癣是怎么引起的

癣是怎么引起的,第1张

       癣”是指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一些皮肤病,例如头-癣、股-癣、手足癣等。将这些癣局部的皮屑放在显微镜下常能发现真-菌菌丝或真-菌孢子,而牛皮-癣则不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医学上将其称为银屑病。

       银屑病的发病病因还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环境、感-染、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系。

银屑病在一年四季中都会发生,在秋冬季更易复发。

       首先可能与秋冬季节温差变化较大,容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 β- 溶血性链球菌的感-染。

      其次,阳光是某些银屑病的克星,总体上呈现“冬重夏轻”的季节发病特点。银屑病秋冬季节高发,也和天冷时日照减少有一定的关系。

银屑病的影响因素是众多的,目前银屑病无法根-治,但是还是能有-效控制的。对于近年来比较热门的生物制剂这种新型疗法,确实有比较好的疗-效。

问题一:什么是汗斑 汗斑是相当常见的疾病,尤其好发于夏天。在皮肤科门诊常有些病患,以为由汗水所引起的所有皮疹,都叫汗斑,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汗斑的确较容易发生在汗水郁积处,像是脖颈、前胸、后背,但是它是特指由一种类酵母菌样的霉菌感染皮肤所造成的皮疹。典型的汗斑会以雨滴状的白色或咖啡色斑点来表现。如果流汗或遇热时有时后患部会突然发红或发痒,为其特色。

问题二:汗斑是什么? 汗斑又称为花斑癣,是一种真菌感染性疾病,消退后可以留下色素脱失斑,又称为虫蚀斑。一般夏重冬轻如诊断为反复花斑癣感染,应该积极治疗,否则容易每年夏季复发。上次经朋友推荐买了一种精品桃子皂能治汗斑花斑癣的,效果也比较好,洗澡就能去汗斑,太赞了。另外衣服要勤换洗,内衣最好用开水烫,然后晒干。

问题三:汗斑是什么样子集 您好!

问题分析:汗斑是由马拉色菌感染表皮角质层引起的一种浅表真菌病。

康复指导:治疗主要的是以抗真菌感染为主,可以给与藓达净外用,如果是病情反复,面积比较大的,可以给予伊曲康唑,酮康唑,氟康唑等唑类药物口服治疗。在平时的生活中要避免辛辣 的食物,海鲜等发物,自己的衣服,内衣之类要单独的使用洗衣盆清洗,不要与家人共用。

感谢您关注问病网,祝您健康!

问题四:得花斑癣的原因是什么? 花斑癣俗称汗斑,是由一种真菌――圆形糠秕孢子菌所引起的。而这种菌是正常人体皮肤上常见的腐生寄生菌,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才能使人患病。其名为汗斑,可见与出汗多有关。因汗水与灰尘及皮屑形成污垢腐物为花斑癣菌提供了生长和繁殖的条件,所以花斑癣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更为多见。青年人,特别是男青年,由于活动多而出汗多,如果不及时换洗衣服和揩干皮肤,则很容易发生花斑癣。花斑癣还多见于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人,因这类人的表皮细胞更换周期延长,有利于真菌生长,若停用激素后花斑癣即好转。此外,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糖尿病以及妊娠都可诱发本病。

问题五:早期汗斑是什么样的 汗斑是花斑癣,也称汗斑癣,属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发病开始躯干四肢皮肤即出现散在绿豆大小浅色斑,后逐渐增大增多形成圆形椭圆形浅色斑,有糠状鳞屑,镜检可见菌丝及孢子。

答案:C

[考点]化脑并发症[分析]1岁以内患化脓性脑膜炎易合并硬膜下积液。特点是:①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②症状是在化脑病程中,经有效抗生素治疗有效后,脑脊液已好转,体温不退或又升髙,出现前囟饱满、惊厥。③硬膜下积液治疗是:小量自行吸收,量多可膜下穿刺放液,每次20ml,隔日一次。4~5周后放液不尽或继发感染时,外科手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病变特征是颅底脑膜病变最严重,易出现烦神经损害,常见面神经、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麻痹。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又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其特点除有脑膜炎的症状、体征外,全身皮肤出现瘀点。暴发型起病数小时广泛出现瘀点、瘀斑。皮肤疲点刺破,涂片找脑膜炎双球菌阳性。

