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初学者,有一个科学的健身指引是非常必要的。本人的责任就是帮助你登堂入室。首先需要指出的 是:从健身初始你最好就要培养和改正自己的生活习惯,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不要暴饮暴食,不要熬夜通宵,不要不吃早餐,不要抽烟喝酒,不要~~~~~,因为既然你选择了健身,也就是选择了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所以不要那些不良嗜好了,把它们统统留在回忆里吧! 好了,下面我们闲话少说,言归正传!一个完全的健身方案应当包含吃(饮食),练(训练),睡(睡眠)三个方面,而练则由心肺,力量,柔韧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有鉴于此,本人给出的训练计划是:开始时用5-10分钟有氧热身,最后用5-10分钟拉伸放松,中间是40-50分钟的力量训练。力量训练主要有:1)背部:引体向上(颈前下拉);2)胸部:平板卧推(坐姿推胸);3)腿部:杠铃深蹲(史密斯蹲);4)肩部:杠铃推举(哑铃推举);5)臂部:杠铃弯举(哑铃弯举);6)腹部:仰卧起坐(仰卧举腿)。 训练备注:训练一周3次,隔天进行,每次1小时左右,练全身,每个部位一个动作,括号里的动作备用,一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动作与动作之间间隔2分钟,组与组之间间隔30-60秒,用力时呼气,放松时吸气,动作要稳要慢。必须用逐渐增加重量来使肌肉的适应力增大,从而对训练产生反应。使用自由调节重量的器械进行训练。这可以使肌肉对器械产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应。因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参与到运动中去。做动作时,无论是举起还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动作,这样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 饮食方面:少吃多餐,适量多摄入蛋,奶,肉。每日食谱为:适度的蛋白质、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种主要营养素的比例应为25∶20∶55左右。馒头、面条、米饭等主食及山芋、燕麦、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为首选。蛋白质是肌肉增长最重要的营养源,健美训练者蛋白质的摄人应以非脂或低脂食品为主,如脱脂牛奶、蛋清、鱼、去皮家禽、牛排等。 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时,中午若有时间可再午睡30分钟。对了,训练时间尽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时段,因为人体在此时段体力和柔韧性都处最佳状态。最后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增大肌肉块的14大秘诀: 大重量、低次数、多组数、长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动一致、顶峰收缩、持续紧张、组间放松、多练大肌群、训练后进食蛋白质、休息48小时、宁轻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数:健美理论中用RM表示某个负荷量能连续做的最高重复次数。比如,练习者对一个重量只能连续举起5次,则该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增粗,发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负荷训练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长不明显;10-15RM的负荷训练肌纤维增粗不明显,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长进;30RM的负荷训练肌肉内毛细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显。可见,5-10RM的负荷重量适用于增大肌肉体积的健美训练。 2. 多组数:什么时候想起来要锻炼了,就做上2~3组,这其实是浪费时间,根本不能长肌肉。必须专门抽出60~90分钟的时间集中锻炼某个部位,每个动作都做8~10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时肌肉需要的恢复时间越长。一直做到肌肉饱和为止,“饱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适度的标准是:酸、胀、发麻、坚实、饱满、扩张,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显粗壮等。 3. 长位移:不管是划船、卧推、推举、弯举,都要首先把哑铃放得尽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举得尽量高。这一条与“持续紧张”有时会矛盾,解决方法是快速地通过“锁定”状态。不过,我并不否认大重量的半程运动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举起,在慢慢地放下,对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别是,在放下哑铃时,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让性练习,能够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视了退让性练习,把哑铃举起来就算完成了任务,很快地放下,浪费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时机。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两组之间的休息时间,只休息1分钟或更少时间称为高密度。要使肌肉块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频繁地刺激肌肉。