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咳嗽的时候拍背应该怎么拍才是正确的

婴儿咳嗽的时候拍背应该怎么拍才是正确的,第1张

正确的拍背姿势 拍背时应将宝宝直立抱起。拍背的手应微微蜷起,形成中空状,这样宝宝就不会感觉很疼,并且震动的效果比较好。

拍背时应两侧肺都拍到,肺脏的上下左右前后都拍到。换句话说,就是宝宝的整个胸廓每一处都不应遗漏。每次拍痰时两边肺脏应各拍一百下。一天应拍三到五次左右。同时,由于体位的关系,宝宝的背部和肺下部更容易产生液体积聚,所以应着重拍这些部位。如果已经患有肺炎,还应着重拍有病的那一侧。

拍背时应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样的拍背才能有效。

一入秋季感冒的孩子就多了起来,特别是上了幼儿园以后,孩子接触病菌的机会增多,得感冒、手足口或者肺炎一类的病的几率也增加了。

很多家长听说孩子得了肺炎,会非常紧张,但肺炎其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小儿疾病。在北方,往往是寒冷的季节,以及季节交替的时候容易得病,比如秋冬、冬春季节交接的时候。

很多家长可能一听到肺炎觉得是一个非常危重的病,虽然肺炎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但不代表所有的肺炎都是这么危重,90%都是比较轻的,重症肺炎比例是比较少的。但一旦是重症肺炎,需要特别注意。

那么确诊肺炎需要做什么检查呢?血常规是一定要做的,通过这项检查医生可以初步看看孩子是什么原因感染的;如果白细胞比较高,可能就是细菌感染,但如果是白细胞正常或偏低的话,也许是病毒感染。如果是轻症的肺炎,医生通过听诊听到固定中小水泡音,那么基本可以确定是肺炎,不用再做胸片了。但如果高度怀疑是肺炎的患儿,体征不是很明显,或者是发现孩子呼吸困难,病情较重,就要做一下胸片。

很多家长关心胸片的辐射问题,其实现在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十分发达,辐射是非常小的。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的检查是很有必要的。不过,孩子症状特征比较明显,也不是很重,那么也不必反复做胸片检查。

在治疗方面,可能很多家长都会问,肺炎是否都要输液?

输液是我国医疗很大的一个问题,大家嘴上说都知道输液不好,但都喜欢输,觉得这是最快的治疗。但其实输液就是没有必要做的这么多,90%的肺炎是不需要输液治疗的,都是轻症肺炎。我国儿童肺炎的诊疗指南上也明确指出,很多肺炎其实口服药治疗就可以了。

小儿肺炎在急性期过后,发热咳嗽减轻,体温也正常了,也要继续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要半途而废。肺炎的治疗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至少要两周,前面也说了有的肺炎时间会更长,比如支原体肺炎需要治疗2-4星期。还有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喘憋性肺炎,症状好转后也需要长时间的关注,因人而异。

医生根据病情的轻重,恢复情况,会给患者制定不同的复诊时间。但需要再强调的是肺炎治疗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复诊,治疗最短不能短于两个星期。

怎样才能预防肺炎,不得肺炎呢?加强锻炼,增加户外活动,适时增减衣物,不偏食,保持大便通畅,按时接种预防针,在疾病流行季节少去人员集中的地方等。

孩子的成长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首先,在临床上最多见的莫过于家长频繁要求医生换药或使用级别过高的抗生素类药物。

  肺炎多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不同的病原菌引起,医生会根据引发孩子患病的病原菌采用敏感药物治疗,一般35天才会见效。经常患儿入院治疗一两天效果不明显,治病心切的家长常会要求医生换药,这样很容易就造成细菌耐药性,使疾病迁延不愈。

  其次,治疗一定要彻底 ,所谓彻底包括一下两者:

  第一,药物的使用彻底。治疗期间,有的家长担心用药多了会对孩子肝脏和肾脏不利,尤其在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时,害怕抗生素有副作用,经常在孩子病情尚未完全控制时就擅自停药,这样做无疑会导致孩子反复发生肺炎。其实相比疾病给孩子带来的危害,药物的危害要小得多,家长一定要遵医嘱用药,并用足疗程。

