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考级内容

跆拳道考级内容,第1张

礼仪 品势 竞技 柔韧 体能

带子颜色与级别的对应,从低到高依次为:

白带(10级)→白黄带(9级)→黄带(8级)→绿黄带(7级)→绿带(6级)→蓝绿带(5级)→蓝带(4级)→红蓝带(3级)→红带(2级)→黑红带(1级)→黑带(1~9段);未成年人练到黑带授予品(1~3品)

黄带(八级)

1、礼仪

2、基本动作:走步,弓步,下格挡,中内格挡,上格挡

3、腿法:a、前踢(配合发声)

b、左右前踢组合(配合发声)(抽查)

4、体能:a、俯卧撑(男10、女6、儿童4)

b、仰卧起坐(男15、女8、儿童6)

c、双腿踢膝(左右各10次)

5、品势:太极一章必考

整理道服、行礼、退场

黄绿带(七级)

1、柔韧:横、左右竖叉(抽查)

2、基本动作:行进间弓步上位正拳击

2、腿法:a、横踢(配合发声)

b、下劈(配合发声)

c、横踢+高位横踢(左右各2次、配合发声)

3、体能:a、俯卧撑(男15、女10、儿童8)

b、两头起(男15、女10、儿童8)

c、背肌(男20、女10、儿童8)

d、每腿两次左右提膝(各10次)

4、品势:太极二章必考、抽查一章

整理道服、行礼、退场

绿带(六级)

1、柔韧:横、左右竖叉(抽查)

2、基本动作:行进间三七步手刀中位外格挡

3、腿法:a、侧踢(配合发声)

b、前腿下劈(配合发声)

c、前腿横踢(配合发声)

4、体能:a、拳卧撑(男10、女5、儿童3)

b、两头起(男20、女12、儿童3)

c、立卧撑跳(男15、女10、儿童6)

5、品势:太极三章必考、太极一至二章中抽考一章

6、跆拳道双节棍—白棍内容

整理道服、行礼、退场

绿蓝带(五级)

1、柔韧:横、左右竖叉

2、基本动作:弓步平手尖刺击(左右各2次)

弓步燕子手刀颈部攻击(左右各2次)

3、腿法:a、前旋踢(配合发声)

b、双飞(配合发声)

c、横踢+双飞(配合发声)

4、体能:a、抱膝跳(男15、女10、儿童8)

b、拳卧撑(男15、女6、儿童4)

c、快速转身左右横踢脚靶(左右各4次、配合发声)

5、品势:太极四章必考,太极一至三章中抽考一章

6、跆拳道双节棍—黄棍内容

整理道服、行礼、退场

蓝带(四级)

1、柔韧:横、左右竖叉、

2、基本动作:下格挡+下锤拳(左右各2次)

2、腿法:a、后踢(配合发声)

b、横踢+后踢(配合发声)

c、原地腾空后踢(左配合发声)

3、体能:a、拳卧撑夹臂(男15、女8、儿童6)

b、单腿快速横踢脚靶(男20、女15、儿童10)

4、品势:太极五章必考,太极一四章中抽考一章

5、跆拳道双节棍—黄绿棍内容

整理道服、行礼、退场

蓝红带(三级)

1、柔韧:横、左右竖叉

2、基本动作:行进间单手刀上位斜外格挡(左右各2次)

拳法:直拳击靶

3、腿法:a、360度横踢(配合发声)

b、横踢+360度横踢(配合发声)

c、三飞(配合发声)

4、体能:a、立卧跳转体360度(男10、女8、儿童4)

b、双腿腾空左右分腿拍脚(男10、女8、儿童6)

5、品势:太极六章必考,太极一章至五章中抽考一章

6、跆拳道双节棍—绿棍内容

整理道服、行礼、退场

红带(二级)

1、柔韧:横、左右竖叉

2、基本动作:行进间虎步、单手掌中位内格挡(左右各2次)

3、腿法:a、后旋踢(配合发声)

b 任意组合腿法(男3种、女3种、儿童2种)

c、360度横踢+后旋踢(配合发声)(抽查)

d、横踢+后旋踢(配合发声)(抽查)

4、体能:a、俯卧撑击掌(男8、女5、儿童3)

b、双腿腾空向前双拍脚+分腿拍脚(男5组、女4组、儿童3组)

c、指卧撑(男8、女4、儿童2次)

