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异性恋群体为主的社会,同性恋群体如何进行自我身份认定。他们会觉得自己同性恋是基于基因还是基于选择呢?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这个问题。第一,从历史方面,通过研究同性恋的历史,确定影响女同性恋形成的因素;第二,从已有的文献资料,查证基因对同性恋群体的影响;第三,从已有的调研数据,阐述同性恋是一种选择;第四,谈社会及家庭对女同性恋者自我身份认同的影响以及她们的自我身份认同。
追溯中国历史,有正史记载的女同性恋,始发于汉朝的陈皇后。陈皇后在失宠后,让一个女子穿上男子的衣服,与之同寝。汉武帝发现后,将该女子杀害,并且废了陈皇后。中国自古就有关于同性恋的记载,皇宫之中,有大量的宫女由于没有男性满足其性需要,很多宫女都有女同性恋的倾向,并在正史以及野史中都有大量记载。在明清时期,经济发达省份,例如广东、浙江等地区,也有大量的民间女同性恋的记载。广东佛山顺德养蚕女即为记载数量最多的一例。中国文学作品当中也有很多关于女同性恋的描写,例如红楼梦等。在西方也有很多关于同性恋的记载。例如19世纪的美国。有众多法律人士要求立法严惩同性恋,但是都没有落实。重点介绍一下西方女同性恋的起源人物,萨福。萨福于公元前630年至612年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丰厚的家族财富使她免于生计之苦,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早慧早熟的她选择了当时希腊的文化中心——蕾斯波斯岛(Lesbos)作为定居之地,专攻文学和艺术。当时很多希腊女子慕名来到蕾斯波斯岛,拜在其门下学习诗艺。萨福不仅教她们知识,还写了很多表达对她们强烈爱慕的诗作。在当时,古希腊盛行师生之间带着强烈精神交往的恋情,萨福的带着强烈同性恋情感的诗歌,广为传唱。当时蕾斯波斯岛上的货币,都以萨福头像为图案。从19世纪末开始,萨福成为了女同性恋的代名词,“Lesbian”(意为女同性恋者)与形容词“Sapphic”等,均源于萨福。萨福也被视为女同性恋者的鼻祖。
由此看来,同性恋这个群体在人类历史上一直存在,并非只是现代社会的产物。纵观同性恋的代表人物,均可发现,同性恋被记载最多的地方皆是该地区最为富饶的地方。例如中国的皇宫,江浙。西方的女同性恋者一般也均出生于皇宫及贵族家庭。由于历史是层累的构成的,女同性恋者被记录数量居多,一方面是由于该地区较为发达,以及该地点较能引起历史学家的关注之外。不可忽略的是,同性恋群体最大的诞生地还是在富饶的地区。者可能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正如本文论题一般。在富饶地区,人类对自我的认知更加完善,有着更强烈的作为人的存在意识。他们更敢于表明自己的同性恋倾向;在富饶地区,人对于性欲的需求能够被更深刻的发掘,更表象的展现,这些因素都可能是促使历史当中,女同性恋被较多记载于历史的原因。如今,发达国家关于女同性恋者的研究以及认可程度也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这也是一个例证。在女同性恋自我的身份认定上,经济因素占着很大比重。经济条件的富饶间接促进了女同性恋的形成。
基因对同性恋的影响,最重要的论断源于哈默。。迪安•哈默是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哈默的研究小组发现X染色体上一个小区域,称为Xq28,在44对中的33对(83%)同性恋孪生兄弟中找到。不同于贝利与皮拉德的50%几率,哈默认为如果孪生兄弟中有一个是同性恋,另外一个也是的几率是33%。也就是说,男同性恋比异性恋多3%的几率得到X染色体上的Xq28,所谓的“gay”基因。这项研究,有一些地方值得注意。首先,哈默没有设立来自普通人群的对照组。如果X染色体上特定序列出现在同性恋中,也以相似的比例出现在非同性恋中,那就没有统计学意义。哈默也没有去测试异性恋的孪生兄弟的基因,但是有一些数据显示异性恋的孪生兄弟也携带有所谓的“gay”基因。以上这些显示“gay”基因也许并不像哈默所说那样对同性恋产生影响。此外哈默研究里有7对同性恋孪生兄弟没有“gay”基因,似乎“基因学说”在这7对兄弟里失效了。哈默的研究方法也被质疑。耶鲁大学的乔治•里施采用同样的研究方法,没能重复出哈默的研究结果。基因对同性恋行为的影响目前还无法证实,处于将信将疑的状态。基因有可能是异性恋者为了理解同性恋者而强加的一种概念,也许同性恋的形成这本身就是行为产生的,而与基因毫无关系。遗传说在女同性恋的身份认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女同性恋者最初突破自身心理束缚的一条理由就是认为女同是天生的。无可改变,她们用遗传及基因这个论据来说服家人,并说服自己。在一个以异性恋为主导的社会,自我的身份认同对女同性恋者来说极为重要。基因说也是一个对女同性恋很重要的支撑。