  第二,住院治疗彻底。我们经常会遇到家长主动要求出院,他们常常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咳不喘,病情控制得挺不错的,没必要继续住院治疗。甚至有的还会怀疑医生不让宝宝出院,纯属谋取一己私利。临床研究显示肺炎的治疗时间一般需要1至3周,所以建议家长还是应该好好配合医生的治疗,使宝宝的治疗彻底有效。

  二、恢复调理

  肺炎痊愈后,也不要掉以轻心,孩子身体还未完全复元、抵抗力较弱,复感外邪后,常容易造成疾病反复。特别要注意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到户外活动时,注意适当增加衣服。社会上感冒流行时,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去。家里有人患感冒时,不要与孩子接触。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在中医指导下进行一些相应调理,以提高孩子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三、预防调护

 肺炎发作,跟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关系密切,特别是孩子挑食,饮食结构不合理,这样的孩子身体抵抗力弱,气候变化时,容易反复感冒甚至得肺炎。所以,孩子一定要均衡营养,当孩子有不良饮食习惯时,一定要帮助其纠正,不能一味听之任之。除此之外,家长还应注意:

  1保持良好的室内环境

  居室每天要有2小时左右的通风时间,以保证空气新鲜。冬季保持18℃~22℃的室温,并保持约55%~60%的湿度,可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变干、不易咳出,亦可减少孩子上呼吸道感染概率。

  2减少细菌、病毒侵害

  细菌、病毒、支原体等肺炎都可以有传染性,要嘱咐孩子勤洗手。3岁以上的宝贝,过集体生活时,如发现发烧或咳嗽,就不要把宝贝送往幼儿园了,最好在家里护理。这有利于孩子的恢复,也避免了病毒在幼儿园传播。

  3减少接触过敏原

  孩子若有哮喘史,需积极治疗,并尽量查明过敏原。冷空气、油漆、花粉、动物皮毛、羽绒、棉絮、牛奶、花生、鸡蛋等都有可能引起孩子过敏,家长在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过敏原对孩子的刺激。

  4正确的护理

  家庭护理,主要是要让孩子坚持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同时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给孩子增减衣服,防止伤风感冒。让婴幼儿多晒太阳。通过良好的照顾不断地增强婴幼儿的抗病能力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1 宝宝咳嗽有痰是肺炎吗

宝宝咳嗽有痰不一定是肺炎。

很多病症都可能引起宝宝咳嗽有痰,例如:风寒感冒咳嗽,宝宝会有白痰;而风热感冒咳嗽,宝宝则会有黄痰等等,当然如果宝宝肺炎也是会有咳嗽有痰的症状的,但这只是宝宝肺炎的症状之一,并不能说明宝宝一有咳嗽有痰就是肺炎,家长还需根据以下病症判断宝宝是否有肺炎。

2 如何判断宝宝咳嗽有痰是不是肺炎

宝宝咳嗽有痰是不是肺炎,家长要观察宝宝的病症,看宝宝除了咳嗽有痰,是否还具有以下特征:

1、看呼吸

普通感冒:宝宝呼吸频率正常,偶有鼻塞。

肺炎:宝宝会出现咳嗽,气喘,出现呼吸气急、气促,有的宝宝甚至会伴有呼吸困难,而呼吸困难多表现在憋气、口唇发紫方面。

危险表现

(1)如果发现2个月以下婴幼儿呼吸≥60次/分钟、2~12个月婴儿呼吸≥50次/分钟、1~5岁小儿呼吸≥40次/分钟,就说明有肺炎的可能,就要赶紧到医院诊治了。

(2)宝宝吸气时肋骨与肋骨之间、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出现凹陷,同时还可伴有鼻翼扇动、口唇发绀等症状,说明肺炎严重。

