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入睡的方法

容易入睡的方法,第1张

容易入睡的方法

 容易入睡的方法,失眠是生活中很常见的问题,睡眠不足会让人精神不济,不仅会给工作带来很大影响,而且自己也是会很累的,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容易入睡的方法的相关资料。

容易入睡的方法1

 洋葱味疗法:洋葱适量捣烂,装入瓶内盖好,临睡前放在枕边嗅闻其气,一般在片刻之后便可入睡。

 闭目入静法:上床之后,先合上双眼,然后把眼睛微微张开一条缝,保持与外界有些接触。

 虽然精神活动仍在运作,然而交感神经活动的张力已大大下降,诱导人体渐渐进入睡意蒙胧状态。

 临睡前吃一个苹果,或在床头柜上放上一个剥开皮或切开的柑橘,让失眠者吸闻其芳香气味,可以镇静中枢神经,帮助入睡。

  方法一:自我放松法

 平时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双手或双脚上,这也会让全身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这样就会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自己的心理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坚持一段这样的时间联系,具有良好的效果。

  方法二:音乐疗法

 失眠往往是因为平时工作压力过大或有心事引起的,可以让自己来一段柔和单调的音乐,这样每次听到好听的音乐就会让心情彻底的放松,从而会安然入睡,暂时忘记烦恼。

  方法三:服用保健品

 有的人失眠吃一段时间的保健产品之后,就能帮助进入到睡眠状态了,像澳洲的Swisse缬草睡眠片,这是一种能帮助缓解精神紧张,能帮助你自然放松入睡的保健产品。它的主要成分有蛇麻草、缬草根、甘草根等,每天1-2次,睡前半小时服用就可以了。

  方法四:睡前洗澡

 可以选择在临睡之前两个小时洗个热水澡,洗澡可以让人失去困倦状态,睡觉之前洗澡能帮助你进入到深层次的睡眠状态。泡澡的温度要适宜,建议水温在37-40摄氏度为宜,超过40摄氏度会让人兴奋。

 如何让自己快速进入睡眠状态,可以采取以上的四个方法,不建议人们吃药助眠,因为很多人的失眠大都是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导致,建议平时用一些自我放松或音乐疗法等方法来改善,必要的时候可以服用保健产品来助眠,希望这样的助眠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容易入睡的方法2

  下面这些事最容易引发失眠。

  床上想事情:

 容易出现焦虑、紧张、兴奋等情绪,造成入睡困难。建议睡前听舒缓的音乐放松心情,调整情绪,帮助进入睡眠状态;临睡前运动适量运动有助消除白天的紧张情绪,提升晚上的睡眠质量。但若临睡前才开始运动,会使大脑过度兴奋,错过理想的入睡时间,反而导致睡眠效果不佳。建议临睡前3小时内不要剧烈运动。

  睡前没吃好:

 睡眠之前,胃中应当是平和状态,既没有胃中存有食物的感觉,也不觉得饥饿。睡前吃太饱,会增加消化系统负担,还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晚餐不宜吃太饱,且尽量与睡眠时间间隔3小时以上。睡前感觉饥饿,也会影响睡眠,此时可以在睡前1小时喝半杯牛奶或半碗小米粥,但不提倡在临睡之前吃东西。

  缺乏营养缺乏钙和镁:

 可能导致人们睡眠出现问题,包括睡前大脑过度兴奋而入睡困难,以及半夜去卫生间之后难以再次入睡等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建议每天多吃蔬菜尤其是绿叶菜,以及乳制品(包括牛奶、酸奶)。

  沾床就睡的5个技巧

 想要“一觉睡到自然醒”,还可以试试下面这几个方法。

  1、正确的培养条件反射

 培养“见床就困”的习惯想要沾床就能睡着,首先要建立床和睡眠之间的“条件反射”,做到见床就想睡。在床上不要做与睡眠无关的事,如看手机、看电视、看书等。不困的时候不上床,等有困意时,立刻上床睡觉。如果躺了20分钟,还是睡不着,就起来做一些放松的事情,如冥想,等困了再躺回床上。通过反复训练,你看到床的时候,就会有困意。

  2、增加睡眠动力

 睡眠动力也称为睡眠压力,保持清醒的时间越长,睡眠动力越大,越容易入睡。失眠的人,可以尝试不管晚上睡眠好坏,白天除了午睡半小时以外,其余时间不补觉。每日坚持运动1小时,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能增加睡眠动力。