关于女同性恋的访谈及调研报告中,都有大量女同性恋者都认为成为同性恋是她们的自我选择。这也就是所谓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总共有六个阶段,分别为:认同困惑、认同比较、认同宽容、认同接受、认同骄傲以及认同整合。由这六个阶段也可以展示,女同性恋的自我认同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她们不断的适应并融合于环境之中。性身份的自我认同是一个比异性恋更为重要的问题。在他们背后有一个并未对同性恋理解的庞大的异性恋群体。她们在自我认同的最后阶段,都倾向于把自己对自我的认同认定为同性恋是一种选择。从基因决定论到自我选择,她们跨越了一个漫长的心理的路程。环境对人的选择有着决定性作用,环境的决定了选择的范围以及选择的难易程度。女同性恋者的自我选择说,更大程度上说明,环境是导致同性恋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例如有过被强奸的心理环境、生长于一个家暴环境等等。这些都可能使得女同性恋者讨厌男人。而这又是她们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部分。他们不喜欢男人,她们喜欢的是女人即同性。女同性恋在社会宏观背景下的家庭微观环境中做出了属于自己的选择了,也进行了自我的身份认同。最终她们达到了认同骄傲,并逐渐走向了认同融合。
同性恋者感受到的社会环境是不同的。在发达地区人们对同性恋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相对更能理解同性恋群体。但是在我国贫困地区,同性恋仍然被当为异类存在。但相对来说,社会对同性恋的宽容程度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而不同宽松。官方宣传媒体以及各种电视剧的影响也逐渐显著。人们尤其在年青一代中,对女同身份的认同也逐渐变大。更多人倾向于认为女同性恋是一种选择。女同性恋者受到的最大阻力莫过于她们最亲密的家人。对于外界而言,认同仍然属于浅层的。这种浅层认同在当女同性恋者是自己的亲人时,就出现了障碍。大部分人在内心深处还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家人是女同性恋的事实,这股强大的阻力也导致很多女同性恋者不敢出柜。由此可见,社会对女同性恋的身份认同仍是浅层的,表象的,还需有进一步的提升。
对同性恋者产生性身份认同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环境、个人经历等。环境因素是一个巨大的容器,对个体的经历和个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个体的经历也决定了个体在身份认同上的程度。不一样的同性恋个体由于其个人经历的原因,目前正处于不同的身份认同阶段。社会环境对同性恋者的身份认同目前逐渐开化,但仍属于浅层认同。核心家庭环境对同性恋的身份认同仍然存在巨大障碍。这也是阻碍女同性恋获得幸福的最关键因素。家庭在同性恋的生活当中有很大影响,家庭对同性恋者至关重要。
貌似是女同性恋啊
女同性恋,英文Lesbian,简称LES。 LES有很多是天生的,她们只能和男人做朋友,无法产生爱及性欲 。 但有些喜欢女人,但也有可能喜欢上男人,这些人是双性恋 。 有些人一见男人就紧张害怕,无法交谈,更别提恋爱,所以当她们需要爱时,只有去找女人。这叫恐男症(非学名, 与之相应的有恐女症),是可以医治的 。 心理上的,比如受过创伤,或环境影响,这类的,也是可以改变的。最后,有一类较特殊:那些被男人甩了,就说自己要当LES,再也不爱男人的,只是在逃避现实,也可以说是心理异常(与上面"心理上的"不同) 。
同性恋是一种文化 要理性地判断
同性恋其实也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象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样简单。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这个隐秘和世界,而又由于不了解导致了误解乃至憎恶都是很正常的。 其实,任何现象的存在必定是有其原因的,同性恋也不例外。