“多组数”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础上的。锻炼时,要象打仗一样,全神贯注地投入训练,不去想别的事。 6. 念动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经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动员更多的肌纤维参加工作。练某一动作时,就应有意识地使意念和动作一致起来,即练什么就想什么肌肉工作。例如:练立式弯举,就要低头用双眼注视自已的双臂,看肱二头肌在慢慢地收缩。 7. 顶峰收缩:这是使肌肉线条练得十分明显的一项主要法则。它要求当某个动作做到肌肉收缩最紧张的位置时,保持一下这种收缩最紧张的状态,做静力性练习,然后慢慢回复到动作的开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觉肌肉最紧张时,数1~6,再放下来。 8. 持续紧张:应在整个一组中保持肌肉持续紧张,不论在动作的开头还是结尾,都不要让它松弛(不处于“锁定”状态),总是达到彻底力竭。 9. 组间放松:每做完一组动作都要伸展放松。这样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还有助于排除沉积在肌肉里的废物,加快肌肉的恢复,迅速补充营养。 10. 多练大肌群:多练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仅能使身体强壮,还能够促进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有的人为了把胳膊练粗,只练胳膊而不练其他部位,反而会使二头肌的生长十分缓慢。建议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复合动作练习,如大重量的深蹲练习,它们能促进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长。这一点极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没有足够重视,以致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训练计划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举、引体向上这5个经典复合动作。 11. 训练后进食蛋白质:在训练后的30~90分钟里,蛋白质的需求达高峰期,此时补充蛋白质效果最佳。但不要训练完马上吃东西,至少要隔20分钟。 12. 休息48小时:局部肌肉训练一次后需要休息48~72小时才能进行第二次训练。如果进行高强度力量训练,则局部肌肉两次训练的间隔72小时也不够,尤其是大肌肉块。不过腹肌例外,腹肌不同于其他肌群,必须经常对其进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练4次,每次约15分钟;选三个对你最有效的练习,只做3组,每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组间隔时间要短,不能超过1分钟。 13. 宁轻勿假:这是一个不是秘诀的秘诀。许多初学健美的人特别重视练习重量和动作次数,不太注意动作是否变形。健美训练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负重的重量和动作次数,而且还要看所练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动作变形或不到位,要练的肌肉没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训练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实上,在所有的法则中,动作的正确性永远是第一重要的。宁可用正确的动作举起比较轻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标准的动作举起更重的重量。不要与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挂在心上。,
阶段1:力量训练。
可刺激肌肉生长,肌肉含量的提高对接下来的增肌和减脂都必不可少。新手可在1个训练日内将大肌群锻炼一遍,不需孤立肌群,也不必雕刻某块肌肉。推荐新手3个动作:酒杯深蹲、平板卧推、高位下拉。能分别练到下肢肌群和上身肌群,同时增强肢体协调能力、提高体能。推荐1周练3次,练1天休1天,坚持1个月。
阶段2:三大项训练。
第一阶段有了一定训练基础后,可练习健身的“黄金动作”,也就是三大项训练:硬拉、卧推、深蹲。这个阶段的目的同样是增加肌肉含量。三大项练习为多关节的复合动作,进行时全身肌肉都会参与运动,对全身肌肉增长很有帮助,可让初学者在短时间练到较多肌群,兼顾效率。推荐1周练3次,练1天休息1天,坚持1个月以上。
阶段3:分化训练。
通过前两个阶段,训练者可能已有了一定的肌肉含量,但肌肉形状还没有完善。这个阶段需进行一些分化训练,雕刻肌肉。采用胸、肩、背、腿、手分开锻炼的方式,进行力量锻炼。如果要减脂,多辅以有氧训练。推荐1周练5次,每次锻炼1个部位。
扩展资料:
健身新手不要刚开始就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锻炼是一辈子的事情。同时注意饮食,告别高糖高脂肪,提高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保持充足的休息也很关键。
运动其实最健脑。大量研究表明,体育锻炼才是改善认知功能的最佳方式。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有氧运动对增强大脑功能有无与伦比的好处。这种锻炼不仅对大脑有益,还有助于心脏健康。
想保持好身材,一周都不能停。大多数人一周内不进行规律锻炼,肌肉组织就会开始分解。“用进废退”这个原则非常适用于健身领域。
参考资料:
腿是否变粗,跟运动的强度有关。高强度高速度的运动因对爆发力的要求较高而使肌肉变粗壮,节奏较慢的有氧运动可以使腿部更为强健但变粗不明显。
溜旱冰跟滑冰运动比较接近,速滑比赛、冰球比赛的运动员大腿就粗,花样滑冰则没有那么粗。
所以,要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决定运动的强度。若不想腿粗,就做节奏较慢的滑行,若想腿变粗,就多练练速度。
健身训练初学者应该在哪里进行肌肉训练?