目录 1 概述 2 疾病名称 3 英文名称 4 皮癣菌病的别名 5 分类 6 ICD号 7 流行病学 8 脚癣的病因 9 发病机制 10 脚癣的临床表现 101 汗疱型 102 趾间型 103 鳞屑角化型 104 湿润糜烂型 11 实验室检查 12 脚癣的诊断 13 鉴别诊断 131 掌跖脓疱病 132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病 133 湿疹 14 脚癣的治疗 141 局部治疗 142 系统治疗 143 中医治疗 1431 辨证分析 1432 辨证论治 14321 证见 14322 治法 14323 方药 143231 A主方 143232 B中成药 14324 分型治疗 15 预后 16 脚癣的预防 17 相关药品 附: 1 治疗皮癣菌病的穴位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足癣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足癣 已经自动替换为 皮癣菌病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概述

皮癣菌病(tinea pedis)是发生于足跖部、趾间皮肤的皮肤癣菌感染,有时可延及到足跟及足背,但仅发生于足背者称体癣。俗称脚湿气、香港脚等。与中医所称的臭田螺、田螺疱相类似,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臭田螺疮最缠绵,脚、丫瘙痒起白斑,搓破皮烂腥水臭……”;“田螺疱在足掌生,里湿外寒蒸郁成,豆粒黄泡闷胀硬,破津臭水肿烂痛”。中医认为脚癣系湿润热下注或因久居湿地染毒所致。

皮癣菌病发病率高和足部解剖特点有关,包括足跖部汗腺丰富,出汗多,无皮脂腺,皮肤表面偏堿性,有利于真菌生长,而角质层较厚为真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此外,红色毛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在皮屑内可形成关节孢子,在自然环境中能长期生存,并有传染性,使足部感染机会增多。

脚癣多发于中、青年人,儿童少见,男性一般多于女性。由于病原菌的不同,患者的卫生状况和体质的差异,其临床表现也各异。常见有四种类型:汗疱型、趾间型、鳞屑角化型和湿润糜烂型。

鳞屑角化型脚癣,病情顽固,难以治愈。应注意局部卫生,袜宜常用肥皂水洗、晒,不宜穿着胶鞋或塑料底鞋、靴,勿用公用拖鞋或脚布,治疗手足多汗和汗疱。鞋宜常晒或以棉球浸甲醛(福尔马林)置鞋内密封24~48h,有灭真菌效果。经继发细菌感染者除局部治疗后,可酌用抗菌剂。

2 疾病名称

脚癣

3 英文名称

tinea pedis

4 皮癣菌病的别名

足癣;皮癣菌病

5 分类

皮肤科 > 真菌性皮肤病 > 浅部真菌病

6 ICD号

B353

7 流行病学

皮癣菌病呈世界性分布,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病率较高。在我国,南方发病率高,城市高于农村,夏季发病者多。一些需长时间穿不透气胶鞋和长筒靴的职业中,患病率高,可达80%以上。皮癣菌病发病率高也和足部解剖特点有关,包括足跖部汗腺丰富,出汗多,无皮脂腺,皮肤表面偏堿性,有利于真菌生长,而角质层较厚为真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此外,红色毛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在皮屑内可形成关节孢子,在自然环境中能长期生存,并有传染性,使足部感染机会增多。皮癣菌病主要通过间接接触传染,使用患者的脚盆、浴盆、拖鞋和毛巾等是重要的传染途径,公共浴池、游泳池、旅馆等是重要的传播场所。皮癣菌病除传染他人外,可通过搔抓自身传染至身体其他部位,故皮癣菌病常是皮肤癣菌病的根源。因此,皮癣菌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应重点防治。

8 脚癣的病因

红色毛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在皮屑内可形成关节孢子,在自然环境中能长期生存,并有传染性。

