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据分析您患有 痧症您具有上证的明显特征,刮痧后,皮肤很快会出现一条条痧痕和累累细沙粒(出血点),并且存留的时间较长,这是它的特征之一痧症最早见于晋代,指恙虫病宋元时期,痧症包括艾灸后皮肤出现如砂样斑点的疾病,水伤寒,干霍乱,水沙等明清以降,以痧命名的病症逐渐增至百种以上,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并出现了与伤寒,杂病混淆不清的状况痧症是中医书上常见的病名,西医书上是没有这个病名的它是根据症状而起名的所谓痧,就是在病人身上刮几下,皮肤很快出些紫红颜色,类似一些细沙粒的点,人们根据出现的这些症状,把它取名叫痧症 中医书关于痧症,有好多名称,比较常见的有:转筋痧,吊脚痧,绞肠痧,痧气病,痧胀病,以及多种“翻症”等 对痧症的各种治法 我国民间对于痧症治法好多,除刮痧外,还有放痧,扯痧,揪痧和挤痧等法(1)放痧;用消毒好的细三棱针,在病人两臂弯,两腿弯的大静脉血管上,快速点刺,使瘀血和痧毒从血液里放出,叫做放痧通过放痧,可使血液流通加速,瘀者通,新者生,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所以放痧又叫放血疗法(2)扯痧:用食,拇,中三指,提扯病人的皮肤和一定的部位,使浅层毛细血管,渗出血液,出现一些暗紫色的疹点子来,叫做扯痧扯,包括拧的意思,所以又叫拧痧(3)揪痧:右手食指中指绻起,指背蘸水使其湿润,在病人喉咙两旁,或6~7颈椎上下,用力揪拔,并连连发出“巴巴”音响,叫做揪疹(4)挤痧:用两手拇指,或单手食,拇二指,在疼痛的局部,用力挤压,连续挤出一块块或挤出一小排小紫红疹斑,叫做挤痧以上放痧,扯痧,揪痧,挤痧四法,也各有其适应症如头痛恶心,吐泻较重,体质平素尚不十分衰弱者,则用放痧;如项背沉者则用扯疹;如咽喉肿痛者则用揪疹;如仅是前额疼,眉头或两太阳穴疼痛时,可用挤痧 痧症究竟属于现代医学的那一种病目前还很难肯定,我们只能根据它的症状和特征来加以分析和认识(1)痧症最明显的特征有两个: 痧痕明显刮痧后,皮肤很快会出现一条条痧痕和累累细沙粒(出血点),并且存留的时间较长,这是它的特征之一癌症多胀所谓胀,就是痧症多有头昏脑胀,胸部闷胀,腹部痛胀,全身酸胀等明,清时代,我国有位对痧症有研究的医生叫郭志邃的,曾写过(痧胀玉衡),就是一本介绍痧症的专门书籍(2)痧症的症状: 痴症除了具有上述两项特征以外,还有许多种病的症状是和痧症有关系的例如,由于高温引起的痧症:头昏脑胀,烦躁欲吐,全身疲倦,两眼发花;由于中暑引起的痧症:头晕心悸,恶心呕吐,以及小腿的腓肠肌痉挛性疼痛;由于急性肠炎引起的痧症频繁呕吐,腹痛腹泻;由于食物中毒引起的痧症;肚腹胀疼,发作急剧,呕吐腹泻四肢麻木,甚至由于严重失水而引起的腓肠肌痉挛,即俗说的“转筋疹”由于空气窒息引起的痧症:头昏脑胀,呼吸困难,恶心呕吐,面色青紫,甚至出现神志昏迷从上述症状看来,痧症,实际包括中暑,日射病,急性肠炎,食物中毒,以及由于窒息引起的血液和组织严重缺氧和中毒等病这些病,都可用刮痧疗法3,刮痧的部位 人体可以刮痧的部位很多,常用的有第七颈椎上下左右四处,喉骨两旁,两臂弯,两腿弯,脊椎两旁,前胸肋骨间,后背肋骨间,两足内外踝后的足跟肌腱处,左右肋下肝脾区,以及两肩胛岗上和岗下等处4,刮瘀的工县 刮痧的工具很多,过去民间有用光滑的铜钱,铜勺柄,瓷汤匙等,这些工具,使用既不卫生,也不便于消毒,现多用有专门的刮痧板(医药商店有售)5,怎样来刮痧 