疑问一:其实,很多朋友想开始健身训练,但想知道应该去健身房还是在家,想知道是否可以提供任何建议?
其实这个很简单,没有适合所有人的方式,主要是看你想做什么方式?哪种方式对你来说最为理想?
以下是我针对新手家庭健身,健身房,私教工作室的从费用、效果、动机维护等几点对比。希望能给大家参考。
适合家庭健身训练的人
一般来说进行家庭健身的人,需要首先根据在家中网上搜索的信息开始进行肌肉训练。
1 成本与持续的动力方面
毕竟,去健身房的费用相对有一定门槛,尤其是在不能保证自己一年能去多少次的时候,很多人担心花了钱,然后又不去。但是,如在上表中所见,很多人其实感到沮丧,因为无法保持持续健身的动力。
这可能是肌肉训练初学者最常见的挫败模式。每个人都会想要不花钱就得到效果!
但是,如果能够轻松实现这样一个美好的故事,没有人想去健身房,健身房就都会倒闭了。毕竟,要保持自己的动力很难。
2 容易练错
你就算可以从一而终开始这样健身,但是今天假如可以开始这样做,不过建议在考虑暂停。
当还是初学者时,我不知道我的肌肉训练是否真的正确。如果是肌肉训练的初学者,则经常会在不了解正确知识或不正确姿势的情况下开始学习,即使继续以极大的动力进行训练,也存在一种无效的模式,会让你最终的效果伤心。
如果有的话,具有一定肌肉训练知识和经验的人一起训练,这样就比较适合在家中进行肌肉训练。
换句话说,肌肉训练初学者是否必须谨慎上健身房?因为其实就算上健身房,你也可能因为没有正确的知识而练错!
3 如果训练不正确,肌肉就不会增长。
无论是否有足够热忱,仅此一项都会改变你的效率。当然,健身房比家里有更多的肌肉训练选择。可以肯定的是,我现在可以感觉到知识上的差异很大。你只需稍加注意就可以改变自己的身体!
顺便说一句,如果你有一定的训练经验,其实在家进行肌肉训练就可以了!人们在家只有哑铃,所以肌肉训练有很多姿势变化!
适合健身房训练的人
普通健身房大约在家庭训练和私教工作室之间,以保持成本,效益和动力!
一般健身房有个压倒性的肌肉训练环境,一旦加入,就只需要如何使用设备和肌肉训练计划。此外,周围还有其他人,很多好肌友,如果从中受到刺激,或者可以结识肌肉锻炼朋友,那么保持动力很容易。
仅仅因为周围有人就有可能会让你感觉好些!基于简单的训练计划,请尝试更改计划,自行调整,经历反复试验的速度,比较容易开始肌肉训练生活!
谈谈个人经验,感觉最好连的是胸肌,卧推杠铃效果最好,没条件平开哑铃也可。胸肌健硕是男人最值得夸耀的地方。 练腹肌器械当然最好,没条件就是仰卧起坐,或者端腹。 小腿肌肉锻炼最好的是负重抬踵,深蹲起等。没条件就蛙跳、鸭子步等。 另外个人感觉练肌肉和年龄有很大关系,你年龄还小,不建议太早的负重什么的,偃苗助长,影响长个子,可能还会有损健康,不要因小失大吧。 不过打篮球有助于长个子,不要着急,吃好睡好,自然到时候肌肉就出来了
作者 | 袁玥
编辑 | 邢昀
北京冬奥会闭幕当天,正是寒假最后一个周日。下午两点,朝阳大悦城冠军冰场外,等待候场的散冰顾客排了十几米。一扇玻璃门将冰场和商场的 美食 区隔开,门内白炽灯将冰场照得澄亮,气温仅零下三度,气氛却很热烈。
冰场划分成两个区域,一部分供体验者滑散冰,上百人拥挤在冰面上滑行,人们年龄和水平不一,但这并不影响大家学习的热情。冰面上既有来去自如的小孩,也有推着助滑器蹒跚学步的成年人。而另一块区域,俱乐部的冰球少年们全副武装,手挥球杆激烈碰撞。
前台的电话不断响起,一个工作人员忙着跟排队者道歉,小孩和成人女性的鞋码都租没了,要鞋还得等。队伍中有人不耐烦的埋怨,进场二十分钟,等个冰鞋二十分钟,等到进场都要闭馆了。
此时,在北京国贸、五彩城的休闲冰场内,冰上体验的热度更是有增无减,想要进行专业训练的花滑、冰球学员,则已无地可滑。