5、实战:2分钟一回合

6、理论:裁判规则、技术理论答疑。(抽查)

7、品势:太极七章必考,太极一至六章中抽考一章

8、跆拳道双节棍—绿蓝棍内容

整理道服、行礼、退场

红黑带(一级)

1、基本动作:外山势隔挡(左右各4次)

2、腿法:a 横踢+360度横踢+后旋踢

b 横踢+双飞+后踢

c 腾空后旋踢

3、击破:a 腾空二段前踢(男3块、女2块、儿童1块)(1cm厚度跆拳道木版)

b 360度横踢(男3块、女2块、儿童1块)(1cm厚度跆拳道木版)(抽查)

4、实战:3分钟一回合

5、理论:裁判规则、技术理论答

绝对不可能

时代不同了,现在当然没有人可以练成这样。许多健身爱好者不以为然,会反驳说只要坚持科学煅炼一两年,就能轻松超过李小龙的肌肉。此刻我们讨论的是龙哥的背阔肌,也许你在健身房里撸铁,配合蛋白粉大鱼大肉,你的手臂可能更加粗壮,你的胸肌可能更加高耸,你的三角肌可能更加厚实,但始终不可能达到龙哥的比例,他的背阔肌下沿更低,像是穿了蝙蝠衣,施瓦辛格形容为圣诞树,这种效果不是一般健身器械能够锻炼出来的。

体质不同

李小龙小时候体弱多病,后来在习武的过程中,激发出了身体的潜能。李小龙是将速度和力量结合最完美的武术家,即在加快速度的同时不损耗击打的力量。陈惠敏曾经说过自己和李小龙掰手腕一秒钟都扛不住,龙哥在发力的一刹那用的丹田之气,连“大块头”杨斯都不是对手。李小龙还有一个特点是柔韧性超强,在猛龙过江中和罗礼士比武中就展现过,还有董玮采访中就说过李小龙的柔韧性展示惊到了自己。可以说,李小龙天生骨骼惊奇,标准的练武奇才。

习武不是健身

首先我们要把健身塑身和习武分开看,健身是以塑造身体的形态美为目标,要的是外在美,而练武是冲着自己的综合战斗力去,练武也要练功,主要是练气练内功,当然在练到家之后身形肌肉也很流畅美观,只不过和健美不是同一种风格,非要把两者扯到一起比较,完全没有意义。龙哥出拳很有特点,就是摆动幅度很大,通过蝙蝠肌像杠杆一样撬动整个身体发力,爆发出超越体重的巨大力量,而龙哥的胸肌并不显得硕大,因为他认为胸肌发达会降低灵活性,所以说背阔肌不是龙哥故意练到这么惊人,而是在追求武学力量过程中的附属品。

体酯率

李小龙为了习武,增强爆发力,从来不吃肥腻的东西,最爱日本菜,还特制了特殊调配的营养套餐,当然也是与油腻绝缘的。在饮食控制和长期煅炼的配合下,李小龙的体酯率出奇的低,可能和乔丹差不多,到目前为止,我就看到过一个职业自然健美运动员比他低。这种自虐式的自律不是一般健美运动员能比的,凡是健美有点成果的人,都看起来相当笨拙,这就是无法弥补的差距。

训练方法

李小龙对武学的执着追求和对自己的严苛要求,一般的煅炼方式根本满足不了他的野心,所以他除了吃饭睡觉,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煅炼,除此之外,他还采用电击的方式刺激肌肉,我们先不管这种方式是否科学,现在的健美运动员和习武人士都不可能复制,所以身体的肌肉生长方式也完全不同,说没人可以练出李小龙的背阔肌并不是胡说八道。

时代产物

李小龙是时代的产物,李小龙生活在开放的香港,又远赴美国,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让他的视野更开阔,也因此从不拘泥于传统的锻炼方式,他把对武学的追求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并为之付出一切,也让他付出无数的心血甚至生命,这样使得他在武学世界受到无数人的崇拜,为什么半个世纪过去了,提到武字,李小龙都是绕不开的话题,李小龙不在了,也不会再有了,任何人想要复制都不可能,因为时代不同了。

没有,李小龙这个背很薄,又能展开这么开,很难做到。

施瓦辛格曾经说过李小龙的肌肉在健美界叫圣诞树,很难达到!

张安邦聊聊武林中的事——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就功夫或健壮体型而言,李小龙能做到的,你肯定能做到,只要你足够努力!

