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年近88,后背冰样发凉,应该怎么办

老父年近88,后背冰样发凉,应该怎么办,第1张

背冷,指背部自觉冷凉感而言。本症《伤寒论》称"背恶寒"。《金匮要略》名"背寒冷"。《河间六书.强痛恶寒》篇称"背怯冷"。

[鉴别]

常见证候

外感风寒背冷:背恶寒,发热、头身痛,苔薄白,脉浮紧。

阳虚阴盛背冷:背冷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手足逆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而滑润,脉沉迟。

痰饮内伏背冷:背恶寒,冷如冰,咳嗽或喘,痰多稀薄色自,头目眩晕,不欲饮水或喜热饮而不多,腹胀纳少,全身倦怠乏力,或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沉滑。

鉴别分析

由于人体脾的运化水湿功能下降,或水液在体内的循环、排泄过程中遇到障碍,水液就不能正常滋润人体,反而会在体内形成异常的积聚,成为一种病理物质。这种异常积聚的水液,中医就将它称为“痰饮”。

其中秽浊、黏滞、稠厚的部分,叫作“痰”,另外清稀、澄澈、透明的部分称为“饮”。

因此,中医意义上的“痰”,并不是单单指日常所说的产生于肺部、通过咳嗽可以排出体外,并能被我们所看到的痰,中医的“痰”,还包括因为水液代谢障碍而产生的,符合秽浊、黏滞、稠厚特征的病理产物。

比如肥胖,中医就称之为“痰”。由于这个“痰”不像肺部的痰那样可以被我们直观地认识到,所以中医又把它称为“无形之痰”,而把产生于肺部、通过咳嗽可以排出体外,并可以看到的痰称为“有形之痰”。这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医“痰”的概念。

“有形之痰”主要存在于肺,可能是自身水液代谢障碍所产生,也可能是外界邪气侵袭肺部所产生,这种痰产生后,可以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能被观察到,因此比较好理解。

我们对“有形之痰”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在感冒咳嗽的时候常会接触到它,但我们有没有注意过这样的一个细节:同样是肺里咳出来的痰,在性状上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比如有的痰呈白色黏胨状,有的痰色白而稀薄,有的痰呈白色泡沫状,有的痰色黄而稠厚,有的痰呈灰黑色,有的痰呈黄绿色……为什么同样是痰,却会有这么多变化?

仔细分析一下,上面各种痰的性状归纳起来,无非在两个方面存在差异:一是质地有稠厚、稀薄、泡沫之分别;二是颜色有白、灰黑、黄、黄绿的差异。

1痰的不同质地和颜色是什么意思?

      我们来看个日常现象,把糖溶解在水里。得到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如果把这些无色透明的糖水放到火上加热会出现什么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糖水会逐渐变得稠厚,颜色也会逐步由透明变为淡黄、深黄。

由这个现象推演到体内的痰,原来,痰的稠厚程度和颜色的深浅程度与体内的“热”有着密切的关系。体内有热,那么痰就黄稠,体内无热,那么痰就稀白,而黄稠的程度越高,也就反映了体内热的程度越高。

据这个道理,中医把色白而稀,或呈泡沫样,或呈胶胨样的痰称为“寒痰”,而把色黄而稠厚,甚至为黄绿色的痰称为“热痰”。

由于寒痰和热痰所反映的本质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对寒痰和热痰的治疗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治疗寒痰要温化寒痰,常用的药物有干姜、细辛、姜半夏、陈皮、白芥子、莱菔子等;而治疗热痰则要清热化痰,常用的药物有浙贝、川贝、天竺黄、胆南星、瓜蒌、天花粉等。

但无论是寒痰还是热痰,中医在治疗上都侧重一个“化”字,那“化”有什么含义呢?以前没有自来水的时候,如果水质较浑浊,我们常常会在水缸中加入少量的明矾,过一会儿,水就会变得澄清,明矾起到了使浑水中秽浊物质分解、沉积的作用,这就是“化”。

中医在治疗各种痰症时使用的化痰药,就相当于“明矾”的作用,能使痰浊分解、沉积。从而去除由痰浊引起的疾病。

西医对痰的认识,其实也分两种:一种是感染性的痰,如细菌、霉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的痰;二是渗出性的痰,往往由于呼吸道黏膜细胞分泌黏液过多而形成。

其中,使用抗生素对细菌感染引起的痰有一定疗效,而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痰以及渗出性的痰,西医办法不多,那中医又是如何看待和治疗这些“痰”病的呢?