先将准备刮痧的部位擦净,用刮痧板的边缘蘸上刮痧油或按摩油,在确定部位进行刮痧刮痧要顺一个方向刮,不要来回刮,力量要均匀合适,不要忽轻忽重如有痧症,连刮两臂弯十几下,即出现暗紫色的条条痧痕按上述刮痧部位,一般每处可刮20下如患有头痛或喉痛,则取坐位;头晕眼花或胸腹疼,则取仰位;如肩背腰骶等处疼,则取俯卧位一般是按照前面介绍的刮痧部位,如能依次刮完,病人立即感到轻松,可让病人休息几分钟,在前胸,后背肋间,颈椎上下,或两肩肿岗上岗下,再每处刮动十余下,再饮糖姜水或白开水,病人会异常舒畅6痧症还有哪些治法 我国民间对于痧症治法好多,除刮痧外,还有放痧,扯痧,揪痧和挤痧等法(1)放痧;用消毒好的细三棱针,在病人两臂弯,两腿弯的大静脉血管上,快速点刺,使瘀血和痧毒从血液里放出,叫做放痧通过放痧,可使血液流通加速,瘀者通,新者生,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所以放痧又叫放血疗法(2)扯痧:用食,拇,中三指,提扯病人的皮肤和一定的部位,使浅层毛细血管,渗出血液,出现一些暗紫色的疹点子来,叫做扯痧扯,包括拧的意思,所以又叫拧痧(3)揪痧:右手食指中指绻起,指背蘸水使其湿润,在病人喉咙两旁,或6~7颈椎上下,用力揪拔,并连连发出“巴巴”音响,叫做揪疹(4)挤痧:用两手拇指,或单手食,拇二指,在疼痛的局部,用力挤压,连续挤出一块块或挤出一小排小紫红疹斑,叫做挤痧以上放痧,扯痧,揪痧,挤痧四法,也各有其适应症如头痛恶心,吐泻较重,体质平素尚不十分衰弱者,则用放痧;如项背沉者则用扯疹;如咽喉肿痛者则用揪疹;如仅是前额疼,眉头或两太阳穴疼痛时,可用挤痧
指导意见:
可能还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与您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关系的,建议您平时要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多喝水;同时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加强体质;还要保证注意休息、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与激动,保持精神愉快,还是会有效果的。
拍打出痧是怎么回事?(最详细全面解释)
1) 什么是“痧”?
“痧”即体内带毒的血和体液,通常在拍打过的皮肤上呈现,颜色有粉红、深红、青紫、紫黑、黑色等。痧出现后达到一个峰值,继续拍打会逐渐消失。红肿、包快、表皮白粉也是痧呈现的不同形态。痧是中文特有的字。中文字义是:有毒的沙子,小石。古人亦称之为“血石”,即如同胆结石、肾结石一般的病体,能知道这个现象,造出这个字,并以此来诊病、治病,充分显示了中国人祖先的智慧。
用科学语言解释,痧是拍打拉筋激活人体阳气(能量)后,气在扫描全身的过程中,与体内各种物质发生生化反应,将血液体液中的有害物质加工,过滤而形成的微细的有毒颗粒,这些颗粒会在气的作用下从人体的各种孔窍排出体外。也就是说,痧是气和体内物质发生反应后形成的一种新物质,原来存在于体液中的有害物质被气过滤成垃圾,便于排出。排出的孔道有皮肤毛孔,既可通过固体微粒挥发,也可通过汗腺,还有眼泪、鼻涕、大小便等。
痧中的毒有四类:
风寒暑湿类外邪之毒;
各类疾病之毒;
长期服药及各种合成加工食品在体内形成的药毒,拍打时闻到的各种化学异味就是排毒现象;
负面心态与情感产生的毒素,此毒更大,远胜外邪和药毒,是造成病的主因。
皮肤被拍打后,带毒之血会如垃圾般挂在血管壁上,并会在皮肤表面显出颜色,这就是“出痧”。用同等力度拍打健康的皮肤组织就不会出痧,但拍有病或潜伏疾病的组织或穴位便会出痧。
2) 如何根据出痧颜色自我诊断?