2、测体温

普通感冒:偶有发热,但通常是低烧,375度左右。

肺炎:宝宝多半会发高烧,在38度以上,并且持续几天高烧不退。

3、听胸部

普通感冒:宝宝胸部呼吸正常,没有咕噜声。

肺炎:家长用心听宝宝的胸膛,会有水泡音,类似咕噜声,如果有听诊器的会听的更清晰些。

4、看精气神

普通感冒:宝宝精神虽不如平常,但也会玩、会跑、会跳。

肺炎:宝宝精神状态明显下降,会出现烦燥,爱哭爱闹,不安静,或者是处于昏睡状态中,还偶尔伴有抽搐现象的。

5、看饮食

普通感冒:宝宝还是会正常吃饭,但进食量减少。

肺炎:宝宝饮食明显比平时少,甚至不不吃东西,而且伴有哭闹,不能安静,有时甚至有憋气的现象发生。

6、看睡眠

普通感冒:睡眠几乎不大受影响,宝宝一般吃药过后会安静入眠。

肺炎:宝宝即使是吃了药,晚上也会经常醒来,夜里还会伴有呼吸困难的情况,家长要注意及时观察宝宝的变化。

3 宝宝咳嗽有痰是肺炎怎么办 1、及时就医

家长经过上述症状判断宝宝是患有肺炎的,应立即到医院检查,经医师诊断后并给予合理用药,以防误诊和不合理用药。

2、保证空气流通

宝宝如果患有肺炎,首先要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0℃,湿度维持在60%—65%左右,太热太闷对肺炎患儿都非常不利,会加重小孩的咳嗽,使病情加重。

3、注意翻身、拍背

对肺炎多痰的宝宝可定时拍打他的背部,帮助他排出痰液,对于卧床较久的宝宝要经常给他翻身,或抱起来一会,以减轻肺淤血,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同时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和呼吸情况,给小孩吃容易消化的食物,经常给小孩翻身、拍背。

4、补充营养和水分

宝宝肺炎期间要补充水分及维生素。此时最适宜乳制品,切不可断奶,如果宝宝吸奶困难,可把奶挤出来,用小勺喂。大点的孩子可吃半流质食物,如稀饭,烂面条,鸡蛋汤等。

另外宝宝在肺炎高热时适宜流质食物,如米汤、果汁、牛奶等。退热后,常规进食即可,以易消化、高营养食物为佳。

避免辛辣、干燥、刺激、腥膻食物,如辣椒、饼干、薯片、薯条、炒货、鱼、鸭、海鲜等,以免助热生痰。

5、鼻塞使用细棉棒、吸鼻器

宝宝鼻塞、鼻堵时可用沾有温水的棉棒湿润鼻痂,一点一点地将鼻痂取出,爸妈注意千万不可以用力过猛哦。选择细小的棉棒,它比传统的棉棒更好用。吸鼻器在这时也能派上用场。

6、及时物理降温

宝宝肺炎时,多半会伴有发高烧的情况,家长要做好相关的物理降温措施,如:用冷毛巾敷额头,用一些退烧贴贴在头上效果也很好。

7、食疗护理

(1)百部生姜

原料:百部10克,生姜6克,蜂蜜少许。

用法:百部、生姜同煎煮取汁,调入蜂蜜分温服。

功效:宣肺散寒,止咳化痰。

(2)杏仁桑皮粥

原料:杏仁6克(去皮尖),桑白皮15克,生姜6克,大枣5枚(去核),粳米150克,牛奶30毫升。

用法:把杏仁捣碎成泥状,调入牛奶取汁;桑白皮、生姜、大枣水煎取汁,以药汁入粳米煮粥,将熟时入杏仁汁再稍煮即成。一日分数次热服。

功效:宣肺止咳,降气平喘。杏仁平喘治肺,宝宝肺炎时可适当食用杏仁的粥羹。

(3)桑菊杏仁茶

原料:桑叶9克,菊花9克,杏仁泥6克,蜂蜜15克。

用法:将桑叶、菊花、杏仁泥共煎煮取汁,调入蜂蜜即成。每日1剂,代水饮用。

功效:桑叶、菊花可清热散邪,为辛凉清热之药;杏仁可宣肺降逆;蜂蜜则可调味止咳。

(4)党参百合粥

原料:党参10~30克,百合2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

用法:取党参浓煎取汁,与百合、粳米同煮成粥,加冰糖即成。每日两次,温热服用。

功效:补脾益气,润肺止咳,可用于身体虚弱、伴有低热型的小儿肺炎。

4 宝宝咳嗽有痰不是肺炎如何治疗 食疗偏方

宝宝咳嗽有痰,家长可配合食疗的方法,帮助宝宝止咳化痰,再搭配拍背治疗效果事半功倍,不过食疗治宝宝咳嗽有痰,一定要注意对症治疗才行,分清宝宝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哦。推荐以下食疗方子给爸爸妈妈们:

1、风寒咳嗽——应吃温热、化痰止咳的食品

(1)蒸大蒜水

做法: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一粒冰糖,半碗水,加盖隔水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