  3、放空负面情绪

 睡前冥想可帮助消除负面情绪,大家可以试试“4个7秒钟”呼吸法:

 躺在床上准备睡觉时,通过调整呼吸来调节睡眠。

 第一个7秒钟吸气,同时去感受自己的身体,从脚趾到膝盖,再到跨部、腹部、肩膀、双臂、头部,想象每一个部位都充满活力;

 第二个7秒钟屏住呼吸,想象身体逐渐安静、放松……;

 第三个7秒钟呼气,想象身体在慢慢释放掉所有的负面情绪;

 第四个7秒钟屏住呼吸,然后重复总共重复做几遍。

  4、合适的'卧具

 平躺时将手分别伸入脖子、后背、腰及臀部至大腿下面,看是否有空隙。若基本没有空隙,曲线贴合,说明床垫比较适合。枕头的高度以自己的一拳高为益,正常人睡觉时以右侧卧位为宜,室温控制在16℃~24℃为宜。

  5、按摩安神的穴位

 失眠时还可通过按揉安神的穴位来缓解。叩击百会穴(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可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烦恼;

 点按神庭穴(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能缓解头痛、失眠;按揉印堂穴(左右眉毛正中央),可改善头晕、失眠等问题。

 如果上述方法试过都无效,最好找专业的睡眠调理机构,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做系统的失眠、焦虑、抑郁等的调理。

容易入睡的方法3

  1、从300倒数,每次递减3

 很多人入睡难是因为无法分散注意力,而这种复杂无趣的数数方式却是一种有效的分心技巧。

  2、下午2点后别喝咖啡

 如果你有入睡困难问题,那么大约下午2点之后,最好不要再进食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咖啡因在体内的作用可持续8小时以上,50岁后,由于新陈

 代谢变慢,咖啡因在体内滞留时间甚至达到10个小时。因此,咖啡因不仅影响入睡,而且会降低睡眠质量。

  3、睡前冲个热水澡

 临睡前60—75分钟洗个热水澡,水温不低于摄氏38度,洗浴时间不少于20分钟。热浴有助于放松肌肉,提高身体核心温度,当你离开浴盆体温会逐渐

 下降,大脑退黑激素分泌量增加,令人感到疲倦,更容易入睡。

  4、睡前4小时停止锻炼

 锻炼有益睡眠。但是睡前4小时内最好不要锻炼,否则锻炼会令身体兴奋,难以入睡。

  5、降低卧室室温

 当卧室温度在18℃—24℃、床上温度为27℃时,睡眠质量最好。

  6、睡前3小时不进食

 睡前几小时千万别胡吃海塞,否则容易导致胃酸反流,影响睡眠。

 7、注意卧室灯光

 卧室灯光具有调节生物钟的作用。太亮会导致大脑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过于清醒,难以入睡。睡前最好选择较暗且柔和的阅读灯光。睡眠过程中,最好关闭所有光源。

  8、买张舒适的床

 通常更换一个舒适的床垫,就可以大大改善睡眠质量。床垫太软会导致睡姿不正以及肌肉僵硬和背部问题。一般情况下,床垫使用5—10年就该更换一次。

  9、降低卧室室温

 实验证明当卧室室温在摄氏18—24度时,床上温度为27—30度的时候,睡眠质量最好。

  10、限制白天睡眠时间

 除老年白天可适当午睡或打盹片刻外,应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则会减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时间。

 以上的方法就是介绍快速入睡的方法,但是严重失眠,对此方法无效,我建议严重失眠患者,去医院进行治疗。希望大家远离疾病。

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相信许多人都知道,冬季,白昼时间短,黑夜时间长,失眠患者犹如坐牢般煎熬,好不容易睡着了又陷入多梦状态,真是很恼人。治疗失眠有什么简单易行的好方法吗?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几种。

快速入睡的8种方法:

1、睡觉前先洗个澡,使身体放松,因为洗澡可以提高体温,使人困倦。睡前洗澡要养成习惯。

2、上床睡觉前要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胡思乱想,有事情可以留到明天讨论。

3、可以饮一杯温热的牛奶。饮温热饮料是一种很好的习惯,可以使身体放松。

4、睡前1小时要远离电视,因为电视屏幕闪烁的光线会使人神经兴奋而影响睡眠。

5、请把忧虑暂时放在一边,不要去想它,闭上眼睛静静入睡。

6、进行深呼吸,听节奏缓慢和不会令人心情激动的音乐或歌曲,使混乱的心情随着音乐节奏缓和下来。

7、读一些容易拿起来、也容易放得下的书,读一些容易理解的文章,如短篇故事、喜剧故事,或者你童年时喜欢的故事等。

8、睡不着觉时,请保持安静,什么事也不要做,以使精神集中起来,尽快入睡。

改善失眠的小对策:

一、梳头松弛神经

睡前梳头有利于血脉通畅,可增强脑细胞营养供应,延缓大脑衰老。而睡前梳头,则可改善睡眠,提高睡眠质量。在一天的紧张工作之后,梳一梳头部,可使神经松弛,消除疲劳,使大脑得到很好的休息。

梳头的梳子应尽量采用牛角梳、玉梳、木梳,梳齿不要过尖和过密;梳理用力要适度,不宜太轻也不可过重;梳理速度,不能过快也不可过慢。每次梳理时都要做到快慢适中,用力适度,梳到意到。要全头梳,最好每天早、中、晚3次,每次10分钟。

二、按摩涌泉穴

当你躺在被窝里难以入睡时,可以自己按摩涌泉穴:将一只脚的脚心放在另一只脚的大拇趾上,做来回摩擦的动作,直到脚心发热,再换另一只脚。这样交替进行,你的大脑注意力就集中在脚部,时间久了,人也累了,有了困意,就想入睡。如长期坚持,还能起到保健作用。

三、睡前热水足浴

睡前用热水泡脚,可促进足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足部穴位较多,热水的刺激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尤其是患有失眠和足部静脉曲张者。

建议睡前泡脚15-30分钟,水温宜30℃-40℃。如果有条件,每晚睡前30分钟洗个热水浴。

足浴疗法:磁石、菊花、黄芩、夜交藤,水煎2次,去渣取汁,倒入浴盆中,趁热浸洗双足15-30分钟,每晚1次。

四、适度有氧运动

适当的运动是指运动后感到愉快而不疲劳的运动。睡前6小时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要注意不要在临睡前运动。最好快步走30分钟,然后慢步回家,再用热水泡脚(浸过足背部),能够帮助睡眠。体质较差的人,适合太极、气功、散步等缓和的运动。体质较好的人则可以进行慢跑、自行车慢速骑行等低运动量的有氧运动,给身体增加活力。

失眠多梦有以上这些方法基本就解决了。平时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患得患失往往会引起失眠,第二天还因为失眠影响工作质量,得不偿失。工作生活尽力便可,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春季晒后背的好处

 春季晒后背的好处,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人体最需要保养的时节,而在春季有很多人会加入养生的行列中,因此常常会看见很多人会在春天外出晒太阳,以下分享春季晒后背的好处

春季晒后背的好处1

  补钙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B能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这是人体补充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而维生素D可以促进体内钙、磷的吸收,有助于骨骼的形成,因此晒背有很好的补钙作用,很多婴幼儿出生后要求其补充维生素D,然后在阳光不强烈的时候进行晒太阳,就是为了有助于幼儿的骨骼发育,补充钙元素。

  驱寒补阳

 中医说:腹为阴,背为阳。因为从人体来说,阳经多行于背部,而且后背督脉总管着一身的阳气,古人称督脉为“阳脉之海”,通过晒后背的方式可经由热的刺激来驱除体内的寒湿,疏通经络,补足阳气。

  心情舒畅

 在暖和但不强烈的阳光之下,人会感觉温暖舒适,因为在日照下,人体的肾上腺素、甲状腺素以及性腺素分泌水平都会有所提升,可以有效的改善情绪低落、精神抑郁等不良心理,尤其是久不见太阳的时候,出去背晒一下后背,更是瞬间感觉全身心情舒畅,情绪变好。

  增强免疫力

 中医上讲,人体内正常的脏腑功能全靠阳气来支撑,当阳气充盈,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就会提高,同时《黄帝内经》上也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而晒太阳正是最方便补阳气方法,在寒冷的天气里,晒晒后背,除了补阳还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预防感冒