很多健美界的名人不止一次、不止一个发声,惊呼李小龙的背阔肌犹如圣诞树一般。

我不止一次说过,李小龙是时代产物,不要动不动拿当下说事。今天的健美爱好者除了大重量的练习之外,还有现代补剂的摄入,这和李小龙时代是不同,李小龙也注重营养,但是绝达不到今天的纯度或纯粹,更多是食物的补充。那么这时候从李小龙整体的身材比例而言,他的“圣诞树”,更像蝙蝠衣,再加上李小龙无以伦比的前臂,搓板般的腹肌,轮廓鲜明的胸肌,就整体而言,李小龙今天的身材已经是很难达到的高度。

难怪,香港泰拳专家坤青形容李小龙的身材,宛如武仙!安邦想他肯定惊羡李小龙的身材只应天上有,人间不常见了!

有资料显示,说李小龙背阔肌犹如圣诞树的是施瓦辛格,这样也许会让健美界一些黑李小龙的人闭嘴。但是也不能说服所有人,毕竟健美界质疑施瓦辛格的也有一些人。

李小龙的背阔肌有别于其他健美爱好者的一个显著原因就是,他的背阔肌训练更多是为了拳法发力的储备肌力群,换句话讲,块头是其次,美观也是其次,能否为自己的武术体系服务才是首要的。练武的都知道,拳法发力,背阔肌与三头肌,都是至关重要的部位。

当然,很多人认识李小龙是通过其影视作品,张安邦觉得李小龙后期有为影视形象大力打造完美体形的愿望,并付出努力。这时候,和武术的关系不大,所以李小龙从《唐山大兄》,再到《猛龙过江》,有着明显的体型变化,更加精瘦,体脂更低,线条更清晰,这个对综合研究李小龙的人来说,是个值得注意的事情。

张安邦始终在强调,李小龙是时代产物,时势造英雄!

他的伟大在于介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而非属于传统,或属于现代,所以他的训练体系中西兼有,古今都用,不是他适应武术训练,而是武术训练符合他的习惯,这些都是今人无法体会的。

毕竟,你现代接触到的,都是比李小龙更科学的训练方法,李小龙是1,你是10,甚至100,因为李小龙到你之间,还有无数人为之努力,但是没有1,大家都是0!~

关注张安邦,一起聊聊武林中的事!

如果你去过健身房,你就知道健身超过一年的任何一个普通健身者都可以碾压李小龙。

造成李小龙的肌肉形态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每天数小时的速度与爆发力的训练,这些训练跟短跑性质相同,属于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结合的运动。这样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导致他的身体没有一丝多余的脂肪。另外,我觉得李小龙的身体状况更像是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处于体力透支的状态。

其实李小龙的训练算不上秘密,一方面通过轻重量快速运动来练习速度和爆发力(李小龙好像喜欢用两个小号哑铃练习出拳),另一方面通过大重量低次数来练习绝对力量,这种训练可以迅速提高力量而同时又不会让肌肉体积变得过大(李小龙的力量训练是好像是练过举重的严镜海指导的,据说他能以60多公斤的体重卧推100公斤的杠铃)。

然而只有 Bruce Lee can do it

具体来说,如果你想获得清晰的肌肉线条可以选用很轻的哑铃做高次数,长时间中低强度的练习。如果还想同时增强力量,再结合大重量低次数(每组不高于3次)做短时间超高强度的练习。

小龙在这个世界上大概300年才会出一个你可能不是那一个了因为着三百年里有了一个李小龙,而且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人的背阔肌发达程度或者面积或隆起程度可以与Bruce Lee 相媲美的。

如果说李小龙的那个年代练成李小龙那样的倒三角形的人不多,是真的,如果说现代练成他那样的肌肉,多了去了。

李小龙的肌肉

葡萄牙职业足球运动员,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

成龙的肌肉

健美冠军的背阔肌

健体运动员个个都比他大,没有什么难的。

他只不过比较瘦,腰比较细,相对而言比身材的比例较好看。

我还没发力…

背阔肌下沿会激活就可以

其实李小龙的背那么宽重点在于他的肩胛骨控制能力 - 将肩胛骨贴在肋骨上,做前引+下抑,有上回旋,背部的形状很容易就出来了…

当然可以。李小龙的背阔肌确实很棒 但是对于现代健美来说就可以说算是小菜一碟了

跆拳道分为十级九段三品。

黄带 

1. 礼仪、礼节:系道带(背身整理道服、立正、行礼) 