食用:晾温热后让宝宝喝水,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

功效: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简单,孩子也愿意喝。

(2)烤橘子

做法:将橘子在小火上烤至橘皮发黑,晾温热后让宝宝吃桔肉。

食用:一次2—3瓣,一天2—3次。

功效: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会明显减少,镇咳作用非常明显。

(3)麻油姜末炒鸡蛋

做法:将一小勺麻油放入锅内,油热后入姜末,再打一个鸡蛋炒匀。

食用:晚上睡前趁热吃。

功效:止咳化痰,坚持吃上几天,效果明显。

(4)香菜黄豆汤

做法:黄豆10克加水煮15分钟,再加入香菜30克煮15分钟,去渣加少许盐。

食用:每天给宝宝分几次服用。

功效:止咳化痰。

2、风热咳嗽——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1)川贝冰糖蒸梨

做法:把梨横断切开,去核放入2—3粒冰糖 ,5—6粒碾碎的川贝,把梨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

食用:一日分两次食用。

功效:有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2)白萝卜水

做法:白萝卜洗净,切4—5薄片,放入锅内,加大半碗水,烧开后改小火煮5分钟。

食用:等稍凉后饮用。

功效:此方治疗风热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的效果是不错的,两岁以内宝宝效果更好。

(3)马蹄水

做法:3—4颗马蹄去皮切成薄片,加一碗水煮5分钟左右。

食用:给宝宝喝水,马蹄也可以吃。

功效:可清肺热,有生津润肺化痰作用。

3、内伤咳嗽——应吃滋补食品,调理宝宝的脾胃,提高宝宝的身体素质

(1)山药粥

做法:山药去皮搅成粉,加半碗水加工成稀糊状,倒入锅中烧,烧开即可。

食用:一碗山药粥分2—3次空腹食用。

功效:山药健脾胃、补肺气,不但能止咳治哮喘,还对小儿厌食、虚汗多、流口水、气虚胆小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注意:山药不能煮久,否则成分会流失。

(2)红枣白果水

做法:红枣3粒、白果3粒,加大半碗水,中火烧10分钟,临睡前给宝宝饮用。

食用:此方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食用。

功效:红枣性温、益气补气,健脾胃;白果性平敛肺气,定咳喘,固肾,对久咳不愈、反复感冒、咳嗽、发烧的患儿很有效果,同时它还可以治疗遗尿症。

(3)核桃芝麻养生膏

做法:核桃仁半斤,黑芝麻2两,红枣半斤,碾碎成粉放入大碗中。加蜂蜜1勺、水3勺搅拌均匀。碗加盖,在大锅中蒸,水烧开后转小火蒸40分钟。

食用:每天早晚给宝宝吃一勺,一岁以内宝宝可用白糖代替蜂蜜。

功效:核桃、芝麻、大枣都是增强体质的食物,蜂蜜清润,对宝宝久咳、支气管炎、哮喘都有一定作用。

附:如何判断宝宝是风寒/风热/内伤咳嗽有痰

1、风寒感冒咳嗽有痰病症:舌苔发白、痰稀、白粘、并有鼻塞流涕。

2、风热感冒咳嗽有痰病症:舌苔黄、红,痰黄稠,不宜咳出,并有咽痛、喉咙痒。

3、内伤咳嗽有痰病症:久咳、反复发作的咳嗽。

推拿止咳化痰

正确的推拿手法能够帮助宝宝健胃脾、止咳化痰,下面就为各位家长介绍宝宝咳嗽有痰的时候要采用哪些推拿手法来止咳化痰:

清补脾:5分钟500次

位置:宝宝拇指外侧缘。

手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作用:健脾和胃,消积导滞。

清肺经:5分钟500次

位置:宝宝无名指面指根到指尖。

手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作用:泻热解表,止咳化痰。

内运八卦:5分钟500次

位置:宝宝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手法:家长的左手握住宝宝除大拇指以外的四指,右手在宝宝的八卦穴上做环形推动。

作用:行滞销食,宽胸利膈,理气化痰。

艾灸治疗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很多家长们通过艾灸治愈了宝宝的不思饮食、咳嗽、发烧、感冒等病症。下面是宝宝咳嗽有痰时艾灸的取穴治疗方法,以供参考。

