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的圆形轨道和椭圆轨道

卫星的圆形轨道和椭圆轨道,第1张

你把第一宇宙速度、发射速度、绕行速度这几个概念搞混了。第一宇宙速度(约79km/s)有两个含义:一是在地球上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就是你说的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就不能升空;二是所有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大绕行速度。

在地球上发射一颗卫星,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时卫星刚好绕近地轨道做圆周运动。近地轨道就是半径等于地球半径的圆轨道,所以说这是一种理论上的理想情况。因此实际发射卫星时速度都要大于79而且发射速度越大,卫星升的越高,即他的轨道半径越大。但是在卫星上升的过程中需克服地球引力做功,因而速度会减小,所以等他到达轨道上运行时速度就小于79了。而且半径越大,上升过程中需要克服引力做的功也越多,因而到达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就越小。这有点象你仍一块石头,你给他的速度越大就扔的越高,而他在上升过程中速度会越来越小。所有卫星的轨道都是椭圆,他们绕地球运行的速度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在实际发射时还会涉及到一些变轨等问题。

回答补充的问题:

1相同的发射速度只能到达同样的高度,这是由能量决定的。

2有的,比如地球同步卫星轨道。

3实际发射卫星时,要用稍大于79的速度先将卫星发射到近地园轨道(因为有空气阻力等),再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变轨,进入椭圆轨道,再在远地点进行二次变轨,使卫星进入同步轨道。

这里面包括时间、位置的选择,卫星姿态的调整,燃料点燃等等一些实际的问题和复杂的计算。

物体以每秒7.9千米的速度,以水平方向抛出去,就能够环绕地球运行

了。这叫环绕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但是还没有挣脱地球的引力范围,不

能飞离地球。如果我们继续增加物体的速度,那么物体虽然还不能挣脱地球

的引力作用,但是运行轨道就不是圆形,而是被拉成较扁的椭圆了。速度越

快,椭圆轨道就更扁更长。由于发射人造卫星的速度一般总比环绕速度要大

(在每秒8~11.2千米之间),因此卫星飞到地球的另一边,总要远一些,轨

道就变成椭圆形的了。当然,最大限度不能超过每秒11.2千米(也就是脱离

速度,即第二宇宙速度),否则就会摆脱地球的引力而飞出去,像地球一样

围绕太阳运行,成为人造行星了。

人造卫星的轨道是要根据发射的目的来选择的。有的是比较接近圆形的

轨道,有的是椭圆形的轨道。例如,为了军事目的而发射的卫星和通讯卫星

,在卫星上装上照相机或电视,不能飞得太远,也不能使近点和远点相差太

大,所以往往选择高度为300~400千米的比较接近圆形的轨道。

如果是为了科学研究(研究地球不同高度上磁场的强度,大气压力、温

度、密度,宇宙空间辐射的强度分布……),为了使探测范围更大些,那么

就要求选择扁的轨道。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就装了许多科学仪器,进行科学

研究,它的近地点是439千米,远地点是2 384千米,所以是一个扁的椭圆轨

道。我国1971年3月3日成功地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是一颗进行多

种科学研究的卫星,它的近地点是266千米,远地点是l 826千米,轨道又比

第一颗卫星更扁了些。

题目出错,不是“近日点、远日点”,而是“近地点、远地点”(这是人造卫星啊)。

这个问题简单的。

做曲线运动的卫星肯定速度是变化的,即有加速度。

加速度的具体求法有两个常见的:

1、用牛顿第二定律,万有引力除以卫星质量得加速度。a=F万/ m卫=GM地 / r ^2 ,r是卫星到地球中心距离。

2、在近地点或远地点处,在切线方向刚好没有加速度,只存在法线(垂直切线)方向有加速度,即向心加速度。 a= V^2 / R,式中R是所在轨道处的曲率半径,V是卫星速度,在这里R不是卫星到地心的距离。

曲率半径就是在轨道处的最大内切圆的半径,在近地点与远地点,曲率半径相等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4493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