肉本身的病变引起的瘫痪叫肌肉原性瘫痪,神经和肌肉接点部位病变引起的瘫痪叫神经肌肉接点性瘫痪。其病因与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自身免疫因素密切相关。目前认为,一部分周围性麻痹是由于酶代谢障碍而引起细胞外液中钾离子异常转移的结果。
瘫痪的类型取决于损害的结构,同一结构的损害不论其病因如何,所引起的瘫痪表现是一样的。但肢体瘫痪可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类型的瘫痪。
一、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upper motor nearon paralysis
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亦称中枢性瘫痪,是由皮层运动投射区和上运动神经元径路(皮层脊骨髓束和皮层脑干束)损害而引起。因瘫痪肌的肌张力增高,故又称痉挛性瘫痪或硬瘫。因为纤维束的纤维和细胞排列得相当紧密,故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多为广泛性的,波及整个肢体或身体的一侧。
病因和机理 凡皮层运动投射区和上运动神经元径路受到病变的损害,均可引起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常见的病因有颅脑外伤、肿瘤、炎症、脑血管病、变性、中毒、以及内科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血卟啉病、大红细胞性贫血及维生素B12缺乏等。
临床表现 同于病变损害的部位不同,在临床上可产生不同类型的瘫痪,如单瘫、偏瘫、截瘫、四肢瘫等,尽管瘫痪的表现不同,但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特点,即瘫痪肌肉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出现所谓连带(联合)运动和病理反射,瘫痪肌肉不萎缩,电测验无变性反应。
鉴别诊断
(一)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ksTIA) 是指一时性脑缺血引起的一种短暂而局限的脑功能丧失。其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特点是症状突起又迅速消失,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并在24小时内缓解,不留任何后遗症,可反复发作。
(二)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 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出现典型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患者有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史,以55岁以上中老年人居多,多在动态和用力状态下发病。出现前数小时至数日常有头痛、眩晕及意识混浊的先兆症状。起病急,进展快,常出现意识障碍、偏瘫、早期呕吐和其他神经系统局灶症状。脑脊液压力增高,80%脑脊液中混有血液,50%患者呈血性外观,CT检查可见颅内血肿高密度阴影。
(三)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obosis) 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常于安静状态下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症状和体征,25%患者有TIA病史。起病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发展,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出现于动脉炎、血液病等。一般发病后12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障碍。脑脊液检查正常,脑部CT或MRI检查可显增示梗塞位置和范围。脑血管造影可显示病变动脉狭窄或闭塞。
