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一世的人物生平

玛丽一世的人物生平,第1张

玛丽于1516年2月18日出世在伦敦的普莱斯提亚宫,她是英王亨利八世的他的第一任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唯一幸存的的孩子。她母亲凯瑟琳王后在玛丽出生以前曾多次流产,一名女婴早夭,三名男婴夭折。

玛丽出生后三天进行施洗礼,在格林尼治教堂接受天主教的受洗。她的教父教母包括她的姑婆德文伯爵夫人,红衣主教托马斯·沃尔西,诺福克公爵夫人。1520年,索尔兹伯里伯爵夫人被任命为玛丽的家庭教师,约翰·赫西是玛丽的管家,他妻子安妮(肯特伯爵的女儿)是玛丽的侍从之一。

童年时的玛丽是一个体弱多病的孩子,患有眼疾,鼻窦有毛病,亦经常为头痛所苦。

玛丽的启蒙教育来源于凯瑟琳王后,她是玛丽的第一位拉丁语老师。除此以外,玛丽也学习希腊文、科学及音乐。1521年7月,玛丽还不到5岁的玛丽,已经能在王宫的宾客前演奏古键琴,因而深受亨利八世的宠爱。她9岁的时候,父亲亨利八世赐予她威尔士女亲王的称号。在英国历史中,这一直是王储的头衔。尽管亨利十分疼爱玛丽,他仍然因无男性后嗣而甚感失望。

1518年,在玛丽2岁的时候,亨利八世为她与法国王太子,即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儿子订婚。但3年后,婚约宣告无效。1522年,她被安排与22岁的表哥,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缔结婚约,可是数年后,查理五世与一位葡萄牙公主结婚,玛丽的婚事因而告吹。法国的弗朗索瓦一世再度被视为玛丽的订婚对象,因两人的婚事会促使两国结成友邦。后来签订的婚约亦保证玛丽会嫁给弗朗索瓦一世或他的次子,奥尔良公爵亨利。但后来亨利八世的首席顾问沃尔西成功透过其他方法保存两国的盟国关系,玛丽的政治婚姻也失去其目的。婚事再次告吹。

1525年,亨利八世送玛丽到威尔士边界区管辖当地,当然这是名义上的。她有自己的宫殿,建在拉德罗城堡之上,她还拥有许多威尔士亲王才有的皇室特权。维佛斯等人称呼玛丽为威尔士公主,尽管她从未受此封号。 随着玛丽的长大,她父母的婚姻逐渐陷入危机。由于没有男性继承人,亨利八世急于想要再娶一个老婆。

1525年,亨利八世认定凯瑟琳不能为他生下男性继承人,并且和女侍官安妮·博林(又称安·波林)发生婚外情。亨利八世决心和凯瑟琳离婚,但凯瑟琳坚持认为自己是王后,拒绝与亨利八世离婚。于是亨利八世将凯瑟琳驱逐出宫。

1531年开始玛丽经常由于月经不调和抑郁而生病,不过没人知道生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压力,青春期还是顽疾并无定论。她不能见她已经被亨利驱逐出宫的母亲。

1533年1月,亨利八世秘密与安妮·博林结婚,英国国会随即立法脱离罗马教廷,大主教克兰麦接着宣布亨利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与安妮·博林的婚姻合法。1533年6月1日,安妮·博林加冕为英格兰王后。三个月后,她生下女儿伊丽莎白(后来的英王伊丽莎白一世)。凯瑟琳被褫夺王后的称号,并幽禁在一个下等庄园里,久病不愈。玛丽也因此被贬为私生女,不被允许和母亲见面。

1533年12月,玛丽被命令成为同父异母妹妹伊丽莎白的女侍官。这段时期,玛丽的身体仍然抱恙。

1534年春,亨利八世通过“王位继承法”宣布凯瑟琳的女儿玛丽乃是私生女。在各种场合,她的称呼是“玛丽·都铎”**,而不是公主。父亲对她百般排挤,她的侍女被撤换,然后她被驱逐出宫并软禁,被剥夺了一切称号。但她还是倔强的称自己为国王的合法的女儿,而不是什么私生女。这使得亨利八世十分愤怒。他取消了女儿所有可能的亲事,包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他是玛丽的表哥)和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他也是玛丽的表哥)。

