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之身是什么意思

元阳之身是什么意思,第1张

元阳之身是指男子未结婚所保有的处男之身,因为元阳未泄,即为元阳之身。

中医的肾主藏精,主生长、主发育、主生殖,人体的生长的生命过程与肾中精气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殖与肾经有着密切的关系,肾分肾阴肾阳,也称为元阴元阳。肾主水是指肾的气化功能,对体内精液的输送和排泄。为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肾主纳气是指肾有吸入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只有肾的精气充沛,呼吸才能均匀。

站、坐皆可,身体端正,闭目,自然呼吸,随意揉捏双手十指,揉捏力度以手指略感疼痛为宜,十根手指都要捏遍,同时叩齿百遍,完成之后即双手合掌,高举于头顶之上。

然后想象大脑中有持续的“嗡——”声,头顶内部有白色光明,保持七呼吸以上即可,最后用左手中指上下揉搓印堂穴处二十一次(此法名为“天门灵光摄精术”,单用此法即可防治精关不固、梦遗滑精等走失元阳之病症,其功效显著,可谓胜于药石。

世间不少修炼者都会遇到“精满自溢”和“气冲下元”等所导致的梦遗滑精之类走失元阳之气的情况,往往使多日积累的修炼境界功亏一篑,由于没有好的对治方法,反复如此,使修炼长期在原地踏步,达不到“集精累气以成真”的目的。

复制不上,你上这里看吧http://www6okokcom/neigong/love/

壮腰强肾性气功历来为医家、养生家和武术家所重视。其主要目的是对肾腰的锻炼,他们认为对肾腰的锻炼,也就是对人精、气、神的俄炼而中国古代百家都十分注重“精气神”的培养,视之为人生三宝。庄子曾指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敬则为死’《太平经》说:“精、气、神三者共为一体,·…故神者,乘气而行,精在其中也。三者相助为治,故人能长寿者,乃当爱气、养神、重精也。”由此可见古人是如何重视“精、气、神”的a养和锻炼了。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亦是并重于养精,调气,摄身的。

再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肾的功能,你就不得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了。肾位于腰部是人体生命的根蒂。它的主要功能是“肾藏精”。所谓藏精,包括人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受察于父母,后天之精来裸于水谷,精藏于肾使人体得以发育和生殖。精化气后即为肾气,肾精充足则肾气旺盛,肾气旺盛,则身健体壮,神光焕发,耳聪目明。

“肾主水”肾气有调节人体水液代谢之功能。

“肾主骨生髓”,肾精充足,精能生髓。筋居于骨中,滋养骨胳,则骨胳,牙齿坚固。

“肾通于脑”,脑为“元神之府”。主人的精神思维活动,脑依赖髓聚集而成,髓为肾精所化,所以脑的梢神思维活动,也与肾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中医学还认为,命门与女子胞亦属肾的范围。

命门在两肾之间,又称元阳,肾阳,真火。命门之火是人体生活机能之根苗。所谓“火强则生机由之而壮。火衰则生机由之而弱,火灭则生机由之而止”。这说明命门对人体生命活动是与丹田同具重要意义的,因此有时也把命门归于丹田范围。丹田在气功锻炼中是重要位置,练功中意守丹田,可以加强肾之元阴元阳的功能,并可上济于心,使心肾相交,水火相济,从而为全面调和脏腑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女子胞又名胞宫,系子宫、卵巢、输卵管的总称。它不属于五脏六腑,但它也是内脏之一,且亦“形同于腑,功同于脏”,故诸书均列为奇恒之腑。它具有通调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功能。它的正常生理机能,还决定于冲、任二脉的盛衰,而冲、任二脉的盛衰,又与肾脏的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肾合膀脱,它与膀胧互为表里。膀脱为州都之官,主贮存排泄尿液气化行水。与肾相通,互为表里膀胧为表,肾为里,所以膀胧病变,每与肾脏密切相关。如膀肤阻滞,气化失常久之肾气必衰,肾气不足,气化不利,亦可导致膀胧启闭失常。

壮腰强肾功旨在根据肾的这些重要功能。运用意念及武功强化这些功能,达到填髓补精、壮外强内等作用。有病疏病,无病强身。对防治肾虚腰痛,腰部劳损,脊住病变,推间盘突出症,神经衰弱,记忆减退,遗精,阳痰,耳鸣等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