(四)脑栓塞(cerebral embolism) 是指来自身体各部的栓子,经颈动脉和椎动脉进入颅内,阻塞脑血管,引起脑功能障碍。其特点是有栓子来源的原发病,如风湿性心瓣膜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心肌梗塞、心房纤颤等。起病急骤,多无前驱症状,症状于几秒钟或几分钟达高峰。神志多清楚或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局灶性症状明显,多表现为颈内动脉受累症状。脑脊液无明显变化,CT检查见与动脉分布一致的低密度区,脑血管造影可见血管闭塞。
(五)脑肿瘤(intracranial tumor) 大脑皮质运动区肿瘤可引起对侧肢体局限性癫痫作和不同程度的瘫痪,额叶、顶叶与颞叶肿瘤有时也可呈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表现,脑干肿瘤常引起交叉性瘫痪。多数起病缓慢、有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的“三主征”以及肿瘤所在部位的局部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增高,细胞数正常。但颅内压增高者禁忌腰穿,以免并发脑疝。CT和MRI检查可以确诊。
(六)急性脊髓炎(acute mgelitis) 多见于青壮年,起病急骤,有一般感染及脊髓横贯性损害的症状和体征,脑脊液中蛋白及细胞增加。肢体瘫痪先呈驰缓性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病理反射(脊髓休克现象)。数周后脊髓休克现象逐渐减退,肌张力与腱反射恢复增高,并出现病理反射。大小便潴留变为失禁,出现反射性排尿。
(七)脊髓蛛网膜炎(spinal arachnoiditis) 起病可急可缓,可因感染、外伤、药物鞘内注射,脊髓或脊椎病变等继发。可先有发热或感冒等症状,随后出现神经根性疼痛与脊髓压迫症状,表现为截瘫或四肢瘫,同时有感障碍与括约肌功能障碍。本病常有特征性的多个病灶的表现;病程较长;病情可起伏不定,时有缓解与复发。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增多,白细胞增多或正常。脊髓碘油造影可显示部分或完全阻塞。
(八)脊髓与椎管内肿瘤 髓外肿瘤早期症状是神经根性疼痛,可因咳嗽、大便和用力而加剧。随着疾病进展出现脊髓受压症状,下肢远端发麻、感觉异常,逐渐向上发展而达到病变平面,同时出现截瘫或四肢瘫。髓内肿瘤疼痛症状少见,常产生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和早期大小便失禁。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增高,可呈蛋白一细胞分离。椎管有阻塞现象。脊髓X线摄片、脊髓碘油造影和CT检查有助于诊断。
(九)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e lateral slerosis) 本病突出的病理现象是皮质延髓束与皮质脊髓束的变性,脊髓前角细胞的丧失,以及脑干运动神经核的损害。临床上常以一侧局部小肌肉萎缩、无力开始,逐渐波及对侧,并向上蔓延至前臂、上臂与肩带肌肉,二上肢肌力减退,受累肌群常有明显的肌束颤动。随着上肢肌萎缩进展,下肢逐渐出现肌力减退、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与锥体束征。后期常出现进行性延髓麻痹症状。
(十)脊髓空洞症(syringomgelia) 当空洞累及锥体束时,出现受累脊髓节段以下的肢体无力,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其瘫痪多数两侧不对称。并有半马褂,马褂样分离性感觉障碍,即痛温觉消失,触觉及深感觉相对正常。脊髓碘油造影可见脊髓病变部位脊髓肿胀,CT或MRI检查明确显示病变脊髓肿胀,脊髓内有条形束腔。