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自然,而不是什么心理变态,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所认同,同性恋不仅在人类存在,在动物界也被观察到过,并非人的专利,也许,性对象的取向本身就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常把同性恋看作精神病,性变态,性倒错,其实他们的心智是完全正常的,远的不说,当代也有一些诸如洛加尼斯,范思哲等在各自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同性恋者。 同性恋在世界上亘古以来就有,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国古代的小说《金瓶梅》与《红楼梦》等名著里都有同性恋人物或同性恋行为的描写。冯梦龙所著的《情史》里有一章“情外篇”就是专门描写同性恋的。其处理态度与异性恋并无两异。而且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也到处可以看到有同性恋的痕迹。其中也不乏经典的故事(断袖、贻桃)和著名的人物(汉哀帝、董贤),还有其它研究也表明,中国古代对同性恋的态度比西方同时期要开明。 同性恋是一种文化现象,同性行为自古以来一直存在,但是直到一个世纪之前,同性恋一直被认为是邪恶的“行为”,而不是一种“状态”。同性性行为被基督教会谴责为罪恶,并在一些欧洲国家,包括英国,被定为违法。 有关同性恋的第一例案例研究1879年在美国发表,它把这一话题视为全新的,好像同性恋在此之前从来就不存在似的。把同性恋者视为一个几乎不同的人种,将同性恋定为一种精神的错乱,这一观点在当时是很令人吃惊的。而用今天的术语来表达,医疗专家们已经认为“性行为”和“性倾向”或“性取向”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指某个人“做”了什么,而后者是指某个人“是”什么。 在这一时期,很多专家用“性倒错”来形容新的意义上的同性恋者。这说明同性恋被认为是一种性别身份的倒错,或者颠倒:“女同性恋在生理上是女性,而在心理上则是男性。另一方面,男同性恋在生理上是男性,在心理上则是女性。”性倒错解释了为什么在男子身上可以找到女性化的被动,而在女子身上可以找到男性化的主动。研究专家总结出:对于想要做男人的女人,或者想要做女人的男人,同性恋关系是一种尽量接近正常异性恋的情绪上的努力。 今天,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被认为是不同类型的“性倾向”,其定义是:“持久的对某一特定性别成员在性爱,感情或幻觉上的吸引”;因此,同性恋指的是“对自身性别成员基本的或绝对的吸引” 然而,同性恋者毕竟是属于性倾向的少数者,其性对象悖于异性恋者。当法律与社会约俗反映多数人或统治者的意志与意向时,对同性恋者的歧视与迫害成为必然。所以,要消除公众对同性恋者的歧视,主要靠普及的教育,其中既要有感性的关怀,也要有理性的判断。
女同名词
T(Butch):是英文Tomboy的简称,指装扮、行为、气质男性化,在女同志中扮演“丈夫”角色的女同志;台湾女同志文化中“汤包”一词,就是对女同志的俗称。 婆(Femme):装扮、行为、气质比较阴柔,心理上认同女性,在女同志中扮演“妻子”角色的女同志(又指P)。台湾女同志文化中的T/婆之分,相当于西方的Butch/Femme“婆”这个词在最早是相对于T而来,指“T的老婆”。但近年来,婆的主体性已经逐渐浮现,所以泛指气质较阴柔者。 Lesbian(蕾丝边):女同性恋者。 拉子:女同志的代称,由Lez(Lesbian的简写)音译而来。最早出现在《鳄鱼手记》(邱妙津着,联经出版社)一书中,相关说法还有“拉拉”一词。 不分:从字面上,可以解释为“不被分类”或“难以被分类”,这是近年来在女同志文化中出现的新名词,指装扮、行为、气质较难以被界定,呈现跨性别暧昧状况的女同志。 Uncle:年长的T这个词源起于60年代,是女同志用来尊称长辈的称谓。 欧蕾(O-Le):是老蕾丝边(Old Lesbian)的简称,泛指年过30岁的女同志。至于为什么会译成“欧蕾”呢?有女同志戏称:因为过了这个年纪,就该用欧蕾保养了。 T吧:女同志酒吧 Bisexual(双性恋):爱恋与欲望的对象,有可能是同性,也有可能是异性CC:又称为“妹子”,指气质,行为,装扮女性化的同志。“CC”衍生自英文的Sissy一词,从早期好莱坞的影片中,就可听到这种描述方式。有时用c来代称。 Couple:同志伴侣。
她也许只是追潮,一般人同性恋除非是出生的性取向是偏的,她都能够改正,但如果是真的,也就没戏,个人觉得,你应该同意你的好友而不是劝她,人都有自己的幸福或异性或同性,她已经告诉你说明她信任你。所以你不必太过担心她,你应该为她想,她是不是真的觉得这样适合她。如果是,你应该支持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