因此玛丽频繁的生病,连御医也“虐待”她。玛丽和亨利八世的关系日益恶化,他们三年不曾说话。尽管玛丽和她的母亲都在病中,但她仍然不能去见自己的母亲。1536年凯瑟琳病故之后,父亲亨利一直不批准玛丽出席葬礼,玛丽极为伤心。凯瑟琳被安葬在彼得伯勒大教堂,玛丽随后也在赫特福郡开始半隐居的生活。 1536年,亨利八世斩首了第二任王后安妮·博林,同一名叫做珍·西摩的女侍官再婚。珍·西摩为亨利诞下王子爱德华(后来的爱德华六世),珍·西摩于产后不久死去。由于玛丽答允当爱德华的教母,并出席及协助主持珍·西摩的丧礼,亨利八世便将玛丽召回皇宫内居住,并且重新赐给玛丽仆人 。玛丽也没有善待童年至少女时期的伊丽莎白,玛丽更为安妮被处死一事幸灾乐祸,并称安妮为女巫。 虽然安妮死去,但玛丽和父亲亨利的关系并没有好转。玛丽尝试透过承认父亲英国国教会最高领袖的地位以取悦他。

1543年,亨利八世与第六位妻子凯瑟琳·帕尔结婚。在凯瑟琳·帕尔的劝解下,1544年,亨利通过第三次继承法案,重新赋予玛丽和伊丽莎白王位继承权,位置在爱德华王子之后。但两人仍然是法律上的私生女。

1547年,亨利八世去世,爱德华六世继位。由于当时爱德华年纪尚幼,政权落在以新教徒为多的摄政议会中,这些新教徒尝试使新教成为英格兰的国教。玛丽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宗教的差异是玛丽和爱德华之间的争执源头。 1553年7月,在玛丽的异母弟弟爱德华六世因肺病去世以后,玛丽在英格兰枢密院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囚禁了爱德华任命的继承人简·格雷郡主。

1553年10月1日,玛丽正式加冕成为英格兰的女王,是为玛丽一世。玛丽一世时期,英国恢复了天主教的统治地位,玛丽一世甚至坑杀了超过300个新教徒,得到了“血腥玛丽”的称号。

玛丽加冕后,为了避免王位落入其信奉新教的妹妹伊丽莎白手中,她同意了与神圣罗马帝国国王查理五世的儿子西班牙王子腓力(后来的腓力二世)的婚事。

1554年7月23日,两人首次见面,两天后便举行婚礼。根据婚约内容,腓力得到英格兰国王的称号,所有文件必须同时有腓力及玛丽二人的签名,国会也只会同时听命于两人联合的命令,甚至连货币上也同时雕有国王与女王的肖象。婚约也指明英国在西班牙有战役的时候,没有义务为西班牙提供任何军事援助。

为了使腓力的头衔可与玛丽看齐,查理五世把那不勒斯及耶路撒冷的王位赠予腓力。玛丽因而成为那不勒斯皇后及名义上的耶路撒冷王后。1556年,查理五世退位,腓力继位,玛丽则顺理成章成为西班牙王后。

婚后,玛丽一世先后两次出现假性怀孕,但终究她亦没有诞下任何子女。

1558年11月17日,玛丽一世逝世。她的同父异母妹妹伊丽莎白继位,是为伊丽莎白一世。

虽然玛丽一世早已表明希望下葬于其母亲凯瑟琳的墓旁,但是,1558年12月14日,她被埋于西敏寺的一个墓内,伊丽莎白一世死后亦同葬于此墓。

收入高。根据查询电视剧《家有儿女》剧情显示:在该剧中,玛丽是一名医生,也是夏东海的前妻,之所以有钱,是因为收入高。《家有儿女》是一部关于少儿题材的情景轻喜剧,讲述了两个离异家庭结合后发生在父母和三个孩子间的各种有趣故事。

     唐顿庄园,这一座美丽的别墅里住着罗伯特一家人,罗伯特夫妇有三个美丽的女儿,大女儿玛丽最为美丽出色。可说实话一开始我并不喜欢玛丽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讨厌她,因为我觉得他有点势力,太过傲慢,尤其是她对马修的态度更让我讨厌她。

   马修对玛丽是一见钟情,可是玛丽总认为他是来和她抢财产的,所以对马修从来没有好脸色,第一次见面就对马修冷嘲热讽。可马修却从来也没有想和她抢什么财产,他只是来尽一种责任,而且对玛丽也一直很包容不与她计较。后来他们玛丽渐渐的发现了马修的好,知道他并不是为财产而来,就对马修产生了感情。可马修以为玛丽对他无意,就和另一个女孩在一起了,对此玛丽既后悔又无奈,只能祝福他们。

      后来,马修去参了军,不幸的是,在战争中身受重伤,他瘫痪了,医生都没办法使他再站起来,他很沮丧挫败,意志消沉。这期间玛丽经常来陪他,开解他。而这些马修的妻子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因为她知道马修爱的一直是玛丽,而不是她。过了一段时间,马修的腿奇迹般的恢复了,可这是马修的妻子抑郁成疾,最终遗憾离世。对于马修妻子的离世,马修与玛丽心怀愧疚,他们认为他们不配得到幸福,所以也一直没有在一起。之后,他们了解了一些事,慢慢解开了心结,最终在一个圣诞节的晚上马修向玛丽求婚了,他们终于在一起了,这让我很激动也很感动。