(十一)散发性脑炎(sporadic encephalitis) 是神经科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当椎体束损害时则出现偏瘫或两侧肢体的阳性锥体束征等。但本病有病前感染史,有弥漫性脑实质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脑脊液正常或轻度炎性改变,脑电图弥漫性异常,头颅CT可见脑实质内散在片状或块状低密度阴影,头颅MRI检查可见大块水肿区和软化灶。
二、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lower motor nearon paralysis
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亦称周围性瘫痪。是脊髓前角细胞(或脑神经运动核细胞)、脊髓前根、脊周围神经和脑周围神经的运动纤维受损的结果。
病因 引起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常见病因有:周围神经损伤,如撕裂伤、挫伤、压迫、臂丛的外伤、电击伤、放射损伤、烧伤等;中毒性损伤,包括药物、有机物、无机物、细菌毒素等;周围神经炎,包括感染性,感染后和变态反应性病变,结缔组织病和结节性周围神经病等;代谢疾病中的周围神经病;恶性疾病中的周围神经病;周围神经肿瘤,原发性与遗传有关的周围神经病等。
临床表现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临床特点为肌张力减低(故又称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及电测验有变性反应,各个部位病变的特点是:
1脊髓前角细胞病变:局限于前角细胞的病变引起弛缓性瘫痪,没有感觉障碍,瘫痪分布呈节段型,如颈髓前角损害引起三角肌的瘫痪和萎缩。
2前根病变:瘫痪分布亦呈节段型,因后根常同时受侵犯而出现根性疼痛和节段型感觉障碍。
3神经丛病变:损害常引起一个肢体的多数周围神经的瘫痪和感觉障碍。
4周围神经病变:瘫痪及感觉障碍的分布与每个周围神经支配关系相一致。
鉴别诊断
(一)急性脊髓灰质炎(acute poliogmyelitis) 起病多有发热、咽痛、纳呆、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症状。一般在发病第3~5天,热退后出现肢体瘫痪。瘫痪多见于一则下肢,亦有双侧下肢或四肢受累,呈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肌张力松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感觉存在。脑脊液中细胞数增多,蛋白含量轻度增高。
(二)急性感染多发性神经炎(acute infectious polyneuritis)又称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或格林一巴利(Guillain-Barre)综合征。病前1~3周内常非特异感染史。呈急性起病,先有下肢肌力减退,很快向上发展,于1~2日内出现四肢瘫。瘫痪呈弛缓性,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有按压痛。远端肌肉萎缩,无明显感觉障碍。常伴有颅神经损害,以一侧或双侧面神经损害多见。严重者可有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延髓麻痹的症状,并可有呼吸肌麻痹。脑脊液呈蛋白增高而细胞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三)臂丛神经炎(brachial plexus nearyitis) 急性起病,上肢疼痛为本病的特点,首先在颈根及锁骨上部,以后迅速扩展到肩后部、臂及手,疼痛开始为间歇性,以后转为持续性。多在1~2周内消失。受累的上肢肌力减弱,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手和手指的浅感觉减退,肌肉萎缩不明显。查体时可见神经干有压痛,其特征是:上臂丛受损主要表现为上臂瘫痪,手及手指肌功能正常;下臂丛受损主要表现为上肢远端瘫痪,手部各小肌萎缩呈“鹰爪手”,前臂与手的尺侧感觉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肌电图有失神经电位,运动单位减少,多相电位增多,时程延长。
