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北京新机场

介绍一下北京新机场,第1张

  你要知道的是北京机场三号航站楼。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主楼由荷兰机场顾问公司(NACO)、英国诺曼•福斯特建筑事务所负责设计,2000年6月,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开始进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中远期规划研究。2004年3月26日,3号航站楼完成施工及监理招标,正式签订了施工和监理合同,首都机场开始三期扩建工程。共征用了22200多亩土地,搬迁了9个村庄,共涉及12万人。扩建工程将于2007年底全面竣工,2008年2月试运行,确保2008年奥运会之前投入正常运营。3号航站楼位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东边。T3主楼及其配套工程位于现有东跑道和新建跑道之间。3号航站楼建成后将是中国国内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3号航站楼(T3)由主楼和国内候机廊、国际候机廊组成,配备了自动处理和高速传输的行李系统、快捷的旅客捷运系统以及信息系统,总建筑面积986万平方米。新建一条长3800米、宽60米的跑道,满足F类飞机的使用要求,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类精密自动飞机引导系统,这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起降导航系统,在很低的能见度下仍可实行飞机起降。世界上最大的飞机空中客车A380能够顺利起降。跑道试飞成功后,于2008年10月份投入试用。此外,新建北货运区,相应配套建设场内交通系统,以及供水、供电、供气、供油、通导、航空公司基地等设施。

  [编辑本段]3号航站楼概况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由T3A主楼、T3B、T3C主楼、T3D、T3E国际候机廊和楼前交通系统组成。T3主楼地面五层和地下两层,T3主楼一层为行李处理大厅、远机位候机大厅、国内国际VIP;二层是旅客到达大厅、行李提取大厅、捷运站台;三层为国内旅客出港大厅;四层为办票、餐饮大厅;五层为餐饮。T3C(国内区)和T3E(国际区)呈“人”字形对称,在南北方向上遥相呼应,中间由红色钢结构的T3D航站楼相连接。南北向长2900米,宽790米,建筑高度45米。三号航站楼比已有的两座航站楼要大得多。

  3号航站楼南北两座建筑(T3C和T3E)由于距离过长,两座楼之间会建造旅客捷运系统以方便乘客。旅客捷运系统(APM)是一套无人驾驶的全自动旅客运输系统。捷运系统采用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轨旁和中控传递信号控制车辆的运行。行车路线单程长2080米。分别设置在T3C、T3D、T3E共有3个车站。

  3号航站楼行李系统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自动分拣和高速传输系统,行李处理系统由出港、中转、进港行李处理系统和行李空筐回送系统、早交行李存储系统组成,覆盖了T3C、T3E及连接T3C与T3E行李隧道的相应区域,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系统总长度约70公里。航空公司只要将行李运到分拣口,系统只需要45分钟就可以将这些行李传送到行李提取转盘,大大减少旅客等待提取行李的时间。

  交通中心(GTC)位于3号航站楼前,地下有两层总面积为30万平方米的停车场,可停车7000辆。旅客从停车场下车后,乘坐电梯可直达候机楼内。在交通中心的地面上,是轻轨交通车站,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椭圆形玻璃壳体结构。旅客可从城内乘坐轻轨交通直到航站楼。东直门至首都机场的轻轨线路会分岔后分别达到2号和3号航站楼,3号航站楼与原有2号航站楼之间也会建立轨道连接。第二机场高速路、机场南线高速路、机场北线高速路、机场轨道交通等场外配套工程的建设,为旅客来往首都机场提供了方便通道。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投入使用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第三条跑道在3号楼投入使用之际完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三座航站楼,双塔台、三条跑道同时运营的机场,机场滑行道由原来的71条增加到137条,停机位由原来164个增为314个。

  [编辑本段]客运航班通航情况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于2008年2月29日和3月26日分两期投入运营。

  2月29日0:00第一批转场三号航站楼的航空公司:

  山东航空公司(济南、青岛、烟台)

  四川航空公司(成都、重庆、昆明、万州)

  澳洲航空(悉尼)

  卡塔尔航空公司(多哈)

  英国航空公司(伦敦希思罗机场)

  以色列航空公司(特拉维夫)

  3月26日0:00第二批转场三号航站楼航空公司: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国内航线: (包头、长春、常德、长沙、常州、成都、重庆、达州、大连、大同、福州、广州、桂林、贵阳、海口、海拉尔、杭州、哈尔滨、合肥、呼和浩特、井冈山、昆明、兰州、拉萨、绵阳、南昌、南京、南宁、南通、宁波、鄂尔多斯、青岛、三亚、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汕头、沈阳、深圳、太原、通辽、乌鲁木齐、威海、温州、武汉、厦门、西安、襄樊、锡林浩特、西宁、徐州、盐城、延吉、烟台、银川、运城、张家界、郑州、珠海)

  国际航线:(安克雷奇、雅典、曼谷、釜山、哥本哈根、大邱、德里、迪拜、法兰克福、福冈、广岛、胡志明市、香港、雅加达、卡拉奇、吉隆坡、科威特、伦敦、洛杉矶、马德里、墨尔本、莫斯科、慕尼黑、名古屋、纽约、大阪、巴黎、平壤、罗马、塞班、旧金山、圣保罗、札幌、仙台、首尔、新加坡、斯德哥尔摩、圣彼德堡、悉尼、东京、乌兰巴托、温哥华、仰光)

  上海航空公司(上海、杭州)

  北欧航空公司(哥本哈根、斯德哥尔摩)

  奥地利航空公司(维也纳)

  德国汉莎航空公司(法兰克福、慕尼黑)

  韩亚航空公司(釜山、光州、清州、首尔仁川国际机场)

  加拿大航空公司(多伦多、温哥华)

  美国联合航空(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旧金山、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

  全日空航空公司(大阪关西国际机场、东京成田国际机场)

  泰国国际航空公司(曼谷)

  新加坡航空公司(新加坡)

  芬兰航空公司(赫尔辛基)

  国泰航空公司(香港)

  日本航空公司(名古屋、大阪关西国际机场、东京成田国际机场)

  港龙航空公司(香港)

  土耳其航空公司(伊斯坦布尔)

  阿联酋国际航空公司(迪拜)

  澳门航空公司(澳门)

  新西伯利亚航空公司(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

  [编辑本段]3号航站楼十大看点

  看点一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的设计方案出自英国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之手,从空中俯视犹如一条巨龙,形成了充满整体动感的建筑体量。这种完整的建筑格局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都将形成令人震撼的出行体验。整个3号航站楼工程可以看成为“龙吐碧珠”、“龙身”、“龙脊”、“龙鳞”、“龙须”五部分。

  龙吐碧珠——指的是旅客进出的“集散地”,即交通中心(GTC),俗称停车楼。这一次扩建的停车楼面积为34万平方米,拥有7000个停车位。

  龙身——是扩建工程的主体。作为“龙身”的3号航站楼建筑面积428万平方米,南北向长2900米,宽790米,建筑高度45米,由T3C主楼、T3D国际候机指廊、T3E国际候机指廊组成。两个对称的“人”字形航站楼T3C(国内区)和T3E(国际区)在南北方向遥相呼应,中间由红色钢结构的T3D航站楼相连接。

  龙脊——指的是主楼双曲穹拱形屋顶,这也是整个T3工程中最为壮观的地方。这里的钢网架由红、橙、橘红、**等12种色彩起伏渐变而成,如同彩色云霞托起腾飞的巨龙。

  龙鳞——是屋顶上正三角形的天窗,从远处看,犹如巨龙身上的鳞片。可以自然采光的“龙鳞”天窗,是国内机场首次运用这样的技术。航站楼天花板上有155个这样的采光天窗,能让阳光洒向大厅的每个角落。

  龙须——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设计师利用了本次扩建工程中同步配套投资建设的进场交通工程,包括三条高速公路、一条轻轨和一条地方路改造。

  看点二

  3号航站楼不仅建筑外形在时尚元素中融入中国古典意象,内部景观更是彰显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旅客步入T3值机大厅,迎面即是《紫微辰恒》雕塑,它的原型是我国古代伟大科学家张衡享誉世界的发明“浑天仪”,精巧逼真;国内进出港大厅摆放了4口大缸,名为《门海吉祥》,形似紫禁城太和殿两侧的铜缸;二层中轴线上,摆放了形似九龙壁的汉白玉制品——《九龙献瑞》,东、西两侧是“曲苑风荷”和“高山流水”两个别致的休息区;T3国际区的园林建筑是三号航站楼景观的另一大亮点:15000平方米的免税购物区以“御泉垂虹”喷泉景观为核心,东、西两侧是“御园谐趣”、“吴门烟雨”皇家园林;国际进出港区还设有两个巨幅屏风壁画——《清明上河图》和《长城万里图》。旅客置身航站楼,犹如畅游一座满是稀世珍宝的艺术博物馆,相信过往旅客都会收获一份身心的愉悦与享受。专家们评价,3号航站楼的文化景观继承和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集观赏性与功能性于一身,颂扬了中华文明的同时,又有旅客对T3的坐标定位功能。