三个女孩趴在冠军冰场的围栏上告诉《豹变》,以前是滑轮滑的,从没体验过真冰,看了冬奥的花滑赛事后相约前来体验。
更多年轻人, 尤其是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他们试图跳进冰场接触花滑,家长们也开始关心这项新兴又小众的运动。 这些热情只是冬奥效应的昙花一现,还是意味着更大的商业价值待开发,背后的实际情况需要一层层剥离来看。
1、冰与“火”之歌
北京冬奥运会开幕后,全国各地的冰场突然迎来暴涨的人流。
即使在气候条件并不合适的南方城市冰场里,也开始“下饺子”般热闹。有一位孩子正在学花滑的广东家长告诉《豹变》,“冬奥期间几乎没有时间上冰,一是人多滑不开,二是怕花滑动作伤到他人”。
一家高端冰鞋店平时实行一对一预约制,大都是专业级的老客户光顾。但最近,年轻的女性客人突然涌入,将1000元-3000元的入门级冰鞋买到断货。老板告诉《豹变》,这种盛况近十年来前所未有,“我都没时间帮老顾客做维修服务了”。
冰场人气爆红并非“偶然因素”。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成功后,“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火种开始播撒,“冰雪入校园”等政策的施行,也为国内的冰上普及奠定了人群基数。
在各类冰雪运动中,最受年轻人喜欢的除了滑雪,还有花样滑冰项目。 花滑里诸多运动员的明星效应为这项运动带来超高人气。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日本运动员羽生结弦以一曲《阴阳师》成功卫冕奥运冠军,当年中国花滑观众市场出现了指数级的增长。
学习花滑的孩子逐渐增多,“冰娃”成了他们的代名词。在媒体过往的报道中,花滑相应的初级考试人数近年开始暴增。2018年成都站原有1500人参加考级,其中1000人都是考初级,原定两天考级时间变成四天,考试时间点能排到凌晨1点。
而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更让多年来市场培育的成果集中爆发。 越来越多的孩子向往花样滑冰,冰上培训行业也受到“冬奥流量”的影响。
2月初冠军冰场前台反映,当月教练时间已全部排满,想要约课得等到3月。而在广东冰场的某初级教练,下班时间延迟到晚上11点,“每天嗓子都喊哑了”。
距大悦城10公里左右,北京东五环朝阳 体育 中心附近,多家专业冰上俱乐部汇集在此。其中有圈内富有盛名的庞清佟健冰上艺术中心,这是一家由退役世界冠军佟健创办的滑冰专业俱乐部。
这里跟冠军冰场不同,平时一向只接受预约制花滑学员。但最近却突然来了很多上体验课的新客人。有一位初级教练告诉《豹变》,当天接待的顾客中,三分之一都从没上过冰。
据另一家冰上培训机构万域芳菲的工作人员介绍,冬奥期间课程顾问的工作时长从8小时变成12小时,咨询量是原来的10倍。“冬奥效应带来冰上培训的流量增长,但如何将体验型顾客转变成长期学习的会员,是我们目前最关心的事”。
下午四点半,冠军冰场外的排队者散去。散冰时间结束,哄闹的冰场安静下来,悠扬的轻音乐中,青少年的花滑专场开始了。
两名教练带着十几名孩子在冰上滑成两个圆圈。孩子们姿态各异,有人单腿立于冰面,伸展双臂如燕子般翩翩滑过。有人将身体弯成半圆形,在冰面上旋转,宛如洁白雪地上盛开的花朵。
曾有运动员乐观的表示:“如果小孩子能在家门口看一场高质量的比赛,也许15、20年后,他们会是站在冰场里的那个人。”此刻,在冰上翩翩起舞的孩子中间,会出现下一个站在奥运会领奖台上的韩聪和隋文静吗?
不过,培养出一个花滑运动员并不简单。
2、花滑到底有多烧钱?
