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昆虫?背部图案像个鬼面具

这是什么昆虫?背部图案像个鬼面具,第1张

这种昆虫是“鬼脸天蛾”,其背部图案像鬼面具,古怪狰狞,让人望而生畏。

鬼脸天蛾是是天蛾科面形天蛾属下的一种昆虫,身披“鬼脸”、叫声诡异的昆虫,背部的灰白骷髅头标志非常醒目,其古怪狰狞的脸型图案据说是模仿世界上最令人恐怖的魔鬼——撒旦的脸孔而成。除了恐怖的外表,鬼脸天蛾还有诡异的“吱吱”声,其发声原理和手风琴类似。

蠓 蠓属双翅目蠓科(Ceratopogouidae),为一类体长1~3mm的小型昆虫,成虫黑色或深褐色,俗称“小咬”或“墨蚊”。全世界已知4000种左右,我国报告近320种,主要者为台湾铗蠓(Foreipomyia(L)taiwana)和同体库蠓(Culicoides homotomus)。

形态

成虫头部近球形。复眼发达,呈肾形。雄蠓两眼相邻接,雌蠓两眼距离较远。触角丝状,分15节。在触角基部之后有单眼1对。口器为刺吸式。中胸发达,前、后胸较小,胸部背面呈圆形隆起。翅短宽,翅上常有斑和微毛,其大小、颜色、位置等为分类依据。足细长。腹部10节,雌蠓有尾须1对;雄蠓的第9、10腹节转化为外生殖器(图20-20)。

图20-20 蠓生活史

生活史与生态

蠓是全变态昆虫,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图20-20)。

卵:长纺锤形,长约05mm,表面有纵列突起的小结节。卵产出时为灰白色,渐变深色。在适宜的温度下,约经5天孵化。

幼虫:细长,呈蠕虫状。分为4龄,一蛉幼虫长近1mm,四龄幼虫约5~6mm。头部深褐色,胸、腹部淡**。各体节有短毛,最后一节的毛较长。幼虫生活于水中泥土表,以菌、藻类以及一些原生动物为食。在27±1℃时,22~38天化蛹。

蛹:分头胸部和腹部,体长2~5mm。早期淡**,羽化前呈深褐或黑色。头胸部前端有眼1对,背面有呼吸管1对。腹部具刺和结节,最后一节有两个尖突。蛹不活动,可见于水中或稍有积水的淤泥中,约5~7天羽化。

雄蠓吸食植物汁液,仅雌蠓吸血。雌蠓吸血范围较广,在不同的种类有一定的倾向性,有的种类嗜吸人血,有的种类嗜吸禽类或畜类血。绝大多数种类的吸血活动是在白天、黎明或黄昏进行。成虫多栖息于树丛、竹林、杂草、洞穴等避风、避光处。当温度、光照适合且无风时,成虫即成群飞出。蠓的飞行能力不强,一般不超过05km,其活动范围限于栖息地周围300m内。吸血蠓类交配时常有群舞现象。交配后吸血,约3~4天后卵巢发育成熟产卵。通常雌蠓一生产卵2~3次,一次产卵量约50~150粒。

蠓生活史所需的时间与温度关系密切。在夏季约需一个月,通常一年可繁殖2~4代,视种类与地区不同而异。雄蠓交配后1~2天便死亡,雌蠓的寿命约一个月。一般以幼虫或卵越冬。

与疾病的关系

蠓叮吸人血,被叮咬处常出现局部反应和奇痒,甚至引起全身性过敏反应,更重要的是蠓可传播多种疾病。目前已知蠓可作为18种人畜寄生虫的媒介和可携带20余种与人畜有关的病毒。在我国,蠓与人体疾病的关系了解得尚不够清楚。在福建和广东,曾于自然界捕获的台湾拉蠓体内分离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但该蠓是否可作传播媒介,尚有待证实。

防制

蠓的种类多,数量大,孳生范围广泛,防制工作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进行。

1.在有吸血蠓类地带野外作业的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可涂擦驱避剂,或可燃点艾草、树枝,以烟驱蠓。

2.在人口聚居区,应搞好环境卫生,填平洼地,消灭孳生场所;对成蠓出入的人房、畜舍和幼虫孳生地的沟、塘、水坑等环境用二二三、马拉硫磷或溴氰菊酯等进行滞留喷洒。

3.出现局部肿、痒时,可用10%碱水或氨水或用清凉油擦拭。

蚕蛹的器官名称有头部、胸部、腹部、复眼、触角、胸足、翅、体节、蛹皮等。蚕蛹是蚕吐丝做茧后在茧中变成的蛹虫,蚕吐丝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就会变成蛹。下面我将对蚕蛹进行介绍,对蚕蛹的器官名称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往下阅读了解。

蚕蛹的器官名称有哪些

1、蚕蛹体形类似于纺锤,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整体呈咖啡色。其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

2、腹部鼓鼓的,长有9个体节。一些专业工作者能够从蚕蛹腹部的线纹和褐色小点来判别蚕蛹的雌雄。

3、蚕刚化蛹时,蛹体嫩软,体色是淡**的,但逐渐会变成**、黄褐色或者褐色,就连蛹皮也会硬起来。

4、大约经过12-15天,当蛹体又开始变软,蛹皮有点起皱并且呈土褐蚕茧色时,蚕蛹就将变成蛾。

蚕蛹的用途

黄裳凤蝶,蛹腹背有2对角状突起,蛹散发出金**的光泽。

黄裳凤蝶,鳞翅目凤蝶科裳凤蝶属的一个物种。幼虫摄食马兜铃科之叶瓜马兜铃,港口马兜铃等植物,成虫整年可见;飞行颇慢,喜于晨间黄昏时飞至野花吸蜜。成虫几乎全年可见,生活在低海拔山区,垦丁地区较常见。喜访花吸蜜,为保育类昆虫。外形漂亮迷人,徐体育的昆虫物种。

黄裳凤蝶终龄幼虫的头部正面照,犹如张牙舞爪的狮子鱼。黄裳凤蝶幼虫体色为黑色,身上有暗红色肉刺,彷佛一只迷你小刺蝟。它和其它凤蝶幼虫一样,受到惊吓时,前头会伸出一对臭角,散发味道试图驱赶敌人。

黄裳凤蝶的蛹称为「带蛹」,外形酷似枯枝,身上彷佛绑著绳子,靠近仔细一瞧发现带子是它自己绕上去的,整个身体呈头上尾下,往後拱起的模样。

黄裳凤蝶是大型凤蝶,展翅 9~115公分,翅底为黑色;雄蝶略小,沿翅脉部分稍带灰色,後翅金**,翅缘有长锯齿状黑斑围绕,胴体腹背有灰褐色纵向长毛;雌蝶体型较大,灰黑色,前翅较宽广,後翅金**纹被各室中央弧状黑纹分隔成复杂之块状,胴体腹背呈黑色,且後翅反折部分无。

展翅宽110~130mm。雄蝶下翅**;各翅室外缘具三角形黑斑,部分黑斑达一公分深。雌蝶下翅呈黄黑相间斑纹,下翅中央各翅室黑斑几乎互不相连。

幼虫摄食马兜铃科之叶瓜马兜铃,港口马兜铃等植物,成虫整年可见,但主要发生期在3~4月,9~10月间;飞行颇慢,喜于晨间黄昏时飞至野花吸蜜。一年多代,一次产约卵5-20卵,确保族群繁殖。成虫几乎全年可见,生活在低海拔山区,垦丁地区较常见。喜访花吸蜜,为保育类昆虫。栖地分布 分布于台湾东南部低山地区、垦丁一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892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