1、肺俞穴:15分钟

功效:调补肺气,补虚清热,止咳化痰。

位置: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属膀胱经。

取穴方法:取定穴位时,一般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肺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

2、风门穴:15分钟

功效:伤风感冒、止咳化痰、颈椎痛、肩膀酸痛等。

位置:人体风门穴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方法: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尺泽穴:15分钟

功效:清宣肺气,泻火降逆,止咳化痰。

位置: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取穴方法:让宝宝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该穴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

4、合谷穴:15分钟

功效: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止咳化痰。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取穴方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5、天突穴:15分钟

功效:宽胸理气、通利气道、降痰宣肺。

位置: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

取穴方法:让宝宝坐着,在颈部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取穴。

足底按摩

如果宝宝是风热咳嗽有痰流黄鼻涕,并伴有咽痛症状的,可以采用足底按摩的方式来缓解病症。

按摩方法

(1)先上下来回搓宝宝的脚心,每只脚搓30下。

(2)然后每个脚趾都上下按摩20—40下,重点按摩脚面大脚趾根部两侧的部位,这个部位就会很疼,每只脚按摩5分钟。

(3)按摩后要及时给宝宝多喝温开水,也可以喝淡淡的盐开水。

(4)每天坚持给宝宝按摩两次,再配合食疗,宝宝的病会很快愈合。

拍背法

拍背法不仅能促使患儿肺部和支气管内的痰液松动,向大气管引流并排出,而且还能促进心脏和肺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支气管炎症的吸收,使疾病能尽早痊愈。因此宝宝咳嗽有痰若是咳不出,家长需要给宝宝拍痰,具体方法如下:

1、抱起宝宝,让宝宝的头部位于家长的肩膀上,然后手握空拳拍打宝宝的后背。

2、拍打的力量不宜过大,要从上到下,依次进行,每次拍3—5分钟,每日拍2—3次。

足浴

宝宝如果是风寒咳嗽有痰的,可以通过给宝宝泡脚,在泡脚的水中加入几片姜片,来祛寒止咳,同时家长可适当按摩宝宝的足底,加快血液循环,帮助寒气散除。

蒸汽法

这是很多爸妈都用过的方法,即将沸水倒入一大口罐或茶杯中,抱起宝宝,使其口鼻对着升起的水蒸气并吸放,可使痰液变稀利于拍背咳出,同时这种方法还可减轻气管与支气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肿,减少咳嗽。但千万要小心烫伤,避免发生意外。

多喝水

宝宝咳嗽有痰时,爸妈要多给宝宝喝温热的白开水,充足的水分能有效地帮助宝宝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的咳出,饮食上也要尽量清淡。

 喉咙痛、有痰咳不出时,常需要祛痰药帮忙。我们开药时,常建议患者用药后正确拍背,帮助这些药物起效。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正确拍背的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正确拍背的方法1:保持姿势。

 通常情况下,可让病人坐着拍背。少数肺炎或支气管扩张的患者,痰液特别不宜咳出,可根据情况侧卧或仰卧,并让胸部高于口咽以利排痰。

 正确拍背的方法2:空心叩击。

 叩击时一般用右手(依病人体位而定,站在右侧用左手,反之用右手),拇指紧贴食指的第一个指关节,四指并拢,似手中握有鸡蛋样。判断手势是否正确的方法是:进行叩击时,听到空空的叩击声,而不是啪啪的拍打声。

 正确拍背的方法3:错开时间。

 拍背需要错开刚服药、进食和喝水的时候。例如,早上服药,可在午饭前半小时到1小时拍背。一般进行一次背部叩击的治疗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以15~20分钟最佳。

 正确拍背的方法4:宜穿着棉制单薄衣物。

 还需注意补水,从而稀释痰液,利于咳出。同时避免叩击创伤、纽扣、拉链处,避开心脏、肩胛骨、脊柱等处。有心血管重症疾病、肺水肿、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及有病理性骨折病史、肺部血栓及咯血、肺结核、胸部肿瘤、血管畸形、未局限的肺脓肿、出血性疾病或凝血异常,有出血倾向,接触部位皮肤感染的病人禁止背部叩击治疗。