2月10日,首都 体育 馆迎来北京冬奥会的瞩目之战。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自由滑比赛开始,羽生结弦在《与天共地》的音乐声中,挑战人类最高极限的阿克塞尔四周跳。虽然落冰摔倒,但是不断挑战自我的态度让他收获了更多掌声。
比赛结束后的第二天,迎着北京寒冬的冷风,早晨七点,海淀区的某商场还没开门,林滢就带着十岁的女儿晶晶候在了商场电梯门口。她们是这家商场每天最早的顾客之一,为的是在这里的冰场开始一个半小时的花滑课程。
六年前,晶晶看了一场冰上迪士尼的表演,便告诉妈妈想学滑冰。于是她得到了一双蓝色滑冰鞋作为四岁生日礼物。穿着贴满水钻的裙子,站在洁白的冰场中翩翩起舞,这是女儿向往的高光时刻。
为了这一刻的到来,家长不计成本的投入。但大部分人并不指望孩子走职业训练的道路。
林滢算过一笔账,每节一对多的私教课价格为330元,一个课时仅30分钟,一般孩子每天上冰时间为一个半小时,一天下来光课时费就近千元。平时孩子一周来四次,寒暑假每天都会来训练, 一周下来就是四五千元的支出。这还不包括孩子的陆地课、舞蹈课费用。 今年林滢又在这里买了30万元的充值卡。
晶晶现在正努力攻克 阿克塞尔两周半跳跃,这种跳跃在业内的别称是“百万跳”,指的是从起步到完成两周半,至少要耗费一百万元。
除开昂贵的课时费, 装备也是一笔消耗 。买一件日常的训练服,要一两千,如果参加比赛和考级,还需要根据表演专门定制参赛服。一开始林滢在淘宝上购买,后来去专业花滑服装工作室定做,费用上涨至4000元左右,像这样的衣服,晶晶有五六件。
最近定做的一套蓝色裙子,是俄罗斯花滑明星K宝的同款仿制,镶满了施华洛世奇的水钻,用最轻薄的纱质,这是晶晶最喜欢的一件表演服,只在重大比赛中穿。
一场完美的花滑表演必须以镶满水钻的华服加持。花滑服装的昂贵,跟设计难度、材质都息息相关,服装本身就是对表演内涵的诠释,而大小、材质等每一个细节都影响着选手的发挥。羽生结铉的御用设计师做过的最贵的服装价值约3万人民币。
除了衣服,还要买冰鞋。花滑是一种童子功,孩子大都从幼儿园开始学习,随着身体不断发育,冰鞋基本一年一换。晶晶有五双冰鞋,最贵的一双鞋花了1万多。
学到一定程度,就要不断去考级和参加比赛,五年下来,晶晶学到七级水平,参加了五个国内外比赛。每次外地比赛,都要由家长负担教练的食宿交通,还有专门的舞蹈编排费用。按照朝阳大悦城冠军冰场的价格表,编排一个参加比赛的新节目,从幼儿组到成年组,费用为1500元-6000元不等。
众所周知的是, 花滑不止烧钱,还费家长 。家长在时间和精力上的大量投入,是“冰娃”的必需品。林滢是一位全职妈妈,可以全身心陪伴女儿学花滑。她是女儿花滑路上的司机、后勤保障和心理医生。跟晶晶一样的“冰娃”家庭中,有很多像林滢这样的全职妈妈。
花滑是公认的难学。每一个跳跃,都意味着上万次摔倒。晶晶的膝盖常年淤青,磕破皮是常事。她也会喊疼,但却从没想放弃。她喜欢这样的感觉,穿上冰鞋,就像飞翔的鸟儿一样。每次成功解锁一个新动作,那种成就感无可比拟。
这些背后是无法间断的规律学习,花滑训练讲究肌肉记忆,一旦停课,水平便会下降,之前的心血将付诸东流。
让林滢感到欣慰的事,花滑带给晶晶的改变,辛苦的训练锻炼出她的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10岁的晶晶已经考到了七级,在一次全国俱乐部联赛中,还拿到了冠军。
3、高昂费用背后的两大难题
花滑的费用构成了巨大的门槛。哪怕对于经济收入可观的家庭来说,也需要衡量再三,才敢投入。
在冠军冰场学习的燕子,今年刚8岁,花滑学龄1年,已经考到二级。妈妈平时需要上班,只能下班后陪孩子练习。在这家冰场,花滑课程一般10节课起买,根据教练水平不同,费用在1800元到3000元之间,算下来每上一次课,就得花费360元。一周两三次的训练量,很难让孩子有更好的突破。燕子妈妈认为,是高昂的课时费限制了孩子的训练量。