9 发病机制

皮癣菌病发病率高也和足部解剖特点有关,包括足跖部汗腺丰富,出汗多,无皮脂腺,皮肤表面偏堿性,有利于真菌生长,而角质层较厚为真菌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此外,红色毛癣菌或絮状表皮癣菌,在皮屑内可形成关节孢子,在自然环境中能长期生存,并有传染性,使足部感染机会增多。

10 脚癣的临床表现

脚癣多发于中、青年人,儿童少见,男性一般多于女性。由于病原菌的不同,患者的卫生状况和体质的差异,其临床表现也各异。常见有以下四种类型:

101 汗疱型

汗疱型脚癣初发为多数散在厚型小水疱,破裂后形成环状鳞屑,亦可形成多环状鳞屑,可逐渐扩延成片,皮肤逐渐增厚,自觉瘙痒。

102 趾间型

趾间型脚癣好发于第3、4或4、5趾间,表现为少量鳞屑(图1),自觉奇痒。病人常不自觉的搔抓,有时鳞屑不显著,仅感瘙痒,称为无症状型,但常为带菌者。因搔抓易引起继发细菌感染,局部形成糜烂,湿润有渗液。

103 鳞屑角化型

鳞屑角化型脚癣表现为足跖、足跟及足侧缘有局限性不整形嗜红色鳞屑性斑片,表面角化明显,粗糙干燥,境界清晰或不清晰(图2)。冬季症状较重,易致皲裂。夏季常可出现少数丘疹或小疱。病程慢性,时久皮肤可增厚,趾甲易被累,此型多由红色毛癣菌引起,病情顽固,难以治愈。

104 湿润糜烂型

湿润糜烂型脚癣多继发于趾间型或汗疱型,多由过度搔抓,常继发细菌感染,局部炎性明显,浸渍糜烂,有明显渗出,自觉痒痛,夏季多见。

11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查菌检查。

12 脚癣的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实验室查菌检查,皮癣菌病的诊断并不难。

1皮疹发生于足底、足缘、足弓和趾间及趾屈侧面。

2常于复季发病或加重,冬季减轻。

3皮疹形态分为水疱型、糜烂型、鳞屑型三种类型。各型可互相转化,也可同时存在,不过某一时期常以其中一型的表现为主。

(1)水疱型:多发于足弓和趾侧。表现为群集或散在分布的深在性小水疱,如粟粒大小,疱壁一般比较厚,破溃或吸收后有少许鳞屑。自觉瘙痒明显,常因搔抓或自行用针挑水疱而继发感染。

(2)糜烂型:发生于趾间,尤以第三、四趾间最常见。表现为局部表皮湿润,浸渍发白,自觉剧痒。常因搔抓摩擦,表皮破损剥落而露出潮红的糜烂面,此时则瘙痒并有灼热疼痛感,分泌物有特殊臭味。本型也容易因搔抓而继发感染。

(3)鳞屑型:发生于足底、足缘。表现为角化过度,干燥,粗糙,脱屑,基底淡红。自觉微痒或不痒。冬季则皲裂疼痛。

4病程缓慢,通常多年不愈。

5可作真菌直接镜检或真菌培养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13 鉴别诊断 131 掌跖脓疱病

掌跖脓疱病损害始于指、掌部和趾跖部,或掌、跖同时患病。手部以掌中或鱼际部为重,足部则以足跟和足弓为多。在红斑基础上发生小而深的脓疱,或先为水疱而后为脓疱。反复发作,时轻时重,除瘙痒外痛感明显,无全身症状,皮损真菌检查为阴性。

132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病

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好发于手、足背部和四肢伸侧,常有轻度瘙痒,局限于双足时需与皮癣菌病鉴别,该病皮损为边缘鲜明的红斑,伴有角化过度和鳞屑,有时边缘色素加深,皮屑中查不到真菌。