(四)多发性神经炎(polyneuritis) 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怀末稍型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植物神经障碍。其瘫痪的特点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依神经受累的轻重,可为轻瘫至全瘫。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踝反射的减低常较膝反射为早。肌肉可出现萎缩,其特点是远端重于近端。肌萎缩下肢以胫前肌,腓骨肌,上肢以骨间肌,蚓状肌,大、小鱼际肌为明显,可出现手、足下垂,行走进可呈跨阈步态。
(五)桡神经麻痹 桡神经麻痹的主要表现是腕、手指及拇指不能伸直外展,即腕下垂,拇指和第一、二掌骨间隙背面感觉减退或消失。按损伤部位不同,出现不同影响,腋部损伤时除腕下垂外,因肱三头肌瘫痪而肘关节不能伸,因肱桡肌瘫痪而前臂呈旋前位不能屈曲肘关节,如在肱骨中1/3损伤时,则肱三头肌功能良好。当损伤在肱骨下端或臂1/3时,肱桡肌、旋后肌、伸桡肌功能保存,前臂中1/3以下损伤时,仅有伸指功能丧失,而无腕下垂。如损伤在腕关节,则可发生运动障碍的症状。
(六)尺神经麻痹(palsy of ulnar nerve) 尺神经麻痹时,手指桡侧偏斜,向尺侧外展减弱及小指的运动障碍,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萎缩。手掌及手背的尺侧及整个小指和环指的尺侧半部感觉障碍。
(七)腕管综合症(caypal tunnel syndrome) 可因骨折、外伤或腕部横韧带增厚压迫正中神经引起。主要表现为手指屈出功能减弱,拇指、食指不能弯曲,拇指不能作对掌动作,大鱼际肌明显萎缩。第1~3指与第4指的一半、手掌桡侧感觉障碍。有局部皮肤干燥、变冷、指甲变脆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八)腓总神经麻痹(paralysis of common peroneal nerve)受伤后产生腓骨肌及胫骨前肌群的瘫痪。表现为足下垂,足和足践不能背屈,用足跟行走困难。步行时,举高足,当足落地时足尖下垂后整个足底着地,类似鸡的步态,称为跨阈步态。小腿前外侧和足背感觉障碍。
三、肌病瘫痪
myopathic paralysis
横纹肌由许多纵向并列的肌纤维即肌细胞聚集而成。神经系统通过前角细胞轴突的神经终末到每个肌纤维膜上的特殊结构—运动终板,并形成突触。突触由运动神经末稍和运动终板组成。运动神经末梢内有线粒体及许多突触小泡,小泡内含有乙酰胆碱(Ach)。运动神经末梢的末端为一膜性结构,称为突触前膜,当运动神经兴奋时,突触小泡内的乙酰胆碱经此膜破入突触间腔。突触间腔的后部为运动终板的后膜,乙酰胆碱能引起该膜内内子平衡的改变(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而肌肉收缩。随即乙酰胆碱酯酶分解而该膜内外有离子又复平衡(复极化),肌肉转为松弛。在神经—肌肉联接点或肌肉本身发生障碍时即导致肌病。
病因和机理 按其发病机理可涉及上述正常肌肉收缩的不同环节:突触前膜病变所引起的Ach合成或释放减少,可见于肉毒中毒、高镁血症和癌性类肌无力综合征。突触间隙中胆碱酯酶的活性受到过强抑制,而致Ach的作用过度延长,可使神经—肌肉兴奋传递的去极化延长,阻断复极化和再兴奋的接受,如有机磷中毒。突触后膜的病变,包括由各种机制所致的Ach受体数目减少(如重症肌无力)和Ach受体对Ach的不敏感,如见于应用美洲箭毒素多粘糖素、粘菌素、新霉素、链霉素和卡那霉素等。肌细胞膜的通透异常,使终板电位暂时不能发生,如周期性瘫痪。肌细胞内即供应系统病变,如某些糖原累积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性肌病,溶酶体肌症等,可使肌质网内钙离子转运不良而致肌肉松弛时间延长。肌肉本身病变如肌营养不良症、肌纤维炎症、肌原纤维结构破坏、断裂、变性,可使肌肉收缩能力降低。