用痧自我诊断的基本原则:有病就出痧,无病不出痧;病重痧就重,病轻痧就轻;痧色越深,说明体内之毒、寒、湿、热等病气越重。有些痧还会伴随包块、红肿出现。知道有病,但不必拘泥于病名,能通过拍打拉筋退痧、止痛,就是自愈有效。出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是想出多少就出多少,而是有多少病才会出多少痧。健康者大力拍也不出痧,病者轻拍也会出痧。对出痧的颜色可以用以下原则判断:
潮红色:正常;
红色:风热,多见于亚健康;
紫红色:瘀热,容易酸痛;
青色:痰湿,容易疲劳;
紫黑色:瘀滞,发炎,体内毒素积滞,经络淤堵严重;
黑色:多是重病,慢性病患者或长期服用药物者。
出痧伴随红肿说明体内淤堵严重,但红肿跟出痧一样,也是自愈力排毒的好现象。
不管是什么颜色的痧,都代表着机体内的毒寒湿热等毒素被拍出来,也说明相关脏腑的毒素正在被拍出,治疗已经开始。拍打跟拉筋一样,既是诊断又是治疗。
凡出痧则说明有病,无病不会出痧。经络淤堵严重者出痧较快,拍一分钟不到就会出痧,且痧色较深;反之则出痧较慢,痧色较浅。但出痧并非诊断并的唯一标准,疼痛更准确,痛但不出痧也说明有病,因此痛则不通。
有的痧会在身体上移动,说明气血在调整,拍打激活气血的持续疗效好。
有些人先出红痧,拍打时间久后出深色痧点、痧块、痧条,严重者出深色硬包块。有些人即使明显有病也不易拍出痧,比如病重的人因气太虚而无力推动血行,需多次拍、长时间拍打才能慢慢调出痧。
有些人初拍出痧,拍几次后再拍不出痧,但过一段时间后又可排出痧,说明自愈系统有自己的时间表和机制,何时何处出痧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时努力拍打想出痧没痧,有时却意想不到拍出痧。这也说明身体状况在不断变化,体内毒素也在跟气的博弈中游走和变化。
有人自己拍不出痧,但让别人拍打则很快出痧,说明拍打的力度和时间不够。
平时不出痧之处,患病期间拍打就会出痧,而且比平时拍打更痛;有些不易出痧之处重拍或让他人拍打却出重痧,此乃“气冲病灶”,说明拍打已将旧病、旧伤调出,是好事,可祛除病根。
出痧后不久或次日痧颜色变淡、变黄、变成波纹状浅色,痧色向周围蔓延,都是正常现象,说明气血在自愈力推动下主动调整局部身体组织。
3) 出痧是否是血管被拍破?
受西医的影响,许多人,甚至某些“中医”也对拍打出痧的现象感到怀疑和害怕,认为是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会伤害身体。这是天大的误解!其实人的血管就像软水管一样,在水管畅通的情况下,对水管拍打和施压,受压处的水就会立刻流到其他不受压的地方。所以,血管内如果没有淤堵和毒血,拍打时干净的血就会流到他处,不会出痧。痧是拍打拉筋强化的气在血液和体液中过滤出的毒素和垃圾。若非如此,毒素和垃圾就会继续混在血液和体液中导致淤堵,形成病体,或曰异体,就是对身体有害的物质形态,如肿瘤、包块、痰湿、赘肉等等。简言之:拍打拉筋是清扫、过滤血液、体液,将其中的毒素和垃圾变成可以化解、排出体外的新的物质形态,这种形态就是痧。