 正确拍背的方法5:叩击方向与范围。

 方向是由下向上、从外向内叩击背部,使黏附在气管壁上的痰液更容易脱落。如果整个肺部存在不适,可从最难受的部位开始,但随后的位置要依据病人的病情而定。

 正确拍背的方法6:度适中。

 力度以不引起病人疼痛为宜,儿童和老人的叩击力度应更轻,最好先试几次,询问其感受,再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小儿肺炎

肺炎是小儿的常见疾病,临床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多见于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而以冬春季节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尤高。多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可继发于麻疹、百日咳等疾病。体质虚弱和营养不良小儿患本病后,病程较长,病情亦重,易合并心功能衰竭等症。小儿肺炎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根据病因,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霉菌性肺炎、吸人性肺炎、过敏性肺炎和堕积性肺炎等;按病变部位可分为大叶性(局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按病程可分为急性肺炎(病程《1个月),迁延性肺炎(病程1—3个月)和慢性肺炎(病程》3个月)。年长儿表现为大叶性肺炎,而婴幼儿则表现为支气管肺炎(播散性肺炎),病毒感染者常为间质性肺炎,体弱及佝偻病患儿的肺炎一般为间质性肺炎,病程多迁延。

[临床表现]

1.婴幼儿肺炎:一般为支气管肺炎。表现为:起病急,发热(体温30-39℃),咳嗽,气急,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有时可有呕吐、腹泻等。早期体征可不明显,婴幼儿可表现为拒奶、吐沫,而无咳嗽。

2.年长儿肺炎:以大叶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为常见。

(1)大叶性肺炎:起病急,高热(T39-40℃),寒战,烦躁,请妄,早期气促,胸痛,咳嗽不多,约3-4天后,出现咯铁锈色痰。

(2)支原体肺炎:起病急或缓,体温可高可低,咳嗽渐重,呈刺激性频咳,咯出黏痰,乏力,头痛或胸痛。

[诊断]

1.支气管肺炎

(1)起病多急骤,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喘憋等症状,小婴儿常伴拒奶、呕吐、腹泻等。

(2)重症病儿呼吸急促,呼吸频率增快超过40次/分;可出现点头呼吸、三凹征,口周、指甲青紫。两肺可闻及中、细湿罗音。若有病灶融合扩大,可闻及管状呼吸音,叩诊可呈浊音。

(3)合并心衰时患儿脸色苍白或紫绀,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加重,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有浮肿、心音低钝、心串突然增快,超过160—180次/分(除外体温因素)或出现奔马律及肝脏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4)细菌感染引起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病毒感染引起者降低或正常。

(5)肺部x线摄片或透视见肺纹理增粗,有点状、斑片状阴影,或大片融合病灶。

2.大叶性肺炎

(1)急性发病,发热、咳嗽、胸痛,肺局部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或胸部呼吸运动一侧减弱,语颤增强。

(1)胸部x线摄片或透视有节段或大片阴影。

(3)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

3.支原体肺炎

(1)起病急或缓,体温可高可低,刺激性频咳,呼吸困难和肺部体征不明显,偶见呼吸音减低,局部少许干湿罗音。

(2)x线检查:常在肺门附近有毛玻璃样片状阴影,自肺门蔓延至肺野或呈斑点状阴影。

(3)血清冷凝集反应(》1:32)呈阳性,双份血清第二次滴度较第一次增高4倍以上更有助于临床诊断。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抗生素治疗:用于细菌性肺炎。首选青霉素5—10万u/kg/日,分2次肌注,至热退3天。若效果不佳或过敏者,可用林可霉素30—50mg/kg/日,分2次静滴。头孢噻肟(凯福隆)50-100g/kg/日,分2次静滴。轻者可口服抗生素如羟化氨苄西林(阿莫西林)50—lOOmg/kg/日。弗莱莫星(羟氨苄青霉素)Z5~50mg/kg/日,分2—3次。红霉素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可予30~50mg/kg/日,分3-4次口服,或20-30mg/kg/日静滴。浓度0.5-lmg/ml。

(2)抗病毒治疗:利巴韦林(病毒唑)10-20mg/kg/日,分3次口服,或10-lSmg/kg/日,分2次静滴,无环鸟苷15--20mg/kg/日,分2-3次静滴。