临床表现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乙酰胆碱形成减少或分泌障碍,或其受体减少,胆碱酰酶受抑制或运动终板的损害,以及肌细胞内外离子分布的异常,都可引起瘫痪。但一般都是暂时性的,其瘫痪程度可时有变化,象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一样可有肌张力及腱反射减低或消失,但一般无肌萎缩及肌束颤动,也没有病理反射及感觉障碍。肌肉疾病所致的瘫痪,常不按神经分布范围。有肌肉萎缩、肌萎缩重于瘫痪,以近端损害较严重,可有肌张力和腱反射的减低。此外,各种肌炎还有疼痛及压痛,但无感觉减退或消失,也无病理反射。
鉴别诊断
(一)周期性瘫痪(periodic paralysis)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松弛性瘫痪为特征的疾病。起病较急,常于清晨或半夜发生,双侧或四肢软瘫,两侧对称,近端重于远端。瘫痪肢体肌张力减低,肌腱反射降低或消失,肌肉饱满而坚实,电刺激不起反应,感觉正常,如膈肌、肋间肌受累,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结。如心肌受累,出现心律紊乱,心电图可有低钾改变。发作时大都伴有血清钾含量变化。按血钾改变情况区分为低钾性、高钾性和正常血钾性周期瘫痪,以低血钾性为最多见。
(二)重症肌无力(myadthenia gravis)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全身或局部骨骼肌极易疲劳,短期收缩后肌力减退,休息后即可恢复。眼外肌无力最为常邮,以眼睑下垂为最多见,伴斜视、复视、闭目无力等。如吞咽肌与咀嚼肌受累,则出现沮嚼吞咽困难。肢体肌肉较少受累,上肢常先于下肢,近端重于远端。症状在傍晚或劳累后加重,早晨和休息后减轻。病程具有缓解与复发倾向。呼吸肌与膈肌受累可引起呼吸困难、紫绀、心率加速,严重时可昏迷以至死亡,称为重症肌无力危象。疲劳试验和新斯的明药物试验有助于诊断。
四、单 瘫
momoplegia
四肢中的一肢出现瘫痪叫作单瘫。单瘫可由周围神经病变及中枢神经病变引起。病变可位于脊髓前角、前根、神经丛和周围神经。
病因 急性发病者见于外伤,逐渐起飞现者见于神经丛及神经根的压迫,如肿瘤及颈肋的压迫。
临床表现 临床上单瘫病灶如位于皮质或皮质下区,单瘫可为中枢性,如病灶位于脊髓前角、前根、周围神经,则单瘫为周围性。
鉴别诊断
(一)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的单瘫 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的单瘫呈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征,即呈弛缓性瘫痪。肌肉萎缩明显,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有感觉障碍、疼痛、血管运动障碍及营养障碍等症状和体征。
1前根或前角细胞病变瘫痪呈节段性。单纯前角的病变无感觉障碍,急性者为急性灰质炎,慢性者为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肌萎缩较瘫痪更明显,并有肌束颤动。脊髓空洞症及前角时可发生类似的慢性瘫痪,但有节段性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存在的感觉分离。前根损害常因后根同时受损而伴有根性疼痛和节段性感觉障碍。神经根病变的常见原因是脊膜及脊椎的肿瘤、炎症、结核、外伤及椎间盘突出等。
2神经丛病变为整个上肢或下肢瘫痪且伴有感觉障碍。臂丛损害时整个上肢肌肉呈弛缓性瘫痪,臂部以下的各种感觉消失,可由臂丛神经炎、外伤、肿瘤压迫等引起。单侧上肢近端肩部肌肉瘫痪和萎缩而上部外侧有感觉障碍者属臂丛上干型损害,可由产伤、穿刺或跌伤等引起。臂丛下干损害是南昌手的小肌肉瘫痪萎缩而腕及小指不能屈曲的尺侧感觉缺失,并可有霍纳综合征,可由肺尖肿瘤、锁骨骨折、颈肋、肱骨头骨折或脱位、手臂突然向上牵拉、肩关节过度伸展等引起。腰丛损害时或表现为整个下肢瘫痪和感觉缺失,可由脊柱结核或脱位、穿通伤、腰大肌脓肿、盆腔肿瘤的压迫等引起。