血管壁的结构是网状的,一般情况下网很密,当拍打形成的气汇集到淤堵或毒素的地方,这些淤血、毒素就会和气发生生化反应并被过滤成痧,痧的粘度很大,有的近乎固体,所以受压时它不会很快溜走。在它被拍打时,血管也被拍打,血管的网眼被拍打增大,痧毒就会从撑大的网眼中继续和气发生生化反应,形成各种容易被排出的微小颗粒没有的直接从毛孔中如粉尘挥发,有的被汗液、眼泪、鼻涕带走,更多的随大小便排出。人体不断被拍打,痧毒就会不断形成并被挂在血管壁的网上。就这样,痧毒排出来了,但血管并没有被拍破。有些患者不放心,专门跑到医院用各种仪器检测,结果证明血管并未被拍破。大家可做测试:拍打出痧后,继续拍打出痧位置,只要拍打时间、力度足够,约1-2小时内,痧会当场消失。有些人不仅做了实验,而且将出痧、痧色变深、深到极限后再逐步变浅的整个变化过程拍成了系列照片。这个实验您马上可以自己做。
极少数情况下,拍打真的会将皮下的毛细血管拍破。只要看看拍打的手掌上是否有拍出的毒血、毒粘液即知。如手掌上有粘液说明毛细血管和皮肤确实被拍破,但这其实是大好事!疗效更好!健康的皮肤一般不会被拍破,既能拍破,说明此处是应该破,既“不破不立”。拍破血管,是将毒液、寒湿调出来,此时的排毒效果更好。世界上主要民族的传统医学中都有“放血疗法”,既主动将身体的某些血管弄破而放血疗病。所以万一拍出了血,就是一举两得,将拍打与放血疗法同时做了。
对于牛皮癣、湿疹等皮肤病和毒虫咬伤的伤口,可主动拍破皮,让毒血、毒液流出,排毒更快;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拍破皮、出血,则降压、祛头痛、解心慌胸闷更快。破皮、出血后可不做任何处理,还可继续拍一会儿排出更多毒血、毒液,过后身体会自动止血、愈合。毒血和粘液流出结痂后,很快就会长出健康的新皮。长时间、多次拍打就会痊愈。此外,经常用手拍打,手也被拍到了。手上如果出痧、裂口、出水泡等,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同样,不用做任何处理,可较快退痧、愈合。很多人因初次甚至多次拍破皮肤后出现的树皮状粗糙皮肤感到害怕,其实这也是“气冲病灶”反应,只要继续拍打拉筋,假以时日,皮肤会变得比以前更光滑细腻。有的甚至出现局部和全身脱皮,这都是好事,等于免费自然换肤。已经有不少拍打后皮肤变得细腻的成功案例。
4) 痧与气血
痧的颜色深浅不同,形状不同,有的痧会变得红肿,瘀紫,看上去很恐怖,其实这是拍打后毒血、毒液被气过滤的结果,说明排毒清淤正在进行中,是气冲病灶现象,是好事。用手摸揉时无论痛否都属正常。病越重,痧越容易变红肿、瘀紫,说明自愈疗效好。刚拍出痧时说明体内阴毒在被调出,被拍处和全身都逐步发热,有时会忽冷忽热,说明体内阴阳正在博弈。手和脚发冷说明体内寒气正在排出。所以用痧来解释“一阴一阳之谓道”非常形象。这也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描述的“ ”状态,阴阳如风箱一来一往,阳升阴降,阴降则病除,达至阴阳平衡。或曰:随着痧和红肿消褪,病情会随之好转。拔火罐、刮痧时出痧毒的道理也是一样。如果拍打出的痧、肿处摸起来很疼,说明此处经络淤堵太严重。
5) 拍打出痧于打架斗殴瘀斑有何区别?
拍打出痧及相应的红肿现象是自愿、意料之中的事,拍打注入的是正能量,是用爱心关爱身体的结果,也是好转反应,是自愈过程的一部分;而事故中的碰撞、打架斗殴出的瘀斑则是负能量的结果,是过大的强压使血管破裂出血所致,事后会很痛病造成伤口,而且常常会留下心灵创伤和情绪垃圾。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6) 拍打出痧后如何处理?
最好的处理办法是继续拍打,直到痧色变浅或消失。这就叫拍透了!