燕子妈妈感到纠结,“跟四五岁就开始学的孩子相比,女儿在年龄上不占优势,如果继续往上学,意味着要投入更高的费用和更长的时间,就算我倾其一切的投入,能保证孩子不会中途放弃吗?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万域芳菲CEO郁菲告诉《豹变》,花滑之所以费用高昂,跟冰场巨额的投入密不可分。 冰场是一个重资产、重现金流的行业。它需要持续的投入,而场地和教练费用,就占据了冰场支出的大头。
据了解,一个新建冰场的基建投资在千万以上,而由于大多商业冰场均在室内, 无论冬夏基本都属于反季节造冰,一个标准冰场一年的电费在200万以上,这让冰场的投资回报周期很长。
目前很多冰上培训机构都选择租赁或者改建冰场的形式,来减少开支。但即便租赁,也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据一位冰场机构负责人反映,位于北京四环边的某冰场租金高达500万。
郁菲坦言,“目前制约冰场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 场地极度稀缺 ,在城市很难找到合规的 体育 教育用地。二是 教练员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度。 这也是令花滑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在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到2021年初,全国已有654 块标准冰场,较2015年增幅达317%。虽然增速极快,但是平均到每个城市来看,这样的标准冰场数量仍然是稀缺的。
尤其是南方,目前没有一个拥有10块以上冰场的城市。
北京冬奥会之后,南方市场对于冰上培训的需求激增,但冰场的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在万域芳菲接下来的计划里,市场拓展重点是上海、杭州、重庆这三个城市。郁菲认为,这三个城市具有极大市场潜力,而且冰场较少。而北京现有50家冰上培训机构,市场空间已经饱和,“冰上培训的未来在南方。”
“在广州学花滑最不方便的就是场地”,一位花滑女孩的妈妈告诉《豹变》,广州的冰场全都是商业型,场地小而且散客多。常常还要拦一部分冰场给冰球队,唯一的一个大冰场,冰面质量也不过关。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女儿外出考级时,发现广州的孩子明显滑行速度慢很多,一到大冰场都滑不动。
由于冰场散客过多,孩子经常想要起跳时就发现滑过来一个人,刚准备好的动作就得重来。有时候滑五六圈,都找不到地方起跳。疫情期间,考级改成了线上考试,这位妈妈只能带着孩子去深圳找大冰场录像,“特别希望广州能有个标准场地,吸引更多专业教练加入。”
专业教练同样稀缺。“远川出海研究”的一篇报道中称,花样滑冰全国有专业队背景的教练只有400多人,冰场却有700座。教练的极度稀缺也是令花滑培训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在目前国家队中,优秀运动员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档,郁菲表示, 国家队运动员一旦出现断档,能退役下来成为专业教练员的人就更少 ,“几乎是寥寥无几”。
疫情之前,万域芳菲曾开设国际大师班,名额为30人,没想到报名者达几百人,最后只好通过视频面试的方式进行筛选。
这让郁菲再度感受到冰上培训的市场需求度之高,也印证了她的判断,冰上培训是一个有极大商业价值的生意,因为“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求不平衡,有巨大的缺口”,但拓展的速度跟国家政策息息相关, 如果供应端被扼住,市场就发展不起来。
4、花滑会成为 体育 领域的新“奥数”吗?
在国内,随着建设冰雪特色校的推进,冰雪项目的成绩也可以跟升学相挂钩。国外知名大学的申请中,对于花滑优秀人才,SAT有很大的降分。第一 财经 在一篇报道中将青少年冰球,比作 体育 领域新“奥数”,引得家长不计成本投入。那么花滑呢?