  看点三

  3号航站楼内部的服务设施也同样会使旅客感受到首都机场的人文关怀,人性化功能随处可见。航站楼建筑通透大方,屋顶被设计成155个“龙鳞”样式的天窗,这种独特的造型不但为航站楼的整体建筑增添恢弘气势,更是国内机场首次运用的大规模自然采光设计思想,可以有效的节约照明能源;T3著名的“彩霞屋顶”还有一个独特的功能——指方向,屋顶密布的条纹由红色向橘**渐变,始终指向南北,旅客在航站楼内就不会担心迷路了。此外,3号航站楼在功能设计上,也充分考虑到弱势群体及特殊旅客的需要。温馨周到的母婴室;玩具、动画片一应俱全的儿童活动区;环保设计的吸烟室告别了烟雾缭绕的环境;无障碍设施则使残障旅客深切体会到首都机场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看点四

  3号航站楼楼前道路宽敞,方向清晰。机场南线高速路连接两条进场高速公路,机场第二高速路直通3号航站楼,轨道交通从东直门直通T2和T3的地面交通中心,机场北线高速路通至机场北面的货运区,将使旅客更加方便快捷的出入机场。

  在3号航站楼的抵港、离港层对巴士、出租车、社会车辆的流量,车体的大小,上客时间等制定相关的流程,为了减少旅客穿行航站楼前的车道,对3号航站楼的到港层实行封闭式管理,杜绝社会车辆通行。

  为了方便旅客在不同航站楼之间换乘航班,机场新建连接T1、T2、T3三个航站楼之间的路侧摆渡车,航站楼间联络道单程10公里,路侧摆渡车的运行时间大约为15分钟,在T1经停、在T2和T3逗留两三分钟,搭载旅客往复运行在三座航站楼的到港层之间。

  3号航站楼前交通中心(GTC)与3号航站楼完美衔接,在高空望下,T3航站楼像一条长龙,而GTC则是龙口衔着的一颗明珠。GTC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车流集中且功能健全,共分四层,地下二层均为停车场,可停车约7000辆,地上二层则是四轨铁路车站,有城市轻轨与市区直接相连,成为机场第二高速路、城铁、机场航站楼联络道的交汇点。

  看点五

  3号航站楼采用的多楼连通的旅客捷运系统(APM),是一套无人驾驶的全自动旅客运输系统。捷运系统采用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轨旁和中控传递信号控制车辆的运行,无线电视监控系统监控车厢内旅客情况,安全快捷、绿色环保。

  APM系统的全程共有3个车站,分别设置在T3C、T3D、T3E,行车路线单程长2080米,最大发车间隔为3分钟,高峰小时单向运送旅客可达4227名。APM站台使用玻璃幕墙阻挡旅客进入轨道区域,只有在列车到站后,车门和站台门同时打开时,旅客方可进入车厢。为防止进出港旅客混流,采用单侧开门的方式,待进、出港旅客全部下车后,再打开另一侧的车门和站台门,供出、进港旅客上车。

  看点六

  3号航站楼行李系统采用国际最先进的自动分拣和高速传输系统,自动化程度高,监控系统完备,容错能力强。传输速度最高达10米/秒,高峰小时处理行李近2万件。行李处理系统由出港、中转、进港行李处理系统和行李空筐回送系统、早交行李存储系统等组成,覆盖了T3C、T3E及连接T3C与T3E行李隧道的相应区域,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系统总长度约70公里。

  3号航站楼的行李系统安装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无线射频身份识别系统,行李在运送过程中走到哪里都会被监控和锁定。同时,为了航空安全,T3的行李系统还安装五级安检系统,即使最细小、隐蔽的违禁物品也逃不过该系统的排查。还有17个大型的行李提取转盘,航空公司只要将行李运到分拣口,系统只需要45分钟就可以将这些行李传送到行李提取转盘,这也将大大减少旅客等待提取行李的时间。

  看点七

  3号航站楼是高度信息化的航站楼。IATA CUTE平台支持的远程值机、移动值机服务,60台IATA CUSS标准的通用自助值机服务、无线网络覆盖等。监控系统、五级安检、二次身份认证系统都为航站楼安全运行、旅客安全出行提供保障。3号航站楼信息系统总投资11亿元,规模为2号航站楼的3至4倍,其先进性和稳定性均领先于行业水平。

  3号航站楼的航显屏一共有1600多块,是1号、2号航站楼总和的两倍还多,其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为航空公司提供了一个可以实现其个性化服务的平台,登机口的工作人员可以在指定航显屏上自行发布一些临时消息,比如大面积航班延误时利用此平台告知旅客一些餐食安排、天气情况等。信息源是航班显示系统数据的源头,决定信息更新的速度和准确性。目前1号、2号航站楼使用的是空管信息,信息更新相对滞后,尤其是在航班延误时,旅客不能通过航显获得航班动态,为了解决此问题,3号航站楼信息源采用空管信息与航空公司信息结合的办法,保证信息发布最大程度上的及时、准确。

  机场信息系统中的离港系统,从办理值机到登机的整个流程都依靠离港系统支持,与1号、2号航站楼较为传统、功能有局限性的离港系统相比,3号航站楼的离港系统体现更多的是枢纽机场功能——不仅支持航空公司搭建个性化离港前端,更能通过机场提供的平台实现后台信息互联,值机人员在为旅客办理值机手续时,就可获得旅客所到目的地作为经停站的中转航班信息,给旅客提供前瞻性的服务。

  3号航站楼将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旅客在3号航站楼可以随时随地“网上冲浪”;航空公司可以在旅客高峰期,增加移动值机业务,这是对航站楼固定资源的有力补充;餐饮、零售可以应用无线网络推出无线零售等高服务品质的业务。

  看点八

  首都机场扩建工程助航灯光系统是基于高级地面活动引导及控制系统(简称单灯引导系统)下的助航灯光系统。该系统于2005年开始与扩建工程同期建设,整个系统建设投资高达6亿人民币,是第三条跑道工程建设投资的三倍之多。

  单灯引导系统是一个能为飞机和车辆活动提供路由、引导和监视的系统,它能保证机场地面活动的安全、高效运行水平。国际民航组织规定,单灯引导系统分为5级,首都机场单灯引导系统是按4级标准设计建设的,启用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助航灯光系统。

  为了给飞行员提供更为准确、清晰的引导信息,东区助航灯光实现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灯具,红灯设在滑行道和交叉路口上,飞行员看见红灯亮就要停止等候;绿灯是滑行道的中线灯,表明可以正常行使;黄灯为警示灯,提醒飞行员要快速驶出滑行道;而蓝灯则是表示道面宽度的边缘灯,这样就清晰的区分了不同功能的灯光。

  助航灯光系统满足了给航班提供个性化引导服务的要求,后台系统集成后,将可以实现从飞机着陆一直到驶入指定机位的个性化路径引导。每一架航班都由系统自动生成一套行使路径,飞行员只需沿地面亮起的引导灯即可走正确的路径、停靠正确的机位。而且该航班路径上的引导灯只在航班即将到达的前方亮起,在航班驶过后会自动关闭,因此不会干扰其他航班的行使路径,保证航班“各行其道”。

  首都机场的单灯引导系统是一套设施先进、功能完备的系统,投入使用后将大大提高飞机滑行及跑道运行的安全保障,提高飞机地面运行效率和机场运行容量,给机组提供更准确、更简单、更人性化的引导信息。助航灯光系统的单灯引导系统将更加确保首都机场高效、安全运行。

  看点九

  双层多功能登机桥为国内首次采用。69座登机桥固定端供进出港共用,其中有18座组合登机桥可同时服务于两架飞机。

  看点十

  从进场高速两侧到3号航站楼前,覆盖植被总面积达70万平方米,相当于GTC整体建筑面积的两倍多,并且采用多品种的植被和地面标高的错落,营造出空间的立体层次。三号航站楼外有两湖一河。景观湖分为东湖A,东湖B和西湖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蓄水量约50万立方米。该景观湖系统是保障汛期机场机坪雨水顺利排出和周边管线雨水的管线畅通的重要调蓄工具。这个系统以景观湖为核心,利用湖体作为积蓄利用的中心,整个系统主要由雨水收集、中水处理回用、湖水水质保障等子系统组成。对于雨水利用工程,主要功能是进行雨水生态收集、净化,截流截污和调蓄。同时作为首都机场新航站楼前的一道重要的人文景观,湖边郁郁葱葱的绿色植物和景观湖环境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呈现出优美景观。

你这个问题很有趣,其实关于很多学者认为消失的物种,在某个地方又出现了,这种情况也是有的,但是不多。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到底哪些物种这么幸运的存活下来了呢?