拍打出痧说明找到了病灶并揪出了暗藏体内的毒素,是好事,也说明诊断、治疗在同事进行。如果刚一出痧便停止拍打,就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出了痧还继续拍打,浅色痧会变成深色痧;再继续拍打,则会加速痧毒褪色。对刚刚拍出的浅色的痧如果停拍,该处以后也会自然退痧,但需要时间更长,有的甚至数周、数月才会消失。所以拍打出痧后最好继续拍打,促进痧快速消失。痧消失的快,表示身体素质好。通常年轻人、健康人的痧会消失较快;老年人、重病患者的痧会消失较慢。有人采取灸、针、刺络、拔罐等方法加速退痧,但我们建议还是继续拍打(拉筋)最简单、方便和有效。
泡温度较高的温泉可加速退痧,也可减轻拍打的痛。
7) 痧会在体内游走形成脑血栓和心梗吗?
许多人对痧的去向迷惑不解。有些从未实践过拍打的医生用想象来胡乱解释,吓唬患者,说痧会游走在血管中形成脑血栓或心梗,这是典型的无知和偏见。
拍打拉筋的排毒不是打扫垃圾这种纯粹的物理清理,而是首先聚气行气,将气血集中一处后,再将气将血液、体液中的毒素、垃圾化解成很容易排出体外的痧,即毒素和垃圾的物理形态、化学性质都变了,变成了可以被排出体外的物质,而非重新溶入血液的物质。痧看上去很大、色深,但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可以被体内各种“清道夫”细胞吞噬、消化、分解、排出的极小微粒。换句话说,痧本身就是从不健康的血液中过滤出来的垃圾毒素,因此绝不会逆向回到健康的血液中去。简言之:痧只能走排毒的渠道被排出体外,而非重新进入人体。而凡从体内排出之物,都是垃圾和毒素!这就是造物主的奇妙设计,自愈力的神奇所在。
痧毒排出的最大渠道是皮肤。因为皮肤上布满汗毛孔,每个毛孔都跟鼻孔一样在不停呼吸,痧被拍打拉筋导致的阳气化解为极小的微粒,小到眼睛看不见,而汗毛孔却比这些微粒大得多,微粒便经毛孔挥发到空气中,皮肤出汗、发痒、出疹、起包、散发异味也都是皮肤排出痧毒的现象。除汗毛孔外,人体所有孔窍都是排毒渠道,包括口、鼻、眼、耳、二阴等,因此打嗝、呕吐、流汗、流涕、流泪、耳屎、放屁、大小便等现象,都是排毒的具体表现,也叫气冲病灶。一言以蔽之,凡是从体内向外排物现象都是排毒和排垃圾。
痧的颜色会自动地逐渐变浅、消失,这个过程不是毒素被身体吸收了,而是毒素从以上描述的孔窍中排出了。反之,如果没有拍打拉筋导致的生化反应,这些体内的毒就不会发生生化反应并被过滤成痧,而会继续形成淤堵和病体。之所以气能将毒素化为痧,就是为了防止其继续演变为病体,并将其变为可以被身体孔窍自然排出的生化形态。所以拍打拉筋期间人的体味、汗味、大小便味道、颜色都会比平时更明显。不过,痧的形成和排出都需要耗气,所以人感觉疲乏和各种气冲病灶现象都正常。
用西医理论解析,痧是被身体内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分解后排出体外的。拍打时各部位所出现的痧是渗出于血脉之外,存在于组织之间、皮肤之下的“离经之血”。这些离经之血成为身体的异物,被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识别出来后,将其中和、吞噬并化解,通过呼吸、汗液、尿液等途径排出体外。体内淋巴细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活力正常,则退痧快;反之则慢。经常拍打,使这些“体内清道夫”的排异能力增强,可有效、快速清除病理产物。
现代医学认为,清除机体有害异物的过程,可以激发免疫系统的功能,大量自造干细胞,排出坏死细胞,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和组织创伤的修复能力。所以拍打除能够迅速改善循环、疏通经络之外,痧消褪的过程实际就是无需注射的血清抗原疗法,可提高自身清除异物的能力,提高免疫功能,这是拍打的另一种功效,也称为拍打的“后效应”。
中医理论认为,痧为阴毒、寒湿之气的凝结体。拍打先调出痧,随后人体发热,被拍打的局部及全身都发热,越痛发热越快,阳升则阴降,阳气就将阴气化解,病痛即除。
无论用中医的气化学说、阴阳理论还是西医的细胞理论、免疫学说,都不过是人类用有限的只是对造物主创造的深不可测的自愈力的方便解说,如果要真正理解自愈力之谜,就只能在实践中真修实证,用心领悟。悟,只能靠心!