据《豹变》了解,很多家长并不希望将学习花滑跟升学、留学联系起来。目前北京虽有50余所冰雪特色校,但 真正能凭借花滑成绩升学的孩子,需要在全国锦标赛中取得名次 。事实上,全国锦标赛的准入资格是8级,这已将很多孩子拦在门外。
即便能够上 体育 特招生的资格,进入学校以后也会很辛苦。据一位“冰孩”家长反映,通过 体育 特招进入初中的孩子,每天晚上写作业到凌晨一点,第二天一大早上课,放学之后就马上被送到冰场训练。
花滑训练和学业是否能同时兼顾,这是摆在每一个家长面前的难题 。学习压力加重后,花滑训练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
中国花样滑冰队总教练赵宏博曾在2018年全国花滑冠军赛上说,国内八、九岁以下的孩子练习花滑的人数不少。但很多俱乐部的好苗子最终没有上升到专业队或是国家队层面。现在孩子们练到八九岁时学业就开始加重,导致他们上冰的时间严重缩短,很多孩子没有继续练下去,到14岁左右就断档了。
很少有家长会将走职业道路放进孩子的规划中。一方面,国内花滑成绩在国际上并不突出,很难在职业上取得成就。另一方面,走职业道路,意味着更高的训练要求,更长的训练时长,学费、时间精力、是否放弃学业都让家长们感到百般彷徨。
为了解决费用的问题,1999年成立的老牌俱乐部世纪星,曾经尝试过一种将学员转换为专业运动员的体系:先由家长自费培养学员,一旦孩子拿到了全国比赛的前8名,世纪星就会开始投入,包括免费的教练员、冰场使用、住宿伙食等。在俱乐部的支持下,接下来他们会参与俱乐部联赛、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等国内头部赛事,以寻求进入国家队的机会。
大量业内人士认为, “学习花滑不能以牺牲学业为代价” 。过去传统体校中,放弃文化课,每天做技术训练,并不是一条可持续的道路,甚至会断送人才的一生,到国际上打比赛时,文化课知识会成为运动员的瓶颈。
只有将学业和培训结合起来,才有利于更多人参与到花滑运动中,从而提高我国的花滑运动水平。两不耽误,才能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跟过去传统体校的孩子不同, 对于具备经济基础的家庭来说,花滑并不是改变命运的道路,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锦上添花 。如果走花滑职业道路需要以放弃学业为代价,会将很多天赋选手的家长拒之门外。
同时,花滑是一门将艺术和 体育 结合起来的运动,这离不开运动员的文化素养。“中国选手长期在表演分上吃亏,可能就是由于对文化课的忽略。”
郁菲问道,“为什么我们不能有下一个谷爱凌和苏翊鸣呢?”
林滢一直记得晶晶站在全国俱乐部联赛冠军的瞬间,在一首节奏欢快的美国民谣里,她一上场,就跳了一个一周半连外点两周,接下来又跳了一个后内两周。那时,林滢拿着手机拍摄时都在发抖。
她看着女儿抱着奖杯,盘起长发,紫蓝裙子上的水钻在灯光下闪烁,脸上全是微笑。那一刻,晶晶就是她心目中的冰雪公主。
花样滑冰入门者需要了解以下花滑知识:
1、首先安全,一定是排在第一位的,毕竟冰刀还是有点危险。
2、防范,因为冰场温度较低,所以适当的保暖是有必要的,还有护具。
3、认识花样滑冰这项运动,看看视频或书籍。
4、业精于勤。学习花样滑冰是没有捷径的,只有你愿意为之付出持久的努力,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走向成功。如果想在花样滑冰的领域中取得持续的进步,那么你每周的训练次数不应少于三次,每次的训练时间不应低于一小时。长期稳定的训练可以帮助学员们形成深刻的肌肉记忆,通过肌肉记忆完成的动作,才是最流畅的动作。如果每周只训练一两次,结果就是你的身体根本就不记得你做过什么,到了考级期间,你每周的训练次数应该达到六次,最少也要达到四次,每次的训练时间不应低于一个半小时。专业的训练加业精于勤的态度,这才是你稳步提升的根本。
5、严格要求。对于学员们来说,在考级前提前暴露问题不是坏事,真正的坏事是面临终极考验的时候依然暴露问题。在考级来临前,教练员们通过两次模拟测试,为每位参与考级冲刺班的学员都列出了需要重点训练的内容以及具体的训练计划,并且用比正式考级更加严格的标准去对动作进行规范,从而帮助学员们通过考级。两次模拟测试的评委均为万域芳菲国家级教练员,他们为每一位参加模拟考级的孩子进行了打分,并制定了针对性的训练计划,现场进行了一对一的动作解析。对于即将参与考级的学员,教练员大多采取严字当头的策略,严格的模拟测试评判标准,严格的针对性训练计划,毕竟考级不易,我们唯有付出更多汗水,才更有可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6、树立标杆。树立一个标杆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情怀更是启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