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准备:
字卡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故事吗?今天我们来读一读《三个小板凳》这个故事,看看你会有什么收获。
二、自读感知
1、自读文前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2、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和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达到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4、默读课文思考:从爱因斯坦小时侯制作小板凳的故事中,找出他长大以后成为大科学家的原因。
三、理解感悟
1、小组互动:讨论爱因斯坦成为科学家的原因。
2、指名朗读课文2、3段。
3、联系讲这个故事。
4、识字教学 开火车读生字卡,并且用字组词,用词说话。
四、扩展练习
开一个小故事会。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爱因斯坦制作三个小板凳的故事,学习他不怕失败,认真塌实的精神品质。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体会爱因斯坦成为科学家的原因 《第三个小板凳》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想象爱因斯坦遇到挫折和失败时的不气馁、不断努力的情景,体会“努力”包含的品质。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做什么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小黑板、课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开火车的方式)
2、过渡:看来,每个组的生字都认得很准,那现在我们三个小组来比赛,看哪一组读得最流利。 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爱因斯坦小时候手工课上制作小板凳,老师对他交上来的板凳很生气,可后来才知道这已经是他做的第三个小板凳,于是老师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二、过程
1、老师为什么会生气?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2自然段)
2、原来是因为爱因斯坦的小板凳很不像样,仔细观察图看看是怎么不像样的? 过渡:四个脚是歪的,而且没有挨拢,这样粗糙的样子,就是“糟糕”,是啊,其他同学交上来的是精美的泥鸭子,可爱的布娃娃,这样糟糕的小板凳真让老师生气。(你能读一读这句话吗?读出糟糕的感觉,让人生气)
3、老师生气了怎么说的?用直线勾画下来。指名回答。你觉得老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看看下面的两个句子哪个是老师要表达的意思。
分男女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你体会这两个句子的感情怎样?指名读。齐读 小结:我们有时要想表达一种强烈的感情时就可以用这种带问号的句子,虽然是问句,但我们却知道它的意思,就是反问句。请生练习说几句反问句。
4、老师这样生气地批评他,那同学们是怎么对待他的呢?这时候的笑是赞扬还是取笑?取笑还可以说成什么笑?(笑话、嘲笑、讥笑)
5、引读:面对同学们无情的嘲笑,老师严厉的责问:“世界上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吗?,爱因斯坦勇敢地站起来,小声说:“有的。” 过渡:难道世界上真的有比这个还糟糕的板凳吗?
6、指名回答,你在哪里找到答案的?(3自然段)
师:原来世界上真的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那就是爱因斯坦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
看插图说说它们是怎么更不像样的。(第一个板凳三个角全是歪的,有两个角是躺在地上的,而且角的长短也不一样,凳面是斜的,如果有人坐上去肯定会摔倒的, 根本不像个板凳;第二个板凳的有两个角很斜,但凳面是平的。
7、爱因斯坦交给老师的是他第几次做的?他为什么要交第三次做的小板凳给老师呢?(第三次的好一些)可第三次的板凳还是很糟糕呀?