2. 品势:太极一章 

3. 步伐: a前滑步、后滑步(左右腿各二组、配合发声) 

b前交叉步、后交叉步(各二组、配合发声) 

4. 基本功:马步冲拳 

5 腿法:向上踢、前踢、前踢接前踢 

6 体能: 

a俯卧撑 (男10个,女6个,儿童4个) 

b仰卧起坐 (男15个,女8个,儿童6个) 

c快速左提膝腿10次,快速右提膝腿10次(支撑腿跳离地面) 

7 考试:叠道服(两人一组) 

8 整理道服,退场。 

黄绿带 

1 礼仪、礼节:背身整理道服、立正、行礼 

2 品势:太极一章、太极二章 

3.基本功:弓步下格挡、中格挡、上格挡 

4.拳法:直拳击靶左右各3次 

5.腿法:横踢、横踢接下劈、横踢接高位横踢 

6. 体能: 

a俯卧撑 (男15个,女10个,儿童8个) 

b两头起 (男15个,女10个,儿童8个) 

c背肌 (男20个,女10个,儿童8个) 

d快速连续左右提膝腿 (男20个,女18个) 

7. 整理道服,退场。

蓝带 

1 礼仪、礼节:背身整理道服、立正、行礼 

2.品势:太极五章必考,太极一至四章中抽考一章 

3 腿法:后踢、横踢接后踢、原地腾空后踢 

4.体能: 

a.拳卧撑夹臂 (男15个,女8个,儿童6个) 

b.俯卧撑跳 (男10个,女6个,儿童4个) 

c.双腿连续转身高位横踢脚靶 (共10次) 

5 整理道服,退场。

蓝红带 

1 礼仪、礼节:背身整理道服、立正、行礼 

2.品势:太极六章必考,太极一至五章中抽考一章 

3 腿法:360度横踢(旋风踢)、横踢接旋风踢、三飞 

4 体能: 

a 卧撑夹臂 (男20个,女12个,儿童8个) 

b.双腿腾空左右分腿拍脚 (男10个,女8个,儿童6个) 

5 整理道服,退场。 

红带 

1 礼仪、礼节:背身整理道服、立正、行礼 

2.品势:太极七章必考,太极一至六章中抽考一章 

3 腿法:后旋踢、旋风踢接后旋踢、横踢接后旋踢、原地腾空后旋踢 

5.体能: 

a俯卧撑击掌 (男8个,女5个,儿童3个) 

b双腿腾空向前双拍脚接分腿拍脚 (男5组,女4组,儿童3组) 

c.指卧撑 (男8个,女4个,儿童2个) 

6.实战:2分钟一回合 

7 整理道服,退场。 

红黑带(一品) 

1 礼仪、礼节:背身整理道服、立正、行礼 

2.品势:太极八章必考,太极一至七章中抽考一章 

3 腿法:横踢接旋风踢接后旋踢、横踢接双飞接后踢 

4.体能: 

a.指卧撑 (男15个,女8个,儿童6个) 

b.左右腿蹲起腾空交替前踢 (男10次,女5次,儿童4次) 

5 实战:3分钟一回合 

6 整理道服,退场。

扩展资料

跆拳道腰带的象征意义

白  带:

白带代表空白,练习者没有任何跆拳道知识和基础,一切从零开始。

黄  带:

黄带是大地的颜色,就象植物在泥土中生根发芽一样,在此阶段要打好基础,并学习大地德载物的精神。

黄绿带:

介于黄带与绿带之间的水平,练习者的技术在不断上升。

绿  带:

绿带是植物的颜色,代表练习者的跆拳道技术开始枝繁叶茂,跆拳道技术在不断完善。

绿蓝带:

由绿带向蓝带的过渡带,练习者的水平处于绿带与蓝带之间。

蓝  带:

蓝带是天空的颜色,随着不断的训练,练习者的跆拳道技术逐渐成熟,就象大树一样向着天空生长,练习跆拳道已经完全入门。

蓝红带:

练习者的水平比蓝带略高,比红带略低,介于蓝带与红带之间。

红  带:

红色是危险、警戒的颜色,练习者已经具备相当的攻击能力,对对手已 构成威胁,要注意自我修养和控制。

红黑带:

经过长时间系统的训练,练习者已修完从10级至1级的全部课程,开始由 红带向黑带过渡。

黑  带:

黑带代表练习者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其技术动作与思想修为均已相当成熟。也象征跆拳道黑带不受黑暗与恐惧的影响。

参考资料跆拳道-

跆拳道等级-

中国跆拳道协会统一考试标准内容(实行) 白带(十级 初学者) 学员学满5个课程后,自动转为白带 白带间黄条(九级) 1、基本礼仪:如进馆礼仪、鞠躬方法、道服穿着等 2、基本动作:基本拳法、腿法、体能测试 3、跆拳道基本国际用语 4、太极一章 黄带(八级) 一、礼仪 二、基本功:马步冲拳 三、腿法:a、上踢(配合发声) b、前踢(配合发声) c、左右前踢组合(配合发声)(抽查) 四、体能:a、俯卧撑(男10、女6、儿童4) b、仰卧起坐(男15、女8、儿童6) c、双腿踢膝(左右各10次) 五、太极二章 黄绿带(七级) 1、柔韧:横、左右竖叉(抽查) 2、腿法:a、横踢(配合发声) b、下劈(配合发声) c、横踢+高位横踢(左右各2次、配合发声) 3、体能:a、俯卧撑(男15、女10、儿童8) b、两头起(男15、女10、儿童8) c、背肌 (男20、女10、儿童8) d、每腿两次左右提膝(各10次) 4、太极三章、抽查一或二章 绿带(六级) 1、柔韧:横、左右竖叉(抽查) 2、基本功:行进间三七步单手刀外格挡 3、腿法:a、侧踢(配合发声) b、前腿下劈(配合发声) c、前腿横踢(配合发声) 4、体能:a、拳卧撑(男10、女5、儿童3) b、两头起(男20、女12、儿童3) c、立卧撑跳(男15、女10、儿童6) 5、太极四章 绿蓝带(五级) 1、柔韧:横、左右竖叉 2、基本功:行进间三七步双手中位格挡(左右各2次) 3、腿法:a、钩踢(配合发声) b、双飞(配合发声) c、横踢+双飞(配合发声) 4、体能:a、抱膝跳(男15、女10、儿童8) b、拳卧撑(男15、女6、儿童4) c、快速转身左右横踢脚靶(左右各4次、配合发声) 5品式:太极五章必考,太极一至四章中抽考一章 蓝带(四级) 1、柔韧:横、左右竖叉 2、腿法:a、后踢(配合发声) b、横踢+后踢(配合发声) c、原地腾空后踢(配合发声) 3、体能:a、拳卧撑夹臂(男15、女8、儿童6) b、单腿快速横踢脚靶(男20、女15、儿童10) 4、品式:太极六章必考,太极一至五章中抽考一章 蓝红带(三级) 第六条 柔韧:横、左右竖叉 第七条 拳法:直拳击靶 第八条 腿法:a、360度横踢(配合发声) b、横踢+360对横踢(配合发声) c、三飞(配合发声) 第九条 体能:a、立卧跳转体360度(男10、女8、儿童4) b、双腿腾空左右分腿拍脚(男10、女8、儿童6) 第十条 品式:太极七章必考,太极一章至六章中抽考一章 红带(二级) 第七条 柔韧:横,左右竖叉 第八条 腿法:a、后旋踢(配合发声) b、任意组合腿法(男3种、女3种、儿童2种) c、360度横踢+后旋踢(配合发声)(抽查) d、横踢+后旋踢(配合发声)(抽查) 第九条 体能:a、俯卧撑击拳(男8、女5、儿童3) b、双腿腾空向前双拍脚+分腿拍脚(男5组、女4组、儿童3组) c、指卧撑(男8、女5、儿童2次) 第十条 实战:2分钟一回合 第十一条 理论:裁判规则、技术理论口试。(抽查) 第十二条 品式:太极八章必考,太极一至六章中抽考一章 红黑带(一级) 1、踢法:a、横踢+360度横踢+后旋踢 b、横踢+双飞+后踢 c、腾空后旋 2、击破:a、腾空二段前踢(男3块、女2块、儿童1块)(1cm厚度跆拳道木板) b、360度横踢(男3块、女2块、儿童1块)(1cm厚度跆拳道木板)(抽查) 3、实战:3分钟一回合 4、理论:裁判规则、技术理论笔试(抽查) 5、品式:太极一至八章中抽考两章 注:本考试内容为晋级最低标准要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359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