3周围神经病损时为该神经支配的肌肉或肌群的瘫痪及其分布范围的感觉减退或消失,相应腱反射消失,长期的严重损害往往有萎缩。多由局部外伤、骨折、脱、压、缺血等引起。
(二)脊髓病变所致的单瘫 脊髓病变一般产生截瘫,但脊髓半侧损害如位于胸髓部进可产生同侧下肢的上运动神经元性单瘫及深感觉障碍,对侧下肢痛温觉障碍,称为脊髓半切综合征。可由脊髓肿瘤、外伤、炎症、多发症硬化等引起。
(三)大脑病变所致的单瘫 皮质运动区病损可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单瘫,如病变位于中央前回下部则出现上肢痉挛性瘫痪,以上肢远端为重,肌萎缩少见。如病变位于中央前回上部则出现下肢痉挛性单瘫。这种单瘫如病变同时累及中央后回可伴有感觉障碍。多数情况下,上肢瘫痪伴有运动性失语和中枢性面瘫。病因以肿瘤、血管性、炎症及外伤多见。
五、偏 瘫
hemiparalysis
同一侧上肢及下肢肌肉瘫痪称为偏瘫。有时伴有同侧下面部肌肉及舌肌的瘫痪。
病因 自大脑皮质运动区开始经内囊、脑干至脊髓前角细胞之间的神经径路的任何部位病变,均可产生偏瘫,起病隐袭,呈缓慢进行性发展的偏瘫,病因多为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脑肿瘤、脑脓肿、颅内血肿、脑寄生虫等,如表现为脊髓特点的进行偏瘫其病因多为脊髓肿瘤、脊柱结核、脊柱增生性病变、肥厚性硬脊膜炎等。突然起病,急速发展的偏瘫多由脑血管病引起。
临床表现 主要为一侧上下肢的运动障碍。在临床上有四种表现形式:①意识障碍性偏瘫:表现为突然发生意识障碍,并伴有偏瘫,常有头及眼各一侧偏斜。②弛缓性偏瘫:表现为一侧上下肢随意运动障碍伴有明显的肌张力低下,随意肌麻痹明显面不随意肌则可不出现麻痹,如胃肠运动、膀胱肌等均不发生障碍。③痉挛性偏瘫:一般的是由弛缓性偏瘫移行而来,其特点是明显的肌张力增高。上肢的伸肌群及下肢的屈肌群瘫痪明显,肌张力显著增高,故上肢表现为屈曲,下肢伸直,手指呈屈曲状态,被动伸直手有僵硬抵抗感。④轻偏瘫:在偏瘫极轻微的情况下,如进行性偏瘫的早期,或一过性发作性偏瘫的发作间隙期,瘫痪轻微,如不仔细检查易于遗漏。
鉴别诊断
(一)皮质与皮质下性偏瘫 皮质性偏瘫时,上肢瘫痪明显,远端为著。如果出现皮质刺激现象有癫痫发作。顶叶病变时,有皮质性感觉障碍,其特征是浅层感觉即触觉、温痛觉等正常,而实体觉、位置觉、两点辨别觉障碍明显。感觉障碍以远端为明显。右侧皮质性偏瘫时常伴有失语、失用、失认等症状(右利),双侧皮质下偏瘫伴有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大脑皮质性偏瘫一般无肌萎缩,晚期可有废用性肌萎缩;但顶叶肿瘤所致的偏瘫可有明显的肌萎缩。皮质或皮质下偏瘫腱反射亢进,但其他锥体束征均不明显。皮质与皮质下偏瘫以大脑中动脉病变引起的最常见,其次为外伤、肿瘤、闭塞性血管病、梅毒性血管病或心脏病引起的脑栓塞等。
(二)内囊性偏瘫 锥体束在内囊部受损伤后出现内囊性偏瘫,内囊性偏瘫表现为病灶对侧出现包括下部面肌、舌肌在内的上下肢瘫痪。偏瘫时受双侧皮质支配的肌肉不被累及,即咀嚼肌、咽喉肌以及眼、躯干和上部面肌。但有时上部面肌可以轻度受累,额肌有时可见力弱,表现眉毛较对侧轻度低下,亦可有眼轮匝肌力弱,但这些障碍为时短暂,很快恢复正常。内囊后肢的前2/3损害时,肌张力增高出现较早而且明显,伸展肌给病理反射均易出现,内囊前肢损害时出现肌僵直,病理反射以屈肌组为主。内囊性偏瘫最常见的病因是大脑中动脉分支的豆纹动脉供应区出血或闭塞。
(三)脑干性偏瘫(亦称交叉性偏瘫) 脑干病变引起的偏瘫多表现为交叉性偏瘫,即一侧颅神经麻痹和对侧上下肢瘫痪。其病因以血管性、炎症和肿瘤为多见。
1中脑性偏瘫:
(1) Weber氏症候群:是中脑性交叉性偏瘫的典型代表,其特点是病变侧动眼神经麻痹,病灶对侧偏瘫。由于动眼神经麻痹,故临床上出现脸下垂,瞳孔散大,眼球处于外下斜视位。有时见到眼球向侧方共同运动麻痹,即出现Foville氏症候群,并可伴有与偏瘫现侧的感觉迟钝,以及小脑性共济失调。其机理是在Weber氏症候群的基础上病变范围更广泛,影响了眼球的脑干侧视中枢及其径路。以及感觉纤维和小脑红核束所致。