中医认为,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本来就存在于空气当中,正常情况下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和影响,只有当体内水湿过度积聚,形成了过于潮湿的内环境,这些微生物才会大量孽生、繁殖,从而对人体的健康造成破坏,产生各种疾病。

因此,对于这类疾病。人体内在环境的“潮湿”才是这类疾病的真正根源。就好比梅雨季节环境潮湿,霉菌得以大量繁殖,因此东西容易发霉。既然在自然现象中你可以认识到潮湿的环境是霉菌繁殖的主要原因,难道人体就不一样吗?

     

那么,内环境的潮湿引起的痰又该如何治疗呢?在日常生活中,潮湿往往和阴雨联系在一起,如果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当然就不会形成潮湿的环境。

有句话叫“烈日当空,阴霾自散”,就是这个道理。烈日能驱除潮湿,主要靠的就是它的热量,所以我们在治疗这类痰的时候只要使用性能温热的药物使体内产生一种“烈日当空”的效果,潮湿的“阴霾”散去,这就消除了水湿在体内聚集的根源,杜绝了霉菌等微生物生存繁殖的环境,从而能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引起的痰以及渗出性的痰有快捷的疗效。

汉代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已经提出治疗本病的原则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在现在看来,仍是那么卓有远见,由此,我们不得不由衷地佩服古人探索生命和疾病奥秘的方法和思路。

2无形之痰

上面讲述了有形之痰,那么“无形之痰”是什么,我们该怎样来判断“无形之痰”的存在呢?中医判断体内有“无形之痰”的依据有四个。

①肥胖。中医说的“肥人多痰湿”,就是指肥胖的人体内多有“无形之痰”存在,因为脂肪具有“痰”的秽浊、黏滞、稠厚的特性,它是积聚在体内的水湿中的秽蚀部分凝聚而成。

②舌苔厚腻。厚腻的舌苔,是体内水湿秽浊过多最直观的表现。

③肿块。凡是肿块颜色不红,突起于皮肤表面,呈结节状,按之软或韧。内含水液、黏液或黏胨样物质的,在中医上都称为“痰块”。

④滑脉。中医按脉象在指下的不同感觉,将其分为二十多种,滑脉就是其中之一中医对滑脉的描述是“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就是指我们摸到的脉象就像是珠子在光滑的盘子上滚动这么流利迅捷,滑脉的出现是体内有痰浊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也是中医诊断“痰”的主要依据之一。

       

根据中医对痰的认识,借助西医的微观检查,可使“无形之痰”的概念更具体化和直观化。比如说西疾上的高血脂症、囊肿、淋巴结结核、骨结核等,这些疾病都具有秽浊、黏滞、稠厚的特征表现,因而也可以认为这些病是痰引起的,这样,西医的检查成为了中医望、闻、问、切的延伸。

而通过中医对痰的产生机理的认识,我们便可以把这些疾病的产生和人体的整体平衡状态联系起来,为疾病找到根本性的治疗手段。比如说高血脂症、囊肿、淋巴结结核,这些疾病都符合中医痰的特性,它们产生的根本原因当然也是和脾的运化失常、水湿痰浊在体内过度积聚有关,所以可以通过健脾助运、化痰软坚的方法来治疗。而且由于从根源上杜绝了“痰”的生成,治疗效果是长久的。

     

在这里我可以举两个例子。一位高血脂症患者,服用舒降之、力平脂等没有明显效果,自觉头晕乏力,精神不振,胃纳不佳,白天嗜睡,夜间多梦,心慌心悸,大便经常不成形,面色无华,舌苔淡白,两手的脉象都细微无力。

我诊断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导致体内痰浊凝聚,留滞于血脉之中,影响气血运行而发病。给予健脾化痰的中药7剂:炒白术30克,党参15克,陈皮10克,半夏l0克、甘草6克,茯苓15克,橘络6克,胆南星l0克,焦山楂15克,生姜5片。

患者服完7帖药后,自己感觉精神、胃口有明显好转,头晕比原来减轻了一大半,大便已基本成形,于是我让患者按原方再服用7帖。患者再来复诊时各种症状已经基本不明显了,复查血脂,已经恢复到正常范围之内。