133 湿疹

湿疹局限于足部的湿疹有时与皮癣菌病很相似,但湿疹多对称,急性期渗液较多,慢性期边界也不清楚,真菌检查可鉴别。但有时皮癣菌病可合并湿疹。

14 脚癣的治疗 141 局部治疗

根据脚癣临床不同病型表现,分别对症治疗:

(1)对汗疱型或有轻度浸渍糜烂,有少量分泌物者,可于每天早晚用1∶6000或1∶4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醋酸铅溶液浸泡或湿敷,每次20~30min(水疱可在无菌处理下刺破),浸泡后用消毒布巾拭干。然后选用以下药剂外涂,如苯甲酸/水杨酸/碘/碘化钾/薄荷脑 (复方苯甲酸酊)、Castellan涂剂、5%鱼石脂、3%水杨酸、10%硫磺泥膏,或市售成药,如2%克霉唑霜、特比萘芬霜、联苯芐唑霜等(任选一种),慎用 性强药剂。

(2)对渗液较多的糜烂型可选用上述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用达里波液浸泡或湿敷,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酌加01% 依沙吖啶(利凡诺),渗出停止,糜烂面减轻后可参用上述汗疱型泥膏,半量怀氏酊或市售的抗真菌霜剂。

(3)对趾间型可参照汗疱型治疗。

(4)对鳞屑角化型,由于患病病程长,治疗需要耐心。开始采用抗真菌作用和剥脱作用较强的酊剂(需渗透力强些)如复方土槿皮酊或全量的苯甲酸/水杨酸/碘/碘化钾/薄荷脑(复方苯甲酸酊),也可用10%~30%醋酸浸泡双足,每次20~30min。待角化过度明显减轻后,改用作用相对较弱的软膏外搽,如半量的复方苯甲酸软软膏或10%~20%的尿素软软膏等,以巩固疗效和恢复正常的皮肤屏障功能。

142 系统治疗

对于局部治疗疗效不佳或皮损范围较广泛者,可短期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奈芬等配合治疗,一般1~2周即可。

143 中医治疗 1431 (1)辨证分析

皮癣菌病多因风湿热生虫,邪毒下注足部所致,也可由接触染毒而得。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外治法,若水疱型或糜烂型继发感染者,则多属湿热,此时则宜结合辨证治疗,治疗方法为清热解毒利湿。

1432 (2)辨证论治 14321 ①证见

可见有水疱型或糜烂型皮癣菌病之皮疹表现。因患者搔抓、磨擦或自行用针挑水疱,或治疗不当,而见局部红肿,或有脓疱,糜烂,渗液,灼热疼痛感,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触痛,伴有恶寒、发热,全身不适,倦怠乏力,口干口苦,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本证即水疱型或糜烂型皮癣菌病继发感染者)

14322 ②治法

清热解毒利湿

14323 ③方药 143231 A主方

龙胆泻肝汤(李东垣方,录自《古今医方集成》)合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处方:萆薢、泽泻各15克,龙胆草、车前子、黄柏各12克,山栀子、木通各9克,金银花、生薏苡仁、鱼腥草各30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12~15克(后下)。湿毒较重者加土茯苓30克。

143232 B中成药

a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b鱼腥草注射液,每次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

c双黄连注射液,每次36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14324 ④分型治疗

A对糜烂型或水疱型而继发感染者,必须先控制感染。内治法见辨证论治方药,外治宜外洗或湿敷:可用马齿苋、蒲公英、野菊花、救必应、金银花叶、九里明(单味各60~120克,复方则各15~30克),或用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或湿敷。待感染控制后,再根据皮疹之表现,选用上述方法治疗。

对汗疱型或急性期有水疱糜烂及分泌物时,宜每天早晚用土大黄或黄精或马齿苋煎水,5%明矾水作湿敷,或用马齿苋60g,黄柏20g,苦参20g煎水浸泡,每天2~3次,每次1~2h。夜间外用10% 堿式没食子酸铋(代马妥,次没食子酸铋)氧化化锌化锌油调匀外涂。待炎症消退,腐烂完全平复后,每天选涂土槿皮酊或中药醋剂。