(2)Benedikt氏症状群:表现为病灶对侧不全偏瘫,同时偏瘫侧有舞蹈和手足徐动症。
2脑桥性偏瘫:
(1)Millard-Gubler氏症候群:病灶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同侧外展神经麻痹,病灶对侧偏瘫,呈交叉性瘫痪。因面神经的核上纤维在脑桥高位交叉,终止于脑桥下部的面神经核,再由顼神经核发出面神经纤维,走向背内侧,绕过外展神经核,再走向腹内侧,于脑桥及延髓交界处出脑。当面神经核上纤维交叉后的脑桥部病变时,即再现病灶同侧周围性面瘫,与外展神经麻痹,对侧上下肢锥体束损害的交叉性瘫痪。
(2)Foville氏症候群:表现为面神经麻痹,外展神经麻痹同时两眼向病灶对侧注视,实际上是Millard—Gubler氏症候群加上两眼侧视运动障碍,故应称Millard—Gubler—Foville氏症候群。如病变侵及同侧三叉神经根丛或三叉神经脊束核可有病变同侧面部感觉迟钝。
3延髓性偏瘫:
(1)延髓上部症候群:病例对侧上下肢瘫痪,病灶同侧舌肌瘫痪和舌肌萎缩。
(2)延髓旁正中症候群;病灶对侧有深感觉和精细感觉障碍。
(3)延髓背外侧症候群(wallenberg氏症候群):有时伴有轻偏瘫。此外尚有同侧肢体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同侧软腭下垂、声带麻痹、面部核性感觉障碍、Horner氏症等。
(4)Babinski—Nageotte氏症候群:病变对侧偏瘫与偏侧分离性感觉障碍,血管运动障碍。病变同侧颜面感觉障碍,小脑共济失调症,Horner氏征,眼震,软腭,咽及喉肌麻痹( Avellis症候群)。
(5)延髓交叉部病变:在交叉前病变可有对侧上下肢瘫痪。
(四)脊髓性偏瘫
1锥体交叉以下:脊髓半侧病变时,于病变同侧出现上下肢瘫痪,而无颅神经麻痹,病灶侧深部感觉障碍,对侧有温度觉、痛觉障碍,(Brown-S'equard症候群)。
2颈膨大(颈5~胸2)受损:可出现偏瘫。表现为上肢下运动元瘫痪,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各种感觉丧失、尿失禁和有向上肢放散的神经痛。常有Horner氏征。
能使头部后仰的肌肉主要是:夹肌、竖脊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
夹肌起自项韧带下部和上位胸椎棘突,肌纤维斜向外上方,分为二部:头夹肌在胸锁乳突肌上端的深面,止于乳突下部和上项线的外侧部;颈夹肌在头夹肌的外侧和下方,止于上位三个椎的横突。一侧夹肌收缩使头转向同侧,双侧收缩使头颈后仰。
竖脊肌受颈、胸、腰神经后支支配。在背部肌肉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是竖脊肌。它的作用是:牵引脊柱实现后仰。竖脊肌深部为短肌,有明显的节段性,连于相邻两个椎骨或数个椎骨之间,能够加强椎骨之间的连接和脊柱运动的灵活性。
扩展资料:
斜方肌由第11对脑神经副神经和第三、四颈神经前支支配。副神经经斜方肌前缘入肌深面,和颈横动脉浅支伴行,经过肩胛冈根部附近,再与颈横动脉深支伴行达肌的下部。
56支副神经从胸锁乳突肌后缘至斜方肌前缘一段的长度为(4501±110)mm,副神经的粗细为(212±007)mm。第三、四颈神经前支的分支,从颈丛发出后,向外向下达斜方肌前缘,与副神经会合同行。
-夹肌
-竖脊肌
-斜方肌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临床特点为肌张力减低(故又称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及电测验有变性反应,各个部位病变的特点是:
1脊髓前角细胞病变:局限于前角细胞的病变引起弛缓性瘫痪,没有感觉障碍,瘫痪分布呈节段型,如颈髓前角损害引起三角肌的瘫痪和萎缩。
2前根病变:瘫痪分布亦呈节段型,因后根常同时受侵犯而出现根性疼痛和节段型感觉障碍。
3神经丛病变:损害常引起一个肢体的多数周围神经的瘫痪和感觉障碍。
4周围神经病变:瘫痪及感觉障碍的分布与每个周围神经支配关系相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