另外一种解释供参考
1、“痧”是经络气血中的“瘀秽”,俗称痧毒。
“痧”是经络气血中的“瘀秽”,俗称痧毒。它阻碍气血的运行、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引发组织器官的病变,故中医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临床上我们把皮肤上拍打出的红色、紫红色斑点、斑块称之为痧。“痧”是形成诸多疾病和加速人体衰老的有害毒素,也可以说从微循环中分离出来的瘀血及病理产物称为痧。
2、“痧”块和瘀血块有什么区别?
从表面上看痧与普通的瘀血没有什么两样。可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却发现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有的人不小心摔了一跤,皮下出现一片瘀血,或皮肤上流出一些鲜红的血液,随即疼痛难忍,活动受限。在我们刮过痧的部位,皮下也会出现一些类似瘀血的斑点、斑块,却出现了相反的现象,原来疼痛难忍不能运动的部位,随着痧的排出,却疼痛减轻,甚至消失,运动自如了。再细观察,就会发现:
①运动外伤所出的血液是鲜红的,而所刮出的痧大多是暗红或紫红色,甚至是青黑色。
②在大量的刮痧实践中我们发现轻重不同的疾病,所出痧的颜色、形态、部位各不相同。
随着痧的排出,无论轻病重病都得到了缓解,有的甚至痊愈了,特别是疼痛性的疾病效果更为显著。刮痧前后的变化及出痧的规律说明痧与一般的瘀血有本质的区别。
3、为什么有病的部位及经脉线所循行处能拍打出“痧”?而正常之处都拍不出“痧”?
当组织器官代谢紊乱,不能正常的进行物质交换时,病理产物、代谢废物就将导致微循环障碍,微循环的入口因受到刺激而痉挛,使动脉血不能将氧及营养物质运送到此处。而微循环的出口,同样会自卫性的防止致病物质扩散而关闭了出口,使此处产生了瘀滞现象而造成此处毛细血管通透性紊乱、变性。
当手掌或者拍痧板反复震动此处时微循环的毛细血管会产生强烈的舒缩反应,将瘀滞在微循环中的致病物质伴随着红细胞挤压出来,而形成皮下瘀血,也就是“痧”的出现。
痧既以抗原的方式出现刺激人体产生抗体,而活跃了免疫系统,对抗御疾病起到重要作用。
这就是完全健康的人,拍打后不出“痧”;一些自我感觉良好,而有潜伏病变的人拍打后会出痧的原因。
4、“痧”是渗出于血脉之外含有体内毒素的离经之血。
健康的身体各脏腑器官功能和代谢正常,如若代谢产物滞留,形成微循环障碍,说明代谢失常。这些病理产物使细胞缺氧老化,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发生紊乱。病理产物是危害健康的内毒素,破坏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内环境不清洁,在含有内毒素的部位刮痧时,由于此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紊乱,刮板向下的压力会使毛细血管破裂,含有内毒素的血液从破裂的毛细血管处渗出。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这种渗出毛细血管之外,存在皮肤下组织间的含内毒素的血液就是“痧”。
拍打部位所出现的红色、紫红色、暗青色或青黑色的斑点、斑块,实际是渗出于血脉之外含有体内毒素的离经之血。
5、体内毒素与疾病的关系
机体的代谢产物通常通过呼吸、汗液、大小便等形式排出体外。当代谢产物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排出,在体内存留时间过长,就形成对机体有害的内毒素。这些内毒素包括细菌病毒以及它们的代谢产物和氧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生成危害细胞的自由基和其他活性物质。内毒素污染体内环境,使经络气血瘀滞,细胞缺氧老化。体内毒素既是病变的结果,也是疾病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病因。
通过出痧的方式可以有效排除体内毒素,补氧祛瘀,活化细胞,加强新陈代谢。痧的颜色、形态与体内毒素含量多少有关。病变局部缺氧时间越长,微循环障碍的程度越重,痧的形态越密集;体内毒素部位越深,痧的部位越深;微循环障碍的面积越大,痧的面积也越大。内毒素少,则痧色浅,痧粒分散。没有内毒素的部位,微循环及毛细血管通透性正常,怎样拍打也不会出痧。凡出痧的部位都对拍打有一定的阻碍。说明有阻碍的部位易出痧,通透性差、经络受阻。
6、拍打出痧的部位都是微循环障碍的部位
拍打出痧的部位都是微循环障碍的部位,痧色会因所含毒素多少而不同。出痧改善了微循环,毛细血管内瘀滞状况缓解,气血通畅,通则不痛。因出痧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恢复正常,配合血管的收缩反应,出痧的血量很少,对神经组织压迫轻微。所以拍打出痧后有治疗和保健作用。只要拍打方法正确,拍后不会产生新的疼痛。当病情较重,体内毒素过多时,只在拍打局部有轻微触痛,并不影响活动。而且局部触痛3—5天即消失。所以拍打出痧的部位都是微循环障碍的部位。
7、为什么有些人病重,痧少,有些病拍打出痧后基本没痧了,可病没全好?