        婚后他们生活的很幸福,并且玛丽还怀了小宝贝,可在玛丽生产的那一天,马修却因为太过激动,在路上与别的车相撞,他的生命戛然而止,留下了玛丽和刚出生的孩子。说实话,我觉得这一情节太过荒唐,因为,马修都可以平安的经历那场战争,都可以创造奇迹,但却在他的幸福生活来临时走了,这让我很不能接受。我虽不能接受,但他们的故事却依然结束了。

玛丽安托内特完全能让和其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女人们对她羡慕不已并且大喊这个世界为何如此的不公平,身为奥地利皇后玛利亚特里萨最小的女儿玛丽公主,她不仅从小备受宠爱的过着锦衣玉食的皇室生活,还长了一张据说是人看了都会怦然心动的绝美容颜。玛丽也因此在当时被称为是奥地利最美丽的公主。因为皇后的第十个孩子得了天花而死的缘故,玛丽不得不代替她的姐姐嫁给了当时的法国皇太子路易十五,这位天真单纯,还不太明白事理的小公主十四岁当了太子妃,十九岁在民众此起彼伏的争议声中成为了法兰西的皇后。不满20岁的年纪就完成了无数法国少女做梦都想拥有的身份:凡尔赛宫的女主人,从此以后荣华富贵,高高在上。可谁又知晓遭人羡慕的她表面上光鲜亮丽其实暗地里只是一个因为政治需要而被自己母后操控的漂亮木偶呢?《绝代艳后》一片中明显的体现了这一点。奥地利皇后一直写信给他的女儿暗示她要快点生个继承人以便能够巩固自己的地位,她所承受的压力和责任不单单只来自于自己的国家。凡尔赛宫中的三姑六婆也在其背后指指点点,说长论段嚼舌根子。娇生惯养的玛丽自然承受不了这样的委屈,她发泄的方法只能是一个人躲起来哭泣,可是连哭都哭的如此之压抑。导演索菲亚科波拉从生活细节的方式中来展现出了这位日后的败家国母身为一个普通人的情感和行为。

有人批评说《绝代艳后》内容太过俗套,情节太过拉杂,看起来更像是一部展示宫廷生活的流水账,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会了解的更为深入。

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精致可口的蛋糕甜点,色彩斑斓的蕾丝公主裙,还有贵族夫人们头顶上不断变化的各种发型和值得一提的背景音乐。也许当索菲亚科波拉还只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这样的场景也曾在她的梦里出现过不只一次。若是这样就很能理解索菲亚女士的用意了,哪个女生没有做过公主梦呢?因此这部女性题材的**得到了很多女士们的支持(当然也包括俺拉,嘿嘿)当然索菲亚导演也并非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公主梦想这么简单。宴会结束后留下的满地狼藉和之前歌舞升平喧嚣嘈杂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玛丽在被清晨的光芒照醒以后眼神亦不在party中那样的神采奕奕,她的眼中流入出更多的是孤寂。还有每次和自己的丈夫路易十六相聚都是匆匆一瞥的镜头里,能看出这位善于捕捉细节的女导演极度想表现出玛丽皇后的寂寞,无聊,和孤独。

其实我个人一直这样认为:奢华并无罪,败家也无过。毕竟热爱血拼和打扮是女人的天性,在拥有这种资本的情况下奢侈挥霍一把也无妨。但要是像玛丽皇后那样把国库的钱全拿去做衣服,买钻石办舞会。这就好比是听说一个人为了吃喝玩乐用光工资还不够,非要卖房卖地才痛快一样的离谱。不管你是如何的无知不懂事。使得国家穷困潦倒,民不聊生那么势必会天理不容,人神共愤。最后的结果不用猜都知道肯定是工农兵团结起来把这位年仅三十岁并有着绝美容颜的奥地利公主与他的夫君一起被推向了菜市场中央的断头台。

倘若她的姐姐没有因病而逝,她的结局或许不至于这般凄惨

倘若她只不过是平凡人家的女儿,她少女的快乐或许会一直继续

倘若。。可惜没有那么多倘若。。。

导演并没有拍摄皇后与路易十六被处决的场面,影片的结尾还是回到了凡尔赛宫,只是当初的灯火辉煌,一片华美的景致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春逝花残,燕去楼空,还有过路人惆怅叹息的声音回荡在空气中。。。

PS: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的表现,克尔斯滕·邓斯特用懒散的性感演绎出了玛丽安托内瓦特的美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908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26
下一篇2023-12-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