这个名字听起来很酷,感觉像是个贵族出门的,但是其实它是是澳洲 特有的一种大型竹节虫 ,因其 外貌有树龙虾(tree lobster)的昵称 ,于1 930年一度被视为已灭绝,于2001年却被重新发现 (这现象称为拉撒路现象) 。

目前仅在一个小岛上发现一个小于30个的种群, 因此被称为“世上最罕有的昆虫”。

豪勋爵岛竹节虫成虫长达 15厘米 ,一般雌虫比雄虫大。它们有“ 地上的龙虾 ”等别名。它们具有椭圆形的躯体及结实的足部, 雄性更有一对不合比例的粗壮股节 。

与大部分竹节虫不同, 它们没有翅膀,但跑步速度却很快。

这种竹节虫的行为对昆虫类来说极为罕见。雄性和雌性形成了某种纽带关系。雄性遵循雌性,并且它们的活动取决于雌性。

在夜间, 雄性的三根腿包裹着雌性,竹节虫夫妇相拥入眠。

雌性竹节虫在倒悬于树枝时产卵。9个月之后便能孵化。 若虫起初是鲜绿色,并且在昼间活动,但当其成熟之后便会变为黑色并改为夜间活动。

现在这群非常罕有的昆虫已经被澳洲政府转移到了墨尔本公园进行繁殖,所以如果你有机会去到那边说不定还可以看到它们

百慕大海燕是一种 虻圆尾鹱 , 在百慕大因其怪异的叫声而被称为Cahow 。百慕大海燕为夜行性、在地上筑巢的海鸟,是百慕大的国鸟。

因为它本来被认为在330年前就已绝种,但后来被重新发现并被归入拉撒路物种 ,即消失几世纪后又出现在地球上的物种。(所以说很神奇)

百慕大海燕原本在百慕大群岛数量很多。 这种鸟繁殖非常慢 ,擅长飞行, 其成鸟期几乎都在海上飞行 。五岁时会回到其出生地并开始繁殖, 只产下一颗卵(这么少的产卵肯定会出问题的),其婚配制度为终生婚配。

因百慕大海燕为夜行性, 它们诡异的叫声曾吓阻迷信的西班牙航海家 ,认为该岛上有恶魔居住。

在1620年左右,百慕大海燕被认为已灭绝。它一直保持这种状态。

直到1951年,才在总共不到一公顷的4个相邻岩石小岛上重新发现了一个由18对繁殖的百慕大海燕夫妇。

到目前为止三代海燕的数量已从18对增加到90多个。

20世纪中古巴沟齿鼩已经被当作灭绝,但是在1970年代里在该岛的东部又发现了少数,虽然如此它们的数量已经非常少了。

到1960年代为止海地沟齿鼩还被看作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在海地当时其数量也已经大量减少。从1960年代开始这个种的数量也开始降落。

它是一种小型原始哺乳动物, 其特征是像鼻子或鼻子一样细长的鼻部,并以产生有毒的唾液而闻名 ,这在哺乳动物中非常罕见。 它的毒液可以杀死蜥蜴,青蛙,小鸟甚至啮齿动物。

根据化石记录,科学家们认为,约有3000万年前,这个物种居住在美洲的大部分地区。学者认为在哥伦布时代之前,它仍然遍布整个岛屿, 但是随着西班牙征服者的到来以及与之竞争的老鼠和家畜的引入,它的数量开始迅速下降。

据说该岛的东部地区,克里斯塔山脉和洪堡国家公园的最偏远地区,仅存有少量的几只,所以它们依然是濒临灭绝的物种。

暂时只想到了这3种动物,等后期有其他物种了再补充进来,也欢迎大家前来讨论。

最神奇的发现应该是腔棘鱼了。腔棘鱼最早出现在42~36亿年前的泥盆纪的化石之中。泥盆纪是生物适应了阳光的辐射,开始登陆并遍布陆地的一个地质时期。

图:泥盆纪的地球 图:泥盆纪的陆地环境

图:腔棘鱼化石

腔棘鱼曾经是一个大家族,生物学家甚至单独设立了一个纲~腔棘鱼纲对它们进行分类。根据对化石的研究,古生物学家认为这种鱼类应该在6500万年前的大撞击中,和非鸟恐龙们一起灭绝了。

腔棘鱼之所以备受瞩目,是因为它被认为是登陆的脊椎动物的老祖宗,是生物演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1938年,在博物馆中工作的拉迪玛女士在南非的一个码头上看见了一条被渔民捕获的长着“四肢”的怪鱼。她对这条鱼非常感兴趣,并将它画了下来。回去后她翻遍了各种书籍都没有找到这种鱼的记载。于是她写信请教了鱼类学家史密斯教授。教授大感惊讶,这不是已灭绝了几千万年的腔棘鱼吗?

图:腔棘鱼标本

于是教授赶紧发电报要求拉迪玛女士妥善保管这条鱼,可惜已经晚了。这条珍贵的鱼已经成为了食物,只留下了鱼鳞和骨头。教授只好悬赏100英镑捕捉这种鱼。但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捕捉计划流产。直到14年后才收获了第一条腔棘鱼的标本。

图:自然状态下的腔棘鱼

目前,腔棘鱼只被发现了两种:西印度洋矛尾鱼和印尼矛尾鱼。腔棘鱼最大能够长到2米,重量达110千克。通过对耳石年轮的分析,这种鱼寿命能够达到80~100岁。由于数量不多,已被列为保护动物。

答:有些生物被称作活化石,在这里我单独向大家介绍一种之前我国独有的植物——水杉;在70年前,水杉一度被认为是已经灭绝的植物,甚至水杉化石同恐龙化石放在一起陈列在博物馆当中。

水杉类植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白垩纪时期的植物,化石几乎出现在北半球的所有地区,常与恐龙化石一起,然而在第四纪冰川之后,这类植物似乎彻底消失了,古生物学家一度认为水杉已经完全灭绝。

直到1941年底,原国立中央大学森林系教授干铎途经四川省万县谋道溪时,发现一株他从未见过的植物,当地人称作“水杉”,因其形状似杉类又喜生长于水边而得名,汉字也写作水桫。

由于当时树叶落尽没有采集到标本,研究人员首次采集到水杉标本是在1943年,下面是水杉独特的树叶:

在1945年,中国林学家郑万钧先生见到水杉标本时,认为该植物是介于杉科和柏科之间的新物种,在查阅大量文献后,郑万钧指出标本的枝和叶都是对生,球果种鳞也对生,断定该植物绝非水松,最后由胡先、郑万钧两人联名发表文章,确定了中国活水杉的存在。

后来人们在水杉发现地附近,陆续发现了更多的水杉,其中有一颗年龄高达400余年,每年能产生几十万的水杉种子,水杉也被送到国外进行培育,目前水杉已经在全国地区,以及国外50多个国家进行栽培,成为造纸、建筑板材、庭院观赏的优选乔木。

水杉具有生长快,易存活的优点,但是不耐贫瘠和干旱,喜欢湿润、喜光,十年能长十多米,二十年可成材;水杉的发现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植物学的重大发现之一,水杉能存活到今天,也是非常幸运的,这种同恐龙一个时期的植物,属于难得的活化石。

找到曾经被认为已经灭绝的史前动物一直是古生物学家的梦想, 尽管人类已经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绘制成地图并进行了编目,但仍然有一些地方很少有人去 探索 ,比如深海和茂密的丛林。当发现一种奇怪的生物时,古生物学家必须权衡证据,判断它是一种新物种,还是一种之前认为已经灭绝但仍然存活下来的远古物种遗迹。 当一个物种因为从化石记录中消失时被认为已经灭绝, 发现被认为已经灭绝的物种仍然活着是非常罕见的, 科学家们称这种物种为复活种,并不是因为该物种真的复活了。