另一位腘窝囊肿患者由于害怕手术而前来我处咨询。

中医认为,囊肿的形成是体内痰浊在某一部位凝聚的结果,而痰浊的产生又是和脾的运化水湿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通过改善和增强脾的运化水湿的能力,就能够去除痰浊在体内的积聚,从而消除囊肿。

基于这种思路,我给患者开了一个健脾化痰、利湿消肿的方子:炒白术45克,泽泻15克,滑石15克,猪苓10克,茯苓15克,桂枝10克,半夏20克,制南星10克,薏苡仁30克,青皮10克。

这个方子患者连续服用了约一个月的时间,腘窝囊肿完全消除,期间根据症状的变化,药物略有加减,但基本以上述药物为主。从这两个例子也不难看出,中医痰的理论是完全经得住实践考验的。

     

脾对水湿的运化不足,导致水湿在体内积聚,水湿中的秽浊物质会在人体某一部位凝结形成痰块,如上面讲的囊肿、淋巴结结核、骨结核等;也会进入经络血管,随着人体的气血运行而到达全身各处,如前面讲的血脂等。

这些秽浊物质具有黏滞的特性,所以往往会导致气血在经络、血管中的运行受阻,使脏腑组织产生缺血缺氧的病理改变,引起各种疾病。比如痰在头部,影响脑部供血,则会出现头晕、健忘、嗜睡,甚至昏迷、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症状,如西医称的脑梗塞,很多在中医上就属于痰引起的。

痰在经络四肢,则会导致四肢的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出现四肢麻木、手足逆冷等症状;痰在血脉,则会导致心脏自身的供血不足,而产生心悸心慌、心率失常、心胸憋痛等症状,如西医说的冠心病,很多情况下也和痰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外,痰还会影响到人的精神状态,如果痰湿的秽浊之气阻碍了人体正常的精神思维活动,则会使人出现自言不止、郁郁寡欢、无故悲伤等抑郁型的精神失常性疾病。由于中医认为“心”是人体神志的主宰,所以这类由“痰浊”过盛而引起的精神失常,中医上称为“痰迷心窍”。

3痰的游走性

关于痰的游走性,元朝的大医家朱丹溪就说:“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也正因为痰“无处不到”的特征,中医上把很多的怪病或是各种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的疾病都责之于“痰”。

所以中医上有“怪病多由痰生”的说法。朱丹溪也提出“百病中多兼有痰”的理论,这给诊治疾病增加了新的思路,有些疾病虽然辨证正确,用药也对证,但临床效果却并不理想、这时,我们便可以考虑加入化痰的方法,很多时候可以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我曾治疗过的一位眩晕症患者,眩晕有一年多时间了,久蹲或久坐后如果突然起立则会眼前发黑,甚至晕厥。

平时整天都感觉昏沉沉的,精神萎软,讲话声音低微,面色苍白无华,胃口一般,大小便都还正常,舌淡红苔薄白,双手脉都细弱无力。近一个月来,眩晕似乎还有加重的迹象。西医诊断:脑供血不足。

当时我还想,这不是典型的中气下陷吗?气虚下陷,导致气血不能上升濡养头部,这还不容易治吗?于是我给患者开了5帖补中益气汤,开完药方,我还蛮有信心地告诉患者,这5帖药吃完,你肯定会有明显的好转。

可五天后患者来复诊时,却给我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告诉我眩晕没有任何好转!同时他也安慰我说,可能是我这毛病时间长了,要好转也没这么快吧。我再仔细询问了患者的情况,得出的结论还是气虚下陷,既然辨证上不存在什么失误,为什么会没疗效呢?

这时我想起朱丹溪“百病中多兼有痰”这句话,心里便豁然开朗了,心中的疑团也解开了,既然是气虚,那势必会导致水湿运化失常,痰浊内生、痰浊阻于脑部而发为眩晕。

前面治疗无效,是只考虑了气虚,而没有考虑存在于经络血脉中的痰浊,于是我为患者重新开了一张补气化痰的方子: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白术l2克,姜半夏10克,茯苓10克,陈皮6克,川芎10克,升麻3克,柴胡3克,桔梗6克,橘络6克,制南星6克。仍旧服5帖。