B鳞屑型可选用藿黄浸剂、醋泡方、鹅掌风浸泡方或白醋浸泡,较轻者可用六一散加明矾粉外掺患处。较重者可用二可选用5%~10%硫黄软膏、雄黄软膏或红油膏等外涂。并选用各种癣药水外搽,如宝岛癣水、复方土槿皮酊、普癣水等。矾汤、皮肤外洗二方或苏蒲洗方,水煎浸洗后,再外扑皮癣菌病粉。

对轻度鳞屑角化型者,先用苍肤水剂(苍耳子15g,地肤子15g,土槿皮15g,蛇床子15g,苦参15g,百部15g,枯矾6g,水3000ml),煮沸20min后待温浸泡15~20min,每天1~2次,或于洗脚水中加入适量食醋浸泡,然后外用市售一般脚癣药膏。

C对手足多汗者,应于局部损害减轻后(无糜烂、渗液及明显的角化鳞屑)每天用5%明矾或干葛水剂(干葛30g,明矾15g,水1000ml,煎水洗泡),或黄柏、生地榆等量煎水洗泡,每天1次。

皮癣菌病治愈后,仍应坚持每周搽药1~2次,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平时应勤洗脚(特别应注意洗到每个趾间),勤换鞋袜,使其经常保持干燥。足汗较多者可在鞋内撒些枯矾粉、乌洛托品等粉剂以起到止汗作用,如患者同时患有甲癣则应一并治疗。

15 预后

鳞屑角化型脚癣,病情顽固,难以治愈。

16 脚癣的预防

注意局部卫生,袜宜常用肥皂水洗、晒,不宜穿着胶鞋或塑料底鞋、靴,勿用公用拖鞋或脚布,治疗手足多汗和汗疱。鞋宜常晒或以棉球浸甲醛(福尔马林)置鞋内密封24~48h,有灭真菌效果。经继发细菌感染者除局部治疗后,可酌用抗菌剂。

17 相关药品

高锰酸钾、醋酸、苯甲酸、水杨酸、碘化钾、薄荷脑、复方苯甲酸酊、鱼石脂、硫磺、克霉唑、特比萘芬、联苯芐唑、依沙吖啶、复方土槿皮酊、复方苯甲酸软膏、尿素、尿素软膏、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奈芬、大黄、氧、氧化锌、氧化锌油、蛇床子、乌洛托品

治疗皮癣菌病的穴位 玉枕

有一凹陷处即是玉枕穴。玉枕穴穴位解剖:玉枕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结缔组织、骨膜。有

血郄

溪、委中、足三里、阳辅、昆仑、行间、三阴交,治疥癣疮。刺灸法:刺法:直刺08~1寸,局部有酸胀感

郄中

尿潴留,脑血管病后遗症,湿疹,风疹,荨麻疹,牛皮癣,疖疮,腰背痛,风湿性膝关节炎,鼻出血等。委中的

中郄

尿潴留,脑血管病后遗症,湿疹,风疹,荨麻疹,牛皮癣,疖疮,腰背痛,风湿性膝关节炎,鼻出血等。委中的

腿凹

炎炎夏季,日照强烈,人体排汗量大,大部分皮肤暴露在外,加上蓬勃繁殖的各类细菌真菌小昆虫,很容易引发各类皮肤病。

一: 皮炎湿疹类 ,如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螨虫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

二: 真菌感染引发的皮肤癣病 ,如手足癣、体癣、股癣、汗斑(花斑癣)等。近些年来,这两类皮肤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不仅损害人们的身体 健康 ,而且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1、激素依赖性皮炎

诱因+症状

现在比较多的女性患有激素依赖性皮炎,俗称“激素脸”,就是用过激素产品以后,立即美,立即白,立即嫩,无论是祛斑还是祛痘,见效特别快,皮肤显得特别好。什么“神器”能达到这样立竿见影的效果呢?只有糖皮质激素(TGCs),一种非常廉价的激素,从动物的肾上腺皮质中提取。TGCs本来应该在医生严格处方和指导下,限时限量使用,是用于暂时缓解面部炎症反应的医疗行为,并且面部严禁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但是TGCs被非法添加到化妆品里,长期使用形成依赖后,就形成了激素依赖性皮炎。