腔棘鱼是曾经认为已经灭绝的史前生物的最好例子 。根据化石记录,腔棘鱼已经为人所知,但科学家认为它在6500万年前就灭绝了,与恐龙的灭绝时间差不多。东伦敦一家小博物馆的馆长玛Marjorie Courtenay Latimer经常查看渔民的渔获物,寻找任何不寻常的标本,1938年,她在渔民的渔获物中发现了 被认为早已灭绝的 腔棘鱼。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海域又发现了另一腔棘鱼物种。

水杉 。水杉是一种落叶针叶树,是水杉属的唯一现存物种,曾经被认为在500万年前已经灭绝,直到 2 0世纪40年代中国植物学者在湖北、湖南以及重庆边境地区重新发现了它。

里海马 。 这种小马生活在伊朗北部, 曾在1000多年前被古代波斯帝国所器重,高度在91到117厘米之间,像是小马。由于数百年来没有发现这种马的记录,大多数人认为它已经灭绝了。1965年,一位名叫Louise Firouz的美国妇女在里海附近发现了一匹小马驹,被鉴定是一匹 早就被认为灭绝的 里海马。

侏罗纪虾 。侏罗纪虾是一组特殊的十足甲壳类动物,化石记录显示它们的种类非常丰富,出现在三叠纪,兴盛于侏罗纪,随后在白垩纪和始新世之间衰落, 自1822年以来,已经有超过120种的侏罗纪虾被描述鉴定。侏罗纪虾 一直被认为在始新世已经灭绝,但 在1975年,发现其标本;在2005年, 在太平洋发现存活的 侏罗纪 虾 。

我们经常说有一些生物是“活化石”,就是说这些生物最早出现在几亿年前,这几亿年的时间内,这些生物性状比较稳定,几亿年前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

首先要说的就是七鳃鳗。这种生物第一眼看上去就是让人觉得印象深刻,密密麻麻的牙齿看起来让人密集恐惧症都犯了,简直就像是远古怪兽一样。七鳃鳗最早出现在36亿年前,这种生物会吸附在海洋生物的体表吸血为生。

然后是大家都可能或多或少看到过的一种生物:鲎。这种生物有一个独特的特性,那就是血液是蓝色的,最早在45亿年前就已经生活在地球上了。

另外就是有一个大家可能都知道的生物:海绵。这种生物学名叫作多孔生物,虽然现在很多人都见过天然海绵,但是谁能够想象到这种几乎很常见的生物居然曾经生活在7、8亿年前呢?

在正常人的认知里,地球是经历过几次物种大灭绝的,在远古时期有很多和现在不同的动物,现在都没有了,但是也有一些侥幸的存活了一下,就不完全统计,地球上已被定名的物种大约有1000万种左右,但是地球上现在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物种没有被定义命名,甚至都没有被人类发现。在这些物种当中就包含着一些我们已经认为灭绝了的生物。

巨鬣狗:一种史前战斗力极强的肉食型动物,其身形比现在的非洲斑点鬣狗大了4倍,体重相当于一只成年的棕熊。古飙:大约在4000万年前出现过,是一种10分有特点的猫科性动物,身形似豹子,头却像剑齿虎的头。还有滑齿龙:这个看过一些纪录片儿的朋友都应该知道这是大海之中的生物,是最有可能现今依旧存在的一种肉食性动物。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在这我就不一一介绍了。

现在这个世界平均每年都会有几种生物从人类的眼里消失,它们当中有一部分是无法适应自然环境,自行消亡的。这些生物在自然界中是很难找到的,它们已经被大自然淘汰了。但剩下的那一部分,是被人类屠杀,导致灭绝的,这些动物在自然界中还是可以寻觅到的,只是其总群的数量变得非常稀少了。

千寻君来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 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恐龙 ,如果确认鸟类就是恐龙的演化分支的话,那曾经的地球霸主就还活着,或者说它们其中一部分活了下来,没有被团灭。

▲高鼻羚羊

然后就想到了 普氏野马、高鼻羚羊和麋鹿 ,这三种食草动物一度在我国销声匿迹,但已经从国外引种,现已恢复野生种群,但在网上的诸多文章中它们仍然被称作灭绝动物, 很多人都分不清灭绝、野外灭绝、区域灭绝、亚种灭绝的区别。 ▲矛尾鱼

还有一些诞生数千万年甚至数亿年的生物依旧还有部分种群存活至今,我们称之为“活化石”或者 孑遗生物, 这类生物以植物居多,动物也有一些,比如著名的有 中华鲟、银鲛、鹦鹉螺、矛尾鱼(腔棘鱼)、鲎、巨骨舌鱼、皱鳃鲨、鲎虫(三眼恐龙虾)、侏罗纪虾、仙女虾等。它们都是和恐龙同时代甚至更早的动物,躲过了数次大灭绝,顽强生存至今。

但为了更符合问题,我还想到几个被大多数人误以为灭绝的动物 。

不知从何时起, 网上开始传出堪察加棕熊灭绝的消息 ,像各种《灭绝动物盘点》和《因人类捕杀而灭绝的动物》之类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到堪察加棕熊的身影。 在国内某词条上,赫然写道堪察加棕熊由于人类过度捕杀,于1920年灭绝, 但上面又写到堪察加棕熊的IUCN危险评定是低危,这明显前后矛盾! 实际上,堪察加棕熊在堪察加半岛活的好好的,不知是谁造的谣!

堪察加棕熊是亚欧大陆最大的棕熊亚种,体型仅次于科迪亚克棕熊和半岛巨棕熊,最大的堪察加棕熊体重685千克。上图就是1997-2000年野生堪察加棕熊体型数据,如果堪察加棕熊1920年就灭绝了,上面的数据哪来的! 堪察加棕熊每年太平洋鲑鱼洄游时都能大吃一顿,这是专属于北太平洋沿岸棕熊的福利, 所以 东西伯利亚 和 阿拉斯加地区 的棕熊体型非常巨大。

亚洲猎豹和堪察加棕熊一样,也是“被网络灭绝的动物”,受词条影响,很多人都以为它在1948年就灭绝了,实际上,伊朗还保存着亚洲猎豹最后的野生种群。

▲猎豹分布图,棕色 历史 分布,**现存分布

猎豹和狮子一样,曾在亚洲西南部有大范围的分布 ,但在近代遭到人类大量捕杀,目前亚洲狮仅存于印度。 1948年在印度中央邦3只雄性幼年猎豹被杀死 ,这是印度最后的野生猎豹,从此猎豹在印度野外消失,亚洲其它地方也未见踪影,于是国际上普遍认为野生亚洲猎豹在1948年灭绝。 1995年,印度德里动物园的最后一只猎豹去世 ,这一物种在印度的历程就此结束。 ▲伊朗的亚洲猎豹

但令人意外的是,多年之后在伊朗北部山区竟然奇迹般的发现了猎豹!原来这些猎豹为躲避战乱而逃到了人迹罕至的山区,为这一物种保留了最后的野生种群,目前野生亚洲猎豹仅存50余只,而 伊朗人工饲养的亚洲猎豹仅有三只,雄豹Kushki,雌豹Iran和Delbar。 ▲雌豹Delbar

今年,人工繁育计划失败了,留给保护人员的机会不多了,希望亚洲猎豹能像亚洲狮一样绝境重生!

小露脊鲸:有一种成功,叫我的天敌灭绝了,我还在!

小露脊鲸别称矮鲸,是现存最小的须鲸 ,最长只有645米,体重约3-35吨,比大白鲨稍大一些,但在须鲸家族中却是当之无愧的小个子。 是须鲸亚目小露脊鲸科唯一的一种 ,长着形似露脊鲸的弓状头部,整体形态更接近鳁鲸。 小露脊鲸的头骨与200万年前灭绝的 新须鲸科 最相似,因此被认为是新须鲸科唯一幸存至今的成员, 而新须鲸曾经是梅尔维尔鲸(梅氏利维坦鲸)、巨齿鲨和早期大型齿鲸的主要猎杀对象。而梅尔维尔鲸和巨齿鲨早已消失在茫茫大海中,而新须鲸科却硕果仅存,所以说,比天敌生命力更顽强也是一种本事。

龙:我曾经被一条龙服务过

彩鹮,江豚,白眉叶猴,白鳍豚,云豹

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

阿尔伯特�6�4爱因斯坦对现代物理学的贡献无人可以匹敌,他在科学生涯中始终孜孜追求,探寻物理学领域的普遍的、恒定不变的规律。他的理论涵盖自然界的一切基本问题,大到宇宙、小到次原子粒子。他修正了时间和空间、能量和物质的传统概念。爱因斯坦对20世纪物理学两大支柱的建立起到了关键作用:他是相对论之父,也为量子论作出了重大贡献。爱因斯坦的科学天赋来自他对于自然界规律运行的敏锐观察和直觉的把握。然而,他也清楚地认识到,没有科学前辈们的努力,就没有他的理论。爱因斯坦还说,正如他的理论超越了牛顿的理论一样,迟早会有人超过他的。