 秋冬是感冒频发的季节,而太阳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的作用,此时勤晒后背或衣物,都可以杀死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病毒、细菌,还能有效的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增加巨噬细胞的活力,提高免疫力,预防呼吸道传染疾病。

  晒后背什么时候最佳

 时间在早上的7-9点,下午4-7点为宜。

 这两个时间段的太阳不强烈,即可满足人体对晒太阳的需求,又可避免晒伤问题,但要注意不要选择紫外线强烈的10点-下午4点之间,此时紫外线过于强烈,容易晒得肌肤脱皮、红肿甚至是疼痛等;同时不宜晒太久,可先尝试晒10分钟,然后根据自己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到30分钟到1小时即可。

 晒太阳时如出现头痛、头晕、心慌、皮肤潮红或灼痛等反应,应立即到荫凉处休息,喝点清凉饮料或淡盐水,并用温水擦身或淋浴。

  晒后背补阳气几天见效

 半个月左右可见效。

 阳气不足阳气不足表现为腰膝酸软、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生殖功能减退、头晕耳鸣、神疲乏力、浮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等症,可通过晒后背补足阳气,提升五脏六腑的运化功能,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

 但补阳气具体多久可以见效,根据每个人的新陈代谢能力不同,见效时间也不同,大概需要半个月左右才可看到明显效果,一般晒后会感觉人体精气神变好、食欲提升、大小便正常不便秘也不拉稀、体能变好等等。

春季晒后背的好处2

  调补阳气

 春天的阳光比寒冬要“温柔”许多,晒太阳使得阳光照射到头顶,头为诸阳之首,是阳气聚集的地方,特别是其中的百会穴,更是能聚拢阳气,进而能通畅经脉,通过晒太阳能调补阳气,让体内阳气更充沛。

  调节气血

 晒太阳时可不仅仅是晒头部,对于我们的背部也会照射到,我们的后背是前胸的折射,这里的经脉、穴位能起到调理脏腑气血的作用。

 当然不要刻意的掀起衣服,露出后背,把背部朝向阳光即可。同时,在进行晒太阳的时候,可以搭配一些运动,例如老年人可以进行太极。

  提高免疫力

 在中医看来,通过晒太阳能起到采日精的目的,就是通过采集阳光进行生发阳气。而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免疫力。

  让血管更健康

 血管的健康与否,对身体有很大影响,要是血管中血液流通不畅,可能会出现身体寒冷。相反在阳光的照射下,会让血液流通加快。同时,通过晒太阳,还能促进维生素D更加活跃,这样能避免血管发生炎症,对血管健康更有效。

  避免黄疸

 新生儿在刚出生后,医生会进行黄疸测量,有些黄疸高的新生儿,医生会建议晒晒太阳,能帮助降低黄疸,当然不是胡乱晒的,可以隔着玻璃晒一下,最好要避免太阳灯照射,时间也不宜过长。

  缓解情绪

 相比阴天、雨天,阳光灿烂的日子无疑是最好的,在阳光的照射下,身体的肾上腺素、甲状腺素、性腺素会分泌更多的物质,这样能有效改善低落的情绪,对抑制精神压抑也是好的,从而大大缓解不良情绪。

春季晒后背的好处3

  春季养生保健的健康小贴士

  多吃豆芽

 豆芽中的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最为鲜活。此外,莴苣、菠菜等春季生长的新鲜绿叶蔬菜,以及草莓、樱桃等应季水果也最有益健康。

  补充蛋白质

 春季,饮食中还要多补充优质蛋白质,以增强抵抗力,如鸡蛋、鱼类、牛肉、鸡肉和豆制品等。

  做伸展运动

 整个寒冷的冬天,人的身体仿佛都是蜷缩着的,因此春天最适合做的就是伸展运动,以唤醒身体。年轻人最好做瑜伽,老人可以练练气功。

  补B族维生素

 春季人的大脑容易处于兴奋状态,而B族维生素对神经系统有镇定作用,有助增强细胞能量,还能防止春季滋生的蚊虫叮咬。此外,补点钙和镁也有助于平静神经系统及肌肉,缓解焦虑或失眠。