出示:它虽然不好,但比这两个强一些。“它”指什么?“这两个”指什么?用“虽然……但是……”造句。 比较这三次的板凳你发现了什么?(一次比一次做得好) 你想象一下:爱因斯坦做完第一个板凳后他看了看会说什么?又会怎么做?做好第二个板凳后他看了看又会说什么?怎么做? 从爱因斯坦三次做小板凳的事,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不气馁、不灰心、不断努力)。可是原来老师和同学认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指名读(第1自然段)齐读。 老师也从这件事上看到了一个不怕困难,不断努力,永不灰心,永远追求更好的爱因斯坦,从此改变了对他的态度。
正是因为爱因斯坦做任何事情都像做小板凳这样认真,有不断努力追求更好的品质,所以他长大以后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我们带着对爱因斯坦的崇敬再读第三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师相信今天同学们的收获都很大,你觉得自己平时在做哪些事情时还可以做的更好? 不管干什么事,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人生就象一张多姿多彩的图画,成功和失败都是必不可少点缀。有人说:成功是鲜明的,失败是灰暗的。也有人说:成功是美丽的,失败是丑陋的。可我并不那么觉得。我认为,有失败,才有成功。
我听说过爱迪生的一个故事。一天,老师让每个同学做一张小板凳。当老师看到爱迪生交上来的那个小板凳的时候,问他:“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这个更差的小板凳吗?”爱迪生老实地回答:“有。”说着把他做的前两个板凳拿出来。最后,爱迪生成了世界上很伟大的发明家。这也说明失败是成功的踮脚石,它可以为成功积累经验,激励我们向前进 我也有过失败的经历。那是去年的暑假,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知了不停地叫着。外面有许多小孩子在外面买冰棍吃,而我,却在家里做着暑假作业中的数学题。闷热的天气让我汗流浃背,又遇到了“拦路虎”。我左思右想,都不对,思路对不上。再打电话问同学,他们都做好了,就是不肯告诉我。我已经热得不行了,头上直冒汗,连风扇也吹不凉。我双手一摊,不写了。可我那不服输的拽脾气又上来了:为什么别人可以我就不可以?我一定也可以!想着,立即拿出草稿纸,“刷刷”地算起来。“对了!”终于把那道题解开了。突然感到不那么热了失败是土壤,成功是种子;失败是阶梯,成功是顶峰.没有失败激励你的意志,就没有成功光临你理想的世界;没有失败奋发你的斗志,就没有成功为你的未来添彩。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我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我,要奋发向前! 。 我最难忘的一句名言是:“胜不骄,败不馁”。这句话的出处是战国的《商君书·战法》,原句为“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后来说成“胜不骄,败不馁”,意思是说胜利了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当我真正体会到它的深刻含义时,还是从那件事以后——
那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去上围棋小课,我和宋青雨比赛下棋,规则是五局三胜。
我们铺开棋盘,大战开始了。一开局,我就明显地占了优势,我以各种招术杀得他无路可逃,节节败退,“啪,啪,啪”下到中盘时,他已明显落败,无法力挽狂澜,只好投子认输。第二盘也是这样,我一下子连胜两盘。
第三盘开始了,我脸上明显露出了骄气,看看对手气乎乎的样子,心里别提多高兴,我得意洋洋,不把对手放在眼里,不再像前两盘一样,深思熟虑了,我想都不想,就“啪”地下去,臭招、昏招、随手棋连连下出,自己地盘破绽百出,被他直捣黄龙府,惨败。第四盘,我不服气,贪吃对方的棋,可也许是求胜心切,操之过急,又输了。这时,一句名言在我脑海里回荡,“胜不骄,败不馁”,“胜不骄,败不馁”,我总结了总结,反省了反省,我应该以平常心对待每一盘棋,而不能曾经胜利过就可以掉以轻心。
第五盘开始了,这是决胜盘,于是,我稳稳神,定定心,想好策略,有目的地向对方进攻,从开局到中盘,大家平分秋色,后来我用双飞燕枷住了他的棋筋,导致他认输了,最后我以三比二胜了他。
虽然这场比赛我胜了,但我意识到,我和他的水平其实旗鼓相当,只要稍有闪失,也会败在对方手里。同时,我更深刻体会到“胜不骄,败不馁”的含义。下棋是这样,学习也应该是这样
古希腊哲学导师柏拉图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带徒弟们来到一片麦田,让他们在麦田行进过程中,每人选摘一支最大的麦穗,不能走回头路,且只能摘一支。
其中两个弟子一个刚走几步便摘了自认为是最大的麦穗,结果发现后面还有更大的;第二个弟子一直是左顾右盼,东挑西捡,一直到了终点才发现,前面几个最大的麦穗已经错过了。
第三个弟子吸取前两位教训,当他走了1/3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麦穗,再走1/3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1/3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美丽的麦穗。
关于这个理论有太多的结论和评论。其实,从麦穗理论里面我们更应该学会思考,学会换位思考。当我们手握麦穗在麦田里寻找下一个更大的麦穗时,难道我们不也是别在手中的麦穗?我们也被某个人攥在手里,站在麦陇上,左顾右盼,那双寻找幸福的眼睛,迷失在一片金黄之中,唯恐自己失去了最大的麦穗,到最后,只有仓促采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