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从新的角度分析了空间和时间。这一理论动摇了牛顿物理学的根基。在牛顿的理论中,任何情况下,时间和距离的长度都是绝对的、普遍恒定的。但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时间和距离的长短取决于观察者的相对位移 ─ 尤其是在观察者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的情况下。狭义相对论的一个基本假设是真空中光的移动速度为恒定的常数。从这个假设推导出了狭义相对论的一切异于日常生活中的常识,令人咂舌:一根高速运动的尺似乎会变短、变重,高速运动的钟似乎会变慢。

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于1915年完成了广义相对论,并于1916年发表。广义相对论推翻了已有 250年的牛顿引力论。在牛顿引力论中,万有引力(重力)是质量间互相吸引的交互作用,也是质量大的物体吸引其它物质的力量。行星被视为是受到太阳重力而环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但在爱因斯坦描述的宇宙中,重力不是一种外力,而是嵌入于一个空间和时间的『场』 ─「时空场」中。因此,当物体通过这个时空场而运动时,仿如像太阳这样的大质量物体可使它周围的时空连续结构弯曲,太阳系的行星就会沿着时空场中弯曲的路线运动。爱因斯坦指出:「物质的分布决定着空间的弯曲;弯曲的空间描述着物质会如何的运动」。广义相对论精确地揭示了光经过太阳附近会发生的弯曲偏折程度。广义相对论反复地被实验所证实,它的一个推断是宇宙必然会不断膨胀的,由此形成了「宇宙大爆发」理论的基础。此外,广义相对论对于解释黑洞和类星体等奇异星体的运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量子论:

爱因斯坦对量子论做出了重大贡献。量子论假设光是由不连续的量子能量束组成的。1920年代后期产生了对量子论有了全新诠释,即「量子力学」。这一理论的支持者如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 o 玻尔认为,原子里的跃迁过程是机率性的,而不是精确性的。爱因斯坦强烈反对这种不确定性的新观念。他是个务实主义者,坚决认为客观世界独立于任何主观观察过程而存在。爱因斯坦拒绝接受量子力学的基本论点,这使得他在晚年时期渐渐脱离了科学主流。但是,他对量子力学推理严密的反对意见,迫使其支持者不得不为捍卫它而探索更有力的论据。

统一场论:

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十年,爱因斯坦把科学兴趣主要放在发展统一场论方面,试图在一个更广泛的数学结构中解释重力与电磁学。虽然爱因斯坦为此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他没有成功,但他相信总有一天有人会成功的。当代虽然人们常常以为他这些年的时光都虚度了,但现在大家都认为,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际上比他同时期的人超前好几十年。目前,物理学家们正试图提出「万物至理」理论,就是用一套公式涵盖物理学的一切已知的交互作用力和作用场。这一要求是爱因斯坦留给科学家最重要的遗产。

爱因斯坦与澳大利亚:

人们很难把澳大利亚跟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联系起来。不过,爱因斯坦的个人文件表明二者不无关联之处。实际上,澳大利亚在证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上甚至起到了关键的重要作用。1922年日食期间,在澳大利亚的观察工作为广义相对论提供了第三次和关键性的证明。西尼、墨尔本和阿德莱德大学还邀请爱因斯坦访问澳大利亚 - 这是澳大利亚发出的至少两次邀请的第一次,但爱因斯坦礼貌地拒绝了。爱因斯坦的文献还表明,澳大利亚曾请他帮助阿德莱德天文台筹资,这个天文台为证明广义相对论发挥了作用。他的文件中有他与他的学生艾尔莎 . 罗森塔尔 .施奈德的大量书信,她是从柏林移民到西尼。第二次大战后,爱因斯坦积极投身于核裁武运动 - 1949 年,他代表美国原子科学家紧急委员会向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发出了呼吁。 谢谢望采纳。

一座悉尼歌剧院,让约恩·乌松一夜成名,叫悉尼扬名世界,甚至令澳大利亚的历史改变;也是悉尼歌剧院,使约恩·乌松与澳大利亚政府反目成仇近半个世纪,从1966年离开的那天起,他再未踏足澳大利亚,一生中从未亲眼欣赏过他自己设计的、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建筑之一的悉尼歌剧院。1954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特别委员会受命规划筹建歌剧院,首先从30个地点里选中了三面环海的便利朗角作为歌剧院的兴建地点。1955年9月13日,当时执政的工党新南威尔士州首长约瑟夫·卡希尔向全球发出悉尼歌剧院设计招标,拉开了宛如戏剧般跌宕起伏的悉尼歌剧院设计完工过程的大幕。

  1、从淘汰的方案捡回了“必将成为伟大非凡的超群创作”。  截至1957年,共有32个国家的233份设计方案参与“悉尼歌剧院”设计竞标。作为主要评选委员的美国建筑大师沙里宁(纽约杜勒斯、肯尼迪两个国际机场的设计者)因故迟到,他对其他评委已经选出的十个方案无一满意,却在已遭淘汰的方案中找出丹麦建筑师约恩·乌松那份只有潦草几笔的设计方案,并大加赞誉“必将成为伟大非凡的超群创作”。据乌松回忆,他对悉尼歌剧院最早的外观造型设计是受到剥橘子动作的启发:14瓣的建筑可以结合成完美的球状建筑体。在沙里宁力荐之下,乌松的方案中标了。 这个结果让业界十分意外,非议不断,连乌松本人都感到吃惊。当时,37岁的乌松只是建筑界的无名小辈,不过设计过一些私人住宅,而且他的设计图仅像一幅初步的画作,并没有任何细节。但无论如何,首次中标大工程令乌松兴奋不已,并立即萌生了要移民到澳大利亚的念头(1963年,歌剧院兴建期间,乌松举家迁往悉尼的比特渥特)。乌松并没有料到,自己即将陷入澳大利亚的政治漩涡中。 一个歌剧院的设计建造为何与政治牵扯不清,这还要从当时悉尼的地位说起。上世纪50年代的悉尼还只是一个乱哄哄的工业城市,而当时澳大利亚的另一个大城市、南部的墨尔本,则被视为该国的现代文明中心,拥有更雄厚的经济实力,在1956年成功举办了奥运会,拥有更高的国际声誉。虽然当时的新南威尔士州首长卡希尔表示歌剧院与政治无关,也不会因日后的选举结果而有所变化,但悉尼歌剧院最后还是被作为悉尼与墨尔本竞争的重点工程,成了各方政治势力博弈的焦点。 1959年3月,悉尼歌剧院开工,工程预算720万澳元,预计3年左右完工,工程由乌松和著名结构工程师艾拉普监督执行。这时,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还没有最后完成。乌松在最初竞赛中提出的椭圆形抛物线的水泥屋顶设计后来被证实无法施工,他和设计施工团队又耗费了数千小时做计算机仿真运算修改,将设计转化为可执行的半球形幅度设计。 悉尼歌剧院特殊的造型使得建筑工程极为困难,再加上追求完美、近乎吹毛求疵的乌松无法忍受丝毫的瑕疵,因此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建筑经费已经追加到980万澳元(近乎追加四成)。艾拉普曾为乌松提供了不少切合实际的施工建议,但都因为不能体现设计的美观而被乌松忽略,这两个好朋友也因此渐生间隙。为了筹措歌剧院不断升高的建筑经费,除了募集基金外,州政府还发行了歌剧院彩券,然而预定完工日期却从1963年往后一再拖延。外界对乌松的批评也因为大力支持歌剧院兴建的卡希尔在任内去世而骤然增加。 1965年,罗伯特·阿斯金当选新南威尔士州首长,官方的态度转趋强硬,一切以尽速完工为考虑。当时阿斯金指派的公共工程部长戴维斯·休为了控制建筑成本及尽早完工,开始质疑乌松的计划执行及成本估价能力,两人的关系因此日趋紧张。 乌松和休的争执持续恶化,1966年初,公共工程部决定停止给乌松和其设计施工团队付款。而且,新南威尔士州政府还决定对乌松实施惩罚性收税,即乌松此前收到的报酬必须向澳大利亚交税。也就是说,乌松要在澳大利亚和丹麦两地被双重征税,这意味着乌松不仅不能在悉尼歌剧院项目中赚钱,还要为其濒临破产。  2、“你已然迫使我离职”,他离开澳大利亚,从此再没回来。  “你已然迫使我离职。”在1966年2月28日写给休的信中,乌松写到。据乌松当时的秘书雪莉·科里斯回忆,乌松向她口述这封信时,根本不像是在写辞职信,而更像一封申诉书。“乌松在信中指出,政府的决定将迫使他关闭自己的工作室,没有政府的拨款,他就不能给员工支付工资……”很多人都劝乌松不要发出这封信,但固执的乌松一意孤行。第二天,所有的报纸都宣告了“乌松辞职”。 据报道,在再三考虑到悉尼歌剧院工程对自己的重要性后,乌松曾向休请求复职,但被后者一口回绝。至此,乌松与新南威尔士州政府的矛盾已经无可挽回,1966年,乌松和家人离开澳大利亚,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就悉尼歌剧院后来的完工进度时间表来说,歌剧院的兴建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9年-1963年)建立建筑基座,第二阶段(1963年-1967年)建立半球形外壳,第三阶段(1967年-1973年)完成剩余结构体及内部装修。乌松离开的时候,歌剧院工程的第二阶段还没有完成,由于第三阶段的设计图已经完成,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向乌松买下130幅第三阶段的设计图,并且另外指派一个本土建筑团队接手工程。 为了尽快完工,新的建筑团队对乌松原先的设计做了多处改动,后来歌剧院被诟病的一些缺陷,如歌剧厅空间过小,音乐效果不佳等,也与设计施工上的妥协不无关系。 1973年10月20日,悉尼歌剧院盛大开幕,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临现场剪彩,乌松收到邀请但没有前往。2007年,悉尼歌剧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被誉为是20世纪最经典的建筑之一。  3、“如果你喜欢一名建筑师的作品,那就应该把项目交给他去建,而不是授予他一枚奖章。”  悉尼歌剧院对澳大利亚和乌松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她让悉尼海湾成为闻名于世的观光点,改变了悉尼甚至澳大利亚整个国家的形象,但却令乌松背上了超支并中途退出的黑锅,束缚了他在建筑界创作、接案、竞标的机会,让他付出了的沉重的人生成本。 离开澳大利亚以后,面对所有的指责,乌松没有辩解,对自己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也保持沉默。尽管晚年的乌松表示自己并不怨恨澳大利亚,“那只是一种教育,我一生不曾怨恨任何事情”,但他的内心或许没有真正释怀过———1973年,澳大利亚皇家建筑学院授予乌松建筑金奖,乌松接受奖章但没有出席颁奖仪式;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邀请乌松参与设计当地一个度假村,乌松派了同样也是建筑师的两名儿子简和金前往;1998年,悉尼授予乌松“城市之匙”自由奖章,乌松没有前往领奖,时任悉尼市长亲赴哥本哈根将“城市之匙”交到他手上;2003年,乌松获得悉尼大学的荣誉博士称号,也是儿子简代他参加授予仪式。 乌松一生中从未亲眼欣赏过他自己设计的伟大建筑。但他的儿子简说,他的父亲从未参观过悉尼歌剧院的事实,并不意味着他没有体验过这幢建筑。“作为它的创造者,他只是不得不闭上他的眼睛去体验它。”简说。 2003,乌松获得了世界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评审团认为,乌松“设计了一幢超越他的时代的建筑物,远远领先于可以运用的技术,并且,他为设计一幢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形象的建筑,承受住了非同寻常的攻击和负面批评”。