  衣着宜宽松

 此外,春季着装衣裤不宜过紧。现在一些年轻女孩为追求曲线美过早卸去厚重的冬衣,而穿起紧身衣裤,其实这很不利于健康,原因在于:女性的阴道常分泌一种酸性液体,使外阴保持湿润,有防止细菌侵入和杀灭细菌的作用,若裤子穿得过紧,就不利阴部湿气蒸发。

  多喝粥

 在早餐或晚餐中进食一些温肾壮阳、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的保健粥,如鸡肝粳米粥、韭菜粳米粥、猪肝粳米粥。

  保护肝胆

 春天会让肝脏和胆囊中的一些小毛病变得更为严重。要保护肝胆,就要避免环境中的任何化学物质,少吃动物油和油炸食品,少到饭店吃饭,每天最好吃1-2把坚果。应食用好的油,比如橄榄油和用坚果及种子压榨的油,它们就像润滑剂一样,让你的身体零件更灵活、健康,不易生锈。肝气舒畅,人的韧带、肌腱和关节也不会僵硬。

  身体大扫除

 春天里身体需要大扫除。多喝果汁可以清肠、两周内不摄入任何糖和咖啡因、禁烟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最好禁酒,饮食不要过量,七分饱就可以了,这样会让你的身体更有活力。

入睡的好方法:

1从300倒数,每次递减3。很多人入睡难是因为无法分散注意力,而这种复杂无趣的数数方式却是一种有效的分心技巧。

2下午2点后别喝咖啡,如果你有入睡困难问题,那么大约下午2点之后,最好不要再进食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饮料。咖啡因在体内的作用可持续8小时以上,50岁后,由于新陈代谢变慢,咖啡因在体内滞留时间甚至达到10个小时。因此,咖啡因不仅影响入睡,而且会降低睡眠质量。

3睡前冲个热水澡临睡前60—75分钟洗个热水澡,水温不低于摄氏38度,洗浴时间不少于20分钟。热浴有助于放松肌肉,提高身体核心温度,当你离开浴盆体温会逐渐下降,大脑退黑激素分泌量增加,令人感到疲倦,更容易入睡。

4睡前4小时停止锻炼,锻炼有益睡眠。但是睡前4小时内最好不要锻炼,否则锻炼会令身体兴奋,难以入睡。

5降低卧室室温,当卧室温度在18℃—24℃、床上温度为27℃时,睡眠质量最好。

6睡前3小时不进食,睡前几小时千万别胡吃海塞,否则容易导致胃酸返流,影响睡眠。

7注意卧室灯光,卧室灯光具有调节生物钟的作用。太亮会导致大脑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过于清醒,难以入睡。睡前最好选择较暗且柔和的阅读灯光。睡眠过程中,最好关闭所有光源。

8买张舒适的床通常更换一个舒适的床垫,就可以大大改善睡眠质量。床垫太软会导致睡姿不正以及肌肉僵硬和背部问题。一般情况下,床垫使用5—10年就该更换一次。 

9降低卧室室温,实验证明当卧室室温在摄氏18—24度时,床上温度为27—30度的时候,睡眠质量最好。  

10限制白天睡眠时间,除老年人白天可适当午睡或打盹片刻外,应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则会减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时间。

熬夜的危害

1、免疫力下降

经常熬夜会给人体带来后遗症,例如:经常感觉身体疲劳,精神不振。

人体免疫力会下降,随之出现感冒、肠胃炎、皮肤过敏等自律性神经失调症状。

长期熬夜还会带来失眠、健忘、易怒、焦虑等精神问题。

2、导致高血压甚至猝死

长期睡眠不足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这也使得熬夜人群患各类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

平时尽量避免熬夜,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更应该避免熬夜,会加重病情,引起猝死。

3、伤害眼睛

熬夜对眼睛的伤害不止停留在出现黑眼圈。长时间超负荷用眼,会使眼睛出现疼痛、干涩等问题,甚至使人患上干眼症。

眼肌疲劳还会导致暂时性视力下降。

长期熬夜造成的过度劳累还可能诱发中心性视网膜炎,导致视力骤降。

4、皮肤干燥,起痘

熬夜的时候一般是皮肤进行新陈代谢的时间段,也是人体肝脏进行排毒的时间,长期熬夜影响了皮肤和肝脏的工作,没有获得充分的休息,便会带来皮肤上的表现,会出现皮肤粗糙,脸色暗黄,长痘痘的情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708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8
下一篇2023-12-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