壮腰强肾功历史悠久。早在二千多年前对肾的锻炼就引起了人们的足够重视中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及历代的医学论著,都对肾的功用及锻炼有比较精辟的见解。此功法都是许多武术大师气功大师,养生学家必修之功,某功流传之广,遍及四海,各大门派都有其固有的特点,各有其一家之长。例如本功法中将要介绍的“壮腰八段功”,其中的8个导引术式,大都是从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就产生而流传下来的,“采阳补肾功”其功理就来自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间·遗篇刺法论》:“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会无数。”

壮腰强肾功高度运用气功中的静息,意念真气及术数,集气功之精华,熔武术于一炉。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延年之目的。

本章中将主要介绍三种有代表性的强肾壮腰功:(一)采阳补肾功,(二)壮腰八段功,(三)壮腰强肾功。这三种功功法不同,各有特点,但目的相同,都是壮骨强肾,养身强身,为壮阳、固精之首,是中华雄功之重点。

采日补肾功功法简单,易学,其特点是吸日与自然之表气,吐脏腑之浊气,疏冲、任两脉之通盛,以达到填髓补精之目的。

壮腰八段功,其特点是以腰为轴,从各种不同角度来锻炼腰部,有壮腰固肾、畅活气血、强骨充髓、聪耳补脑、滑利腰脊、增强腰腹力量等作用。壮腰强肾功则取两家之长,综合而成。

1调息采阳

面向旭日,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宽,腿微曲,膝放松。

两手持抱球状,两劳宫穴对准下丹田

头正直,舌抵上胯,两目垂帘,目之余光视两手间的球,意想万道厦光照射小腹及腋中穴。(图10-1)

吸气,意想阳光进人破中和神圈两穴,呼气,身体放松,使气下降至丹田。时间5-10分钟。

2合什朝阳

面向旭日,双手合什,两手指相触,两掌根相接,掌心虚空,直立脚前。:叮

手指不超过鼻尖,两眼微闭,目之余光视指尖。两腿微弯放松。(图10-2)

吸气时,意念万道霞光从玄光(两目之间)腋中穴,神胭吸入体内呼气时全身放松,使气直达涌泉。

吸气时身体有上升感,呼气时身体稍有下落感,时间5-10分钟

3背阳合十

转体:背向太阳,使温煦阳光烘照背部督脉。姿势同上。(图10-3)

吸气时,身体稍有上升感。意念阳光从大椎,命门两穴吸入呼气时,身体稍有下落感,意念吸入之阳光下降,从两腿后直达涌泉穴。时间5-10分钟。

4左右采阳贯腹

转身:面向旭日,右腿后坐(重心后移),左腿自然前仲。双手掌仰放在左腿上方,劳宫穴对准阳光。吸气,身体重心微向前移,左腿微弓,意念万道霞光从劳宫穴及神圈穴吸入呼气时,重心后移,右腌后坐,左腿微伸直,两手回拢,把阳光收入小腹丹田处,共计9次。

然后左腿后坐(重心后移),后腿自然前伸,做右采阳贯腹,动作同上,共计9次。

5拍打小腹

面向旭日,自然站立,两目微闭,有隐约之光,两手轻轻拍打小腹及耻骨上方180次。

6拍打腰部

背向阳光,自然站立,两目微闭,两手轻轻拍打骶骨部位180次,又轻轻拍打腰肾俞穴180次,可起到纳阳通督,治疗腰痛的作用。

7万念归一

面向旭日站立,双目微闭左手掌贴于下丹田,右手掌盖在左手背上(女子相反),两手一起按逆时针由小圈转到大圈,转36圈,再按顺时针方向由大圈转到小圈,转36圈,(女子先顺后逆转)。

8收功

睁眼,轻轻用手浴面,用手指梳头,两掌压住双耳,轻轻揉动9次,再用手拉动耳垂几下。两手掌压住双耳,两手指在胸后轻轻敲打36次。

9练功注意事项:

(1)宜在清晨阳光较弱时练此功。

(2)练功时要面带微笑,怡然自乐。

(3)最好每月阴历14, 15, 16三天晚间按此动作对月亮作功,以便吸日月之精华,保持阴阳平衡。

(钓练功期间,百日之内禁绝房事。

(5)练功场所保持日气清新,避风之处

(6)练功前应排出大小便,腰带要放松。

(7)阴天时仍可面向东方练功。

(二)壮腰八段功

歌诀:大鹏展翅万里遥,鸽子翻腾上云霄;古松迎客斜展枝,降龙伏虎逞英豪。二龙戏珠显灵功,货郎击妓神逍遥;观天按地炼精气,黑熊晃身天柱摇。少年练腰练到老能文能武寿亦高。

1大鹏展翅,为拧腰功。古名“鹤北”图象与式名见于西汉帛画《导引图》

两足开立不动,以腰为轴,向左后方转身,两臂随腰部扭转之势,徐徐抬成侧平举,宛如大鹏展翅或鹤向北飞(行动时面南背北)举拳与扭腰动作应同时起止,上体在两脚不动的情况下尽位向后方扭转,视线随左手转移。稍停还原,接做右式,动作相同,惟方向相反(图10-4)

2鹤子翻腾,为翻腰功。古名壑狼”,图象及式名出处同上。

先俯身弯腰垂钟,继而在腰部翻腾旋转的同睁,两臂由下向左、上、后举,同时转颈向后顾盼。再由上向右而下,还原成弯腰垂臂势也就是两手在空中划一圆接做右式。(图10-5)

3,古松迎客,为侧腰功古“蛇屈”,见晋代首洪《抱朴子·杂应篇)

右手上举,屈肘横臂于脑后,手心向前,虎口向下,指尖向左;左手下伸,屈肘横臂于后腰,手心向后,虎口向上,指尖向右同时,腰部向左侧方柔顺缓和地侧屈至最大极度,两臂随势相应地尽可能向对侧方向伸展。稍停,接右式。(图10-6)

4降龙伏虎,为拗腰功。古名“龙导虎引”见《抱朴子》

先成马步腰拳预备势。左拳由腰侧向腹前伸展拳心向下,虎口向内与肚脐相对,间隔一横拳半;此时右拳由腰际向额前上方伸展,虎口向下,拳心向外,也与额部相隔一横拳半。两拳上下遥遥相对动作协调一致随即两足璨地,腰向左转,变马步为左弓步。同时两拳徐徐变掌,左掌下接至左髋侧后方,成俯拳后撑势,指尖向左,右掌则向左领前方尽情外撑,掌心向外,指尖也左指。两臂前上,后下相互对称成开弓势,颈项,腰部都向后拗至最大限度,双目专注于后手,稍停,接做右势,即在向右转腰之际两掌变拳,右拳沉于腹前飞左拳向额前伸展;同时,两足蹂地,由左弓步经马步变右弓步,两拳变为掌,以上除过渡动作不再做腰拳姿势外,余均同上式,惟方向相反。这是全套功中较复杂的一式,要做到上、下胶动作协调,两手相互呼应。(图10-7)

5二龙戏珠,为折腰功,又名“折腰回转”,图象见《导引图》。

两臂侧平举,随俯身弯腰之际,右臂向下伸展,右手至右足外侧沿地面向左足外侧直臂划拔,仿佛在滚动一球。此时左手直臂缓缓高举两臂始终要伸展如一字接右式。(图10-8)

6贷郎击鼓,为拍腰功。以腰为轴,两手直臂随转腰之际向左右前后挥摆,同时用向右运动的手掌拍击后腰,用向前运动的手掌拍击对侧的腰魏部也可兼顾胸、腹、肩、背等部。拍击的力量要按轻‘重一轻之次序,以各部有舒适感为度。(图10-9)

7观天按亏,为弯腰功由古“鸟伸”衍变而来,名见《庄子·刻意篇》。

两手托护后腰,指尖向下,先仰身使腰部柔缓后弯,略成反弓型,抑面观天,同时深深吸入外界清气。稍停,把身直道并继而俯身弯腰,同时两掌手尖前指向地面按落,成按掌势,并深呼出腹中浊气。两手下按时,手部不可触及地面;若手能及地就会向前移位。亦不可低头下冲,必须昂首前视。此式无左右之分。(图10-10)