微循环障碍局部病理变化有瘀血性障碍和缺血性障碍的区别。血液瘀滞流动缓慢,导致细胞缺氧,体内毒素增多,毛细血管通透性紊乱为瘀血性微循环障碍。动脉血流入减少,组织灌流量不足,或血细胞数量、性质的改变,使血中营养成分不足导致细胞缺血缺氧为缺血性微循环障碍。缺血性微循环障碍也导致细胞缺氧,但体内毒素并不多,毛细血管通透性正常。同是微循环障碍,局部病理变化不同,拍打后表现则不同。瘀血性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紊乱,拍打后迅速出痧,有效的改善微循环。缺血性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正常,拍打后不出痧。但拍打时局部的刺激加速了血液流动速度,增加了血流量,也有效的改善微循环。这就是有些人虽然病很重,可痧却不多的原因。瘀血性微循环障碍者有些人体质虚弱,拍打后迅速出痧,排除体内毒素,虽然改变了瘀血性微循环障碍,症状减轻,但因局部血液流量或营养成分不足仍有缺血性微循环障碍,拍打后血瘀虽去,组织细胞仍有不同程度的缺氧。这就是有些病拍打出痧后基本没痧了,可病还没痊愈的原因。此类病人多见于中医所说虚实夹杂者,刮后邪气已去,而正气尚未补足,所以病仍未愈,尚须拍打扶正,增加组织灌流量,逐渐改善组织细胞缺氧即可治愈。无论瘀血性微循环障碍和缺血性微循环障碍,拍打对经脉穴位和脏腑反射区的刺激作用,通过经脉的传导都可以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作用。
8、拍打出的痧到哪里去了?痧的消退过程有什么作用?
拍打出之痧颜色逐渐变浅,最后消失。这个过程不是毒素被身体吸收了,而是毒素被身体内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分解排出体外的过程。
人体血液、淋巴液和组织间液中有多种防御因素,能对体内异物,即非正常组织、外来组织有识别能力和排除能力。免疫系统中的淋巴细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就有这样的功能,它们将识别出来的异物中和、吞噬、分解,通过复杂的生化过程,以不同的途径排出体外,因有净化体内环境的作用,被称为体内的清道夫。
拍打时各部位所出现的痧是渗出于血脉之外,存在于组织之间、皮肤之下的离经之血。这些离经之血成为身体的异物,它们被机体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识别出来后,将其化解,通过呼吸、汗液、尿液等途径排出体外。体内淋巴细胞及血液中的吞噬细胞活力正常,则痧退快,反之则慢。经常拍打,使体内清道夫-排异能力增强,有效、快速清除病理产物。现代医学认为,清除机体有害异物的过程可以激发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和组织创伤的修复能力。所以拍打疗法除当时迅速改善循环,疏通经络的效果之外,痧消退的过程实际就是不用注射自家血液的血清抗原疗法,可提高自身清除异物的能力,提高免疫功能,这是拍打的另一功效,也称为拍打的后效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