五天后患者欣喜地说,这次的药真灵,才吃了五天,我的头已经不大晕了。后来我让患者服用香砂六君丸巩固,服用了一个月左右,随访患者一年,眩晕都未发作。

4怪病梅尼埃氏综合征也是痰湿引发的

这里,我想提一下梅尼埃氏综合征(以前也叫美尼尔氏病)。

这个病的临床特征是:阵发性眩晕,容易经常发作,眩晕时患者会觉四周物体旋转,好像有坐在车船上旋转不定的感觉,并伴有恶心、呕吐、头部昏痛,活动会导致眩晕呕吐程度加重。

所以发作时,患者往往静卧闭目,不敢活动,有的病人会感到耳内有堵塞和压迫的感觉,或伴有眼球震颤。

西医认为本病是内耳淋巴液增多、压力升高而引起的耳源性眩晕。

我根据张仲景《金匮要略》有关“冒眩”证(“冒”,是恶心呕吐的意思,冒眩也就是指一种发作时眩晕和恶心、呕吐并见的疾病。

张仲景认为是“心下有支饮”所致,这和梅尼埃氏综合征非常和似)的记载以及现代医学对梅尼埃综合征的认识,认为此病是水饮停留于内耳所产生的,并采用《金匮要略》中的“泽泻汤”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泽泻汤的组成就两味药——泽泻和白术。泽泻,《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它的功效是“主风寒湿痹,消水”;白术,晋朝医家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称它“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并称它能“暖胃消谷”。

这两味药组合在一起,泽泻通利小便,泻体内水饮为主,白术健脾消痰水为辅。既能去水饮积聚之标,又能绝脾虚生痰饮之本,所以药味虽少而获效迅速。

我曾治疗一夏姓女患者,43岁,患梅尼埃综合征三年多,这次因劳累诱发疾病,自觉天旋地转,恶心呕吐,不能进食,水入即吐。闭目静卧在床上稍觉好转,一动则又加剧如前。

头部昏沉,语音低微,她在就诊过程中就跑到门口呕吐两次,呕吐物为清水样东西,自述已经一天没吃过东西了,仍时时有泛恶感,舌淡苔白腻,脉象弦。

我根据“饮停内耳”的思路,用泽泻汤:泽泻30克,炒白术45克。用水一碗半,浓煎成半碗,温服。

并嘱咐患者,服药时不要一口喝完,先喝一口,过5分钟左右,如无不适,再喝一口,如此慢慢将这半碗药喝完。

患者喝完竟不吐,渐渐安睡,直至第二天天亮才醒,醒后觉病如失,后用健脾化湿药调理两天,身体全安,并至今没有再复发。

痰湿体质自测。

1头眩、头痛、头重。

中医认为,头为清虚之府,元神所居,须气血精髄濡养,不容浊邪干扰。如痰湿上犯,干扰清空,则头眩、头痛而闷重。

头痛、头眩、头部闷痛属实者,常见于高血压。

西医认为,高血压乃脑血管痉挛,或血管硬化失于弹性,因而血液运行受阻,压力升高。

从中医来讲,痰湿之邪,重浊有形,加之“痰之为患,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的发病特点,因此痰湿上犯,遏阻清阳,充斥、痹阻于血管内外,亦可导致血管痉挛,失去弹性而使血压升高。