长期使用激素性产品后会导致皮肤变薄,老化,干燥,萎缩,面部毛发增粗或者变长,汗毛、毳毛(女性在嘴唇上方、两鬓)明显生长,并伴有瘙痒、刺痛、紧绷感,出现粉刺、痤疮、丘疹等诸多症状。一旦停用后症状更为严重,称为“反跳”现象, 糖皮质激素永远用下去,必将导致皮肤的全面溃烂,也就是俗称的面部“崩盘”了。

预防

选择化妆品的时候看清成分,如果刚使用后见效比较快,使用一段时间后效果就没那么好了,或者副作用开始出现:例如皮肤变薄、容易出现红血丝、容易过敏,停用后皮肤很绷很难受等症状时,建议停止使用该类化妆品,并进行治疗。

2、日光性皮炎

诱因+症状

夏季,阳光中紫外线的含量骤增,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也随之增高。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表皮细胞受到破坏,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从而导致皮炎的发生。

在颜面、颈部和手背等曝光部位会出现皮肤红斑,且有粟粒大小的丘疹和轻度脱屑,日晒后加重,甚至出现肿胀、水疱,常感痛痒难忍,夜间症状加重,抓破后会引起感染。

预防+治疗

尽量避免日光暴晒,可采用涂防晒霜等措施。每天10~14点是阳光中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尽量减少外出。室外活动时应着淡色、宽松的长袖衣裤,并戴太阳帽做好防护。

一旦出现日光性皮炎症状,不可立即用热水洗浴,以免加重皮炎症状,也不要用手抓搔,一旦抓破容易出现感染。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痒、止痛的软膏涂抹。对光敏感的人,摄入光敏感物质(芒果、菠萝、泥螺等)后照射阳光也会发生日光性皮炎。

3、螨虫性皮炎

诱因+症状

多发于颈、胸、腹、背及四肢皮肤,多为水肿性鲜红色斑疹,往往奇痒难忍。不少患者是因为家中刚铺上的凉席没有进行除螨杀菌而患病。

预防

首先寻找病因,找出螨虫的根源并予以消灭。对于新买的或搁置已久的凉席一定要先除螨杀菌后再使用。

螨虫怕光照、高温、干燥,所以在使用凉席前先用开水烫洗或者喷洒杀虫剂,然后放置于太阳下暴晒即可。

此外,也应经常打扫卫生,清除居室杂物,保持居室通风、干燥。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澡更衣,多晒被褥衣物。家中有宠物的也要经常给宠物除螨杀菌,从而避免家人尤其是孩子患上螨虫性皮炎。

4、接触性皮炎

诱因+症状

接触性皮炎是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有一定潜伏期,首次接触往往几天后才出现症状。发病急,在接触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水疱。初起疱内液体澄清,感染后形成脓疱;水疱破裂形成糜烂面,甚至组织坏死。

预防

爱出汗的人,睡前最好在凉席上垫一层吸汗的棉布。除了螨虫叮咬外,有一些人对草芦类凉席也会产生过敏反应,皮肤上会出现豆粒大淡红色疙瘩,奇痒难忍,可以换成竹制或藤制凉席。

夏天,更是真菌最“喜欢”生长的季节。

1、手足癣

诱因+症状

手足癣由致病性丝状真菌感染引起,足癣较手癣更为常见,有传染倾向。其发生与密切接触患者的手足部位和用品有关,如拖鞋、浴盆、拭脚布等。手癣又常由患者自身足癣传染而来。

足癣:不一定会痒, 足癣是最常见的皮肤真菌感染。一定要会痒的才叫足癣吗 答案却是否定的,足癣不一定会有症状,尤其刚开始只有轻微脱皮时,并不会有任何不适,因此还常被误认为是湿疹。