(3)对症处理

①吸氧:有紫绀者予吸氧。

②镇咳:非那根0.5-1mg/L矿次,口服或肌注。

③化痰:—糜蛋白酶雾化吸人。

④退热:参见“感冒”节。

(4)并发心力衰竭的处理。

①吸氧。

②吸痰。

③镇静:非那根肌注或吗啡o.1—0.2mg/kg/次,皮下注射。

④强心:地高辛饱和量:岁,0.04~0.06/mg/kg;>2岁0.03~ 0.04/mg/kg;新生儿0.03~O.04/mg/kg口服,静注为口服量的3/4。西地兰饱和量;<2岁,O.04mg/kg,2岁,O.03mg/kg静注。上述二药的快谴饱和法:首剂为饱和量的1/2,余量每隔4-8小时分2—3次给予,在末次给药后12小时用维持量,为饱和量的1/4-1/5量,分2次,每12小时1次,直至心衰控制。 ⑤利尿:速尿1—2mg/kg/次,肌注或静注。

2.中医药治疗

(1)常症

①风寒闭肺:发热无汗,呛咳气急,痰白而稀或多泡沫,口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淡或淡红,脉浮紧,指纹青红在风关。

治法:辛温宜肺,化痰止咳。

方药:麻黄3克、杏仁10克、甘草3克、葱白10克、淡豆豉10克、荆芥6克、半夏6克、莱菔于10克。

中成药:小青龙冲剂1/2-1袋,每 日2次。

②风热袭肺;发热,有汗,口渴,咳嗽痰黏或黄,气促鼻煽,面赤唇红,咽红,指纹青紫多在气关,脉浮滑。

治法;辛凉解表,宜肺化痰

方药:麻黄3克、杏仁1O克、生石膏(先下)25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黄芩10克、黛蛤散(包煎)10克、全瓜萎15克、桑自皮10克。

中成药:射麻口服液每次]/2—1支,每日2次;止咳橘红口服液,每次1/2-1支,每日2次。

③痰热阻肺:壮热,咳嗽而喘,呼吸困难,气急鼻煽,口唇紫绀,面红口渴,喉间痰鸣,声如拽锯,胸闷胀满,泛吐痰涎,舌红苔黄,脉弦滑,指纹紫至气关。

治法:清热宣肺,涤痰乎喘。

方药:麻黄3克,射干6克,葶苈子、杏仁、地龙、钩藤、黄芩、竹茹各10克,生石膏(先下)25克。

中成药:竹沥水,每次5~lOml,每日3次。

④阴虚肺热:潮热盗汗,颧红唇赤,干咳无痰或痰黏难吐,舌质嫩红、舌苔光剥少津,脉细数,指纹沉紫。

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生扁豆、炙杷叶、川贝母、百合各10克、天花粉15克,甘草3克。

中成药:养阴清肺糖浆,每次5—lOml,每日1次;川贝楷杷霹,每次5—1Oml,每日2次。

⑤脾气虚:低热起伏,面色白光白,动测汗出,咳嗽无力,微微气喘,喉中痰鸣,神倦懒言,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力,指纹色淡。

治法:益气健脾,调和营卫。

方药:太于参、生黄芪、茯苓、白术、五味子、麦冬各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陈皮、甘草、半夏各6克。

中成药:玉屏风散,每次1袋,每日2次。

(2)变症

①心阳虚衰;突然面色苍白而青,口唇发紫,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右下出现痞块,舌质紫舌苔溥白,脉象虚数或结代。

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方药:人参10克、附子10克、干姜3克、炙甘草6克、龙骨(先煎)20克、牡蛎(先煎)加克、当归10克,丹参10克。 ②邪陷厥阴:壮热神昏,烦躁谵语,四肢抽搐,口噤项强,两目上视,舌质红绛,指纹青紫,可达命关,或透关射甲。

治法: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方药:羚羊角粉(冲服)1.5克、白芍10克、钩藤10克、生地10克、黄芩10克、菖薄lO克、远志10克、天竺黄10克。

中成药:紫雪散,牛黄清心丸。

[预防与调养]

1.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居室空气流通,冬春季节少到公共场所。

2.多晒太阳,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及时增减衣服。

3.积极治疗佝偻病、小儿贫血手营养不良。

4.避免交叉感染,轻症可在家中或医院门诊治疗。

5.喂水进食时应将婴儿上身抬高,以避免呛入气道。

6.及时清除鼻咽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

7.勤翻身,多拍身,多拍背,以利痰液排出。

8.对重症患儿应注意观察呼吸、心率,预防各种并发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0791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