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火炬点燃仪式,起源于1936年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

综观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点睛处在于一个“火”字,点火也是开幕式的压轴大戏。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主神宙斯藏起了天地间所有的火,没有了火的人类也就难以发展文明。同情人类的普罗米修斯决定帮助人类,从天庭里偷火种。他注意到宙斯没有藏起太阳中的火,于是在太阳经过的时候,把一支茴香杆伸到太阳里点燃,取得火种回到地上,人类才得以使用火。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却因此被宙斯锁到了高加索山上,后人就祭祀时点燃圣火以纪念这位英雄。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它让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并让人类有了抵抗黑暗的最用力工具,火使人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都大大地扩展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也因有了火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即使在今天世界很多民族依然有崇拜火的仪式。比如在中国的彝族、白族等有“火把节”鄂温克族有“簧火舞”,而摩梭族等一些民族,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升火,并把火奉献给神灵和祖先。正因为人类对火是如此尊重,自古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的那天起,圣火就在人类的手手传递中变得永恒而神圣。在公元前778年,在第一个被人所知的古代奥运会上,就有了点燃了圣火的仪式。到现在奥运会,点火仪式更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

奥运会开幕式简介

[编辑本段]

开幕式(Opening Ceremony)历来都是奥运会的重头戏。在开幕式上既要反映出以和平、团结、友谊为宗旨的奥林匹克精神,也要展现出东道国的民族文化、地方风俗和组织工作的水平,同时还要表达对世界各国来宾的热情欢迎。开幕式上,除了进行一系列基本的仪式外,一般都有精彩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团体操和文艺或军事体育表演。

现代开幕式流程

[编辑本段]

1、进场

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宣布开幕式开始。国际奥委会主席和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在运动场入口迎接东道国国家元首,并引导他们到专席就座。各代表团按主办国语言的字母顺序列队入场,但希腊和东道国代表团例外,希腊代表团最先入场,东道国最后。

2、讲话升旗

奥运会组委会主席讲话,国际奥委会主席讲话,东道国国家元首宣布奥运会开幕。奏《奥林匹克圣歌》,同时奥林匹克会旗以水平展开形式进入运动会场,并从赛场的旗杆上升起。

3、点燃火炬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跑,进入运动场,最后一名接力运动员沿跑道绕场一周后,点燃奥林匹克圣火,然后放飞鸽子。

4、运动员宣誓

各代表团的旗子绕讲台形成半圆形,主办国的一名运动员登上讲台。他左手执奥林匹克旗的一角,举右手,宣读以下誓言:“我以全体运动员的名义,保证为了体育的光荣和我们运动队的荣誉,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参加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尊重并遵守指导运动会的各项规则”。

5、裁判员宣誓

紧接着,主办国的一名裁判员登上讲台,以同样的方式宣读以下誓言:“我以全体裁判员和官员的名义,保证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完全公开地执行本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职务,尊重并遵守指导运动会的各项规则”。

6、奏乐退场

奏或唱主办国的国歌,各代表团依次退场。

7、文艺表演

这些仪式结束以后,是团体操或其他文艺表演。这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工作量最大、准备时间最长、花费最多的项目。东道国往往提前一两年即开始准备,并挖空心思,以期能以恢弘的气势、独特的民族精神吸引来宾。开幕式的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体操和表演的效果。

8、运动员入场

占时比较长,在雅典奥运会上开幕式总长35个小时,运动员入场占了大概2个小时。

每个国家出场时播放的音乐都不同,基本上是播放出场国家的民族性的音乐,并且有现场DJ的伴奏。

奥运会开幕式发展史

[编辑本段]

最早的奥运开幕式

早期的奥运会开幕式,除了基本的礼仪,文艺表演完全属于“陪衬”,所以多为因陋就简。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首届现代奥运会,各种“规定动作”之后,只是演奏了希腊的古典弦乐《奥林匹克圣火》。这首乐曲后来被国际奥委会确定为奥林匹克会歌。

合唱团加入

直到1924年在巴黎举行的第8届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也只是由四个乐队、两个合唱团进行集体演奏而已。

豪华型开幕式

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奥运会逐渐走向豪华,开幕式也越来越被重视;文艺表演更是成为其中工作量最大、准备时间最长、花费最多的部分。有人甚至冠之为“奥运会之花”。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耗资700万美元;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便增长到三倍多,达到2500万美元。

民族装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精辟的结论,成为历届奥运会开幕式大型艺术表演主创者恪守的一大要素。汉城奥运会开幕式筹备伊始,韩国人就制定了“以我们自己的文化为中心,广泛吸收其他外国文化的长处”的指导思想。在他们规定的诸多原则中,除了写着“富于韩国的特色”,还有“避开扇子舞和舞龙那样老一套的表演形式”。就是说,开幕式文艺表演中要突出的是本国文化中最有新鲜感、冲击感、愉悦感的内容。该届奥运会开幕式,序幕和最后的文艺表演共72分钟。运动员退场后,文艺表演以“美好的日子”开头,将特技跳伞表演和朝鲜传统舞蹈“降福舞”、“花舞”巧妙地融于一体。两千多表演者翩翩起舞,表现了人们对和平与幸福的期盼。