8黑熊晃身,为晃腰功。古名“熊经”,见《庄子》。

以腰为轴顺晃全身,两手俯掌,一屈一伸相互文替,在胸腹前各抹一个水平或斜立的圆圈,两圈相互连环,圆心应与腹中线相对。颇晃之时,腰脊与颐项随之左旋右转,两眼左顾右盼,身躯左摇右摆两肩一耸一沉双足跟一起一落。总之,应使周身处于刚柔、虚实、动静、屈伸、开合、吞吐、低昂、起落、摇摆、旋转、顾盼等阴阳矛盾变化中,并在颠晃中求沉稳,一沉稳中显轻灵,自然地流露出如熊娱戏般的轻松愉快。(图10-11)

9练功注意事项:

(1)练功时要明确左右分式及其先后顺序是以腰部动作的方向为准的,一律先左后右。

(2)下肢步型,除第4段“降龙伏虎”为马步与方步互变外,其余七段都是最简单的开立步势,即两足平行开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双目平视。

(3)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禁忌。

(三)壮腰强肾功

1预备姿势:

以自然站式,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平行向前,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手向下置于体前侧,自然下垂。手与腿离开一拳左右,头颐稍向前低,眼微闭,使鼻尖与眼内视自己肚脐,意守丹田。

2横手拍打法

两手自然横甩拍打背后左右肾俞穴和命门穴,前腹天枢穴,上体自然跟随转动,拍打轻重由练功者选宜为适,先吸后呼拍打为I息(左右进行拍打为2息),共为50次。

3上下相碰法

吸气上体自然挺直抬起,两肩阔胸弓开,两手收于两腿外侧。呼气上体自然下垂,两肩复原,两手同时向卜置于大腿前。感觉好象肾俞、命门、大肠俞、小肠俞、腰俞五穴位互相有触碰感。上吸下呼为I息,共为50次

4东西南北法

上体自然挺直抬起,两肩阔胸弓开,双手收于两大腿外侧,头颈自然旋转,自然呼吸法,左右旋转25次,共为50次

5猴子捞月法

上体自然弯曲,’自然呼吸法,用手腕大陵穴拍打膝前足三里穴用手背合谷穴拍打膝后委中穴,(双手拍打同一脚)腰自然随着转动不要僵硬,左右进行拍打为2次,共为50次。

6上下推磨法

上体自然下垂微弯稍前倾,双手置于大腿前,头颈稍前倾,手与头颈不动为好,上体下肢跟随带脉自然360度旋转,自然呼吸法,左右旋转25次

7收功姿势

练功完毕后,稍停,从丹田意守涌泉穴。收势复原与练功姿势相同,两眼慢慢睁开,同时双手从下至上再从头顶前下至胸,丹田用意把气从腹内下压涌泉穴连续3次,收功散步或自由活动。

8注意事项

(1)此功法始终意守丹田穴(收势除外),思想平静,精神愉快,全身放松,自然无偏差与副作用。

(2)此功法主治腰痛,但对其它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头痛、头晕,也有明显疗效。

(3)本功法不宜高血压、冠心病、孕妇练用。

(4)练此功最好早晚各I次,室内外均可,不能急于求成。

(5)待练到有气感效果最佳,凡出现各种感觉反映,属于正常现象。

主要是由于先天不足过度疲劳工作压力大久,病不愈,等,因素导致。腰酸背痛,心急健忘。可能是由于肾虚引起的症状,所以要及时进行调养,可以选择口服补肾气的药品来改善病情通过使用鹿角锁阳巴戟天肉苁蓉等中药进行调理能够改善肾阳不足的症状,从而缓解身乏力和四肢发冷的现象。目前的症状一般多见于肾阴虚的表现,如果经常睡眠不好,过度劳累,喝水过少,经常进食辛辣食物,都会出现肾阴虚出现上述症状,要调理饮食,多休息,口服滋阴补肾的药物调理。多喝开水,不要吃辛辣食物,忌酒,不要过度劳累,节制房事,多睡眠,不要熬夜,一般只要多休息头晕会逐渐恢复,最好看中医确诊是肾阴虚,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肾虚主要是由于先天不足过度疲劳工作压力大久,病不愈,等,因素导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092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