故高血压患者,凡具有痰湿上蒙头部清阳见症者,按清化痰湿论治,收效极为显著。

痰湿上犯而形成的头眩、头痛、头重,或迁延不愈或时好时发,但与气血虚损之症有本质的不同,用补益剂不独无效,反可加重,此因犯实实之诫故耳。

如顽痰死血聚结不散,并可凝结成为肿瘤,盘踞于颅脑或机体其他局部,非化散搜剔顽痰死血,肿瘤之患不能消除。

2呕恶或呕吐痰涎,或胃肠中有水声漉漉,或口粘、口腻、口干不欲饮水。

痰湿之邪留伏于胃肠,造成胃失和降,腑气受阻,故常作呕恶或呕吐痰涎,或胃肠中小声漉漉。

痰饮上逆,故常有口中粘腻。痰浊本为津液所化,但又反过来遏阻津液的运行,故又时而口干,如饮水过多,徒增饮邪,则水入而呕恶。

以上症状,临床上常诊断为胃、肠神经官能症,因而服药往往无效,如按温化痰饮为治,或兼主疏肝运脾,收效甚捷。

3咽喉中似有物梗塞,吞吐不利,时消时现。

本症的发生,一般是始于肝气郁结情志失和,进而肝郁脾陷。肝脾不和,脾气亦为之抑部,运化失司,津液聚而为痰,随气上壅,阻于咽喉。故咽喉似有物梗塞,吞吐不利。

痰之为患时聚时散是其特点,又因本症始于肝气郁结,继而脾运失健而痰聚,故本症为咽喉如物梗塞之症,亦随情志之抑郁和愉快与否而表现为时现时消。

本类症状,多见于女性患者。如病情经久不愈,因病致虚,可形成阴虚挟痰之症。如专事化痰消散,则阴津更加耗损,咽喉阻塞干燥之症必更为严重。必须同时配伍足够的滋养阴液之品,以滋养为主,寓养于消,痰气阻塞之症,方可愈而不发。

4易惊悸,失眠难寐,或昏厥、抽搐,或神志失常,但神经科检查无异常,亦无阴虚阳亢诸症可凭。

“痰气犯心”、“痰迷心窍”,即指此类病症而言。中医讲“心”,亦指脑的功能,如“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灵机论性在于脑”等等即是。

故痰气犯心,痰迷心窍,常常以大脑皮层功能失调的病变表现出来。此类病症,治以涤痰开窍,常可收到满意效果。

5大便粘裹痰涎,或大便秘结不畅。

痰浊留伏胃肠,随便而下,则大便粘裹痰涎,治以健脾化痰,当有收效。如痰浊留伏肠中,遏阻腑气,则大便反而秘结不通(但粪便并不干结)此症愈润下愈秘结,如投以行气化痰宣肺之剂,则大便迅速通畅。

6低热身困,或自觉身热不扬,体温并不明显升高。

痰为阴邪,其性粘滞而易于内伏。痰浊内伏,遏阻阳气,阳气不能伸展,形成阴不配阳,阴遏阳郁而发热。痰浊遏阳发热,既不同于外感六*之气化火,又不同于血虚、阴虚、气虚之见症,其特点是身困重而热不扬。临床上不少不明原因的低热,如不见阴虚、气虚之类体征者,当属此类。

如妄投滋阴补气方药,则更加助痰恋邪,造成低热身困,绵绵不已。如能详察舌脉,审症真谛,以化散痰湿为主,则可收到满意效果。

7肢体局部发热,或发凉(或背部凉冷如掌大或麻木不知疼痒,或肢体某些局部粗细、感觉不一样,但神经科、骨外科、皮肤科等检查均未发现病变。

“痰随气行,无处不到”,“所(兼)感不同,病变百端”,痰浊留伏遏阻,局部营卫气血运行受阻,故有上述诸证之变。如痰浊聚结不散,患处还可出现肿胀或结节。

8溃疡、糜烂,滋水渗津或渗流粘稠痰液,久不收口,也有局部皮肤增厚起屑而不流水渗津。

痰湿留伏,或热痰凝聚,影响局部气血运行,有形之痰浊外泻,故滋水渗津不止,甚至溃烂流痰。本症长期不愈,正气虚衰,加之患处腠理洞开,常受外来风寒邪热之气的侵袭,营卫气血难以恢复正常,故患处久不收口。此乃始于痰浊凝聚,继而导致气阴亏损,兼挟顽痰不化。

如患处皮肤增厚起屑,为气阴亏损、营卫失和,兼有顽痰凝聚。

9胸闷憋气,背部作胀,喜叹气、槌打。阴雨闷天或天气寒暖交替时,上症尤为明显。

痰饮停伏胸中,胸中阳气被遏阻(包栝肺气失于肃降)向运行不畅,故常感胸闷憋气。如痰浊停伏于背部,背部阳气运行不畅,则背部作胀或发凉。叹气和槌打,气机暂得舒展,故患者常大声叹气或槌打而后快。如痰浊痹阻过盛,使胸中阳气完全痹塞不通,还可导致一时性的气血运行迟滞,不通则痛,心前区呈压榨样闷痛,发生严重的急性心肌梗塞。

10肿块、结节,或结于皮下,或凝聚于腹内,也可发生在其他组织器官之中,皮肤表面无变化,或微打凉冷感,或肤色晦暗。

问题分析:

你好,你现在的这个症状主要是考虑慢性咽炎的可能性较大治疗慢性咽炎 可以服用罗红霉素或者是华素片或者是阿奇霉素进行治疗,

意见建议:

建议平时 忌食辛辣肥腻的食物,加强锻炼,多喝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084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