最成功的开幕式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被视为最成功的开幕式之一。组织者向全世界推出了一台融西班牙民俗、历史和欧洲文化于一炉的精彩表演。开幕式开始阶段,360名鼓手敲起西班牙人庆贺丰收的阿拉贡鼓,穿透力极强的鼓声在体育场内回荡,节奏分明、激荡人心。著名女舞蹈家在场中央的平台上表演最具西班牙特色的弗拉门戈舞。世界十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的多明戈引吭为之伴唱。他们酣畅淋漓的表演,让人们感受到了西班牙人民火一般的激情。文艺表演的最后一部分,是西班牙著名的叠罗汉。2174名身着红、绿色上衣和白色长裤的表演者,在场内跑道上搭起了12座6层“人塔”,象征着欧洲共同体12个国家。接着,多明戈、卡雷拉斯等6名世界级歌唱家一展歌喉,联唱欧洲著名歌剧中的精彩片断,使全场数万观众为之倾倒。

着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既然是奥运会开幕式,就责无旁贷地担负着传播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思想的任务。在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中,主创者煞费苦心,其中不乏此方面的大手笔。汉城奥运会开幕式筹备阶段,曾经因奥运会主题歌的创作发生了激烈争执。有人认为,既然是韩国主办奥运会,主题歌就应该出自韩国音乐家之手。但汉城奥运会组委会却认为,主题歌的精髓是传播奥林匹克思想,是唱给世界上每一个人听的,应该由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家来创作。他们选择了曾经为洛杉矶奥运会主题歌谱曲、并三获奥斯卡**音乐奖的意大利作曲家莫罗德尔,与美国著名词作家汤姆怀特洛克合作,结果大获成功。一曲《手拉手》使汉城奥运会开幕式大为增色,并将团结、友谊的奥林匹克思想传遍了全世界。以致于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经提议,要将《手拉手》定为奥运会的永久性主题歌。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是现代奥运会的百年华诞,该届盛会的主题歌即为《世纪召唤》。开幕式文艺表演一开始,在主题歌昂扬的旋律中,五个奥运五环色彩的高大“精灵”腾空而起,500名身着各国服装的男女青年在场地中央组成了五环图案,400名儿童则在五环下方组成了“100”。《世纪召唤》的主题得到了体现和升华。

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

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式的总导演,为曾经参与三届奥运会开幕式创作的澳大利亚人里克·伯奇。以往奥运会的文艺表演者大多局限于本国,而悉尼奥运会开幕式中,伯奇别出心裁地推出了20个国家2000名音乐家的行进间集体演奏。开幕式上,在奥运会会歌的伴奏下,当他们浩浩荡荡地迈步走进会场,演奏出雄浑、动听的一首首乐曲时,其本身就是在演绎着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人民友爱、团结、奋进的奥林匹克之歌。悉尼奥运会开幕前,组委会特意从世界各地征集歌曲,参选的有4000多首。开幕式上,2000名各国音乐家演奏的几首歌曲,除了主办国澳大利亚的国歌,其它几首皆为4000首参选歌曲中选出的佳作。这无疑更增加了演奏的世界意义。 不过,若论创新,还是推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最为大胆、也最为成功。该届奥运会的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以“希腊海洋”命名,主创者甘脆将“爱琴海”搬进了开幕式会场。体育场中央场地内灌装了2000多吨水,俨然一片“人造爱琴海”。 奥运会开幕式背景便在“海水”与陆地之间神奇地变幻着。加上效果极佳的高科技光影手段和绚烂多彩的烟花交相运用,奥运会开幕式变成了梦幻之境。古希腊文明的的发展与演进、神话传说、建筑文明和雕塑等,都在开幕式上得以神奇地相“重现”。就连运动员入场式也被赋予了浪漫色彩。各国参赛者不是如同以往那样依次进入场地中央,而是迈上“海洋”畔的椭圆性台阶,经过绕行才进入场地,场上的气氛顿时变得更为热烈、活跃。

当然,雅典奥运会也为这一切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其开、闭幕式的总开销达到8100万欧元,创奥运会开、闭幕式费用最高纪录,受到了希腊国内外众多行家的批评。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除了宗教这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外,奥林匹克运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历史最为悠久的社会文化现象。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6年。但在此以前,古奥运会可能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世界性综合运动会。

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因举办地点在奥林匹克而得名。传说古代奥运会是由众神之王宙斯所创始的。第1届古代奥运会于公元前776年举行,到公元394年共举行了293届。运动会每隔1417天即4年举行一届。后来人们将这一周期称为奥林匹克周期。随着近代体育的兴起,希腊人民希望恢复古代奥运会。在1859――1889年,希腊曾举办过4届奥运会,做了初步尝试。自1883年开始,法国人顾拜旦致力于古代奥运会的复兴。经他与若干代人的努力,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于1894年6月23日成立。顾拜旦制订的第一部奥林匹克宪章强调了奥林匹克运动的业余性,规定在奥运会上只授予优胜者荣誉奖,不得以任何形式发给运动员金钱或其他物质奖励。1896年4月6――15日,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基本上是每四年举行一次,这一周期被称为“奥林匹亚德”。按此周期算,则从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4年间共应举办293届;但实际上召开的次数要少得多。不过,古代奥运会有规定,一个奥林匹亚德为一届,不管举行与否次数照算。

古奥运会初期,竞赛项目不多,所以前22届时间仅一天。后来随着比赛项目的增加,又延长为两天。从第37届增加少年比赛项目后,时间又延长到5天。其中第一天是开幕式,举行献祭和宣誓仪式,第二、三四天是比赛的具体内容,第五天是闭幕式,进行发奖和敬神活动。

目前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有(未含冬奥会项目):田径、游泳(含跳水、水球、花样游泳)、射击、举重、自行车、射箭、篮球、排球、足球、手球、曲棍球、体操(含艺术体操)、击剑、国际式摔跤(自由式和古典式)、拳击、柔道、赛艇、皮艇和划艇、帆船(含帆板)、马术、现代五项、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球等。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不论从发展规模,还是从发展水平上来看,都已为举世所瞩目。奥林匹克精神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看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奥林匹克主义以竞技的形式,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对人类的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体育现象,奥运会是人类探索体能极限的最引人入胜的赛场,奥运会纪录、奖牌成为运动员追求的崇高目标,奥林匹克运动已成为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具有巨大吸引力、穿透力和凝聚力的一项全球性活动。

1893年,根据“奥运之父”顾拜旦的建议,在巴黎举行了讨论复兴奥运会问题的国际性体育会议。1894年1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10个问题,致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6月16日,"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在巴黎索邦神学院开幕,到会代表79人,代表着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有2000人参加了开幕式。大会通过了《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

北京开幕式时间安排

17:45--19:00 有1小时15分钟的仪式前表演,共有28个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精彩节目演出。

19时左右 将进行观众辅导

19:56 开幕式进入倒计时。

20:00--23:30 开幕式正式开始,持续约35小时

流程 |

三大部分环环相扣

根据奥运会的惯例,开幕式的主要流程分为三大部分。张和平介绍说,这三大部分分别是:一、文艺表演前仪式部分。包括欢迎仪式、展示奥运五环,中国国旗入场,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等。这部分时间长度约14分钟。

二是核心部分——文艺表演,名为《美丽的奥林匹克》,分为上、下两篇,约一个小时。上篇名为《灿烂文明》;下篇名为《辉煌时代》。三是文艺表演后仪式部分,包括运动员入场式、北京奥组委主席致辞、国际奥委会主席致辞、中国国家主席宣布奥运会开幕、奥林匹克会旗入场、奏奥运会会歌、升奥林匹克会旗、运动员代表宣誓、裁判员代表宣誓、放飞和平鸽、场内火炬传递及最终的点火仪式等。这部分将近两个半小时。

风格 |

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

对于所有人而言,开幕式的文艺表演风格一直是举办国用来展现本国文化和艺术的舞台。开幕式如何表现?主要内容和艺术风格都是什么?这些问题也成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在开幕式的表现内容上,将重点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建设成就和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张和平表示奥运会开幕式的表现内容就承担了这一重要的特性。

对于所有人而言,开幕式的文艺表演风格一直是举办国用来展现本国文化和艺术的舞台。

在艺术风格上,用张和平说开幕式坚持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开幕式充分体现民族特色、时代特征,以中国特有的‘绘画长卷’为线索,以中国美学的写意精神展现东方文明的底蕴,用绚烂的色彩展示当代中国的勃勃生机,用富有创造性的当代艺术表现形式,赋予开幕式以现代性和国际性风貌。”