临床上,足癣有几种不同的型态: 1脱皮型:脚底或脚掌侧边出现有细屑的脱皮;2厚皮型:常在脚后跟出现有细屑的厚皮,3糜烂型:脚缝皮肤出现白色糜烂的表现,有时会有渗出液,4水泡型:在脚底或边缘出现大小不一的水泡,5环形红斑型:在脚背或脚侧出现真菌感染的典型环形红斑,不治疗会渐渐向外扩散。

预防+治疗

不穿别人的鞋和袜子,洗脚盆要一人专用。袜子洗涤时应尽量与其他衣物分开。容易出脚汗的人宜穿棉袜,不宜穿不透气的尼龙袜和胶鞋。

癣常被当做湿疹治疗,外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往往让真菌生长更加旺盛,造成大面积的感染。

2、汗斑(花斑癣)

诱因+症状

潮湿闷热的夏季,有些人会在胸口、肩膀或者背部等处,出现一片一片白色或者淡褐色的斑块,上面看起来好像毛毛的,有一些米糠样的白色皮屑,若是天候较闷热时,甚至整片发红瘙痒。

汗斑主要是由花斑癣菌感染形成,这种菌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不过油性皮肤和容易出汗的人,容易让它大量繁殖,因此,也是汗斑的多发人群。

预防+治疗

油炸刺激食物忌口,通常对这类病人,医生会针对症状轻重予以药膏或口服药医治,轻者1至3周、重则要2至3个月才会痊愈。

3、脓疱疮

诱因+症状

脓疱疮俗称黄水疮,通过接触相互传染。易在儿童中流行,多发于脸上、四肢等暴露部位。脓疱疮开始为粟粒至黄豆般大小的丘疹或水疱,之后迅速变为脓疱,疱壁薄,很容易破溃。规范治疗,一周左右痂即可脱落痊愈。

预防+治疗

外用药消炎可缓解症状并加快脓疱疮愈合。温水勤洗利于脓疱疮治疗。穿透气棉质衣物。多吃新鲜果蔬以补充维生素,辅助治疗脓疱疮效果好。保持室内透气良好,利于脓疱疮愈合。

身上起癣的原因与与遗传和环境因素等相关。吸烟、嗜酒、感-染、外伤等,这都可能是起癣、患银屑病的危险因素。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身上起癣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银屑病患者大多都有银屑病家族史。

2、诱发因素:皮肤损伤。当皮肤受到外伤、日晒等损伤的时候,会在损伤部位出现银屑病样的皮疹。

3、感-染。很多细-菌感-染会诱发或加重起癣,常见的罪魁祸首是链球菌感-染所导致的咽炎。

4、内分-泌。有研究表明,缺钙有时也是银屑病的诱发因素。

5、精神紧张。精神紧张是银屑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发因素,它既可以导致银屑病的首次发病,也可以在原有患病的基础上导致疾-病的复发加重。

6、饮酒、吸烟和肥胖。吸烟和酗酒会诱导起癣的发生和加重,而肥胖的皮肤起癣患者常常出现病程绵延,难以控制的情况。

 

如果不幸得了银屑病,仅仅了解皮肤起癣的原因是远远不够的,治疗才更重要。好消息是,生物制剂开启了银屑病治-疗全新时代!生物制剂的出现,使皮损快速、全清成为可能!

股藓病征分析:股癣多数是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真菌引起。它们主要感染人体浅表组织,故又称为浅部真菌。其形态可分为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20℃~27℃,通过培养一般1~2周可生长良好,少数癣菌不易人工培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

股癣的冶疗:根据你提供的信息可以考虑是不用太担心的,这种病是由于真菌感染,只要抗真菌药物应用一段时间就能治愈嗯,

注意事项: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类食物。

平时要保持局部的干燥、清洁和透气性,内衣裤要勤洗勤换,尽量穿棉线的内衣裤,避免不良刺激。如果有脚气的话要积极治疗,避免通过手的接触而间接感染。

指导意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衣洗被要积极冶疗 可使用<藓xian达净> ,祝早日痊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4119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1
下一篇2023-09-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