入场 |

中国在赞比亚之后

运动员入场将占近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而205个体育代表团究竟以什么样的原则排序也一直被人关注。张和平说:“运动员入场式的顺序,将依照205个国家或地区代表团名称的简化汉字笔画顺序进行排列。也就是以中文翻译国名的第一个汉字的笔画为准。”

这个方法也是依据国际惯例,根据“主办国语言排序”。此次奥运会在北京举办,自然就依简体汉字笔划为排序。如果第一个汉字笔画数字相同,则以第二个字为准,以此类推。但希腊代表团和东道主中国例外,希腊代表团最先入场,中国代表团最后一个入场。张和平还透露,第二个出场的是几内亚代表团;而在中国代表团之前出场的则是赞比亚代表团。

焰火 |

15000发烟花光耀开幕式

奥运开幕式烟花燃放贯穿整个开幕式,配合仪式演出共同进行。在主体育场释放的总量大概在15000发左右,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释放烟花数的总量大概在14000发左右,这将会为8月8日当晚的开幕式增加很多色彩。

演员 |

三分之一来自部队

演职人员大概在15000人左右。这里面没有包括仪式人员,总数加起来大概不到两万人。在演职人员中有三分之一来自部队。

焦点 |

开幕式可能没有汶川元素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举世震惊,此后不少人猜测,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可能会加入汶川地震的元素。对此,张和平昨日明确表示,开幕式中不会有汶川地震的元素。

他表示:“四川汶川地震对于全中国人民来说是一场深重的灾难。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过程中。我国人民形成了万众一心、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的抗震救灾精神。我国从中央领导到普通人民都表现出了这种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也将为开幕式注入新的精神,但是奥运会的开幕式毕竟是一个庆祝体育竞赛的欢乐的盛事,不应该也不必承载更多的东西。我们相信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必将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有利于做好下一步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工作。”

奥运会开幕式制作团队:总导演:张艺谋,副总导演:张继刚等

奥运圣火

[编辑本段]

火,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原动力,也是先民们心中的圣物。而火炬作为运动会的重要环节出现,已经有了2700多年的历史。传说古希腊的奥林匹亚山是众神的栖息之所,当地人为了纪念为人类盗得火种的火神普罗米修斯,每隔四年都要在祭台前举行一次祭祀仪式。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点燃圣火的仪式,起源于古希腊人类自上天**火种的神话,在奥林匹亚宙斯Zeus神前,按宗教的仪式在祭坛上点燃火种,然后持火炬跑遍各城邦,传达奥运会即将开始的讯息,各城邦必须休战,忘掉仇恨与战争,积极准备参加奥运会的竞技比赛,因此火炬像征着和平、光明、团结与友谊等意义。 依据奥运的传统,火炬应该于开幕前一天抵达主办城市,于开幕式当天引燃。火炬在旅途中,或是抵达主办城市的各项庆祝活动,必须遵守奥林匹克的礼制仪式,不得被利用而作为广告宣传之用。然借着奥林匹克火炬,各主办国常在最后一段路程中,安排具有代表性与特色的人物,如为国争光的奥运金牌选手等,在狂热赞赏的观众前高举火炬,绕场一周后,跑上圣火台点燃圣火。 圣火必须位于大会场的明显位置,并应具有良好的视野,最好在大会场外也能看到圣火为宜。在奥运期间,圣火不可熄灭,当圣火熄灭时,奥运会即告正式结束。 1936年 柏林 奥运火炬首次燃起 在奥运历史上,由于柏林奥运会被利用,成为了希特勒宣扬纳粹主义的工具,因此这一届奥运会成了奥林匹克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污点之一,但是正是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世人才首次看到奥运圣火的点燃,而也正是从这一届奥运会开始,奥运圣火才开始了它光耀寰宇的传递之旅。 7月20日,在奥林匹亚举行了隆重的火炬燃点仪式,12名身着希腊民族服装的少女在乐曲伴奏声中点燃了第一支火炬。国际奥委会前主席顾拜旦亲临会场,并发表了演说,随后正式开始了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火炬接力。火炬传递先后经过了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于8月1日凌晨到达柏林。从奥林匹亚至柏林运动场,全程3075公里,参加接力的共3075人。从本届奥运会起,点燃奥林匹克火焰是每届奥运会开幕式不可缺少的仪式之一。 1956年 墨尔本 奥运圣火首度照亮南半球 第1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于1956年11月22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墨尔本召开,这是第一次由南半球的国家来承办奥运会。本届奥运会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联合参赛,他们在《欢乐颂》的伴奏下,使用有五环标志的黑、红、黄三色旗为团旗共同入场。 1964年 东京 奥运火炬首次在亚洲点燃 10月10日,第18届奥运会在日本东京开幕。此前一周一直阴霾的天气在当天突然转好。美国甚至发射了“辛克姆”卫星向全世界转播奥运盛况,这在历史上还是首次。 本届奥运会进行了盛大的火炬接力跑活动。8月21日火炬于奥林匹亚点燃,9月9日空运到日本鹿儿岛,然后分四路传递。四条路线全长84公里。最后点燃奥林匹克火焰的是日本19岁的早稻田大学学生坂井义则。他出生于广岛原子弹爆炸那天(1945年8月6日)。奥林匹克火焰是和平的象征,由坂井点燃火焰,其用意是非常明显的。 1976年 蒙特利尔 卫星传递奥运圣火 运动会于7月17日正式开幕。本届奥林匹克火焰传递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作法。7月13日于奥林匹亚点燃,火种传到雅典后,不象以往用轮船、飞机或接力传递,而是利用卫星激光技术传到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当时在希腊点燃的圣火通过一个捕捉离子化火焰微粒的传感器传送到地球另一端的渥太华,通过对卫星传过来的脉冲信号进行解码而复制了奥运圣火。 这种传递方式看似新颖,但在后来却受到了诸多非议。后来的历届奥运会再也没有沿袭这一做法。 2000年 悉尼 奥运圣火水下传递 本届奥运会在火炬传递路线的设计上可谓独具匠心,赛会组织者充分的利用了海、陆、空等各种传递方式,奥运会的火炬甚至还被潜水员带到了海底进行水下传递。 2004年 雅典 五洲共享奥运荣耀 奥运会开幕前的圣火传递开创了多项第一。为了纪念奥运会重新回到故乡,组委会对火炬传递路线进行了精心设计。本次奥运会火炬首次传遍了全世界的五大洲,并首次到达了非洲和南美洲,使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有机会参与并体验这一盛大活动。圣火传遍历史上举办过夏季奥运会的所有城市,使这些城市有机会再次亲眼目睹奥运圣火,再次体验到奥运会带来的快乐。 此外,火炬还到达了一些有特殊意义的城市,如欧盟中心城市布鲁塞尔、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洛桑以及下届奥运会主办地北京等。整个火炬传递过程共用78天,在全世界传递了78000公里,并传遍希腊所有行政大区和所有州。

橄榄球,球类运动的一种,盛行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1823年起源于英国拉格比,原名拉格比足球,简称拉格比。

因其球形似橄榄,在中国称为橄榄球。拉格比是英国中部的一座城市,那里有一所拉格比学校,它是橄榄球运动的诞生地。

1987年国际橄榄球理事会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杯男子橄榄球锦标赛,1991年又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女子橄榄球锦标赛。从此,各国在橄榄球技术打法上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技战术水平迅速提高。橄榄球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全球。

橄榄球在亚洲的发展较晚,受众群体很小。笔者分析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对场地的要求高;

2、装备的购买力要求高;

3、危险系数较高,亚洲人的体质易受伤;

4、相比篮球和足球的参与人数少;

5、不具有即时性。

扩展资料

场地布置

橄榄球比赛场地为100米长、70米宽的长方形草地。球场两长边为边线,两短边为达阵线。达阵线线后方有一深10-22米的达阵区,该区底线为死球线(Dead ball line)。达阵线中央立有球门,门柱相隔56米,在高3米处有一横杆相连。

场地正中央与两端达阵线平行处画有一条中线,两边距离中线10米处各画有一条虚线,距离达阵线5米处也各画有一条虚线,距离达阵线22米处各画有一条实线,有时候会标明数字“22”以利识别。两侧距离边线5米处各画一条虚线,距离边线15米处各画数条短实线。

比赛规则

裁判

每场比赛有3名裁判员,1名主裁判员负责执行规则,掌握比赛和计时;2名边线裁判员各管1条边线,当球或持球人出界时举旗向主裁判示意。

--橄榄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3092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7
下一篇2023-11-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